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帝使用手册-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这不荒谬吗?
“吃饱饭不见得会打嗝,但不吃饱饭一定不会打嗝。”
“吃坏肚子不见得会拉稀,但不吃坏肚子一定不会拉稀。”
这不是鬼扯么!
成果来源于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假设,仿佛这些思考的成果真的是来自这些思考。我只能说此刻我觉察到这个思考的成果,以及脑子里关于这些思考的记忆,那么我怎么能确定是这些思考带来的这个思考成果呢?
一旦认可思考的成果来源于思考,那么很自然的就会认为这些是思考的心血,同样会认为这些思考成果是自己努力争来的。
但事实上,我只能说此刻我觉察到这些思考成果,以及关于这些思考过程的辛苦记忆,那么我怎么知道我真的经历了那些辛苦呢?
认可心血之后,带来的必然是不愿意放手。谁会轻易丢弃自己的心血呢?如果能,那么所谓的心血也就不是心血,至少不是“心血”这个词汇的含义。
关键点在于,我根本没法确认这些思考成果是否来自于这些思考。所以,为什么我要直接认为这些思考成果来自于这些思考呢?
既然我无法确认这些思考成果来自于这些思考,那么我就没法说这些思考产生了这些思考成果,也就没法肯定,不思考就不能产生这些思考成果。
我根本不知道这些思考成果是如何出现的,反正就仅仅是此刻觉察到的内容而已。强行将内容进行关联,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
而另外一方面,既然我无法确定这些思考成果是否来自于这些思考,那么我也就没法确定这些思考成果确实经过我的思考,或者,这些思考成果确实是我费尽心血努力思考所得。
那么,我就不会在意这些思考成果,也不会将这些思考成果是为己有,更不会为了这些思考成果而做出一些行为来。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不是在讲这个?
上述所谓的思考成果,完全可以换成任何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就。
看起来是在讲谦虚,事实上根本就是两回事。当我无法确定这些成果来自于记忆中的努力,也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经历了那些辛苦,那么按照“这些成果是我的心血”来选择言行,本身就会变得极其荒谬。
这些成就真的是我做到的吗?
既然无法确认,那么为何要承认是自己的功劳?承认是自己的功劳之后,除了角色受到欢迎,还有什么好处?
倘若此刻按照生活的流动,完全需要丢弃这些功劳,去往另外一个方向的时候。一旦将这些成就认为是心血,那么根本无法丢弃,除了紧紧握住还能怎样?
一个害怕生活的人,又怎么可能轻易丢弃自己的荣誉?
这些并不是角色做到的,只是我此刻觉察到的内容而已。所以,为什么要宣称是角色的功劳呢?这样的话,还怎么顺着生活流动呢?
看来,我说谎已经成为习惯,还是说以后只能说“我不知道”?
只是恰好觉察到有一个角色存在,以及记忆中关于这些功劳的辛苦和汗水。但就这样宣称这些功劳都属于角色,是不是太草率了?
所以,按照生活的流动,我只是刚好出现在这个位置罢了。有什么值得邀功的呢?有什么是角色的功劳呢?
承认时间的线性流逝,那么就必须承认宿命论。既然是宿命论,还有什么好值得高兴的呢?或者强行占据功劳不愿意丢弃心血的呢?
否认时间的存在,那么这些功劳仅仅是此刻觉察到的内容,完全无法确定是否属于角色。那么,只要是诚实的人,都不会将这些功劳占为己有,毕竟我根本无法确定这些玩意。
就算再牵强一点,承认时间的线性流逝,并且认为占为己有也是一种宿命,那么角色是拥有“这就是宿命”的心态吗?当这些功劳被摧毁的时候,角色依旧拥有“这就是宿命”的心态吗?
更牵强一下,承认时间的线性流逝,但是不承认宿命论的存在。那么,判断“占据这些功劳”是一件好事,或者,判断“不能丢弃这些心血”是应该的,这些判断依据是什么?
脑子里的扭曲,所有的这些判断都来自脑子里的扭曲。那么,又会回到曾经的讨论,脑子里认为的好就是好?脑子里局限的判断,就值得相信并且毫不怀疑?
所以,如果世界不是一场梦境,我根本不会相信。以上的推论,请问一个有理智的人怎么会依旧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一个有理智的人又怎么会不承认?
