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塞北王朝金-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在这个时候,老郭能够迷途知返的话,汉人的历史可能不会那么的悲催,可是这个妖人依然还装十三,还不不说实话,厚颜无耻的带着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神兵出宣化门攻击金军。

    太遗憾了!金军的智商太低了,竟然没有发现出城的宋军竟六甲神兵,把这帮人当成凡人给砍瓜切菜般剁了。

    郭老板!你是菩萨派来整我们的吗?!你的一个牛逼,吹掉的是大宋半壁江山。如果您能放过那个牛逼,把牛逼安然的还给牛,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北宋不一定会亡国,牛也会有一个和*谐的*********

    一个郭药师,一个郭京,这两口锅,别说大宋孱弱的身板,就是大金国怕也是背不起的。

    金兵乘势入城,郭京一看大事不好,跑吧,这妖人丢下神兵跑了,至于是死于乱兵,还是堕入深山老林就不可知了。不要怪在下血腥,这种不要脸的混蛋,就应该凌迟了。

    大宋士兵本来就已经惴惴不安了,一看金兵入城顿时成惊弓之鸟,四处奔逃。四壁守御使刘延庆带着自己的手下万余人夺门而逃,被金军追上给剁了。统制姚有仲因为大开城门导致城破,被老百姓给活活打死,据说脑袋被老百姓给爆了,脑浆四溅。

    宦官黄经国****殉国,统制官何庆言、中书舍人高振带领族人和金兵展开巷战,当然结果很明了,族人几乎死亡殆尽,但是过程却壮烈无比……

    (本章完)
………………………………

第81章 081四六骈文

    汴梁外城沦陷,金兵入城……

    于是汴梁城,便成了野兽横行的闹市。这帮金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宋的首府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金军暴行激怒了宋军,宋军进入都亭驿,拿下金国使者刘晏,剁了。

    哎呀,这和打不过别人,就去打别人老婆有什么区别。可能很解气,但也很丢人,而且对大局没有任何影响。

    钦宗皇帝听到外城陷落,吓的那是不知所措,已经彻底的糊涂,以后该怎么办,他是真不知道。就知道哭,只有生不对,死不起的感觉。

    这个时候,内城百姓给皇帝出主意了。这些百姓要求前往官府衙门,领取武器和盔甲抗击金兵,一时之间竟然汇聚了二三十万人。

    这数字真的很不错,虽然没有经过训练,但是保家的意念是空前强大的,金国那帮野兽在外城干的事情,他们可都能看到。有了这些愤怒的百姓,保卫内城也许真的可以。看后来事情的发展,这个真的可以有。

    因为金国此时也筋疲力尽了,也没力量攻打内城。但钦宗皇帝不明就里。他觉得正规军都不行,百姓又能怎样?徒自伤亡百姓罢了。

    此时的钦宗皇帝已经彻底的心灰意冷,看着眼前的这帮大臣,心说:这都是一帮什么人?排挤李纲的时候,一个个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关键的时候要不就是要投降,要不就是找一个郭京来搞事。

    思前想后,还是谈和吧,花钱买太平,当年祖辈们不也这么干的嘛。比起和平,其他都是浮云,还是祖宗靠的住。

    老百姓看你皇帝都这样了,也就慢慢散去了,也许主动投降,金国人就不会祸害内城了。

    二十六日,命令何矫和济王赵栩出使金营。

    二十七日,何矫返回汴梁内城,说金军要求太上皇(徽宗皇帝)出城和金国人会面。

    钦宗皇帝不知道金国这一手是什么意思?这帮金国人是想把太上皇当人质,还是有其他想法?钦宗皇帝害怕出幺蛾子,便一本正经且豪气万丈的说:“老爸年龄大了,由于受到惊吓,现在身体状况不太好,要去还是我去吧。”

    就从这话的的表面意思来看,钦宗皇帝还真算孝顺,但说徽宗身体不好,这话说的肯定假。徽宗皇帝身板应该相当不错,后来从汴梁经历各种非人待遇一路也挺到了黑龙江阿城,然后还坐在井里观了好几年的天,才去阎王殿里报道,这身板杠杠的,能是病秧子吗?

