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欺世盗国-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陈佑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汪弘洋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在下以为,主翁教导魏王,还当以诗书礼乐为主,唵臜庶务不当详说。”

    陈佑叹了口气,敲击扶手的手指停下来:“平远所言是为我着想,可是有些事情不得不为。”

    他看着汪弘洋,出声问道:“若官家无有主见,则易动摇;笃信诗书礼乐,则不欲变革。如此,不若使其知吾之道,若愿从,则事半功倍;若不愿从,则我抛弃幻想。”

    这话可以说是掏心窝子了,“抛弃幻想”,是什么幻想?

    陈佑没解释,汪弘洋也不敢问,但他知道,他的话陈佑都听进去了,当即起身一礼:“吾愿助主翁布道天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属何方

    南昌城内虞丞相府,虞三端坐桌前运笔习字。

    他的老父亲说到做到,自从那天打了一巴掌之后,就一直把他关在家中,无事可做的他也只好读书写字。

    只可惜,虞鸿雁没想到,他的长孙认同他那幼子的想法,暗地里偷偷帮忙传递消息。

    前段时间同城外联络不便,虞三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城内串联上。只能说错有错着,被他们拉拢的一名守城将领前些日子联络上了城外的二王子,这更是让虞三等人连连感叹“天命在我”。

    写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一句,屋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虞三没有停下,继续朝下面写。

    才写了几个字,他侄子虞宗明就推门走了进来。

    “三叔,城外有消息了。”

    侄子的这句话,让虞三手抖了一下,“之”字的最后一笔斜斜的拖出很长,原本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就这么毁于一旦。

    不过他没有在意这些,甚至顾不得把毛笔上的墨汁撇掉就搁到了笔搁上,然后转身看向侄子,有些急切地问道:“怎么说?”

    虞宗明脸色有些微妙,说话之时十分迟疑:“说是周军会在除夕夜攻城,二王子的意思是让我们通知城里守军,使得这次突袭失败。”

    这话一出,虞三脸色立马就变了:“莫非他还心向宋国!”

    虞宗明没有说话。

    城内城外联络本就要偷偷摸摸,能把这个要求传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戴和裕不可能还把自己做出某个决定的缘由从头到尾解释一遍。

    也因此,不仅仅是虞三,就连虞宗明和其他经手这个消息的人,都不免怀疑戴和裕的用心。

    叔侄二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儿,侄子虞宗明率先开口:“三叔,咱们要怎么做?”

    听到问话的虞三回过神来,皱着眉头来回踱步。

    好一会儿才停下来,一脸坚定的表情:“看来戴和裕已经不可靠了。”

    得出这种结论的虞三现在开始对戴和裕直呼其名。

    侄子点头附和:“那咱们现在?”

    “我不方便出去,小乙你去试探一下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些人究竟是什么想法。”虞三虽然性子不是太稳重,可他不笨,跟在虞鸿雁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做人做事自有一番风格,“没搞清楚他们怎么想之前别暴露了咱们的想法。如果他们都要听戴和裕的,就让大人出面去找戴官家。”

    “那要是他们也不想听二王。。。。。。呃,戴和裕的呢?”

    听到侄子这么问,虞三露出一丝笑容:“那这场功劳,我们就收下了。只是可惜,没有了戴和裕之后,咱们这些人也少了一个能聚集在一块的理由。”

    这话显然意味着他们准备在除夕夜周军攻城的时候打开城门放周军进城。至于戴和裕,想来知道虞三带来的那条消息的人,很乐意帮新上司排除一个二五仔。

    洛阳仁寿殿,赵元昌半躺在榻上,一只手搭在榻边,太医署一名医监正坐在矮墩上为赵元昌号脉。除了这个人,还有几名医生站在一旁静静等待。

    这些人都是参与编修医书的良医,自从本草编纂工作从转移到洛阳之后,越来越多的名医参与进这个庞大的工程中来。此时站在仁寿殿里的这几个都是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

