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欺世盗国-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佑说这么多,就是打着帮衬潘美的主意,故而爽快应下。
“对了,我从讲武堂选了两名教员,预备着推荐给你的。”
陈佑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潘美:“这是他们的信息,你看一看。我昨天和他们说好了,现在应该在十里亭等着。等下你考校一下,觉得合适就带过去,不合适就留在这里。”
这算是挖公家墙角。
讲武堂的兵事教员,或许实践不太好,但理论性的东西都很熟练,跟过去也能帮潘美查漏补缺。
潘美仔细看了信中资料,叠好收进袖中,点头道应下。
虽然两人关系好,但推荐的幕僚还得亲自考校一番才行。
说着说着,马车就出了城门朝城外十里亭行去。
就在这时,城内一人一路奔跑追上马车:“主翁!主翁!主母胎动将产!”
这声音正是陈府门子。
陈佑当即喝令车夫停住马车,面容严肃地朝潘美道:“三娘将产,某却是不能送仲询了。”
潘美当即道:“哥哥且去,我这边没什么。”
陈佑点点头,起身下了马车叫住门子,快步朝家中行去。
………………………………
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
妻子临产,陈佑也顾不上什么仪态风度,下了潘美的马车之后三步并作两步蹿上自家马车,催促车夫快速赶往府宅。只是城内禁止奔马纵车,这马车的速度也就比一路小跑稍微快那么一点。
一路上没有发生什么意外,马车到达陈府正门外,陈佑不等马车停稳就跳下了车,快步朝府内走去。
这时的陈府气氛凝重,只有主卧内传来接生婆子鼓励的声音。
陈佑来到庭院之中,径直走向卧室。等在卧室门口的一个女使连忙拦住他:“官人不能进去!”
他看着一脸严肃的女使,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推门入内。
妇人生产男子回避,古人称是为了避免不详,但客观上也能减少产妇受感染的几率。毕竟这时候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现意外。
不能进房间,于是陈佑来到窗边高声喊道:“三娘你莫怕,我在这里!”
过了一瞬,屋内传来李疏绮疲惫的声音:“佑哥!”
陈佑一时间做不了什么,只能不停地说着诸如“莫怕”、“孩子的名字”之类的话语来宽慰李疏绮。
在这紧张的等待中,太医署的一个医监带着两个僮子匆忙来到陈佑跟前。
这医监乃是从八品下的职事,陈佑能请来他也不容易,见他过来,不得不上前迎接:“劳烦张医监匆匆赶来,失礼之处还望恕罪。”
“詹事言重了。”张医监拱拱手笑道:“只盼着这次用不上某才好啊!”
请御医过来只是以防万一,陈佑自然不希望真的用上了,此时听了张医监的话,点头附和道:“承医监吉言。”
正说着话,卧室内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紧接着就听到接生婆严肃的声音:“温水!棉布!”
没有婴儿的啼哭声!
陈佑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一旁的张医监也不由露出郑重的神情。
周围女使仆役更是一个个屏息凝神,只觉得乌云压顶,难以自持。
卧房之中一片兵荒马乱的声音响起,其间夹杂着类似拍掌的声音。
恍惚间似乎过了许久,也似乎只是一瞬,一个嘹亮的啼哭声从房间内传出来。
随着啼哭声的响起,仿若雪霁初晴、春日冰融,陈佑阴沉的脸色消失殆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卧房内,接生婆拿着剪刀咔嚓一声剪短脐带,让自己女儿兼徒弟接手剩下的工作。自己小心翼翼地整理好婴儿剩余的脐带,将正在啼哭的婴儿身上污秽清理干净,用干净的棉布包好,放到满脸期待李疏绮面前。
接生婆子一脸喜气地笑道:“是个小郎君呢,娘子快看看!”
李疏绮仔细打量着还在嚎哭的小婴儿,愣了一下,喃喃道:“好丑。”
陈佑在房间之外听着婴儿的哭声,等到心中焦急不已。
终于,房门打开了。
房间内的健壮仆妇将污水端出房间,自有仆役将水送走。
待房间内水盆都送了出来,陈佑快步走向门口,正要进去,一脸喜气的接生婆抱着一个布裹走了出来:“恭喜官人!恭喜官人!娘子生了个小郎君,母子平安!”
