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捣乱天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闵大笑,“传令三军登陆,先攻柴桑,直击建业。”

    就此,程军兵舰擂鼓大进,挺入水寨,避开起火点靠岸。果然没有一颗巨石出现,显然特种部队已经得手。

    这时候。特种部队的主将和副统领各带一队特战队员,进入东吴兵寨内部,消灭东吴投石兵的同时,寻找周瑜等人踪迹。

    而此刻的周瑜已经丧失了决死之心。混混沌沌间被黄盖等人拉着走。四下里全是喊杀惨叫声,走过的投石机阵地东吴兵新鲜流血的尸体遍地都是。而程军一个没有,这让黄盖等人心惊胆寒。

    “快寻找马匹。吾等护送大都督返回柴桑!”黄盖急促道。

    话音未落,一声呐喊传来:“周瑜休走!”

    周瑜这时候才吃惊中回神。望见是郝昭追来,惊得五内俱焚。终于有了自己行走的力量。

    “都督莫慌,潘璋断后!”

    黄盖、董袭急忙夹着腿脚不利索的周瑜望东逃窜。

    潘璋倒拖大刀,怒奔五步,距离特种部队主将一丈之时,猛然跃起,后手大刀划过一道弧线,当头砍去,“纳命来!”

    特种部队主将冷笑,自从成为特种部队的统领后,他就不在研习这种大开大合的招式,而是以速度和精准一击,必杀敌人。只见他侧身让过这一刀后,反身贴近了潘璋。两人四目,半尺相对。潘璋吃了一惊,就说闪身后撤的时候,一道乌光划过了他的喉咙。

    没有一丝临死前的惨叫,气管被划开的潘璋,双手反而死死掐住了自己的脖子,嘴巴一开一合中跪倒在地。而特种部队的主将和他的队员们,无人再去看潘璋一眼。当他们消失在背后的黑暗当中的时候,潘璋栽倒在地,砸起一片尘埃。

    周瑜没有找到马匹,一瘸一拐在夜色中疾行,若不是黄盖、董袭两人,早就走不动了。他暗骂陆逊,同时也暗骂自己。然而他更加怒骂程闵,“为什么?为什么程文杰总是能够看穿一切?为什么?”

    黄盖、潘璋猛摇头。

    这时,四面呼声又起,“呔,周瑜别怕,王基在此!”

    “啊!”周瑜眼见四面草丛晃动,肝胆俱裂。

    “大都督莫慌,程普、韩当来也!”

    原来,程普和韩当先一步整编了一千投石车兵,就此有了些力量。周瑜便让董袭领军断后,他与黄盖、程普、韩当三位老将,上马疾驰而去。

    “冲……。”董袭欺负王基百人兵少,正打算领军冲杀,谁知漫天箭雨射到,顿时就成了刺猬,只是说出一个冲子,便身中几十箭倒地而亡。

    原来特种部队讲究擒贼先擒王,历来都是上来先斩将。

    东吴兵们一见主将死了,这还冲个屁,慌乱中一哄而散。

    岸边,程军上千艘战船,已经在漫长的赤壁渡口靠岸。大批的将士在口号声中集结,十支百人队成千人队,十支千人队成万人阵。典韦、许褚、高顺、马超、黄忠、魏延、庞德等大将,率偏裨将领统军。

    而赤壁烧红了天的大火,飞快向四周传递了消息。随后,江陵的赵云部进入荆南。而交趾的徐晃部,亦是按照预定时间,挥军进入荆南。

    而合肥的张辽部,一分为二,李典带领三万兵马就在庐江出发横渡长江,而张辽、乐进率领十万兵马就濡须口渡江。

    一时间,东吴的沿江防线彻底土崩瓦解,百万程军顺利渡过了长江天堑,踏上了东吴的土地。

    建业城外,兵卫城。

    吕蒙正在与凌统、蒋钦商议赤壁可能出现的军情。

    “报……!”一名小校带着喜悦狂奔而来。

    吕蒙立刻就有了好的预感,急忙问道:“何事?”

    一员小校狂喜突奔而至:“报将军,赤壁北岸大火熊熊,映红了半边天!”

    “太好了!”

    “一定是皇上火计成功!”

