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猛将-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纯矗朴诔宸嫦菡蟮男“酝跛锊咴诙缘胤降闹卫砩先肥凳潜炔簧闲幕纳畹哪说芩锶ā

    虽然在刚刚打下东吴后,孙策为了建立自家在江南一代的基业,招揽任用了张昭、张肱等一众名臣,开垦荒地,振兴农业,发展江南一代的经济。但是东吴在真正达到鼎盛时期的地步时,却是在孙权接手东吴的权利,大胆启用年轻的诸葛瑾、顾雍等人才之后。胸有大志,善于调节人际关系,掌控世家平衡的孙权,在上任没几年之后,就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将从兄长孙策统治时,就十分富庶的江南,再次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经过周瑜的指挥镇压,收服了江东各地的山贼水寇之后,此时的东吴,虽然在人口和商业上还比不上北方开发多年的冀州、青州,但是在治安和平稳上,没有贼寇和军阀战乱的东吴在整个大汉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难得的人间天堂了。无数从北方逃难而来的难民,在看到了扬州的安定平和后,都选择了留下来并安家立业。也正因如此,凭借着北方难民所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江东的农业也开始渐渐的发展起来,并为江东的部队提供了足够的后勤支持。

    而作为江东重要核心区域的柴桑、九江和吴郡,在孙权和一众大臣的带领下,全都建设了规模庞大的繁华码头。和平环境所带来的商业高速发展,使得这些码头无论昼夜,一直都保持着千帆往来,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大汉东西南北的货物,全都在这里装载卸货,南来北往的商通,为东吴的繁华贸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这种繁荣兴盛的景象,也是刘备一方无论如何也无法比拟的,毕竟作为和曹操领地相接壤的敌对势力,即使刘备等人在柳云的提点下想要大力的发展商业和农业,边境不宁的淮南和汝南也是很难为贸易的繁荣提供足够的治安环境保障。正因如此,虽然刘备等人这些年出台了不少鼓励商农的政策,淮、汝两地的农商也还是无法和内部环境安宁的东吴相提媲美。这是由彼此双方相差太大的宏观环境和势力所造成的,非人力所能弥补。

    跟着地头蛇鲁肃走下船只,诸葛亮和柳云在鲁肃的带领下慢慢地走向了此时东吴的治所柴桑。

    作为华夏大地南方的重要城镇之一,即使只算东汉之前的历史,柴桑也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在古老的夏、商时期,柴桑便从属于地理上的荆、扬二州,及至春秋,柴桑便处于吴国之西,楚国之东。从此,柴桑便有了“吴头楚尾”的称呼。

    而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直到闻名千古的赤壁大战发生以前,柴桑一直都作为整个东吴的核心治所,为孙策、孙权两任领导者的驻扎之地。直到后来孙权在重臣张纮的建议下,以建邺有天子之气,于建安十六年(211年)移治建邺后(事实上建邺之名是孙权在建安十七年才从秣陵改为建邺的),柴桑才正式失去了其作为东吴核心的地位。而在赤壁以前,柴桑的人气和繁荣一直都无愧于其东吴治所的名誉。

    作为自古以来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南方大邑,柴桑座拥千山,江环九派,乃是人间难得的人杰地灵之处。单是城中出名的景致,就有甘棠湖、浸月岛、翠照轩、听雨轩、浸月亭、等等。而此刻身为东吴之主的孙权,便是将自己的宫殿建立在风景卓著的浸月岛之上。而与之相媲美的烟水亭,就是东吴大都督周瑜钦点的点将台所在,每一次大军出师,周瑜都会在烟水亭集结点将,祷告天地。柴桑的秀丽与杰出,由此可见一斑。

    在鲁肃的引领下,诸葛亮、柳云二人很快就来到了孙权的宫殿之外。或许是出于内心的忐忑,一直走在前方的鲁肃突然听了下来,转过身对后方的诸葛亮道:“孔明,一会若见了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否则的话,我怕孙将军会动摇抗曹的决心。”

    听到鲁肃那有些担忧的话语,诸葛亮轻笑了一下道:“子敬务须忧虑,亮自有对答之语。”

