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塞北王朝金-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端派遣第二副将吴玠为前锋,进军青溪岭,迎击金军。
金军本就是游骑,加上对手是这种如狼似虎的宋军,立刻溃败。吴玠挥军追杀追击三十余里。
这一下,打得金国有点寒心了,我不过是来探路的,你们为什么要我们的命呢?!好,我们滚,我们马不停蹄的滚。
吴玠因此功被提拔为,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
曲端字正甫,镇戎人。
曲端出之于将门之家,他还是一个烈士遗骨。他的父亲曲涣,曾任左班殿直,战死在了沙场。
曲端三岁时,被授予三班借职。他为人机敏,而且喜好读书,文章写的很有水平,兵机韬略也是一流。
历任秦凤路队将、泾原路通安寨兵马监押、泾原路第三将。
西夏军队入侵泾原路,帅司调统制李庠迎敌,曲端就在这支部队之中。
李庠将部队驻扎在柏林堡,派出的侦察兵被夏军突袭,连带着军队大溃而散。
初出茅庐的曲端,奋勇杀敌、极力苦战,将西夏兵击败,整顿军队安全返回。
这一战,一战成名。但是由于整个战争失败了,所以曲端也没有得到什么封赏。
后,夏军再次入侵,西安州、怀德军相继沦陷。镇戎正处于要冲之地,如此重要的地方,却没有守将。
经略使席贡嫉妒曲端,在柏林堡之战所立的战功。便想给曲端下套子,举荐曲端知镇戎军兼经略司统制官。
他本以为,西夏军队会把曲端干掉,没想到曲端却大放光彩,使得西夏人不能前进一步。
这算是因祸得福,曲端不仅名气打出来了,而且还成了一个地方的首脑,有了自己的地盘。
(本章完)
………………………………
第124章 124南宋的挣扎
不过话说回来,谁知道祸福呢?若不是因为坐镇一方,曲端也许会成为一代名将,,下场也许不会那么惨。当然了,这是后话。
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由于父亲死后,葬在水洛城,吴玠也迁徙到该地。
吴玠年少的时候,就深沉果敢,有节操志向,通晓军事。在武略方面,弓马娴熟,文韬方面,读书也能略通大义。
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吴玠以良家子的身份,投军隶属泾原军。
所谓良家子,是指出身良家的子女。
所谓良家,是指不属于七科谪的军人,且不是医、巫、商贾、百工之家,是为良家。
七科谪是指,征发到边疆服兵役的七种人。这其中人包括贱民、刑徒、奴隶和少数民族兵等。
政和年间,西夏军队侵犯边境,宋夏交战。
吴玠因功补为进义副尉,后擢升为队将。
随从讨伐方腊,攻打河北盗贼等,因多次立功,被升为泾原第十将。
靖康初年,西夏军队进攻怀德军,西夏军败退以后,吴玠率一百多名骑兵追击,斩杀西夏军一百四十人,擢升为第二副将。
曲端趁着金国胆寒之际,攻下秦州,而义兵已经收复长安、凤翔。
李彦仙被离开范致虚以后,被任命为石壕县尉,坚守三觜。
别看李彦仙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但是大侠的名气不是盖得,老百姓一听到李大侠这三个字,那是纷纷前来依附。
金人不知道李彦仙厉害,就派兵攻打三觜。
当时金将站在山寨前骂阵,骂的那一个嗨,这就恼了大英雄。
李彦仙抖擞神,单枪匹马冲下山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其生擒活捉,两军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武的方面,下面来文的了,李彦仙命令部队假装战败,等到金人追击的时候,使用伏兵之计,这一招干的是极其漂亮,弄死金人数以千计。
这还没完,趁着金兵退兵之机,四面出击,攻下五十多座营垒。
嘎嘎,不打的你满地找脑袋,你就不知道,我们的李大侠文物双全。
当时,陕州还在金国人手里,但是金国人一直以来,对地盘不是特别感兴趣,就想招募伪军代守陕州。
李彦仙暗中派人前去应征,这些人混在进了伪军之中。
事情妥当之后,李彦仙带兵攻打陕州,兵锋直指陕州南门。
城中的“伪军弟兄”放起大火,金兵退到南城抵抗。
李彦仙预伏的水军,从城东北潜入,与城外军队呼应夹击,金兵弃城逃散,陕州城光复。
李彦仙乘胜渡过黄河,在中条诸山列栏栅,近旁的郡县,听说宋军打过黄河了,祖国的军队来解放我们了,在加上李大侠的威名,也是纷纷响应。
如此一来,李彦仙的力量,就壮大了。
穷只能独善其身,富了就该兼济天下了。李彦仙派邵隆、邵云攻打安邑、虞乡、芮城、正平、解州等地。
宋军很给力,接连告捷。
这仗打的,简直是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后来的岳飞,也未必能以一个县尉的身份,取得如此的战绩吧?