听到“母子平安”四个字,陈佑总算是松了口气,当即朗声道:“赏!都有赏!”
说完,他快步走到接生婆跟前,小心翼翼地接过抱在布裹里的婴儿就朝房间内走去。
准备关门的女使犹豫了一下,没有阻拦,待其进门之后才将房门关上。
这时候,早就等在一旁的陈行文吩咐仆下给接生婆递上备好的金叶子。而他自己则拿着十枚金币走到张医监面前,满脸歉意道:“我家主人心情激荡,一时怠慢了医监,还望医监原谅则个,移步偏厅喝茶。”
说着,他递上金币:“这是家中作坊做出来的小玩意儿,医监不要嫌弃才好。”
张医监嘴里说着无妨,满脸堆笑得接过金币仔细打量。
这金币是陈佑吩咐陈家作坊制作的,上面除了有牡丹、菊花、荷花之类的图案,还有一句吉祥话。这些金币制作精良,虽然为了保证硬度没有用足赤金,但其价值要超过其金含量本身,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用来送礼正是合适。
轻轻掂了掂金币,感受了一下重量,又看到喜滋滋地稳婆手里拿的金叶子,张医监脸上笑容更胜:“倒叫詹事破费了。”
房间内,陈佑抱着婴儿走到床边,却看到李疏绮闭着眼睛在那里生闷气,不由就是一愣。
扭头看了看怀中的婴儿,此时的婴儿已经安静下来,浑身红通通的,眼睛闭着,不足手掌大小的脸有些皱巴巴的,头上倒带着浅棕色的胎毛,看上去毛茸茸的。
这婴儿和盘儿刚出生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当然,其实大多数婴儿刚出生都是这个样子,皱巴巴的没长开。
陈佑顿时明白了李疏绮生气的原因,无奈地坐到床边,轻手轻脚地把婴儿放到她头边:“三娘,这是咱们的孩子啊。”
李疏绮转过头来,睁开眼看向陈佑,疲惫的脸上带着些委屈:“可是他好丑。”
“才刚生出来,过几天就好看了。”陈佑为她整理凌乱的鬓发,“盘儿刚出生的时候也是这样子,你看他现在是不是很可爱?”
李疏绮仔细回想,秀眉一皱,伸手摸了摸婴儿的脸:“你可要长得好看点啊!”
夫妻二人说了一会私房话,李疏绮突然道:“名字叫什么?”
“嗯?哦哦!”
话题转得有些快,陈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略一思忖道:“既然是男孩,就叫陈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的那个孚,小名就叫虎儿,你觉得怎样?”
刚说完,他自己就忍不住笑了出来:“旁人家都是说‘这是犬子’,就我以后说‘这是虎子’。”
本来还在认真考虑婴儿名字的李疏绮听他这么说,也不由笑出声来,嗔怪道:“你就会作怪!”
两人笑闹的声音有些大,本来睡着的婴儿又被吵醒,张开嘴哇哇大哭。陈佑连忙抱起婴儿,轻轻摇晃哄他睡觉。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
“。。。。。。其子衡、孚并加宣议郎,嘉定三年十一月二日。”
宣读完敕书,近侍张德钧笑眯眯地将敕旨卷好,上前两步递到陈佑手中:“恭喜詹事喜得麟儿。”
陈佑接过敕旨道:“同喜同喜,大官进屋喝杯茶再走?”
他这句客气话说出口,张德钧脸上浮现惊喜的神色,哈哈笑道:“叨扰詹事了。”
说着,他回头对担来御赐物品的军汉道:“还不快把物事搬入詹事府中!”
陈佑稍微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招呼张德钧入内。
作为今年突然受到官家重视的小宦官,张德钧的消息早就出现在陈佑案头。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受官家重视,但陈佑可没小看这个才十六岁的小宦官。
可这只是客气了一下,他就当真顺水推舟的做法,着实让陈佑看不懂。
陪张德钧喝了一杯茶,又送了一方精致的砚台,终于是把他送走。
这一盏茶的功夫,陈佑是明白了,张德钧此人毕竟年少,乍受到陈佑这等佩金服紫之辈的礼待,有些兴奋过头了。
陈佑送给他的那一方砚台,他激动地恨不得捧在手上让大家都知道。
这一方砚台送得值!
