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欺世盗国-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佑现在没有心思怀古,刚刚刘河来禀报,说府衙司兵薛盛和长安丞王猛虎仍未出门,十之**是不会出现在十里亭了。
一个也就算了,便是诈称抱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子上还算过得去。但同时有两个人重病无法出门,尤其是这两个人前一天还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府衙县衙,这是打一巴掌还朝脸上吐了口唾沫!
前者虽然有些丢面子,但暂且忍下也没什么。而后者,若陈佑没什么反应,基本上不要想能在京兆府做出什么事情了。
今早出发之前,范昌祐、韩陶朱二人将比对名单分析的结果呈递给了陈佑,结合没拿给他们看的另一沓情报,陈佑对京兆府诸官的了解甚至要超过高启。
说到底,还得在人身上下功夫。
长乐坡很快被抛在身后,十里亭近在眼前。
此时,以高启为首的一干人等袖手立在道左亭前,静静等待陈佑抵达。
前头的骑手越过十里亭,到陈佑所乘马车来到十里亭前时,整支车队一齐停下。
一阵人喊马嘶之后,陈佑掀开障尘,走下马车站定。
他看着站在最前方的高启,高启也看着他。
对视少顷,高启双手抱拳,带领诸官做揖道:“恭迎陈使君!”
在场没有同陈佑平级的,陈佑受了此礼,微微点头以示回礼:“劳烦诸君出城相迎,且去府衙。”
高启收手而立,点头道:“便听陈使君所言。”
他说这话时,有人已经再揖答应下来,有人却是等着他说完再答应,甚至还有那等到一半才想起来的,总之乱成一团。
这等场景,陈佑尽收眼底,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回身坐进马车。
而高启则是待陈佑放下障尘之后,面无表情扫视诸人,之后才上车跟在陈佑后面朝长安城驶去。
一路进了府衙,在正厅按照次序坐下,陈佑笑着看向坐在左首第一位的高启道:“高少尹不为我介绍一下诸官么?”
高启也回以笑脸:“正要如此。”
说着,他指向坐在他下手的两位县令:“这位是长安令韦三桥,而这位则是万年令李柯,这两位皆有强项之名,可谓良吏。”
“不敢当少尹称赞。”“少尹过誉了。”
高启话音刚落,李柯、韦三桥同时开口。
所谓强项令,那是对上级强硬,从前是高启自己,但现在的上级,那就是陈佑了,他们可不想一上来就让陈佑留下坏印象。
两人对视一眼,韦三桥先开口道“我与李县令不过为政以严罢了,当不得少尹夸赞。”
陈佑呵呵笑道:“两位行事某也有所耳闻,确可为良吏。”
说着,他转向高启。
高启笑了笑,介绍完两个县令之后,他从录事参军事梁关山起,从高至低一一介绍来。
待最后一个万年县尉说完,陈佑眸光闪动,好似不知一般问道:“这兵曹参军事何长安县丞可是空缺?若真如此,还需尽快选人补上才是。”
高启就等着这句话呢!
听到陈佑问话,他拱手肃容道:“好叫陈使君知晓,府衙司兵乃是薛盛,长安丞是王猛虎,皆是今日卧病在床,致使无法出迎陈使君。”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一)
高启出招了!
李柯精神一震,定定的看着陈佑,看他如何应对。
陈佑坐在主位上,堂内众人神情一览无余。
在他来之前,高启权知府事,京兆府大体上分为永兴派和本地派,高启本人偏向永兴派,但总体还是维持双方平衡。在陈佑来了之后,根本不需要多说,少尹高启自动成为永兴派的领头人。
说是两派,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分明,毕竟永兴军镇守京兆和商州,节镇内本就有本地人。
比如士曹参军事韦棁,出身京兆韦氏,与长安令韦三桥乃是同族,之前在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同高启比较亲近,算是永兴派。但若高启要对韦氏动手,难道他会坐视不理?
