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857-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筑防御工事,依然动用了数以十万计的越南劳工,不止是越南的,还有当地华人的,因为老实说,越南此时还算不上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度,法国交趾支那殖民地建成的时候,也才一千两百万人口,那可是包括柬埔寨和老挝的。

    越南即便在三国中人口最多,就算占**成,撑死也不过一千万人口,越南河内是前朝都,北方也是前朝核心区,但灭亡前朝的战争死伤太多,加上这些年北方接连受到灾荒、战争和疾病的洗礼,饿死病死了不少人,北圻地区的总人口,不过三百多万,不可能征太多。

    而华人移民大概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一,所以不可能不调动华人劳工的力量,不止是华工,连当地的瑶人,白苗人,侬英人等少数族群也都被官府征调而来,相对来说可能有强迫,但是怨言不大。

    在越北地区,华越杂居,接近的文化背景让大家关系相对来说融洽。不过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两广天地会武装二十年前刚开始进入越南的时候,跟越南当地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以冲突为主。

    责任在天地会武装的滥杀和好杀,同时在大的意义上来讲,天地会农民武装南下,是挤占了越南人的生存空间的,斗争当然在所难免。

    在斗争中,天地会武装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别说越南百姓了,他们连当地官府都打的抱头鼠窜。四处攻城掠地、袭击官府、屠杀越南地方官员,就好像他们屠杀满清地方官员一样,有记载的大战就有多次,1868年天地会武装进入越南,在边境地带的谅山大败前来阻截的越军,斩杀副提督阮日成。187o年,苏国汉武装夜袭谅山,杀死领兵官黎文迟,当地官员武仲平、邓算以及当时还只是地方官的权臣阮文祥逃走。

    而后来进入越南的,满清正规副将出身的李扬才武装,进入越南的目的就不单纯,李扬才在满清活动未果,丢掉了副将的官职,结果散尽家财招募兵勇,借口入越攻打天地会,结果进入越南后,就号称要夺取越南江山,开始疯狂的攻城略地。

    李扬才、黄崇英之前的两广人初到越北时,没少被当地苗人杀,当地的白苗人,瑶人和侬英人都有自己有城寨和枪支,当李扬才、黄崇英等人率领有战斗经验的天地会武装进入这里后,结果就开始反过来屠戮不肯合作的当地人。

    据记载,有1872年,黄崇英率众攻打距山西百余里一村寨,“此处悉避难民众,故居民多至数十万,黄部万余人既至,在附近立营后即进攻掘地道以通土人寨栅,纵火药炸轰之”,申报也刊登过入越人民攻杀越民的事件,“太原有一险要地,名龙眼洞。为越南著名之大村落,烟户数万家,颇称殷富。前经黄黑旗攻之月余不下,李逆李扬才即到,村民不肯假道,悉力相拒。李逆怒率党躬冒险环攻四昼夜,夺而守之”等记载。

    其他小股农民武装,扬他们在国内那一套抢劫勒索的风格,也没留下好印象。比如,入越武装黄二、何亚木、许晚等,率众3oo余人攻打越北当地的山瑶村栅,勒索“限某日送银数百”。王士林武装,“每抵一地,即纵兵大掠,惟各墟贫户多富户少,甚至掳人勒索,亦无所得”。逆匪吴亚终因粮食不继,分党潜于中外交界一带掳掠粮草,“畜物尽陷贼中”。

    后来负责帮助越南镇压天地会武装的满清四川总督丁宝桢向皇帝奏报过相关情况,称:“臣闻从前逆自扑灭后,余党散入越南,尚以万数千记,率皆剽掠为生,越南深受其害。”

    由于天地武装刚刚入越的时候,没有根基,只能劫掠为生,因此跟当地百姓攻杀不断,相互之间不可能融洽。

    后来越南官府开始招抚这些悍勇的农民武装,给他们划地安置,甚至拨付粮草、耕牛,有的吃完了粮食后会继续反叛,比如黄崇英以及继任者叶成林部,但也有的老老实实的拿着越南人给的资助就地开荒,比如刘永福黑旗军部。

