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857-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朱敬伦算准了一切政治经济问题,却漏算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宗教问题。

    不是他不想算,而是宗教关乎思想,思想在于人心,人心难测,你怎么算?

    主要还是低估了拜上帝教的力量,他觉得这不过是一个邪教,一个邪教能成什么事。但他们就是成事了。

    洪秀全死而复生之后,谁知道发生了什么心理变化。

    而且朱敬伦为了让洪秀全复生,开启了藏在洪秀全头颅中的部分机械体功能,尽管洪秀全自己都不知道原因,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拥有了超能力,那就是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

    无论多么严重的伤势,多么不可救药的疾病,到了他手里都能治好。他只需要摸着信徒的脑袋默默祈祷,很快这些信徒就会康复。

    他本人的复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加上不断的展现自己的能力,让他的信徒越来越多。

    不但内华达山脉一带的太平军余部对他极为信奉,第二代太平军子弟对他十分崇敬,连很多当地白人都开始信仰他,底层白人见到黄种人的脑袋,白种人身躯的洪秀全,很容易信仰动摇,连顶层的一些精英在见识了洪秀全的神奇之后,也渐渐走近他,接着被他融合中国小农思想中的耕者有其田等等大同世界思想所吸引,这个时代,马教主的理论能影响到那么多富有良知的精英认可不是没有道理的,工业化时代的道德沦丧助推了各种平民思想。

    美国精英的思想本来就比较特殊,共济会这样的组织在美国能够流行,拜上帝教的思想也不是不能接受。于是要么是被洪秀全的身体所震慑,要么是被洪秀全神奇的治疗能力所救治,加州当地白人精英也慢慢有一批加入了洪秀全的组织。接受了他揉合了基督教,中国小农思想,犹太教教义和其他各种乱七八糟传说的宗教思想。并且帮助拜上帝教完善了宗教组织,建立了传教体系。

    信仰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人间小天堂,任何人到了太平军的村镇,只要信仰了拜上帝教,在当地定居,就可以分到田地,人人有份,平均分配,美国土地并不稀缺,这种唐代时候府兵制的制度,执行起来很容易。结果内华达山谷地区,聚集的信徒越来越多,比山那边的摩门教发展还要迅速。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也不限制一夫一妻,想娶几个老婆,就娶几个老婆,大家一块劳动,一块生活,不富裕但却单纯。

    拜上帝教教堂也开始普遍建立,华人会去上香,白人会去祈祷,最为虔诚的是迁居到南加州,转变为游牧民族的印第安人,他们简直将洪秀全奉若神明,定期举族在教堂跳大神。

    洪秀全的思想是没有边界的,没有种族意识,包容性极强,甚至都不强制信徒礼拜,大家都按照自己的信仰方式在信奉拜上帝教,华人去上香有香炉,白人去祈祷有神父,印第安人去了也允许跳大神。

    不到十年时间,拜上帝教就发展了上百万华人信徒,十余万白人信徒,以及基本上占据了所有印第安人的思想。

    印第安人在加州一带也越来越多,一场战争摧毁了大多数印第安人保留地之后,很多印第安人都随着明军的撤退来到了南加州,战后美国政府也有意将中西部地区的印第安保留地清除,更是逼迫很多部落迁移到了南加州。结果战后这里聚集了近二十万印第安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尽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语言习惯,却普遍接受了游牧生活。

    南加州缺水,但却有一条大河,圣华金河。每到春天,来自内华达山脉的高山融水让圣华金河泛滥,干旱的荒漠变成草原,印第安人赶着牛羊群逐水草而居,当春水退去,他们再次返回河岸。如此往复游牧,形成了特有的游牧经济。

    拜上帝教将印第安人组织了起来,信徒捐款帮他们购买了大量的牛羊牲畜,华人信徒也会来这里做生意,给印第安人带来各种物资,带走印第安人的牛羊肉和毛皮。尽管不富裕,但自己独立的经济已经形成。印第安人的生活有了保证后,人口也开始增加,十年间年轻夫妇普遍生育了三四个孩子,印第安人口从二十万增加到了三十多万。

