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猛将-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独一人在屋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一个人无聊的柳云想了想,便决定起身到柴桑城内走一走,好好看看这三国时期的江南风情。
漫步在宽敞洁净的街道上,柳云来回看着街道两边的热闹景色。在原先的历史上,孙策在因伤去世,传位给孙权之前,曾经对孙权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而从现在柴桑和其他东吴各地的繁华景象来看,孙策当初对孙权的评价还是十分正确的。毕竟孙权治理地方的能力可以说天下人都是有目共睹的;而论防守家业,在并不遥远的以后,孙权在周瑜的辅助下,不仅成功的在赤壁击败了气焰滔天的曹操,日后更是凭借着陆逊出色的指挥才能,直接一把大火将刘备带来的几十万蜀军精锐给烧的干干净净。因此,孙策在去世前对碧眼儿孙权的评价,确实称得上是一针见血。
看着路边商店里多种多样的商品,柳云暗自在心里为孙权的才能竖起一根大拇指。尚还年轻,没有像晚年那样昏庸的孙权,此时确实是当得起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嗯,至少比起自家老板刘备的儿子刘禅要强多了。
正当柳云在心里比较着蜀汉后主阿斗和东吴大帝孙权之间的差距时,突然在前方的街道上,传来了一阵响亮的马蹄声,而从四周道路两旁的百姓口中,还不时传出“啊!是郡主来了”、“郡主又外出打猎回来了”之类的喊声,让柳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将目光转向声音的发源地。
只见一匹高大健壮的红色骏马上,一个约莫十七八岁左右的红衣少女正一脸笑容的手持长弓,在一群持枪带甲的女卫士的拥护下,向着远处的宫殿走去。
看着马背上的红衣少女,即使以柳云那饱经后世各种美图整形图像洗礼的眼光,也不由得为对方的容貌感到一丝惊艳。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用一条红色的细绳盘扎在脑后,让少女看起来显得极为清纯靓丽,细长的柳眉,清澈纯洁的美眸,娇小秀挺的鼻梁、粉嫩诱人的樱唇,所有的一切如同造物主的恩赐,被恰到好处的集中在一张清纯美丽的俏脸上,使得少女如同一个下凡游戏人间的仙子一般,勾勒出一道令人迷醉的风景线。
想起刚才街道上的路人称马背上的少女为郡主,柳云一边微皱着眉头,一边用右手摸着光洁的下巴,嘴里小声的低声道:“郡主?身在东吴,周围还有一大群配剑带甲的女侍卫,难道是后来那个被孙权嫁给了刘备的弓腰姬孙尚香?”
遥望着远处那靓丽妩媚,充满活力的弓腰玉姬,再想想历史上对方最后投江而死的结局,柳云不禁一声轻叹:“虽然和你不熟,不过现在甘夫人和糜夫人都还好好的在寿春生活,想来孙权也应该不会再让你下嫁给大你几十岁的刘备了,希望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找到一个你喜欢的人,快乐的生活吧!”
其实在柳云的心里,对于华夏历史上那些总是将女子的婚礼当做是物品,进行各种利益交换的行为一直都是看不过眼的,尤其是那些处于弱势的掌权者,为了求得自己生存,便将自己的女儿推入火海地狱的行为,柳云是最痛恨的。
在他看来,历史上那些美丽善良的女子都应该受到应有的照顾和尊重,而像宋徽宗那样只是因为自身的无能和利益就把身边的女子推入火坑的人,只要是身为男子,都应该感到耻辱,而不是为此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洋洋得意。
所以,如果孙尚香可以在这个世界里避免原来历史上,被孙权当做政治利益嫁给刘备这个长辈的话,柳云还是十分乐意看到的。反正妻子对于自家老板来说就像是衣服一样,随时都可以丢弃交换,那么丢了孙尚香这件华丽的新衣,对他来说应该也不算什么,对吧?