结论就是,我仅仅是个情绪化的怪物而已。
只有梦境之中,才会出现如此荒谬的事情,并且丝毫不认为这些荒谬是一种荒谬。只有醒来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在梦境中的所作所为完全摸不着头脑。但是在梦境中,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甚至,在梦境中根本没有什么自由思考的能力,仅仅是觉察到梦中的角色在那里思考,在那里做出种种扯淡的言行罢了。
我不知道世界是不是一场梦境,只不过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很符合梦境中的状态。
袁长文看到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都不是自己的,并且根本不知道这些思维是从何而来。这种说法很难让人接受,但是自己有不得不接受。
思维,并不真实。
………………………………
第七百九十八章 第一步198
那种感觉又来了,明明觉得没有什么好斩杀的,甚至感觉自己只需要坐在那里任由脑子里的扭曲消散就好。
可惜,情绪的拉扯根本不会跟我商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难道我一直都没有发现,其实袁长文这个角色根本没法控制任何事情吗?究竟是怎样的幻觉让我相信,袁长文这个角色可以对任何事物施加影响力?
角色总是妄图控制这一切,总是坚信自己脑子里的扭曲才是掌握人生的法宝,真是尼玛见鬼了!关于这个问题还要讲多少次?直接丢弃脑子里的扭曲啊!
是我不敢丢弃,总是在害怕,仿佛自己一旦丢弃脑子里的扭曲,就会立刻变成另外的存在。
也就是角色的死亡。
我有一种感觉,如果彻底丢弃脑子里的扭曲,那么袁长文这个角色就会死亡。甚至,现在已经有一种推攘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挤压袁长文这个角色。
袁长文这个角色不离开,新的东西不会进来。但袁长文这个角色的离开,事实上已经宣告角色的死亡,新进来的东西绝对不是角色。
而我,却牢牢抓住袁长文这个角色不放手,因为一旦放手,连这份思考都会消失。
但另一方面,我又憎恨自己不放手,脑子里的扭曲是多么丑陋的存在。可惜,再怎么丑陋,都是我这个角色的构成元素啊!
会有放手的时候吗?
总感觉自己就像小孩子,仿佛刚刚出生到这个世界,一切都还是懵懵懂懂。特别是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之后,如何感受生活的流动就变成新的问题。
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开始,怎么可能角色就死亡了呢?
我一直在斩杀,一直想要角色的死亡。但现在,似乎只要自己放手,角色就会跌入深渊再也无法出现。可惜,我却不敢放手。
的确是在害怕。
却根本不知道在害怕什么。
这才是“我不知道”的感觉吗?
该死!
我还在尝试对照老师给予的地图,仿佛这个时候是在斩杀后期或者是在斩杀前期?脑子有问题吗?这种对照有什么意义?我怎么确定自己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或者说,我怎么知道老师的地图是准确的呢?
这种试图控制的事情,是谁的手段?难道还看不清这一切都是角色的把戏吗?为什么要去相信角色?为什么要试图安慰角色?
我知道,是因为思考属于角色,所以才不会愿意自己的消失。但还要说几次,我仅仅是觉察到这里有一份思考而已,我是那份觉察啊!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以不管是**还是思维或者是树木钢铁之类的,都属于“非觉察”,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不真实的,不存在的。
我为什么要对一个虚假的东西如此在意呢?就算这份思考本身也是虚假,但同样没有任何理由紧紧抓住虚假。我只是觉察到此刻的思考,以及上一刻关于思考内容的记忆,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些思考内容就是我呢?
袁长文这个角色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为什么不离开了?新住客已经在敲门,为什么还死死霸占着脑子不让位呢?
我还在干什么?这不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吗?这不是自己一直追求的角色死亡吗?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抓得更紧了呢?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角色为什么不能死?
袁长文这个角色不仅应该死,而且最好立刻死。只有这样,脑子里的扭曲才会消散,也只有这样,我才能享受这次的人生。
我的生命才会刚刚开始。
曾经的我有车子有房子,有老婆有帝国第一人的头衔,但我自己心里明白,我的生命根本没有开始。曾经的我可以不诚实的说,自己很快乐很幸福之类的,或者说一些教导弟子们的大道理。
但是,我的生命就是没有开始。被脑子里的扭曲牢牢掌控,能看见的只有思维的高墙。那些树木钢铁想传达的信息,完全被脑子里的扭曲挡在外面。
袁长文这个角色跟树木钢铁没有任何区别,跟一坨屎也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我应该能够直接感受树木钢铁之类的才对,毕竟大家都是同一种材料,都是梦境中虚假的构成。
唯一不同的是,袁长文这个角色的**一直出现在觉察到的画面之中。就像第一人称的游戏那样,显得那里有个人在动,显得那里有个人拿着某种武器。但事实上,只是风景在动,然后有部分**一直处在那里而已。
我怎么知道现实不是这样的呢?
