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欺世盗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刘河应下,这个任务可不能再失败了。

    “过两天我要去蓝田县走一走,明天晚上之前把蓝田县的具体情况都送过来。”陈佑食指敲击着桌面。

    不仅仅是长安城内,整个京兆府,都将是他和高启斗法的场地,去蓝田,就是为了寻找新的进攻机会。

    如果时间允许,他准备把京兆府十数个县都走一遍,像之前在锦官府、河南府做的那样。

    在同一天,嘉定四年春闱进士科及第的吕云帆也上任了。

    吕云帆是眉州人士,孟蜀之时两次应试不第。后来陈佑在锦官府开试,他听说之后又从眉州赶往锦官,路上被山贼劫了去,好在这伙山贼对读书人还算优待,他帮山贼理清账目、选定前路之后,好说歹说总算被礼送出寨。

    然而等他赶到锦官府的时候,报名早已截止,都快考试了,无奈之下只好应聘进入泽润书院。书院北迁时他也一同跟来,成了经学院的教授。今年的这场科举,他是进士科第二名,得授正八品下征事郎。

    然后,就来蓝田县做县丞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

    这还算好的了,同他一起来京兆府的另一个人叫白茅,明算科头名,授正九品上儒林郎,现在是咸阳县主簿。

    现在每一科什么名次该授什么等级的官职没有具体规定,或者说,唐时的规矩已经废弛,新规矩还没确立,授是什么官全看官家心情。显然,在赵元昌看来,明算科比不上进士科。

    准确地说,现在提起科举,人们说的都是“进士及诸科”,进士科是毋庸置疑的优势科目,就跟唐初的秀才科一般。

    即便这年头有比科举更好的出仕途径,但进士科第二依然是一个值得夸耀的荣誉。

    进士及第的他来蓝田县任县丞十分正常,他原本还准备大干一场,早日出入州府回归中枢,直到他听说书院十二人全部出京。再之后书院山长陈佑也因被弹劾结党而贬官,吓得吕云帆以为自己仕途就要止步于此。

    好在陈佑没出事,他们这些“陈佑党人”也没被特别对待,跟着陈佑一路西行而来,他也渐渐放心。

    正如他之前所想,他要在蓝田县大干一场,所以,需要配合陈山长压下蓝田县境内的地头蛇。

    他当然可以不配合,得益于陈佑离京之前在书院的那番讲话,他若是因为施政而与陈佑起了争执,反而会被人们所赞扬。

    同样的,如果他出了事被陈佑铁腕拿下,陈佑在京兆府对付其他人就有了天然的正义,甚至能更快地返回洛阳也说不准。

    这是一个囚徒困境,选择不合作,会获得更大收益。但若两个人同时刺对方一刀,却会让人产生“内斗”的观感,说得粗俗一点就是狗咬狗、窝里斗。

    吕云帆选择了配合陈佑,他相信,如果陈佑不希望书院人心涣散的话,绝对不会主动坑害他。他选择错误的几率,取决于陈佑到底有多么看重书院。

    而且,蓝田县令、主簿、县尉态度很好,县衙僚属佐史也都说着好话奉承着,吕云帆觉得,似乎也没有山长说得那么困难嘛!

    蓝田县身为唐王朝的幾县,即便现在没有从前的政治地位了,但当初府衙的建筑却保留下来,县丞也能有一间单独的书厅。

    此时吕云帆坐在书厅的椅子上,只觉得雄心壮志在胸膛中激荡。

    虽然县衙建筑已经老化,虽然桌椅书架露出斑驳,虽然有种种不便之处,但这是属于他这个蓝田县第二人的书厅。

    一墙之隔的县令书厅中,蓝田令马河清看完手中书信,轻叹一声:“这新来的县丞也不让人安生。”

    县尉赵大有就坐在他对面,闻言露出憨笑:“哥哥你说一声,俺大有马上就能叫他安生下来!”

    “就知道打打杀杀!”马河清痛心疾首道,“咱们都是文官了,做事就要按照文官的规矩来,别动不动就动手!”

    “那是哥哥你,俺可还带着兵呢!”