一边无良在心里的编排着自家的老板,柳云一边继续自己在柴桑的游荡之旅。
由于地处南方水乡的关系,一路上,柳云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孩童在路边的河水里嬉戏,许多身体健壮的年轻男子也互相招呼着,操着自家的渔船,在河流上撒网捕鱼,以取得今天一天的收入。
“怪不得鲁肃说起东吴水军总是一脸的自信,这里的人确实是基本上都懂得水性啊!”按照当初鲁肃在路上对他和诸葛亮的说法,东吴的男子,几乎人人都精通水性,小孩子在三五岁的时候便能进入城池附近的江湖里畅游,十来岁的时候便可以操持家里的小船出河捕鱼。所以每当江东水军要扩军的时候,总会有无数精通水性,可以架船青年男子前来投军。在加上柴桑、吴郡等造船业发达的城池可以造出类似楼船这样长达百丈的大船,东吴的水军往往在江河水战之中,可以做到以一当十的可怕战绩。所以只要作为东吴之主的孙权真正的下定决心和曹操开战,将东吴的水军全权交由周瑜和程普这样善于水战的将帅指挥,在长江的江面上,鲁肃有信心让不懂水战的曹军有来无回。
所谓北人善骑马,南人能操船,在曹操和孙权两方的将士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只是这种各有所长的局面,对于新近崛起不久的刘备一方来说,却是有些尴尬和难受了。论步战和骑战,手握青州雄兵并霸占了北方近乎所有马匹产地的曹操,只拼双方兵力和战斗力的话绝对能分分钟教刘备怎么做人;而论水面战力的话,就算刘备手里有甘宁这样的水军悍将,又有在淮河组建的淮河水军和刘琦手里的部分荆州水军,但真要较真起来,此刻横行长江无所畏惧的东吴水军在实力上绝对是要甩刘备几条街的。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其实在绝对战力的发展上,刘备还是要远远落后于曹、孙二人的。
“哎,等到赤壁之战打完后,还是要早一点把益州和汉中给占领下来才是,否则无法夺取雍州和凉州这样的马匹产地不说,单是没有一个绝对安全的根基之地就足够让人头疼的了。不过我记得好像当年在看书的时候,好像那南蛮的孟获和祝融手里有几匹好马,叫作卷毛赤兔?也不知道那两人究竟是怎么弄来的,如果能从他们手里弄到一条稳定的马匹产地就好了。话说也不知道能不能从南蛮那里派人到印度搞点好的马匹回来,那样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培育马场,印度那里最好的马匹叫什么来着?似乎是叫什么马瓦里来着?哎,现在还是先算了,路途太远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现在还是先趁着空闲逛逛柴桑的景点好了”
摇了摇头,柳云将脑海中那些不着调的念头给甩到了脑后,嘴里哼着后世的流行歌曲,一步三晃的向着不远处的甘棠湖走去。嗯,难得能从猪哥手上得到一段假期,他得好好的趁此机会休息休息,犒劳一下自己不可。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盟友与否
或许是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刘备的力量要比原先历史里要大的太多的原因,自从诸葛亮和柳云抵达了东吴之后,虽然在刚开始时两人受到了来自以张昭为首的东吴投降派的些许刁难(主要是针对作为说客的诸葛亮,毕竟柳云那吓死人的战绩已经足以让那些胆小的家伙绕着走了),但是在作为主君的孙权决心抗曹后,东吴上下反而再也没有人给诸葛亮和柳云脸色看了。倒不如说两人现在的处境要比刚来时要好上了不少。
比起历史上孙权和周瑜将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好像下人一般的情况,此时奉命出使东吴的诸葛亮和柳云,那是妥妥的五星级大使待遇,抛去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的侍候不谈,出入驿馆宫殿还会有无数侍从相伴听命,整一个要把二人当做王侯高官来侍奉的架势。
按照柳云前几天夜里对诸葛亮的说法,他们现在之所以能享受这样的最优惠国的待遇,绝对是因为咱刘老板手底下的实力够硬的原因,否则以那美洲狼和碧眼儿的脾气,非得把他俩当成是手底下的仆人来对待不可,顶多看在他俩有些本事的份上再提升到参谋的待遇,至于想像现在这样好吃好喝的供上,那是想都不要想,只能是白日做梦。
对于柳云的这种说法,最近一直在孙权和鲁肃身边晃悠的诸葛亮倒也不置可否,毕竟从古至今,每一个出使他国的使者想要获得其他国家君主和大臣的认同与优待,其背后有强大势力的支持一直都是少不了的,不过从诸葛亮这一段时间和孙权、鲁肃等人的相处情况来看,孙权和张昭等人除了在对待荆州方面的问题态度有些僵硬外,其他方面倒也还好,因此他们现在想敲定和东吴的盟约问题,最后只要再找机会说服现在正在外地操练水军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即可。而这个让诸葛亮万分看重的机会,很快就在孙权的命令下到来了。