    看到诸葛亮那信心十足的神情,鲁肃心中原本有些不安的心情也稍稍平静了下来。接着,便向宫廷侍卫出示了自己的令牌,带领着柳云二人走向孙权所在的大殿。

    此时的大汉,正值清寒的秋末,因此在规模庞大的宫殿外,是一片景色萧索的画面:秋水萧索,薄雾浓浓,黄色的落叶萧萧而下,落在透彻冷冽的甘棠湖中,形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景色。

    因为现在的东吴还没有达到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同时也还没有迁都到建邺,所以此时孙权的宫殿还是保留着原先兄长孙策所遗留下的风格,以粗犷简约为主,远不似后期三国末年时那般的精美。不过即便如此,光从宫殿的气势上来看,去也是虎踞龙盘,霸气十足,东吴日后能割据一方,单从此处便能看出一二。

    三人进入宫殿,一路向里,直到走进厅堂之中,于幕下站定。柳云才看到在宫殿之内,四个金光流转的大盆里,正熊熊燃烧着香炭,一阵阵柔和温暖的气息,正从中不断的散发出来,令得原本身体还有些寒冷三人精神顿时为之一震。

    也就在这时,一直跟在诸葛亮身后的柳云才发现,在这个宽广庄严的大殿之中,早已站了许多江东的臣子,光从人数上来看,大约有二十多个。这些人此时全都峨冠博带,整衣端坐,一个个面色不善的看着刚进入宫殿之中的柳云三人。

    或许是察觉到了面前这些文臣眼中的不善之意,鲁肃不待对方询问,便立刻将诸葛亮和柳云二人的身份向众人进行了介绍,之后又对柳云和诸葛亮一一说明了在场文臣的姓名和职位。

    作为此次出使的主要领导者,诸葛亮虽然知道眼前的这些人心里对自己不怀好意,但是在联盟大事和出使礼仪的顾虑下,诸葛亮还是和诸人逐一相见,一一施礼,之后才在仆人的引领下和柳云一起坐于客位之上。

    原本张昭等人在看到诸葛亮这幅丰神飘洒,器宇轩昂的样子,还想对前来游说的二人立刻发难,但是当听到鲁肃说出身后护卫的武将是柳云后,全都不由得脸色微变,此前一直有些不怀好意的态度,也开始有所收敛。

    看见眼前的这一幕,刚刚在客位上坐下来诸葛亮不由得微微扬起嘴角,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笑容。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舌战群儒

    在现代社会的历史研究中,很多华夏历史的研究者都发现过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在古代封建时期的华夏,凡是能够终结乱世,一统天下的势力,除了明朝以外,基本上全都是以北方发家的势力统一天下为主,而以南方起家的势力,最多是能够实现对地方的割据,很少有能够实现天下一统,扫清寰宇的。

    而对于这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很多闲着无聊的“砖家”和“叫兽”都曾经在网上发表过各式各样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观点认为,华夏古代时期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相对于北方来说,要显得更加安逸舒适一些,也因此,南方地区的百姓和统治者,比起那些在北方发家的王朝,要乐意于安于现状,少有锐意进取之心。

    对于这个明显带有一些地方色彩观念的观点,老实说柳云当初在看到的时候差点没被气乐了,这种毫无根据,带有太多主管色彩的观点,真亏那个所谓的“砖家”能说的出口,真是尼玛太可乐了!

    不过当柳云真实的身处于三国时期,并且和诸葛亮一起来到东吴之后,他才猛然间发现,貌似当初那个看起来十分可笑的观点,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嗯,至少眼下这群披着文袍,一脸道貌岸然的家伙,确实是惹人嫌弃,让他恨不能直接上去打上两拳,教教对方怎么做人。

    当诸葛亮带着柳云在客位上坐下后,以张昭为首的一众东吴文官,因为不想和此时正如日中天的曹操为敌,所以在收到消息,知道此番诸葛亮前来是为了游说他们的主公孙权与刘备结盟,一起对抗曹操之后,全都是心下不喜,想要为难一下对方,让诸葛亮知难而退。

    因此在诸葛亮方才落座,身为东吴文官之首的张昭便直接开口道:“久闻先生高卧隆中,有伏龙之称,常自比管、乐二人。不知这言语可真是先生之言?”