我能够确定的就是“我存在”,也就是那份觉察。而通过推理,得出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这样的话,任何我无法确定的东西,都在“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这句话面前成为了虚假。
所有都是那份觉察,而任何“不是那份觉察”的东西,都并非真实存在。这样,**和思维等等都成为虚假,都成为非真实存在。而不真实的东西,事实上根本不存在。
那么,所有的在意,所有的拼搏,所有的心血和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事实上,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泡影。袁长文这个角色并非真实存在,那么为什么不去享受不去嚣张,反而按照脑子里的扭曲过日子呢?
我也想在这个位置结束,然后打碎模板角色成为自定义角色,畅快的享受这一次的人生。
可惜,似乎自己已经走得太远,远到没法回头的位置。
角色应该死亡,但貌似自己无法阻止角色的死亡,当然我也不想阻止。尽管自己害怕,尽管自己担心新住客的进来,但终究会放手让角色死去。
更远!
还有什么还犹豫的呢?
又有什么还值得思考的呢?
袁长文发现,自己根本提不起劲来,也无法保持愤怒让角色死亡。自己的内心就像湖水深处一样平静,但是却充满了未知。
谁也不知道,在湖水深处究竟会发生什么。
自己还在坠落,能够触底吗?
我不知道,甚至关于角色死亡新住客敲门这件事情,都仅仅是一种猜测。那种感觉萦绕在身边,但我怎么知道这些感觉是怎么回事?
也许,完成之后才能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
第七百九十九章 第一步199
这算怎么回事?
明明没有完成,却丝毫没有东西需要斩杀。
之前总是叫嚣着,究竟什么阻挡着我。如今,却是自己看到了阻挡物然后假装没有看到。
害怕丢弃角色,害怕未知的情况,害怕那种融入大海的感觉。
真尼玛扯淡,水滴会害怕融入大海?
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学到的唯一东西,不管是帝国还是学校,都在不停教授各种知识。但这些知识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袁长文这个角色跟世界的分离。
而努力学习,只是为了更好的掌控生活。每一位老师都会恐吓我,“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这种脑子里局限思考的结果,我怎么就如此相信呢?
从来就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坏事?难道就是因为自己不学习,所以会发生坏事?还是说,本身因为恐惧坏事的发生,所以才要努力学习?
所以,才会在恐惧中长大,并且丝毫不觉得恐惧生活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因为大家都这样,那么人数众多,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是愚蠢的呢?
只有我是清醒的,就是这样。也许自大,也许狂妄,但你们的生命根本没有开始!可以辩解,可以辱骂,但你们的内心比我更清楚,你们的生命究竟有没有开始!
难道我还会为了什么所谓的情商,或者是什么说话的艺术,去哄骗别人的角色,让别人在高兴之余继续思考这些内容?或者说,让别人不会感到被冒犯的前提下,安心阅读我的文字?
搞笑!
你以为真的是你在阅读?你以为你真的可以决定是否阅读?你以为这些文字的阅读真的可以被角色决定?你以为火不火是因为角色的思考?
这些文字在适当的时候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也许你相信也许你嗤之以鼻,不重要。我不需要你的相信,也不需要你的订阅。这些东西自有安排,你以为你能够插手?
你相信你订阅,是因为你的内心知道,我没有说谎。你不相信你不订阅,同样是因为你的某种想法。事情就是这样,我何必跟觉察到的画面内容进行纠缠呢?
你可以说“这样讲非常自大并且会失去读者”之类的,但这些事情的发生根本不是角色能够操控的。不是你的角色也不是我的角色,事情这样发生是因为事情只能这样发生。
甚至,你有能力造势,让全世界的人都厌恶本书。但这种事情的发生,并不代表什么。就算本书的文字全部埋没,也不会对我影响分毫。
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为了讨好看官,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讨论这些文字内容。整个宇宙都是我的,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这些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又有什么资格去讨论呢?
我不会相信是你影响了什么,这一切的发生都有其定数以及理由。甚至,一旦移除时间之后,我们根本无话可说。
没有哪个角色有能力影响事情的发展,所有的东西都是“道”在操控,只不过借助某人或者某事来进行推动。所以,你算什么东西?我又算什么东西?
我不会再相信某人的选择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这种屁话,就像玩游戏的帮助一样,我不会感谢那个,也不会认为是某个位高权重的改变了历史,而是感谢整个游戏的制作。
所以,尽情玩耍吧!
袁长文甩甩脑子,不敢相信刚才的思考尽然是自己的思考,这种自大狂妄到无边似乎并非自己的风格。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才是自己的状态吧。
好吧,那仅仅是角色属性而已。
之前似乎有过类似的想法,但貌似没有这次来得猛。自己的斩杀道路果然跟老师不一样,老师的斩杀据说相当精准,就像科学研究那样,一旦有不明白不透彻的地方,就不会轻易放过。
而自己,似乎是先砍一刀,然后绕到另外的位置再砍几刀。围着绕圈之后,总会回到之前砍伤却没有砍掉的地方。还能怎样,继续砍咯,于是就出现这种反复讨论最终砍掉的情况。
真的砍掉了吗?
