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857-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敬伦笑道:“我这还不是为你考虑,主要是怕你犯傻。你记住你弟弟可在我这里。”
怀特尴尬道:“我是一个绅士,您丝毫不用怀疑我的诚信,用不着用弟弟要挟我吧。”
朱敬伦笑道:“我也是一个绅士,怎么可能要挟你呢。你弟弟也需要配合表演,他将演一个将军!”
………………………………
第九十五节 全靠演技(2)
。
至于将军,他在印度兵之后,中国士兵之前,从远处看大概能营造出一种将军带着英军前进的假象,能不能骗过人,就看怀特的演技了。
此时的怀特带着几个印度兵,已经走近了新安城,城墙上的士兵已经看到了他们,先是巡逻的苦力看到,然后很快就有英军军官出现,在望远镜中先看了他们一阵,然后静静等待他们到来。
当怀特到了城下的时候,城门还没有开,城墙上的英军军官则在喊话询问。
怀特根本不听直接就开骂了:“你叫什么名字混蛋!哦,约翰是吧?约克郡人。好的,约克郡来的乡下小子,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我给你一个明智的建议,立刻,马上,现在就把这该死的城门打开,然后到老子面前敬礼,然后我就会告诉你站在你面前的是谁。”
城上的军官面相比较年轻,也有些不高兴,刚说了几个字,就又被怀特打断。
“我就不想跟你们这些乡下小子啰嗦。我警告你,如果你不马上,立刻,现在就打开城门,我发誓你明天就可以收拾背包,回到你那肮脏的乡下放羊去了。不要怀疑我说的话,如果你知道后面还有一个尊敬的男爵老爷在等着进城的话。你就不该这么啰嗦,聪明的话,就应该马上打开城门,然后带着你城上那些肮脏的中国佬,滚下这该死的城墙,列队欢迎,最好把你们的乐队也带出来。”
约翰顺着怀特手指的方向,发现远处正有一队人马从官道上走来,勉强能看到穿着的是印度和英军军服,走着整齐的步伐。
“乐队,什么乐队,你说你们没有乐队。男爵大人已经来了,你竟然还在跟我鬼扯什么乐队,还不赶紧给老子滚下来,立刻,马上,现在!”
怀特的怒吼彻底把小约翰给镇住了,其实他并没有怀疑怀特的身份,或者说没来得及怀疑,接着又看到远处的队伍,当真的看到一个穿着将军军服的军官的时候,他已经没有脾气了,再被怀疑一吼,把自己的对怀特态度的不满也压了下来,匆匆往城墙下面跑来。
一小队英国士兵走了出来。
可是怀特更生气了:“你别告诉我,你打算让那群******站在城墙上。你是蠢货吗,难道你准备让我们尊敬的男爵大人抬头看他们?你知道男爵大人有多么生气吗。将军刚刚攻占德里,我们本应在印度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你们这群愚蠢的中国远征军竟然要我们来支援。刚刚到香港就把我们赶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该死的向导竟然还带我们走错路。你能告诉我一个将军不生气的理由吗?好吧,你没有,你没有乐队,没有欢迎仪式,可是你他么能不能不要让那群该死的******站在将军的头顶!”
约翰上尉被骂的脑袋嗡嗡作响,他只是一个不得志的小军官,分配带领苦力的军官,本就是没什么后台的普通人,哪里能跟男爵这样的大人物扯上关系,什么欢迎仪式,乐队,他见都没见过。
但他也不想再挨骂了,这个自称是男爵副官的军官实在是太让他讨厌了,更讨厌的是还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忍着。
“好吧,我会让他们下来的。”
“并且列队欢迎。”
“好的,我会让他们下来,并且在这里列队欢迎,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约翰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了。
怀特耸耸肩:“算你运气好,去做吧!”
