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帝使用手册-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妈也是,同事也是,朋友也是,跟世界所有的联系都是这样的。根本无法跟一个所谓的外面世界进行联系,我只能跟脑子里的虚拟数据进行互动。
之前就有提到了,但从来没有像这样感觉荒谬。根本没有什么外面,全部都是袁长文这个角色里面的东西。
不管是谁,都是仅仅存在于我脑海里的虚拟数据。根本不是讨论什么要不要孝顺,也不是讨论什么要不要负责任的事情。而是,要不要丢弃一些角色属性的问题。
“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这是袁长文这个角色的自我定义,同时也是袁长文这个角色的角色属性。那么,看起来我是在思考关于孝顺这种荒谬的说法,看起来我是在探讨孝顺不过是一场交易之类的。
事实上,根本就是要不要斩杀“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这个角色属性。如果斩杀,那么角色将不再拥有这个角色属性,相当于一直堆积角色的元素少了一块。
所以,根本就不是什么外面,什么社会浪潮,什么道德束缚,什么家人之类的。完全就是要不要抹去一些角色属性,让袁长文这个角色变小,让构成角色的元素被斩杀掉。
因为袁长文这个角色就是虚假的,其构成元素也是虚假的。为什么自己还要紧紧抓住不放手呢?对角色而言,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从整个世界来看,同样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稳固向上的帝国社会。
可是,不真实就是不真实,所谓的袁长文这个角色,不过是一直出现在觉察视野中的固定景象罢了。跟其他景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袁长文这个角色比别人重要?
脑中有无数关于别人的虚拟数据,并且我总是会认为这些虚拟数据就是别人的真实情况。就算跟别人面对面的时候,依旧也只是跟脑子里的虚拟数据互动。
“我认为”对方这句话的意思以及对方这个行为的含义,之前我就了解这个情况,但似乎现在才真正感受到,所有都不过是脑子里虚拟数据的自娱自乐。
始终以为有个真实的人在那里,我一直在跟那个真实的人进行对话与互动。那些脑子里的虚拟数据,不仅是我对别人的评判,也是整个角色构成的元素。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就是角色的各种自我定义以及角色属性。那个“怎样”可以仅仅是孝顺、真诚、努力等等的形容词,也可以是一个从句。
比如,我是一个“认为女人就应该丰富学识”的人。
我是一个“觉得恋爱双方应该平等对待,并且在任何闹脾气的时候都要尽量克制”的人。
这个从句可以很长很长,也就是包含了对世界的看法和见解。
我是一个“相信帝国经济飞黄腾达,并且这些产业将会变成朝阳产业,我们必须立刻在窗口期进行投资,到时候必然可以让身价翻倍”的人。
这样来讲,根本就不是要抛弃什么外面的世界,也不是要斩杀什么家人之类的。所有东西都是在进行自杀,都是在斩杀袁长文这个角色相信的一切。
而袁长文这个角色能看到的,也只是自己相信或者不相信的一切。
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比如一场车祸,那么角色很难看到仅仅是“一场车祸”,而是各种思维的扭曲以及思维铸成的高墙。各种分析,各种见解,各种感慨,纷纷冒出来。
这些自我定义就会变成角色属性,然后构成袁长文这个角色的真实存在。当我相信这些扭曲的时候,就是在肯定袁长文这个角色的真实性。
严格来说,我就是这些扭曲!
真是让人悲哀的结果啊,袁长文这个角色,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是自己的角色,竟然不过是一团扭曲罢了。而且这些扭曲几乎全部建立在恐惧之上,所以我又仅仅是一团恐惧罢了。
那些**,那些追求,不过是恐惧驱赶之后的产物。就算是勇气二字,也不过是恐惧的变装表演而已。如果我根本不害怕生活,还要什么勇气?怎么还会认为有勇气是值得表扬的事情?
我相信这些扭曲,我对这些扭曲有着难以置信的紧抓感,这种紧紧抓住不放手的感觉就是执着。
这些都不是我,仅仅是角色的各种属性而已。那份觉察才是我,才是唯一的真实啊。
我没法放下执着,那不过会变成另外一个执着罢了。直接斩杀角色,那么自然会带来所谓的无执。
就像我根本没有必要去猜想一个见义勇为的人会有什么特征,也没有必要去模仿那些特征以表现自己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当我去见义勇为的时候,当我做了见义勇为之后,那么我的行为自然会符合。
甚至就算不符合,也不重要。因为我的目标是见义勇为,而不是模仿那个见义勇为的人。所以,讨论斩杀之后的行为标准根本毫无意义。
我需要斩杀,需要抹去袁长文这个角色,其他的都只是恐惧的花招,都只是一种拖延战术而已。
事实上,我仅仅是觉察到这一切的画面,剩下的东西都是脑子里扭曲带来的相关产物。比如喜欢、讨厌、恶心等等,都是角色脑子里的扭曲所形成的互动。
然后,我再觉察到角色的情绪。
如果仅仅是事物本身的状态,那么会是一份轻松,就像之前有过的体验。并非狂喜、极乐之类的,就是一份轻松和淡淡的满足。这种状态,比起我曾经有过的成就、炫耀之类的,会舒服太多。
似乎,这才是我本来的状态。
但是,我并不知道斩杀之后是否依旧是这样,我也不想知道。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这种不知道的感觉越来越明显,那份思考越来越模拟得贴近那份觉察。
没有什么外面,也就意味着我永远没法跟外面有什么冲突,永远只能跟角色脑子里的扭曲发生冲突。
如果有人打我呢?
