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族第一帝-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云等人也越来越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战争局面。
唯独苏辰,依然紧皱眉头,心中有些沉重。
“暴风前的宁静啊。。。。。。”
养心殿,苏辰抬头,眺望朝阳的方向,微微叹息。
天才蒙蒙亮,朝阳逐渐出现,洒遍人间。
这是从御书房会议后的第十五天。
如果前线战局一切顺利的话,出不意外再过两天,苏辰就会下令,让赵云等人出征。
“陛下,早朝要开始了。”
离捻子站在苏辰的身后,轻声提醒。
“嗯,摆驾,太和殿。”
苏辰收回目光,点头。
。。。。。。
一个时辰后。
帝都,南城门。
负责城防的铁军士卒正在更换城防,其中一名年轻的士卒眼尖,突然看到了南边有异动!
“快看!那是什么?!”
那士卒大喊一声:“戒备!关城门!”
“哗啦啦!”
无数的士卒冲上城楼,南城门下没有多少人,人员被迅速清空,城门缓缓关闭。
如今大夏皇朝风雨飘渺,帝都之外,尽是敌人!
在这样惨烈的局势下,每个人的神经都异常紧绷。
南城楼上,正好有一名新校尉在场,他临时接管军权,运起体内灵气,登高,亲自观望远方。
只见,遥远的地平线,出现了一个黑影,策马飞驰而来。
“是一个骑兵?”
那校尉皱眉,有些疑惑的喃喃自语,没有第一时间下令让人放箭。
这骑兵出现的突兀,但只有一个人,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先看看他要做什么。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逐渐靠近了,越来越多的士卒看到这个骑兵的模样了。
他太凄惨了!
胯下的战马四肢上满是伤痕,口吐白沫,一路狂奔,战马已经离死不远了。
而这个骑兵本人,满身的鲜血,脸上满是污秽,左边的眼睛留着鲜血,眼珠子不见了,他已经瞎了一半,左臂齐根断裂,随着战马的颠簸,不断流淌着鲜血!
那一身甲胄破破烂烂全是刀枪伤痕,完全看不出是哪支军队的铠甲,他腰间的佩刀没了刀鞘,刀身扭曲碎了一半。
这是何等惨烈的战斗,居然让一个骑兵狼狈到这样的地步。
如果战斗真的打到这种激烈的程度,他都没有死掉,那可真是一个奇迹!
“快。。。。。快开城门。。。。。。”
那骑兵虚弱的声音传来,城墙上的校尉听不太真切,大喊:“你是何人?”
那骑兵不断策马,校尉看清了,他满脸都是鲜血和泪痕,痛哭流涕,一身惨烈的气息迎面而来,仿佛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
“噗通!”
骑兵的战马终于撑不住了,四蹄一断,骑兵狠狠的摔在了城门前。
剧痛不断传来,虚弱、窒息的感觉涌上来,让人头晕目眩,好像下一秒就要死去。
“快开城门!紧急军报!”
骑兵强忍着最后一口气,他努力的站起来,声音沙哑,带着哭腔,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前线败了!!全都死了!死光了!!求援啊!”
“帝君,我们一直在等援军啊!!呜呜呜,援军,援军啊!”
骑兵跪在城墙下,双手死死抓着膝盖下的泥土,他的声音哽咽,仿佛走到绝路的野兽在悲嚎。
那一双染血的眸子里,满是绝望,这是让人心悸发颤的绝望。
………………………………
第四十七章 八字血书!
“快,开城门!”
南城楼上,校尉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大惊。
这是一名从战场下来的骑兵,是自己人!
只是,不知道他是从边疆而来,还是从司宇的军队中来。
看他的凄惨模样,傻子都知道前线局势已经不容乐观了。
这个骑兵已经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必须要把军报送到太和殿上!