而且永兴军内有亲疏远近,京兆府各县也都有县内大族,面对外来威胁时可能会抱团,一旦没有威胁,很快自己就有矛盾了。
陈佑要做的就是等待——如果不是面对眼下这种情况的话。
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注视下,陈佑脸上露出关切的神色:“竟如此严重么?”
“的确如此严重。”高启神情严肃,好似那两人已经生命垂危一般,“若非不能起身,薛司兵和王县丞哪怕是拖着病体也会去迎接陈使君的。”
“如此。”陈佑也变得严肃起来,“便让他二人在家中好生修养罢。”
这话一出,堂内众人似乎一下子泄气了。
只是陈佑还没停下,他扫视众人,语重心长地道:“如今春夏之交,时疫多发,诸君也须小心谨慎才是。薛司兵、王县丞既然重病,诸位若要探视,也得做好防范。至于两位的职事。。。。。。”
说到这里,他一阵沉吟。
而底下众人更是头晕目眩,没想到陈府尹直接就把那两人判成会传染的瘟疫,趁机停了二人的职事。
高少尹会同意么?
虽然故作沉吟,但陈佑也在注意着堂下众人的表现,能够发现众人的目光集中在高启身上。
那高启也不知在考虑什么,过了一阵才准备开口。
一直注意着他的陈佑立刻看向他,不论他是准备赞同还是反对,陈佑都不准备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就做了决定:“就让参军事安岳文权守兵曹事,参军事娄半夏权兼长安丞,高少尹以为如何?”
高启愣住了,其余人也愣住了。
紧接着,反应过来的安岳文和娄半夏既期待又紧张地看着高启。
而高启此时也是心中烦乱,无它,这两人算起来都属于永兴派。但安岳文同薛盛关系不太好,而娄半夏同王猛虎倒是还行,可他和韦三桥关系也不错。
他这边没立马给出答案,陈佑不可能一直等着他考虑清楚。
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陈佑朝安岳文和娄半夏微微颔首:“两位接下来一段时日就要多忙碌些了。”
两人没得到高启的首肯,有些心中惴惴,但能从参军事到具体担起某一职事,诱惑是在有些大。
安慰着自己这只是替同僚分担任务,自己还是忠于高少尹的,安岳文起身抱拳道:“使君放心!”
有了安岳文带头,娄半夏也没有再犹豫,也起身应下。然而他坐下的时候,却看到高启意义不明的目光,顿时心中一个咯噔。
直到这时,高启才冷着脸道:“你二人好好做事,莫要出岔子。”
“是!是!”
诸事议定,陈佑的目的也达到了,当下让大家都散了,但高启刚刚起身,陈佑就把他叫住:“高少尹留步,我还有事要同少尹相商。”
高启闻言,眉头微蹙,随即舒展,朝陈佑点点头,安坐如故。
见高启留了下来,原本想要同陈佑私下交谈的李柯略一踟蹰,最终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他这番表现,陈佑看得是清清楚楚,也能猜到他是想投靠。
不过陈佑不着急,京兆府十多个县,一个在自己县里都抓不住权力的县令,真不是那么重要。
既然高启在他下车伊始就下手了,那他也不可能老老实实受着,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挑动永兴派、本地派内部斗起来,他这个外来的府尹作壁上观就好。
等各自内部斗到火起,那时候才该他出来收拾残局、招揽人心。在此之前,得想办法拖住高启,免得被高启凭借个人威望强压下内部斗争。
待人都走完,早就等在外面的韩陶朱立刻吩咐仆下端上茶汤。
除了茶汤,还有果脯蜜饯糕点之类的,而且不是一齐端上去,而是一个下去,另一个接上,就这样愣是耗费了半盏茶功夫。
这也是进城之后陈佑的嘱咐,总之是尽量拖时间,好让安、娄二人多想想。毕竟,权位动人心,既然之前能说服自己接下差事,那在一个人的时候自然就会劝自己把这差事牢牢握在手里。
更何况安岳文之前还和薛盛有矛盾,只要高启没有第一时间敲打他,让他起了心思之后再想打消,那可就难咯!
