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弃女逆袭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亏端起饭碗,他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自家坟山之巅,正是本地最高之处,整个龙山梢都能一览无余,覃家大院与本府相邻,只是稍微靠边一点,何愁不能俯瞰?虽说不能立马重睹芳泽,但是再寻倩影在那应该不难吧?

    再说这事毕竟有点见不得人,所以只扒了两三口饭,就先出来,为的就是不让别人看到自己出糗,包括这赵路,毕竟好色偷窥,绝非正人君子所该。

    没想到事与愿违,赵路这货还是没能甩脱。

    “少爷,您就可怜可怜小的吧,老爷知道你大日头里出来,小的回去又得赏一顿笋烤肉了……”话听着可怜,可语气却跟他的身形一样欢蹦乱跳。“刚才老爷已经在问,看您吃饭前一头油汗,问小的又带您哪瞎造去了……”

    笋烤肉,本地俚语,打屁股,谁都知道这老爷赵无求特宠二少爷,真叫一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抱在怀里怕压了,只要看着少爷有点不顺眼,总会去找书童的茬。笋烤肉常规,总要打得赵瑜出面讨饶为止。

    “今儿日头淡点,我只是想到高点的地方透透气而已……”说着,赵瑜已经登峰顶。

    要说日头不毒,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插秧的季节,只要大日头,除非变天之前,哪会不毒?这会儿又刚过晌午,那日头亮得都已经不敢正眼去对。

    只是赵路不会抬杠,虽说这个主子宅心仁厚,从不甩脸端架子,对他随便得就跟兄弟一样,可他打小就知道识趣,他爹说过,家生子懂识趣的命长。

    “您不是想到听松小筑去的吗?害得小的多跑了点冤枉路……”

    “我要你跟着不会自己预先吩咐?我想一个人走走也不成?”赵路自然不会说实话,只是没好气地岔开去。“谁叫你自己狗生兴,瞎天盲地献殷勤?”

    “嘚嘚,又是小的不是,您一头,老爷一头,小的都怕,只是您不会打我……”让人骂着,赵路还是很高兴,歪着一颗小脑袋,一面孔的贼忒嬉嬉。

    “哼!要不要现在试试?”

    “嘿嘿……”赵路更加乐了,冲着赵瑜扮了个鬼脸:“只要少爷您高兴就好……”

    赵路早就看出近来主子心情大变,经常会拉长着脸,还做出些荒唐事来,譬如就像这大日头下往山顶跑,自作自贱,似乎在变着法儿折磨自己。不过这样的折磨,总比一个人圈在屋里生闷气的好,主子憋坏身子他还不照样受罪?所以只要主子能够高兴,哪怕自己多受点皮肉之苦,又有何干?

    虽说赵氏不是中兴之家,但也算虎死不倒架,还是这龙山梢一乡首屈一指的大户,宝贝疙瘩似的二少爷,不用下地,不用干活,细皮嫩肉,全是一番只有书房里才养得出来的精细,加本身又特标致,用老爷的话说那叫一个潘卫再世。这赵路不懂,只知道少爷让人看着舒畅,为他挨再多的打也值。

    少爷究竟为什么不高兴,他也不是很清楚,倒是下人们不少都在乱嚼蛆。有的说是少爷憋坏了,得赶紧给他娶个媳妇,他大哥赵瑾不就是个现成的榜样?

    赵瑜行二,面还有一个哥哥,名叫赵瑾,大他十岁不到,十年前娶的媳妇,那年赵瑾好像也就十四岁,跟赵路现在一般大,比赵瑜此时还小二岁。

    没想到大少爷一结婚,就被淘坏了,要说大少奶奶也算贤惠,虽然比丈夫大三岁,倒也不算克夫之相。只是大少爷从此后再没见长肉,一副痨病鬼的样子,都说他不会寿长。过来人有说是大少爷太贪,有说是女大男小的关系,郎中天天门也没用,至今连个孩子也没有,再说大少爷本身人就懒,读书不用功,管账不心,反正干啥啥不行,只知赖床,老爷也就灰了心。

    相比之下,二少爷赵瑜人样聪颖不说,心思也是十分灵透,读书过目不忘,每有乡贤宿耆过往,老爷总要拿二少爷出去显摆,也确实被人视作神童。

    只是二少爷近来时常愁眉不展,有人就说有种像种,二少爷肯定也是想女人了。还都埋怨老爷顾忌大少爷的样子,迟迟不肯给二少爷娶亲,其实也没用。还说这会儿净让他饿着,到时候只怕更不知饥饱,一贪起来决不输老大。

