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捣乱天下-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紫禁城内,冷清了数年的乾清宫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弘威大帝程闵与皇后黄月英,太子程远,公主程媛一起吃了一顿为数不多的团圆饭。
程闵看着虚岁二十的程远,程闵不在的日子里,他肩负起了监国的重任。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弘威大帝
程闵终于享了一次齐人之福,但弘威大帝并没有沉迷其中。虽然国家完成了一统,但他依旧不断在提醒着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然自己已经走上了这个位置,就应该抓住每一分时间,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一个庞大的国家,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够照顾完全的。帝国的名臣良将,才是治理国家的中流砥柱。
如今统一了,弘威大帝要好好奖赏这些为国家统一出力的臣子。同时也是激励他们,再今后,同样要不遗余力的为朝廷为国家为百姓出力。该封侯的封侯,该封伯的封伯。
同时,程闵也打算仔细想一想,后世的理论与现在相结合,重新规划国内的行政和军政,以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危急。毕竟,这个世界上,除了华夏外还有安息和罗马两个庞大的帝国。
这两大帝国不输于华夏,安息充满了野心。而罗马,自从它崛起以后直到灭亡,从来没有停止过扩张。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屋大维就曾经说过,不扩张毋宁死。
朝廷各部官员,各州军政大员,近千人齐聚一堂。
在这一天,为了表彰众臣历年以来,为华夏统一作出的贡献,弘威大帝大封群臣。
一时间,百官欢天喜地,又有些受宠若惊。
程闵穿上崭新的帝国龙袍,升座。
百官精神抖擞,抱着朝板站班,一派统一后的新气象。
有大内总管三德子,涨红脸,激昂中大声宣读起弘威大帝程闵的册封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华夏帝国国家一统,诸臣功不可没,特……。”
百官便如同那等待放榜的考生,紧张又忐忑。
华夏有六等爵位,第一等王爵,只封皇室血脉。其下,公、侯、伯、子、男爵。
晋封:郭嘉为一等镇国侯,荀彧为一等辅国侯,戏志才为一等卫国侯,荀攸为一等建国侯,庞统为二等安国侯、田丰为二等定国侯、贾诩为二等宣德候,陈登为三等护国侯。
拔耀:赵云为一等冠军侯,高顺为一等镇军侯,张辽为一等定军侯,黄忠为一等毅勇侯、许褚为一等虎威侯、陈到为一等奋武侯、徐荣为一等威远侯、徐晃为二等刚勇侯、庞德为二等克定侯、张允为三等靖海侯侯、邓艾为三等立义侯。
其余魏延、李典、乐进、高览、纪灵、张燕等后来者皆封一等伯到三等伯,周仓、文聘、纪灵等人皆封男爵。
其余陆逊、诸葛瑾、陈群随后。等人皆封一等伯到三等伯,而其下之人,皆封勋爵。
于是皆大欢喜,群臣喜气洋洋,三呼万岁。
弘威大帝诏令,全国划出八大军区。
八大军区以及管辖范围:邺都军区又称中央军区:邺都、冀州、并州、青州。
辽南军区又称北方军区:幽州、草原。
许昌军区又称中原军区:司隶、衮州、豫州、徐州、江北扬州。
建业军区又称江南军区:荆州、江南扬州。
成都军区又称蜀中军区:益州、南蛮。
西凉军区又称西北军区:凉州、雍州。
西域军区又称东南军区:西域。
富楼沙军区又称中西军区:贵霜。
各军区骑兵五万,步兵十五万。后勤部队累计军团兵力三十万。这些皆是军区作战军团,各州军分区守备兵力三五万不等。
调令,赵云为帝国元帅兼邺都军区大将,张辽为辽南军区大将、徐晃为许昌军区大将、张郃建业军区大将、黄忠为蜀中军区大将、庞德为西凉军区大将、徐荣花式军区大将、陈到为富楼沙军区大将。
另,魏延、王双、李典、乐进、张燕、高览、文聘、周仓、臧霸等人,皆为各州军分区守备将军。
另,陆逊、张允、甘宁、太史慈、吕蒙、徐盛、蒋钦等人,皆为帝国水军将领。
法正、诸葛瑾等人,各州封疆大吏。
王朗、蒯越、郭淮、傅巽、王粲、陈琳、张既、杨修,辛评、满宠、刘晔等人,皆为六部要员。
州刺史总督政务,布政使掌民生,提刑官掌刑罚。军政分离,分工明确,直属清晰。