    1875年之后,越北地区的华人和当地百姓关系才开始变得融洽起来,像刘永福这种比较安分的移民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不但招抚汉人百姓垦荒,也收留越南流民垦荒,在他手下华人和越人和睦相处,都给他当兵。另外还有华人开始跟当地人通婚,刘永福手下的光棍都娶了越南媳妇。越南媳妇非常彪悍,还出现过两个女子都是华人士兵妻子,丈夫抗法战死后,俩人竟然招募士兵起兵要报夫仇,越南女人的这种悍勇后来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中国士兵也领教过。

    杂居、通婚是改善关系的最好办法,但需要的时间太长,真正起到效作用的,其实还是法国人对北圻的侵略,1873年法军侵入北圻,激起了当地人的反抗,这时候华人、越人、瑶人等民族联合起来对抗法军,这种战争中的凝聚力,短期内就改善了关系。

    有记载,刘永福攻打法军在下龙湾的海中炮台的时候,攻不下来,苗人中的悍勇谙熟水性的勇士,驾驶小船拼死杀上了炮台,打死了法国炮兵攻占了炮台。法国人炸毁堤坝水淹抗法华人的时候,越南人驾驶小船,往来救助救了不少人。白苗人不当兵,但是负责运送粮食很卖力气。

    正是因为法国的入侵,导致了越北地区民族关系的融合,可以说华越关系靠法国。

    有了十年前的合作,这一次法国人卷土重来,华人农民武装,越南乡绅势力,瑶人、苗人的山寨领们,已经能够提前互相联络,一起抗敌了。所以越南政府通过这些乡下组织征募的劳工给明军干活,他们是理解的。尤其是明军还坚持给他们现银工资,更是调动了这些劳工的积极性。

    一个月之后,简易壕沟完工,之后还深入包围圈之内修建了坚固的要塞炮台,距离进到可以跟法军要塞上的大炮可以进行对轰,但总体来说明军是吃亏的,因为法军依然占据着地势,所有的高地基本上都在法军手中控制。

    完成包围之后,大明才开始谋求改变这种状况,经过认真的侦查,6军决定攻取深入大海的海防南方的涂山口,这里跟北面的吉婆岛如同拥抱海防的两个臂膀一般,一旦能够攻陷涂山,虽然火炮的射程还达不到二十六公里外的海防城中,但是已经可以封锁涂山弯海面,让法国舰队无法在海防中停留,否则就有被聚歼的可能。8
………………………………

第六百九十九节 海防战役 2

    负责指挥这次战斗的是陆军上将张开山,他也是入越明军总兵,他认为这场战役至关重要,所以他决定亲自指挥。

    之所以是他作为总兵,是因为对日战争之后,他被兵部发配到法国做了几年武官,对法军的近况最为了解,不过当初他并不是留学法国的,而是在丹麦留学。

    对日战争之后,明军也引进了军衔制,虽然兵部将文鸢等一帮少壮派军官发配了出去,但却给没人都封了一个高高的军衔,文鸢、张开山、陈济世和邓世才都是上将军。同时兵部废除了军区制,也就没有了各军区总兵,总兵改为非常设职务,回到了明初朱元璋时代,兵部文官的考虑,跟明朝皇帝一样,那就是防止武将做大。

    常备兵不再以军区划分,而是归兵部直辖,各省设军镇,只作为预备军机构。

    常备兵以军为单位,不再以地名命名,而是以数字,从第一军到第六十军为常备军,士兵来源也不再以地方为单位,而是由新兵抽签决定归属。预备军编号则与常备军相一致,从第一预备军到第六零预备军。

    常备军正常编制一万人,预备军为两万人,预备军组织不以作战为主要目的,而是以补充常备军兵员为目的。

    通过这样的改制,兵部瓦解了陆军中的小团体和地方势力,这显然就是他们的初衷,类似宋代军区轮换制度,目的就是不让軍队军阀化。

    这种改制思想也许文官能想出来,但是具体在技术上的操作,显然一定是一个专业人员操刀的,负责执行的,主要是更为服从兵部管理的总参谋部,同时軍队将领中,则是邓世才这个元老在配合。

    至于该知道的其他意义,什么论调军官,调整级别等,几乎重新翻新了整个軍队结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限制武将的权力。