。。。。。。
太和殿,气氛格外的沉默。
文武百官匆匆进入殿内,没有人交头接耳,包括赵云等人在内的将军,早就从军营内赶来。
时隔半个月的紧张军队急训,他们再次进入太和殿内。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股肃杀的气氛荡漾在空气之中,整个太和殿内的氛围都仿佛飘荡着血腥味。
太和殿,汉白玉阶梯之上,帝君早就在那里等候了。
“百官觐。。。。。。”
离捻子惯例的想要扯开嗓子大喊。
“免了。”
苏辰摆了摆手,打断了离捻子的话。如今局势紧张,前线战局变化,没有功夫在来一套朝堂上的规矩了。
苏辰起身,大步走到汉白玉阶梯前站定。
百官纷纷跪下,面朝苏辰,一片沉默。
苏辰扫了一眼文武百官,直接跳过了早朝的程序,亲自开口,沉声道:“宣,前线军报使者觐见!”
“喏。”
离捻子连忙跪下施礼,然后小跑着下阶梯,一路到太和殿门外。
百官们心思各异,即便帝君不说他们也知道,今日南城楼发生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帝都。
哪怕是一些百姓都清楚的看到了,南城门有前线军报使者入城,满身是血,他带来了最重要的军报!
不一会儿的功夫,离捻子回来了。
他身后跟着南城楼的校尉,那校尉的双手,捧着一张染血的书帛,书帛还滴答滴答的流淌着鲜血。
校尉跪下,双手高举染血的书帛,声音低沉:“陛下,前线军报带到。”
苏辰微眯着眼睛,语气格外的森然:“使者呢!”
“军报使者身患重伤,内息紊乱,体外刀枪之伤多达一百零三道;末将本打算带他入太和殿,但实在无以为继。”
校尉的声音悲愤,低声道:“于一炷香之前,他。。。。。气绝于皇宫大门之前,临死将边疆情报口述给臣,同时给了末将这封书帛,他托付末将一定要在太和殿上禀告给陛下知晓。”
短短的一句话,却让人听出了一股悲凉之意。
他拼死也要送回军报,想要面圣陈述前线之情,却再最后的时刻死在了皇宫之外。
“念。”
苏辰深吸一口气,努力平息自己心中的怒火。
校尉点头,展开染血的书帛,大声念道:“臣,临山城太守,求援!”
“没了?”
百官们纷纷一愣,这么简单的军报?
但有眼尖的百官,抬头就能看到校尉手上的染血书帛上的字迹,八个字!字字染血!这是血书啊!
每一个字,都是用鲜血写上去的!
苏辰依旧沉默不说话,管夷吾连忙开口:“前线战局吃紧,哪有时间写军报,简短一些当属正常。”
郭司空一愣,心中一个咯噔,不由得皱眉。
临山城,是属于司宇负责的前线地区,是帝都的南边门户区域,也是八王之乱和司家军打仗的核心区域。
临山城出现问题了,那么必定是司家军出现问题了!
若是临山城失守,帝都南边门户有失,帝都必定面临危险!
军机阁大臣们纷纷皱眉思考,他们从得知军报使者入城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推演整个战局变化了。
“你刚才说,使者口述给你了一些军报?现在帝君当面,你且说出来。”
司马懿看向校尉,沉声道:“切莫有任何遗漏!”
“喏。”
校尉低头,表情悲戚,大声道:“于半个月前,司宇以边疆遇险为由,率司家军全部撤离战场!临山城压力骤增,城内只有百姓们自发组成的八千郡县城卫军,艰难抵抗二皇子一路二十万大军日夜攻打!”
校尉的话,彷佛是对整个朝堂丢下了一枚炸弹!
顿时,整个朝堂哗然一片,百官震惊,军机阁大臣也心中一惊。
“什么?”
“司宇撤兵了?他去边疆做什么!”
“边疆遇险?难道司龙镇守的边疆出现问题了?”
“司宇撤兵,谁来镇压国内动乱?”
“完了!完了啊!南边屏障一但丢失,帝都周边再无险可守!”
朝堂百官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表情都格外的震撼,满脸煞白。
前几天还好端端的司宇,为什么就突然撤军了呢?
难道是司龙镇守的边疆真的快守不住了吗?
