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帝使用手册-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辈子没法完成,就没法完成呗。完成了,那就完成咯。
靠!
这根本没法交流。
袁长文很是难受,但又不是非常强烈的痛楚。就像浑身不对劲,但又没有什么具体的疼痛。有点想哭,但似乎又没有哭泣的理由。
这种不对劲,正是被阻挡的表现,很明显有东西挡着我。可惜,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是斩杀本身吗?
如果是斩杀本身阻挡着我,那么就说明根本没有斩杀,其实是恐惧未来。我把斩杀当作改善生活的一种手段,所以才会恐惧未来不够好,从而产生一种迷茫。
害怕斩杀没有效果,害怕根本不像老师说的那样,可以摆脱恐惧。也许,这一切都只是骗局,但又怎么解释之前的那份轻松感呢?
肯定有一个地方“真实”,只不过,我不见得能够到达。
如果仅仅抱着“真实一定存在”,以及“那份觉察就是一切”,就可以达到“真实”的话,未免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太过于简陋了吧。
就是在害怕生活!
不管是恐惧金钱,还是恐惧修行,又或者是恐惧自己的父母,统统都是在害怕生活。
依旧认为脑子里的扭曲是正确的,比如自己根本不该离开帝国,自己根本不该放弃帝国第一人的称号,自己最不该断掉精神力修行,更不该坠入湖水寻求死亡。
如果没有离开帝国,自己也许已经怎样怎样……这种话语,不停在脑海中翻滚。并不明显,只是时不时隐隐约约闪过一些念头。说到底,我根本没有摆脱脑子里的扭曲。
它们还在我脑子里嚣张,每当我相信的时候,哪怕我嘴上说着不相信,嘴上说着斩杀之类的,但有些东西骗不了自己。内心深处,我还是相信着脑子里的扭曲。
毕竟,这么多年来,这是我唯一相信的东西。也是因为相信脑子里的扭曲,我才活到现在。尽管这种生活显得很扯淡,但我依旧没有斩杀掉脑子里的扭曲。尽管有那么多的证据表明,脑子里的扭曲就是一坨狗屎,但我依旧没有扔掉它们。
我还在相信,某种生活才是好的。比如跟大家一样,但是又不能太一样,要更好一些,这样才能获取大家的羡慕和关注。
原来,我就是懦夫。这么多章的斩杀,竟然都没有让我摆脱脑子里的扭曲,真是的,为自己感到悲哀。
不敢丢掉这些脑子里的扭曲,不敢抛弃所谓的生活,而这些生活如同狗屎一样正在散发恶臭。重复了多少次,竟然脑子里的扭曲还在嚣张。
我不是懦夫是什么?
敢说不敢做,大谈斩杀,其实根本就没有斩杀。犹如新生的小猫咪,不敢离开熟悉的环境,往往对于陌生的东西碰一下就走。但是,小猫咪有长大的时候,我有吗?
多么希望,下一秒就结束这一切。当然,这只是一种奢望。
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这种境界?现在好了,什么都没法相信,就算强迫自己回到过去,脑子也有一个声音在低声述说,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而且,自己的情绪根本就不稳定。突兀的难受瞬间袭来,根本没有任何预兆。这种情绪之中,想不跟人发脾气几乎不可能。看着同事的表情,听着那些虚假的话语,怎么可能受得了?
想前进,又没有路并且自己这么一个懦夫,哪里敢站起来前进呢?
想回去,但是真要决定回到从前的生活,自己又不愿意继续沉睡,更不愿意假装沉睡。
所以,似乎除了死亡,别无他法。
既然自己不会回去,那么脑子里还在幻想场景干什么?唉,角色从来都是这样矛盾。如果单单逻辑就可以理清角色,那么这个世界哪里还有这么多爱恨情仇的故事。
面对的是未知,完全的未知,因为这条路就是要把所有的已知全部斩杀。那些已知并非已知,而是无知,所以没有任何理由进行保留。
我不应该思考这些,前进才是我需要关注的,更远才是我的耳边警醒。真是不明白,如此简单的一件事情,怎么会变得这么复杂。
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的状况,那么多章的斩杀竟然毫无效果。
是我太弱智?还是角色太强大?