    当然了,钦宗皇帝自所以这么孝顺,这么大义凛然,主要是担心金国和自己老爸狼狈为奸,把自己从皇帝的位置上扒拉下来,让自己做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所以只好自己舍命博一把。

    咱们千万不能认为钦宗皇帝想多了,事实上他真没想多。万一徽宗皇帝在金营许诺给金国好处,让金国人很开心,金国人会不会在把皇位许给老爸,这很难说的的?到时候自己算什么?

    当钦宗皇帝车架离开的时候,张叔夜闻讯飞速赶到,紧紧挽住御车的辔绳,极力劝谏不让皇帝的车驾前行,不让皇帝去金营。

    钦宗皇帝也是没有办法,自己的担忧也不能说出口,便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免生灵涂炭,朕是不得不亲往金营啊!”

    张叔夜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禁不住大声号哭,向钦宗皇帝再三跪拜,在场宋朝军民和张叔夜一样,听皇帝是为了生灵,也被感动了,大家跟着车架,是哇哇的哭啊。

    钦宗皇帝在车上频频回顾,勉励张叔夜道:“嵇仲努力,嵇仲努力啊!”张叔夜字嵇仲。

    三十日的时候,钦宗皇帝到达青城和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会面。

    金国也算爽快,开出了条件:一,割两河之地(河东和河北)。二,把之前许诺的赔款给还上。三,大宋要向金国称臣,上降表。

    从三镇到两河两河,从伯侄到君臣。从物质到精神,大宋都被扒拉的体无完肤……

    在冰天雪地里冻了一夜,钦宗皇帝没有辩驳,都认了。

    如果说第一次金兵南下,还可以谈一谈的话。这一次就算是秦皇汉武再现,又能如何?一而再的让敌人轻易打到家门口,连一场像样的胜仗都没有打出来。别人要什么,真的就只能给什么。

    宗望和宗翰这两个活宝,竟然要求钦宗皇帝的降表,按照工整的排比和对偶来写。要说这两个野蛮人喜欢骈文,在下是不相信的,之所以这么办,就是要**裸的羞辱钦宗和大宋。你不是文明吗你不是开化吗?那就让你用你的文明和开化向爷投降。

    这篇降表几经修改成文:

    臣桓言:背恩致讨,远烦汗马之劳;请命求哀,敢废牵羊之礼。仰祈蠲贷,俯切凌兢,臣桓诚惶诚惧,顿首顿首。窃以契丹为邻,爰构百年之好;大金辟国,更图万世之欢。航使旌绝海峤之遥,求故地割燕、云之境,太祖大圣皇帝特垂大造,许复旧疆。

    未阅岁时,已渝信誓,方获版图于析木,遽连阴贼于平山。结构大臣,邀回户口,虽讳恩义,尚贷罪愆。但追索其人民,犹夸大其土地,致烦帅府远抵都畿,上皇引咎以播迁,微臣因时而受禅。惧孤城之失守,割三府以请和。屡致哀鸣,亟蒙矜许。

    官军才退,信誓又渝。密谕土人坚守不下,分遣兵将救援为名,复间谍于使人,见包藏之异意。遂劳再伐,并兴问罪之师;又议画河,实作疑兵之计。果难逃于英察,卒自取于交攻,尚复婴城,岂非拒命?怒极将士,齐登三里之城;祸延祖宗,将隳七庙之祀。已蠲衔璧之举,更叨授馆之恩,自知获罪之深,敢有求生之理?

    伏惟大金皇帝陛下诞膺骏命,绍履鸿图,不杀之仁既追踪于汤、武,好生之德终俪美于唐、虞。所望惠顾大圣肇造之恩,庶以保全弊宋不绝之绪,虽死犹幸,受赐亦多。道里阻修,莫致吁天之请;精诚祈格,徒深就日之思。谨予叔燕王俣、越王啤、景王杞、祁王模、莘王植、徐王棣、和王式及宰相百僚、举国士民、僧道、耆寿、军人奉表出郊,望阙待罪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谨言。