校尉继续道:“城内粮草,军械被司宇大军全部带走,城内军士无所食,只能吃树皮!吃泥土!喝雨水!”
“战刀碎了没得换,战甲破了也没办法换,他们不敢出城,只能据险死守!一天又一天的熬下去!”
“整整八千的大夏儿郎,现如今城内只有两千人了!”
“司宇走之前,说临山城不可守,他给太守留下的几十匹战马是用来给太守逃跑用的!”
“于七天前,临山城太守将城内仅剩的战马聚集起来,趁夜派出总共三十八名骑兵!”
“三十八名骑兵,其中只有一人拼死逃出二皇子大军的重围!”
“城内已经无援,临山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军报使者,他到死的那一刻,都在说。。。。。。”
校尉的声音颤抖无比,整个太和殿都回荡着他的声音,无一人开口说话,大都沉默以对。
“他说什么?”
苏辰的声音格外幽冷,司马懿能清晰的感受到,帝君内心的怒火在汹涌燃烧着!
“他说。。。。。。司家军已不可信!我煌煌人族,诺大的皇朝,如今可用的之兵,只有帝都周边的各地郡县守军!临山城濒临险境,只求援军!”
“半个月了,战士们饿的连战刀都拿不稳了,真的撑不下去了!太守一介文臣,都率家丁亲自上战场守卫家国,整个临山城,已经死了太多太多人了!”
校尉的声音更加颤抖了,他泪流满面,哽咽的开口:“他说,将士们在前线为帝君拼死一战,只求帝君怜悯,派出援军吧!”
校尉说完,深吸一口气,面朝苏辰,深深的叩拜:“出兵吧,帝君,临山城不能丢啊!”
“末将愿死在前线,也不愿意在帝都享一时安宁!”
整个朝堂,全场沉默,无人敢说话。
这封军报所带来的消息,让整个朝堂动荡不休。
………………………………
第四十八章 四面战场,朕要亲征!
苏辰久久无言。
人算不如天算,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司宇居然胆大包天,他敢临阵退兵!
他可知道,这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帝都的司家府邸内,还有司家的家眷在这儿,他难道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半响后,苏辰才开口,声音格外的冰冷:“好一个司宇,临阵脱逃,丢下四面战事不管不顾!”
“这真是司家的人才啊!”
“司龙不尊军令,跑去边疆,国事为重,兽人帝国不得不防,朕也就罢了。”
“如今司宇再不尊军令,又跑去去边疆,将整个帝都四面城池丢只不顾!难道这边疆苦寒之地,是有什么宝贝吗!难道司龙连一个兽人帝国都无法防住,要父子一起上阵吗!”
苏辰怒极反笑,心中的怒意滔天:“朕,是那么的信任他们!”
他早就知道这司家会出问题,没想到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他闹事,这可真的是大夏的“忠臣”啊!
整个朝堂百官,无人看开口说话,大都闭口不言。
帝君显然是怒到极致,这个时候若是冒然开口,难免要遭殃。
堂堂的司家军,享受着最优质的武器装备,拿着整个大夏皇朝最高的军饷!但是他们现在连各地军民都不如,连临山城的百姓都知道誓死保卫城池!
他们却临阵逃脱!
“陛下,为今之计,没有时间再追责司宇了,赶紧派出援军才是要紧的事情啊!”
李绩连忙出列,跪下施礼沉声道:“司宇已撤兵,八王大军围困帝都的四面要害城池,若是有一面重要城池丢失,帝都就会被至少百万大军围困!”
“如今临山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这一步,想来其他三面情况大都如此。”
管夷吾也站出来了,跪下施礼:“帝君,出兵吧。”
如今敢在帝君震怒情况下开口说话的,只有位高权重的军机阁大臣们了。
“善。”
苏辰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现在愤怒是无济于事的,解决目前的困局才是最主要的。
只要苏辰想要找司宇算账,他便是跑到边疆也没有用,现如今不能贸然出发司宇,以免导致更大的反弹。
必须要最先,最快的速度镇压八王之乱!
