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欺世盗国-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是!甚是!”

    全师雄冷笑一声,也不理会这群人的聒噪,直接命令手下亲信带兵入城。

    一查有无埋伏,二要控制粮仓。

    他军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身为主角的全师雄不回应,城门口一下就冷场了,一群大户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浑身的不自在。

    没过多久,一传令兵就拍马出了城门。

    一直来到全师雄身前,才轻声道:“将军,城内没有埋伏,只是几个粮仓皆是空的!”

    听闻此言,全师雄面色一下变得阴郁起来。

    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扫视眼前那些大户,来回看了好一阵,突然冷笑道:“既然你们如此欢迎我军,不若献出家资,全某也不吝高官显爵!”

    “啊?”

    没想到会来这么一茬的大户们一下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全师雄挥手道:“传令:放手劫掠!”


………………………………

第二百五十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二)

    既然说是放手劫掠,自然不可能跟你温言细语地商量,这一道命令跟屠城也没什么两样了,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那些贼兵首要目的是抢钱而不是杀人吧。

    城内居民或许有不少无辜之人,但那些大户则是求仁得仁。有个词怎么说来着,叫“毁家纾难”,大家都是蜀人嘛!

    德阳遭劫的消息传到雒县后,黄恩是满心愧疚,一个劲地责备自己当时怎么不再坚持劝一劝。

    而李克榕,只是冷笑一声,便忙着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

    来汉州之前,陈佑亲口对他说,除非是要攻入绵州,否则他是等不到锦官府方向的援军的,一切都得靠他自己。

    当然,若真是到了不撤就死的程度,还是要撤退的。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真到了要上战场的时候,陈佑可不嫌人多。

    初六,全师雄领兵至雒县,当天没能攻下县城,次日便开始驱民攻城。

    全师雄现在已经陷入绝境——没粮了!

    只能说无巧不成书,之前锦官府诸县到处买粮,汉州这些大户也卖出去不少,左右也快到夏收季节了,留在家中的粮食不多。

    再怎么搜刮,也不够全师雄这近万人吃。

    偏偏李克榕心狠,德阳、雒县附近即将成熟的粮田都被一把火烧了。

    剩余的粮食只够军队吃三天,而裹挟的民众已经饿一天了!

    “啪!”

    将手中文书一把摔到桌上,全师雄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大军已经被拦在雒县城下三天了!

    即便他心狠将德阳民众家中米粮都搜刮上来,也不够大军食用。

    而驱民攻城,也就是一开始宣布破城之后分发粮食钱银才让那些人有了些战斗力。

    但一天没吃饭的民众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两次攻势受挫,基本上就不堪大用了,留在这里图添隐患。

    全师雄一早就觉得不该叛,自己也从来没想过叛周。

    要知道,他今年还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是一州校尉了!

    即便身为降将,但现在可还是乱世,只要仔细钻营,凭借他的能力混到身披红袍不是妄想。甚至运气好一点,突破到三品也不是不能遐想一番的。

    只可惜抵不住自己有猪队友——亲信下属一直在劝他起兵,还经常和知州的亲信硬顶,愣是让他这个汉州校尉不容于知州。

    若不是此人在战场上多次用身体掩护全师雄,早就被全师雄一刀劈了。

    而那个知州是由军汉转来的,也是个暴躁脾气,被全师雄下属削了面子,就拿全师雄出气,甚至还想打全师雄妻子女儿的主意。

    这一内一外两方的猪队友,就这么逼反了全师雄。

    此时处境不佳,全师雄再次回想起之前的事情,不由咬牙切齿。

    说到这里,我们来重温这句话:人的一生,不仅要靠自我的奋斗,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很显然,全师雄就是被历史的进程给带坑里去了。

    长叹一声,全师雄站起身来。

    他准备离开打不下来的雒县,将驱赶过来的德阳民众丢下,全军转向什邡,现在最重要的是能抢到粮食。

    他就不信了,李克榕能有那么大的决心将汉州诸县城外粮田都给烧了?