摊子铺的大了,就遇到了麻烦,李彦仙的属下,传布文书,需要州印章,就把李彦仙给难住了。
李彦仙连杂牌军都算不算,是身穿地摊货,脚蹬温州鞋,全身上下加起来不超过两百块,能拿出手的就一个县尉,哪里来那个玩意,就只好用县尉印章发布文书。
这事传到了朝廷的耳朵里,朝廷没亏待,这种有能力的豪杰。西北边有你镇守,给你官也愿意……
高宗皇帝很高兴,夸赞李彦仙说:“知李彦仙与金人战,再三获捷,朕喜而不寐。”
下旨任命李彦仙,为知陕州兼安抚使,升任武节郎、阁门宣赞舍人,并赐袍带、枪剑。
高宗虽不想抵抗,但是有人帮他抵挡,他当然是愿意的。尤其这只军队,不要钱,又不要粮。
李彦仙一系列的胜利,也是有隐患的。
陕州太过于突兀,突出了宋军的大防线,是扎进金国的眼中钉,肉中刺,金国人肯定,也必须要把李彦仙给拿下。
李彦仙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加紧修筑城墙,深挖护城河,扩充军备,大力屯田,并将全家搬到陕州,表示要“以家殉国、与城俱存亡。”
神稷山义军首领邵兴,很佩服李彦仙,率众来归。
李彦仙让邵兴统领河北忠义军马,屯守山门。
后来,邵兴死拼抗金,收复虢州。
一时之间,金国对李彦仙毫无办法。
李彦仙的英雄气,值得我辈学习,但舍小家为大家,在下一直觉得,是诛心的干活。之所以为大家,是因为要保护小家,这才是正确的逻辑关系。
邵兴也是一个牛人,咱们先来说说他。
邵兴(1095…1145)字晋卿,解州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人呼邵大伯。
南宋初年,率众抗金,在解州神稷山结寨,屡败金兵。
金人执其弟邵翼,逼迫其投降,他严词以拒,并出兵击败金军。
陕州失陷后,邵兴突围南下,改名邵隆,任商州知州。
保卫商州(今陕西商洛)十年。
宋金议和后,邵隆很郁闷,常有不平之语,后调任金州(今安康)知州。安康更靠近前线,邵隆便经常派兵化装出境,袭击金兵。
你这么玩,就让秦桧很不爽,你这不是我老秦的拆台吗?于是秦桧便下毒,毒死了邵隆。
三月十三日,完颜宗翰焚烧洛阳。
二十五日,完颜昌攻下恩州。
二十七日,宋廷任命范琼暂代,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驻屯真州。
范琼这个人前面提过,典型的一个小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真州被张遇祸害的不堪入目,有个朝廷命官,起码稳定了人心。
完颜宗翰离开以后,宗泽的名气更旺了,打败了金国最能打的人。
赵世隆和他的弟弟赵世兴,领兵三千,前来投附。
这也不能算是归附,原本宗泽离开磁州的之时,把磁州的大小事务,交给兵马钤辖李侃,结果出事了。
李侃和磁州的统制官赵世隆不和,赵世隆把李侃给杀了。
(本章完)
………………………………
第125章 125宗泽之死
这事就搞大了,擅自杀害朝廷命官,这还得了。
赵世隆在大宋,呆不下去了,只能跑路,要不做土匪,要不投降金国。
赵世隆虽脾气暴躁,但为人还算忠义,没有去当土匪,更没有投降金国,而是带着自己的弟弟和三千手下,前来投靠宗泽。
宗泽是很有原则的人,你赵世隆一时冲动,宗泽表示理解,但杀人就得偿命了,你也要理解我的原则。
赵世隆被杀之时,赵世兴佩剑站立在旁,表现的还算老实。但赵世兴手下的士兵,在庭下露出兵刃,准备要和宗泽来一下子。
其实这是假象,在下弱弱的揣测一下。
赵世隆作为宗泽的部下,不可能不了解宗泽的脾气。他犯的的是死罪,宗泽岂会放过他?如果没做好被杀的准备,他不会来见宗泽。