但是没有任何理由表明角色的强大,一个虚假的玩意,能有多强大?看看那份觉察,怎样都摆脱不了,这才叫强大。
还有什么阻挡着我?
感觉浑身不舒服,就像躺在沼泽之中,浑身使不上劲,但又知道自己的状态没对。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耗费如此之长的时间。
我是应该恭喜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成功呢?还是应该咒骂自己的无能呢?
另外一方面,我只是那份觉察。此刻,仅仅是觉察到袁长文这个角色的无助与无奈,仅此而已,并不能说明任何事情。
应该是无所谓的态度,但很明显,我根本没法做到无所谓。当然,这个讨论已经远离,斩杀结束之后,自然能做到无所谓。
无法做到无所谓,是因为我紧紧抓住某些东西。现在,斩杀才是最重要的。看见被抓住的东西,然后斩杀,自然就会像之前那样,带来一阵轻松感。
但是,挡住我的是什么呢?
………………………………
第七百二十五章 第一步125
人生没有意义,只有自己添加的意义。但是,角色必须抓住某个意义,哪怕这辈子就是玩,也必须抓住这个意义。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这才是一个诚实的状态。
所有的什么为某个事物奋斗终身,什么人必须怎样怎样,都是虚假的扯淡。我可以这样做,但这些事情并没有比拉屎这件事高级。
为什么要拉屎?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活着而不去死?
难道真的只是恰好有厕所,恰好有饭吃,恰好还活着吗?
我只需要轻轻一步,就可以从楼上跳下。或者拿着菜刀,就可以对着手腕轻轻一割。
为什么不这样做?
因为有家人有妻子有未完成的事业……吗?
但是,这些东西在哪里?根本没有一个外面有这些东西,至少我无法证明确实有一个家人妻子之类的。所有的东西,都在我脑子里,我能面对的也只是我脑子里的虚拟数据。
那么,所谓的家人妻子之类的,都是自己的想象而已。
在绕圈子!
请回答,为什么不去死呢?
肯定有什么是角色值得留念,肯定有什么被角色紧紧抓住,所以才不愿意死亡。
如果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角色的生死存亡根本毫不重要。我不相信那份觉察仅仅透过袁长文这个角色来觉察整个世界,就算如此,反正我是那份觉察,袁长文这个角色死了之后再换一个就是了。
如同马里奥的死亡与存档。
我根本不会相信,“我的人生只有一次”,“这是我唯一的人生”之类的屁话。
不知道就要有不知道的态度。
就算死神小可爱等着我回家,就算我也希望自己能跟随死神小可爱一起回家,但是角色依旧不会主动自杀。那么,必然有什么舍不得,必然有什么紧紧抓住。
是斩杀还没有结束吗?是我还没有完成吗?
所以,才因此不愿意自杀吗?
不对,斩杀这件事情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重要,而且我的言行也表明斩杀这件事情,似乎比不上其他事情。
我会幻想场景,我会做其他事情,如果斩杀真的有那么重要,我完全会丢弃其他所有。但事实上,我依旧紧紧抓住这很多自我定义。看不见,是因为我不够诚实,而不是什么无路可进之类的。
袁长文绷紧身体,一波忧伤袭来,哪怕在湖水深处,也能感受到这波忧伤。仿佛,情绪的拉扯根本无视空间和时间,永远都是紧紧跟随着自己。
比皮肤还近,比心跳还近,至少我可以更换皮肤和心脏,却永远没法主动控制情绪。更别说,什么轻易更换情绪之类的。
但是,斩杀本身并不重要。关于角色的一切,有什么重要的呢?我只是那份觉察,哪怕现在的思考也是属于角色,所以根本就是无所谓。
角色能够斩杀成功,或者永远都是失败,根本无法影响那份觉察。
矛盾点在于,我虽然知道这些,但对于其他事情的时候,却无法做到。比如金钱、事业、家人等等,根本无法做到什么无所谓。偏偏,对于斩杀这件事情,反而可以做到无所谓。
这不是角色的求生手段么?