    美国政府稳定了其他地方的治安,开始寻求解决加州问题,华人问题复杂,既有割据的能力,又有强大的中国政府威胁,美国不敢轻易动那些华人,将矛头对准了印第安人,打算先解决印第安人的问题。

    美国开发西部的展露是,将土地资本化,将大平原变成大农场,变成农业公司的资产,从而让土地得到开发的同时,也迅速转化为资本力量。所以他们不能接受印第安人的游牧,游牧的土地是公有土地,是反资本化的。

    他们打算在印第安游牧的土地上,尤其是水文条件最好的河边建立农场,派来了士兵,圈占了一些好地,打算招商引资吸引白人,提高白人数量。但这些河边的地,不但是最好的土地,常年绿草长青,也是印第安人聚集的家园。美国政府的意思是,在荒漠中帮印第安人建立保留地,将所有印第安人驱逐进去,每年给与他们一些补贴。以前他们就是这么干的,以前的印第安人只需要一点酒醉生梦死,就老老实实在保留地逐渐消亡。

    以前的印第安人,看到野牛消亡了,又打不过白人,所以没有了希望,但现在他们欢快的过着游牧生活,还有拜上帝教填充思想,洪天王告诉他们人人康乐,人人都有土地耕种,人人都有衣服穿,在印第安人这里,就是人人都可以在土地上自由的迁徙,自由的放牧,自由的歌唱,而不是关在保留地里等死。

    所以双方谈不拢,谈不拢就打了起来,印第安人打不过美军,但他们是有组织的,他们是信奉洪秀全的,认为洪秀全是神,他们向他们的神求助,他们的神响应了他们,所以太平军起义了。

    李秀成等第一代太平军将领虽然已经老了,但几年前配合明军跟美军的战争,让第二代太平军士兵成长了起来,还有大批白人精英帮忙,甚至当地美军中都出现了不少信徒,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很容易趁着美军主力在南加州跟印第安人激战的时候,突击了三角洲一带的大城市,宣布建立自己的政权,切断南方美军跟旧金山等港口的联系。
………………………………

第八百二十四节 关于加州的战和

    太平军夺取了城市,攻占了炮台、要塞等原来防备他们的工事,现在转过来对付美军,从南加州调回的美军,一时之间根本就攻不破这些防御工事,只能向联邦求援。而联邦政府也是猝不及防,没想到华人会趁机起义。一开始怀疑是中国政府从中做鬼,发出了抗议,请求国际支持。

    但后来也慢慢清醒过来,感觉这不像是中国政府的操作。因为中国政府后来的举动,虽然看起来强硬,可明显是倾向于和平的。既然不想跟美国开战,就犯不着鼓动美国华人反叛啊。

    可这时候问题来了,当年跟大明结束战争的时候,美国跟大明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美国不能在西岸地区建立远洋海军,此时大明以此为理由,不允许美国将海军调往西岸。但这是最好的机会恢复美国在西岸的海军存在,如果不趁此机会将海军调往西岸,那么美国西部地区,始终都要受到中国海军的强大威胁。

    但中国政府不允许,美国人要调兵,那也不太容易,因为将海军从东岸千里迢迢调往西岸,中国海军以逸待劳,到时候美国海军远征舰队能不能在中国海军面前占到便宜,实在是不好说。

    这几年美国加紧了在巴拿马的地区的渗透,并且得到英国支持,从法国手里抢走了这里的运河开挖权力,本来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运河,将东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联系起来,从而解决目前这种海军分裂的情况。

