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族第一帝-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括御林军在内的帝都军队全派出去了,得有一个手段和谋略极为优秀的人留守帝都。

    果然,不出我所料,帝君还是要亲征。

    郭司空微微叹息,他和司马懿难得对视了一眼,两人和陈群、商鞅出列,一齐跪下施礼:“喏!”

    帝君的想法,军机阁的大臣们都懂。

    不能说帝君的想法是错误的,相对而言,帝君的决策更为果断,也比他们的保守之法更为冒险,但也更出色!

    如今之计,司马懿等人只能在心里默默盘算,该如何为帝君经营好一个大后方。

    以帝都和周边城池的微博之力,来为整个国内战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这也是一个难题,并不比在战场前方亲自参与战斗要容易多少。

    “退朝!一个时辰内,所有军队需要准备完成,大军与东校场集合,即可出发!”

    苏辰沉声低喝:“赵云,你不用等候大军汇合了,你以最快的速度整备好镇卫骑,立刻奔赴临山城!越快越好!”

    临山城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了,没有必要再弄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去救援。

    “喏!”

    赵云和李绩出列,两人跪下施礼,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太和殿,马不停蹄的奔赴城外军营。

    要以最快的动作出兵!

    “都退下吧。”

    苏辰摆了摆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声音齐整,山呼海啸,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沉重。

    大家都清楚,从今天开始,他们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再这样为帝君唱礼了。

    而帝君,能否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顺利归来呢?

    帝君出征啊,他代表的是大夏皇朝传承,他不能败啊!

    苏辰坐在龙椅上,久久无声,看着百官们退出太和殿,他一个人在太和殿独坐了很久很久。。。。。。

    “离捻子。”

    “陛下,老奴在这儿呢。”

    “你相信朕会赢吗?”

    “会的,陛下出征,一定能镇压八王!”

    “朕也是这么想的。”

    苏辰的眼神灼灼,摩挲着龙椅上的龙头,喃喃自语:“十万年了啊,。。。。。座上之尊,终究是朕!”

    已经十万年了,久远的苏辰快要忘记战场上的热血厮杀和谋划深远,但曾经的一幕幕却又牢牢的印刻在苏辰的记忆脑海之中。

    “这一次,朕还会君临天下!”

    苏辰的声音很轻,但充满了坚定。

    这句话,好像是对离捻子说,也好像是在对他自己所说。

    “陛下,您说的话,老奴听不懂。”

    “让人把朕的战马牵来,去校场!”

    “喏。”

    离捻子匆忙离开太和殿。

    苏辰起身,对着无人的虚空处轻声开口,吩咐道:“妲己,你答应过朕,要替朕保护好帝都,你要等朕回来。”

    虚空泛起一阵阵的涟漪波动,却不见有人出现,只是传来一道幽幽的女声:“奴遵命。”

    。。。。。。

    帝都,东城校场。

    十二万大夏铁军,一万御林军,分为整齐的阵列站稳!

    若有人从高空上俯瞰,不难发现,一眼望去,全是乌压压一片的人头。

    太多太多的人了!

    御林军的鲜衣怒马,跨马持刀;大夏铁军的黑甲披身,无声肃杀。

    白起、李元霸、管夷吾、刘伯温等人站在军队前方,已经换好了战甲,腰配长刀或是宝剑。

    还有李元霸一双格外惹人注目的大锤。

    他们都在等候着,面朝帝都的方向。

    无数的百姓汇聚在东城校场的外围,朝堂上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帝都。

    前线司家军离奇撤军,帝都四面围城,敌人来势汹汹。

    在大家人心恐慌的时刻,帝君决意亲征!

    这是何等的魄力,帝君要力挽大夏之将倾!

    “哒哒哒。”

    在无声的沉默等候中,清脆的马蹄声传来。

    百姓们的双眼中绽放光芒,他们看到了,从皇宫街道的尽头,人群如同潮水一样分开。

    一人一骑,策马而来。

    白袍,轻甲,大氅,佩剑,骏马。

    他今天没有穿黄袍,也没有带玉冠珠帘,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帝皇,而是与将士们一同奋战的将军!