更远!
如果我真的在此一直纠结,就是停止前进。
没错,我是那份觉察,永远至高无上的那份觉察。但现在,角色在进行自杀任务,这份思考也是角色自杀的武器。那么,此刻,角色决定继续斩杀。
这有什么问题吗?
靠!
斩杀跟追求金钱这两者之间,毫无区别。两者都是角色的行为,两者都是角色的思考,两者都是角色做出的决定。
无论角色的任何行为,都无法影响到那份觉察。也就是说,不管角色怎样选择,对于那份觉察而言,都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虚假。
斩杀自我定义,这件事情并没有比追求金钱更高级,也没有比拉屎更高级,所有的所有都是一个等级一个层次。只是角色自身将所有事情分出等级,分出重要性,造成一系列扭曲。
我一直都在潜移默化,似乎自己比别人更厉害,似乎自己走到这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狗屎!
能斩杀就牛逼了?能触摸真实就厉害了?知晓所谓的扭曲,明白唯一的真实,就可以横行霸道了?
同样都是虚假的,所以还有什么好分辨的呢?
我还没有完成,所以任何行为都是虚假。哪怕我完成了,任何行为同样也是虚假。因为角色永远无法到达“真实”,就算是“真实”在操纵角色,也只能表现出虚假。
角色存在,必定虚假。
为什么不去死?因为我还有斩杀没有结束,我还没有完成。
这跟追求金钱、追求事业、追求成功、追求人生乐趣、追求人生幸福、追求潇洒走一回……等等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一样的虚假。
有人因为家人而不去死,有人因为金钱而不去死,有人因为事业而不去死,我就是因为还没完成所以不去死。
之所以不承认这点,是因为我一直将斩杀高高挂起,认为斩杀比其他事情都要高级。于是,理所当然的不认为是斩杀本身阻挡了我。
跟其他追求不一样的是,斩杀是为了消减角色,而其他的是为了丰满角色。从那份觉察来看,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中,斩杀无疑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哪怕斩杀可以到达“真实”,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说,斩杀不过是虚假的行为,又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呢?
看不起别人,看不起那些不知道“我存在”的人。看着他们被困在角色中不自知,似乎替他们感到惋惜。
惋惜个屁!
我有什么资格惋惜别人?别人存在吗?我不过是在跟脑子里的虚拟数据对话,有什么好惋惜的?
就算别人真实存在,就算别人被困在恐惧中无法自拔,那又如何?
谁规定必须斩杀?谁规定必须打碎模板角色?谁规定必须成为自定义角色?必须走到“真实”?
我斩杀了那么多章,就是为了斩断脑子里的扭曲。没想到,自己悄悄再次设定更多的扭曲。
真是防不胜防啊!
袁长文发现,这跟幻想场景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丰满角色,就是为了让角色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存在。无论是幻想场景中的赢,还是如今高人一等的斩杀,都是这样的目标。
我就是垃圾。
………………………………
第七百二十六章 第一步126
角色的所有行为都是虚假,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斩杀呢?
既然斩杀跟追求成功,同属于一个层次。那我为何不去追求成功,反而让自己陷入地狱,在难受煎熬中反复挣扎斩杀?
