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观并未理会他,殿中军士皆知其骁勇,纷纷避退让出一条小道,孟观径自冲入,借着飞快的马速将正在敷衍招式沉思的马咸胸口猛一戳枪托,马咸霎时不由思索翻身闪避,孟观已经下马站到了文鸯身旁。
“叔时!你我师徒并无名份,休要多管闲事!”文鸯将孟观拦在身后,急道。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孟观岂能做不义不孝之人,况且恩师与杨贼乱党并无瓜葛,我孟观愿以身保,上奏陛下和娘娘,赦恩师之过。”孟观一把拉住文鸯的臂膀,说道。
文鸯听罢,冷笑道:“老夫一生,先仕曹魏,后投孙吴,如今又效忠大晋,闲人碎语说老夫不过吕布之流。可老夫自问,不过天命弄人,老夫所为无愧平生,又有何过之有?只是叔时,你出身寒门,文韬武略俱是一等,可不要陪我这老朽,一起葬身在这过往烟云之中,你这样做不值。”
孟观闭眼长叹一声,怆然道:“恩师果然还是通情达理,知道孟观寒门卑微,仕途坎坷。不如就在临死前,送孟观这个功名吧!”右肩忽然一挺,一把匕首猛地戳进文鸯后背。文鸯爆喝一声,架步使出一招“霸王卸甲”将孟观震出一丈远。抡起长枪,就顶在了孟观喉间,孟观来不及闪避,只得硬生生地握住了文鸯的枪尖,已是面泛青紫,豆大的汗珠已经满布额头。
“你个畜生!”文鸯前驱晃动,面色煞白。背上匕首早就没刃而入,染得他灰袍一片血红。孟观咬着牙抵着他的枪尖,看他并未发力,也就再没有闪避,大声喊道:“恩师,人生无常,不委曲求全来适应,焉能再去改造这个世界?您的霸王枪法,孟观会让它保国安民,发扬光大的!”
“好……好……”文鸯苦笑数声,终于挺着长枪气绝,枯瘦的身躯朝后仰倒,方才的凛然之气,早已如烟散去,他也不过只是个普通的老人。
孟观长长喘息一声,终于铁塔般站立起来,朝着楚王一礼,说道:“权宜之计,孟观并非有意冒犯,请殿下恕罪。”
楚王玮轻蔑地点了点头,摆手示意,岐盛一声令下,楚军和殿中兵士一齐杀入。杨氏剩余族人,已经是要片甲不存了。
“小人!”马咸目光中似要喷出火来一般,正要起身朝孟观冲去,已被毛腾和朱默死死抱住。孟观也没有理会他们,跨步上马,消失在了惨烈的厮杀声中。
在楚王的调令下,李肇和朱默继续捉拿杨骏余党。朱默领命去了,马咸却仍然为文鸯之死激动不已,毛腾怕他做出冲动之事。只好与朱默暂离,先带他回到刘舆府。
即到刘舆府,却发现残破一片。老仆痛哭道:“两位将军,方才东安公趁主人不在,说毛将军暗通乱党,在府内大肆抢掠,那些兵士掠走了好些丫鬟女眷……”
毛腾大吃一惊,怒道:“这东安公怎么如此下作?”
马咸急道:“老家人,沅儿姑娘呢?”
老仆哭道:“我哪里知道啊,唉,要是家主和二公子在就好了……”
毛腾心中忽然一阵纠结,赶紧和马咸冲进后院,推门一看,沅儿早已自缢,香消玉殒。
毛腾顿时呆滞,马咸狂躁而起,拽着毛腾的领口发疯似地喊道:“毛腾!你连功劳都不抢,却带着弟兄去救那大官儿王衍。怎么却对自家的女人,不闻不顾。毛腾,你还算是个男人吗?”
毛腾固然心痛,可他却心硬得多,只是扭过头来,避过了沅儿的尸身,胡乱说道:“不过一个女人,司马繇真是下作之至。”
马咸听到他这番话,勃然大怒,吼道:“沅儿为你洗衣做饭,对你忠心耿耿。你却说这般冷语,禽兽也有恻隐之心,你……你……我马子全不认识你这样的人!”