约翰上尉转头就将自己的怒火发到了身后的士兵身上,大声喝骂他们站着干什么,还不让城上那群蠢猪都赶紧下来,列队欢迎那什么男爵大人来着,至于什么男爵,约翰发现他现在竟然还不知道名字,但他也不想去问这个暴躁的副官,闷哼一声,等待着越来越近的男爵大人。
城上所有的士兵都下来了,出城了,在城门两侧列出长长的两列,人还真不少。
………………………………
第九十六节 骗来的城池
。
约翰皱了下眉头,这是什么玩意儿,竟然没有带军令就过来了。但他依然没有怀疑,打死他都想不到,中国人竟然也能招募到印度雇佣兵,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此时依然以为在那些齐步前进的印度兵身后,穿着英军军服的,其实是一群中国士兵,而不是他以为的英军。
加拉瓦匆匆跟军队汇合的时候,这时候队列已经距离新安不到一里路了,当然凭借肉眼依然无法看清楚面容,可用上望远镜的话,那就没有问题了。只不过那样太不礼貌,新安守军的军官一直站着队列在欢迎,没有任何不适当的举动。
但朱敬伦也不敢大意,听完加拉瓦的报告,决定立刻行动。
“全体跑步前进!”
英国人又不是傻子,约翰上尉很快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在他的位置,也能从侧面看到行进的军队情况。
前面的印度兵没有问题,可是后面的英军就有些古怪了,那个头也太矮了!远处看不真切,也没有对比,可是当距离接近到三百米的时候,他就能准确的判断出这是一群不一样的英军。
他脑子里还思索了一下,没发现或者听说过,英军组建过一只矮子军啊?虽然说西方人也有矮个的,拿破仑个不高关键能顶**包,英军中也有矮个士兵,但没听说过有那一只军队是完全跳出矮子来组成的啊。
两百米了,约翰觉得自己已经能看清楚对方的脸了,一个两个,每一个是英国人的脸,这让他稍微愣了一下神,脑子瞬间蒙了一下。
接着反应过来,对怀特喝问道:“你们是哪个兵团?”
怀特呼了口气:“我们是中国兵团!”
他知道对方发现了,当他说出答案的同时,飞快的将手指伸进嘴里,吹了一个呼哨。
约翰的手枪已经拔出来了。
怀特有些紧张,但还是劝说道:“投降吧,你们战败了!”
约翰冷哼道:“你这是叛国!”
朱敬伦这边听到呼哨的时候,就已经下令开始展开队形,就来不到两百米远的地方,队列迅速的展开,四列纵队很快展开成为四排横队,步枪也伸了出来做瞄准状。
当朱敬伦走出队列的时候,看到对方已经控制了怀特,军官不断的喝斥着,华人苦力们慌乱的往城门里涌去。
“加拉瓦去跟对方谈判,让他们投降。”
加拉瓦立刻走出队列。
“都有了。保持队形,齐步前进!”
四排横队端着步枪,一步步压进,脚下的鼓点颇为整齐,这段时间没有白练,这种整齐划一不断向对方逼近的态势,会对敌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加拉瓦已经跑到了城门前,对方的士兵挤作一团,跑进城的连一半都没有,包括约翰在内的几十个英军军官都在城外。
“我们是广州火枪营,命令你军立刻投降,否则将对你放进行彻底而坚决的打击。”
加拉瓦隔着护城河,对刚刚压着怀特过了河的约翰等人用英语喊道。
华特虽然被对方挟持,但依然在劝降:“投降吧,如果对方开枪,我们所有人都经受不住一轮打击。这是无谓的抵抗,根本就没有意义。”
约翰上尉有些气急败坏,恼恨的说道:“广州的火枪营,我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的。”
西马糜各厘上次进攻东炮台,被广州一只装备了西方步枪的军队打败,已经做过军事报告,上面早就提醒过各级军官,要大家注意一只使用西方线膛步枪的清军。没想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就是这只军队。联想到最近的遭遇,约翰有理由相信,一直在突袭他们的,也是这只军队,这只军队根本就不在沙井,他们来新安了!
恼怒归恼怒,但看到那些只装备着冷兵器的苦力,还有被堵在城门外的十几个军官,还有三十多个炮兵,约翰知道他确实败了。
狠狠的呼出一口怨气,他随手把手枪丢在了地上,也不管那些苦力还在往城里挤去。
对其他几个军官喊道:“投降吧,没必要抵抗了。”
朱敬伦险些就要下令开枪了,因为城外的人越来越少,要是给他们逃回城内,组织反抗的话那就麻烦了。他正在下令开枪把加拉瓦连带怀特一起打死,还是等对方的尾巴冲进城门的时候咬上去占领城门两个选择之间犹豫的时候,看到对方扔下了武器,这才松了了一口气。
“黑狗,去缴了他们的枪。让苦力们就地投降!”