    这话赵路有点信,也有点不信。说信,那是将心比心,别说二少爷大他两岁,就他这年纪也常在梦里追女人,有时候梦中还有女鬼压身,稀里糊涂,乱拱一气,飚出一点粥不像粥,汤不像汤的东西,虽说邋遢,倒也畅快一时。

    说不信,二少爷可是远近出名的读书人,用他爹赵贵的话说,二少爷是个贤良坯子,跟大少爷绝不一样,即使不当官,也能成圣人,孔圣人还有孟圣人,又有谁当过官?故而赵路也不相信未来的圣人,会跟自己一样粗鄙下流。

    至于赵瑜到底真是圣人还就俗坯一个,还得听后文分解。
………………………………

卷一(010):赵瑜

    书接前文,不再啰嗦。

    却说赵贵正是赵路的亲爹,所以赵路也就是赵贵的亲儿子,这可绝不是啰嗦,也不能含糊,一亲一疏就有讲究,章法绝对不能乱,这事关将来谁当管家。

    赵路所记得最早的赵府管家便是他爷爷,那时他还没出生。后来爷爷老了,不能管事了,老爷就把尚在外埠闯荡的爹爹找了回来。为什么?就为他是爷爷唯一的亲儿子。管家的亲生儿子即使不在家里,也是当仁不让的候补管家。这叫世袭罔替,就跟皇帝老儿传位给太子一样,绝对是不争的理。

    赵路之所以如此强调,则因为他还有个领养的哥哥,名叫赵畦,赵畦也算给大少爷当书童,只是大少爷整天赖在大少奶奶的肚皮不太出房门,所以他这个书童早就有名无实,主子若不争气,奴才也就不要希望有出息。

    不过,这跟二少爷此时的心情无关,不说也罢。

    赵氏一门的事,还是老爹赵贵比较清楚,都是一色的家生子,他出去闯荡了几年,老爷就把他找回来当了管家。赵路总想,要是二少爷将来熬成老爷,那管家就可能该自己来当了,所以赵路处处就把老爹作为未来的榜样。

    总见他爹为赵氏一门的祖叹息,龙山赵氏兴旺,起于南国初兴,赵氏高祖本是朝刘宋的开国元勋,功高震主,命里该犯一个忌字,为了自保,只好效仿大秦功臣王翦,力图一个贪字,每次出阵总要问皇讨赏封地,整个龙山梢都是当年所封,后来又有人弹劾直如实封诸侯,方才收敛了些。

    到了赵路的爷爷当管家,侍候的主子名叫赵楚普,还有字号,人称非蛰先生。算起来,人是面前这位少爷的曾祖。据老爹说二少爷最像那位曾祖,俊逸,雅致,聪慧,饱学,只可惜一时糊涂,在当今天子谋得位之前,还差一口气,居然犯了大罪,当场斩在军前,从此赵家便成当朝罪臣之后。

    这本是一个特别讲究门第阀阅的年代,有了罪臣之后这副与生俱来的枷锁,赵瑜再有才学也是白搭。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古就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他爹说今年又是朝廷察举征辟之期,几年一期,普天下盼的就是这大好时光。然而罪裔还不如平民,平民还能乡推出个吏员,罪臣之后,根本甭想公职。二少爷这一辈子混得再好,也就跟他老爹一样当个里正,绝不入流。

    考官出仕一套,赵路不是很懂,只是老爹时常叨叨,耳朵里也就听出茧子来了。要说他老爹也是为了东家,他们这种下人的身份根本想都别想有仕途。

    所谓征,是替京都朝廷选官,所谓辟,是替州府地方选官,而选官的办法就叫察举,也就是有专门的大官负责考察推荐,面试的时候会有一些功课考问。

    而大官选人全靠阀阅,说白了就是看家世,首先家世必须清白,还有家世显赫的当大官,一般的当小官,罪臣之后,自是不成,更没必要去计较官大官小喽。

    老爹说二少爷最不怕的就是功课考问,因为他已经把天下的书都快读完了,只怕考官都没他的学问大。只可惜无缘考察,更没人推荐,再好的功课也是白搭。

    读书人没了出路还能开心?二少爷只怕越有才学越不能开心了。赵路相信他爹的话,二少爷应该是为这头心里气胀,单为女人,打死他怕也不会信。

    少爷才貌双全,人品一等,虽说当不了官,但是一个富家田舍翁还是妥妥的,远近的女子,谁不稀罕?只是老爷不肯放松而已,怕是想挑个更好的。

    等到赵路跑到山顶,赵瑜已经站在几间破屋前摇扇了。那些破屋早就在山顶了,赵路刚会爬山的时候就已在,从前专搁来不及下葬的棺材。反正那儿天生冒凉气,一到那儿赵路就会打寒颤,只不知为何少爷贴到跟前还觉得热。