    左右是个死,索性赌一把!

    刚刚下定决心呢,不等全师雄走出营帐,突然听见帐外传来喧哗之声。

    当即皱眉,一边抓起兵器朝外走,一边大声喝问:“怎么回事!”

    “将军,似乎是流民营那边。”

    门口护卫的亲兵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说出一个猜测。

    全师雄面色不虞,没有丝毫犹豫:“走!去看看!”

    说话之间,喧哗之声越来越大,甚至能隐约听见“断粮”、“饿死”等字眼。

    越朝前走,周围军汉神情越不正常,全师雄脸色也是阴郁。

    几步之后,突然一声大喊穿透喧嚣:“粮帐没粮了!”

    。。。。。。

    “使君!雒县急报!”

    此时书厅之中不只是陈佑一个人,还有一大一小两名男子,正是范绍温、范昌祐父子。

    庞中和冲进来的时候,陈佑正在考校父子二人,听得喊声,不由停住声音,扭头看向庞中和:“所为何事?”

    庞中和来不及把气喘匀,一边快步上前将自己手中已经被捏皱的纸,一边兴奋道:“全贼败于雒县城下!”

    “哦?”

    陈佑眼皮一挑,伸手接过纸张,细细观看。

    他不是一个人!

    这一刻,陈佑不是一个人!

    谢安与他同在!

    只是,从他颤抖的双手可以看出来,他心里并没有面上表现的那么平静。

    纸上的文字十分简练,字迹也有些潦草,显然李克榕在书写这份报捷文书的时候也是十分激动。

    不过好在李克榕还算实事求是,在这份简练的文书中,总共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顿兵城外的贼人突然生乱,发生混战。

    第二件事情,李克榕发现之后果断领兵出城冲击贼人。

    第三件事情,贼兵大溃,全师雄逃亡。

    来回看了两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之后,陈佑将纸放到一边,对庞中和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使君?”

    庞中和愣是没反应过来,这时候不应该是论功行赏吗?

    好在书厅之中不只是他一个人,另有人反应过来了!

    别误会,不是范绍温,而是十几岁的范昌祐。

    他扯了扯自己父亲的衣摆,示意其告退离开。

    饶是这样,范绍温也是愣了愣才明白儿子的意思,连忙起身道:“既然使君有军务,我父子二人就先告退了。”

    “也好。”

    陈佑笑着点点头,温声鼓励道:“如今离府试不远,承玉须得仔细温书,到时榜上有名,也好为国效力。”

    听到这么一句话,范绍温立马激动起来,自己这几个月不是白忙活了!

    当下再次长揖:“绍温定不负使君期许!”

    言罢,在陈佑赞许的目光下带着儿子离去。

    嗯,其实这个时候陈佑早就转开视线了。

    “通知刘河核实雒县之事。”

    沉吟一阵之后,陈佑开口了:“另外,行文诸县巡查城郊残兵。李克榕在汉州烧了不少田吧?通知仓曹、户曹做好抚恤灾民的准备,尽量把流民都收拢在府境边上。”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

    五月初八,全师雄败于雒县,仅有百余人逃往东边龙泉山。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已经攻入剑州的刘承泽立刻加快速度。

    吴柳树已经被刘承泽擒住,王世安也死在他的兵锋之下。

    四名贼首独破其二,完全能配得上他都总管的身份。

    是的,全师雄只是四名贼首之一,而不是原本声威赫赫的兴蜀大王。

    也因此,虽然对陈佑“抢功”的行为有些不喜,但全师雄被陈佑击败并没有让刘承泽到气急败坏的程度。

    反正陈佑也只是副手,即便两人并没有什么战略上的配合,但陈佑的功劳,一定有一部分要算在刘承泽头上。

    没办法,谁让这次主持平乱的是刘承泽呢?