    赵大有难得顶撞一次,倒把马河清气笑了:“就你手底下那五十几个人?算了算了,总之你安排人把那个吕云帆看好了,别让他乱来。”

    赵大有毕竟曾是他最信任的部下,这些小事没必要太过苛责。

    将赵大有打发走,马河清陷入了沉思。

    高启派人送来信,让他尽快弄清楚吕云帆和陈佑的关系怎样,是不是可以利用吕云帆牵扯到陈佑身上。

    这让他头疼万分。

    这要怎么查?直接去问吕云帆么?人家会这么傻地直接告诉你?

    很显然,这件事要是做不好,绝对会被高启找机会换掉。典型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马河清正烦着,吕云帆敲门进来了。

    只见他面带喜色快步走到桌前,语气急促地说道:“明府!使君要来蓝田巡视,我们要早些做准备啊!”

    “嗯,你说得对。等等!”

    刚应和一句,马河清突然愣住了,他忍不住站起身来,双手撑着桌面仔细看着面前的吕云帆:“你说的是‘使君’?陈佑陈使君?”

    “除了陈使君还能有谁?”吕云帆反问一句。

    “你说得对,只有陈使君。”马河清在脸上挤出笑容,“这迎接陈使君的事就交给吕县丞了。”

    吕云帆在政事上有些幼稚不假,但不代表他傻,否则也不能从贼窝里面安然出来。

    他见马河清如此作态,立刻明白自己有哪个地方做错了,当即收敛笑容道:“明府毕竟是一县之主,此事当以明府为主。”

    “也可。”马河清直接就点头了,倒让吕云帆忐忑起来。

    强忍着心中不安,吕云帆回到自己书厅,来回踱步思考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

    而马河清则一边写信给高启,一边摇头叹道:“这来得太容易反而叫人心虚。”

    是的,吕云帆对陈佑即将来巡视表现出的热切与兴奋,已经表明他的态度,马河清的任务就这么完成了。

    长安城内,陈佑沿着潏水漫步,他身侧跟着的是京兆府功曹参军事田从善和法曹参军事金长顺。

    这两人分属永兴派和本地派,但田从善出身京兆大姓田氏,原本就同金长顺相识,但也仅限于相识罢了。

    陈佑是府尹,理论上整个府衙,除了少尹高启之外,其余人等都算他的幕僚,想换就能换。但实际上不可能那么简单。

    高启虽出于行伍,但选人用人也自有一番心得,可以说府衙诸官实际上是本土势力和外来势力形成了一个平衡。

    陈佑想要打破旧平衡,建立以他自己为中心的新平衡,有些困难。

    “田司功,京兆府当前考课情况如何?”

    谈了一阵潏水风光,陈佑突然开口询问政务。

    田从善稍一思忖,回答道:“好叫使君知晓,京兆府现在是一岁一考,每年冬十月到十二月是考课的时间。”

    “哦?”陈佑没有回头看他,“你给我说说,去年考课的结果怎么样。”

    “是。”田从善先答应下来,之后才考虑该怎么回答。

    陈佑没有催促他,一行人就这么沉默地向前走。

    没过多久,田从善十分谨慎地开口:“去年冬考课分为府衙和外县,功曹只负责府衙和长安、万年两县,其余诸县有各县录事负责。。。。。。”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五)

    听完田从善的介绍,一行人已经穿过朱雀大街,走进了开化坊。

    望着路边遗留的坊墙痕迹,陈佑没有点评考课成绩,而是问道:“田司功是京兆人氏吧?有去过其它地方么?”

    “是。我与金司法都是本地人,少时曾游历过河中,之后就一直在京兆了。”

    “原来如此。”陈佑微微点头,“金司法呢?”

    沉默了大半天的金长顺一直防备着,此时听到陈佑问话,毫不滞涩地回答:“好叫使君知晓,我自小就在京兆,未曾游历他处。”

    “嗯,京兆之外大好世界,远不是一个京兆府所能比的。”陈佑意有所指,“我当年若是只想着在锦官府当一个县令、参军,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职权。”

    说到这里,陈佑突然笑起来:“瞧我,教书时间长了,就喜欢说教了。我的话呢,你们愿意听那就听着,不愿意听就当没听到,人各有志嘛!不过我跟韦县令也是这么说的,人啊,千万不能故步自封,你们说对不对?”