    天会四年十二月二日宋皇帝臣赵桓百拜上表。

    这文章写的绝对足够奴颜婢膝,都tm“屡致哀鸣”了,宗望和宗翰一看,不错,基本都是四个字和六个字的,对的很齐,很好,回去吧。

    十二月初二的时候,钦宗皇帝回来了。钦宗皇帝之所以能够回来,绝对是幸运。按理说啊,金国既已有了灭赵宋的心事,就应该不会让钦宗皇帝回来。

    (本章完)
………………………………

第82章 靖康之变

    金国能让钦宗皇帝,这么施施然的回来,不是说金国很傻,没有灭掉大宋念头,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想出,如何将大宋皇室一网打尽。即便在这个时候,扣住扣住钦宗,也不没有什么卵用,因为里面还有可能在立一个,因为太上皇和皇太子都在立面呢。

    钦宗皇帝回到了内城就开始派人去交接两河之地,结果两河之地的军民不愿意投降,奋起抵抗,金国一时之间根本拿不下两河之地。

    这个不重要,大宋朝廷已经下过旨意了,你金国有没有本事拿下来,是你们的事情。

    关键是钱财,整个汴梁城掘地三尺也搞不出来那么多钱,当时抄了梁师成的家,也不够。估计当时钦宗皇帝第一次觉得,贪污是个好事,这个梁师成怎么就贪污了这么一点呢。

    这个梁师成是当时的“六贼”之一,他的奸太多了,咱们就不一一赘述了。

    咱们说一个关于梁师成的奇葩故事。这小子年轻的时候附庸风雅,冒称自己是苏东坡的儿子,搞的老苏不都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是在四川,还是在汴梁,还是在岭南……?纵东坡先生一生聪慧,也是没能弄明白,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究竟是谁!

    不管苏东坡有没有闹明白,老梁真是入戏了,在老梁风光的那些年,老苏的儿子们过的都不错。

    题外话结束,当时汴梁城内的权贵、富商都要出血,这是硬性条件,不是和你商量着来的。据说当时徽宗皇帝的红颜知己也没能幸免。不愿意出血,那你就出命,就下大狱……

    您还别说,真就有要钱不要命的,而且还很多。据说当时开封的监狱人满为患。即便如此,钱还是不够……

    北宋末年的状况还真比大明末年要好上许多,还能搞到一些钱。大明末年崇祯皇帝让百官捐钱,大明上下都除了无动于衷还是无动于衷。这可能也是厚养士大夫和苛养士大夫的区别吧。

    金国估计大宋真的是没血可以出了,就来玩新的花招,说可以用女子来顶。于是乎,一个公主多少钱,一个诰命妇人多少钱,一个普通女子多少钱,按着人头算,价格透明,童叟无欺。

    钦宗皇帝竟然也答应了这种野蛮的要求?是的,他真的就答应了!

    这还是人干的事情吗?大宋皇帝还是个男人吗?对于这种赤条条的羞辱,怎么能忍受?那都是你家的后宫,你的宗族,你的子民……

    如果说“和亲”是送女人换和平,已经被后人诟病了。那么大宋这一手,算什么?在下竟无言以对!

    钦宗皇帝成了历史上最可怜,最有家底的老鸨……

    根据《开封府状》载: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被抵押折价的各类女子统计竟有一万一千六佰三十五人。

    金国这边是越催越紧,大宋这边钱和女人还是不够,于是金国就让钦宗皇帝再来大营谈谈。

    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好谈的呢?一次的羞辱还不够?还要在来一次?为什么不抵抗呢?真的是怕了吗?钦宗皇帝的恐惧是源自于什么呢?死亡?难道你去了,就不会死吗?被废掉皇位?难道你去了,就不会被废?

    皇帝已经是行尸走肉了,已经丧失了所有的骨气。他不是愿意抵抗,是连这个念头都不愿意有。金军在外面时不时威胁,要攻打内城。他别无他法,只能再次前去谈判。

    在下九百多年后看这件事情,也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其实金国真的是吓唬大宋,他本来满打满算就七八万人,两军已经大战了这么久,他的人也死的差不多了。如果真有力量攻打内城的话,他们会和你废话?

