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捣乱天下-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君,呵呵!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就这么发生了。如今主公称帝了,这对我来说简就是一场梦啊!”

    “呵呵!一场梦,对我来说岂不更是一场梦?起先我程文杰只想做个商人,做个富甲一方衣食无忧的商人而已,可谁能想到,我竟然与曹操、袁绍结拜为异性兄弟。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这两个野心勃勃之人结拜,成天到晚混在一起,我居然也起了野心,可我只是想做个逍遥官而已,本来等孟德统一天下的时候,我便准备跟孟德提议,加封我为逍遥侯,如此一来我既是侯爵,又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也可以逍遥自在,可是谁能想到孟德居然不明不白的死了,我居然当上了诸侯,地盘越扩越大,如今还当上了皇帝。”程闵回忆着说道。

    “是啊,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荀彧叹了口气。

    “文若,忘记前朝吧,与吾一起安顿百姓,开疆扩土吧!”程闵见荀彧已经上道了,赶紧加把火。

    “主公,文若一直都在跟主公一起征战天下,从未离开过!”荀彧离开座位,跪倒在地诚恳的说道。

    “哈哈哈!好!文若我们一起征战天下!”程闵见荀彧终于表态了,也高兴起来。

    离开了荀彧的住所,程闵开始安排文公团的事情了,这件事程闵交给了爱妻黄月英来办。

    经过程闵和黄月英一夜的讨论,文工团的一切筹划也研究出来了,程闵特意编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枝山的剧情,让黄月英安排人手开始演练。

    第二天程闵把刺史府暂时当作皇宫开启了第一天的早朝。

    荀彧出班奏道:“陛下,如今已经是岁末,此刻举行开国登基大典仓促又不得时。是否先继位,来年再举行开国登基大典?”

    古时候,国真的不可一日无君,而大典又需要黄道吉日举行,所以有些时候,皇帝就会先继位称帝掌管天下,错开时间到了好日子,才举行登基大典。

    并且程闵是始皇帝,他的登基大典同样就是开国大典,更加不能草率。就如同后世的开国大典,就是错后专门找了个日子举行的。

    “开国大典!好好好……。”这话说到了程闵心里去,他笑道:“钟爱卿,来年早些时候,可有好日子!”

    钟繇是新来的,他正想册封钟繇当礼部尚书,如今正是试试他水平的时候。

    其实钟繇也早就已经开始盘算起来。早些时候刚刚颁布了来年的黄历,所以也不用细想,此刻被天子呼唤,立刻出班拜道:“陛下,来年二月一日,正是黄道吉日!”

    “二月一日吗?那也是不错的。”程闵便打算将二月一日定为国庆日,一个没有国庆日的国家,实难聚拢百姓身为国家子民的归属感,这一点古代皇帝做的就很差劲。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弘威大帝

    日子定下来后,钟繇再次捧着朝板出班拜道:“陛下,不知陛下用何名号纪年?”

    这是来问年号来了。

    程闵心里高兴,心说爷终于也要有年号了,xx大帝!他便想着,一定要起一个威武的名字,将来好流芳百世,便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好的建议?”

    皇帝一问,下面百官立刻开动脑筋,心说这可是开国的年号,若是能够琢磨出来一个,那可就青史留名了!

    为了青史留名,百官沉寂了片刻后,就炸开了锅,一个个跳了出来,纷纷诉说自己的想出来的年号。

    “永平!”庞统激动的出班拜道。

    “永平?”永平大帝,这永平的寓意虽然很好,但听起来不太威武,程闵直摇头。

    “义和!”荀攸出来说道。

    程闵听到后直摇头,心说加个团字,爷就晕了!

    “太平!”又有人说道。

    程闵虽然知道历史上好几代皇帝都用过这个年号,但脸色依旧不好,心说加个天国,爷来年就上天堂找上帝他老人家喝茶去了。

    “大和,这个好!”

    大和这个年号的欲意还是不错的,唐文宗的时候就用过。然程闵闻言脸色大变,特么大和民族虽然被程闵坑得了一手好爹,但他还是差一点从皇位上摔下来,起身怒道:“谁说的,那个兔崽子!”