    不等若有所思地两个人回神应和,他又爽朗地笑出声:“哈哈!扯远了、扯远了!说回眼前,我看金司法久在京兆,放在法曹有些屈才了。”

    说着,他看向田从善,收敛笑容指点着田从善:“这也是你们功曹的职事,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你这个司功,任重道远啊!”

    被他这么一说,金长顺、田从善一个说着“不敢当使君夸赞”,另一个则连连说“使君放心”。

    薛盛家中,京兆府录事参军事梁关山带着两个医学生来给薛盛诊治。

    这两个医学生没能见到薛盛,早就收到招呼的薛家人奉上财物将两人请到客厅去喝茶,而梁关山则在书房见到了薛盛。

    说是书房,其实没有几本书,反而摆着一排兵器,房间也比较大,更像是一个练功房。

    梁关山走进书房的时候,薛盛只穿着一条犊鼻裤用温水擦拭身体,看起来健康无比。

    见梁关山进来,他瓮声瓮气地开口:“七哥,你怎么来了?”

    “我要不来,你这心气能顺了?”

    梁关山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拉过一条板凳坐在墙边。

    薛盛听了他的话,脸上更是不服,手中布巾直接摔进木盆,哗啦一声溅了一地地水。

    “我是不顺!七哥你来了我也这么说!”

    他双手挥舞,神情激动地喊道:“叫我称病是他高千里的主意!好,我同意了!之后呢?七哥!我薛小乙跟着你,跟着老节使,拼了命才得来的职事,就因为他高千里的一句话丢了!丢给那个安婆娘了!”

    梁关山双手抱在胸口靠墙,冷眼看着他,也不出声打断,就这样任他发泄。

    薛盛吼了一阵,见梁关山不理他,气势一下子低了下来,目光有些躲闪地看向梁关山,带着些委屈道:“七哥你倒是讲句话啊!”

    “我的话都给你讲完了,你叫我讲什么?”

    刺了薛盛一句,见他垂首不语,梁关山才叹了口气劝道:“你说这些,我都理解。但现在毕竟不是老节使在的时候了,我们兄弟几个,就你我二人留在长安,你以为我不想护着你?”

    “七哥,你知道我。。。。。。我不是怪你。”薛盛突然有些紧张,急忙解释,“我就是心里面不舒服。”

    “我知道你不怪我。但你不舒服,我就能舒服了?”

    梁关山站了起来,压低嗓门道:“别看你手里面有府兵,只要不想造反,就还得听他高千里、陈将明的!”

    薛盛闻言,脸上落寞:“现在府兵已经不是我的了。”

    “谁说不是你的?兵曹参军事不还是你薛小乙?”梁关山走到薛盛面前,“那安岳文只不过是临时的,府兵里面至少有一半是你我带过的兵,你还怕他夺了权去?”

    听到这话,薛盛眼睛亮了,挺起腰背,把胸膛拍得啪啪响:“七哥你放心,我定叫那安婆娘不好过!”

    梁关山瞪了他一眼:“别整天叫人家安婆娘!高少尹说了,他保证安岳文不会动你的人,你也别叫安岳文难堪。等你‘病好了’,这府兵还是你的!”

    见薛盛没有反驳,他松了口气,拍了拍薛盛的肩膀:“你就当是得了假,这些日子就好好歇一歇,有七哥在,还能亏了你不成?”

    薛盛略一犹豫,恨恨点头道:“我听七哥的!”

    与此同时,洛阳高宅,高启和韦三桥相对而坐,一旁作陪的是京兆府士曹参军事韦棁。

    韦三桥和韦棁虽然同出京兆韦氏,但当初韦氏本家在黄巢逃离长安之前受损严重,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韦氏各支之间的联系也没那么紧密了,两人属于出了五服的远亲,关系平平。

    但再怎么关系平平,那也是同出一族,现在还常一同祭祖,真要有事一个都躲不开。

    “想来延秋你也知道陈使君在锦官洛阳所做之事,不论你我,肯定都不愿这等事在京兆府再演。”高启神情轻松,就好似谈的是今晚吃什么一般,“某以为京兆府不能乱,延秋怎么看?”