    可当时的大宋没有前后眼,自然不知道的金国的状况,所以钦宗皇帝只能选择再去一次。当时很多人的预感就不好,这一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何矫和李若水的劝谏钦宗任命太子为监国,以备不测。

    太学生徐揆就上书钦宗皇帝不能去金营,现在应该和金国决一死战。这个太学生说的很对。大宋已经无路可退了,哪怕金国想要给你一丁点脸面,能把事情做到这一步吗?只是小徐同学人微言轻,无法激起钦宗皇帝的英武之气,所以上书也就是上书,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在下写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一直觉得大宋不应该和金国开战,但是对方把你逼到了悬崖边上,你总不能真就双眼一闭就跳悬崖吧?钦宗皇帝还真跳悬崖了……

    徐揆也被金国给点名要去了,徐揆很爷们,竟然在金兵大营里抗议金国人的暴行,随后被杀,有种。

    其实死也是一门学问,死的早不如死的晚,死的晚不如死的巧。徐揆就死的很巧,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中留下了一笔,为后人所瞻仰。

    钦宗皇帝刚到内城城门口,老百姓就围了上来,阻止他去金营。这个时候钦宗皇帝也不是一点预感也没有,他也估计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心里可犹豫着呢。

    皇帝刚想犹豫,心思刚要活络起来,就被京城巡检范琼给打断了。老范组织军队开道,哄骗老百姓说:皇帝今天晚上还能回来呢,你们别跟着瞎起哄。

    老百姓不傻,个顶个的精明,见老范一脸的猪样,心中不由的愤恨,就是这个家伙屡次战败,推脱冰裂是天变亡国,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顿时就有很多百姓拣起了板砖一顿猛拍。

    可老范的军队是正规军,铠甲鲜明,枪硬刀利,虽然打不过金兵,但是打老百姓那是没问题。只用一会功夫,就把这群拍砖的百姓给打散了,钦宗皇帝在范琼的“保护”下于天会五年(1127)靖康二年,二月初六来到了狼窝。

    金国人就是想把你弄出来,和你谈个毛。直接把钦宗关了起来,从此容华谢后,繁华落尽。钦宗的皇帝的人生从一场风花雪月后进入了万年的悲伤……

    二月初六,金国发话说,废去赵宋,拥立异姓,其实也从这里看出来,金国对大宋的地盘真的不太感兴趣,只是讨厌大宋说话不着边际,我就要把你们这些,说话不算话的赵宋全给灭了。

    (本章完)
………………………………

第83章 南朝一人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其实金国还是很二,以赵宋君臣窝囊废的表现,已经足够的俯首帖耳,完全可以扶植赵宋的,你现在换一个异姓,无论是谁未必就见得比赵宋听话,而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有赵宋这么有范儿,谁能保证自己能镇得住全国。

    二月初七,按照内侍邓述所排列的诸王孙名字,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带着上万名骑兵的严密监视下,范琼裹挟着宋徽宗以及妻妾、子婿妇、女奴婢从皇城络绎而出,全部落入了金人的虎口。

    到十一日得时候,就轮到了徽宗皇帝和皇太子。

    为什么金国要把所有的赵宋皇族一网打尽,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给拥立异姓皇帝做准备,让老赵家的人彻底不能给新王朝制造麻烦。

    咱们在回头说说这段时间,徽宗皇帝都干了些什么事情。这老小子在金国第一次南下的时候,主动离职,去镇江上香。跑了也就跑了,可这老东西还能舔着大脸下太上皇令旨。

    钦宗皇帝虽然脑子有点残,但不是没有。当然知晓这其中的厉害,你这是分我的皇权呀,你都不干了,你还来给我添乱。于是每一道上皇令旨后面,就是钦宗皇帝的一道圣旨说:前面太上皇说的不算。

    这么一来的话徽宗皇帝觉得菊花有点紧,觉得这儿子不是好欺负的,心理的就慌慌又慌慌。蔡攸和童贯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自己的这个主子不值钱了,除非自己的这个主子再当皇帝。于是这帮人就想拥立徽宗,在江南另立朝廷。

    事情谋划的也挺好,徽宗皇帝觉得也靠谱,可问题出在了士兵身上。童贯带来的两万士兵都是陕西人,这帮人听说家乡沦陷了,个个都要回家。你不让他们回家,留在南方给新皇帝效忠,他们肯定不愿意干。如果使用强硬的手段,很有可能就是兵变,隋炀帝江都被杀的之事就要翻版重演了。