    吕蒙、凌统、蒋钦三人面露喜色接连站起。吕蒙说道:“程闵兵败,合肥一定会派出兵马去救援。我们就按照预定计划,马上过江前往合肥,打开进入徐州的通道。”

    由于程军无事万大军集结在了赤壁,若真是被打败,华夏的中原地区很难快速重整守备力量。

    于是乎,吕蒙三人火速整军,短短一个时辰,五万大军就在建业城外列阵。而张昭、吕范等百官收到消息后,狂喜中纷纷前来送行。

    张昭抚须哈哈大笑,“吕蒙将军,皇上大获全胜,天佑我大吴!”张昭虽然是大吴的丞相,但大吴只有十郡之地。这丞相当的名不副实,所以他最是希望大吴能够开疆扩土,他也好成为一位真正的帝国宰相。

    其他官员也是如此,地盘大了才能升官发财嘛。于是乎,百官吹的乌拉乌拉的,仿佛大吴已经横扫中原夺取天下了。

    “横扫中原指日可待!”

    众人高呼不断,士气高涨。

    就在这时,远方出现一骑快马绝尘而来。吕蒙定睛一看还是报信的那个小校。

    小校来到近前,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滚鞍下马,惊道:“大事不好。南岸我军水寨方向起火!”他的手虚摇之上过了头顶,颤声呼道:“烈焰滔滔,映红了整个天!”

    众人闻言一愣!

    要不还是三代督吕蒙聪明,脸色唰的一声就白了,惊道:“不好,一定是我军中计了,反被程军烧了水寨!”

    刚才不断欢呼高叫的五万大军倒抽一口冷气,叮叮当当中,许多人手中的兵器坠地。

    “什么!”

    “哇呀!”张昭从马上摔了下来。许多人也都摔了下来。他们无法接受这前后天地般的反差,愣愣坐在地上,眼珠子瞪着探马。

    吕蒙又不敢相信,虎躯巨震,策马过去,怒斥道:“真的?”

    小校拜道:“千真万确,就在山上看的真切,绝不敢乱说!”

    要不说还是吕蒙脑筋好使,在别人惊恐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决断,“蒋钦,我留两万人给你,你与诸位大人共守都城。其余人等。随我前去救驾!”

    于是,呼啦啦的,三万脑筋还没有转过来的东吴兵。本能随着吕蒙开拔了。灰尘中,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张昭等人。无法合拢受惊的嘴巴,“怎么……怎么突然就变成我们被烧了!”

    话说吕蒙心急如焚。连夜赶路,第二日早起,就过了濡须口来到铜陵界内。

    只听官道两侧的密林之中一阵炮响,大队人马从四周杀了出来。

    为首一员大将,手持雷火震天戟,背后旗帜上大书“雁门张辽”,“哈哈哈……,本将镇守合肥多少年了,终于过了长江。吕蒙,纳命来!”

    “是张文远!不好,快撤!”吕蒙肝胆俱裂。他本意的计划,是渡江埋伏救援赤壁的张辽。显然,程军也作出了同样的部署,埋伏救援孙权的自己。

    张辽与副将乐进,追杀三十余里,斩敌两万有余。张辽便令乐进带领两万人马,继续留在铜陵附近,若是赤壁有兵退向建业,正好埋伏。而张辽自己,则是带领五万大军直奔吴郡,便将江东六郡斩为两段。

    赵云攻入了长沙,徐晃攻入了桂阳,各处捷报频传。

    百万程军过长江了!

    消息传来,华夏国内一片沸腾。

    集市上,在华夏商会的带领下,各商家打出了八折优惠的牌子。并郑重承诺,当弘威皇统一天下的时候,五折促销一个月。

    各郡县文工团戏院里,各种过大江的剧目层出不穷,为百姓们活灵活现的演绎出华夏将士的武勇,和敌人的猥琐。团员们总是为谁演程军谁演敌人,吵的不可开交。

    高级场馆里,通宵达旦灯火通明,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歌颂弘武盛世。

    农村里,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百姓就会拜拜弘威皇的长生牌位,老人们就会说:“弘威皇帝胜利了,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而这个时候,小伙伴们总会聚在一起,仰望着天边徐徐升起的照耀,稚嫩的声音喊道:“太阳!即将照耀整个华夏大地!”

