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塞北王朝金-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州才有多少兵,只能靠计谋,不能靠实力。靠计谋打败了一部分军队,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我还有九部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车轮战摆出,李彦仙也是一惊,完颜娄室不好对付了。
但老李不是常人,压抑住心中的慌乱,依旧是一副平常的意态。他登上望楼,大肆作技宴乐,地里却令士兵深挖地道,直通至金兵大营。
地道完成之后,李彦仙派健卒冲出,在金兵营寨举火焚烧,亲率大军冲杀出城,金兵大溃,后退数里扎营。
完颜娄室又受惊了,好歹也是一代名将,怎么在李彦仙的面前,永远脑子都抖不干,永远被水泡着,真是郁闷啊。
但转念又一想,自己有十万大军,只要按照这个计策,可保事万无一失,不能因为一次小败就如此惧怕,不能丢了大金男儿的脸。
先学会不郁闷,再学会郁闷死别人。完颜娄室想明白了,便回到陕州府城下,和李彦仙耗了起来。
金军虽然败了,陕州城也是一片惨相。
金兵利用鹅车、天轿、火车、冲车等攻城工具,加强了对陕州城的围攻。
李彦仙在战斗中被金人炮火所伤,全身糜烂,仍坚持不下火线。
战争惨烈不用说了,因为没有战争不惨烈的。更为要命的是粮食就要吃尽了。
李彦仙只能带着军民煮豆子吃,取豆汁喝。
哇,新鲜豆浆呀,好东西!可咱们要知道,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在新鲜的豆浆也没有一碗米饭来的实在。
这个豆子从哪里来的就不清楚了,可想而知,豆子也不会很多,很快就会吃完,李彦仙看着在城外的志在必得的金军,只能继续派人找张浚求援。
张浚没有李彦仙的计谋和魄力,但是绝不是像杜充那样没有担当的人,支援各路军队那是他愿意做的事情。
可问题来了,张浚太二了,他让手下的人拿着金币犒劳陕州府的军民,你这不扯淡吗?对李彦仙来说,米饭比金币重要的太多了。
当然了,张浚也让都统制曲端率泾原兵支援李彦仙,但是曲端讨厌李彦仙这种半路出家的军人,更嫉妒李彦仙的功劳比自己大,官位也比自己大,所以死活不去救李彦仙。
你这不是扯淡吗?就算李彦仙得罪你了,可是陕州城百姓可没得罪你,你这么干对得起天地良心吗?不能否认曲端是一代名将,但是心胸狭窄也是一代难寻。
所以老曲最后的惨死,不能算是冤枉他。岳飞的功劳比曲端大多了,死罪当中也有一条援救淮西不利。由此可见,支援不利是大罪。
曲端按兵不动,张浚就懵逼了,他能调动的所部太过遥远,而且路途极度不通畅,根本无法支援。
看这张浚满脸的“二”字,手下幕僚对张浚说:弱国金人在短时间内攻下陕州,黄河边得所有城池就全丢了,之后金国并可窥视巴蜀。我们必须出兵,死马也要当活马医。
张浚一想也是,于是兵出长安,但是行军实在是困难,几乎无法前进。
李彦仙的手下邵隆、吕圆登、杨伯孙也从外面来援助,由于道路艰险伤亡很严重,仅仅有很少很少人到达而已。
在这种环境一下,陕州依旧一次又一次的击败金兵。
完颜娄室很纳闷,没见过这么会打仗的人,这种绝对是人才,哪里是折可求这样的人能比的?
