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欺世盗国-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陈佑行到厅中,几人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行礼:“参见使君。”

    一直走到上首主位,陈佑才转身,抬起双手虚压:“免礼,诸君且坐。”

    诸人皆落座,就连钟安裕也是坐在下首,只有张采石还站着:“使君,请容我介绍诸位先生。”

    陈佑点头,张采石左手伸向他对面的那文士:“这位是李华宇李先生,尤善《三礼》。”

    《三礼》是三部礼书的合称,分别是《礼记》、《周礼》、《仪礼》,在唐官学中,《礼记》为大经,其余两经为中经。

    李华宇再次起身行礼,陈佑也只得回礼。

    “这位是黄贤黄先生,善《春秋》,通晓三传。”

    《春秋》分为本经和《左氏》、《公羊》、《谷梁》三传。由于三传属于注释读本,对同一件事的解读角度不同,所以大部分学习春秋的学者都会在通读三传之后选择其中一部精研。

    这黄贤通晓三传,也不知是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位是徐师进徐先生,善《论语》、《毛诗》。”

    所谓《毛诗》,指的是西汉时毛亨与毛苌辑录注释的《诗》,也就是现在所流传的《诗经》。

    “胡德佑胡先生,善《老子》,亦通《尚书》、《周易》。”

    “韩寅韬韩先生,治律学。”

    陈佑终于听到一个感兴趣的了,当即笑问道:“不知韩先生可知《景瑞刑律统类》?”

    《景瑞刑律统类》,是景瑞二年颁布的律法,主要是根据唐《开元律》和《大中刑律统类》修订而成。

    韩寅韬起身道:“回禀使君,在下尚在学习《景瑞刑统》,不过本朝刑统与唐律相近,如今已学了七八成。”

    按照唐朝国子监的规定,治律学需要学习《律》、《令》、《格》、《式》和《法例》共五种。

    《律》和《法例》还好,总体来说一脉相承,数十年都不一定变动一次,问题在于其它三种。

    《格》、《式》几乎是每一任皇帝都会改一次,《令》则是皇帝颁行天下的法令,遇到那种勤快的皇帝,很可能一年多好几条。

    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律学生来说,那是一种生活常态。

    而且现在可不比以后,各种法律条文分门别类,可以专研一类,现在律学生是全部都得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唐六典》是这么规定的:以《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亦兼习之。

    韩寅韬已经快四十岁了,当年先是学王蜀律令,还没学成,王蜀被后唐攻灭,又得学习后唐律令。学了八九年,孟知祥自立,建立孟蜀,好的,重新学孟蜀律令。十多年之后,周灭孟蜀,于是抛下蜀国的律令,来学习周国的。

    他的法律生涯,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陈佑虽不是很熟悉法律,但也知道频繁建国灭国会给律学生的学习造成怎样的困难,是以对韩寅韬的专业水平有些不放心。

    考虑了一下,对钟安裕道:“钟录事,你去将罗司法请来,让他带上刑统。”

    钟安裕答应一声快步离去,陈佑重新看向韩寅韬:“刑律之事不可轻忽,稍后某欲考校一番先生,不知韩先生意下如何?”

    韩寅韬拱手道:“但凭使君吩咐。”

    陈佑点点头,示意张采石继续介绍。

    在韩寅韬之后,就只剩最后一人了:“这位是贾义贾先生,治算学。”

    这个时期的数学家需要学习的算术书还挺多的,流传世间的共有《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缀术》、《缉古》、《五经》等十部算书。

    当初李淳风就受命注释十部算经,后来这十部书被列为国子监算学科目。

    陈佑自己也就是个高中水平,在应用上面同这个时代中上游的一些数学家差不多,问明贾义学习过《九章算术》等七部算经之后,也就没有出言考校。

    待张采石坐下,陈佑看着众人道:“想来张博士已经告知诸位某欲建一座书院,正要延请教授。”

    几人皆点头,只不过都是读书人,谁也没有先开口。

    陈佑轻轻一笑,接着道:“这书院暂定设立经、书、律、算四院,不知诸位先生可愿担任书院教授?”