    好一会儿,这位医监捋着自己的山羊胡子起身让到一边,另外一个名医立刻坐下重复他之前的动作。

    也不知过了多久,所有医生都把了一遍脉,几人告罪一声退到一个小房间低声商议。

    赵元昌没有在意,他坐起身来拿过一本书就着烛光细细

    好一会儿,一干医生重又走了进来,这群人中唯一有官身的医监作为代表向赵元昌叙述他们的结论。

    结果当然是赵元昌身体健康没有大碍,只不过即将换季,可能会导致身体不舒服,只需要多多休养,注意膳食就好。

    而药,他们不敢开,毕竟是药三分毒,是以只开了几条食疗的方子,算是聊胜于无。

    赵元昌吩咐身边亲信宦官把方子送去尚食局后,便让一干医生离开了。

    他自己歇了一会,没有继续躺在榻上,一边招呼奴婢服侍他穿衣,一边吩咐宦官去找秘书少监薛居正。

    等他喝完一碗热汤擦嘴净手后,薛居正才堪堪赶到。这边汤还剩下不少,赵元昌直接让人盛了一碗给薛居正。

    在正殿坐下,等薛居正喝完汤,赵元昌终于开口谈正事:“宋国之地如今仅余南昌一处未曾拿下,看情况应该也坚持不了多久,是时候要考虑江南如何治理了。”

    薛居正立刻就反应过来:“官家可是疑虑吴越国?”

    “嗯。”赵元昌没有否认,“根据洪州传来的消息,吴越王钱弘俶倒是真心归顺,没有做什么小动作。”

    “官家可闻‘千金买骨’乎?”

    赵元昌似有所得:“可是郭隗劝燕昭王?”

    “正是。”薛居正点头,“臣以为吴越王便是官家之郭隗。如今天下渐安,然仍有数处方镇不服朝廷管辖,官家允吴越王裂土封王,可昭示天下官家之仁义。若那些方镇仍不愿来朝,方可施雷霆之怒。如此恩威并施是为王道。”

    见赵元昌表示赞同,薛居正继续道:“只不过吴越国既为我大周藩属,百姓名册、山河图志不可不送来朝廷,时节贡品亦不可缺。且王子须至洛阳进学,朝廷亦须派兵护持吴越百姓。”

    其实就是四个条件:奉上户籍和土地,按时纳贡,继承人接受“爱周国主义教育”,接受驻军。

    这样一来,吴越国同周国其它州县的差距也就只有上计国库的税赋少点以及主官世袭这两个了。

    赵元昌略一思忖,觉得可以接受,便点头道:“就如薛卿所言,卿写一份条陈递到政事堂,这事就让政事堂去办。”

    “是。”薛居正出声应下。

    沉默一阵,赵元昌再次开口:“楚地传来消息,朗州刺史卢子龙在衡州遇刺重伤,楚地叛军倒是愈演愈烈。”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

    赵元昌突然说起这件事,薛居正不明白官家是什么想法,便沉默以对。

    好在赵元昌没有让他猜的想法,顿了顿直接开口:“子平可有去楚地的想法?”

    薛居正愣住了,他没想过自己会听到这么一个问题。

    去楚地做什么?

    他脸上表情没有变化,心中却在迅速考虑其中缘由。

    他现在官阶是从四品上的太中大夫,职事是秘书少监,如果外放,做一任知州没有问题。结合刚刚官家提到的卢子龙遇刺重伤,难道是要他去接手朗州?

    他不确定,稍稍思忖后带着一丝试探回答道:“若官家需要居正去楚地,居正便去楚地。”

    赵元昌哈哈一笑,指点着他道:“你倒是滑头。”

    笑罢便收敛笑容道:“沈涌之乱已经影响到攻宋之战,粮草转运、后勤补给都要单独拿出来,那边缺一个转运大使,你可有信心担起这个责任来?”

    薛居正心头咯噔一下,心中泛起惊喜,连忙起身作揖:“臣必不负官家之望!”