    还有一个事情让徽宗皇帝心有余悸,当年花石纲事件,在东南这个地方闹的是民不聊生,还引出方腊起义。

    老百姓对徽宗皇帝的印象并不好。诶,现在花石纲总老大来了,当地百姓会不会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给你来民变,这是很难说的。于是这事就没成,徽宗皇帝被李纲给接了回来,并捎带手把童贯等人干掉了。

    徽宗皇帝回来之后,日子过的就没以前那么舒坦了,现在是钦宗当老大,你是老大他爹也没用。老大反而会对你这个爹戒备之至。徽宗皇帝在皇宫里,想干点啥都不容易,直白点说,即使被软禁了。

    说徽宗皇帝的时候,说童贯已经死了,咱们给他在做个总结。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六贼”之一。

    从燕云逃回京城,童贯的命中贵人,徽宗皇帝就已经主动辞职了。钦宗皇帝虽然对童贯很有意见,但念其确有功劳,且手下有一万多胜捷军,便让童贯为东京留守,守卫京师。

    童贯这一生的辉煌,都源自于强兵打弱旅,你让他带宋军和金军干,能把他给吓尿裤子。老童早已经是惊弓之鸟了,他根本不想留在汴梁,而且他也知道钦宗皇帝不待见自己,所以就没接受这个任命,陪着徽宗南逃了。

    童贯怕死或许会得到钦宗皇帝原谅,但是童贯这一走,就会让钦宗觉得,你看不起我这个新皇帝。既然你这么喜欢抱老皇帝的臭脚,那就去好好抱着吧。钦宗皇帝首先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再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发配到英州、吉阳军……

    即便如此钦宗皇帝也没有打算放过老童,又诏历数童贯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斩杀童贯。在南雄,童贯被杀,头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童贯了,但是童贯惹出的祸事,却没完没了……

    现在金国点名要徽宗皇帝,徽宗的表现还真不赖,英武了许多,对使者说:我去金营如果能换回皇帝的话,我万死不辞。

    徽宗皇帝想的太美了,没那么多好事,你辞不辞都得要去。金国又收出在民间躲藏的赵宋宗室,几乎将任何与赵宋宗室有直接血缘关系,可以威胁到伪政权的皇帝位置人被一网打尽。可以说大宋皇室被金国来了一次格式化。

    这一次宋金大战,宋朝皇室几乎全部被俘虏。而赵宋对金国的惟命是从,并没有换来金国的一丝怜悯。金国已经定下废弃赵宋的大计,天会皇帝下诏,废宋钦宗与宋徽宗为庶人,然后封徽宗为天水郡王,封钦宗为天水郡公。

    如果说真有王公的待遇,那还好说了,尤其对徽宗来说,他本就不想当什么皇帝的,现在皇帝不当了,又没操心的事了,肯定是心情好,没烦恼;举头揽幸福,低头抱美好。可事实上,这爷俩就是一对俘虏,是从天堂坠入地狱的天使……

    而淮河以北的老百姓也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两百多年后,朱元璋建立大明,这些百姓的几世孙才又看到王师北定。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下特别喜欢太白先生这首诗,悲凉而苍茫,时空的闪烁,穿越了一切繁华和落寞……

    北宋灭亡!这一段历史被后世称为“靖康之变”。

    花凋零,落花随水流。水冰凉,曲终人已散。穿越千年万载的风霜,在这一刻定格,红尘中迷醉了的双眼,瞥见的那道惊鸿了,从这一刻沉沦了,这一沉沦便是千年。

    从此桃花纷飞,青丝拂柳便成了奢望,一切都被这场悲伤的旧梦埋葬,只有在薄厚不均的前尘往事中一页页的找寻,那片曾经被奢糜繁世染指了的人间。

    盛世难待,千年又千年,究竟是谁负了谁的约……

    在废皇帝现场,金国人上来扒徽宗皇帝和钦宗皇帝的龙袍。两位皇帝跟小白兔似得,也不敢反抗。

    侍郎李若水挺身而出抱着钦宗皇帝,阻挡金国人脱皇帝的衣服,并大骂金国人。

    现在是宗翰当家,不是宗望了,你和我叫板,我就弄死你。李侍郎先被割掉舌头,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