当周瑜这个此时东吴的最高统帅挟带着满腔的战意出现在诸葛亮和柳云的眼前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诸葛亮就已经知道,这次孙、刘两家结盟抗曹的事宜已经成为彼此双方不可更改的事实。
果然,在诸葛亮和周瑜经过一番很是隐晦的唇枪舌战后,最终,周瑜在诸葛亮很不厚道的搬出此时还在对岸的老曹想要把他的宝贝小乔给抬到许昌的铜雀台里观赏把玩后,此前一直表现的很是淡定的周瑜脸色立刻就变得阴沉起来。在恨恨地看了一眼坐在一旁轻摇着的诸葛亮后,周瑜不得不轻哼一声,同意了第二天和诸葛亮一起去面见孙权,解决两家签署结盟抗曹的文书事宜。
面带微笑的走出周府,诸葛亮乐呵呵的带着柳云向着来时的驿馆走去。在解决了孙、刘两家结盟的大事后,一直肩负着重担诸葛亮也不由得在心里感到一丝轻松。看着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柳云,心头的大石被搬开了一些的诸葛亮轻笑道:“随风,这次出使东吴,你却是过得好生自在啊!亮这段时间里可是不停地忙前忙后,快要被结盟的事情累死喽!”
听到诸葛亮这番调笑的话语,柳云不禁稍微楞了一下,随后便面露笑容道:“军师说笑了,要是联盟东吴这点小事就能把军师给累坏的话,那这天下间恐怕就再也没有能人了。”
“哦?联盟东吴在随风的口中居然只是小事,那不知什么样的事情才能在随风的眼中称之为大事啊?”
看着诸葛亮那一脸兴趣盎然的样子,柳云脑也不转的开口道:“是使有一天能够让大汉再次威临天下,八方来朝,让全天下的百姓衣有食、居有所、老有依,那么在这个世间,云的眼中就再也没有大事了。”
听着柳云口中这番摄人心扉的话语,诸葛亮不禁一脸肃容,转过身对着柳云抱拳拱手道:“随风之言,亮钦佩万分,深以为然,若是随风愿意,亮愿与君共勉。”
“军师言重了,云只是出身贫寒,早年看多了天下百姓的疾苦,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一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百姓而已。”对于诸葛亮突然间这么严肃的对自己行礼,柳云着实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连忙向着身前的诸葛亮拱手还礼。
“若是当初大汉所有的官员都能够像随风这样为百姓着想的话,这天下又何至于会变成今日这般啊”
眼看着诸葛亮马上又要开始悲秋伤春起来,柳云连忙转移话题道:“军师,其实云心中对于和东吴结盟一事,一直都有一些话想说。”
“嗯?既如此,随风直言无妨。”
“是,军师。”看着诸葛亮的注意力成功被自己转移,柳云略微思索了一下后,便开口道:“以现如今的局势来看,当今天下,当是以占领了整个大汉北方的曹操所占之地最广,以手中实力来论,纵观天下也是无人可及。而现在在曹操的眼中,只有我等的主公刘使君与占领了整个江东的孙将军为其大敌,因此,从实际状况来看,孙、刘两家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局面,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若是孙、刘两家真的能够同心协力,一起携手全力对抗曹操,那么即使是以曹操全占北地的实力,也是无力吞并荆州、江东等地的,甚至可以说他还需要小心谨慎,戒备我们两家一起分兵北上,夺取徐州、豫州等地。”
“不错,正是如此,这也是亮当初在主公出山时为主公定下的三分天下策略的前一部分。”对于自己当初为刘备献上的三分天下大计,诸葛亮一直都是将其作为这段时间行动的总纲要来对待的。
“军师之计,确实是主公现如今最好的选择,也是实现汉室复兴的最佳方案。只是常言道一山不容二,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军师三分天下的重要布局点荆州历来就是江南要地,昔日文台公始几欲得之而不能,甚至还战死在了夺取荆州的征途上,而如今东吴水军称霸天下,以舟船之利而著称。在孙将军和周都督的眼中,凭其之长夺取荆州乃是正理。而且如今孙将军和周都督都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皆胸怀大志,在孙家已经占领江东八十一郡,令天下不敢轻视,曹操都为之侧目的情况下,若是能再得荆州,尽占江南地利,就是与曹操争雄于天下也未尝不可。更别说占领荆州还可以顺势实现昔日文台公未尽之业,祭奠先主!所以依云来看,要想让孙将军他们不起夺取荆州的心思,却是不易。就算我们现在和东吴结了盟,日后也绝不能太过信任东吴,必须要将其小心谨慎的对待,以免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失误。”想起原先历史上关公大意失荆州的结局,柳云就是一阵无语。不管后世人怎么美化关公在荆州一事上的形象,都无法回避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直接削弱了蜀汉一方大半实力的事实。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柳云还是希望刘备一方能够避免因为大意而失却荆州的这个失误的。