    沉默了一瞬,几人对视一阵,一时间没人开口说话。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法曹参军事罗彦赟来了,他身后还跟着两个怀抱书册的仆役。

    “使君。”

    “罗司法。”陈佑笑着起身,张采石等人也连忙站起来,纷纷朝罗彦赟拱手。

    “某寻了一个律学先生,还需罗司法帮忙考校一番。”陈佑笑着指了指韩寅韬。

    “韩寅韬参见罗参军。”韩寅韬见罗彦赟看过来,连忙再次躬身。

    他是学法律的,说不得以后就会归到韩寅韬手下,此时自然得恭敬一些。

    罗彦赟点头道:“既然使君吩咐,某必当尽心。”

    厅内诸人重新坐下,这次是罗彦赟坐在左首,张采石坐在他对面。

    仆役将手中书册摆到罗彦赟座位旁的桌几上,罗彦赟随手抽出一本,翻到中间一页,看了一眼韩寅韬,问道:“诸应调发杂物,供给军事者,若先言上而不待报者,其刑几何?”

    意思是,要调发杂物用作军事,先上报却不等待批示的,该怎么处罚。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

    仔细听完罗彦赟的问题,韩寅韬低头思索一番,才慎重答道:“按律当杖一百。”

    陈佑看向罗彦赟,他对律令条文啥的不熟悉,只能问专业人士。

    其实罗彦赟也不太熟悉,但他看了书,知道答案。

    见陈佑望过来,罗彦赟点头道:“正确。”

    随即放下这一本,重又抽出另一个册子随意翻开一页:“私越关者,其刑几何?”

    这一次韩寅韬没有思考太久,直接就答道:“诸私度关者,徒一年。越度者,加一等。不由门为越,故私越关者,按律当徒一年半。”

    罗彦赟再次点头:“正确。”

    话音刚落,紧接着就问道:“若有男子年十三者伤人,当如何判处?”

    这一次韩寅韬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以手足伤而非他物否?其人伤几许?”

    罗彦赟低头翻看书册,补充道:“以手足,见血,无他伤。”

    “按律,以手足伤人见血者,杖六十。然年十五以下,十一以上者,以矜小之故,流罪以下收赎。故合赎铜六斤。”

    这时候的法律保护老人、小孩和病人,只要流刑以下(包括流刑),不是加役流(类似死缓,流放三千里,劳役三年),也不是因为谋反叛逆被连坐流放,更不是特别标注遇到大赦也继续流放的人,都必须以铜赎罪。

    这是强制性的,用的是“收赎”二字,还有些条文用的“听赎”,意思是想赎就赎,不想赎就不赎。

    韩寅韬说完之后,罗彦赟没有做出判断,而是皱着眉翻阅手中书册。

    不得不说,虽然他是法曹参军事,但是他对周国律令的了解远远不上韩寅韬。

    一连翻了好几本书册,罗彦赟终于舒了口气:“判罚无误。”

    “哈哈!”将两人的表现看在眼中,陈佑抚掌笑道,“韩先生不愧是治律学的大家。”

    说着,他别有深意地看了罗彦赟一眼,继续道:“我欲请韩先生在授课之余教导一番法曹诸人,不知罗司法和韩先生意下如何?”

    罗彦赟脸色一僵,随即笑道:“便如使君所言。”

    而对于韩寅韬来说,这就是个意外之喜了,忙不迭答应下来。

    定下此事之后,罗彦赟对韩寅韬表示欢迎,只是仔细看的话,能看到他因为露出笑容而微微眯起的眼中没有一丝笑意。

    可惜韩寅韬看不出来,一脸真诚地同罗彦赟交谈。

    待罗彦赟离开,陈佑便吩咐诸人继续准备书院事宜。

    一个书院不可能只有几位老师,书籍、笔墨纸砚、吃喝用度、助教、仆役等等,都需要筹划。当然还少不了学生,招生方式、规模等,陈佑都放手交给张采石等人。

    既然要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四个学院长以及书院司业就是留给他们的,之后再请到的就只能是教授了。

    眼看快到中午散衙的时候,魏仁浦终于赶到了。

    被仆役带着来到陈佑的书厅,魏仁浦立刻快步上前,长揖道:“使君,仁浦来迟了!”

    陈佑哈哈一笑,绕过书桌扶起魏仁浦:“来了就好!令堂令郎可安顿好了?”