………………………………
第七百八十八章 第一步188
哈!
如果我没有按照生活的流动,那么就是属于跟随脑子里的扭曲行事,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按照脑子里的扭曲造成的各种不喜欢,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如果我按照生活的流动,明明是很顺利的状态,却被人打了。那么,只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这是袁长文这个角色必须要挨的打,以此来推动整场梦境的发展。
尽管看起来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按照生活的流动,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呢?更是由于我不害怕生活,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倘若宇宙真的充满敌意,那角色早就被弄死了。
第二种解释,角色根本不是我,那些不过是觉察到的内容而已。就像一幅描述被人打的画面,有什么冲突可言?可以讲被人打是不好的,但这也只是角色认为不好而已,只是我觉察到“角色认为不好”的画面。
有什么是不可以发生的?
如果有,那么就是脑子里的扭曲。因为是“我认为”这些事情不能发生,这种“我认为”就是构成袁长文这个角色的自我定义。更是因为我相信袁长文这个角色的真实存在,所以才会万分努力为了角色过得好。
搞笑的是,角色所谓的“为了角色过得好”仅仅是这些年的宣传结果。也就是说,角色脑子里的思考认定的好,根本就是时代所强行灌输的结果。
这种好算什么好?
哪怕是亲眼看到的好,哪怕是亲身经历的好,也不过是片面的强行扭曲而已。都会认为有钱就是好事,那么这种想法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我从来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总是想要疯狂的赚钱?
如果我是上帝,只能创造这种世界的话,那么这是上帝的失职。生活原本的狂野绝对超乎想象,看看那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可以知道,那种创造力绝对超出我脑子里的扭曲。
所以,角色究竟有什么资格来掌控生命之船呢?
而我明明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假装知道很多东西呢?并且这种假装已经变成不知道是在假装,对脑子里的扭曲深信不疑。
想想就觉得可怕,如果我的生命仅仅只有一分钟。也就是说,我脑子里的所有记忆都是虚假的,然后在一分钟之前我才开始进行所谓的思考。但我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那份记忆之上,那么这一分钟的生活算什么?
这种科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现实中吗?
我不知道,但正是这种不知道,才告诉我应该斩杀脑子里的扭曲。既然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相信那份记忆?这种该死的习惯形成了这么多年,就这样难以改变吗?
你看,甚至连这种疑问都是建立在“我的记忆是正确无误”的基础上。
我怎么知道我真的活了这么多年?
狗屎!
这种想法似乎是角色的本能,就像游戏角色的基本设定一样。没错了,如果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梦境,那么时间的线性流逝就必须得到保证。
一旦移除时间,我会非常不适应,并且感觉完全没法动弹一样。本来就应该这样啊,习惯了脑子里的扭曲,突然无法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当然会变得无所适从。而自己还没有学会如何体验生活的流动,当然会没法动弹。
我不知道,这四个字从来没有此刻这般具有力量。不是敷衍,也不是恐慌,就是一个诚实的话语,我不知道。
妻儿会离开我吗?我不知道。
接下来自己会死亡吗?我不知道。
生活会变得美好吗?我不知道。
袁长文苦笑一阵,这算什么斩杀啊!完全就是将一个人变成白痴,可是,偏偏这种白痴才是自然的状态。如果曾经的我遇见一个只会回答“不知道”的弟子,早就一耳光扇过去,什么都不知道还做人干嘛?
现在看来,自己果然是在阻碍别人的前进呐。
听起来真是荒谬,我明明看见别人,却看见的根本不是真实的别人。这一切不过是觉察到的画面而已,我怎么知道这个画面里的东西是真实存在呢?
我有一段关于妻儿的甜蜜记忆,此刻妻儿要离开我,那么我应该难受么?这份难受来自哪里?如果仅仅是来自那段记忆,那么当我无法确定记忆的正确性时,这份难受就应该变得荒谬然后消失才对。
或许,这种情绪根本就不知道来自哪里!
靠!