这,就是人性。
招呼高启喝茶吃糕点,如此这般又耗了一段时间,陈佑这才开口:“高少尹,不瞒你说,陈某对京兆府不了解,这日后还得依仗少尹多多帮衬。”
高启呵呵笑道:“陈使君过谦了,京兆府还得是陈使君做主。”
陈佑能感觉到高启现在十分警惕,当下知道多说无用,只得转开话题:“对了,我这刚来,对府里面情况也不清楚,还要劳烦少尹遣两个医学生为薛盛、王猛虎诊治一番。”
说到这里,他一脸感慨:“我知道有些人心忧国事,分明病重却故作无事操劳如故,最后却猝然长逝。别人我管不了,可薛、王二人既为我僚属,则我断不能容他二人如此不惜己身。”
他一脸诚恳地看向高启:“高少尹切要叫他二人好生修整,不可逞强。”
这是堵住两人“即刻痊愈”的路子,即便他们没病,陈佑也会让他们“有病”。
若高启与他同品,陈佑绝对不会这么说,而要另想法子。可谁让高启不如他呢?
陈佑说完,高启也只得应下,至于会不会有其它动作,那就不可知了。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
之后又东拉西扯,拉着高启谈了两刻钟,陈佑才放他离去。
高启刚离开,陈佑就唤来等在门外的韩陶朱:“去把安岳文和娄半夏叫来。”
少尹书厅,高启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他感觉,让薛盛王猛虎称病,有些失策。
也是他当时犹豫了,若不让陈佑提出选人担起薛、王职事的话题,说不得明日就可以让两人“痊愈”,也能叫人看清陈佑的软弱与无能。
可以想见,只要安、娄二人担起职事一段时间,以后再想让他们放下,极有可能生出嫌隙。
所以,要不要让薛、王病愈?
高启不由眉头皱起,他又想到了陈佑之前说的话,担心陈佑是不是准备了什么后手。在没想明白之前,他不敢乱来。
长出一口气,也没睁眼,就这么吩咐道:“叫安岳文、娄半夏过来。”
“是。”令史的脚步声远去。
也不知等了多久,那令史重又回来了:“高公,我去的时候,安参军和娄参军都已经被陈使君叫过去了。”
高启猛然睁眼,目光灼灼地看着那令史,直看得他惴惴不安,才低垂眼帘,无奈地挥手:“算了,你去看着,他们一出来立刻带过来。”
令史答应一声,退出书厅。
而在正堂上,陈佑满脸和煦的笑容,用温和而又不失威严的声音缓缓道:“薛司兵和王县丞这一病,也不知何时才能好,你等定要好好做事,莫要让他二人,莫要让高少尹和我忧心。我对你等期望甚高,若是做得不差,自有你等位置。”
安岳文和娄半夏此时是坐立不安,既想冷淡一些,但听到陈佑的话,又禁不住有些激动,表现出来的就是十分纠结甚至前后矛盾的态度。
陈佑恍若未知,继续道:“兵曹要管府兵,安参军之前有接触过兵事么?”
京兆府兵曹管府兵是真的管,京兆府府兵没有设校尉,直接由兵曹参军事指挥,是以陈佑有此一问。
当然了,安岳文的具体情况,陈佑知道个七七八八,否则也不会挑他出来了。之所以这么问,只是因为演戏要演全套。
果然,安岳文没有生疑,微微低头恭敬道:“回禀使君,我也曾跟着节使当过营副的,定然不会出漏子。”
“原来如此。”陈佑点点头,“若有不谐,自有高少尹和我为你撑腰,放开手去做。”
说完,他又转向娄半夏:“娄参军在长安县也当尽心,无须多想其它,日后不论是留在县里还是回到府衙,都可商量。”
两人脸上表情精彩万分,憋了一阵才一齐拱手道:“多谢使君!”