几乎花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朝廷安置完新的任命。
次日。
弘威大帝程闵,率领文武百官。来到邺都英雄烈士陵园,祭拜在统一过程中,历次战斗中阵亡的程军将士。
帝国百姓也是自发的组织了起来。追随弘威大帝,祭奠为国尽忠的亲人。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辉煌的胜利中牺牲也是难免的。百姓悲伤,但他们清楚的知道,正是这些烈士为国捐躯,才有了国家的一统和安宁的生活。
陵园山上的英雄纪念堂前,帝国的旗帜高高飘扬,香火袅袅之中,为帝国捐躯的烈士。将会世代被后人供奉。
弘威大帝程闵,依然褪去龙袍。穿上全副披挂。金色的身影,在阳光下庄重而立。四周。是帝国的勇士,更远的地方,是帝国的子民。
程闵大声念着祭文,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脑海中浮现出历次战争中,华夏将士为国家为百姓与敌人浴血冲杀的英姿。
“问世间何为不朽,华夏英烈之魂永立苍穹!”
程闵的祭文念罢,程军活着的勇士,手中的兵刃高举,泛着耀眼的寒芒,一起高呼,“华夏不朽,永立苍穹!”
“华夏不朽,永立苍穹!”
“华夏不朽,永立苍穹!”这呼声很快传与四野,这呼声很快传遍天下。
弘威大帝在乱世之中打下了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他并没有像之前的帝王一样,扶植起率土之滨的新一代华夏贵族统治者。他结合后世施政经验,将土地分给了百姓。
贵族少一些,百姓富一些,这对帝王的统治不会带来任何的影响。反而因此水涨船高。
有程氏特色的君主制,这是后世对当时的评价。而弘威大帝程闵,他的威望。也是任何君主制下的帝王无法企及的。人心的凝聚,让他能够无所畏惧。更加大刀阔斧的改革。
忆苦后思甜。
祭奠了华夏的烈士之后,华夏上下陷入到了统一盛世的欢庆海洋之中。
弘威七年的最后一天,华夏帝国迎来了最盛大、隆重的庆典,统一大典。
这一天,天气格外明媚又温暖,太阳公公早早就起床,笑眯眯的照耀着古老东方的大地。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上千的城市。四千万帝国子民,在帝国旗帜红色的海域当中,开始了大规模的庆典活动。
而繁华的邺都,则是庆典的中心。
天坛。
百万百姓来到了这里,汉族、氐族、羌族、南蛮、晨族、草原诸民族、以及印度人、贵霜人,他们分成了好几块,却是又团结在帝国的旗帜下。
各民族团结在华夏的旗帜下,昭示着华夏弘威王朝,盛世的开始。
天坛四周的乐师团,奏着庄重的音乐。一直没有停下。而邺都城内,这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彩旗招展。
日上三竿的时候,太阳公公更加高兴起来,在这岁末隆冬,竟然是散发出了春天的温暖。
从天坛到邺都,十几里的官道两侧。站满了手持战戈的甲士,雄赳赳气昂昂。
百姓的锣鼓声中,程闵起驾,在百官的拥簇下。万民的朝拜中,出城前往邺都。华盖、旌旗。全副的天子仪仗,明晃晃反而是照亮了天。十余里连绵不绝。
天子车架所经之处,甲士持戈单膝跪地。
百姓纳头便拜,万岁的呼声不断。弘威大帝值得他们如此,是因为弘威大帝的出现,为天下带来的新气象,百姓从此终于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而弘武大帝并没有坐在龙辇内,他就站在龙辇前的平台上,挥手呼应着帝国的子民。而他的脑海中,无数得记忆划过。多少年励精图治,多少次生死一线,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当程闵登上天坛,四周顿时安静下来。
天坛四周是诸神的牌位,祭祀的器物,数不胜数。
弘威大帝开始大声念起祭天文,虽然他曾经是无神论者,但此刻,他的确真心感激老天爷,给了他自己一次机会。他也终于是把握住了机会,一个统一的华夏就在他的面前。他发誓,他会用尽一切力量,只为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些事情。让华夏民族的华夏,不再经历那些苦难。
程闵扔掉了祭文,转身面对天坛外的万民。其中,许多穿着民族特色衣服的少数民族,很快映入到了他的眼帘。
虽然历经千难万险,数次九死一生。所付出的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荣华富贵?