黑狗欢快的带自己一哨人马踏上了吊桥。
约翰没有抵抗,任由对方搜遍他的全身,连身上一把匕首都搜走了。接着还配合的给苦力下令,让他们投降,很快苦力就老实下来,缩在墙角让开了城门。
黑狗第一个趾高气扬的带兵走进城中,见到大多数人都把武器扔在了地上,甚至有的是刚才就扔了的,长矛、单刀乱糟糟的散落一地,但还有仍旧拿着兵器的,一副傻愣愣的表情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对这种人,黑狗上去就是一脚,大声喝骂问他是不是想死,不知道他们已经投降了吗。
朱敬伦带着大部队进城的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武器放在一边,人站在另一边,还有不少人是跪在地上的。
黑狗一脸激动外加谄媚的躬身等在城门洞口,笑容可掬的迎接朱敬伦。
对于没放一枪一弹就打下了这座城,他异常的欣喜。
西方人对于通过流血牺牲得来的胜利格外珍惜,认为荣耀无比。中国人更喜欢听那些智取生辰纲,火烧藤甲兵之类的不费吹灰之力,光靠智力获取的胜利。这是文人主导的文化,极力的夸大智力的作用,蔑视勇武的荣耀。在这种文化主导之下,三教九流的观念都跟着改变了。
只是朱敬伦还有些遗憾,他这些日子所计划的所有军事行动,都是想激发出民族荣誉感来,如果能通过血战一场就赢得胜利,那或许更好,就像东炮台那场胜利,朱敬伦就觉得十分提气。
不过军事行动,最重要的还是结果,总之现在是胜利了,虽然这座城是骗来的,或许在日后会被洋人说不名誉之类,但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用单纯的中**事学来讲,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最成功的军事行动,用西方人的军事观点来看,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成果,依然是一场经典的战例。
不过没时间感慨,也没时间享受胜利的喜悦,看到陈阿达焦急的神色,朱敬伦知道,自己得赶紧去救援沙井了。
………………………………
第九十七节 围魏救赵
。
刀疤带着他一整个营的士兵在看守俘虏,没有到场,只有黑狗、侯进等人在场。
听完方山的汇报后,朱敬伦才开始说话。
“侯进。这次俘虏了一千个苦力。你去拣选一下,找愿意跟我们干的士兵,编成一个营。不过不能什么人都要,首先不要抽大烟的。”
朱敬伦说道这里顿了顿,黑狗他们和他们的兵可都是大烟鬼,朱敬伦怕这些人不舒服,掩饰了一下道:
“我们的烟土不多了,供不起那么多人!”
这个理由足够充分,黑狗等人果然没有什么不满的表情。
“另外我听说他们都是客家人。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很强,大半都是宗族子弟,愿意跟我妈干的,让他们宗族来人确认,想吃我的兵饷,我要他们宗族写保书。”
这一招是跟曾国藩学的。
前些天在广州的时候,朱敬伦可是有意打听过曾国藩的湘军情况的,听说过湘军军纪差,杀人放火抢劫的劣迹都听过,但唯独没听过有逃跑开小差的。有人告诉朱敬伦,曾国藩招兵的时候,只要那些宗族子弟,而且要他们的宗族开具保书,这些人要是逃跑了,他们的宗族都容不下他们,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当然就不会跑了。
朱敬伦没法确认真假,但是觉得这一招够狠,真的是绝了士兵的后路,让他们除了听话打仗之外,没有任何选择,所以他打算拿来主义,直接借用过来。
侯进异常欣喜,恨不能马上出去招人,这些兵也跟广州的胥民一样,被英军招募后,经过简单的训练,他觉得如果发了枪,他这些兵不会比黑狗他们的手下差,他终于也能当官带兵了,这段时间憋下的闷气瞬间蒸发掉了,看黑狗他们也稍微顺眼了点。
“怀特,洋人投降的炮兵中有没有爱尔兰人?他们肯不肯投降?”