    看着张昭那副不怀好意的脸色,诸葛亮面色平静,一脸淡然道:“此语的确是亮所说,乃在下平生小可之比也。”

    看到诸葛亮果然应下之前的话,张昭这个老狐狸不由得心中暗笑,脸上却一脸正色道:“听说此前刘豫州曾不顾自身安危,亲身前往荆州,于隆中寻找先生,邀请先生出山,最终幸得先生应允,答应出山相助,自此以为如鱼得水,可以兴复汉室。然则如今豫州一地未得,反而失却汝南一地,荆襄更是尽入曹操之手,却不知这又是何故?”

    对于智商爆表的诸葛亮来说,眼下的这群东吴文臣是在故意刁难他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甚至连对方为什么会刻意为难他的原因,在诸葛亮的心中也是已经有所猜测,只是现如今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首席谋士,又是当初孙策为孙权所留下的两元老臣,如果不能先搞定他,那么想要说服其他人自然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就更别说此后还要说服此时的东吴之主孙权了。

    想到这,诸葛亮便肃容道:“先生此言差矣,此前荆襄乃是景升公之基业,虽然亮也曾力劝我主谋之,然则我主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否则如亮欲取荆襄,实乃是易如反掌。而今刘琮孺子,听信蔡瑁奸妄之言,举荆襄之地投降曹操,方才使曹贼得以猖獗。现如今我主屯兵于江夏,与大公子刘琦合兵一处,等待天时,此中谋略,非等闲之辈可知也。”

    听到诸葛亮这番依然不落下风的辩论,张昭虽然在心里为对方的智略喝彩,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张昭仍旧僵着一张老脸道:“如此这般言行相违,先生却是荒天下之大谬矣。此前先生一直自比管、乐,须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燕国,夺齐国七十余城;此二人,乃济世之才。先生此前却是在草庐之中,但只笑傲风月,抱膝危坐。现如今跟随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然则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还能纵横寰宇,割据城池,西占汝南,东掠寿春;现今既得先生,世人尽皆仰望,只待汉室复兴,曹氏覆灭。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奈何先生自归豫州后,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逃;弃汝南,走义阳,奔夏口,在荆州毫无容身之地。怎如今刘豫州自得了先生,反不如其当初?管、乐二人,岂能如此?在下直言,先生勿怪。”说完,张昭坐回原位,冷笑着看向对面的诸葛亮。

    而诸葛亮听完张昭的话后,却是直接笑道:“我主刘豫州,向日一败张辽于汝南,再败夏侯惇于义阳,以两万劣势之兵,张、赵、柳三将,尚且斩却曹操十数万精锐,退出汝南,乃是以退为进,诱敌深入而已,汝南、义阳之胜,便是明证。还请先生明辨。”

    不得不说,人在有底气时和没有底气时,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拿现在来说,此时的诸葛亮,其背后所站着的刘备已经据有了淮南、江夏、长沙、武陵四地,御民百万,统兵以十数万,可以说,单论字面数据来看,刘备的实力已经几可与孙权相较,所以相较于原本历史上诸葛亮舌辩群儒,一张利口将东吴的文儒说的无不结舌、尴尬欲死,现在的诸葛亮在身后有了足够实力的后,表现出的是一派雍容,从容不破,在三言两语辩退对方后,没有像原来历史上那样予以追击,使对方难堪。

    正因如此,虽然在此刻的东吴大殿上,诸葛亮依然和以张昭为首的东吴群臣一直辩论不休,但是彼此之间的气氛却也称不上是剑拔弩张,充其量只能算是双方都对对方有些看不上眼罢了。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诸葛亮在诸多东吴文臣的面前,充分展示了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才华,以一人之力直接震压了东吴群儒,整个大殿之内没有一个人可以辩得过他,直把张昭等东吴老臣给憋得是面红耳赤。

    正当一众文臣还要再辩时,突闻一人在殿外厉声道:“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今曹操大军临境,君等不思退敌之策,却在此地徒逞口舌之利!”

    听到这声厉喝,知晓剧情的柳云明白,这是东吴的三朝元老黄盖来了。而熟知黄盖禀性的张昭等人在听到黄盖的声音后,也是面色微变。只是还不等他开口,一脸气势汹汹的黄盖就已经走到正正襟危坐,一脸淡然的诸葛亮身前,抱拳道:“方才在殿外听到先生辩言,所言实在字字金言,何不为我主言之,反与这些人辩论?”