    嘉定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己巳,敕命太中大夫薛居正任荆襄转运大使、检校枢密都承旨。

    南昌城外军营,陈佑等站在他前面的赵德昭端着碗走开,才上前一步把盛了饭的碗递给伙头兵:“按照正常标准来。”

    伙头兵应了一声,舀了一块巴掌大的猪肉,一勺咸鱼烧黄豆,一勺过水的咸菜,然后把堆得满满的碗重新递给陈佑。

    陈佑接过碗,拿了一双筷子走到赵德昭身旁坐下。

    他手中的碗是木碗,比较厚重,好处是不容易坏,不过木制碗也不太好清洗。

    同身旁赵德昭手中的碗对比一下,他的碗明显要大一圈,而赵德昭那个则是特制的小碗。

    待这一条队伍所有军士、包括伙头兵都端上碗,赵德昭朗声道:“都吃饭吧!”

    听到魏王发话,众人这才一起动筷。

    其实正常情况下都是谁先打好饭菜谁先吃,只不过这一次两名主官在场,主官不吃,这些人也不太敢先吃。

    不过,哪怕是有这样的不方便之处,但看到国朝亲王、看到一镇节使都和他们这些大头兵一块吃饭、吃一样的饭菜,着实让这些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军兵心中感动不已。

    这也是陈佑所需要达到的效果,这两天他一直陪着赵德昭视察诸军,除了早饭是单独吃,中饭晚饭都是和普通军兵一起吃。

    视察是为了表示魏王以及他陈佑没有忘记将士们、十分关心将士们的生活。而一起吃饭,除了要表达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其实是伙食没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之类的问题。

    赵德昭还小,吃饭就只是吃饭,而陈佑却是一边吃一边跟身边的军兵闲谈。比如操练、比如攻城、再比如哪个战友的糗事等等。

    陈佑大多数都是问出一个问题之后便默默倾听,但他又是也会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其他将校的糗事,渐渐地围在旁边的军兵越来越多。

    就好似一老头摆开阵势侃大山,一群闲汉围观起哄一般。

    就在饭快吃完的时候,陈佑说到了饭菜的问题,突然指点着碗里吃了一半的咸鱼笑道:“某估摸着你们吃着咸鱼也吃得烦了,今天不是除夕么,营中备了不少青菜,晚上一起吃!”

    “嚯!”一群惊叹之声。

    声浪渐渐传开,至于他身边,立刻就有人问道:“吃的是什么菜啊!”

    陈佑笑道:“还能有什么菜?绿叶子的菜呗!不过先说好,冬天这青菜可不好找,每人一个都不够,只能切碎了烧成汤,大家每人一碗汤尝尝鲜。”

    这句话也很快传播出去,哪怕只能喝一碗蔬菜汤,也依然引起了一阵阵欢呼声。

    看到这一幕,赵德昭有些难以理解。

    也不怪他,为了保证他的身体健康,几乎每一餐都会有新鲜蔬菜,完全没办法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因为一碗青菜汤而高兴成这样。

    好在做了这么久的师生,师徒二人渐渐有了默契,陈佑不用赵德昭开口询问,便装作叹息的口吻道:“这咸物虽是好味道,可天天吃却也受不了,倒是这冬日青菜不易得,等闲人家却是轻易吃不到。”

    赵德昭的确聪慧,听到陈佑的话后立刻明白了陈佑的意思,不上嘴不再说话。

    吃完后,碗筷自有亲兵去洗刷,陈佑同赵德昭一起回到中军大帐,很快负责后勤伙夫的僚属和一干即将出击的将领陆续来到此处。

    所有人都到齐,亲兵关上门,自此刻起房屋四周两三丈内禁止任何人靠近。

    而房间里面,随着人数的增多,原先冰冷的空气渐渐升温。

    陈佑扫视一圈,看向后勤僚属:“今晚饭菜先紧着要攻城的部队供应,申时之前要能开饭,等他们都吃上了再轮到其它部队。”

    “是!”那僚属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点头应下。

    随后,陈佑又看向这些将校,吩咐道:“今晚行动顺序都记好了,若是哪个出了差错。我陈某人可不会耗费心思去保他。”

    “大帅放心!”

    “陈节使放心便是!”

    “长史不必担忧!”