    “多谢使君挂念,皆有所安排。”魏仁浦答了一声,紧接着道:“仁浦这次来得迟,却是到下面县乡转了转。”

    陈佑一愣,随即拍了拍魏仁浦的胳膊笑道:“不急,慢慢说。走,先去吃饭,边吃边谈!”

    也没出门,直接带着魏仁浦来到府衙后方的小院。

    陈佑买下的府邸离府衙不是很远,但也不算近,故而中午时候陈佑一般是在府衙后方的宅院中吃饭休息。

    由于多了一个人,饭菜可能不够,陈佑直接吩咐人去酒楼叫一桌酒席过来。

    府衙后面的小院不大,也就一个小厅,卧房,厨房、柴房之类的,连书房都只是卧房旁边的一个斗室,也难怪陈佑不愿意住在此处。

    来到日常吃饭的小厅,一个身着素色裙袄的女子正叉着腰指挥仆役朝桌上摆放菜肴。

    这女子面容清秀,梳的是妇人发髻,可以算是陈佑枕边人。

    此人名为南桑,两年前弟弟生病无钱医治,正好陈佑路过,便花大价钱买下了她。

    不过南桑现在连侍妾都算不上,只是因为性格早熟,能帮陈佑管着些后宅,这才被陈佑带在身边。

    南桑听到脚步声,扭头看到陈佑,面露喜色喊了一声:“老爷!”

    刚要继续说话,却看到陈佑身后的魏仁浦,脸上呈现慌乱和羞愧的神色。

    毕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一时半会还学不会那种大家闺秀的落落大方。

    陈佑也没苛责,只是走到她身边道:“你先把饭菜撤掉吧,我叫了一桌酒席招待客人。”

    听了陈佑的话,南桑垂着头嗯了一声,神色有些黯然,小声让仆役把饭餐端走,自己也退出小厅。

    分了主客坐下,陈佑笑道:“这是我的侍妾,不怎么知晓规矩,叫道济见笑了。”

    “哪里的话。”魏仁浦笑了一声,却不接话,毕竟内宅之人,还是少说为妙。

    闲谈几句,酒菜就送来了。

    为了方便交谈,也就没有分桌,两人围着一个方桌而坐。

    屏退仆役之后,陈佑端起酒盏:“道济一路来辛苦了,这盏酒便当是接风了!”

    魏仁浦连忙举盏,率先喝干。

    一连喝了三盏酒,又吃了些菜垫肚子,陈佑这才问道:“道济对锦官府事有何见解?”

    魏仁浦酒量似乎不太好,此时已经是脸色微红。

    听到问题,抬头同陈佑对视:“敢问使君在锦官府,是为护持圣人,亦或是为舒展抱负?”

    陈佑笑道:“护持圣人当如何,舒展抱负又当如何?”

    魏仁浦嘿然一笑:“若使君只是为护持圣人,让利交好此地大族便是。再召西川兵马守住府内各县,一年半载内当无甚祸事。便是利州东川生乱,也可坚守锦官至大军入蜀平乱。”

    这些陈佑当然也知道,不只是陈佑知道,只要是有些大局观的,都能看出来。

    见陈佑不说话,魏仁浦放下筷子,慎重道:“若使君欲舒展抱负,却是要提防肘腋之患。”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

    哪些算得上是肘腋之患,魏仁浦为说,陈佑也没问,无非就是本地大族罢了。

    两条路,一条安稳,只要一年之后皇后皇子能安然归京,陈佑的功劳就会记在赵元昌心里;第二条路肯定不会安稳,只是不知道最后会有惊无险还是一败涂地。

    这个问题,陈佑早已考虑清楚了,听到魏仁浦的话,稍稍犹豫了一瞬,坚定开口道:“还是稳一些比较好。”

    魏仁浦点头,稳妥一些总没有坏处。

    “六曹之中还有一个士曹空着,我准备让何璨补这个缺。”陈佑一边吃菜喝酒,一边说着自己的安排,“这一次典租农具先不铺开,选两个县试行,道济你到各县转一转,看哪两个县比较合适。”

    “好。”

    “这事我准备交给士曹负责,也算是一个考验吧。”陈佑端着酒盏,目光悠远,“不过道济你身为司功,掌官吏考课,此事多盯着点,如果何家太过分的话,拼着府内不稳我也得让他们吐出来。”

    魏仁浦却有些犹豫:“使君前次在信中言这何家乃是锦官府最盛的家族,让何璨负责此事,岂不是又能借机壮大?”