为了万人之上?
为了成为帝王?
当程闵真的走到这一天的时候,他才终于能够明白,那些伟大领袖们的想法。一切,只为了能够看到华夏民族团结在一起,并繁荣昌盛,那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阳光照耀在秦峰的身上,明黄的龙袍因此闪耀。历史的这一刻,他成为了伟大古老东方的引领者,他会用自己的臂膀,肩负起他必然要肩负起的一切。
程闵高高举起了他的土豪金枪,那金色的光华,在枪身上流转。
百姓震天的欢呼声,扑面而来。响彻大地,传与四方。
而程军勇士同样高举起了手中的兵刃,那泛着寒芒的刀枪,呼应着帝国的皇帝。他们会在帝国皇帝的带领下,用手中的武器,守护住家园,守护住这片东方古老的土地。在历史的某一刻,他们会追随着金色的光芒,笼罩世界。
帝国上下陷入到喜庆的海洋之人,歌者,用手中的笔墨和歌声,传颂着弘武大帝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二十三个州,几十个民族,从此以后,皆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212年,弘威七年末,弘威大帝统一了全国,华夏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属于弘威大帝的时代。
弘威大帝每天白天上朝,励精图治。晚上就上别的地方,也是励精图治。白天黑夜不停,忙的是不亦乐乎。
精气神不好使的时候,就召保命符华佗和张仲景来体检。大补汤喝着,大补丸吃着,身体那真是顶呱呱。
经过伟大的弘威大帝没日没夜的操劳,半年的时间,华夏八大军区正式运转起来。
话说前二个月的时候,弘威大帝赐婚,册立大将军赵云的女儿赵玉儿为太子妃。
又在皇后黄月英对太子习武极其满意,习文“极其”不满的情况下,加封一等镇国侯郭嘉为太子太傅。
如此,大将军赵云、郭嘉皆是太子太傅。这一下百官看出了门道,借着太子大婚,进出东宫的大臣络绎不绝。
作为一个父亲,自己的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君王,程闵也不能对名臣良将的儿女顾此失彼。于是,干脆组织了一场集体婚礼,一时间全国上下又陷入到了喜庆之中。
反正这半年来,家务。政务,一件件来。好消息不断。
随着天下太平,海军部扩展,东南诸岛划入华夏疆域,因此东南原始人保护区也建立了起来。
虽然事物繁重,但都是好事,弘威皇帝辛苦并快乐着。
另外,华夏帝国的第一个国企,华夏商会那真是后世所有国企的集合体。只是征服军队的采购。一年就是上千万贯的利润,加上民间的交易。再翻两番不成问题。所以弘威皇帝从来不会私用国库的钱,反而每一年都从内库向国库拨钱。
国库有了钱,程闵做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修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嘛。城与城之间,都要青石大道。一来有助于货物运输,二来也有助于军事力量的快速调动。古代没有飞机火车,国家疆域大了,军事力量的快速调动最重要。
这修路方面,后世里做得最好的就属罗马帝国了。罗马帝国打到那里,这路就修到那里。罗马帝国能够掌控广大的土地,这路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说到修路,程闵不免又想到后世知名的大运河。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罗马的挑衅
其实这大运河,春秋的时候就开始修了。
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是吴国,君主叫夫差。话说吴国攻克楚国、越国之后,挡在他面前的只有齐国。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他就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
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o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连同了两大水系,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大水系沟通起来。进而完成了江南水系与中原水系的全面接轨,而到了隋朝,又开始挖了,这一次更是了不得,西北长安和北方的北平,一下子就完成了水系的沟通。
从隋朝开始,北方、中原、南方,乃至于西北,都开始了漕运。后来唐朝的盛世,却是隋炀帝大运河的功劳更多一些。
“挖河?不不不……。”
所有的军师全都大摇其头,虽然在程闵描述的未来下他们心动不已,但还是不同意。
荀彧是主抓内政的军师,拜道:“皇上,若是开始挖了,花光了国库,恐怕也不够。”
荀攸又道:“或者是不修路了……。”
到底是先修路?还是开凿大运河?