    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纷纷呼喊出声。

    陈佑没有理会他们的表态,直接转入下一个话题:“晚饭我依然会陪着大王到底下去视察,基本上是我们到了哪个,哪个就开始。吃完全都早点休息,最迟明日寅末开始攻城。”

    寅末离太阳升起还有一个时辰,正属于黎明前的时间段。

    “辎重营今晚辛苦些,少休息点,最迟寅正就得备好早饭。具体该什么时候起来,你们自己决定。”

    “填壕车、投石车等全都做好准备,回去之后仔细检查,以免到时候出错。”

    陈佑有条不紊地吩咐着,屋内所有人全都神情严肃地听讲。可以说升官发财就看明天了,没有人愿意在看到光明的前一刻倒下。

    最后,陈佑总结到:“不论是辎重营还是预备攻城的队伍,都要记住两条,第一个是一定要隐蔽,第二个是一定要迅速。”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

    “问到了,是卯初。”戴和裕在房间内走过来走过去,心中有些紧张,“要不要通知城里面?”

    坐在椅子上的刘若听到这话,连忙道:“主翁少言!”

    说着,他站起身来提醒道:“主翁乃是要为周国立下大功,非是要替宋国破敌制胜!告知城内今日攻城便也罢了,若是再说出详细时间,恐被朝廷不喜。”

    戴和裕面色一滞,一脸丧气相坐到椅子上,点点头默然不语。

    “总归城内已经知晓,遭受突然袭击有些慌乱也正常,即便之后因为早有准备而把周军拦在城外,也只会被当成警惕性高。”

    刘若犹自说着,试图让戴和裕心情平缓下来:“有这次失败,之后主翁联络城内取胜方显得胜利来之不易。”

    戴和裕面色和缓,带着一些自嘲道:“印禅所言有理,是我着急了。”

    “主翁身负宋国诸臣之望,日后宋国文武境遇如何全系在主翁一人身上,不怪主翁急切。”

    刘若一脸真诚地为戴和裕解释,倒让戴和裕面色越来越好,看向他的目光也越来越有一种“知我者刘印禅也”的感觉:“正是如此!”

    南昌城内大牢,单江张开臂膀,任由旁人帮他套上棉衣。

    然后一边让人给他扣衣扣,一边接过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口温酒,苍白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红润起来。

    “走,前头带路!”单江长出一口气,跟着来接他的男子离开这座关了他两个月的监狱。

    一路小心翼翼,很快就来到了一间靠近东城门的宅子里,屋内已经坐了几个人,其中就有虞三的侄子虞宗明。

    裹挟着寒气走进正堂,单江环视全场,没有看到虞三,当即皱眉道:“三衙内呢?”

    虞宗明立刻站起来叉手道:“家叔被软禁在家,故而由宗明过来替代。”

    “原来是小衙内。”单江面色和缓朝虞宗明点头。

    他被抓之前在宋国还不算最顶尖的那一批将领,大家之所以都愿意找他出来做旗帜,除了能接触到的就他最高外,还有便是看中他同戴和裕的关系。

    他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故而虽然表现的比较强势,但他也没有太过于落旁人的面子。

    此时屋内就只剩下一个主位,在场众人除了虞宗明,其余要么是副手,要么是幕僚,那些将军校尉没敢亲自过来相聚。因此单江没有多客气,直接就坐到主位上。

    “大概情况我已知晓。”他主要是看着虞宗明说话,“二王子说要我们今天配合周军入城,可曾告诉我们具体时间?”

    这话一出,包括虞宗明在内,好几个人脸色都有微弱的变化。除了他们这些直接接触到戴和裕命令的人,其他人听到的版本都是“二王子让大家除夕配合周军入城”,单江自然也不例外。

    稍稍沉默,虞宗明出声解释:“之前送来消息时周军攻城的具体时间还没确定,之后就再也没传消息过来了。”

    单江点头不再纠结,他也是带兵的,明白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可能事事如意,当即略过此事,开始商讨如何才能配合好周军。

    “既然要突袭,肯定是选择入夜之后天明之前,也就是酉时至辰时这一大段时间,周军都有攻城的可能。”单江靠在椅背上,看着屋内诸人问道:“先确定一下,那些队伍在这段时间要守城?”