“嗯。就这样,你们先去忙吧,有了新职事,早些熟悉也是好事。”
“在下告退。”两人起身告辞离去。
陈佑收敛笑容,端起愣了的茶水一饮而尽。
他现在的优势就是信息不对称,他对京兆府这些人知之甚详,但京兆府包括高启在内,也就只能知道他那些脸谱化的标签。比如“强势”、“有背景”、“得圣眷”、“好大喜功”等等,而具体行事风格,这些人却不知道。
这也算是另类的敌在明我在暗吧。
安岳文、娄半夏刚出正堂,就被高启的令史请了过去。
原本还没啥,但同陈佑谈了一次之后,两人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正要大展宏图呢!现在突然被高启叫过去,再联想到之前议事之时高启的沉默与冷淡,顿时心中纷乱如麻,时不时对视几眼,却不知该说什么。
两人在忐忑不安中进了书厅,只是被五十多岁的高启看了一眼,就觉得有万钧重担压在了肩上,转瞬之间只觉汗流浃背。安岳文还好,毕竟行伍出身,只是耷眉垂首。而娄半夏则忍不住弯腰驼背,估计要不是地点不合适,他甚至会拜下。
“坐吧。”
见两人坐到了令史搬来的椅子上,高启威严满满地道:“既然让你们临时兼了职事,那就不要想其它那些有的没的,保持平稳最重要。跟了老夫,你们的功劳苦劳,老夫都看在眼里,不会叫你们吃亏的。”
由于迟了一步被陈佑抢先,在不知道陈佑说了什么的情况下,他最终还是选择先安抚住眼前的两人,至于薛、王,只能在其它方面补偿了。
有职事的不能闹到离心离德,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丢了职事的更要给好补偿,以免叫下属寒心。
不出所料,听到他的话,安、娄二人立刻明白高少尹也是支持自己的,顿时面露喜色,忙不迭拍胸脯表忠心,同在陈佑面前完全是两样。
之后高启又仔细叮嘱道:“在兵曹、长安县,原先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不懂的、拿不准的就去问薛、王,莫要随意行事。”
“高公放心,我等都晓得。”两人连忙表态。
高启点点头:“你二人我还是相信的。”
说是相信,其实还是不放心,就怕这两个一上去就改规矩,叫薛、王二人产生被放弃、人走茶凉的感觉。
叮嘱了又叮嘱,高启终于让两人离开。
直到这时他才稍稍松了口气,突然想起来陈佑的嘱托,又叫来令史吩咐道:“找几个可信的医学生去给薛司兵他们两个看一看,到时候回报给陈使君。”
令史连忙应下,匆匆离去。
屋内无人,高启终于舒了一口气,一脸疲惫地靠在椅子上。
今早之前,他认为陈佑在京兆府毫无优势——手下无人可供驱使,对京兆府情况也不熟悉——只要趁着陈佑没反应过来当头一击,定能压下这条过江龙。
到现在他才明白,陈佑手下无人,说是劣势,但却让人无从下手。而他高启旧部充塞府县,露出的破绽也就更多。
优劣对比,存乎一心,就看怎么去利用。
被动应对绝对不行,必须主动出击占据先手。
得想办法让陈佑有事做,做事,就有出错的可能,少做少错,多做多错。
高启眉头越皱越紧,如今乃是季春时节,春耕已经结束,离收夏税还早,有什么事情属于出力不讨好的类型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
正如之前所说,陈佑目前的打算就是挑起内斗,然后作壁上观。
粗俗一点地说,那就是只管挖坑不管填。
所以当万年令李柯上门拜访的时候,陈佑只是宽慰他一番,什么实质性的举动都没有,叫李柯失望无比。
送走李柯之后,陈佑在自己的新书房里面转了一圈。
这个书房不大,长宽皆不过两丈,坐北朝南,南面开门,东面开窗,西北各立着一排书架。
此时只有靠着北墙的书架上摆着一些常见书册,书架前方是一套香樟木的桌椅,桌上笔墨纸砚、香薰烛台等一应俱全。靠门处则是四把两两相对的椅子,以及两张木几。
整理完书架上寥寥无几的书册,陈佑站在书架之前,右手扶着椅背,扭头透过窗户看向屋外,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这里,将是他未来几年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
从离开洛阳城的那一刻起,他就做好了数年不得回京的准备。
他很清楚,一开始赵元昌只是出于皇帝的本能想要削减陈佑的实力,好让他能在控制之内。所以,他没有做出什么反对的举动,而是好好配合。反正只要留在中枢,政事堂中迟早有他的位置。
但后来及第四十多人,陈佑的书院就占了十二个,这让赵元昌再也无法忍受。于是御史就开始弹劾了,于是赵元昌就没再把弹劾奏章留中了,于是陈佑就被贬出京了。
但陈佑也很委屈啊!