由于华夏帝国的西部延伸到了中亚,而北部都快到北极圈了。秦程闵最后,还是认为应该先修通达中亚和北极圈附近的道路。这样一来,帝国的骑兵就可以快速到达边疆,才能够保障国土边境的安全。
安全了,再挖内地的大运河。
“先让内地的人富裕起来,带动贵霜、草原等四周的发展……。”弘武大帝做出了指示。
于是,大秦帝国开始将大批的财政,投入到修路的工程项目之中。修路可是一项系统的建筑工程,涵盖许多行业。就此,华夏的工商业迎来了高速发展。城镇的就业率得到了保证,而乡村的农民也从过境的道路上得到了实惠。
同时。弘威大帝程闵又诏令情报系统。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朝廷下发的修路资金。谁敢挪用或者贪污,就收拾谁。
第二:民工的待遇必须得到保证。
第三:顺势开始统一后的第一次反腐倡廉运动,严厉打击贪官污吏,保证官员队伍的清廉。当然,在统一之后,朝廷亦是再次提高了官员的福利待遇,也是对后世高薪养廉的借鉴。
弘威八年开始,华夏帝国内政上侧重于道路建设。从而以路带动四周城市的发展建设。军事上,巩固全国的八大军区,各州守备兵必须要屯田,尤其是边境军分区。
华夏帝国全国范围内大修路,带动的工商。大量的民工修路,四周百姓的余粮也就能够卖出去。因此,华夏帝国工农商,进入到了发展的快车道,民间财富不断累积。百姓富裕那就跟权贵富裕不同了,百姓真正富裕了。帝国自然也就真正富裕了。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经历数百年士族苦难的百姓,自然知道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家家都供奉弘威大帝的长生牌位。谁家若是没有挂,那真就是四邻八村臭大街了。
因此,后世学家一致认为,没有任何一位君王的统治力,能够与当时的弘威大帝相比。
东方,弘武大帝用枪杆子打出了天下,并用仁德和后世的理念,发展着古老华夏的东方大地。他打下了偌大的领土,让华夏提前千多年。所有地方都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还得到了拓展。因此无愧于弘威的“威”字。
一年后,犹豫海军不断的扩张,华夏民族,在一千八百年前居然就走便了全世界,整个世界都有华夏民族的影子,不论是亚洲、欧洲、非洲等等只要是华夏民族到过的地方,都会成为华夏的领土,归顺或是臣服。
华夏一步步的强盛。
华夏正在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度。
华夏统治了整个东方,它的面积几乎要比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加起来还要大。
团结、强盛、繁荣的华夏,正在弘威大帝的带领下,逐步实现华夏梦。
弘威大帝后世的理念与当今的形势相结合,他的治国政策,是当代任何人无法比及的。所以,他的帝国,注定会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先进,最繁荣的帝国。
而这一切,引来了这个时代,原本最伟大、最先进、最繁荣、最强大的帝国的窥伺。
华夏的丝绸之路,为全世界带去了华夏强盛的声音。整个世界,都知道,华夏的商人最是富有,华夏的货物最是奢华,华夏的疆域最是广阔。这个统治着整个东方的帝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而统治这个帝国的弘威大帝,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君王,最有权势的君王。