    韦三桥看着酒盏,缓缓道:“我这长安令,自然是使君和少尹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至于使君要怎么做,那就不是我一个小小县令能插嘴的了。”

    高启看了一眼韦棁,韦棁立马开口道:“延秋兄何必自谦,以兄长之能,韦氏族长也能做得,这京兆诸事,怎能绕过兄长?”

    这是要支持他小宗入大宗?

    韦三桥眸光闪动,认真地看着高启和韦棁。

    不得不说,这对出身贫寒的韦三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但韦氏已经败落,他韦三桥目前是韦氏中官职最高的一个,区区一个韦氏宗主还不足以让他站出来。

    思忖一阵,他最终开口道:“虽然这么说,但陈使君毕竟是陈使君,听说李副枢已经回了洛阳。”

    “这也没什么。”高启呵呵笑道,“北面粮运有吾侄拙之总领,现无战事,李副枢回京也是正常。”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

    意思十分清楚:别看陈佑有一个枢密副使撑腰,我侄子那也是总领一方的大将!

    至于这个“总领一方的大将”成色怎样,韦三桥并不清楚,但看高启自信的样子,即便比枢密副使差,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

    心中快速权衡,韦三桥露出诚恳的神色:“高将军乃是老节使之子,担此重任实属正常。就如高公久在京兆,京兆府务自然该多问问高公。”

    高启呵呵一笑:“也不能这么说,你我之辈,都是京兆人么,都要出力!”

    一时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然而送走两名韦氏子之后,回到自家书房的高启脸色沉了下来。

    原先他权知府事的时候,韦三桥不说多么恭顺,至少不敢像今天这样同他分庭抗礼。

    可一旦他亲自下场相争,韦三桥的态度立刻就变了,两人不再是主与从的关系,在京兆府尹之下,两人是平等的。

    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很不舒服,但高启却无可奈何。除非他跟陈佑在河南府一般,除了少尹之外另有三品职事,甚至在名义上掌握一府兵权,那时候能同他相争的就是陈佑这个府尹,而不是其他人。

    高启坐到书桌后的椅子上,从一册书本中抽出一张写满了姓名的纸,提笔在“韦三桥”三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夜幕降临,早就准备好的接风宴会照常开始。

    在宴会上,陈佑见到了几个早上出现在城外十里亭的熟面孔,他们都是出自京兆当地大族。

    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的所谓大族,同以前完全不能比,就连同时期的江南蜀地家族,也远好过这些人。

    怎么说呢,连年战争对民生破坏十分严重,但无形中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更替。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地方家族想要发展壮大比较困难。而江南和蜀地,相比中原要平静许多,地方上的大户和朝中重臣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家族势力。

    只不过,中原地区的大族,除了政治上配不上“世家豪族”的称呼外,对当地的影响却不弱。毕竟能发展起来的家族都同官府有关系,而借着官府的虎皮,他们也成了事实上的基层管理者。

    只不过这些人似乎并不知道陈佑与京兆府原本势力的争斗一般,一个个争着向他示好,倒叫他有些惊疑不定。

    宴席之上,田从善同几名参军一齐向陈佑敬过一杯酒,便端着酒盏来到高启坐席边上。

    他借着敬酒的机会压低声音道:“高公,今日下午陈使君叫了我还有金长顺一起在城内转了转。”

    “哦?”高启笑着抿了一口酒水,“说了什么?”

    “有三件事,第一个就是陈使君想让金长顺离开法曹,听他的意思是要升迁,只是不知道目标是哪个。”

    “无非是功仓户兵之一。”高启垂眉,伸出筷子夹菜放入嘴中仔细咀嚼。

    田从善嗯了一声,就听咽下食物的高启问道:“第二件是什么?”