赵世隆用死亡,换取弟弟名节,手下三千士兵就算不知情,那么主要的将领,肯定是清楚的。
这帮人做出一副搏命的样子,不过是想证明,自己不好惹,给宗泽施压,以换取宗泽的宽大政策。
宗泽对赵世兴说:“你的兄弟被杀,你能够发奋立功,也足以雪耻。”
赵世兴这才喝止手下士兵。
宗泽并没有开出,什么优厚的条件,是因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赵世杰也明白这点,所以他选择了妥协。
宗泽说道做到,给了赵世杰立功的机会。
四月初五,金国再次攻打滑州,宗泽派赵世兴前去救援,赵世兴日夜行军,乘敌不备,将金人打败。
老赵抓住了这个救命稻草,咸鱼翻身。
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宗泽声望日著,金人听到他的名字,是既尊敬又害怕,与宋人谈到宗泽,必定称“宗爷爷”。
金国人还真是诚实,是不是被爷爷打屁股,就不丢脸了?
汴梁城现在很稳固,于是宗泽旧事重提,上书高宗皇帝说:“丁进率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
又奏言:“圣人爱其亲以及人之亲,所以教人孝;敬其兄以及人之兄,所以教人弟。陛下当与忠臣义士合谋肆讨,迎复二圣。今上皇所御龙德宫俨然如旧,惟渊圣皇帝未有宫室。望改修宝箓宫以为迎奉之所,使天下知孝于父、弟于兄,是以身教也。”
宗泽先后上了,二十多道奏章,皇帝被宗泽弄的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好降诏择日还京。
这只是一个说法罢了,宗泽是等不到了,其实任何人都等不到了,高宗皇帝是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历史证明,高宗皇帝确实没有回来过。不仅仅是高宗,南宋所有的皇帝,不管是主战的,还是主和的,都没有回过汴梁。
宗泽眼看着高宗皇帝,在放着空响炮,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
你还别说,很多大将,背上都会长出毒疮,明初名将徐达也是。
诸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看着诸将说:“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诸将流着泪说:“敢不尽力!”
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天(建炎二年七月初二),汴梁城刮起了大风,下起了细雨。
在灰暗的房间中,宗泽没一句话谈及家事,只是连呼三声“过河”,便去世了。
整个汴梁城闻知痛哭,一代文将,就这么过世了。百姓哭宗泽,一则是因为感念,二则,是哭自己的命运。宗泽离开了,汴梁还守的住吗?
可命运就是这么的悲催,就像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
宗泽所留下的遗书,仍是要求高宗皇帝,返回京城的。
朝廷赠宗泽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为忠简。
宗泽为人直率讲义气,亲人朋友中,有不少贫穷者,依靠他为生,但是他对自己却非常节俭。最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君父侧身尝胆,臣子乃安居美食邪?”