    “我欲扶持钟家。”陈佑眼帘微垂,“过一段时间我会让钟安裕参与仓曹事务,道济你多关注些,到时候助他一臂之力。”【1】

    魏仁浦隐约记得锦官府钟家似乎是个商人世家,不明白陈佑为何要选择这一家。不过既然陈佑吩咐了,他也只好将疑惑藏在心里,点头应下。

    “另有两件事你要先准备着。”

    “请使君明示。”

    陈佑抿了抿唇,夹了一口菜,咽下去之后才道:“我意欲开试选举,先是各县考试,县试中排名靠前的再参加府衙组织的考试,选举人才充府县缺额。此事我已上奏,下午我把奏章副本给你,你对照着拟一个章程出来。”

    “官家会同意此事吗?”魏仁浦有些疑虑,“且府里也没有那么多缺额可以拿出来。”

    陈佑轻笑道:“府试头名者将得某举荐至官家案头,今年没有科举,想来官家不会不同意。至于缺额不多,这次选举在精不在多,量缺取人便是。”

    魏仁浦不再说话,在心里记下此事。

    陈佑接着道:“第二件事,你尽快掌握功曹,再准备一个考课官吏的章程出来。选举结束之后功曹会增员,到时候你要带人负责考课阖府官吏。”

    说到这里,陈佑突然笑道:“能有多少通过府试的士子得到职缺,就看你功曹能拿下去多少人了。”

    魏仁浦也笑起来,他已经知道该怎么严查了。

    “不过这两件事都不着急,你慢慢准备着就是了。”陈佑拿起一只筷子敲了一下酒盏,“我要建立一座书院,正好功曹也要负责学校,你便兼书院祭酒,现下先把书院事情解决掉。”

    陈佑将书院的一些情况说给魏仁浦听,末了才道:“书院选址、建筑之类的事宜,你都负责一下,府衙经学博士张采石当一个司业,暂且辅佐你。”

    “使君放心。”

    又谈了一些闲散的事情,这一顿饭就吃的差不多了,陈佑早就安排好了魏仁浦的住处,此时吩咐仆役带魏仁浦前去。

    前脚魏仁浦离开,后脚南桑就端着一碗醒酒汤来了。

    陈佑接过醒酒汤喝了一口,抬头看到南桑欲言又止的神态,不由问道:“怎么,有心事?”

    南桑双手绞着衣摆,脸色涨得通红,嘴唇张了几次都没说出话来。

    好在陈佑虽然入乡随俗,嗯,虽然是主动的入乡随俗,但也没到把女子当成玩物的地步。

    相伴一年多,不说感情吧,至少已经有些习惯了。故而见南桑这样,他也不恼,慢腾腾喝完醒酒汤,接过巾帕擦嘴净手。

    这才站起身来揽住南桑:“说吧,有什么事?”

    刚问完,陈佑突然一挑眉:“莫不是你家里人有事?”

    南桑家人在江陵,自从陈佑买下南桑之后,也没联系过,能找到锦官来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没有。

    只不过南桑摇摇头,抬头看了一眼陈佑,见陈佑温和的神色,终于咬牙道:“妾,妾有喜了。”

    “啊?”陈佑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好在南桑此时低着头不敢说话,没看到陈佑的表情,否则听说过大家族嫡庶之争的她非得吓个半死不可。

    陈佑反应过来之后,不由皱眉,对陈家这样人丁单薄的家族来说,先有庶长子,教育得不好的话,很可能会闹出兄弟阋于墙的事情来。

    低头看了一眼南桑,他又长出一口气,不管如何,这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孩子,再说了,也不一定就是男孩,没准是女孩呢!