这是陈佑现在的想法。
不过也就是陈佑这级别才会让他这么激动,若是普通的六七品、七八品官员,他可能就毫无波澜了。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他张德钧毕竟是官家近侍,身份地位摆在那里。
自陈佑嫡长子陈孚出生之后,陈佑收到不少贺礼。
尤其是洗三那天,皇帝赐金帛酒食,刚出生三天的陈孚得勋武骑尉。皇后也遣人送来一枚金鱼一支玉笔。
鱼和笔,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寓意。不过现在三品以上官员要佩金鱼袋,而政事堂首相也被成为执政事笔。
言尽于此,不可妄议中枢。
再看今日又给两个儿子都加了从七品下的文散官,陈佑似乎圣眷不衰。
十一月十三日,天晦欲雪。
陈佑在讲武堂各处转了一圈,教员也好,侍卫也好,都尽忠职守没出篓子,他这个判讲武堂事便缩回了温暖如春的书厅之中。
书厅之中有两个火盆,内里烧的是熟石炭。
所谓熟石炭,就是过了一遍火的煤,近似于焦炭。为什么要过一遍火呢,《剧谈录》中有记载:“凡以炭炊饭,先烧令熟,谓之炼炭,方可入暴,不然犹有烟气”,意思就是烧过一次之后就不会有烟气。
以炭取暖,麻烦的一点是要防止炭中毒。
时人或许不明白什么是一氧化碳,也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但长久的实践也让他们发现了“煤炭毒”的存在。
只可惜由于不明原理,有一些防治措施完全无用,甚至还有害。好在至少明白通风的重要性,陈佑现在的书厅就是门窗留了缝通风。
不过这也比不得家中,陈府书房建筑之初就考虑了冬季取暖的问题,虽有通风之处,却让人感觉不到凉意,讲武堂这里完全不能比。
除此之外,壁炉、地火等也早就有了,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皇宫里的温调房。
不过这年头薪炭不便宜,陈佑家中也不怎么用地火壁炉这样耗费较大的东西,也就是李疏绮在月中受不得凉,墙边炭火才整日不熄。由于炭火在房间外,所以也不虞照料不周导致中毒。
将厚重的外衣脱下放好,陈佑自添水研墨,压好纸张开始默写《师说》。
这几天他都是朝会结束之后到讲武堂转一圈,回书厅处理事务或者默写文章,用完午饭去枢密院,未时到点回家。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他这一篇文章还没默完,突然传来敲门声:“詹事,官家遣了大官来寻你。”
“让他进来。”
陈佑有些疑惑,之前朝会上什么都没说,怎么这时候突然派人过来了?
他刚放好笔,一个青衣宦官就推开木门走了进来:“官家欲往周山书院,请詹事同行。”
“这时候去?”
陈佑有些惊诧,今天天气并不好,官家怎么会想去周山?
“正是,官家言詹事可径直往周山去,无须先往皇宫。”这宦官没同陈佑打过交道,此时说话一板一眼,没有透露任何多余的信息。
陈佑不敢耽搁,一边迅速收拾桌面,一边对那宦官道:“劳烦大官稍等。”
收拾好后,他穿好外衣,跟着宦官快步离开。
一路上马车辚辚,陈佑坐在马车中随着车体摇晃颠簸,心中猜测赵元昌可能会说什么。
那个来传话的宦官不在车内,他冒着寒风骑在马上,跟着马车走。
这般作态更加深了陈佑心中的不安。
既然不需要先回皇宫,陈佑就没有进城,吩咐车夫绕着城墙一路狂奔,赶到书院正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披着厚氅的赵元昌下车。
陈佑连忙跳下马车,一面跑向赵元昌,一面高声道:“臣迎驾来迟,请官家恕罪!”