    但运河还没有开通,施工过程困难极大,运河没有修通之前,海军就始终处于劣势。

    所以中国不答应,美国还真的不敢派遣海军,除非能得到列强的支持。

    因此加州危机爆发后,美国一边向中国抗议,一边紧急联系欧洲国家,寻求支撑。

    重点是世界霸主英国,只要有英国的支持,美国海军就能平安抵达旧金山。

    可是英国跟中国有协定,尽管并不打算依此协定支持中国跟美国开战,但却也不能站在美国一边。

    其他列强中,法国人始终紧盯着德国,不愿意向海外派遣过多的力量,更不想卷入其他地区的战争之中。德国虽然轻易给予许诺,但开价太高,要求美国转让在古巴的治安区给德国。将德国放在家门口,跟中国一样危险,美国不可能答应。俄国海军实力已经很强大了,陆军实力更强大,而且跟中国有矛盾,迟早会爆发战争,所以俄国是最积极支持美国的。但俄国人提出跟美国缔结盟约,却让美国人很犹豫。一旦跟俄国结盟,就卷入了欧洲纷争,这跟他们的国策是不符合的。

    美国在活动的时候,中国也在活动,一边要求英国支持,做好军事准备。一边释放了和解的态度,建议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加州问题。英国很乐意充当调解人,转达了中国政府并无意支持华人在美国西部建国,也没有分裂美国国土的意愿。愿意在恢复到之前状态的基础上,跟美国进行和解。中国政府愿意帮助美国,解决当地华人的分裂行为。

    这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因为美国人其实很不自信,上次的战争让他们吃进了苦头。在爆发一场在美国国土上的,跟中国的战争,而且是比当时更强大的中国,他们没有信心。一旦开战,几百万中国軍队很容易就能从华人占据的旧金山登陆,然后席卷美国西部。接着向东部进攻,美国政府考虑过,无论如何,他们都挡不住中国軍队向美国中西部的进军。很可能再次面临一场整个中西部沦陷的局面,因为在兵源上,他们怎么都不可能个中国相比。

    另外恶劣的财政状况,让美国也不想打仗。上次战争让他们背上了一百多亿的外债,尽管没有影响到民间经济,还让东部沿海的工业在战争中大大发展了一把,但一百多亿外债,却让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几年债务不但一点都没有减少,利息就让美国政府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大的公共建设。战后组建了大海军,也维持了六十万正规部队,同样是巨额开销。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跟中国开战,美国担心他们的政府会垮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暂时放弃跟俄国结盟的打算,接受英国的调停,跟中国进行谈判。

    两国谈判团队在伦敦进行磋商。基本原则上美国可以接受,那就是将加州恢复到明美战争之后的状态,美国继续保护华人利益,当地华人放弃建国的举动。但在印第安人问题上,双方有所出入。

    中国人提出,加州危机是因为美国过于欺压印第安人,想要剥夺印第安人土地引起的,中国代表建议,美军撤出南加州,将印第安人生活区域还给印第安人,或者将南加州整体划为印第安保留区。

    美国认为印第安人问题,是美国内政,不在跟中国的谈判内容中。

    中国代表表示,当地华人之所以支持印第安人,主要是信仰问题,如果美国不能保护印第安人的利益,同一信仰的华人很难放下武器。

    跟印第安人扯上关系后,欧洲舆论一度比较支持,因为美国的印第安人灭绝问题,对欧洲的白人来说,没有切肤之痛,没有利益之争,他们十分乐意同情近乎灭绝的印第安人,在这方面欧洲精英对美国的批评就没少过。为什么欧洲人认为美国是盎格鲁撒克逊文明中坏的那一面,英国是好的那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家认为美国人灭绝了印第安人,而英国人却能“带领”印度人、非洲人等殖民地民族走向文明。

    当然很大程度上,这是霸权时代的英国文化上对美国的抹黑所致,事实上灭绝在英国人手里的民族更多,比如澳大利亚的土著。

    但自认为已经文明起来的英国绅士,已经无法接受种族灭绝政策了,他们跟布尔人打仗的时候,因为布尔人屠杀黑人,甚至枪毙了好几个布尔民团首领,在之后的谈判中,也跟布尔人就黑人的选举权问题产生很大分歧。最后牺牲了黑人的选举权,让布尔人愿意向英王宣示,英国绅士就不会追究了。