    “据陈使君说,他曾对韦长安说不要仅想着在京兆府当一个县令。”

    听到这话,高启眉头一挑,下意识地朝陈佑看去。

    正巧陈佑此时正在同韦三桥交谈,似乎感应到高启的视线一般,陈佑扭头看向高启,遥遥举杯示意。

    高启也连忙在脸上堆满笑容,举起酒杯喝了一口。

    放下酒杯的时候,正好见到被陈佑动作提醒的韦三桥朝这边笑着点头,似乎是要高启不必担心,但他紧接着就又扭过头去同陈佑热烈交谈起来。

    高启收回目光,微胖的脸上只剩下平静:“还有呢?”

    目睹了两人无声交锋的田从善咽了口唾沫,扯着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才小心翼翼地道:“陈使君还说功曹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不知怎地,他没敢说出陈佑也曾把‘不要局限于京兆府’的那番话说给他们二人听。

    高启面色平静地点点头:“什么才叫合适,这就有得说道了。”

    另一边,陈佑刚刚才对韦三桥说出那番话。

    而韦三桥的反应也很有趣,他先是提到了自己出身于京兆韦氏,之后又说自己才疏学浅,能侥幸当一任长安令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就在陈佑以为他这是表达拒绝意思的时候,他又谈到京兆府一干人等互相之间的关系。

    若非陈佑早已安排人调查清楚了,韦三桥这做派绝对能落下一个巨大的人情。但陈佑对照已知的情报,发现也不知是刘河没查到,还是韦三桥言辞不尽如实,两者有些出入。

    现在不是细想的时候,陈佑脸上神情不变,一直好言好语,直到韦三桥告罪离去。

    之后他又脸上带笑应付了几个人,便托言不胜酒力,提前退场。

    跟他刀兵相见的高启见他离去,也没多留,等他出了酒楼之后便也起身离去。

    虽然主角离开了,但宴会还在继续,直到月上中天才渐渐结束。

    京兆府尹陈佑上任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强龙和地头蛇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次日,高启将部分文书移交给陈佑,各类户籍账本仓库等等也都转到府尹书厅中来。

    陈佑自己的两个幕僚骤然面对如此多的事项,有些手忙脚乱。这时候,从洛阳跟来的书院学生就派上用场了,这些人分成两组,跟在两位幕僚身后学习如何处理繁杂纷乱的政务。

    但这还不够,不管能不能压下高启等人,陈佑必须有可以信任的人来京兆府担任幕职。他的目光转到了锦官府,那里还有当初留下的一些旧部。

    在帮手没来之前,陈佑除了梳理府内文书,就是等待之前布下的手段慢慢发酵。

    而高启可能也是出于同样的想法,平日里不咸不淡地应付着陈佑,甚至没有去问韦三桥那晚上说了什么。只是让韦棁过去重提韦氏宗主之事,韦三桥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这让高启稍稍放心。

    如此这般,整个京兆府一时间愣是没有多少府尹少尹相抗衡的迹象出现。

    府衙两位暂时没事,但底下人却闹了起来。


………………………………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七)

    首先闹起来的是兵曹。

    权守兵曹事安岳文在兵曹遭受冷眼,不拘大事小事,兵曹诸人皆言需先遣人问过薛盛才能做决定。安岳文自然不想做一个吉祥物,第一时间就去找了高启诉苦。

    书厅之中,高启一脸无奈地揉着太阳穴。

    安岳文等了一阵,见高启不说话,委屈地喊道:“高公,你给评评理啊!这叫个什么事嘛!就连安排巡逻这种事情,他们都要先派人去问那个薛盛,还要我在兵曹干什么?”

    高启瞥了他一眼就收回目光。

    虽然只是轻轻一瞥,但安岳文注意到了,顿时反应过来闭上嘴,紧张地浑身冒汗。

    让他去兵曹是陈佑的决定,高启可不希望他过去!

    书厅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两个微不可闻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好一会儿,高启开口了:“兵曹诸事依照前例就好,你且做好自己的事,此种事情不会再出现了。”

    安岳文猛然抬头,呼吸停了一瞬,随后点头称是,只是搭在膝盖上的双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