    再说山还有阵风,不大功夫,连晚到的自己都不觉得热了,少爷却还搧得起劲。

    这会儿日头有点偏西了,那些破屋已经能够遮掉一些阳光,兼之屋旁还有几棵参天松柏,赵瑜站的地方基本晒不到了,赵路也就不用再去打伞。他索性把伞平放地,权当个坐垫,一屁股坐了下来,由着少爷看风景去。

    就这样,赵路望着赵瑜,赵瑜望着远处,谁也不说话,只有那折扇快一阵,慢一阵地摇着,似乎烦热难耐。赵路知道他很喜欢这把扇子,就怕一不小心给弄坏了……

    熬了好一阵,赵瑜的折扇终于不摇了,于是,赵路也轻轻地长叹了一口气。然而只叹到一半,赵路又吸了回去,原来也跟他的主子一样感到了一点异样。

    山风静静地吹着,只有凉凉地在人身轻拂而过,才会感觉得到。扇子不响了,那只剩松针和柏叶淅淅瑟瑟的轻响,如梦如幻,然而其中却又掺进了别的声音: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凝神细听,竟是一个低沉浑厚的声音在吟唱。意思大概是:有一位美人哪,见过她的容貌就不会再忘记。一日不见她,心中的牵念就像是要发狂一般。

    真是应景应情,只是从没听过。赵瑜想着扭头一看,竟见后面八茅峰有个人正在过来。这九龙山第九个山峰就这龙山梢,前面八座的名字则从头茅峰一直排到八茅峰。就像骆驼的背脊,每峰之间都有一段凹腰绵延相连。

    只见那人一头锃光瓦亮,一身罗皂海青,居然还是一个大和尚,这会儿人家已到这座峰顶,也是笑吟吟地望定这儿,一边悠悠走来,一边不停吟哦。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雄凤回旋高飞,只为遍寻全天下最与自己相配的雌凰。只可惜美人不在近侧,想用琴声代替言语,抒写内心的情意。何时能够允诺下嫁,让人彷徨之心得以慰藉?我的忠喏一定能够配你的德行,与尔比翼齐飞。要不然我只能沉沦而亡……

    “喂!你站住!”赵路忙爬起来,前拦他。“这是坟山禁地,不能胡闯……”

    “阿弥陀佛,两位小施主,贫僧这儿有礼了……”那和尚倒也生得高大魁伟,慈眉善目,假如不是可疑地出现在这种可疑的地方,至少看着眼顺。用老爹的话说,这种人长得有排场,不是官相就是宦颜,跟二少爷属于一类。只不知为什么当了和尚,不过也听说现在很多人争着要出家,不比做官差。

    只见那和尚一直笑微微,并不以赵路的无礼为忤。“小施主是在阻拦贫僧?”

    在赵路的见识里,仿佛庙里的菩萨自己从神坛跑下来了,只是袈裟不整,褴褛凌乱。更兼肩斜斜地挂着一个褡裢,鼓鼓囊囊,也不知偷了什么东西。再说这后山荒僻,几无人烟,兀地来了个和尚,肯定不会是好东西。

    和尚走近了,赵路都得仰头望着人家,不由自主地退后一步,声音也自低了点。

    “这是我们赵家的坟山……”

    “阿弥陀佛,贫僧知道了……”

    赵路又退一步,寻找跟他来的两条大狗:“既然知道,就不该胡乱闯入……”

    这时两条看山大狗也赶到了,冲着大和尚汪汪直叫,似乎就等主人一声令下。这下,赵路的胆气又壮了,他顺便瞥了一眼赵瑜,只见他定定地望着,两眼倒是闪闪发亮,但也跟自己一样不无怵惕,有点茫然失措,该是不知道如何应付了。顿时一股豪气在赵路心里油然而生,心说大狗在怕什么,忠狗护主,忠仆就更该护主,于是踏前一步说:“既然知道,那就赶快走吧!”