周围亲军认得陈佑,也没拦着他。
而赵元昌笑着站在原地,目光落在他身上,说不清有什么内涵。
一路小跑到赵元昌面前,陈佑站定再揖:“臣迎驾来迟,请官家恕罪!”
“无妨。”虽然脸上在笑,但赵元昌的声音听不出来喜怒,“本是我临时起意,将明你能这么快赶过来,倒是出乎我意料。”
这时,收到消息的汪弘洋领着现在没课的师生朝正门处行来。
赵元昌听到声音,扭头看了一眼,对陈佑道:“来人迎接了,走,将明你带路吧,我好好看看这个在洛阳出了名的书院!”
“喏!”
陈佑行礼应下,走到赵元昌身侧,落后一步,看向汪弘洋一群人。正巧他们来到门口站定,齐齐长揖:“臣等恭迎官家!”
皇太子已下,率土之内,于皇帝皆称“臣”。
赵元昌左手虚抬:“免礼!”
“谢官家!”
陈佑这时候才得空给赵元昌介绍:“领头的那位乃是书院祭酒汪弘洋,汪祭酒左手边是执事长徐师进,徐先生善论语和毛诗,书院中也有他的课。”
“嗯。”
赵元昌脚下不停,陈佑只介绍了两个人,他就走到了众人面前,打量一番后开口道:“我就是来看看,有将明陪着即可,其余人等先散了吧。”
陈佑注意到汪弘洋等人的目光,微微点头示意。
汪弘洋这才带着大家一齐道:“臣等谨遵圣谕。”
众人散去,陈佑小心问道:“官家,咱们先进屋子里?”
“先在外面转转。”赵元昌的目光越过青石广场,投到对面的真理堂正门处,“那边就是那个‘真理堂’?”
虽然没来过,但赵元昌似乎对书院很了解。
陈佑点头道:“圣明无过官家,那正是真理堂。不过这真理的名号乃是臣妄言之,为得是激励书院师生探寻真理。”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
“你说说什么是真理。”
赵元昌说出这句话,便抬脚踏上广场青石,朝真理堂走去。
陈佑连忙跟上,嘴中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万物恒变而我自不变,若此者可称真理。”
顿了顿,他进一步解释道:“其实主要是促使学生们多想多试,不可尽信书言。譬如‘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古人言蜾蠃孤雄,衔螟蛉之子以养,待其长,似蜾蠃,故《小宛》有此言。然贞白先生读书好求甚解,寻来蜾蠃仔细观察,这才知晓蜾蠃雌雄俱存,衔螟蛉是为子取食。吾只愿天下读书人皆有此向学求知之心,故以真理鞭策师生。”【1】
赵元昌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他不说话,陈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跟在他后面思考他这次突然过来究竟是为了何事。
赵元昌在真理堂门外停住,站在那块刻着“理越辩越明”的山石前面,仔细看着山石上方那块罗列着讲演辩论规矩的木板。
陈佑也站住,集中精神等待赵元昌不知何时就会问出的问题。
过了一阵,赵元昌转身离开:“去讲课的地方看看。”
“官家朝这边走。”陈佑连忙上前一步指引方向。
走了几步,突然听赵元昌问道:“我欲攻淮,将明可有合适人选为我编练淮水水军?”
陈佑脚步一顿,随即赶紧跟上。
虽然之前想要推荐潘美,但他现在不敢说,只得道:“叫官家失望了,臣对国内将帅不过了解个大概,编练水军事涉重大,臣不敢妄言。”
“无妨,你就按照大概的了解来说说。”
赵元昌的语气十分平淡,好似没多么重视。
铅云层叠,寒风凛冽,两股热气刚从鼻端喷出就被寒风吹散。
然而就是这样的温度下,走在冬日冷风中的陈佑额头渗出汗珠,后背更是湿了一片。
沉默了一阵,陈佑十分谨慎地道:“现洞庭水军都指挥使曹新荣就在水师,当可入淮。”
“嗯。除他之外呢?”