马咸暴怒出门而去,毛腾缓缓抱起了沅儿的尸身,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骏已死,当日朝廷便宣布改元元康,大赦天下。
十日之后,杨太后被废为庶人,杨党中人杨珧、杨济,张劭、李斌、段广、刘豫、武茂以及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均被夷灭三族,朝廷已经宣布杨党全部清除,一场儿戏般的政变就此结束。在毛腾的印象中,历朝历代的开国君臣都是文韬武略兼备的人中龙凤,可唯独晋朝是个例外,按一本老书的话来讲,就是“不及格”的开国君臣。昏庸和开明兼具的开国之君晋武帝,在历史上只留下“小人”之名的开国文臣鲁公贾充,还有只知道倾轧争功的如王浑、卫瓘、石苞一群庸碌中带着险恶的开国武将。无独有偶,这次政变,又是个乌龙事件,没有魄力和才干的庸人“权臣”杨骏,终于被几个藩王粗暴地干掉,然而胜利的果实,却落在了别人的手中。
连杨骏都不敢应付的宗室元老汝南王司马亮入朝,被任命为三师之一的太宰,与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的太保卫瓘共摄朝政。屯驻东掖门的老宗室下邳王司马晃被封为尚书,总理台阁。在政变中未立寸功的秦王司马柬和东平王司马楙被加封为大将军和抚军大将军,而在政变中最为卖力的司马玮被加封卫将军,领北军中候,虽然有了宿卫军的名义实权,可是职位却在秦王柬之下。而东安公司马繇,也得到了尚书左仆射的职位,并进封为东安王。
北军中候固然是实掌宿卫军权的重要职位,可是楚王玮久镇外藩,是否能完全控制宿卫军根本说不定。从杨骏的表现来看,就算是有了北军中候的职位,宿卫军效忠的还是皇帝,并非一个职位就能控制的。尚书左仆射也只是尚书台的副职,几乎没有实权。所以在政变中最活跃的司马玮和司马繇,并未享受道他们心目中应有的果实。而总理朝政的司马亮、卫瓘、司马晃三人,老的老,低调的低调,他们也很难真的掌控朝政,所以真正的胜利者,还是贾后一人。因为贾后的关系,董猛这个阉人也被进位武安侯,而鲁公贾谧的许诺也兑现了,孟观格杀文鸯有功,被封为只有高门子弟才能充任的黄门侍郎,兼领宿卫军的要职积弩将军,统领宿卫军中装备最为精良的弩营。李肇也功劳卓著,被晋升为强弩校尉,统领另外一支规模较小的弩营。而高门士族出身的裴頠,则进位为安南将军,出镇荆州,实际与荆州刺史南中郎将石崇架空了楚王玮的老地盘。
朱默也被进封为越骑校尉,从秦国校尉的身份一下转变为中军的校尉。虽然自从汉末战乱后,传统的京师五校尉(即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已经失去了往昔的辉煌。晋朝时真正充当宿卫的也不过是由原来曹魏许褚统领之武卫营扩编形成的左右二卫,五校已经排到了以左右二卫为首的七军之后,但是毕竟朱默多年的愿望终于达成了。而实现愿望的手段,既不是在边关九死一生杀敌守土,也不是真刀实枪地平定叛乱,却只是一场游戏式的政变。这让朱默苦笑不已,却也坚定了他留在洛阳的心。毛腾和马咸也就成了宿卫军越骑营的军司马,然而由于沅儿的死,马咸再也没有理过毛腾,甚至朱默。
;
………………………………
第055章 东安遇刺
太宰司马亮在一定程度上跟杨骏很像,至少在胆魄和对权力的痴迷上,两人都出奇地相同。在争权夺利的时候,他们往往显得胆怯而不敢争取,然而他们内心却极度渴望权力,在得到权力之后,却又惶惶不可终日,做出一些很让人无言的事来。
司马亮对雷厉风行年少气盛的楚王玮,总是心存忌惮,却又总有着自卑。毕竟在杨骏弄权的时候,自己窝在许昌不敢出来,这事路人皆知。只是他没想到不可一世的杨骏竟这样就完了,这让他这个笃信道家的老头又产生了对权力的怀疑。他开始觉得,这玩意也不过是个虚套,是个咋呼人的东西,当不得真。当真了,就会落个杨骏的下场,所以他觉得,现在他把这个虚套装饰得华丽一些,能咋呼一时,是一时。
于是,司马亮不久便对镇压杨骏一事中参与过的宿卫军军官进行了褒奖,宿卫军参与平逆的督将有一千多人,司马亮都加封他们为列侯。封侯是每个军人毕生的梦想,虽然被封的多数都是不但实际就连名义上也没有封地的关内侯,可是这样,宿卫军的军官们都会对我感恩戴德吧,这个虚套也就看起来坚挺了许多呢。司马亮如是想。