    弘威皇虽然在前面打仗,但他朝中成熟的机构和留下的治国方略,整个国家依然是井井有条。

    均田制,扶持农业,鼓励工商,清明吏治,打击犯罪。徐庶、荀彧、田丰这样忠心又有才华的重臣,总是能够将这些策略的细节发挥到最大。

    均田制,让所有的百姓得到了实惠。扶持农业,让他们能够吃饱。鼓励工商,让他们拥有富裕的机会。清明吏治,打击犯罪,让他们不在被人迫害。每一天,弘威朝的统治都会更加的巩固。

    数千年来从头数,能够恩惠百姓真正落到实处的,目前只有弘威朝一家。文景之治时虽然也是大盛世,但没有均田制,士族杀百姓。那都跟玩耍一样。

    所以,百姓纷纷来到紫禁城前的广场上磕头。

    华夏朝俸禄高。地盘大,发展有前途。一干大小官员。觐见监国太子程远,宣誓子子孙孙效忠秦室。

    所有的州郡都是歌舞升平,一片赞扬之声。

    然而紫禁城内城坤宁宫里面,则是一片幽怨之声。

    总之,大秦国内一片赞言。大秦后宫一片“怨言”。
………………………………

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窜的孙权

    百万程军过长江!

    消息在江南传开后,整个吴国震荡。士族门阀个个瑟瑟发抖。不知前途在何方。然而这些士族门阀要紧了牙关,召集自己家族的私兵,或是守备山庄,或是进入县城避难。而平民百姓暗地里狂喜,他们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这一天了。

    程军十余万人进入荆南四郡,四郡之地望风而降。程闵于是也就不用去管后方,一路挥军直奔柴桑。也好与张辽部汇合,以便用最快的速度,横扫江东六郡。

    另一方面。

    通往柴桑的东吴官道上,有这么一万人的队伍,士兵们或是倒拖着旗帜,或是随意拉着兵器,稀稀拉拉行进,不断有士兵倒下,就累的再也起不来了。

    孙权虽然有马,但也跑的死狗一样。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这一日的早晨,孙权瞪着碧绿熊猫眼,望着不远处的一座大山眼晕,再也顶不住了,不免停了下来,问道:“此地到了何处?”

    这时候一旁突然钻出来一人,小心道:“皇上,此地幕阜山东部边缘,南面五十里是豫章郡城,东面再有二十里就到柴桑了。”

    “朕走不动了……。”孙权出溜下马,左右侍卫急忙过去搀扶,又带他来到一旁的大树下休息。

    徐盛、丁奉等将亦是疲惫不堪,寻常士兵就更别说了。于是,传令三军休息。一时间,一万士卒直接就倒在了官道上。随后,就有士卒哭了起来。顿时一发不可收拾,许多士兵开始大哭。

    然而就在他们大哭的时候,只听四周一阵炮响,山后转出一彪军马,为首一员大将,大叫:“我乃华夏镇军将军李典,在此等候多时了!”

    “呜哇!”孙权吃了一惊,当啷一声古锭刀坠地。

    程军镇军将军李典,带领三万兵马,将孙权的一万败兵围了个严严实实。

    程军结阵,不断挤压着东吴兵的防线。

    东吴护驾大将徐盛、丁奉、朱恒、陈武四人,身先士卒,这才率领残兵暂时挡住了程军的攻势。

    而内圈被保护的东吴皇帝孙权,已经惊的魂不守舍,他也顾不得杀陆逊了,叫道:“朕被围了,怎么办,怎么办!”

    张昭的儿子张休,乱军之中亦是心惊肉跳,“皇上,这里竟然出现了数万程军,柴桑可能被攻陷了。不如突围去豫章郡城,落脚后探听各处消息,再作打算。”

    孙权早已经没有了主意,闻言脸色苍白中猛点头,“去豫章,豫章!”

    于是,张休急忙传达孙权的命令。

    张休、朱然、徐盛、丁奉、朱恒、陈武六人合在一起,率军向南突围。

    这七人,也是一时才俊之将,奋起,破开程军的合围后,只剩百余骑保护孙权一路南逃。

    李典一方面留下一万兵马就地接应弘威皇帝的大军,而他自己亲自带领万余人追击大吴皇帝孙权。一路追到赣江,豫章郡杀出万余人接应孙权,与李典隔江对持。

    李典这才暂时停下了脚步,安营扎寨,又将孙权逃入豫章郡城的消息。奏报到弘威军前。

    而这时候的程闵,已经与李典留下的接应兵汇合。

    大帐之中。程闵高坐,笑意盎然。抬手道:“此次赤壁一战,张允有功,待得朕一统江南,依次论功行赏……。”