    总之英国的文明程度,已经到了可以为南非黑人争取选举权的程度,那么自然比较同情被美国人挤压的印第安人。只要黑人和印第安人不是生活在英伦三岛上,英国绅士就会一直向外释放他们这种文明,一旦这些人进入英伦,嗯,英国人会脱欧。

    在强大的英国舆论影响下,美国政府决定让步,他们决定放弃南加州的土地,建立一个庞大的印第安保留地。并且决定将美国所有的印第安人都迁居到这里来,倒也不失为一种彻底解决印第安人问题的办法。

    可这时候问题来了,太平军不愿意放弃建国。中国领事找李秀成谈过,找杨辅清谈过,但都无法达成一致,这俩人年事已高,已经不太管事了。而洪秀全不跟中国领事谈,事实上洪秀全更不管事,他始终扮演一个精神偶像,一个神。

    此时太平军中真正掌权的,是那批年轻的少壮派,如果不是少壮派掌权,其实他们也不会轻易发动起义。

    少壮派的头目是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但洪天贵福其实也是一个旗帜,洪秀全是精神旗帜,洪天贵福就是政治旗帜,软弱的他完全被那群二代给架空了。

    少壮派中比较能谈的,是李秀成的两个儿子,但俩人也做不了主,一大批在美国后成长起来的少壮派支持他们,但并不完全听从他们。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影响了这里,太平军的第二代依然四分五裂。

    二代们不拒绝中国的支持,但他们拒绝再屈居美国人之下,他们要在加州建立太平天国的意愿激起强烈。背后是对权力的极端渴望。

    这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美国人可以让步,中国却无法解决华人问题。

    此时要么选择让美国人镇压这里的华人,要么就跟美国开战,让太平军将大明拖入战争,这让朱敬伦极为恼火,可不管他们,美国一旦镇压当地华人,势必再次控制加州,华人在当地的影响力将会荡然无存,至少也是极大削弱。

    中国政府内部的争议也更大了。

    兵部分析了现在的局势,太平军已经占领了三角洲地区,组织起了三十万人的軍队,拥有充足的武器装备,还从美军手里得到了为数不少的重武器。

    切断了内华达山脉的交通,美军不容易从东部调兵。南边和北边,也都占据了有利地形,一旦开战,太平军坚持几个月是可以的,这给中国争取了调兵的时间,在美国消灭太平军势力之前,中国就有能力向这里输送一百万軍队和相应物资。

    所以兵部建议发动战争,这次彻底将美国西部占领,一劳永逸的解决美国对中国太平洋利益链的威胁。

    户部一直都不愿意战争,担心战争会拖垮中国经济,而且上次跟美国战争到最后,国内出现了各种问题,几乎闹出了动乱,他们心有余悸,不想冒险。

    朱敬伦也不希望这时候开战,其实只要美国一直能接受华人在美国西部保持优势,朱敬伦就不打算跟美国开战,可是突然爆发了一件事,让朱敬伦改了主意。

    德国跟法国之间,爆发了摩洛哥危机。
………………………………

第八百二十五节 大战一触即发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国崛起1857最新章节!

    时间是1903年3月,加利福尼亚危机爆发后两个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港口,发表反法演讲,挑起了摩洛哥危机。

    起因则是法国在摩洛哥的扩张。

    去年刚刚结束了布尔战争后,英国为了改善被整个欧洲,尤其是法俄同盟和德奥同盟两大同盟同时仇视的局面,开始寻求改善跟法国的关系。

    刚刚继位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了法国,在访问法国初期,法国人对英国国王是抵触的。

    决定出访前,爱德华七世问英国首相说,“会遭到什么对待”,首相说可能会有人往你脸上吐,爱德华七世说,“如果真的吐到我脸上,我不擦,让风把它吹干。”

    他做到了,用唾面自干来展现他的气度。

    到了法国后,巴黎街头的法国民众很不友好,高喊着“布尔人万岁”“法绍达万岁”,给了爱德华七世一个下马威。

    但爱德华七世没有恼怒,到处微笑着挥手,向任何人展现魅力。

    他在法国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称赞法国人民和法国文化的伟大,表明自己对法国的仰慕和热爱之情,声称英法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一荣倶荣,一损倶损。访问途中,爱德华七世只要听见《马赛曲》就赶紧立正,敬礼!