起初之时,宗泽召集群盗,聚兵屯粮,团结各路义兵,联络燕、赵的豪杰,自认为渡过黄河,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然而大志终未成,是大宋的遗憾,也是宗泽遗憾,更是整个长江以北,所有百姓的遗憾。
在下对宗泽,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对于宗泽能不能北伐,也持有怀疑的态度。
但是在下得承认,宗泽在宋金交战初期,是唯一能和金国掰手腕的宋将。
他收复了汴梁,守住了汴梁,给高宗皇帝在江南的立足,争取了时间。
也给后来的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人的成熟,争取了时间,如果非得讨论,谁是建立南宋的第一功臣,在下认为是宗泽。
宗泽之子宗颖,在军中深得士兵拥护,但毕竟他不是宗泽,威望不够。
宗泽死后几天,将士离去者十之有五。
京城百姓请求,以宗颖继承父任。
可朝廷却疯了心,任命杜充为东京留守,以宗颖为判官。
杜充与宗泽背道而驰,颇失人心,宗颖屡屡争辩,杜充是充耳不闻,宗颖无奈之中,心灰意冷,请求归家服丧。
从此,豪杰好汉不再被朝廷任用,聚集在东京城下的义兵,散去再为盗贼,中原彻底失去了希望。
宗颖后来又被启用,最高做到吏部郎中。这是后话了。
咱们先把宗泽说完,但这一年的四月、五月、六月,还有许多事情发生,咱们继续说。
四月十二日,完颜宗翰离开洛阳后,宋军翟进部队在抵达进入洛阳。
金兵一看,小样,你到能捡便宜,立刻纠集怀、卫、蒲、孟几州的军队,攻打洛阳城,金兵用斧头砍开洛阳城门,双方展开巷战。
翟进寡不敌众,被迫退出洛阳,其次子翟亮,在这场战斗中死去。
翟进字先之,河南伊阳人。
最早的时候,做捉捕强盗的小官,后来因为抓强盗抓出名了,补下班殿侍,后来官越做越大,充任京西第一将。
(本章完)
………………………………
第126章 126狗血的牺牲
本来日子过的顺风顺水,却因为熙河主帅刘法,泾原战役失利被牵连,降官停职。不过还好,不久之后,官复原职。
大宋和金国还处于蜜月期的时候,金国归还了大宋的河北故地,翟进改任河北第四将。
翟进前往遂城上任之时,辽**队如狼似虎的杀了过来,都统制刘延庆,令翟进为先锋,与辽兵战于幽州石料冈、卢沟河,翟进不负刘大帅所托,一路是所向披靡。
和辽国人刚打完,金国人又来了。
金国进犯汴梁,宋朝廷密召西道总管王襄,合兵三万,前往京城勤王。
到叶县的时候,汴梁城已完蛋可。
王襄放弃了勤王,但又不敢回到河北,打算带领军队南下。
翟进却极力阻止军队南下,这让王襄很不高兴。
王襄一怒之下,就和翟进分道扬镳了,你翟进想要当炮灰,你自己去吧。
翟进继续勤王,但最终因为人马太少,且军心不稳,没有到达京城。
经略使范致虚,集合五路军马驻扎、在潼关的时候,以翟进统领河南民兵,收复西京。
翟进到达福昌县,派兵袭击金兵营垒。
金国的游骑很嚣张,在郊区吆五喝六的装13。
小样,让你知道大爷的厉害,翟进设置了埋伏,把金国游骑,一个一个的,都擒拿了过来。
金人进逼灵山寨,翟进与金人展开战斗,突破金国的包围,到达了高都县。
翟进没有逃跑,也没有停止和金军的交战,纠集了乡兵七百人,夜晚行军、白天埋伏。
五天后,翟进到达洛阳城,夜半时分,破关入城,擒获高世由。
都总管孙昭远到达洛阳后,命翟进戍守渑池边界,并提升翟进为武义大夫、阁门宣赞舍人。
后,金人进犯白浪隘,将要渡过黄河,翟进趁金兵半渡之时,击败金兵。
不久,金国再次攻击洛阳,翟进兵少,洛阳再次陷落。
翟进兵败之后,退守伊阳,聚集散亡,仅仅只有一千人。
金人进犯薛封,翟进挑选精锐三百人,趁着月黑风高夜,纵火烧毁金人营寨,烧死数百金兵,在驴道堰(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吕店镇拉马店)活捉金将翟海。
后来,翟进统率军队抵达龙门,多次与金人隔黄河对峙,在洛阳展开拉锯战。
韩世忠一直跟着高宗皇帝和王渊,作为护卫队伍。后来,韩世忠收编张遇、平定李民和刘彦,被朝廷授命在京西等路,捉杀内外盗贼。
翟进的败军,遇到了韩世忠的部队,两人合兵一处,夜袭完颜希尹的兵营。
完颜希尹是女真的智者,率先得到了消息,做好了准备。
翟进和韩世忠的部队被打散。
韩世忠很惨,被金国追杀了一通,逃回汴梁城。
老韩一怒之下,砍掉了率先逃跑的陈思恭等人,在后来,韩世忠率领残兵南下。
韩世忠回朝后,朝廷很客气,没对老韩怎么样,反而还升了韩世忠的官,任为鄜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
不是韩世忠有人情,而是失败的将军、守臣都太多了。韩世忠这样的敢战之士,已经不多了,这才有了,这次的升迁。
翟进稍微好点,败逃数十里以后,扎下了营盘,还没缓过劲来,号称“没角牛”的大盗杨进杀了过来。
翟进那个郁闷呀,被金国人欺负也就罢了,你这种流氓加人渣的,变异结合体,也敢来欺负我?!