最伟大,最最最……,许多最,只有唯一没有之一。这些最最最,传到伟大的罗马帝国最强横的大帝,凯旋大帝塞维鲁耳中的时候。让这位伟大的帝皇十分愤怒,凯旋大帝一生灭国无数,什么大不列颠、高卢、希腊、色雷斯、波斯、埃及,等等等等强大的文明,都在他的脚下臣服。他又用自己的强势结束了内战。并将这些国家民族再一次踩在了脚下。而伟大的罗马帝国,因此再一次崛起。
凯旋大帝任命忠心的将军为各省总督。他脚踩元老院,随意任命护民官、执政官。残暴的践踏了古罗马的“民主”制度,将罗马皇权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
凯旋大帝的法学家,称大帝不受一切法律的约束,是任何人的主宰,帝国就是他的财产。
伟大的罗马帝皇凯旋大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消灭了太多强横的对手。当弘威大帝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君王的消息传到他的耳中的时候,这让凯旋大帝十分愤怒。他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君王。而弘威大帝,只不过是一只东方的黄皮猴子。是一只卑鄙无耻。想要取代自己,取代罗马世界地位的黄皮猴子。
伟大的凯旋大帝在元老院召集了所有的元老,喷着唾沫星子对所有人说道:“这个黄皮猴子,在东方的花园里上跳下窜。这只弱小的卑微的黄皮猴子,拥有了东方的花园里,就自以为强大了起来。他根本就没有见识过真正的帝国战争,他只是消灭了贵霜,就以为自己的帝国无敌?”
“而罗马就不同了,罗马击败了太多世界级的文明。比如希腊、巴比伦、波斯、埃及。”
从而,罗马帝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而来自东方的黄皮猴子。应该滚回他的东方花园,去做丝绸,去烧制瓷器。
另一方面,泰西封,安息的冬都。
沃洛吉斯五世已经将华夏当成了自己的敌人。
沃洛吉斯五世连日来一直在做同一个梦,梦中,他统治了东方。在真神的荣光下,东方人投入到了神的怀抱。他的帝国。在真神的指引下,又击败了罗马异教徒的国度。真神的荣光笼罩了全世界。而安息也因此统治了全世界。
统治全世界!
这是每一位帝国皇帝的梦想。
年轻的沃洛吉斯五世也不例外,他认为机会来了。没有罗马帝国的牵制,他的安息帝国可以再次向东扩张。就可以将真神的意志,带向全世界。
罗马和安息,都想对付华夏,可是安息还好,毕竟离华夏算是近的了,中间就夹了个贵霜和西域,如今还都是华夏帝国的土地。
可是罗马不同啊,罗马距离华夏太远了,中间还夹着一个安息,实在是让罗马无奈。
不过罗马人也不是废物,罗马想出了更好计谋。
主线,华夏邺都,朝会上。
李儒出班,忧虑奏道:“启奏皇上,臣查了几家与罗马帝国有贸易的商家,发现最近一批货船并没有按照预计返航。主家只以为是有事情耽搁了,臣估摸着,可能有情况啊!”
华夏商人海外多有贸易,许多华夏商人,都会去罗马进行贸易。
而古代没有“无线电”,罗马扣押了所有人的话,消息是传不回来的。
群臣大为震惊,纷纷谴责罗马的无理行为。
“皇上,必须要给狗奴国一个教训!”庞统奋进,第一个站了出来。
群臣顿时不出声了,心说给一个教训,那就是要出兵喽?如今已经与安息交战,双方大军云集边境,虽然保持了克制,但大战一触即发。在这个节骨眼上,只是几个平民,犯不着两头开战吧。
荀彧稳重,走了出来,“皇上,此事当从长计议。或可派出使者,前去罗马帝国。”
弘威大帝眉头拧着,心说别开玩笑了。罗马帝国既然扣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