我又上当了,总是想要解释一切,总是想让整个事情变得合理起来。把一切东西都建立在“那份觉察就是一切”之上,然后解释各种事情以至于让事情变得非常合理。
但是,这根本做不到,我怎么知道觉察到的内容会怎样发生?
严格来说,我只是觉察到“我的记忆有关于妻儿甜蜜的记忆”,“妻儿要离开我”,“我很难受”,那么,我凭什么将这些元素串联起来呢?
就像游戏里的画面一样,仅仅是数据的堆砌,之间根本毫无关联。而自以为是的串联起来之后,就会变成一幅生动的游戏画面。
而且,我将这些觉察到的内容串联起来之后,就会认为袁长文这个角色正在经历这一切,并且事情的发展似乎在自己掌控的边缘。如果自己努点力,就可以完美掌控生活。
呸!
那么,我就仅仅是觉察到这些元素而已。没有必然串联,也没有必要分析,因为有生活的流动帮我分析,有上帝帮我解决一切问题。整个宇宙都是我,谁敢跟我作对?!谁有这个能力跟我作对?!
只要我不抗拒生活的流动,只要我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那么事情自然展开,我也会在恰好的时间到达恰好的位置,遇上恰好的事情。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还能有其他解释吗?如果有,那就是乱解释,那就是按照脑子里的扭曲在行事,那就是强行将一些角色无法明白的东西,扭曲成自己可以理解的东西。
“将烦恼抛给上帝”,已经如此明白。只有脑子里充满扭曲的角色才会不相信,因为角色充满恐惧,怎么敢放手?
怎么敢不争啊!
………………………………
第七百八十九章 第一步189
这种生活会不会太美好?
不需要脑子里不停的思考,只需要许愿,然后跟随生活的流动前进。这种生活会不会因为太美好,所以根本没人相信呢?
不过不重要,没人相信也无所谓。如果还是在“相信”的层面上进行讨论,那么依旧是在脑子里的扭曲范围内,只不过换了一个扭曲而已。
一旦看到脑子里扭曲的荒谬性,怎么可能继续去相信?就算我现在依旧在相信,但随时都会感受到难受,以及对自己依旧相信脑子里扭曲的自责。
不重要,别人怎样都不重要,如果真的有别人的话。
后悔,这一直是很微妙的伎俩,在不经意之间就开始相信脑子里的扭曲。
比如,我后悔自己说错了话,然后导致自己跟别人之间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或者埋下所谓的不良印象在别人眼里。我会后悔当初说了这些话语,然后开始纠结,要怎样才能弥补。或者,一直烦恼别人究竟会怎样解读那句说错的话语。
很明显,这就是在恐惧失去别人的友谊,或者恐惧自己在别人眼里拥有负面评价。恐惧自己的角色变得差劲,恐惧自己一直经营的角色被误解。
如果不害怕生活,那么根本不会有这些恐惧。
第一,这是基于恐惧的行为,任何基于恐惧的想法都只会被深深陷入恐惧,无论基于恐惧之后是“斩杀恐惧”,还是“努力摆脱恐惧”,都不过是恐惧的变装表演。
看起来充满勇气做出某些行为,但根本就是被恐惧牢牢束缚,被脑子里的扭曲深深羁绊,根本没有获取生命应有的状态。
第二,这是在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关于脑子里的知识是如何卑微,脑子里的认识是如何有限,我不需要继续重复。但是,后悔的一切言行和思维,都是相信脑子里扭曲的结果。
为什么会认定别人的情绪不对?这难道不是通过脑子里的扭曲而得出的结果吗?
为什么会认为自己需要去弥补?难道不是相信脑子里关于友情之类的扭曲从而推导出的言行选择吗?
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言行可以有助于弥补?为什么会觉得别人会接受?而别人一旦不接受,仿佛就是别人不懂事,然后内心松了一口气,因为错误不在自己身上。
鬼扯!
第三,一旦移除时间,那么我只能说此刻觉察到这些内容。为什么要去将这些觉察到的元素进行关联?为什么要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呢?
似乎从小学开始,寻找规律并且进行总结会让角色变得很棒。因为这样的总结会让考试变得轻松,这样的总结可以更好记忆知识,这样的总结甚至可以推动整个文明的进程。
于是,我就开始不断总结规律,却从来没有问过规律究竟是否存在。而且,所谓的高智商就是对于规律的把握,人性的规律、机器的规律、漏洞的规律、空气分子的规律等等。
仿佛,能够迅速找到规律,就可以快人一步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真是搞笑了,已经有三点证据可以证明脑子里的扭曲是鬼扯,但我却依旧在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否则,我也不会出现后悔的情绪。这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斩杀都似乎毫无作用。
难道这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就像碰到火焰会缩手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了吗?可是,如果是本能的话,那么就是角色的基础设定,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在这个虚假的世界。
比如,角色不需要控制心跳,一些应急反应也不需要通过思考。这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在这个虚假世界?