把别人当作真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和未经验证的假设。这种所谓的真人不仅仅是有自己的思想并非一个人工智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真的有这么个人存在。
之前的我会认为,我怎么知道别人脑子里跟我一样的可以思考,而不是一个人工智能。现在,我怎么知道真的有别人存在?
或者说,我此刻觉察到的内容中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我不知道。
而且,就算那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我也根本没法看到。所有关于对方的信息,都属于“我认为”的范畴,那么我能看到的永远都是“我认为”的虚拟数据。
我看到对方穿的红衣服,我怎么知道对方真的穿的红衣服?哪怕对方非常肯定“我自己穿的红衣服”,我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在骗我?
甚至,我此刻觉察到“对方说我自己穿的红衣服”这句话,究竟是不是对方真实想要表达的话语?对方究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我都没法知道,永远都只能说我此刻觉察到这些内容,但我没法因此而确定这些内容确实真实发生。有这么个人,穿了这身衣服,说了这些话,我统统没有办法确定。
所有的,都只是我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而已。因此而认定有一个真实的画面内容存在,这是不是太自作多情了?那些画面元素的相互关联,是不是太过于牵强?
想像一个苹果,跟手里有个苹果,的确会让整个画面的清晰度以及画面的丰富程度有所不同。重量、气味,颜色等等,都会让觉察到的画面变得不一样。
但也就仅仅止步于此,我此刻觉察到画面中的苹果要丰满和鲜艳许多,比起之前觉察到的画面好上许多。但因此就推断真的有个苹果存在,是否太过于武断?
有什么不是武断?任何看法都是武断的结果,明明知道是局限和猜测,却依旧当作肯定句。这不是武断是什么?
好吧,所有的看法和见解都是偏见、都是片面,此刻又要增加一个,都是武断。
………………………………
第八百章 第一步200
如果没有一个苹果,为什么我看见苹果的时候,其颜色气味触感等等都要比想象一个苹果来得清晰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是我曾经一直被困扰的问题。
后来才发现,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猜测。
我觉察到角色在想象一个苹果的时候,苹果的颜色气味等等信息都比较模糊。而我觉察到角色拿着一个苹果的时候,颜色气味触感等等信息都会丰满很多。
以上,则是我觉察到的内容。那么,如果假设有一个苹果存在,确实很好解释上述觉察到的内容。有一个真实的苹果,的确能够满足上述觉察到内容的状态。
但是,无论如何“很好解释”,无论如何“简洁明了”,无论如何“合情合理”,都没法改变“有一个真实的苹果”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这是一个假设,其猜测的本质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推翻的。
那么,用一个假设来作为问题的起始句,仿佛是一个已经确定的真实条件来进行反问。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扯淡,任何试图回答这种问题都已经先承认那个假设。
就像马里奥会问,如果我没有看见公主被大魔王掠走,为什么我要去跋山涉水拯救公主呢?
如果没有宇宙大爆炸,那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果将所有科技全部换成神明在操控,同样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任何分子原子的运动,我都可以说是神在控制。
如果没有外星人,人类的科技怎么可能如此迅猛发展?为什么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都进步如此缓慢,如果没有什么外力帮助,那为什么会这样跳跃式发展?
这类问题还可以提出很多,问题的前提条件就是一个假设,所以根本不需要回答。看见那个假设,就已经摧毁了整个问题。
我觉察到的内容在变化,但谁知道这种变化是如何引起的呢?此刻我觉察到的画面是一个部分躯体身边是卧室的床,下一刻我觉察到的画面是一个部分躯体周围是卧室房门,难道我就可以宣称是这个躯体从床走到门了吗?
当然,我也不会说躯体事实上仅仅是被困在外星人实验室里,因为这同样是一种猜测。
我不知道这些觉察到的内容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呢?就凭这些年的知识?可是这些知识本身也是觉察到的内容,那么如何确定这些知识是有用的呢?
似乎角色十分想要弄清楚这些状况,但是又并不是真的想要弄清楚。因为一个角色真正想要弄清楚自己的状况时,绝对会发疯就像之前的我那样。也许疯狂的程度不一样,但肯定会很轻易看到脑子里的扭曲是如何操控着自己。
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智慧,就是诚实而已。
不是要相信苹果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停止相信苹果真实存在,停止相信觉察到的画面内容之间的关联。这有什么难度?这需要什么知识?仅仅是诚实到残忍,仅仅是停止相信就可以了。
很荒谬啊,为什么自己会善作主张的关联画面内容呢?为什么会理所当然的解释画面内容呢?又为什么将这些解释当作真实并且从来不去思考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