    其实呢月光是很佩服大和民族的,都说咱们中国人创造了奇迹,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点五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三十多的人口。但是你们看看人家大和民族,仅用世界上不足百分之一点五的人口,制造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毛片,你们说月光能不佩服么?

    天子怒,还骂了人!虽然百官不知道为什么,肝胆俱裂,呼啦啦跪了一地,惊呼道:“陛下息怒!”众人又挪动身形,顿时将一个五百石的礼部官员露了出来。

    这官员已经脸绿了,呼道:“陛下息怒,臣知罪!”

    是这时候的官员还不知这个词汇,程闵又是新继位,勉强忍住怒气,挥了挥手。立刻有虎卫上去,“陛下息怒,臣知道错了!”官员悲呼声中被拖了出去。

    虽然天子没有治罪,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小子仕途完了。于是乎百官都记住了这个词,心说必然是禁忌,以后绝对不能说。前排跪着的荀攸满头大汗不敢擦,心说幸亏老夫说的义和,若是不然,我儒家又要与前秦一样,掉到坑里了。

    程闵收拾心神坐下,心说什么永平、义和,合着全是宅在家里搞和睦了,于是说道:“千百年来,全部是在我华夏大地之内,你打我,我打你。打了几千年,还是这么大地方,还是这些人继续打,很有意思吗?”

    “这……。”

    百官闻言十分尴尬,心说陛下所说果然一针见血,的确是打了千百年,还在同一个地方继续打来打去。

    “弘威,就用这个年号吧。”秦峰说道。

    “弘威!”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不是还是要打吗?

    荀彧听到后,面露喜色,拜道:“弘乃广大、光大之意。汉室衰败百年,万邦早不知我国家。陛下欲意弘我国威,再开万邦来朝的盛世,实乃国家之福。”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心说陛下睿智,说出来的年号,就是比咱们强,齐呼道:“弘我国威,再开盛世!”

    程闵心情这才好了起来,笑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启奏陛下,这里是新宫殿的设计图,臣连夜制造,请陛下过目!”工部尚书马钧出班奏道。

    程闵接过了此生见到过的,最大的房地产设计图。

    此宫殿建筑群分南北两座大的集群。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主体宫殿坐落在邺城南北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

    中轴线东西侧各有两排对称的宫殿建筑,西侧两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一排为鸿德门、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门、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另一排为云台殿、显亲殿、含章殿、杨安殿、云台、兰台、阿阁、长秋宫、西宫。

    东侧也是两排。一排为金马殿、铜马殿、敬法殿、章德殿、乐成门、乐成殿、温德殿和东宫,令一排为侍中庐、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承风殿和东观。

    两排以中轴线平行。突出威严。纵横排列,每座宫殿建筑的前后左右都有直道与其他宫殿相通。

    程闵在图纸上,可说是俯视南宫,形成一个格子形的布局,建筑规整、对称。

    北宫是皇帝及妃嫔寝居的后宫,地位比南宫更加重要,因而建筑要极尽豪华气派。中部有温饬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门、德阳殿、宣明殿、朔平署、平洪殿。

    西部有:崇德殿、崇政殿、永乐宫。崇德殿南有两门,东金商、西神虎。两门南面有两观,东增喜观、西白虎观。

    东部是:天禄殿、章台殿、含德殿、寿安殿、章德殿和崇德殿。永宁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宫。

    主要大殿要建造三十丈高大,加上基座要有五十丈。整个宫殿建筑群都是在夯土台基座上建造的,估计夯土台需要的土方,恐怕都能挖出一条河来了。

    这张珍贵的设计图上还有详细的文字说明,程闵只看了一点就大怒。上面写道:物资齐备下,五十万民夫。三月可成。一百万民夫,一月可成。

    程闵阴沉着脸,将图纸扔到桌子上,怒道:“一百万民夫。朕去哪里找如此多的人?”

    马钧楞了一下,急忙说道“丞相。冀州有百万户,一户抽一丁服徭役即可。”

    这次轮到程闵楞了。吾靠!真是封建主义,贵族只将百姓当牛马。他就说道:“百万人,需要多少工钱?”