“随风所言甚是,其实亮在心里也有一直担心东吴会在击败曹操后,直接调转兵锋夺占荆州,毕竟依照东吴多年来和荆州之间的冲突,两者之间的仇怨却是极难化解,即使我军明日就会和东吴签下结盟文书,等到日后主公占领了荆州,恐怕彼此之间也难免会结下间隙。”想起之前与周瑜的一番暗中较量,诸葛亮就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若是可以的话,他是十分希望可以和周瑜一直携手,共同对抗曹操,匡扶汉室的。只是依照现如今两人的身份和形势,这个愿望恐怕就只能是维持到击败曹操之时了。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谋划荆北
从秦灭六国以来,华夏南方地区的地方割据意识一直都是一个让后世无数历史学者挠头不已的问题,即使是柳云现在所处的三国时期,也有一段鲁肃当年出仕东吴时为孙权所献的“榻上策”作为割据一方的案例。因此,在柳云的心中,凡是在南方地区崛起的地方势力,无不是以划江割据为自身的首要目标,似西楚霸王和明朝那样能够由南向北一路统一天下的,基本上就是凤毛麟角,少有人见。
因此,对于一直想坐拥长江天险,划地自居的东吴,柳云虽然不怎么看得上对方这种自取灭亡的战略思维,但是在短时间内,柳云对于在占据荆州后来自于东吴的威胁还是十分重视的。不为其他,单是以东吴上下日思夜想的想夺取荆州,独霸长江天险的割据意识,就足以让拥有后世历史知识的柳云在心里打起十二分的注意力了。
甭管以后那只小蒙子和逊仔还会不会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搞出什么白衣渡江的阴险诡计,只要东吴的大都督职位不是像鲁肃这样的鸽派上位,他柳云就绝不会将东吴视作是可以信任的盟友,否则的话天知道那帮子一天到晚只知道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东吴君臣会不会在他们北伐的时候在背后捅他们一刀。
只是不管再怎么不相信对方,至少在现在这种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刻,与东吴的交流和合作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出使东吴的主要外交负责人,诸葛亮在和周瑜进行过一番“亲切友好”的交流之后,便开始着手与下定决心抗曹的孙权、周瑜等人商谈孙、刘两家到底该如何破曹。毕竟不管他们嘴上如何贬低对岸那几十万曹军的战斗力,对方那可怕人数和实力终究是实实在在摆在他们眼前的,一旦他们无法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破敌方案,那么他们所有人最终都会成为曹操统一天下的阶下囚,这个结局是孙权、周瑜等人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
也正因如此,在和孙权签订了两家结盟的文书后,诸葛亮显得要比之前更加的忙碌起来。在接连奔走了好几日之后,总算是从连续不断地忙碌中得到一丝空闲的诸葛亮终于在柳云那好似看到珍稀动物的眼光中回到了驿馆之中。
“随风,你怎么用这般眼神看着亮?难道是亮身上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吗?”被柳云那显得有些“吓人”的眼光看的浑身不自在的诸葛亮,在左看右看也找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对后,终是忍不住向柳云开口道。
“呵呵,军师身上倒也没什么失礼的地方,只是这段时间云一直待在驿馆中不曾看到军师,现在军师突然出现在云面前,云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罢了。”
听到柳云这貌似有些埋怨的话语,诸葛亮先是一愣,接着便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原来随风是在怪亮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驿馆之中,没有带你一起前去商讨军情啊!亮还以为是我身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呢。”
看着诸葛亮那满脸笑容的样子,柳云好悬没一脚踹过去,“军师,云此行的职责是前来护卫您的人身安全,可是这些日子里,军师你一直是独自一人前去和孙将军等人商议军情,却把云丢在这驿馆里,这却让云如何来履行当初主公交代的任务?”