    这么想着,陈佑将南桑抱住,拍了拍背,柔声道:“安心养胎便是。”

    “嗯。”仿若蚊蝇的一声从南桑口中传出。

    眼看到了月底,府兵比试规程已经张贴到军营之中,五个指挥现在是天天操练。为了这两千多人马被练废掉,陈佑不得不让仓曹临时增加府兵的补给。

    据陈佑所知,有些人嫌府衙给的补给不足,暗地里同本地大户联络上,得到大户的钱粮支持。

    对此,陈佑也只是暂且记下,等以后再算账。

    因为这几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根据大夫诊断,皇后卢金婵应该就在这几天生产。

    收生婆子、御医、热水、补药,全天候备在行宫中,锦官府乃至周边专习小方科的大夫也都被请来,安顿在宫墙边上的院子里。

    卢金婵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孩子,事关锦官府数十人的仕途甚至生死,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

    不过陈佑虽然关心,但也没有跑进行宫去,甚至将行宫内多余的宦官宫人都暂时挪出行宫,以免惊扰到卢金婵。

    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剩下的,听天由命罢!

    二月二十九,这一天陈佑没有到府衙处理政务,而是陪着南桑在府邸庭院散步。

    对于自己在这世上的第一个孩子,陈佑还是蛮重视的,哪怕南桑现在还没有显怀。

    转了一会儿,庞中和突然急匆匆地跑来庭院:“使君!”

    陈佑眉头一挑:“生了?”

    “不是。”只见庞中和神情严肃:“是利州!”


………………………………

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

    “什么?”陈佑一惊,“可是发生叛乱?”

    “武德司全主事遣人来报,文州失去联络,龙州武库被劫,清川县令失踪。”

    庞中和说着,递上一张纸,同时嘴中不停:“同时还探得阆州境内盗匪似有异动,武德司已经通知了利州制置使司,目前正全力探查西川境内的情况,全主事今晚会当面呈报使君。”

    陈佑接过纸条,脸色总算轻松许多,只要事情不是发生在锦官府附近就好。

    只不过纸张上的消息,还是让他心生警惕。

    信中除了庞中和所报告的那些个数天前发生的事情外,还有全勇简单记录的一些过时消息。

    或许是陈佑思维敏锐,也或许是全勇挑选出来的这些消息有特殊含义,总之陈佑看过之后立刻就能感觉到一系列的事件中有着联系。

    将纸张对折,吩咐道:“万育,你去请刘制置过府议事。”

    “好!”庞中和答应一声,一路小跑离开。

    陈佑将折好的纸张塞进袖口,轻轻拍了拍南桑的背,笑道:“你先去歇着吧。”

    “嗯。”南桑点头,抓着陈佑的手握了一会儿便转身回房。

    文州州治曲水县城,街面上冷冷清清,仔细看的话,还能在路旁石缝中能看到一丝血色。

    虽然街面上冷清,但偶尔会传出一阵尖叫哭泣与放纵的笑声,间杂着各种难听的辱骂。

    州衙之中,两拨人正在对峙。

    一波人身着镶了铁片的皮甲,手持刀剑,面色或黑或黄,却都是汉民模样。

    另外一波人却是有人套着皮甲,有人穿着棉衣,脖颈腰间挂满珠链钱币,手里的武器也是乱七八糟没个定数,看上去似是吐蕃人。

    “多吉次旦!”汉民领头的那汉子强忍着怒火,“你是要背约吗!”

    对面那黑脸汉子面色不悦道:“卞将军,我姓李!”

    口音听起来有些别扭,该是不常说汉话。

    被他称为卞将军的汉子冷哼一声:“你是什么意思,现在就准备走了?”

    多吉次旦咧嘴一笑:“我的兄弟们想家了!”

    这话说得理直气壮,直让卞将军面皮直跳。

    看着多吉次旦理所当然的神情,卞将军咬牙切齿道:“之前不是约定一直攻到利州吗。”

    多吉次旦耸耸肩:“之前是说十几个部落一起,可卞将军已经看到了,来的就我们格朗错部落,可不敢再打下去,”

    卞将军皱眉问道:“可你之前说其它部落就在后面。。。。。。”

    话没说完,卞将军终于反应过来:“你说的假话?”

    虽是问句,却语气肯定,看着多吉次旦,卞将军目眦欲裂,握紧刀柄,满脸杀气。

    多吉次旦依旧是嘻嘻哈哈的神情:“可不是我。。。。。。”

    “!你这矬鸟竟敢糊弄爷爷!”卞将军身后一个大汉终于忍不住了,挥刀就朝多吉次旦劈砍过来,“畜生吃我一刀!”

    这一刀仿佛是发令枪,厮杀打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