    就像无论是顾猛、宁强,还是李克榕,他们的战绩都归属在陈佑立下的功劳内。

    而那个只身逃亡,至今没有消息的刘正岚,兵败之责陈佑也得担起来。最多就是将兵败都归咎于刘正岚擅自行动,然后陈佑自己被训诫一番。

    嗯,若是陈佑的计划出错导致锦官府被围困,刘承泽必然也是同样的操作。

    回到锦官府,没有辜负陈佑的那一番淡定表现,陈使君骤闻捷报而平静如故的事成了坊间流传的一个逸闻。

    这都是范绍温传出去的,当然了,他的本意不是为了说陈佑多么多么镇定,毕竟以他的心思,还想不到要在这方面为陈佑吹捧。

    但是他一听有人说起雒县大捷,就忍不住说自己当时就在旁边,亲眼看到使君拆开捷报云云,末了还不忘加一句:使君赞某农宣之功,言某若考中,必有大用!

    对他来说,重点就是那最后一句,但别人的注意力可都在陈佑当时的表现上,那等有心之人自然就联想到东晋谢安身上。

    这拍马屁的功夫,从古至今传承不断。

    对这种事情,陈佑是乐见其成,反正谢安名声不错,能和这种挽天倾的风流宰相联系到一起,对陈佑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别误会,风流宰相出自王俭的评价: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指的是洒脱放逸、风雅潇洒,而非花哨轻浮。

    《南齐书》记载,王俭领吏部的时候,“作解散髻,斜插帻簪,朝野慕之,相与放效。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盖自比也。”

    人家是用来夸自己的,自然不是什么坏词。

    扯远了,搜捕全师雄的命令已经发了出去,这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五月初十,锦官府试报名结束。

    出乎陈佑预料,哪怕在蜀地生乱的情况下,依然有近千士子来到锦官府。

    这其中固然有考中直接授官,以及前三入京的诱惑,但也与此次开律科、算科有关。

    其实报律、算两科的士子中,真正研习律令、算术的很少,绝大部分都是自觉经义策论不行,但又想赌一把的人来报名。

    陈佑现在要考虑试题、试卷、考官、考场等一系列问题,汉州的事情也只能尽一点绵薄之力,不可太过逾越。

    就在陈佑为了府试而费心的时候,朝堂上也在争论不休。

    所为者,便是空出来利、剑、绵、汉四州刺史、知州,以及西川制置使刘正岚的处置方案。

    刘正岚在五月十一那天灰头土脸地回到了锦官府,同陈佑见了一面后,立刻回宅闭门谢客,上书请罪。

    这时候,陈佑那西川行营都监和权知锦官府身份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能够单独上书请功,不必等着刘承泽。

    于是经过一番博弈之后,刘正岚免职,调回汴京;永平军节度副使李克榕调任西川制置使、兼西川行营副都监。

    利州制置使詹胜元摄利州刺史,其余三州主官皆有人选。

    顺便一提,汉州的新知州是刘承泽的堂弟刘康,原先是兴元节度行军司马。

    顾猛、宁强这些将校也各有封赏,像顾猛终于跨入将军行列,被授了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比老上司孙山玉还高。

    而宁强则又是另一番际遇了,陈佑原本保举他入党从柯的雄威军,好生培养一番说不得又是一名大将。结果敕命下来,他成了锦官府双流县的县令!

    双流县的县令在三月底的粮乱中牺牲,不过他的牺牲给自己的儿子换来了荫补,对其家庭来说,也算是死得其所。就是不知道他的家人是想要这个荫补还是更想要他这个人。

    双流县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管后,便归于府衙直接管辖之下,只是迟早都要有县令的。多了一个倾向于自己的县令,对陈佑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但他对宁强的期望原本是统兵大将啊!现在变成了文臣,这算个什么事啊?