    看着面前一脸诚挚的黄盖,诸葛亮心知自己面见孙权的机会来了,对着黄盖道:“诸君不通事物,争相问难,亮却是不能不答!还请将军勿怪。”

    听到诸葛亮那有些无奈的话语,本就对主降的张昭等人看不过眼的黄盖立刻冷眼扫了一遍殿中的文臣,接着不顾张昭有些难看的脸色对诸葛亮道:“先生不必对这些人有所顾虑,现我主想请先生入内一叙!还请先生移步。”

    说完,黄盖便和鲁肃一起引着诸葛亮往内厅行去,而一直站在诸葛亮身后的柳云见状,也赶忙跟了上去,一同向着孙权的内厅走去。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劝说孙权

    对于柳云这个一直默不作声,跟在诸葛亮身后的银甲“小将”,黄盖在仔细观察了一会后,忍不住向诸葛亮开口问道:“不知先生身后的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看到黄盖那有些好奇和紧张的面容,诸葛亮微笑着着介绍道:“此乃柳云柳随风,是我主为护我安全,令其随我而来的。”

    一听诸葛亮说身后的小将是柳云,黄盖的脸色立刻大变,惊呼道:“柳随风?!可是当日在义阳,于百万军中独骑约客,争剑夺骑的柳云?”

    “正是!”黄盖的惊呼,诸葛亮自然也是看在了眼里,而这,也正是他想要看到的。对于柳云当日的战绩,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这其中的影响力。可以说,在当今各大诸侯的眼中,单只是柳云一人,就足以比得上十几万大军的影响力。

    也正因如此,在听到诸葛亮的承认后,黄盖一脸惊色道:“将军武勇之名,盖早有耳闻!只是不想将军竟然如此年轻,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看着黄盖那副好似看到什么珍稀动物一样的眼神,柳云忍不住嘴角连连抽搐,赶忙拱手道:“将军缪赞了!”说完,柳云便紧跟在诸葛亮的身后,再不做声响。

    而黄盖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眼神有些失礼,在接下来的路上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一直引着众人往内厅走去。在走到中门的时候,还恰好遇着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两兄弟约定办完公事之后再一叙家话。

    等走到内厅门口后,心忧国事的鲁肃忍不住又回头对诸葛亮叮咛道:“孔明先生,先前所嘱之事,还请先生谨记!”

    看着鲁肃那一脸担忧的神色,诸葛亮心中不由一乐,当即点头应是。而鲁肃在看到诸葛亮答应后,也稍微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带头引着一众人来到大堂上,面见孙权。而孙权在看到鲁肃一行人后,倒也没摆什么吴侯的架子,直接从原先的座位上走下来,来到诸葛亮的面前,一脸笑容的迎接诸葛亮二人。

    对此,此行身怀与东吴结盟任务的诸葛亮自然也是不敢怠慢,连忙向孙权躬身还礼。等到双方互相行礼完毕后,孙权便直接下令给众人赐座。嗯,这次,之前已经从黄盖那里知道柳云身份的孙权自然也没有拉下他的座位。

    等到双方都分别落座后,孙权和诸葛亮便开始谈论起现今的局势。当然,早在面见孙权之前,诸葛亮就已经在心中打定主意,要用激将法激孙权出兵。因此,在整个交谈的过程中,诸葛亮是怎么刺激孙权怎么来,尤其是身后有着不下于对方的实力后,诸葛亮的毒舌技能是刷刷刷的往上窜,直把坐在文官队列中的鲁肃给吓得肝胆俱裂,为于上首的孙权气的是火冒三丈,恨不能直接叫人把一直面带微笑的诸葛亮抓出去给砍了。

    当然,这一切对于早就知道结果的柳云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反正大家最后还会走到一起,这个时候的小矛盾就当是彼此之间的磨合期好了。抱着自己只是来打酱油的心态,整个讨论的过程里,柳云一直都是端坐在诸葛亮的身后,不言不语,闭目养神,一点冒头的想法都没有。

    等到所有的讨论都结束后,所有的结果就像柳云知道的那样,诸葛亮直接一番毒舌将言尚还稚嫩的孙权给气的退入后堂,一众东吴文武尽皆晒笑退去。只有生性实诚的鲁肃,在议事完毕后急急忙忙的冲到了诸葛亮的面前,一脸急切的问诸葛亮之前那般做事的缘由。