    除了虞宗明的八个人中,有六人举了手。

    这人数还算可以,单江稍稍有些满意,继续询问:“可有把守城门一片的?”

    这一次没人举手。

    虞宗明轻咳一声打破安静的氛围:“守城门的是最得戴官家信重的将领,一般人没办法靠近城门。”

    “嗯。”单江表示理解,其实来这里的副手幕僚所代表的将校,如果真得被戴延康所信重,会有几个主动背叛戴延康还真不好说,有可能一个都没有。

    他撑着脑袋暗自思索,一干人等全都静静地等待没有出声。

    虽说大家有以单江为首的打算,但也不是不能改变计划,故而现在一个个不出声全都是在看单江的实力如何。只要不低于平均水准,便可以追随。

    思忖一阵,单江抬头道:“那这样,今天不守城的费心注意些,盯紧了城门,一旦战事起,立刻夺门。”

    说着他停下来询问:“这里是东城,也就是说咱们大多都是在东城门这里对吧?”

    “是的。”虞宗明给了他一个确定的答案。

    “行。”单江站了起来,“这样吧,劳烦诸位站起来,嗯,就假装某是城门,靠近城门的站在离我比较近的地方,由近及远依次站好。”

    几人互相看看,纷纷应声起立,不过须臾便排好了位置。

    单江向前三四步脱离队列,转身看了一眼,指着最中间的两个人道:“一旦发现周军攻城,你们就放弃守城,全部去解决城门处的守军。”

    “好!”

    “至于其他人也一样,发现攻城就立刻离开,只不过你们的任务比较重,赶快去围了武库和粮仓。”单江提醒道,“都别忘了在城头留人引路解释,面得对面心中生疑不敢快速入城,到时候危险的就是我们。”

    “单将军放心,我们都晓得。”

    “行,那就这样。”三言两语确定了如何行动,单江拍拍手便让大家都散了。

    一干副手幕僚们悄悄出了宅子各自去寻主官,很快屋内就只剩下单江和虞宗明。

    见虞宗明一动不动,单江有些惊奇:“小衙内是准备在这里等一夜么?”

    虞宗明呵呵笑道:“这么大的事情,我还是在这里陪单将军一起等着吧。”

    单江能听出虞宗明心中的不安,当下宽慰道:“小衙内不必太过担忧,若是周军不攻城也便罢了,但要攻城,有我等相助,定能使大军入城,不会有意外。”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那就是商讨反送到这些人中没有给宋国朝廷通风报信的人。只不过这种事情概率很小,就没必要讲出来吓唬虞宗明了。


………………………………

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

    虞鸿雁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府中时天已经黑了,身为一家之主,他刚一进门,府中厨子就开始准备晚饭。

    老仆看他歇得差不多了,便让人上菜,同时还吩咐送一份到虞三的小院中。

    直到这时,一直在闭目养神的虞鸿雁才发现家中少了一个人:“宗明呢?”

    “说是外出访友去了。”老仆没有多说,只是把当时虞宗明的话重复一遍。

    虞鸿雁听完皱起眉头,稍稍沉吟才道:“那就不管他了,咱们先吃。这里没旁人,你也别站着了,坐下一起吃。”

    另一边,虞三却是心情激动,一遍吃着饭一边想着等周军进城之后该怎么做。尤其是听说城外周军表面上由魏王统率,实际上却是保信节度使指挥,对这两个人又要是怎样的态度,着实令虞三头疼不已。

    当然,再头疼也比不上戴和裕的事情头疼。由于还要扯着戴和裕的名头来鼓动那些将校,所以这次接应名义上还是单江来主持,参与的大部分人都以为自己接到的是戴和裕的命令。

    若是事成,该如何处理此事?

    虞三突然叹了口气,大事未成他就后悔了,当初就不该去找单江,更不该去联络戴和裕。

    一想到这事,可口的饭菜也味如嚼蜡,简单吃了几口便再也吃不下去,放下碗筷满面愁容地走来走去。

    宋国王宫,戴延康原本已经躺下了,但久久未能入睡,重又睁开眼坐起身来。

    卧房之内只有他一人,黑黢黢地什么都看不见。

    坐了一会儿,他喊了一声:“上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