娄室起了招降李彦仙的念头,派使者到陕州城内对李彦仙说:只要你投降,就任命你做河南兵马元帅。
李彦仙是何等样人,一代大侠,天之骄子,哪能屈膝投降。不仅没投降,还把金国派来的使者给斩杀了。
完颜娄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金人更加猛烈的攻城了,可是老李有如大神附体,陕州城就是不破,
金人无奈,再次用招降的计策,派人在城下喊话说:只要投降,给予以前许下的官秩。
李彦仙没有答话,直接用强弩射死了喊话的人,算是给了完颜娄室答案。
完颜娄室之灾闹不明白,李彦仙为什么这么淡定,一直于他开始怀疑淡定,是写在腚上,还是写在脸上。
战争就这么一日一日的进行,李彦仙设置钩索,每天钩取金人,撞击斩杀在城楼上。可是城墙上守卫的陕州宋兵伤亡日尽,金兵的攻势则越来越猛……
以弱毙强,需要乘着强打盹,娄室是不会打盹的,因为他已经被打怕了。
若强严正以待,弱决不可能会胜。
终于,在建炎四年正月十四日,陕州城破……
李彦仙率领军民展开巷战,身上中箭无数,左手臂多次被敌人砍中……
完颜娄室很看重李彦仙,重赏招募人生擒李彦仙。
李彦仙看到大势已去,因“不甘心用身体承受敌人的刀刃”,而换上破旧的衣服逃走渡过黄河。
不久之后,李彦仙听说金人士兵屠杀抢掠,不由得慨然流涕说:金之所以纵杀于此城,是因为我坚守的缘故啊,我还有什么面目,生活在这个世上呢?”于是投黄河而死,终年三十六岁。
本章完
………………………………
第155章 155金兵北反
一代名将周瑜也是在三十六岁去世,可周瑜取得le赤壁之战的胜利,如果不一本三国演义把周瑜黑的一无是处,那么一生没有吃过败仗的周瑜,将会有更响亮的名头。而我们的主人公,其才智绝对不输于周瑜,却落得如此下场……
一代大侠,一代军事家,一代武术家陨落了!!!副将邵云、吕圆登、宋炎、贾何、阎平、赵等人也一并殉难。
青史几多名姓,红尘难遇奇才。一年陕州秦汉关,铁剑长鸣未入匣。西风声长啸。
风骨弥漫千年,青丝白衣清秋。少时心事关山难,功业如梦隔苍山。雄魂尽尘埃。
在下胡诌几句,是对大侠的哀思,哀思不会尽的,因为那些真真傲骨,是中华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是这些人,让在下觉得,生为一个中国人,该是自豪的。
除了李彦先的弟弟弟李夔、儿子李毅得以幸免,全家遇害。
张浚接受皇帝的诏命,赠李彦仙为彰武军节度使,在商州建立祀庙,号忠烈。用李毅为官,给予住宅一处,田土五百亩。
绍兴九年1139,宣抚使周聿请求朝廷在陕州立庙,取名“义烈”。
后来,南宋把商、陕州割让给金人,便把李大侠的庙迁到阆州。
乾道八年1172,易谥号“忠威”。
宋史对李彦仙还有一段记载:彦仙身材高大而且脸长,严厉不可进犯。以信义治理陕州,违犯命令者即使贵要也严惩不贷。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乐意为其所用。他具有运筹谋略,善于应变。
曾经到青涧一带,突然遇见金人,众人都陡然一惊,彦仙依傍山势树立疑兵旗帜,慢慢地占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怀疑有埋伏,引兵而去,彦仙追袭金人于险要之处,金人践踏伤害纵横相枕。
关东都被金人攻下,惟独陕州保全,金人决心打算攻下陕州,然后合力向西进攻。彦仙以孤城控扼要冲之处又一年多,大大小小战斗二百次,金人不能西进。州城陷落,百姓没有二心,即使是妇女也登上屋顶用瓦石投掷金人……
也因此激怒了金人,愤怒的金人毁掉了城市杀死了居民,整个陕州几尽灭亡。
陕州终于被拿下了,而江淮战线则告一段落,完颜宗弼所部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已成强弩之末了,急需要休整。
完颜宗弼不敢把部队放在江南休整。首先士兵就水土不服,其次在没有援兵的状态下,宋兵一旦聚集了力量,肯定会给自己致命一击。
不过,撤兵也很麻烦,之前一路向南,没有占据撤退据点,也就是说没有退路。要想顺利的撤退,就得先把回路打通。
完颜宗弼的运起用光了,他军队选择了楚州作为退路。
楚州的守将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赵立,老赵是个能人,文韬武略都不在话下。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老赵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并在城下造了火池,只要金人开始用攻城器械攻城,严阵以待的宋兵就用钩子,钩取金人投入火中。
金兵很郁闷,面对这种狗血战法,实在是不知所措。兵书战策之上没说啊,这算什么啊,你老赵到底按不按规则出牌?老子很不适应你的打法的好不好?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金军玩起了敢死队的干活。
敢死队是一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存在,赵立才应该用这个战术,在江南抢了个盆满钵满的士兵,回去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时候怎会有卖命的心情?