    没有人欢呼,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看向苏辰到来的方向。

    整个帝都的空气内,只有死一样的沉重气氛。

    在整个帝都唯一还有色彩的,那就是战士们眼中的战意和百姓眼中的希望。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这份来源于种族和皇朝信仰的沉重。

    “嘭!”

    “嘭!”

    “嘭!”

    沉重的击鼓声,从东城校场内传来。

    李元霸早已登上誓师台的一侧,他满脸通红,怒发贲长,亲自锤鼓。

    这鼓槌,一下比一下重;这鼓声,一声比一声沉。

    让每一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让每一个人的眼神都通红起来,让每一个人的血液都滚烫起来。

    这样躁动和激烈的鼓声,让每一个人都仿佛置身战场中央,面对无尽的厮杀。

    “大夏!大夏!大夏!”

    御林军的前方,雷震子策马而踏,他声音低沉,高高举起手里的钢枪,不断低喝。

    他的声音沉闷富有节奏,眼神炙热的看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大夏!大夏!大夏!”

    “大夏!大夏!大夏!”

    “大夏!大夏!大夏!”

    御林军开始齐声策马,原地踏蹄,高举武器,声音齐整,这是男儿的热血和崇拜。

    “大夏!大夏!大夏!”

    “大夏!大夏!大夏!”

    “大夏!大夏!大夏!”

    大夏铁军开始怒吼,每一个士卒手中的盾牌都在用力的砸击地面。每一个将军,校尉,士兵,都在嘶哑的怒吼咆哮,每个人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一声又一声的齐喝,仿佛凝聚这个时代的人族灵魂和皇朝战意,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高涨战意,让帝都的大地都在颤动,这怒吼的声音好似要掀翻云层,击穿苍穹,在整个天地之间回荡不休!

    “开城门!大军出城!”

    苏辰来了,鼓荡体内灵气,长啸一声。

    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也不需要繁琐的誓师之言来为大军践行。

    只有胜利,才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反击,来自大夏最纯正血脉之人的反击!

    “吼!”

    李元霸停下锤鼓,仰天长啸,嘶哑高昂的声音震动了整个帝都:“帝君有旨,开城门!大军出城!!!”
………………………………

第五十章 帝君,您看到了吗?

    帝都大军出征,十多万士卒出城们,尘土飞扬,隆隆之音不断。

    百官登城楼,百姓自发汇聚,目送帝君远去。

    无人知道,这一战的结局究竟会如何,成与败。。。。。。还重要吗?

    郭司空站在城楼上叹气,目光复杂,无论成败,帝君今日已经赢了。

    他这份手段,魄力,再看帝都的百姓人心,这些种种细节都表明了,帝君已经拿捏住了整个局势最重要的东西!

    大夏的魂,已经被帝君握在手里了。

    王师出征,定当众盼所归!

    。。。。。。

    帝都的大军出征,四面战事,东西北面局势皆可稍缓,但南面的临山城不可以耽搁,那是司宇最先撤军的前线地带。

    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临山城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驾!”

    赵云策马奔腾,眉头紧锁,心中思虑万分。

    “轰隆隆!”

    赵云的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镇卫骑大军,这是苏辰手底下目前最强大的力量,极富战斗力和机动力,远胜大夏铁军。

    大夏镇卫骑和大夏铁军一样,大夏镇卫骑的十万骑兵清一色着黑色铠甲,如同漆黑的钢铁洪流,能击溃面前的一切阻碍!

    几杆在狂风中烈烈作响的旗帜飘荡不休,旗帜黑底金边,有红色的大字,是帝君亲手所书:“镇卫骑,赵!”

    赵云思虑许久,最终他拿定注意,转身对李绩说道:“茂公,你领着五万重骑保护粮草,稍缓进军,我当率领五万轻骑日夜赶路,驰援临山城。”

    “兵贵神速,如今临山城危在旦夕,不能再有耽搁了。”

    李绩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点头沉声道:“好,你先去,我保护粮草随后就到。”

    “嗯。”

    赵云点头,转身怒喝吩咐传令兵:“吩咐下去,轻骑营大军不可歇息,七天内,跟随本将赶到临山城!”