    由于这些出色的政治表演,让他踏上归程的时候,法国人自发聚集在码头欢送,“国王万岁”的呼声在人群中响起,这是普法战争之后,法国人第一次响起“国王万岁”的呼声。

    爱德华七世访问之后,英法很快就达成了协议,主要内容是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划定两国在暹罗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东半部为法国势力范围;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

    不能将英法协约的成功完全归功于英国国王的政治作秀,因为之前法国已经率先释放了善意,法国外长率先表示,愿意在国际问题上跟英国保持一致行动,说法国不生产英国出口的商品,比如法国不产棉布,只产葡萄酒和奢侈品,跟英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爱德华七世访法也是法国总统邀请的。

    所以说更多的是法国不愿意在德国的压力下,跟其他任何国家交恶,尤其是英国这样的世界霸权国家,既然德国在向大英帝国发起挑战,法国当然要拉拢英国。

    可与之对比的是,沙皇也曾以政治任务出访过,1875年他访问德国,为了化解德国对法国的威胁,表达俄国不愿意看到德国继续削弱法国的意愿,俾斯麦屈服了。但沙皇高调的宣传此事,让整个欧洲都知道,在关键时刻是沙皇保护了法国。沙皇将所有的荣誉都贴在了自己脸上,导致德国人对俄国的观感继续恶化,此时德俄关系开始走向下坡路,几年后俾斯麦停止了对俄国的经济输血,拒绝向俄国贷款。

    如果沙皇能够低调一些,不将自己扮演成法国的保护人,而是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谦逊的和平主义者,显然更能被德国人所接受。

    这次摩洛哥危机,其实也就是德国皇帝,类似沙皇一样的表演行为引发的。

    先是法国在跟英国签署了协约之后,得到英国支持他们在摩洛哥的行动。

    法国人很快就要求摩洛哥政府在法国的监督之下进行改革,要求控制摩洛哥重要港口的关税、要求摩洛哥聘用法**事教官,要求摩洛哥给予法国开矿筑路的权力,希望加强法国对摩洛哥的控制力,让摩洛哥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但是德国不干了,德国在摩洛哥没有太大的特权,但是拥有经济利益,他们在向摩洛哥大量出口和转口商品。比如摩洛哥危机前,法国向摩洛哥转口茶叶四五百吨,德国也转口了一百多吨。但德国在摩洛哥没有其他特权,距离摩洛哥也隔着半个欧洲,犯不着跟法国争夺这里。

    可是,德皇威廉二世当即访问摩洛哥港口丹吉尔港,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公开反对法国把摩洛哥变为其保护国。

    德皇张扬的语调,让法国下不来台,而且带有一种摩洛哥的保护人的格调,让法国非常不满,德国皇帝还要求召开国际会议商讨摩洛哥问题。

    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强国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国际裁决的,这本身视为对自己权力的干涉,以及一种屈辱。因为只有失败者的命运,才会交给别国决定。比如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法国。

    就连美国跟大明战争最艰苦的时候,都始终没有让国际社会介入,因为一旦列强干涉,本国权力的独立性也就不存在了,很容易丧失权力。西班牙的殖民地交由国际裁决,得到的是被瓜分的命运。

    所以法国人将德国皇帝的要求看作是对法国的侮辱,两国报纸纷纷报道对对方的侮辱性言辞,法国外长态度强硬,大有不惜一战的架势。

    德国也十分强硬,甚至发出法国軍队登上摩洛哥,德国軍队就跨过德法边境的威胁。

    德法一旦打起来,很多国家都不愿意看到,比如奥匈帝国不想看到因此被拖入战争。但又不敢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不站在德国一边,否则德国也不会支持奥匈对抗俄国。俄国其实也不想看到战争爆发,这是俄国最好的时候,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正是追赶先进国家的机遇,俄国政治家看的很明白。英国也不愿意看到战争爆发,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