安排给怀特兄弟的任务,是让他们去劝降几个炮兵。
俩人摇摇头,表示这是一队苏格兰炮兵联队,没有一个爱尔兰人,也不肯投降。
朱敬伦有些后悔没有带一个炮兵来了,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自己有可能缴获大炮啊,留在沙井的那些大炮昨夜要赶夜路拉不动,可是炮兵还是能走的啊,想来还是经验不足啊。
朱敬伦叹道:“算了,反正也是扯虎皮拉大旗,就是有炮兵也干不过香港的炮台。”
“香港?我们去打香港?”
几人没想到要去打香港,他们以为是商量回沙井呢。
“好啊!”
纷纷叫好,显然不断的胜利,让他们有些膨胀了,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
也不想想香港真有那么好打,陈桂籍为什么从没打过。
黑狗等人激动朱敬伦也能理解,但是怀特兄弟高兴个什么劲啊。
“怀特?”
看两兄弟有些摩拳擦掌的意思,朱敬伦不解。
怀特道:“将军大人,也许我们能在演一场戏!”
怀特骗开了新安城,过了把瘾,他弟弟很羡慕,两兄弟竟然还想骗一把香港!
朱敬伦呵呵笑了下。
摇摇头道:“这次本来我们是应该回救沙井的。没想到洋人的反应太激烈了,竟然连香港的驻军都调走了。这不是好事,沙井抵挡起来恐怕更难了。原本他们还有可能等到我们赶到救援,现在等我们走陆路走一天赶回去,大概只能给他们收尸了。不过既然洋人敢玩破釜沉舟,抽空香港的兵力,那我就不介意给他来一个黑虎掏心,直插他的心窝!”
黑狗兴奋的道:“这回让我打头阵吧。”
方山这个算命先生看的明白:“你看不出来吗,这是围魏救赵!”
………………………………
第九十八节 虚张声势
。
到时候派人去沙井哪里请求回援也就顺理成章,朱敬伦也就完成了解救沙井的任务。
至于朱敬伦自己:“黑狗做先锋,带你的营赶往九龙城。我跟魁哥为后援,缓缓开进。一路多打旗帜,广造声势。”
任务分配停当,立刻行动起来。
黑狗出发后半个小时,朱敬伦胡乱扯的那些旗帜也做好了,红的、黑的、黄的都有,花花绿绿极为扎眼。还拖拉着十门步兵炮,带这些炮不是为了去打仗的,真打仗,九龙山炮台上的大炮更有用。带这些大炮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是去攻打香港的,增加香港的恐慌。一旦真的开战,朱敬伦会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丢掉这些大炮,因为无论如何这些大炮,都不可能跟香港岛上的英军炮台对轰,就是九龙城炮台都不行,所以英军才敢放着九龙炮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而没有拆毁,因为他们有信心一个火力覆盖就让这个炮台哑火。
出城过沙河,经福田村过深圳河,一路南下,声势很大,还不断的派人跟周边村落联系,告诉大家我们要去打香港了,欢迎各村民壮共襄盛举。一路过元朗、沙头角、大埔等村,各有一些民壮汇合。
九龙半岛这里的村子对香港的洋人并无好感,原因有很多种,在鸦爿战争之前,到还无所谓,英国人占了香港岛之后,九龙半岛上有些地主在香港有土地,租给了一些佃户,结果香港割让之后派人去收租,对方拒绝付租,在洋人法庭打官司也打输了,因此半岛上的士绅阶层对香港异常不满。而这些士绅,也是团练、乡勇和公局等组织的头目,手里都有些兵。
等到傍晚,朱敬伦赶到九龙城寨外的时候,已经汇聚了十几个村子的上千号乡勇,加上自己的士兵,人数两千人,还真有点攻打香港的样子。
这一天,朱敬伦缓慢行军,香港政府则吵成了一锅粥。
负责香港防务的格兰特将军和港督包令意见不一。
格兰特是陆军司令,但在英国陆军向来没有海军地位高,是从属于海军的,所以上次进攻广州东炮台,这次进攻沙井都是由海军司令西马糜各厘指挥,但格兰特的身份摆在哪里,他在香港,香港防务自然应该由他来负责。
俩人的争吵是从收到杨以德转交的那封信后开始的,包令认为香港对英国重要无比,现在还是整个远征军的后方基地,不能有失,主张立刻派人通知西马糜各厘回援,暂时放弃攻打沙井的计划。