原本只要司宇在撑几天,等到援军出征后,镇压八王之乱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这个司宇简直混账!
他贸然撤兵,将整个帝都和四面城池陷入了最大的困境之中。
如果苏辰早知道会这样的话,他在半个月前就会出兵,那么现如今的局势和情况也会好很多;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苏辰高估了司宇的胆魄,实力,还有忠诚!
苏辰始终站在汉白玉阶梯之上,他的语气恢复到了冷静,沉声开口:“赵云,白起,李元霸何在!”
“臣在!”
“臣在!”
“臣在!”
赵云三人心中一凛,出列,跪下,面朝苏辰。
百官们也是心中一震,他们知道,出征的时刻到了!
只是,这三个人统帅的两支新军,总人数也才二十二万人啊,他们能抵抗足足两百万的八王军队吗?
要知道,司宇率领着二十万的司家军是整个大夏皇朝最精锐的部队,他都被八王的军队给逼走了。
百官心中的疑惑,苏辰问出来了:“尔等,可有信心拦住八王之乱?”
原本有着司宇的二十万兵力在手,苏辰添二十二万援军,可以镇压八王之乱,可如今司宇退走,苏辰也不敢说能凭借着手里的二十万二人镇压两百万人!
“臣愿下军令状!”
赵云表情严肃,十分坚定的开口:“三年之内,镇压八王之乱!”
赵云并未说拦住八王之乱,他知道帝君的心结所在,他必须要镇压八王之乱!
白起和李元霸纷纷附议。
这几日,赵云等人没少研究八王之乱的军队,优势,还有劣势;最重要的原因是帝都四面的主要城池,都有险可守,这也是他们自信能镇压八王之乱的地理优势。
先守,再攻!
这是赵云的策略。
赵云性格极为稳重,只要他敢开口说的话,定然是有极大的把握。
“三年啊。。。。。。”
苏辰微眯着眼睛,他思虑了很长时间,随后深吸一口气:“太晚了,朕等不起那么久。”
绝对不能给太长的时间,若是十大郡落在八王手里太长时间,三年经营之下,定然会打下浓厚的八王印记,到时候收回来,可就不好处理了。
苏辰从不小觑对手,八王的手里,定然也有奇才助阵,否则司宇没有必要被吓的跑到边疆去了。
赵云刚才的话里,有一个词语十分触动苏辰。
镇压!
必须要以雷霆之势,镇压八王之乱,不能把这场战斗拖太长时间,否则占据十大郡的八王,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拟旨!”
“着白起统帅六万大夏铁军,驰援帝都北面战事,据城而守,刘伯温为随军军师!即可出征!”
“着李元霸统帅六万大夏铁军,驰援帝都西面战事,据城而守,管夷吾为随军军师!即可出征!”
“着赵云统帅十万大夏镇卫骑,驰援帝都南面战事,李绩为随军军师!你们务必要保证临山城不能被攻破!且随时驰援其他方面战事!即可出征!”
苏辰沉声喝令,连续下达好几道圣旨。
派出军机阁大臣的原因,是毕竟在战场瞬息万变,很多时候不能随时和帝都沟通。
需要有一名机敏智谋之士随军而行,才能把控整个战场的局势。
白起和刘伯温的配合,绝对能守住北面;而李元霸此人善战勇猛,能发挥出最大的反击力量,但他的性格太暴躁,有管夷吾的压制会好很多,西面的问题也不大。
刘伯温、管夷吾两人都是军机阁大臣中最杰出的文臣,文武双全,有他们在场,这两个战场绝对没有问题!
目前最主要的就是临山城方面,有破城之危险,赵云直接率领整个镇卫骑驰援,只要时间上来得及,绝对能保住临山城!