见到敢死队被打了回来,宗弼也知事情没戏了,便打算集合所有力量一起北返。
此时金军的主力还在江南,二月初三,金军从明州退到了临安。
南宋朝廷令刘光世追击金兵!
这个命令有些狗血,你让老刘追击敌人,那不是开玩笑吗?老刘的专利是撒丫子跑啊,人家的小拳拳是锤不死金兵的。
功,我所欲也,命,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我了个去?刘光世哼哼唧唧的就是不去。
宗弼带着军队一路北反,几乎没有遇到应该有的拦截。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不是突然之间的事情,会有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称,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了士兵的心理层面上。
金兵胆子越来越大,又觉得只顾忙着打仗,抢的东西还不够多,就放出风声说自己直接从越州返回建康,以图让宋兵集结建康,好在秀州在抢劫一把。
两浙宣抚使周望得到了这个消息,也不详细的查一查,就直接派遣统制官陈思恭、张俊统兵进入秀州,为自己博得一个收复失地的功劳。
陈思恭了秀州才发现金国人在扯淡,根本没有去越州的迹象,人大部队是向着秀州开来了。
老陈是明白人,咱是来收复失地的,不是来打仗的,咱也没有太多的兵马,眼前这么大的一个坑,咱是不会填的,咱就选择施施然的离开。
咱就这么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点云彩,沙扬娜拉……
金兵攻打秀州,通直郎、权州事邓根留武翼郎、兵马都监赵士医,乘城拒敌。
金军这个时候已号称有十万人了,打一个小城肯定是不在话下了。
不久,秀州城就陷落了。
金兵进行了一番抢劫离开了秀州。
此时韩世忠从江阴率兵救援秀州,可惜速度慢了一点,金兵已经离开了。
咱们再插一点内容,本月十四日,汴梁城又被攻陷。
大家还记得杜充以率兵勤王的名义,带走了东京留守司的主力军吧,当时他把守卫开封的责任仍给了副留守郭仲荀。
杜充是聪明,人郭仲荀是傻子吗?活着才是第一生产力!郭仲荀为了保命也如法炮制,把守卫开封的责任推给了留守判官程昌寓。
我程昌寓傻吗?我想死吗?你跑,他跑,难道我不会跑吗?
妓女都尼玛装处,真处的只好装经验丰富,最后开封由权东京留守上官悟掌控。
程昌寓跑的时候,开封的军民已经沦落到挖野菜过活。
本章完
………………………………
第156章 156无耻之徒周望
上官悟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留守,他担任留守的时候屡杀劝降者,但是时至今日,汴梁城沦陷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
大迪里攻陷汴梁城,上官悟出逃,被盗贼杀死。
我其实一直没明白,为什么杜充,郭仲荀这种能好好的活着,而上官悟这种恪尽职守的人却死于非命?有的时候,你只能说,天道不彰。
在中国的神仙体系里,神仙一般是不会插手人间事务的,因为人是人,神是神,会没人类的事情,应该交给人类。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神貌似没有西方的神接地气,他们真的会惩罚小人的。
二十三日,金兵小股部队出现在了平江。
小股部队而已,就把同知枢密院事,两浙宣抚使周望吓坏了,逃奔太湖,平江守臣汤东野看大官都跑了,自然是也如法炮制,弃城逃跑。
周望生卒年不详,因为祖父周钦靖康年间勤王殉难,所以在靖康年间,周望被作为烈士子弟给予官职。
建炎元年到建炎三年之间。老周一直官居太常少卿,出使于宋、金之间。
建炎三年四月被任命为江、浙制置使。
后来苗刘兵变后期,苗傅裨将江池杀苗翊,向已官居兵部尚书的周望投降。
天上掉馅饼,这个运起好啊,自己什么也没做,好事就来了。
七月,老周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
九月,健康被金兵攻陷,周望被任命为周望为两浙、荆湖等路宣抚使,总兵守平江。
周望这个火箭般飙升的履历表,可以说朝廷对老周是恩深情重。
万事万物就是这样,你爱的人不爱你,爱你的人你不爱,无奈啊。
老周面对金军的小股部队就能弃城逃跑,可见这人是多么的寡情薄义。人都是应该有点知恩图报的精神,不为别的,就为这天地正气。
天地邪气多了,你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我们都是悲哀的始作俑者!