    马钧大吃一惊,急忙说道:“为何要给民夫工钱?他们就应该服徭役,给顿饭吃就行了。”

    礼部尚书钟繇说道:“马尚书所言甚是,若是等到四月粮食收获之后开工,据此还有两个月筹备时间,正好用来收集木料等物资。待得夏粮收获后,就有了充足的粮食,咱们一天两顿管饱,民夫会感恩戴德的。”

    一天吃两顿,不给工钱,农民工还会感恩戴德?程闵简直无法相信。然而他也知道,这就是一千八百年前的封建王朝农民工的待遇。

    可是需要花很多钱,这让他十分心痛。

    但他转眼就有了一个主意,若是成功施行,就能省一大笔钱。

    宫殿是要建造的,百万民夫可以发动,带要管吃管住给工钱。他算了一下,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民夫少说要一贯钱。程闵笑了笑就开始挖坑,说道:“北方百姓经受了多次的战争苦难,若是强征难免会出现如同黄巾之乱的农民造反现象。内乱势必有宵小之辈起兵来犯,就会再次经历董卓、李傕之辈的灾难。”

    “所以,民夫不可强征,要管吃住给工钱。”

    百官对视一眼,百姓遭受数年苦难,惊弓之鸟的他们可不想失去得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就说道:“陛下,那该怎么办。”

    程闵说道:“如今国库空虚恐怕只够购买建筑物资的,不足以支付工钱……。”

    郭嘉与李儒对视了一眼,大义的说道:“我等愿俸禄减半,众位大人也要起到带头的模范作用。朝廷百官全部俸禄减半。这样就能节省出几百万贯出来,支付农民工的工资。”

    其余百官面面相窥,心里肉痛,可是为了能够让天子早日住进宫殿,他们也只能是忍痛割肉了。于是三人勉强说得:“我等愿俸禄减半!”

    程闵从后世而来。自然晓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随着自己治下地盘越来越多,官府军队各部门的日常开销是巨大的。与其利润给了别人,当然不如给了自己。

    所以程闵再次宣布:“即日起,朕将开设商部由陈登、戏志才二人共同主持!再开设华夏商会定义为皇家商会。政府各部门需要的日常物品。全部在华夏商会采购。”

    随后,华夏商会也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虽然程闵地盘的士族少了许多,但百姓有田地后。就有了余钱,消费水平空前暴涨。是其他地方诸侯无法相比的,因此华夏商会的贸易利润很可观。

    当然。华夏商会一家也做不到三百六十行全垄断,随着程闵治下千万百姓消费能力的提高,许多商家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出,其中佼佼者都赚到了大钱,成为了大商贾。

    由于有这些大商贾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例子。程闵治下的士族开始眼红其日进斗金的利润,纷纷开始尝试摆脱土地获得钱粮的旧有得财渠道,开始利用自己掌握知识的优势,开始学着经商。

    这一情况,令地方士族开始对程闵的统治出现期待,并且对平民拥有许多土地的不满开始逐渐消退。在后来多年后,士族反而开始有规划的出售手中的土地,向工商业转变。

    农民安心种地,士族转型贸易,这令程闵治下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这是后话。

    随后马钧统计出了建造皇宫的资金,向程闵并报道:“陛下,臣统计了一下,其实物资并不需要花钱,四周原野上到处都是。主要是民夫的工钱,估计在一千万贯。”

    程闵拍了一下额头,他差点忘了,现在是东汉,一千八百年前,环境好,百年大树,山中巨石,河里沙土比比皆是,自己作为执政者可以随意采集,也不用担心环境问题。毕竟是一千八百年前,在怎么糟蹋也无事,至于千多年后可能的环境问题,程闵才懒得去管。

    他就说道:“这太好了,你有两个月的时间来收集物资,四月夏粮收获后组织民夫开工。一定要公开招募,讲好工钱,绝对不可克扣农民工的工钱,管吃管住。”