陈佑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带出一条白龙,抿了抿嘴唇道:“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杨光义忠于王事,或可主持水军事。”
这一次赵元昌没有说话,陈佑皱眉考虑一番,自觉地继续开口:“另有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简宏彦亦是善战之辈,深得官家信重,当为良选。”
。。。。。。
陈佑一连列举了六七个人名,一直走到教室区,赵元昌才出声:“我记得将明你同潘仲询素来友善吧?你觉得他怎么样?”
考虑一瞬,陈佑答道:“据臣所知,潘仲询只是当年入蜀时接触过水战,恐难以担此重任。”
“西川制置使李克榕如何?”
陈佑额头的汗珠顿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整个人仿若架在火炉上一般。
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小心翼翼道:“李克榕生于山区长于山区,若山林之中则为猛将,一旦如水,实难预料后果。”
赵元昌不置可否:“殿前司副都虞候皇甫楠你可熟悉?”
赵元昌说的都是同陈佑有关系的将领,如果这时候陈佑还不明白,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当日臣奉官家之令入京,同皇甫将军有过同袍之谊,知晓皇甫将军精于骑战,至于能否主持水军,臣着实不知。”
陈佑说出这番话之后,赵元昌脸上浮现出追忆感慨的神色,轻叹一声:“也罢,让你推荐人选着实有些为难了,此事再议吧。”
看起来似乎过了眼前这关,但陈佑不敢掉以轻心。
果然,看了一阵后,赵元昌又问道:“听说今年河南府发解二十二人,你这个书院独占十三人?”
陈佑立刻道:“要不臣把这十三人叫出来?”
“算了。”赵元昌摆摆手,又看了一眼内里传出说话声的教室,扭头对陈佑道,“你在这里有一个小阁楼吧,去看看。”
“阁楼在山腰上,从这边正好可以过去。”陈佑松了口气,连忙上前指路。
陈佑陪着赵元昌在书院里转了一圈,又让食堂小灶专门做了一顿饭,吃完之后才将赵元昌送走。
送走赵元昌之后,陈佑叫上汪弘洋,坐到阁楼中。
仔细说了之前君臣问对的内容,陈佑面色严肃地问道:“平远有何看法?”
汪弘洋考虑了一会才道:“定是有人上疏攻讦詹事,只是不知官家是先知晓发解再查了行伍,还是先知道行伍再查到发解。”
陈佑眼睑低垂:“不论哪个,结果都一样。”
汪弘洋默然,陈佑说得是事实。
过了一阵,陈佑长出一口气,神态郑重地问道:“平远以为此事是否到此结束?”
“怕是难。”汪弘洋有些严肃,“除非春闱之中书院师生仅一二人得中。”
春闱仅一二人得中,如果不是让他们弃考的话,这只能看运气了。说不得运气好,书院考中多久一两个,也说不准运气差,通过发解的都考中了。
越想,陈佑心中就越是堵得慌。
他良久不言,汪弘洋有些担心,不由建议道:“不若主动疏离那等军将?詹事已掌讲武堂,那些军将便是不再接触也无甚大碍。”
陈佑摇头道:“有些人不是你想不接触就能不接触的,先热后冷,一个不好就是反目成仇。”【2】
说完这话,房间内安静了一会儿。
陈佑站起身来:“行了,先这样吧,平远你就把书院管好,我回去再权衡考虑一番。”
“书院之事,我定不叫詹事操心。”
对于这个,汪弘洋倒十分自信。
陈佑脸上扯出一丝笑容,正要迈步离开,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转头对汪弘洋道:“春闱在二月,那么知贡举应该在年节之前就会定下来,等人选定下之后,你立刻准备让那十三个人。。。。。。”
说到一半,他停住了,脸上闪过纠结的神色,终于叹了口气道:“简单准备就好了,没必要像发解试一般。”
说完,不等汪弘洋回应,他就出了阁楼。
陈佑钻入停在书院门口的马车,车夫扬鞭一甩,车轮缓缓转动。
如铅的天空在此时落下点点雪花。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
经过这一次不知道是警告还是试探,陈佑让刘河手下的情报网维持基本联系,暂停活动,锦官府那边的牛三也去信叫他仔细蛰伏。
陈佑之所以发展情报网,不是处心积虑想要造反,只是出于内心的优越感,想要一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