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欧皇崛起-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决战时也不过才5000人马。
也是理查三世大意,只带了1万人马迎战。但这1万人马里,竟然有3000人临阵倒戈托马斯斯坦利的弟弟威廉斯坦利带着3000人马倒戈,而托马斯斯坦利带着1000人按兵不动,而且,诺森伯兰伯爵的2000人马也按兵不动。
也就是说,理查三世的1万大军,竟然有3000人临阵倒戈,另有3000人按兵不动……
最后,只剩下理查三世率领的4000兵马和亨利七世率领的5000兵马以及威廉斯坦利率领的3000临阵倒戈的叛军作战。这时候,双方兵力对比从2比1变成了1比2。而且,理查三世还是腹背受敌,不败才怪。
但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理查三世杀害侄子篡位,激怒了贵族阶层,导致众叛亲离,才会被亨利七世带领几千人就给反了。
而爱德华伯爵遇到的,是一个团结一致的英格兰朝廷。因此,别说带几千人登陆,就是带一万大军登陆,失败的可能性也极高。爱德华伯爵也清楚这一点,加上假理查失败的教训,倒也没有轻率出兵英格兰,而是先在爱尔兰巩固地盘。等到后方稳定了,才会出兵英格兰。
……
英格兰最核心的,就是东南部伦敦四周的几个郡。而且,人口也集中于此。所以,英格兰朝野上下都明白,在这个关头,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难民涌入伦敦。甚至,不能让他们破坏伦敦周围几个郡。至于中部几个郡,用来给难民祸害,倒也是足够了。
至于中部几个郡百姓的死活?亨利七世是不在意的。其他贵族也不在意,至于中部几个郡的贵族,事后也会得到一些补偿的。反正,肯定没有老百姓的份儿。至于贵族领地的劳动力?很简单啊,从活下来的老百姓里雇佣收编呗……反正,经过难民的祸害,那些活下来的老百姓,肯定也一无所有了,不给贵族干活,哪里有活路?
就这样,亨利七世和他的大臣们做出了一个残忍的决定任凭那三十几万难民,祸害中部的林肯、诺丁汉和莱斯特三个郡,以及西部的柴郡和斯塔福德郡。用中部几个郡百姓的痛苦,换来南部地区的平安。
流民过境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欧洲难民没有华夏难民那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但是,涌现出盗贼团什么的,却是很正常的。到时候,盗贼团活动的区域,定然民不聊生。
而事后,英格兰朝廷所要做的,只是镇压盗贼团,或者干脆拉拢盗贼团,把他们编入军队了事。至于平民的死活,谁在乎?
……
只是,这次暴乱,给马林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那就是,纽卡斯尔的煤炭断了供应……
毕竟,纽卡斯尔城被苏格兰军队攻破了,还整体洗劫了一遍。这一下,全纽卡斯尔的人都打算去逃荒了,谁还有心思去挖煤啊?
但是,巴尔特鲁姆岛上的煮盐基地和水泥厂的燃料,主要靠纽卡斯尔供应啊……
于是,断了煤炭供应的的巴特特鲁姆岛上的负责人,紧急向首相杰弗里进行了汇报。然后,杰弗里派人快马加鞭南下,请示马林如何应对……
“特么的,我这算不算被误中副车啊……”马林头疼地想到。
想从鲁尔区调煤炭短时间是做不到的,而且,从鲁尔区大量购买煤炭,可能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毕竟,把鲁尔区的煤炭运出来,要经过多个国家,想不引人注目都难。只有从纽卡斯尔这个海港购买煤炭,才够隐蔽。
所以,马林现在,将不得不插手英格兰的事务。至少,要插手纽卡斯尔地区的事务。
现在,纽卡斯尔那边,煤矿基本已经停工了。上次,马林的运煤船过去,结果,当地人不收钱,只收粮食。甚至,船上的食物,还遭到了纽卡斯尔人的抢劫。要不是船上备了渔网,在返程时撒网捕鱼解决了船员的食物问题,没准船员都会有饿死的……
思考再三之下,马林认为,现在的纽卡斯尔太过混乱。如果通过正常手段,很难在那里获得煤炭。即使马林派人运输粮食过去,也容易被当地人暴力抢夺。
所以,这次派人去纽卡斯尔,可能要派军队过去镇场子。不然,无法阻挡饿极了的英格兰人。
但是,又不能公开派军队过去。否则,那就是公然得罪英格兰了。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商会的名义,派遣一批士兵,以雇佣兵的名义,在纽卡斯尔控制住煤矿和码头,并用粮食雇佣当地人帮忙挖煤和运煤。然后,再运往巴尔特鲁姆岛。
为此,马林特地让手下人打出了荷兰商会的名义,并调集了2000雇佣兵,穿戴法式的胸甲和头盔,手持长毛,去纽卡斯尔镇场子。至于火枪,是不能用的。尤其是不能排出马林方阵。不然,英格兰人再傻也能猜出是马林的手笔了。
不过,大规模使用火绳枪的马林方阵不能用,小规模使用火绳枪的散阵还是可以用的。而火枪手的作用,也主要用于狙击对方的猛将兄和穿铠甲的。只要对面的猛将兄被打死,其他人,整齐划一的长矛阵绝对戳得他们喊妈妈……
就这样,马林下达了派遣2000长矛手和100火枪手远征纽卡斯尔的命令。不求控制纽卡斯尔,只求控制住纽卡斯尔的煤矿和码头,保证煤炭的供应……
………………………………
第349章 英格兰雇佣兵