    “陛下但请放心,马钧晓得了。”马钧说道。

    ……

    随后,程闵立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随后程闵将军队重新开设军人的编制,以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人为入伍标准,两年后可选择退伍,退伍时按照服役年限,给与安置费,并另外给与良田五亩。

    又在乡间成立民兵组织,打击宵小,山贼。复原的士兵,作为预备役兵员,加入到民兵组织当中,农闲时训练。

    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时间,程闵治下的适龄男子,多数就会掌握一定的军事素质,就比平常百姓强的多。若是出现大规模战役,出现兵力匮乏的事情时,程闵就能够马上组织起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些是后世千年宝贵经验下较为完善的兵役制度,庞统等军师从未见识过,想到其中妙处,不免齐声称赞程闵睿智,先辈兵法家也无法相比。

    为了保证治下百姓入伍积极性,程闵发动情报特工和文工团,宣传士兵保家卫国的正面形象,提升士兵的社会地位。在整个北方,人们以当兵为荣。情况与后世六七十年代差不多,姑娘找婆家,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小伙当过兵没有。

    另外,这与程闵实行的耕者有其田的内政也有一定的关系,百姓为了保住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全都积极主动的应征入伍。他能够实行这样的政策,与北地士族究竟战乱后的凋零分不开。

    其他诸侯很难实行这样的政策,虽然他们的治下也遭受过一定的战乱,但是在战乱之后,这些诸侯扶植了新的门阀士族,而程闵则没有扶持任何士族。

    对现役军人的待遇同样也是优厚的,一名士兵一年的饷银,抵得上一户人家的总收入。加上退伍后,会有许多优待,有土地有钱粮,还能娶到漂亮媳妇。适龄青年全都眼热,争先恐后到各地征兵办报名入伍。统计了一下,竟然有八十万年轻报名。
………………………………

第二百四十四章 紫禁城

    有这么多年轻人应征入伍,这让程军可以从容的选拔。首先从五大军团选出一万精锐补充陷阵营团,将陷阵营这独立军队扩充到两万人。在从剩余中挑选两万万人优秀的加入轻骑兵军团,再从剩余的人中,挑选数万良好的加入到了混合军团中。

    如此一来华夏帝国的兵力就扩充了好多,独立营陷阵营将士两万。

    麒麟军团、青龙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玄武军团,这五大军团各有八万将士,再加上各个郡县的守备部队,程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五十万了。

    他虽然征了三十万的兵力,剩下的五十多万年轻人未能圆了当兵的梦想,堵在征兵办不走。由于被告之身体条件不如入选的人,这些未能入伍的差一点与入伍的人打起来。说是要比试比试,看看到底谁更能打。

    程闵吓了一跳,他急忙贴出告示,告诉大家来年还有机会入伍,现在可以先加入到家乡民兵队伍当中,剩余的这些年轻人这才作罢。

    随后钟繇前来推荐贤才,程闵便见了一见,没想到竟然是逃离荆州的张允,程闵兴高采烈,他早就想组建水军了,可是有船无将,况且北人少有会水的,如今水军牛的一13的张允来了,程闵能不高兴么。

    随即程闵便训练十万水军,为将来南方作战打基础。当然,水军的建设,尤其是战舰的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前翻在徐州程闵就命马钧制造了两艘大福船,不过两艘怎么能装下十万大军,于是程闵就命马钧一面督造皇宫,一面继续制造大福船。程闵控制下的华夏帝国,会不断的投入钱粮来发展的。

    程闵就用后世规模生产为经验,将广宗建设成华夏帝国第一座重工业城市。为自己的军队提供一切军需品,也为属地提供必须的工业产品,当然这些工业产品以当时生产力下的铁器为主。

    程闵又在并州大同开发露天煤矿,今后以煤炭取代木材,作为主要的能源。

    他有感于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就又成了教育部,以黄承彦这位天下士子的老师为尚书,首脑为两千石俸禄的尚书。其下一直到一百石的官位不等。教育部的具体职责,就是让百姓识字,主要是让百姓的子孙后代识字。