无论做什么,都是虚假。但,“什么也不做”同样是一种做,所以无论做与不做,都是虚假。我不可能仅仅是不去斩杀,不去挣钱,不去吃饭,就可以达到“真实”。
如果仅仅是做相反的事情,或者仅仅是不做就可以完成,那么这个世界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完成了。
所以不会那么简单,可是,事实上确实很简单。除了那份觉察,其余皆是虚假,然后就结束了。
我可以不继续斩杀,那么对待其他事情,比如理想、事业、捡钱、家人之类的,同样应该如丢弃斩杀一样。但事实上,我并不能丢弃其他事物。而就算我不进行斩杀,同样丢弃其他事物。
那么,这个丢弃其他事物的行为或者过程,本身就是斩杀。
否则,就是角色的求生。之丢弃斩杀而不丢弃其他事物,这就是在回归从前。只不过麻烦的是,我不会被角色欺骗太久。
就算回归从前什么金钱、家人、责任之类的,过不了一会就会自问,“我在干什么?”过不了多久,就会期盼发生一些事情,然后毁掉整个生活。
于是,再次陷入斩杀。
当然,完全有可能继续轮回,丢弃斩杀回归从前。没有人规定,我这一生必须斩杀,更没有人可以保证,我这一生能够完成斩杀。
上帝算什么?在那份觉察面前,上帝不过是同样虚假的玩意。如果上帝等于那份觉察,那上帝更帮不上什么忙,除了觉察还能怎样呢?
就算我这一生,确实有一个什么高级灵体这种玩意,操控着整个宇宙。也没有任何意义,那个高级灵体同样不真实,那份觉察不是他的觉察,而是整个二元世界的觉察。
角色会问,“我该怎么做”,这是坏习惯也是角色求生的呼救。如果没有一个规则提前设定好,角色就会非常不习惯。
就像问,“什么时候吃饭?”
答,“饿了就吃饭。”
问,“什么时候饿呢?”
答,“吃饭的时候就饿了。”
我能确定自己晚上六点吃饭么?我能保证自己的确定一定能够实现吗?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造成提前吃或晚点吃?
角色需要规划,一旦移除时间,一旦变得随意,角色就会很不舒服。特别是关于人生大事这一块,似乎脑子里的扭曲就是真理,只有相信脑子里的扭曲才能存活下来。
仿佛,自己能活得很好,全靠脑子里的扭曲一样。
就是在害怕生活,就是不敢让事情自由展开。当然,这些东西是关于自定义角色的,而非斩杀。就像一直重复的那句话一样,角色的任何行为都跟我无关。
看起来,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选择,但事实上,角色根本没得选择。而且,一旦移除时间,整个事情就变得虚无缥缈起来。
有没有这种可能,此刻我在这里,拥有这段记忆,然后身边的事情也能配合记忆。接着下一刻,我却在另外一个地方,然后拥有另外一段记忆,同样身边的事情也能配合记忆。
有可能吗?
我怎么可以区分这一点?
看起来,如果一个角色拥有一个**,然后完整的按照时间流逝体验一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梦境设计。
但是,一个角色拥有一个**,然后不定的改变记忆以及所处的空间环境,这同样也是一种合理的设计。也许想要快速翻找什么,也许有什么特定目标,又或者仅仅是一种体验方式。
就像我们有时候就喜欢快进看片子,甚至游戏和电影同时开启。
那么,谁知道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一个角色拥有不止一个**,而且还能同时存在,以体验完全不同的各种人生。那份觉察,难道做不到这一点?
又回到这里,全部角色的背后,都站着同一份觉察。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完全有可能,就只有我这份觉察其余人都并非真人。虽然这种设计效率很低很拙劣,但并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因为没有任何人规定,这种事情必须要高效率的存在。
所以,我知道什么呢?