    “大军到时,定会与叛军有一场血战!”

    “到那时,就是扬我镇卫骑威名之日!”

    赵云的声音充满了飞扬的自信,只要骑在战马上,他就有绝对的战场掌控权!

    “喏!”

    亲卫兼传令兵点头,策马奔走镇卫骑大军前后,运转体内灵气不断大喝:“将军有令!轻骑营随将军先行进发!驰援临山城!建功立业,就在七日后!”

    “吼!建功立业!”

    “吼!建功立业!”

    “吼!建功立业!”

    五万轻骑怒吼咆哮,在长长的钢铁洪流之中,不断有轻骑兵夹紧马腹,脱离队伍,汇聚到了赵云身后。

    “驾!”

    赵云一身暴喝,策马飞驰,向着南边疯狂赶路。

    若是临山城提前被攻破,那么整个南面战场必定会陷入僵局之中,骑兵不善攻城,这是铁打的事实!

    临山城,一定要撑住啊!

    。。。。。。

    三天后,临山城。

    临山城三面靠山,唯有南面正对大夏皇朝的腹地郡县。

    临山城当初建造起来,就是有保卫大夏帝都的军事意义存在,临山城并不大,人口很少,城内只有八十万百姓,常年驻守的军队也只有数千人左右。

    大半个月前,司宇突然撤兵,带走了临山城内的全部守军力量。

    现如今,城墙上站着的士卒们,一个个高矮不均,有才年满十六的稚嫩新兵,也有满脸血污的五六十岁老兵。

    在一个月前,他们都还只是城内的百姓,破城危机来临后,太守大人紧急召集城内百姓,自发形成了一支八千人的民兵。

    如今,经过大半个月的血战。

    这八千人的民兵,已经死的已经差不多了,只有两千人活下来。

    每一个活下来的民兵,都有超越常规军队士兵的经验和能力,毕竟日日夜夜不断厮杀的战场,才是最适合练兵的地方。

    他们要眼睁睁的看着帮忙守城的百姓,身边的战友,校尉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在死亡的恐惧面前,每个人都会爆发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活下去!

    打赢这场战斗!

    虽然临山城的规模不大,但上下军民,都是对帝都格外的忠诚,对大夏皇座上的人格外的忠诚。

    天下人皆可反叛,但唯独大夏帝都的四面城池不会叛。

    这和苏辰的前世布局以及一些教化政策有极大的关系,每一代的大夏皇帝再怎么愚蠢,也都不会忽略自己帝都身边的城池军民的忠心问题。

    在世世代代的信仰积累下,临山城虽然走到了如今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依然还在咬牙坚持。

    临山城,南城楼。

    太守大人也在士卒当中,他满脸的疲惫,左臂已经齐根断裂,右手的钢刀为了拿的更紧,已经用绑带死死的缠绕着手掌和刀柄。

    这半个月来,他始终奋战在前线,和城内百姓一同抗敌,累了就靠在城墙上小憩。

    衣不解带,刀不离手。

    一代文臣,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打的比武臣还要疯狂。

    这不是忠心不忠心的问题了,这是信仰!

    临山城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这片土地,绝对不可以被叛军占领!

    叛军。。。。。。为了宣扬军威,已经连屠了三座城池了!

    临山城,绝对不能丢!