我不知道。
仅仅是觉察到这些元素而已,没有任何理由去解释这些元素,也没有任何必要去关联这些元素。正在敲打键盘的手不是我的手,正在思考这些逻辑的思考也不是我的思考,那么还有什么需要努力去解释的呢?
那些轮回的理论,难道不是一种猜测吗?
那些科学的研究,不同样也是一种猜测么?
既然不是真的,为什么我不去抓住唯一的真实,而去抓住那些虚假不放手呢?
究竟是怎样的设定,才会让我视而不见如此简单的真实?并且,让我在了解那份真实之后,依旧被角色所欺骗,依旧紧紧抓住那根本没法抓住的东西。
事实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脑子里的扭曲,没有什么超出我的脑子,同样也没有什么存在于我的脑子之外。
我根本不应该去整理什么脑子里的扭曲,我应该直接一把火烧掉的。可是,为什么总是没法下手呢?脑子里的扭曲依旧霸占着我的生命之船,依旧强势的傲然而立。
修真者,不是修道者!
我不需要一个坚定的道,也需要践行什么自己的道,所有的道都是虚假。因为不可能存在你的道或者我的道,换句话说,不会存在什么真实的却又不同的道,“杀戮证道”、“以力证道”、“修罗道”、“鬼畜道”等等随便什么名字,都是虚假。
这跟“角色存在必定虚假”是同样的状况,唯一的真实必定不会有任何区分,不会有任何角色的存在。反过来说,任何可以做出区别的状态,都是不真实的。
当然,可以讲每个人走向道的方式都不一样,但这种句子对我有什么帮助吗?没有,只不过是让角色显得很博爱,让角色可以继续炫耀的谈资而已。
我能确定自己的斩杀能够通往真实吗?我能确定老师讲的就是对的吗?我怎么知道老师所谓的东西就一定能够通往真实呢?
我不知道,这就是诚实的答案。任何相信权威而盲目肯定的说词,都是扭曲而已。那么,为什么自己还要继续斩杀呢?
受够了虚假,看到了真实,体验了轻松,明了脑子里的扭曲是多么恶心,我无法不继续斩杀。我不在意是否能够触碰真实,但我不愿意继续接受脑子里的扭曲操控。
至于斩杀结束之后,是否能够触碰真实,是否能够走到传说中的位置……我不知道。
………………………………
第七百九十章 第一步190
如果承认时间的线性流逝,那么角色的所有言行和思考,都只是设定好的固定程序。只是因为我知道的太少,所以没法推测出接下来的发展。
一旦移除时间,那么此刻的所有状态都只是觉察到的内容,都只是构成画面的各种元素而已。
想想上一章的三点推理,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因此而丢弃脑子里的扭曲,就像丢弃手中的烂苹果一样。但是,我根本没有丢弃,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我根本就没有任何理智?
一个情绪化的怪物而已。
但我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是情绪化的怪物,理智、冷静、诚实、思维有条理等等才是我的角色属性。就像我从来不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一个人,我也从来没有怀疑自己所谓的理智是不是真的理智。
不过,这些有什么意义呢?破坏所有的享受,破坏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让自己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
每次自己以为快要完成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依旧在欺骗中。每次都以为没什么好斩杀的,但接着都会出现自己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
比如觉察到的内容仅仅是构成画面的元素,何必去关联它们呢?
没错,关联之后,确实可以很好解释整个世界,也可以让自己更好的理解世界,更方便角色进行权衡选择之类的。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自己总是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呢?无论是否移除时间,脑子里的扭曲都是扯淡啊!怎么就被自己牢牢抓住呢?
难道因为整个帝国都在排斥巫医之类的,我也必须跟着排斥?还是说,因为没法进行重复实验,所以就强行否定其存在?
真是搞笑了,如果我是上帝需要设定一个世界,难道不会设定一些诡异的力量?就算仅仅是改变一点点,那么当数量堆积起来之后,第一个跟最后一个的相似度肯定近似为零。
但大家都是虚假的二元世界中的虚假对立元素,为什么要相信一个而不相信另一个呢?
什么时候,可以重复实验成为是否真实的标准?按照曾经的说法,每个人都拥有自由意志,也就是说哪怕时光回到从前,也不会拥有相同的选择。那么这种不可重复性,是否意味着选择是虚假的?意识是虚假的?
曾经的我为什么会相信“可以重复实验”这种鬼扯的话语呢?
袁长文很是苦恼,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两个人,然后一个拥有无数虚假的大军,另一个仅仅是拿着一把虚假的大刀,然后两个虚假的东西在不停相互厮杀。
坠入湖水,但从来没有想到,思维的速度竟然可以达到这种状态。袁长文很是诧异,但又不觉得诧异,事情这样发生是因为事情只能这样发生。就算自己是帝国第一人,又能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