“呵呵,随风莫急,亮知道这些天里让你单独一个人待在这,确实是有些委屈你了。不过这也是考虑到随风你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嘛!要是亮在商议军情的时候把你也带过去了,那岂不是再给孙将军等人找不自在?要知道,虽然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头,可都是怕随风你会趁他们不被,突然暴起发难,将他们给一网打尽啊!再说不带随风你去商讨公军情,不也正好给你时间好好休息,看一看这东吴的美景嘛!哈哈哈!”
“那云这边还真的得谢谢军师了啊!”恨恨的咬了咬牙根,柳云最终还是一脸无奈的放弃了向诸葛亮讨说法的念头。没办法啊,虽然那刘皇叔确实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但是作战时真正能指挥众人的,还得是眼前这个一脸坏笑的腹黑猪哥啊!
扭过头去不看诸葛亮那一脸腹黑的样子,柳云默默地在心里留下两行宽带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好了好了,随风莫气,亮不说笑就是了。”看着柳云那一脸无奈的样子,诸葛亮笑着挥了挥手中的羽扇,俯身坐在了柳云的对面,“既然随风觉得待在驿馆里无聊,亮倒是有一个想法想让随风去办,就是不知道随风愿意不愿意?”
“愿听军师吩咐。”
“现如今我军已经和东吴达成了同盟,但就像你之前和亮说的那样,我们和东吴毕竟还是有分歧,所以亮想让你先行赶回江夏,告知主公在和东吴一起击败曹操后,做好抢先夺占南郡的准备。”看了看身前一脸平静的柳云,诸葛亮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奇,“怎么?难道说随风想继续待在东吴,不愿意赶回江夏?”
“不,云当然愿意赶回江夏,前去和主公一起准备夺占荆州。只是在此之前,云还想和军师请教一事,还望军师能够指点一二。”
“哦?随风有事但说无妨。”听到柳云在这个时候有事要想自己请教,诸葛亮的兴趣立刻被吊了起来。按照他对柳云的了解,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的话,柳云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向他询问事宜的。
“军师,对于我军和东吴联合是否能够击败曹操,云一直是深信不疑的。只是那曹操被我等击败后,如果他在逃跑的路上向那些荆州的官员下令强行迁移荆州的百姓到北地的话,那我等又该怎么办?军师又可有计策能够阻止曹操行此计策?据我军在荆州布置的哨探传来的消息说,之前曹操在拿下荆州后,就已经派出部分兵力转移了一部分荆州的百姓前往北方了,如果我军再联合东吴将其击败,情急之下,那曹操恐怕会直接传令留守荆州的曹军,让他们强行驱赶荆州北方的百姓往北迁移,如此一来,到时候即使我军抢在东吴之前占领了荆州,恐怕得到的也只是已经元气大伤的荆州。毕竟,荆州真正的精华部分,还是此前景升公真正能够统帅的荆北一带啊!”
对于曹操是否会强行驱赶荆州百姓北迁一事,了解历史走向的柳云那是一点也不会怀疑这位乱世枭雄的手段的。凡是仔细研究过三国大将出身的人都知道,那位在三国中后期立下鼎鼎大名的邓艾邓士载将军,当初可就是在曹操拿下荆州之后,被对方一道命令随着部分荆州的百姓,从南阳新野一带被军队迁移到汝南作屯民的。而这一世,若不是柳云当初在南下荆州时,途经新野意外的想起了邓艾一家也就是待在新野一带,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