    “吾等不敢称功,皆是皇上妙计!”张允急忙拜道。

    华夏帝国疆域广大,早就远超汉朝鼎盛之时。只不过国内没有一统,乃是程闵的一个心结。没有一统,所以他也没有真正的大封过群臣,同时也是暂时压一压的意思。以免真正大一统的时候,不好晋封了。

    然而此刻一统天下已经是指日可待,所以程闵也是打定主意,统一后好好封赏一番跟随自己多年的文武将士,这边也就开了金口。他环视了帐中文武,道:“许多年了,你们跟着朕南征北战,终于走到了今天……。他日凯旋邺都,朕皆有重赏……。”

    文者贾诩、郭嘉、庞统为首。武者:典韦、许褚、高顺、黄忠、魏延、庞德等将,感恩中一起拜道:“吾等只求为国尽忠,不求赏赐,吾皇万岁万万岁……。”

    程闵十分欣慰。令众人起身后,问道:“三位军师,孙权逃入了豫章。张辽那里断了他入建业的路。不知军师对今后的战事有何看法?”

    庞统出班,他早就等不及了。在他看来,已经不需要制定什么战略战术。一路横扫过去就行,连道:“启奏皇上,东吴大半兵力折在赤壁。张辽、李典两位将军接连埋伏成功,江东六郡之地,多算一些也就七八万人,还是分别在各郡县之中,无法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臣认为,应该雷霆之势,分取六郡。”

    程闵微微一笑,这是等不及一统天下了,其实程闵自己也等不及了。所以,他立刻同意了庞统的建议。不过,他还是询问了郭嘉、贾诩的意思。

    “吾等附议……。”

    东吴已经没有兵了,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纸老虎,近百万程军一准是横扫了。

    于是,程闵派出了五路大军。

    第一路:赵云为主将,领麒麟军团兵十万,去取庐江郡。

    第二路:张辽为主将,领青龙军团兵十万,去取吴郡。

    第三路:陈到为主将,领白虎军团兵十万,去取丹阳郡。

    第四路:黄忠为主将,领朱雀军团兵十万,去取会稽郡。

    第五路:徐荣为主将,领玄武军团兵十万,去取庐陵郡。

    又任命徐晃为各路接应使,又令邓艾后方筹备粮草物资接应各军。

    而程闵,亲自率领大军二十余万,直奔豫章郡,去抓孙权。

    近百万大军调动,距离最近的柴桑无兵,守将谢旌立刻开城投降,沿江重镇柴桑收复。

    程军在大规模调动,以便最快的速度统一江南。

    然而,进入豫章郡城的大吴皇帝孙权,并没有坐以待毙。

    城中,太守府成了孙权的临时行宫。

    此刻,议事厅中,孙权几乎成了小老头的模样,蜷缩在宝座上,有气无力道:“朕不能返回都城,回去也没有用。”对于此刻的孙权来说,最好的消息,是周瑜等人安全来到了豫章郡城,这让大吴皇帝还有人可以商量。

    孙权赤壁战败时,先期派出的探马带来了各地的消息。整个东吴,已经陷入到了四面楚歌。厅中的所有人都知道,虽然江东大部分还在本方掌控之中,但对于程军来说也只是剩下路程。相信程军走到那里,那里就会被攻陷。

    “全完了,全完了!”孙权突然从宝座上跳了起来,挥舞着双臂,歇斯底里咆哮,“陆逊,陆伯言,是你,是你害了东吴!”

    如今,孙权在赤壁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苦心谋划的妙计反过来被对方利用,折了好些的人马。

    反光程军几乎毫发无损,而且过了长江的程军勇不可挡,再加上江东军还未从赤壁那种莫妙其妙的败仗中恢复过来。再加上张允的水师直指会稽,顾此失彼的江东军彻底乱了部署,就算张昭、鲁肃等人死撑着,但是曹军兵临丹阳与庐江时,陆家的倒戈使江东背负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三日后,三日,庐江克、丹阳克。程普战死。

    六日后,吴克。孙静、孙朗战死。会稽与外世隔绝。

    紧接着,程闵接受郭嘉的“釜底抽薪”之计,派人联系山越部,许以重金、官职,许以田地,并以数百担粮食与棉衣,换来山越人的效忠。

    九日后,江东全境都受到山越人的攻击,除了吴、庐江和丹阳。

    十五日后,会稽、海昏克。大将祖茂、程普之子程武城破自尽。

    十六日后,交州牧氏壹派人向程闵献上降表,并遣子入朝。

    之后便是连战连克,就算周瑜等人绞尽脑汁,也无法用计谋与绝对实力的程军相抗衡。

    一个月后,程军近百万大军围困豫章,孙权出降。

    当程闵大军进入豫章的时候,那场面,嚯!