翟进乘杨进半渡之时,发起攻击,杨进大败而归。
要说翟进到这个时候罢手,也就算了,可是憋了一肚子火的翟进,非要把火发泄在杨进的身上,一路追了过去,毁掉了杨进的四个营寨。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翟进的战马受惊,把翟进给掀了下来,掉到了壕沟里。
杨进眼很尖,趁着翟进被摔的七荤八素,手起刀落,把翟进给结果了。
……
翟进英雄半生,万万没想到,会被这种流氓给杀了,这也太狗血了。
宋朝廷赠翟进为左武大夫、忠州刺史,以他的后代五人为官。
翟进死后,翟进的哥哥翟兴,带领部队,退保伊川(今属洛阳市)。
四月十四日,金兵拿下洺州,叛军孙琦焚烧随州,接着进入唐州抢劫,几日后进犯德安府,德安府击败孙琦。
边境线上打得不可开交,南宋朝廷也没闲着。
五月初五,朱胜非被任命为尚书右丞。
老朱这个人啊,有才,绝对的有才,
要说在武功方面,老朱打仗就知道跑,不过呢,人嘴巴好、文采好,马屁拍的很有技术含量。
都是有奶就是娘,有钱便是郎的主。黄潜善之流,充其量是个泼妇,对不起,他应该是悍妇,泼妇起码还有三点水。
但人朱胜非不一样,典型的优雅的淑女,喜欢风轻云淡的感觉,和舞文弄墨的生活……
比如说,人在马屁的同时,也不忘说实话,能在上书中指出,朝廷的过失,而不是黄潜善之流,满嘴的马屁。
比如说,咱们前面说过,老朱请求,还是康王的赵构登基,就说的慷慨激昂,催人尿下:“仁义者,天下之大柄,中国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苟失其柄,则不免四夷交侵之患。国家与契丹结好,百有余年,一旦乘其乱弱,远交金人为夹攻计,是中国失其柄,而外侮所由招也。陛下即位,宜壹明正始之道,思其合于仁义者行之,不合者置之,则可以攘却四夷,绍复大业矣。”
人家既没有让赵构北伐,也没阻止赵构南下,却给赵构带了一顶高帽子。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提过钱盖兵败的事。
因为兵败的人太多了,朝廷不仅没怪罪钱盖,反而给老钱升官了。
老朱觉得很不爽,老朱有话说:“钱盖任陕西制置使时,就弃师误国,这样的人怎么能获得升迁呢?”
钱盖因为老朱的这句话,不仅官没有升起来,反而被罢免了。
老朱的政治敏感度,是相当高,针对当时宰执大臣荫补太滥,上书给高宗皇帝发表了一通议论。
(本章完)
………………………………
第127章 127王彦去职
荫补又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世袭制的延伸。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后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这样一来,就把宰职给得罪了,但是老朱不怕,因为他有才,知道皇帝喜欢马屁,同时也喜欢人才,你那些只会马屁的人,不是他的对手。
有些时候,老朱连外戚都敢得罪,这种事情咱们就不列举了。
说了这么一通,老朱的形象,貌似很伟大。
老朱确实很伟大,他和李纲有很大区别,他从不为难皇帝,他甘愿为皇帝擦屁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