    “阿弥陀佛,要是贫僧不走呢?”

    这和尚到底走没走,要知端详,且听后文分解。
………………………………

卷一(011):赵瑜

    书接段,不再重复。

    却说这比赵瑜和赵路两人在打量和尚,这和尚也在端详他们。

    尤其赵瑜,和尚一看,心中不由暗暗赞叹造物能为,一位舞夕少年,几分俊雅,几分聪颖,还想装出几分老成。样貌非要挑个毛病,那就是略显柔美了点,一看就是只读书不修武的样子。至于那位童仆,处处显出一个精字,精瘦,精灵,楞充小大人。

    “那我就要放狗了……”

    “阿弥陀佛,这位小施主就有点不讲理了。你说贫僧都来了,不就想借个道……”

    “你到底走也不走?”尽管对方的语气不无委屈,可赵路绝对不想通融,这和尚越看越不是好东西,肥头大耳,油光闪亮,贼忒嬉嬉,标准贼秃相。

    “不得放肆,赵路……”正在僵持,赵瑜突然拦了来。先前他一直愣愣望着他们两个,目光凝滞,仿佛得了魔怔一般。这会儿他先摆手让赵路带着狗退后,又冲大和尚深深地作了一揖:“还请大师见谅,小童多有得罪……”

    “阿弥陀佛,这便是主仆的分野了,贫僧再次见过公子……”那和尚微微一笑,又摆了摆手:“公子且慢,请容贫僧先问公子,公子你是不是早就允许贫僧借道?”

    赵瑜连忙歉然一笑,连声说:“还请大师包容些则个,小童只是年幼无知……”

    “阿弥陀佛,怎样?小施主,你跟你公子是不是已经高下立分了?”

    “……”赵路看到赵瑜对人特别恭敬,虽然不知道啥缘故,但也不敢再阻拦了。“原来你早就认识我家少爷,你大和尚不地道,是不是只会欺负我?”

    “阿弥陀佛,真是冤枉,其实小施主,贵公子贫僧都是第一次才认识……”大和尚说着,忽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又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贴切地说,贫僧见你们已是第二次,只是现在终于认识了……”

    赵瑜听了,自是惊讶:“敢问大师,咱们真的见过?”

    大和尚又呵呵笑了,说:“该说我是见过公子了,只是公子当时目中视天下如无物……”

    赵瑜听着蹊跷,只觉得这个和尚很是滑稽,不过也好相与。“让大师见笑……”

    “阿弥陀佛,公子健忘,今日午,水田斗牛……”

    看到对方一脸坏笑,赵瑜自然脸就红了,不免讷讷地说:“原来大师也在……”

    “哼!胡说,我怎么就没见你?”赵路但怕妖僧讹诈,实在忍不住了。

    “哈哈哈,一摞海碗,临空飞跃,一个小子,一头犍牛,小施主,贫僧可曾漏了啥?”

    “只怕你是听人吹牛……”赵路兀自不服,还在犟着脖子。

    “那你打着这把纸伞,一会儿左手,一会儿右手,就是不敢催促公子回头……”

    “你?!”

    “恐怕这牛太小,就没人会吹了吧?”和尚冲他夹夹眼皮,做个鬼脸。

    “你?”赵路忽然有点害怕了,急忙退到狗堆之中,骈指直指:“你你不是人……”

    “阿弥陀佛……”

    “赵路,放肆!”赵瑜恼了,他早已觉得这个和尚不俗,再说刚才吟哦的那段诗赋直入自己的脾胃,要真不是人,那必定位列仙班,只可惜子不语怪力乱神。“还请大师见谅,童子幼小,不明事理,得罪之处还请多包涵……”

    “阿弥陀佛,公子言重了。贫僧不过也是觅些童趣,聊以开怀而已。”

    “多谢大师宏量,敢问大师如何称呼?”

    “阿弥陀佛,莫非大师不算称呼?”

    “嘿嘿,告罪……”没想到对方机锋如此,赵瑜只好笑了:“敢问大师从哪儿来?”

    “阿弥陀佛,还请公子莫怪贫僧打偈,实在情非得已,只能说从该来的地方来……”

    “大师不必介怀,既然如此说了,那么大师也要去该去的地方喽?”

    “那倒不是,今晚准备就在山下听松小筑再叨扰一晚……”

    赵路一听,又忍不住了:“原来正是你?!”