其他那些人在明法、明算等科水平不及书院师生,难道还怪书院教得太好了?天底下没这么个道理吧!
然而,就因为这个理由,陈佑来了京兆府。
好在他之前配合的态度起了作用,赵元昌只是把那些及第的学生打发出京,而没有直接论罪下狱。若是像明初南北榜案那般直接把及第考生砍了,那才真的是冤都没地方去喊。
事实上,赵元昌依然信重陈佑,但身为帝王,他绝不会放任陈佑在朝堂上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
不同于目前普遍的利益勾结,师生关系要亲密许多,不然日后也不会出现什么座师、房师了。也因此,陈佑出京之前就有心理准备:至少得等个两三年,以后书院及第比例没那么高,已经及第为官的学生同他之间也没有太多紧密的联系,那时候赵元昌才有可能将他调回中枢。
当然了,陈佑要回中枢,估计李明卿就得出京。
女婿相当于半子,尤其是陈佑没有亲族,同岳丈李明卿更加亲近,不论是为了避嫌还是其它,都不可能让翁婿两人同朝为相。
就像当初牛李党争的李党领袖李德裕,当年他父亲李吉甫入朝为相,他不过**品,却也一直不得入京,而“累辟诸府从事”。
不管怎样,这一次陈佑恍若初醒。皇帝毕竟是皇帝,哪怕关系再好,他也是皇帝。伴君如伴虎,可不是说着玩的。
可他并不准备就此放弃,他想要做的事情,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必须有无数的同志一齐努力,才有可能完成一二。
要想得到志同而道合的同志,他必须将自己知识、思想传播出去,让别人去学习却理解,才有可能会认同。
光是这样还不行,还得让这些人进入官场,成为他的助力。而这,恰恰是皇帝所不愿意看到的。
陈佑扶着椅背的手不知何时紧紧捏住,他心里并不平静。
平稳的脚步声传来,陈佑收回思绪,坐到椅子上。
刚坐下,刘河迈步走进书房,叉手行礼。
看刘河面色,陈佑猜测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发生何事?”
刘河双手抱拳停在头顶,弯腰垂首道:“不敢瞒使君,仆未能完成使君吩咐,还请使君降罪。”
陈佑这才恍然。
还是在进城之后,他吩咐刘河安排人在薛盛、王猛虎面前挑拨几句,甚至不需要明言,只要让他二人心中起疑就好。
只不过听刘河这么说,显然是没成功。
不过陈佑也只是多管齐下以求万全,没能成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当即道:“此事非是要紧,未完成就未完成吧,坐下说话。”
“多谢使君!”刘河坐到一旁的椅子上。
陈佑略一沉吟,开口问道:“是因何而败?”
“因此前没料到使君将来京兆,是以这诸曹参军事以及县衙诸官家中就没想安插眼线。如今骤然要行事,一时之间实在是无法完成。”【1】
这还真怪不了刘河,这就是一个情报工作重点方向的问题。在陈佑没来京兆府之前,顶天了在府衙或者高启府上安插一二细作,往下到诸曹参军事何县衙诸官,实在没这个必要。
平常打探消息,主要靠拉关系闲聊套话之类的。
但这时候竟然连在薛、王面前说话的仆役女使都没办法拉上关系,只能说运气不好。
“这事就算了。”陈佑轻轻摇头,把这事抛在脑后,“你去查一下,京兆府内有没有山贼盗匪之类的,想法子送安岳文一场功劳。”
“是。”刘河应下,这个任务可不能再失败了。
“过两天我要去蓝田县走一走,明天晚上之前把蓝田县的具体情况都送过来。”陈佑食指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