    “太守大人,去歇息下吧,末将来守就行了。”

    一名校尉靠近,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对着太守轻声道:“您去歇歇,叛军早上已经打过一次了,想来下午是不太会攻城了。”

    “李校尉,辛苦你了。”

    太守刘凡勉强的笑了笑,看向眼前的校尉。

    李京阳,原是司宇司家军中的校尉,却在司宇撤兵之时,偷偷留下来,做了不尊军令的逃兵。

    不用想也知道,若是战事结束,即便临山城能守住,在帝都那边,李京阳也最多是功过相抵。

    但司宇的报复和司家军的敌视,李京阳是无法逃脱了。

    司家军悍不畏死,纪律严明,从未出过逃兵,李京阳就是他们的耻辱!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临山城是我老家,我家中老母还在城内,我必须要守住临山城。”

    李京阳笑了笑,笑容里满是苦涩。

    一个人,能选择的东西,终究不多。

    忠孝不能两全。

    刘太守点了点头,他已经在城楼指挥作战了一晚上,现在累的连一句安慰的话都不想说了。

    刘太守一屁股跌坐在城墙边上,对着身边的小兵吩咐:“去,给我弄点吃的来。”

    “是,太守。”

    小卒点头,连忙跑下城楼,不一会儿,就又小跑着登上城楼,手里还抓着一把野草。

    这是一种可以吃的野草,在临山城的三面山脉上长了不少。

    临山城早就没了粮食,全都被司宇带走了,临山城的民兵队伍还能撑大半个月这么久,无非就是靠着城内百姓不畏生死的攀登山脉,日夜采集野草、野果、树根来给士兵们果腹。

    刘凡没了左手,右手绑着钢刀,他只能靠着士兵喂食,大口大口吞着野草,渴了就喝一口雨水。

    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不在乎什么仪表,也不在乎什么锦衣玉食了。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已经三天没下雨了,城内的雨水也不够了,井水太深了,没办法采到水了。”

    一名五十岁的老兵一边喂刘凡,一边在旁边叹息。

    临山城,还能撑多久啊?

    “混账!你敢扰乱军心!”

    李校尉怒瞪了一眼老兵,满身的血腥杀意让老兵畏惧,不敢再抱怨。

    听到老兵的这句话,刘凡却是浑身一颤,惨然一笑:“李校尉,城内的物资,还能让我们撑多久?”

    李京阳微微沉吟,表情十分难看,语气迟疑:“这。。。。。。”

    “说吧,大家都是从战场里杀出来的兄弟,现在已经没什么好隐瞒了。”

    刘太守轻声说道,语气却不容置疑。

    食物到还好说,野草、野果虽然难吃,但勉强能扛过去,但水是真的没办法!

    城内的嘴巴太多了,光是井水根本没办法。

    原本临山城就是靠山的城池,往常的城内用水都是要到派人到城外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取水,城外那取水的地方还是帝都派人专门为了他们开辟的引水渠道。

    但如今,叛军围城,谁敢出城取水?

    原先前几日大雨之下,刘太守鼓舞全城人取水,攒了不少雨水,但现在已经接连几日没有下雨了。

    城内的寥寥几口井,虽然还有水,但已经取不到了,井水的水平面已经降到太深太深的地方了!

    “城内还有四十万的百姓,好多人已经三五天没有喝过水了,已经昏死了好多。城内的百姓早就撑不住了,守军们的用水还剩一些,但最多能撑到明天早上,也会没水了。。。。。。”

    李京阳的声音十分低沉,充满了愤怒和无奈。

    该死的司宇,带走了太多太多属于临山城的东西了,否则他们怎么也沦落不到这样凄惨的地步了。

    城内原本有八十万的百姓!

    现在只有四十多万,死了差不多一半人!

    帮助守城的百姓,阵亡最多只有几万人,但是渴死的不计其数!

    刘太守听到这话,浑身一颤,城楼上少部分听到这些话的士卒们,也大都沉默不语。

    士气,已经不可避免的低落了。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刘太守惨然一笑,声音充满了苦涩:“山穷水尽,也莫过于此吧。”

    “太守,我们能赢的,只要坚持到帝都援军来就可以了!”

    李京阳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的看着刘太守,他深知军心的重要性,寻常士兵士气低落不碍事。

    但是身为一军之首的刘太守不能绝望!

    “你说,真的会有援军吗?”