    面对近百万大军,小小的豫章根本就无法驻扎,于是程闵只领了十万大军进城,剩下的全部派到江东各郡先行休整。

    当程闵进入豫章郡守府的时候,程闵又开始为难了,这孙权杀了吧,就是对天下说自己没有容人之心。不杀吧,留着就是一祸害,真是左右为难啊。

    程闵无奈之下,看向了他的几个心腹军师,这时,贾诩就在下面使眼色。只因天下昔日的诸侯之中,唯有孙策健在。而目前的情况,黄盖、程普、韩当并没有投顺程闵,反而是重新成为了孙家的家臣。孙家的人不少,人脉在江东也不小。

    就在程闵犹豫不决的时候,周瑜反而是拜倒在地,他诉说了这才知道广阔无垠的大海之中,还有许多未曾发现的大陆。他愿意追随孙权带着孙家的儿郎,还有黄盖等人为华夏探索世界。

    周瑜最后说道:“只求皇上能够善待,留在家中的孙氏老幼。”

    周瑜这是要带孙氏少壮派走。留下老幼在华夏。这做法很聪明,毕竟孙氏在江东几十年,留下来恐遭受猜忌。而为华夏探索世界。是立功的事情,留下老幼是表忠心的事情。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来送枕头啊,于是,程闵起身,先是赞扬了周瑜为华夏探索世界的精神,随后指点道:“航线东,太平洋的彼岸有大陆,找到了,你们继续向东。就能够回家了。”

    “继续向东?”包括周瑜在内,众人不解。

    程闵也就摸出来一个珠子,解释起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圆形的,一直走下去,反而比回头走路程短。等你们回来的时候,朕为你们庆功。”

    三日后,建业港。

    程闵将襄阳号战列舰交给了周瑜,望着消失在水面上的大舰。他感慨万千。然而随着转身,便见到炙热眼神的臣民,他的心就又沸腾了起来……。

    弘威七年末。弘威皇帝结束了近乎四年的征战,返回了邺都。

    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与国家一统更能激动人心的了。

    这一刻,弘威皇帝终于走上了人生新的巅峰,人们开始敬畏的称呼他为弘威大帝。

    太子程远,带领诸位皇子以及文武百官,出城十里列队迎接。

    当秦峰来到这里,望着自己的儿子,出征的时候。略显稚嫩,而此刻。依稀就是自己刚来东汉时的模样。

    蔚蓝的天空下,硕大的。绣着程字环绕金龙的华夏国旗,随风飘扬。旗帜下,是帝国忠心耿耿的文武百官。四周,是帝国勇士,刀枪如林。而最外面,是充满热忱的帝国百姓。

    “恭迎父皇,凯旋回朝!”太子程远拜倒在地。

    “恭迎皇上,凯旋回朝!”荀彧、田丰等群臣紧随其后拜倒。他们生平的志向,就是辅佐明主统一天下,而此刻帝国完成了统一,他们因此神采飞扬。

    百姓欢声雷动。华夏自从有了弘威大帝,百姓这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要辛勤劳动就会有衣穿,有饭吃,有余钱,不用担心被有权有势的人欺负。这一天,数以百万的百姓,自发的组织了起来,迎接弘威大帝归来。

    弘威大帝程闵,来到巍峨的邺都城楼上,城下汇聚着一望无际的帝国子民,许多少数民族也在其中。他高举起双臂,欲将天地拢入怀中,而天地在欢呼雀跃声中沸腾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响彻天际,就连太阳都浑身一震,撒发出更多温暖的阳光,照耀在这片古老东方的土地上。这一天,古老东方帝国,迎回了自己的执权者。

    弘威大帝返回了紫禁城。

    他本以为,会与外面一样,是欢天喜地的模样。谁知一入宫,就见皇后黄月英还没拜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嘤嘤大哭了起来。

    弘威大帝急忙好言相劝,这才将黄月英安抚下来。

    于是乎,紫禁城内,冷清了数年的乾清宫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弘威大帝程闵与皇后黄月英,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