    看着诸葛亮那安慰鲁肃就好像在安慰自家不懂事的幼孩一般的样子,一直站在诸葛亮身后的柳云好悬差点没笑出声来。还好鲁肃在得知诸葛亮怀有破曹之策后,立刻就火急火燎的跑去后院面见孙权,让柳云得以没有在人前当面失礼,否则待一切完事后诸葛亮非得收拾柳云一番不可。

    不过虽然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了一点,但在对待国家大事的问题上,他处理办事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在进内殿没过多久之后,鲁肃便一脸笑容的走出来再次邀请诸葛亮和柳云一起进入内殿面见孙权。

    而这一次,心知火候已经差不多了的诸葛亮也没有再发挥自己高等级的毒舌功力,而是心平气和孙权一起分析起当今天下的势力形势。

    “孔明先生,曹操平生所恶者,唯有昔日的吕布、刘表、袁绍、袁术和现今的刘豫州与孤耳。而今数雄已灭,天下独剩刘豫州与孤尚存于世。孤虽不才,但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他人。只是要想破曹,非两家联手不可,而刘豫州方才与曹操大战不久,不知此时尚能抗此难乎?”对于刘备军的战斗力,孙权还是十分看重的。抛去之前汝南和义阳的大胜不谈,但是那淮南、江夏四郡的兵力,就足以大大地减轻此刻东吴身上的压力,让他一直绷紧的神经得到一定的舒缓。

    “吴侯明鉴,我主虽才与曹操战罢,然则关云长所率淮南精兵犹未轻动;大公子刘琦带领的江夏战士,亦不下三万余人;再加上新附的长沙、武陵二郡六万兵甲,亦有不下十万之众!而曹操虽然兵力雄厚,但一则将士远来疲惫;近日又和我主接连对战,损兵折将,所辖轻骑更是一日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再则曹操兵卒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而荆州士民之所以降曹,乃是迫其势强耳,并非出自本心。而今如若吴侯能与我主协力同心,一起举兵抗曹,则破曹军必矣!到那时,操军既破,其必北还,不敢再轻易南下。如此,荆襄、东吴之势必然强盛,进而成就鼎足之势。因此,此战成败之机,就在于今日,还望吴侯尽早决断。”

    不得不说,名闻后世的诸葛丞相在忽悠人时,很多时候都能把人给晃点的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恨不能立刻化身成超级战士,投身于沙场之上。而如今的孙权,就好像当初的张飞、赵云一般,正处于丞相大人的懵圈光环之下。

    看着孙权那被诸葛亮刺激的热血上涌,心情激荡的样子,一直坐在诸葛亮身后的柳云不由得在心中为尚还年轻的东吴大帝默哀了三秒钟。瞧碧眼儿现在那副几乎不能自已的样子,明显是快要被丞相大人给忽悠瘸了啊!

    正当柳云在心里为主座上的孙权感到惋惜时,那边被诸葛亮打了鸡血的孙权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卖主”诸葛亮“数钱”了,“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孤顿开茅塞。现今孤意已决,再无他疑。孤决定即日商议起兵,与刘豫州共灭曹操!”

    说完,孙权立刻让鲁肃将此命令传谕给外面的所有文武官员,并顺道带领诸葛亮和柳云到馆驿中休息。

    对此,感觉到自己已经达成今天目的的诸葛亮当然不会拒绝孙权的好意,拱手施礼后,便一边轻摇着自己手中的羽扇,一边飘飘然的带领着身后一脸木然的柳云跟着前方的鲁肃向馆驿走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闲逛柴桑

    在东吴待了两天,柳云除了每天跟在诸葛亮的身后,看着丞相大人去和孙权、鲁肃分析当前的形势外,将自己摆在将领位置上的他倒也就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可做了。因为此时的江东在孙权等人的治理下称得上是和平富足,所以在跟着保护了诸葛亮两天后,感觉和实诚人鲁肃在一起找到了一丝趣味的诸葛亮便让柳云自己先在柴桑四处转转。

    对此,已经初步了解了诸葛亮腹黑秉性的柳云只能在心里祝福鲁肃一路顺风,不会被丞相大人吃干抹净。

    单独一人在屋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一个人无聊的柳云想了想,便决定起身到柴桑城内走一走,好好看看这三国时期的江南风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