    即便冯道的信中有说可能会推动文武轮转,不再将文臣武将对立起来,可那是再高层,陈佑不觉得一个小小的县令以后还有带兵的机会。

    腹诽归腹诽,京中有了决定,就得执行,在离府试还有一天的时候,收到敕命的陈佑派人前去召回宁强。

    是的,收到敕命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十八下午了。

    陈佑自己也就是升了一阶,而且正式从武转文,从壮武将军变成正议大夫。

    嗯,官阶这东西,在这时候也就只剩下荣誉作用了。

    就像陈佑,无论是壮武将军还是正议大夫,都是正四品的散官,但这不妨碍他当从三品的知府,而且一切待遇都按照三品官来。

    除了散官,剩下的也就是赐了五十两黄金、一些绸缎布帛、奴仆杂役之类的。

    你没看错,就是五十两黄金,朝廷就是这么的抠。

    这时候虽然金银已经逐渐进入流通领域,但基本都用在大宗交易上和军费开支上。

    远的如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二月,以内库绢布六十九万段匹、银五千两,付度支供军;近的有唐庄宗同光四年三月,西川辇运金银四十万至阙,分给将士有差。

    即便分到将士手中十有八九是兑换的铜钱、粮帛之类的,可这支出的金银不是假的。

    这年头收的税基本上就是实物和铜钱,朝廷手里的金银不说少,但绝对不多,扣除种种支出,能用来赏赐的自然就少了。

    也因此无论是皇帝赏赐,还是外官上贡,使用的黄金都是以十两为一个单位,通常就是五十两和一百两。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二)

    这五十两黄金,按照这时候接近一比十的比例来算,大概就是五百两白银或者五百贯钱。

    而陈佑每个月的俸钱有八万,半年就是四十八万钱,按照约八九千钱一贯来算,差不多正好是五十两黄金。

    多了六个月的俸钱,聊胜于无吧。

    此时,百万年薪的陈使君正在司录参军事赵振宇、经学博士张采石的陪同下巡视考场。

    这年头,能容下一千人考试的地方可不好找。

    唐代科举考生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生徒,从州学、县学选拔出来的考生;一种是乡贡,不是通过官学,而是通过州县考试选拔出来的。

    每年秋天的发解就是举办解试选拔乡贡,一开始还比较严格,到现在只要有些才学的参加解试就能过。

    不过,无论是官学考试还是解试,都没有近千人参加的记录。

    即便孟蜀在锦官府举行的省试,基本上也就数百人参加,毕竟他这个省试基本上是年年有,而且考中之后还得参加吏部试才能当官,一次考试的吸引没有那么大。

    陈佑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考场,硬是抽出半天时间在锦官城内转悠,考察合适的地点。

    最终还真给他找到了,那就是府兵的兵营。

    于是,在府试期间,府兵得腾出兵营住到城外去。

    而士曹则需要在考试之前搭建好一千座考棚——这一次府试只考一天,对付对付就能过去,估计下一次再考就没这么多人报名了。

    穿过守卫校场的军兵,正好看到士曹参军事何璨带着两个下属迎面走来。

    士曹这段时间都在忙典租农具之事,在陈佑的叮嘱下,上到何璨这个参军事,下到普通小吏,可以说是天天要朝广都、灵泉跑。

    八天之前又突然得了营建考棚的任务,直让何璨恨不得有分身之术。

    看着何璨一脸疲惫之色,陈佑温和笑道:“何参军辛苦了!”

    何璨行礼起身后恭敬道:“此乃属下之职。”

    见识过陈佑的一系列手段,哪怕他再沉不住气,在陈佑面前也是小心翼翼不敢出错。

    陈佑点点头,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一片考棚,问道:“考棚可有什么问题?”

    “属下都检查过了,没发现什么显眼的问题。”何璨斟酌着字词,“编号牌也都挂了上去,若无意外,明日考试不成问题。”

    “嗯,行,你先去忙,我再看看。”