    而军官集团肯定不满意,邓世才背了这个黑锅,被整个陆军少壮派视作叛徒,一时间众叛亲离,但兵部给了他一个好职位,兵部下设陆军司主事,挂侍郎衔,显然他已经从军职,转为为文职了,兵部也希望通过他,更加牢固的控制陆军,兵部的文官需要一个内行人。

    陆军的大改制,让朱敬伦不无担心,担心影响力軍队的战斗力,一只完全被文臣压制的軍队,在中国历史上,往往都没什么战斗力,宋代的軍队和明代中晚期的軍队,都是如此。

    可兵部的态度十分坚决,他们认为不改变这种以地方为单位的军制,就无法压制住軍队的自行其是,他们认为军区制是最大的隐忧,朱敬伦也担心軍队军阀化,最后不得已答应。

    现在的陆军是否还有当初的战斗力,就看这一仗了,到目前为止,軍队表现优异,没有犯什么大错误。毕竟基层的军并没有变动,只是重新进行了命名,借此大范围调整了军官,理论上来讲,在军官是专业军官,士兵是职业士兵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影响战斗力。至于宋代的士兵为什么衰弱,恐怕还有其他的原因。

    由于打破了军区制,也就瓦解了文鸢他们当初一手打造的大军团,大规模战斗,必须进行临时重组,两个军以上组成临时军团,设一临时职务总兵统辖,但这种长期缺乏配合的大兵团,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真的很难预料。

    目前跟法国人战斗中没表现出来颓势,跟之前充分的准备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准备期间,就组建了入越部队,并且在张开山的指挥下经过多次配合演习,如果这种方式有效的话,将会形成常例,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临时爆发的战争是否会让軍队猝不及防,比如外敌偷袭式的入侵。

    这些情况还得继续摸索,一只軍队的风格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张开山统领入越军三十个军,全都按照战时编制,一个军扩充为两万人,总兵力达六十万人,进入越南之后,三十万人在副总兵,曾经留学法国的陈济世率领下,奉命南下,张开山则率领其他三十万人,在北圻作战。

    陈济世那里,将以防御为主,等待主力南下。张开山这里,则要进行海防战役,彻底将法军赶出整个北圻地区,收复整个越南北方。

    由于法军占据了所有的战略要地和高点,导致陆军连个优良位置的观察哨都找不到,张开山却非常认真,决定亲自侦查一下战场,没有制高点就只能飞到天上了。

    拿破仑时代就在欧洲设立的气球兵,明军不可能不引进,制作的材料也主要是丝绸,质地紧密的丝织品,密闭效果在橡胶产品普及之前,应该算是最优质的材料。

    张开山不是一个人上气球侦查的,跟他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军官,穿着天蓝色军上衣,黑色军裤。

    这显然不是陆军军装,而是海军军装。海军主要军官留学英国,并且每年仍旧大规模向西方派遣留学生,海军将英军的攻势理念,作战方式和思想都继承了过来,唯独不能接受英式的白色军装,办丧事才穿白衣服呢,太不吉利。

    陆军军装则是深蓝色军装,红裤子,这时代还没兴起迷彩色的概念呢,各国军装大多数都讲究鲜明,就是要让人一眼认出来,认为鲜明的色彩,能够提高军人的士气,激发荣誉感。至于被敌人提前发现,在这个讲究骑士精神的时代,偷袭是会被鄙视的。

    “怎么样?你们能保证堵住法国海军吗?”

    放下望远镜,张开山询问身旁的海军军官,气球不大,两个人在气球上,都只能自己操作。

    海军军官道:“堵住法国海军不难,我军可以在涂山到吉婆岛之间列阵,对方只能与我在白藤河口决战。但如果陆军无法提前控制住涂山要塞,对方舰队数量占优,我军即便能够战胜法军,也很难全歼。一旦对方突围而出,再想将他们困住,可就难了。”

    张开山道:“海军不能提前封锁吗?”

    海军军官摇摇头:“白藤河口不是封闭海湾,对方一旦发现我军封锁,还能从下龙湾一侧出海。我军舰队本就数量少于对方,如果分头封锁,没有任何胜率。”

    张开山又道:“那么塞港呢,将对方堵死在港口?”