而格兰特则认为,岸上的清军不过是虚张声势,但是他同意召回部分英军救援香港,但是不能停止攻打沙井的行动。他认为放任沙井有一只清军军队,十分的危险,长久看来,对香港更为不利。同时格兰特还有额尔金的尚方宝剑,额尔金才是对华全权公使,他们从sh南下前,额尔金可是主张进攻的。所以他们回来后,才第一时间选择发兵广州,给中国人一个教训。
由于有额尔金的支持,在香港的防务问题上,包令、格兰特和西马糜各厘一直都是共同决定,现在包令和格兰特意见不合,西马糜各厘又不在。最后吵到午后,俩人谁都说服不了谁,决定写一封信去给西马糜各厘,由西马糜各厘决定是抽调部分兵力回援,还是放弃军事行动全军回援。
对于俩人来说,这个折衷的方案是俩人都能接受的。包令认为,如果西马糜各厘知道香港的重要性,一定会支持自己。格兰特认为,西马糜各厘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会根据战场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的。他相信,如果西马糜各厘全军回援,那么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已经彻底摧毁了沙井的反抗力量。
当朱敬伦在香港人惊慌之中,带兵声势浩大的进入九龙城的时候,包令和格兰特的信已经送到了西马糜各厘手中。
朱敬伦需要走一天的路,人家两三个小时就能到,双腿和英国人的火轮船相比,实在是太没优势了。
朱敬伦并不知道港督和格兰特的争吵,也不知道一切决定权都在西马糜各厘手中,更不知道西马糜各厘那边攻打沙井的军事行动进展的如何,他只知道杨以德对他进攻香港的计划十分不看好。
杨以德倒是热情的把朱敬伦迎进了他的巡检司衙门,可是却一个劲的诉苦,强调英国人的兵力强大,香港岛上的炮台如何犀利等。
这家伙明显是在为英军说话,试图打消或者拖延进攻香港的行动,朱敬伦不认为这家伙已经叛变了,只是他的立场明显出了问题。
一来他跟香港有共同利益,而来也是出于清朝官员那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外交观念,不太乐意招惹洋人,一旦朱敬伦在这里跟英国人打起来,杨以德敢肯定最后最倒霉的会是自己。
朱敬伦打不过洋人,大不了一走了之,九龙城打烂了,可是他杨以德的损失。朱敬伦如果带种,把英国人打败了,攻占了香港岛,对他杨以德也没什么好处,功劳肯定都被朱敬伦拿走了,以后朱敬伦留在这里,他杨以德如何自处,当惯了土皇帝的他,也不想屈居人下。
反正杨以德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不希望朱敬伦在这里跟英军开战。
朱敬伦认真的听着杨以德的理由,不住的点头,但就是不下决定,他在等一个消息。
而这个消息跟沙井的战况息息相关,只是没人知道,此时的沙井已经岌岌可危了。
………………………………
第九十九节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弃
。
所以这种绝根式的伤亡,是宗族武装无法承担的,成本无法估量,因为这是道德成本,而不是经济成本,经济账能算得清,道德账是算不清的。
现在陈芝廷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此次洋人围攻沙井,他动员了沙井周边所有的乡勇,上次在新安城他们已经死过一茬人了,所以这次为了带头,陈氏压上了所有的青壮,上次新安城战败,对家族存续无伤,这次这些青壮每死一个,就有可能意味着一房亲属断绝香火。
陈芝廷真的难以忍受这种道德压力。在最后一道壕沟中抛下了三百人后,命令退到沙井墟的街道之中。幸好这时候洪圣庙后山,朱敬伦留下的大炮响了,给了他们时间,所有人安全撤进了沙井墟。
可是之后山头迎来了英军的舰炮覆盖,很快就哑火不说,连带沙井墟也几乎成了地狱,洪圣庙和天后庙都给摧毁了。
之后英军步兵以大炮开道,在沙井墟步步为营,乡勇甚至找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