    士族对这般没有实权的职位,又要与平民打交道所以不屑一顾。但也有许多寒门士子,将其当成晋身之道。所以程闵在乡间开办的课堂,派出俸禄一百石的教师后也开始了运作。

    程闵承诺,教书育人,每年考核,成绩优秀者,可升官。如此一来,这些一百石的教师,十分努力教导百姓。

    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匆匆过去,整个北方,不论是军事还是内政,进入到稳定高速发展的阶段。而诸葛亮也紧随程闵其后自称蜀帝,随后孙权也不甘寂寞自称吴帝,这下真的成了三国鼎立。他二人也在励精图治,提搞自身实力,为未来争霸天下打基础。

    邺都,皇宫内,十万农民工汇聚,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工部尚书马钧负责掌管工业,岁末冬闲,他很快募集了农民工,为程闵建造皇宫。他派人通知各部工头,一定要加班加点,好让弘威皇帝年前能够住进来。

    谁知根本就不用马钧催促,农民工自发的组织起来,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日夜赶工。

    百万农民工齐心协力,七日就完工了。

    马钧得到消息后,欣喜不已,二品大员的身份亲自来到施工现场,他亲自给其中一个村子来的农民工发工钱。马钧很欣慰的说了几句开场白,“能够如此快的完工,都是你们的功劳。拿着这些钱回去,买些年货,好好过年吧。”

    有属官招呼道:“尚书大人亲自来了,快快,都上来领……。”

    谁知这个村的募工百八十人,没有一个人上前来领。

    属官微微不悦,心说你们什么意思,尚书大人亲自来了,这么不给面子?他便说道:“怎么,你们难道嫌工钱给的少吗?”属官说到这里更加愤怒,道:“你们可知道是给谁修宫殿!”他说完拱手朝天一礼,“我华夏帝国弘威皇帝,古今几千年,只有我弘威大帝徭役有工钱,还管饱饭!你们竟然不知足!”属官十分愤怒,呵斥道:“看你们的年纪,回去问问你们的父辈,汉朝的时候是怎么做工的?一个村子,一年会死多少人!”

    农民工们闻言,面露被侮辱的羞愤,一个个对属官怒目而视。

    属官也是当仁不让,心说前朝啥时候给过工钱,真是越来越不知足了!

    “放肆!”马钧的责骂声中,属官怏怏而退。马钧走进农民工,道:“你们加班加点,一天能作出两三天的活计,这些工钱的确是少了。你们先拿着这些钱,来日本官就报到军机处,一定不会让你们白白辛苦的。”

    这个村子的工头,闻言脸色一整,躬身行礼道:“大人,您想错了。俺们为弘威皇帝修宫殿那是福气,没有弘威大帝那里有我们如今的日子!”

    于是,农民工的话匣子打开了。

    有人眼圈发红,说道:“俺若是收了工钱,回去非被俺爹打死。俺爹说了,若不是当年弘威皇帝来了,俺早就饿死了。俺这是报恩,不能要钱!”

    又年轻人激动说道:“俺若是收了钱,回去媳妇就一准不让进门了。若不是弘威皇帝来了,有了好日子,俺那里能够娶上媳妇!”

    还有中年人说道:“俺来的时候,答应了俺的儿子,在俺儿子心中,弘威皇帝就是太阳。俺若是拿了太阳的钱回去,俺儿子一准不认俺这个爹了。这钱俺不能要!”

    马钧顿时愣住了,刚才气呼呼的属官也傻了眼,他们本以为是这些农民工嫌弃日夜赶工没有加班费,怎奈竟然是不要钱!

    马钧激动的浑身发抖,瞪着属官说道:“看看,看看!这就是人心,这就是我弘威朝的人心!还不快赔罪!”

    属官十分惭愧,走了出来,行礼道:“本官误会大家了,给大家赔罪!”

    自古,那里有当官的给百姓赔罪的,只有吏治清明的弘威朝,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百姓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是雪亮的。一众农民工回礼,道:“不怪大人,只怪我们没有及时说出来,您也是误会了!”

    马钧闻言抚须而笑,看看,看看,这就是咱弘威朝的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