    海军军官道:“这里港阔水深,塞不住的。”

    海军显然早就侦查过了。

    张开山点点头:“如此说来,只能是我陆军攻打涂山,因对方海军前来支援,或者提前窜逃的时候,才能给海军创造机会!”

    海军军官道:“是的。陆军如果能威胁涂山,对方海军要么出港来进行舰炮支援,要么选择放弃海防,最好的航道还是白藤河口。我方可以在这里截击,如果陆军能够及时攻占要塞,陆军炮火跟我海军合力,有望重创,甚至歼灭法国海军主力。如果对方谨慎,往北绕行下龙湾,哪里岛屿众多,能容大舰队通航的水道有限,我军更方便截击。而且一旦被我军截击,对方一时间甚至无法调整阵形,只能被动挨打。”

    张开山道:“我陆军已经拿下了鸿基,下龙湾一带已经不再法军控制中,他们走下龙湾也不会放心。所以只要我军攻打涂山,对方就只有从白藤河口离开一条路了。”

    海军军官道:“没错。一旦陆军攻击涂山,对方战舰必有回应。我海军将会策应,至于结果,就看陆军能否及时拿下涂山了。早一步,晚一步,都不可能歼灭法国海军主力。”

    张开山点点头:“我们明白了,就按照既定时间,我军会如期发动攻击。”

    两军早就约定了时间,陆军发动攻击以及攻克涂山的时间,海军则算准时间拿下,计算好在一个时间点上刚好能够到达,然后海陆配合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再次跟海军的联络官确认,但张开山其实一点都不看好海军的联合作战计划,不过这场战争中,他们没必要得罪海军,海军这几年被陆军压的实在太惨了,早就在图谋打一场翻身仗,这时候犯不着找不自在。

    官场都以为几年陆军日子不好过,上百名中高级军官被兵部打压,连元老级的文鸢等三人都不得不去了国外做武官,而邓世才则以叛徒的身份,被整个陆军骂。可谁都不会知道,背后的事情复杂着呢。

    他们三人确实跟邓世才有过冲突,可并不是因为邓世才配合兵部搞改制。而是之前邓世才拒绝跟他们一起联名攻打日本。邓世才当时就告诉他们,以军官身份集体向政府施压,如同兵谏。不但不肯签名,反而劝他们也不要做这种事。

    当时他们年轻气盛,根本就听不进去,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想打一场打仗,政府不肯北伐中原,打打日本这样的小国总没问题吧,都没有感觉到其中的严重性。

    最后他们果然被政府给镇压了。然后表面上看是邓世才配合兵部,将他们曾经编制的大兵团军区制拆了个七零八落。可实际上呢,邓世才不配合兵部,让那些文官瞎折腾,才更让陆军伤元气呢。

    邓世才的配合,换取的是邓世才也进入了兵部,同时这几年軍队的拨款始终没有被卡,大明陆军的装备水平,始终紧盯欧洲主流陆军的水平。这有兵部的大人们在玩平衡,因为打压了陆军中高级军官,所以在经费上给予了宽松。但最主要的,还是兵部的大人们思想的原因,大明说到底是一个陆权国家,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向内陆,是北伐而不是向海外扩张。

    自日本战争结束之后,海军三年之间,没有增添过一艘新舰,显然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了陆军。

    海陆军之争,各国都有,争的无非就是一个地位,而地位更高的,当然会得到优先的照顾,经费、资源都不会匮乏。

    显然在大明,陆军的地位更高一些,尽管海军那些人从来没有服气过,始终坚持英国式的海权至上论调。但结果怎么样,这次对法作战,海军的利益始终被压着。为了政治利益,牺牲了海军的先发优势,否则海军已经消灭了法国殖民地舰队了,当然,消灭那只小舰队,于大局没什么益处,但却能在法国海军主力到来前,让海军掌握制海权,有了制海权,这场仗的变数就大了。陆军甚至都必须配合海军,从海上进攻西贡,而不是从陆地上向南挤压。

    走海路,陆军就必须配合海军,海军就将主导这场战争。

    结果是文官们为了政治利益,一次次牺牲海军的利益,拖延到现在,海军主力严重弱于法国。让海军不得不将陆军都列入他们的计划内,打算借助陆军的力量,帮助海军夺取制海权。

    在这一点上,陆军是打算帮忙的,这本来就能证明陆军比海军更有余力不是。另外,他们也是有大局观的,内斗归内斗,但谁都知道,现代战争,海陆军必须通力配合,谁离开谁多不行。