    刘太守抬起头,语气漠然,表情迷茫的看着李京阳,他眼中满满都是绝望,让人心尖儿都在颤抖。

    “三十八骑,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刘太守的声音格外的冷漠,仿佛彻底的心死了,他的表情又哭又笑,泪水不断洒落:“可我眼睁睁的看着,那一天晚上,他们惊扰了叛军!全都死了!死在城外了!”

    “叛军把他们的战马和尸体都拉到城门口了!整整三十八具尸体啊!你也看到了!”

    “我们派出去的骑兵都死了!帝君不会知道司宇撤兵的事情啊!”

    “我们完了,彻底的完了!”

    刘太守的声音格外的嘶哑,回荡在整个城楼上:“什么狗屁援军,不会来了!帝君不知道我们的努力,他看不到!”

    “他,看不到我们,他那么高高在上,他根本不知道临山城现在有多么的艰难啊!”

    刘太守的声音从疯狂变得哽咽,往日里意气风发,仪表堂堂的太守大人,此时却卷缩在城墙角落里,泪流满面。

    鲜血和泪水混杂,不断滴落,他已经真的快撑不住了。

    帝君,您看到了吗?

    您的臣子,撑不下去了!

    若是真有天意,若是真有信仰,若是真有护国龙脉!

    不管是谁都好,来救救临山城吧!救救这最后的四十万百姓啊!
………………………………

第五十一章 大夏人的骨头

    刘太守此刻格外的绝望,仿佛走到困境的野兽,充满了惊慌和对未来的畏惧。

    他不知道希望在何方,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太守,或许有才干,但他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英雄。

    在这个可以说是大乱世的时代,刘太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没办法保护好临山城的百姓!

    这是耻辱,无奈,深深的自责。

    这是一种几乎可以将一个男人彻底淹没的强烈窒息感!

    “太守,相信我,援军一定会来的。”

    李京阳一直静静的看着刘太守的疯狂和悲嚎,他的语气依然平静且坚定。

    这句话,是对刘太守说的,也是对他自己说的,更是对全城军民说的。

    援军能不能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失去希望啊!

    “你说!援军,真的会来吗?!”

    刘太守猛然站起来,死死的盯着李京阳,两人面贴面。

    “可是,你也看到了。。。。。。”

    刘太守的声音几乎是咬牙切齿,满脸表情和灰尘血污都在扭曲:“可你也看到了!那三十八骑,已经死光了!你告诉我,援军怎么来!”

    “难不成,他会未卜先知不成!”

    刘太守怒吼咆哮,抬手指着北面,那是帝都的方向。

    此时的刘太守,表情格外的疯狂。

    李京阳知道,刘太守说的“他”,指的是帝君。

    连命都保不住了,谁还在乎尊卑!

    要说刘太守心里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帝都真的派出援军了,刘太守说什么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但现在,临山城的人看不到希望啊!

    李京阳心中微微一叹,说实话,他也快撑不住了。

    他也不知道援军究竟会不会来。

    若非是司宇拖了叛军整整一个月的攻势,他早就想投降了,起码城内百姓不会死太多人。。。。。。

    但如今,他们连投降都没办法做到了,叛军已经是恨极了临山城的军民。

    “不管援军会不会来,我们都必须认为他们会来。”

    李京阳的声音低沉,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刘太守。

    李京阳的声音也在颤抖,但他依然努力保持平静:“你知道的,我们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若是城破了,叛军是绝对不会轻饶我们的!”

    “如果终究是一死,你是想站着死,还是屈辱的跪下,然后被叛军砍头?”

    李京阳的话像是锤子一样,狠狠的击打在刘太守的心脏上。

    两人都不是什么大才,他们只是稍微有一些才华的普通人,没有人在这样的绝境下能支撑这么久。

    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挖掘出了最后的潜力。

    “果然,我们还是要死吗。。。。。。”

    刘太守惨然一笑,颓然坐下。

    “你怕死?”

    “我不怕,但我怕城内这四十万百姓被叛军屠城,临山城守不住是我的责任,我不想他们跟我一起死。”

    “如果大家终究还是死,那你应该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