    原来赵瑜每日清早都要散步,赵路自然跟着,散步的地域,也总在后山宗祠里。

    赵氏宗祠实际已经占据了整个后山的南面,而两侧的西面和东面虽然没有开建,却也早已种满了松柏,松柏之间还是罗汉竹之类的灌丛,等于形成了两面绿色藩篱,一般人根本甭想踏足。这也就是适才大和尚从八茅峰来,了这第九座峰赵氏后山,要想下山,要么原路退回,要么就从赵氏宗祠之内借道。只是未经主人允许,擅闯宗祠,被人打死官府也不管。

    赵氏宗祠一开始并没有占了整个后山,起初只是山脚一片墓地,自那个刘宋的开国功臣讨封起,占了十来亩坡地,后来风水先生勘定这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处,恰是那位高祖功成名就之时,于是大兴土木,整个龙山梢都被圈占。

    鼎盛时期,真是所谓一塔二幢三占木,四桥五园六座亭,七楼八阁九龙头,十只名泉二十池,胜景小品不胜枚举,前头还建了十数个大院并排的整片别业。

    只可惜现在的别业,除了赵无求一户,全都改姓,至于宗祠里面的这些遗迹都在,只是不少失于检修,大多凋敝不堪,赵无求也只能略加维持而已。

    地界仍在,规模仍在,现在除了摆放祖宗神龛的宗祠正堂,就剩依山而建的四个偏院还像回事。听松,扶竹,品兰,锄菊,都称小筑。其中扶竹是乡学所在,勉强维持。品兰里有抚琴听曲的戏台,现在已经坍塌,但是房子还能勉强住人,时常用来留宿远道而来参加祭祀的族亲。锄菊原是花房苗圃,此时杂草稗子与奇花异卉共生,遮天蔽地,都已经快走不进去人了。

    听松小筑,原来还曾办有文社,当今天子创业之前,也是一个少年天才,曾来此处以文会友。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曾经筑巢引凤的曾祖已被引来之凤斩于阵前。只怕早已忘了此地,赵家倒是经常打扫,还冀别人偶然怀旧。

    原来赵瑜就想借这听松小筑读书,喜欢它的幽静雅寂,只是老爹赵无求不准,说是年久失修,早已跟荒山野地分别不大。再说时有传言,影射赵氏祖先大多结局不好,怨怼颇多,故而阴气太旺,不论白天晚,常有怪异发生,所以家馆先生也不敢住在扶竹院里,宁可每日早出晚归,车马劳顿。

    四个偏院,平素都是赵瑜散步之地,每次都有赵路以及奶妈跟着,倒也太平。因他属意听松小筑,所以散步时见到不顺当,也会嘱咐仆人稍加收拾。

    今早过来,赵路就发现听松小筑的明堂里蚂蚁聚堆,细一看,竟是在拱不少骨头,细细的,短短的,弯弯的,不是鸡就是鸭,非吐即扔,到处都是。

    奶妈回去告诉了赵瑜的生母米氏,米氏则让管家查查,毕竟自己的儿子几乎天天去,不问个究竟哪能放心。而管家赵贵也查不到什么,只能把儿子赵路叫去盘问了一遍,又关照了一顿。无非也是多留点心,让二少爷少去为妙。

    所以那大和尚一说要去听松小筑歇脚,赵路还能不炸喽?

    只是这恁大一个胖和尚,两个少年究竟能不能打发得了?且听下文分解。
………………………………

卷一(012):赵路

    书接段,不再重复。

    却说那和尚见主子还算比较客气,反倒小仆恶人呛声,便向赵瑜又打了一个法印问讯:“阿弥陀佛,还请公子见谅,贫僧不请自来,乃是不敢打扰……”

    “还不敢打扰呢?你都快把我家二太太给吓坏了……”

    这二太太自然就是米氏,她也就生了赵瑜一个宝贝疙瘩,不担心才是咄咄怪事。

    “阿弥陀佛,贫僧再次告罪,要不贫僧这就告辞,免得连累各位……”

    说着那和尚就要转身,赵瑜乜斜了赵路一眼,拦半步:“大师,既来之则安之……”

    “公子客气,只是贫僧实在不好意思……”

    “这样吧,大师,刚好晚生有事请教,您就算留下来教我如何?”

    “教公子?贫僧惭愧,不知何以可教公子?”

    “这个……”赵瑜也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最后还是把话憋了出来:“譬如刚才……”

    “刚才?!”

    “那首……”

    “哪首?!”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