要说明老周的无耻,就得说说这件事。
周望曾经对高宗皇帝大言不惭的说:“臣观翟兴、李彦仙辈,以溃卒群盗,犹能与金兵对垒,拒守陕、洛。臣等备位宰执,若不能死战以守,异日何颜见彦仙辈!臣实耻之。”
什么叫做说一套,做一套,关键时候戴个套?在下确实对老周实耻之。
坏人如浩浩江水,好人如水上落叶,要想安心的活下去,也许只能沉沦其中随波逐流吧。
二十五日,完颜宗弼进入平江,金兵入城向来不会空手而归。
从周望逃跑到金兵入城,仅仅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老百姓还没有人知道金兵要入城了。
没有丝毫准备的百姓,面对野蛮的女人士兵,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各位看官可以想想,那就是异常人间地狱。
根据史料记载:“卤掠金帛子女既尽,又纵火燔城,烟焰见百馀里,火五日乃灭。”
平江当时被害者多达五十万人,最终活下来的只有十之一二。
我们可以痛恨金人,怒其野蛮,但周望等辈更加可能,正因他们的无耻,让金人视宋人如蝼蚁啊。
食肉者,不能只食肉啊,不能忘记食肉的原因啊。你们是父母官啊,百姓之所望所依啊。哪怕是秦桧,他是有政治理想的人,他也干不出这种事情吧。老周的理想是什么呢?究竟是为了什么而逃命,且无耻的活下去?
好在老天终于开了一次眼,看了一眼可怜的人间。
事情传到朝廷,满朝皆惊啊,英雄的老子,生出了一个龌蹉的儿子,这是基因传承吗?明显是基因突变,而且突变的这么尴尬。
周望被贬往衡州居住,再贬昭化军节度副使,连州安置。
周望有四子:周进、周通、周达、周道兄弟四人,前三人都因为老爸干了这件极度不地道的事情,坐贬削籍而害殁。只有最小的周道躲藏在了别人家里,而幸免于难。
用文明人的观点来看,株连是不对的,更何况周望所犯下的罪行,是任何株连都无法弥补的。
几十万百姓的命,就这么没了……
三月初一,金军祸害了平江后离开,统制陈思恭在太湖乘机出兵,打败金军的殿后部队。
老陈还是有点骨气了,比起那些望着金兵后背的将军来说,高尚了百倍。
初十,金军进入常州,守臣周杞弃城逃走。
周杞这个人也有意思,在月初的时候,他还有抵抗金兵的冲动,当时金军劫掠秀州和平江府之后。周杞派赵九龄到宜兴县请岳飞前来镇守常州。
周杞看着越来越近的金兵,觉得抵抗有些冒险,可能会身家性命不保,于是紧随赵九龄也来到了宜兴县,放弃了常州城。
岳大将军是何等人?当下二话不说,带着老周和老赵就启程了。
跟着岳大帅这么牛逼的人打仗,堪比奥特曼教训小怪兽,那个幸福啊。前后四战,夺回常州,又尾随追袭金兵于镇江府之东,又大了一场大胜。
此时,原杜充手下的统制、现已成为割据一方的盗匪的戚方攻陷了广德军,岳飞赶回宜兴县,带一千多骑兵赴广德军,但戚方已西去攻打宣州。
前面我们说到马家渡一战后,杜充就降金了。
杜充所部要不跟着杜充一起做伪军,要不就堕落成了贼军,到处抢劫,性质和金兵也差不多了。
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岳飞就是这群残花败柳中的祖国花朵。
岳飞所部在任何地方都是秋毫无犯,而且还能坚持抵抗金兵,而且战之能胜,这简直就是一个裸体壮男往南飞,永远排成一个“木”字,真爷们,纯滴。像刘光世这种玩意,就只能比成一个裸体太监往南飞……
至于杜充之流,就是一团肉馅往南飞,人渣而已。
完颜宗弼南下杭州之时,岳飞所部在广德境内六次截击金兵,并擒获了金将王权,俘虏金军首领四十多人。
岳飞挑选其中可用之人,用恩惠结交,将他们遣回金军,这帮人回到金营以后趁着夜色在金营里纵火……
(本章完)
………………………………
第157章 157黄天荡大战之擂鼓战金山
岳飞乘乱攻击,大败金军。
不能不感叹,不是路不平,是你们不行。
大家都是汉人,岳飞所部能所击者破,所当者靡?国困吗?其实是无才啊!军弱吗?其实是无将啊!