然而,司马亮在琢磨之后,才发觉有些不合适了。宿卫军督将千人,可是高低不等,都封列侯,几乎是人人不平。司马亮拿定主意,决定按原职和功劳再行划分,却又怕府中的主簿贪墨徇私,自己便在督将名单上加点批注,将这一千多人,首功孟观封为上谷郡公,次功李肇封为郡侯,然后以此类推,最低的包括朱默在内便是关内侯。兢兢业业地忙了一晚上,司马亮终于安心睡去。
次日一公布,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宿卫的低级督将们固然欢喜,可是朝中的大臣们纷纷咋舌,封侯也可以这么儿戏?顿时变怨声载道。司马亮听到朝臣怨言的风传之后,索性连朝都没上。结果由于他不在,楚王玮和新封东安王司马繇在朝堂大肆宣布司马亮赏罚不公,不益摄政。而尚书下邳王司马晃是司马繇的胞兄,也与他们二人沆瀣一气。太保卫瓘只好唯唯诺诺和稀泥了事,然而此事却让贾后震惊不已。
过了两个多月,看似风平浪静。
司马繇进位为王后,更是跋扈不已。心想司马亮胆小怕事,比杨骏还不中用。真正能掌权的还是楚王玮,自己不如先好好巴结这个小屁孩,接下来再整掉他,那天下不就是我司马繇的了?接下来,别说那黄衣美人,就是石崇家的绿珠,王衍的俩女儿,不都是我彀中之物?
想起司马亮加封督将千人,司马繇不禁心中又是一阵大笑。自己在初九当天,那才叫运筹帷幄。出死力的那是孟观李肇这两人,可最后是功劳不还是我的?当日为了让手下几百宿卫军士卖力,司马繇亲口向众人许诺封赏,并在大肆掠夺之后一一兑现。司马亮这个举措还不是学自己的?可惜这老朽还是学得不够样,老子赏的是钱,封的是无关紧要的闲缺,哪有拿侯爵来乱封乱赏的?如今在中枢的,卫瓘那是个外人不足惧,司马柬跟司马亮一样那是条废材,司马晃是我胞兄,朝廷果然是无人,要执掌朝政,还得我司马繇!
司马繇越想越得意,从司马晃府上一通喝酒,在座的朝中重臣都对自己唯唯诺诺,自己光明的未来是指日可待了。想到这里,司马繇不禁是彻夜难眠,翻来覆去,却是尿急了,只好起身更衣。
府内的家丁仆从,都已经在狂欢中酩酊大醉。院内幽寂无声,司马繇酒意未消,在园内就解开下裳,嘘嘘之后,顿觉舒畅。望着幽黑夜色,忽然有想赋诗一首的冲动。
“京畿遭大变,智者唯东安。上比宣景帝,一朝金銮前!我辈持九锡,高歌震九天!震九天……呃……”司马繇胡乱念叨几句,猛然凉风刮过,微觉清醒,听到身后悉索有声,惊然心想这要是被旁人听见,岂不大祸临头?猛回头大喝:“是谁?”
“催命之人!”只见一个健壮的身子从花丛中一跃而出,一把短剑径直倒插进了司马繇胸膛,那人一脸愤怒,补上一句说道,“你这人渣,还想震九天,先去做鬼吧!”
“你……你……是……”司马繇努力想着此人到底是谁,可是已经利刃穿心,一声呜咽,气绝身亡。
次日,毛腾和朱默接到马咸的来信:
“朱兄、公举:自从来到洛阳,每天所见的都是奸诈小人,果然家父所说没错,我并不适合待在这个肮脏的地方。东安已被我手刃,两位仁兄好自为之,我准备回西平戍边了。马咸。”
朱默不禁苦着脸道:“这……子全这是闯大祸了。”
毛腾摆了摆手,道:“东安嚣张跋扈,早就得罪了汝南王和皇后。他此时被子全杀死,闯祸并不一定,只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朱默皱眉道:“东安毕竟是王爷,唉……子全这一出走,这不是不打自招嘛。朱某也觉得,皇后和汝南王兴许会乐意东安之死,可是下邳王和楚王恐怕……唉,楚王少壮有为,将来的天下兴许就是他的,要是得罪了他……”
毛腾沉思片刻,道:“楚王太过锋芒毕露,他不一定长久。况且我估计他也兵不待见东安,我们只需谨慎从事,估计也无大碍的。”
东安王遇刺,已经使历史发生了改变,但是大局仍然在正常轨迹之上。这也使本来就想废掉司马繇的汝南王司马亮欢喜不已,他决定和卫瓘出面,另寻一个可靠之人接管北军中候,毕竟司马繇已死,楚王玮想必是业已孤掌难鸣。有卫瓘这些老臣施压,应该没有问题。
卫瓘推荐了一个可靠的人选,那就是司马亮和卫瓘二人的老亲家,也就是诓骗刘豫的右军将军裴頠的族叔太子少师裴楷。河东裴氏乃是正宗的高门士族,在出身上适合。况且更要紧的是,裴楷也是杨骏的老亲家,裴楷的次子裴瓒是杨骏之婿,在变乱中被楚王玮的部下所杀。因此,裴楷绝对会司马亮与卫瓘效忠。
等裴楷的任命状发到了楚王手中,楚王玮顿时勃然大怒。将案桌一拍,说道:“东安不过是个自以为是的妄人,他本无半点实力,就算活着也只是孤王的累赘。想不到汝南老儿居然拿他的死来要挟孤王让兵权给裴楷这个酸腐文人,真是欺人太甚。岐盛,你写信告诉裴楷和汝南老儿,北军中候的大印就在孤王行馆之中,他们要敢来取,就先来孤王这里!”