    陈佑挥挥手,自顾自向前走去。

    何璨这时候才有空朝赵振宇、张采石点头示意。

    这次府试,主考官是陈佑亲自担任,副主考就是赵振宇和张采石,批卷考官是泽润书院的四位院长。

    本地这些大户要想自家看好拉拢的士子考中,和这些考官拉好关系是必要的。

    对身后的动静,陈佑看不到也能猜到一二,只不过手下人动小心思是没法避免的,只要不危害到他的计划,他都不放在心上。

    一千座考棚,再加上预留的过道,将军营内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

    这些考棚,其实就是四根柱子三面墙,上有一个茅草顶,其中一根柱子上挂着“甲壹”、“丁肆伍”、“癸捌玖”这样的编号。

    明天考生入场之前需要抽签,抽到哪个编号,就到相应编号的考棚应考。

    毕竟是五月盛夏,为了通风,三面墙都是编得极为稀疏的草席。

    这考棚大概有五尺见方,内里只有一个木凳、一张木桌,这环境比后来的贡院啥的要差多了。

    好在这个时候气候还偏寒冷,即便是夏天,也不是让人接受不了。

    尤其是现在考场内还立着数十高大的木柱,按照陈佑的吩咐,明天太阳未升起之前,这些木柱顶上会撑起大块黑布,起到一个类似隔热层的作用。

    在考场转了一圈,陈佑将赵振宇和张采石打发回去,他自己则前往一处印书坊。

    这印书坊里聚集了西川最好的雕版师傅和印刷工,从前天开始便停了雕版、印刷的工作,一边准备平整光滑的木板、锋利的刻刀等,一边将器具送往府兵军营调试。

    今天下午,这些人会前往军营,然后军营就此封闭,没有陈佑命令不得进出。

    他们会在里面试印刷,然后等到考官们出好题,连夜刻印试卷。

    虽说速度远远比不上印刷机,但现在的考卷可不是以后那么复杂。

    这次考试虽然分为四科,但考试内容大部分是相同的。

    四科都需要考两首诗、两份判词,然后经义科考十道贴经、一道经义,策论科是一篇长论、一篇短论,算术是十五道算术题,律法是二十条律令默写、五份判词。

    最长的题目也不过百十来个字,对熟练的雕版师傅来说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完成。

    这里总共聚集了近三十位雕版师傅,分工合作下,最多一两个时辰就能完成,剩下的时间足够将一千份试卷印刷出来。

    守卫这些雕版师傅和印刷工的是刘河,没办法,只有孙山玉的府兵让陈佑不太放心,这时候也只能让刘河上了。

    不过刘河的任务只要持续到这些人进入军营就好,到那时候守卫考场军营的就会换成党从柯的雄威军。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锦官府内的紧张气氛越来越浓厚。

    宁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赶到锦官府的。

    收到陈佑的命令之后,他将手中兵马丢给副手,带着几个护卫就快马赶回锦官府,进城门的时候已经快落锁了。

    一进城,他就感觉到仿佛有一股阴云笼罩在锦官城上方,但眼前的景象明明是十分正常的黄昏景象,这样的反差让他不由警惕起来。

    不得不说,宁强确实是极有天赋的将领,他对任何异常的气机都十分敏感。

    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幻,但这种玄之又玄的感应确实存在宁强身上。

    当然了,这样的能力最多让他察觉到异常,至于异常带来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无能为力了。

    一路上都没出什么事故,直到在府衙门口看到那个比较眼熟的亲卫之后,宁强才放松下来。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三)

    “这是去见使君吗?”

    当宁强被书吏带往一处偏厅的时候,他出声询问道。

    “使君现在正在议事,宁县尉需要等一阵才能见到使君。”

    听到这个回答,宁强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不怪他多想,进城之后就感觉到不正常,现在又听说陈佑在散衙之后还在府衙中同人议事,让他感觉到十分不寻常。

    说起来他也曾听说过锦官府开试的消息,但这种事与他无关,就没放在心上,此时愣是没往这上面联想。

    等那书吏离开之后,宁强站到门口四处看看,能看到靠近书厅的方向有十数军兵把守,而他自己,身上武器已经放下,护卫也被拦在府衙之外。

    深吸一口气,他没有轻举妄动,退回偏厅内仔细查看屋内情形。

    宁强这这里自己吓自己,陈佑是不知道的,他现在正在书厅中同几位考官商议试题。

    律法经义这两项只能交给专业人士来,但对策论和算术,陈佑早有考虑,直接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题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