    但陆军配合了海军,就能帮海军扭转目前的颓势吗,起码张开山没什么信心。

    陆军攻克涂山是没有意外的,无非是一个早晚问题,海军能否堵住法军则充满了变数,首先敌人得乖乖待着,其次敌人没有从其他方向撤离,而是按照海军的计划路线行动,任何计划,一旦需要敌人配合的时候,结局都不会太完美。

    平心而论,海军打不赢这场仗,张开山一点都不高兴,不会幸灾乐祸,因为只要海军不夺取制海权,这场仗就不可能完胜,陆军即便推到了南海,法国人还有法国,只有在海军掌握制海权的情况下,大明才有与法国对等威胁对方的机会,那样在越南的陆战才有意义。

    可海军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陆军对其完全没有信心,乃至对这场战争的判断,都开始向保守方面倾斜,立足于在陆地上打完美的歼灭战为主,是否将来去欧洲威胁法国,没人有太大的希望。

    大明的职业军人自己都对本国能否取得完胜不抱希望,但却有人盲目的信任中国人。

    “中国人将其他种族的侵略者赶向墙边只是个时间问题,没有哪个种族的人能够和他们对立……”

    一个四五十岁,正值年富力强的,带着美国特有的那种成功人士(暴发户)气魄的中年男人,对他的同伴诉说着他对中国人的研究。

    “您说是吧,马克沁先生?”

    另一个比他稍小的美国人则心里忐忑着,他不关心中国人能不能把异族赶过边墙,他只关心中国人会不会买他的武器。

    中年人见同胞不关心他对中国历史的独到见解,也没了谈话的兴致,转而向自己的同事去证明他真的是中国通的事实。

    “伊兹,我告诉你,你一定会喜欢上那条河的,那是一条比密西西比河还要神奇的河,在这里我们的事业一定能更进一步的。哦,对了。你绝对不知道,在中国修桥可不仅仅是一门生意,中国人将修桥修路看作功德,嗯,你可以理解为做慈善!”
………………………………

第七百节 海防战役 3

    张开山盯着自己的手表,秒针滴答滴答的走着,终于归零之后,他点了点头。更新最快

    “可以开始了!”

    指挥部里的电报滴答滴答响起来,很快远方的炮声就回应了过来,总共开始了。

    张开山调集了两百门口径280口径的陆军重炮,这是目前陆军中装备的所有要塞重炮,平时根本不编入陆军部队,而是由独立的炮兵军直属,所以普通陆军士兵,还真的很少能听到这种炮声。

    发炮的声音,如同雷神在打鼓,而鼓面就是整片大地,地面的震颤传递到了每个人的心里。炮弹落到远方山头,然后爆炸开来,好似勐然点燃的烟火,照亮了半面天空。法军绝对没有心情欣赏这绚烂的烟花,因为即便躲在防炮洞里,他们也有可能被爆炸的气浪卷起来,摔个粉碎。

    炮火持续了半个小时,然后停了下来,陆军开始发起了阵地冲锋。

    法军的机关枪响了起来,张开山是不可能听到这种声音的,但是他知道法国的机枪极其歹毒,他们列装了一种新式机关炮,这已经不是枪的范畴了,因为炮弹会爆炸,如同机枪一样射出炮弹,岂是血肉之躯能够抵抗的。

    张开山多次查看过战场,他发现很多士兵已经不能说惨死,而是直接被打烂了,战场上已经找不到他们的遗骸,只能找到碎肉而已。

    普法战争后,法国人研究出了不少新武器,这种哈奇开斯机关炮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是法国着名武器设计师哈奇开斯设计的37毫米5管机关炮,炮身长740毫米,重200千克,弹药分实心铁弹和开花弹两种,可以击穿相隔270米距离的24毫米厚的钢板。

    但这种机关炮,在陆战中的穿透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射速。之前大明也装备了美国的加特林机关枪,是太平军北伐时候从美军手里缴获的,大明进行了仿制。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