楚王的书函送到汝南王和裴楷手中,裴楷哪里敢去楚王行馆索要大印?索性闭门不出只推说自己有病。汝南王焦虑不安,又寻来卫瓘问策。卫瓘思虑再三,说道:“本来秦楚淮南等藩王,在先帝尚在之时,已经被先帝责令就藩。如今都到了京城,这只不过是为了对付杨骏。杨骏已死,不如以朝廷的名义叫他们离开洛阳重新就藩。”
“这……”汝南王皱了皱眉头,略有犹豫。卫瓘道:“皇后娘娘,可是一直站在我们这边的,老殿下如技能总摄朝政,也是上面的意思。只要有皇上的大义名分,管保楚王他不敢不接旨。”
汝南王道:“可是秦王和淮南王,也要一并就藩,恐怕得罪了他们二人啊。”
卫瓘道:“老殿下,你是摄政的重臣。为社稷朝廷,难道还怕得罪人?”
汝南王叹了口气,点头道:“那好吧,回去我便面圣,出旨让他们就藩。”
汝南王下了车舆,缓缓走进宫内。董猛见是汝南王来,也不阻拦,便笑眯眯地带他入宫。惠帝正在和几个宫人斗蛐蛐,汝南王连忙通报道:“陛下,老臣有事奏报。”
惠帝也不理他,汝南王连唤了三声,惠帝才回过头来,歪着脖子说道:“你去通……通给贾南风吧,朕……朕还在忙。”
汝南王只好擦把汗,在董猛的陪同下,缓缓向贾后居所走了去。
“娘娘可好?”汝南王胡乱问道。董猛长长地叹口气道:“这些个天呐,东安王遇刺,秦王又薨了。唉,娘娘是日夜操劳啊。”
汝南王大吃一惊:“秦王尚在英年,怎么就薨了?”
董猛说道:“人命在天呐,哪能由了自个。唉,秦王这一薨,关中可就要另择宗室王爷去镇守了,唉,娘娘她呀,就是为这事操心呢。”
汝南王点了点头,心中暗想:“关中是紧要所在,必须安排自己这一派的老人去镇守。”思忖间,一个合适的人选已经浮出心头。
这时候,一个军官打扮的人匆忙走了出来。看到汝南王司马亮和董猛之后,忽然张嘴一惊。董猛却认得他,笑道:“李君侯,你怎么也在这里?”