无才无将,才是国家的问题,上升的通道,被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给堵住了。细细想来,这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消亡的根本原因。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治军原则,让岳家军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
据说驻军钟村时,军中没有粮饷,将士忍饥挨饿,却不敢骚扰百姓。
就连金军中的汉兵都互相传告:“这是岳爷爷的军队。”争相前来投降归附。
前有宗爷爷,后有岳爷爷,他们就是大宋的汇仁肾宝,真是天不亡赵宋。
后来,岳飞平定了盗贼郭吉,战死死硬派盗贼张威武。避乱到此的百姓得以幸免盗贼祸患。
老百姓中刁民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良民,谁能给他们一份安宁,就会感激谁。当地的百姓,为了感念岳飞,竟把岳飞的画像供奉了起来。
活着就受人供奉的,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国,为数并不多。
建炎四年(1130年)春,宜兴知县钱谌派出使者告诉岳飞:县里的存粮富足,够一万人吃十年,欢迎他率军保护县境。
二月,岳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
金兵摆脱了越岳飞的进攻,又被韩世忠给盯上了,而且老韩已经追到了秀州,这让金军极为几张。
就后世来说,因为《说岳》原因,岳飞的名气大于韩世忠。可在当时,韩世忠的名气比岳飞大多了。
一个籍籍无名的岳飞,都可以让他们如此难堪,更何况是名声在外的老韩。
金兵没敢在常州停留太久,就开始继续前往镇江。
就在菊花乱颤的时候,金军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韩世忠在秀州张灯结彩的过上元节呢。哎呀妈呀,这太好了,老韩忙着过节,自然不会来追来了。
事实证明,金国人想少了,韩世忠过节只是一个幌子,人家已经出兵了,并赶在金兵之前,到了焦山寺屯兵。
当金兵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开了,心理负担猛增,感觉老韩随时都会给自己来一下子。抗压能力较差的金将李选,直接向韩世忠投降了。
金兵被卡在了下游,宗弼就开始难过了,不过宗弼好歹是带过兵的人,还是有点水平的,派人带着战书和韩世忠约定时间交战。
打仗下战书,是一个很二的行为,所谓兵贵神速,人家老韩在忽悠你的时候,可能提前给你下战书。
宗弼很二吗?其实是有一点的,因为这小子水平却是不咋滴。在下不是黑他,宗弼真的很菜,反正他丢人的事情还挺多,咱们以后慢慢说。
不过,这一手也确实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防止韩世忠耍计谋,我先将你一军,你只要不刷阴谋,兵对兵、将对将,金国勇士不会怕大宋造。
可问题是,大宋造只是一个统称,这不也有哥窑、定窑的名贵品吗?韩世忠的品相就是你宗弼买不起的。
约定时间后,宗弼带着士兵前往金山龙王庙,企图居高临下查看韩世忠的虚实。
韩世忠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了,早已料到了金军必有将领来此查看地形,便埋伏了数百宋兵在庙中,数百宋兵在水边。
一切都约定好了,金人一到,便击鼓发出信号,水边埋伏的士兵先杀入庙中,待金人逃走之时,庙中的宋军断起后路。
当完颜宗弼施施然的来了,而且只带着五名骑兵。
老天爷给了大宋一个绝佳的机会,可是大宋的的士兵太能搞事了,也不知是太想抢功劳了,还是太紧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