问题就在这里,我明明不知道,却假装知道很多事情。哦不,不是假装,而是以为自己真的知道很多事情。从宇宙的开端到行星的运行轨迹,宇宙模型以及星系膨胀速率,暗物质反物质中微子玻色子……
我知道的太多了,导致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事实上我其实一无所知”。
不愿意丢弃自己的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在这些扭曲的指导下,所有事情都要思考。有些事情,看起来思考起来非常愚蠢,比如什么所谓的事业上升期结婚生子之类的。
又或者,丢掉一个稳定的高收入工作,去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干嘛的事情。甚至,根本不清楚自己未来的任何计划,就果断的丢弃现在的一切。
所谓的冲动,也许就是如此。
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脑子里的扭曲就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也不会称之为扭曲。
我不知道,就应该有不知道的态度。这句话说了多少次,但我做不到,跟曾经的我有什么区别呢?甚至,比曾经的我还要差劲,至少曾经的我相信“努力就会成功”,至少会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但现在,我本来可以在斩杀的道路上前进,只要做到“不知道就应该有不知道的态度”。可惜的是,我做不到,所以整个人变得混乱无比。既丢不掉脑子里的扭曲,又无法按照扭曲来做事。
当然,在那份觉察看来,这一切都是如此完美。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超出唯一真实,也没有什么事情的发生可以出乎意料,更没有什么状况可以影响到那份觉察。
所以,一切都是完美的。
我不会这样看,角色也不会这样看。说这些文字语言都可以说,甚至可以说得很好很动听很委婉很优雅很深奥,但是屁用没有。
要么“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这个变成我的现实,要么我只是一个说大话的小丑而已。
现在看来,我明显没有完成。
………………………………
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一步127
角色根本无关紧要,角色在意的更是虚无缥缈。
不仅无关紧要,事实上,角色根本就是虚假的。
这份思考,正在敲打这些文字的手指,同样是虚假的。
只有那份觉察,而我却永远无法触摸那份觉察。换句话说,能够触摸真实的不是我,不是袁长文这个角色。
这真是让人悲伤的结论。
我一开始就知道,但知道归知道,此刻的悲伤又是另外一回事。文字的描述,理论的知晓,都不足以直接体验。
现在,这些文字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敲打,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噼里啪啦飞快的敲打。
没有什么是重要的,成功或者失败,荣耀或者羞耻,富裕或者贫穷,都不重要。角色会在意,而那份在意本身也不重要。
无关紧要,不管是什么东西,家人也好,金钱也罢,都是无关紧要的。那些看法,那些对世界的理解,那些所谓的人生高见,此刻看来毫无生气比一坨狗屎还要生硬。
还有喜好,还有对某些事情的仇视,那些喜欢的事物,那些憎恨的厌恶的东西,似乎也变得无关紧要。
损失?我损失了什么?时间?金钱?别人的好意?父母的期待?人生的乐趣?
我不知道。
如果我根本不拥有这些东西,谈何损失?
别人的好意,是我“认为”的好意。我根本不知道他究竟是不是好意,但我会把它理解成好意,于是就有了“别人的好意”在我脑子里。
甚至,连别人也只是脑子里的虚拟数据而已。
就算别人真实存在,那么别人说的话语、行为、表情等等一系列东西,谁在理解?对吧,一切都是我自己的理解。而这份理解又是建立在这么多年的记忆、认知、知识储备之上,纯粹虚假的玩意。
我能进行互动的,就是脑子的虚拟数据。这还是别人真实存在的情况下,我仅仅能够跟自己的想象玩耍,更别说根本没有别人。
并没有一个文本框在别人旁边,标注其言行的具体含义,也没有什么真实的权威认证,可以证明别人的言行就是这个含义。所有的理解,都是我自己的想象,就像我曾经以为我在相信别人,其实我只是在相信我自己罢了。
那么,我怎么知道我理解的别人,就是真实的别人呢?
就算理解的一模一样,终究还是在跟脑子里的虚拟数据玩耍而已。
不对!
完全有这种可能,全部都是真实的。
二元对立的世界是真实的,这个局限也是真实,局限外面的无限也是真实的,统统都是真实的。这样,袁长文这个角色也是真实的,树木也是真实的,家人也是真实的。
袁长文似乎抓住了什么,对啊,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自己完全可以不顾斩杀,按照曾经的想法继续过日子。虽然脑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