原来此人正是新封的侯爵,原殿中中郎,与孟观齐名的李肇。李肇回过神来,连忙向二人行礼道:“末将参见太宰、见过武安侯。方才有小事禀报皇后娘娘。太宰对末将的提携之恩,李某永世难忘。”
司马亮咧嘴一笑,说道:“李君侯平乱有功,那是应得的。不敢说提携,日后还要共扶社稷,为陛下效忠。”李肇连连点头,这才去了。董猛看到李肇走远,这才笑道:“要不是老殿下,他一个小小的中郎怎能封侯,老殿下这一招收买人心,可是妙招啊。”司马亮呵呵一笑,说道:“哪里哪里,老夫都是按功劳赏赐,可不敢说收买人心,董监在娘娘面前,可切莫这般说啊。”
董猛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连忙道:“看咱家这臭嘴,真是说错话了。老殿下切莫怪罪,请吧。”
;
………………………………
第056章 驱虎吞狼之计
东安王司马繇被马咸刺杀,秦王司马柬又提前逝世。这一切已经跟毛腾所知的历史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毛腾唯一能确定的,也就是贾后的统治至少还会坚挺,只能用一句老话,摸着石头过河了。
由于曾是秦王旧部,朱默毛腾一齐参加了秦王的葬礼。都是晋武帝一脉的楚王玮、淮南王允、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清河王遐等人在葬礼中频频密会。主持葬礼的宗室之长汝南王司马亮看在眼里,更是坚定了让他们就藩的决心,便按照贾后的意思,在秦王大葬时,宣布了让楚王和淮南王就藩的圣旨。而汝南王新举荐的代替秦王柬出镇关中的老亲信赵王司马伦也正在从邺城赶赴洛阳,朝拜之后变去长安。代替司马伦出镇邺城的,则是河间王司马颙,此人是宣帝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后代,并无多大名望。关中和河北都有了就藩的藩王,汝南王觉得楚王和淮南王也应该无话可说了。
由于秦王生前颇受荣宠,而在此之前晋武帝的胞弟过继给晋景帝司马师为嗣的齐献王司马攸就有了特别的葬礼规格,而朝廷方遭变动,为安人心,秦王葬礼的规格是完全按齐献王的规格而走,直到半月后方才大丧。各路藩王都是心怀鬼胎,真正痛哭流涕的,也只有秦国郎中令李含一人。
朱默已经位居关内侯,是宿卫军的越骑校尉。此时见了李含,早已没了过去的谦逊,故意咳嗽一声,傲然而过。毛腾看到李含一副落魄模样,有意和他寒暄几句。李含却积怒难消,扬长而去。朱默对毛腾道:“公举,你看他小人德性,何必跟他讨不快。如今我们都是宿卫军将,他一个外藩僚属,何必理会。”毛腾笑道:“此人确有才干,日后只怕还有出头之日,得罪一个人很容易,可是能多交一个朋友,却很不容易。”朱默冷笑:“他?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是高门子弟,能有甚出头之日,公举你还是多虑了。”
两人正在谈笑,忽然背后一人笑道:“两位将军所谈何事啊,莫不说来听听?”毛腾回头一看,竟是楚王府上的长史公孙弘。毛腾忙道:“原来是公孙先生,我来引荐一下,这位便是越骑校尉朱默老将军。”
公孙弘朝朱默一礼,说道:“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朱默笑道:“先生过奖了。”
公孙弘忽然闪过一个诡异的眼神,有意问道:“早就听说,贵军还有个猛将马咸,是奉高县侯马老君侯的独子。怎么他不在呢?”
“这……”朱默顿时结舌。毛腾连忙道:“公孙先生真是什么都知道啊,马老君侯为国戍边半生,英雄老迈,身体不适,已经唤马咸回西平,去帮他打理军务了。马氏父子不贪享受,甘于久居边关,可真是朝廷之福啊。”
公孙弘走近,低声说道:“可是我却听说,东安王遇刺之后,马咸才匆匆离去。这个时机,是否有些巧合呢?”
朱默板着面孔,朝公孙弘说道:“东安遇刺,洛中震惊。廷尉已经在严查此案,公孙先生可不要胡说。”
公孙弘呵呵一笑,道:“这个地方说话不方便,我们可否换个去处?”
朱默朝毛腾示意,二人带着公孙弘,到了一处僻静所在。公孙弘这才直截了当地说道:“二位恐怕有所不知,东安府中便有我家王爷的耳目。究竟是谁刺杀了东安王,我家王爷可最为清楚。”
朱默怒道:“那你想怎样?”
公孙弘笑道:“东安跋扈,滥施刑赏。杀了东安,于理而言,自是一件好事。可这毕竟是犯了王法!”
毛腾笑道:“既然你们这么肯定,为何不报廷尉,难道你们眼里也没有王法不成?”
公孙弘冷笑道:“毛司马可真是一张好嘴。我也无须隐瞒,陛下密诏,令楚王诛杀权臣司马亮,令楚王全权负责。朱校尉和毛司马既然都是宿卫军将,那想必肯定是要服从北军中候的将令了?”
朱默听罢大吃一惊,道:“汝南王乃宗室之长,你可莫要胡说。密诏在何处,可否给朱某一看?”
公孙弘笑道:“宿卫军的校尉少说也有几十个,倘若都给你买看了密诏,岂不让司马亮察觉?不过我公孙弘愿以性命担保,这密诏是真的。成事之后,你们不但可以加官进爵,那马咸刺东安之事,亦可再不追究。”
朱默笑道:“信口开河。”
公孙弘道:“莫要忘了你的身份,宿卫军可是要听北军中候的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