只要临山城没有丢,整个南面战场的局势就不会太糟糕,就有足够的时间给苏辰布局。
同时,赵云麾下的镇卫骑要负责四面战线的援军角色,因为骑兵机动能力极高。
但可以预见在四大战场落幕之前,镇卫骑的战士们都需要在战马上颠簸度过,所以随军军师只能在剩下的军机阁大臣们当中挑选善于骑兵作战的李绩。
管夷吾和刘伯温其实也是不错的镇卫骑军师人选,但苏辰担心李绩如果去了西面、北面,无法帮助白起和李元霸形成绝对的优势。
毕竟白起和李元霸手里的兵力并不多,需要更加强大的谋略,才能操控整个战场局势。
“陛下,那东面战场怎么办?”
司马懿突然开口,他请命道:“臣愿镇守东面战场,只需五千御林军,至少能为帝君争取至少一年的时间!”
两支军队全部派出,国内唯一能用的只有是一万御林军了。
刘伯温、管夷吾、李绩等文武双全的军师都派出去了,现在陛下手里能用的人,就剩下的军机阁大臣里的商鞅、陈群、管夷吾、郭司空。
在这四人中,司马懿自觉其他两人在战场上的军事谋略不如自己,唯有自己去东面战场,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只要五千兵力,面对至少数十万的叛军围攻,也能拖住整个东面战场一年时间!
不得不说,仲达之谋,确实逆天。
他善奇策,也善守势。
然而,苏辰却不这么想。
“不。”
苏辰摇头,拒绝了司马懿的提议。
司马懿一愣,满眼不解的看向帝君。
苏辰扫了一眼满朝文武,语气坚定,缓缓开口:“朕,要亲征东战场!”
………………………………
第四十九章 大夏!大夏!大夏!
“朕,会率领雷震子和一万御林军,亲征东战场!”
苏辰已经打定了注意,他要以雷霆之势横扫八王之乱,所以司马懿不是最好的人选,他必须亲征!
就只是给司马懿五千御林军的话,那是在浪费司马懿的军事天赋,而且司马懿本身的防守战略目标与苏辰想要的结果就不符合。
而且司马懿没资格调度妲己和雷震子,苏辰认为司马懿这个人更适合大规模的作战统筹,区区一个国内的东面战场,还没有必要暴露司马懿这个人。
毕竟还有一个兽人帝国在外虎视眈眈。
苏辰既然决定要强势出手镇压八王之乱,为了战场的效率,那么他必然要暴露雷震子这张牌,那么相对的苏辰肯定要保留另外几张底牌。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苏辰都必须要保证自己手里有无人知道的底牌在手,这样才可以把握在整个大局上的优势。
而且,目前东面战场也确实需要一个可以坐镇大局的人来把控。
苏辰也已经打算直接亮出雷震子这张底牌,他要以强势的姿态横扫东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影响整个国内战场局势!
帝皇亲征,虽有危险,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苏辰亲自加入战场,无论是对军队士气,战斗力都有极大的鼓舞和提高。
在国内四面战场劣势的情况下,司家军的推出对整个四面城池军民的士气打击是毁灭性的。
必须要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站出来,和他们站在一起,以生死共存亡的强硬姿态出现。
有这个资格的人,放眼整个帝都,只有身为帝君的苏辰最为合适。
在兵力最少的前提下,想要反败为胜,士气极为关键。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帝君亲征叛军,自古从未有过之事!”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让大司马代替您出征吧!”
苏辰的话才落下,百官们纷纷面色一变,集体出列跪下,恳求苏辰收回旨意。
他们的性命,身家,未来都和帝君绑在一起了,若是帝君在战场上出个什么意外,那后果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这群人和苏辰,是同一个利益集团。
郭司空张了张嘴巴,说实话,他也想劝一下帝君。
但他也深深的明白帝君的性格,这是一个从骨子里骄傲的帝皇,他有着极为强硬的手段和格局极大的谋略,但才华极为优秀的同时,也说明帝君在某些时候会相对的果断,难从谏言。
“朕意已决,朕的这八个兄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大司马也另有要务。”
苏辰摇头,非常果断的拒绝了百官的提议,淡然道:“拟旨,在朕离京期间,大司马…司马懿与军机阁其余大臣,暂领朝堂政务。”
包括御林军在内的帝都军队全派出去了,得有一个手段和谋略极为优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