咳咳,我又来占坑了因为时间不够用,我还在码第二章中。不过,眼看12点就要到了。所以,先占坑了。1个小时内会重新修改过来的。订阅的朋友们,只要到时候刷新下就可以了,不影响的。至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只能表示抱歉了
――――――――――――――――――――――――――――――――――――――――――――――
虽然对于那三十几万难民一筹莫展,但亨利七世和他的大臣们都明白――绝不能让难民抵达伦敦。否则,就是国都动荡了。
于是,纠结再三后,亨利七世下令――理查德波尔爵士的18万大军停止南撤,在剑桥郡、北安普敦郡和诺福克郡北部边境地区设立防线,严防难民越过防线南下。
至于防线以北的林肯郡、诺丁汉郡和莱斯特郡等未受灾的地区,暂时放弃,任由灾民涌入。至于西边的斯塔福德郡和柴郡等,也任由难民涌入。
英格兰朝廷的打算是――保住最富庶的东南地区不受难民冲击。至于中部几个郡,就随他去吧。而那些领地受到破坏的贵族,以后也会受到补偿。比如亨利七世的继父德比郡伯爵托马斯斯坦利,他的德比郡封地就遭到了苏格兰军队的洗劫。因为深恨托马斯斯坦利的毒计,苏格兰军队在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的指示下,把德比郡洗劫得很彻底。
不过,德比郡可是托马斯斯坦利的地盘。托马斯斯坦利是什么人?那可是亨利七世的继父啊。而且,托马斯斯坦利是亨利七世能够打败理查三世夺取王位的最重要的功臣之一。
如果没有托马斯斯坦利几个人作为内应,甚至阵前倒戈,理查三世未必会输给亨利七世。甚至,赢面比亨利七世要大得多。毕竟,亨利七世只带了2000法国雇佣兵登陆英格兰,后来决战时也不过才5000人马。
也是理查三世大意,只带了1万人马迎战。但这1万人马里,竟然有3000人临阵倒戈(托马斯斯坦利的弟弟威廉斯坦利带着3000人马倒戈,而托马斯斯坦利带着1000人按兵不动),而且,诺森伯兰伯爵的2000人马也按兵不动。
也就是说,理查三世的1万大军,竟然有3000人临阵倒戈,另有3000人按兵不动
最后,只剩下理查三世率领的4000兵马和亨利七世率领的5000兵马以及威廉斯坦利率领的3000临阵倒戈的叛军作战。这时候,双方兵力对比从2比1变成了1比2。而且,理查三世还是腹背受敌,不败才怪。
但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理查三世杀害侄子篡位,激怒了贵族阶层,导致众叛亲离,才会被亨利七世带领几千人就给反了。
而爱德华伯爵遇到的,是一个团结一致的英格兰朝廷。因此,别说带几千人登陆,就是带一万大军登陆,失败的可能性也极高。爱德华伯爵也清楚这一点,加上假理查失败的教训,倒也没有轻率出兵英格兰,而是先在爱尔兰巩固地盘。等到后方稳定了,才会出兵英格兰。
英格兰最核心的,就是东南部伦敦四周的几个郡。而且,人口也集中于此。所以,英格兰朝野上下都明白,在这个关头,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难民涌入伦敦。甚至,不能让他们破坏伦敦周围几个郡。至于中部几个郡,用来给难民祸害,倒也是足够了。
至于中部几个郡百姓的死活?亨利七世是不在意的。其他贵族也不在意,至于中部几个郡的贵族,事后也会得到一些补偿的。反正,肯定没有老百姓的份儿。至于贵族领地的劳动力?很简单啊,从活下来的老百姓里雇佣收编呗反正,经过难民的祸害,那些活下来的老百姓,肯定也一无所有了,不给贵族干活,哪里有活路?
就这样,亨利七世和他的大臣们做出了一个残忍的决定――任凭那三十几万难民,祸害中部的林肯、诺丁汉和莱斯特三个郡,以及西部的柴郡和斯塔福德郡。用中部几个郡百姓的痛苦,换来南部地区的平安。
流民过境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欧洲难民没有华夏难民那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想法,但是,涌现出盗贼团什么的,却是很正常的。到时候,盗贼团活动的区域,定然民不聊生。
而事后,英格兰朝廷所要做的,只是镇压盗贼团,或者干脆拉拢盗贼团,把他们编入军队了事。至于平民的死活,谁在乎?
只是,这次暴乱,给马林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那就是,纽卡斯尔的煤炭断了供应
毕竟,纽卡斯尔城被苏格兰军队攻破了,还整体洗劫了一遍。这一下,全纽卡斯尔的人都打算去逃荒了,谁还有心思去挖煤啊?
但是,巴尔特鲁姆岛上的煮盐基地和水泥厂的燃料,主要靠纽卡斯尔供应啊
于是,断了煤炭供应的的巴特特鲁姆岛上的负责人,紧急向首相杰弗里进行了汇报。然后,杰弗里派人快马加鞭南下,请示马林如何应对
“特么的,我这算不算被‘误中副车’啊”马林头疼地想到。
想从鲁尔区调煤炭短时间是做不到的,而且,从鲁尔区大量购买煤炭,可能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毕竟,把鲁尔区的煤炭运出来,要经过多个国家,想不引人注目都难。只有从纽卡斯尔这个海港购买煤炭,才够隐蔽。
所以,马林现在,将不得不插手英格兰的事务。至少,要插手纽卡斯尔地区的事务。
现在,纽卡斯尔那边,煤矿基本已经停工了。上次,马林的运煤船过去,结果,当地人不收钱,只收粮食。甚至,船上的食物,还遭到了纽卡斯尔人的抢劫。要不是船上备了渔网,在返程时撒网捕鱼解决了船员的食物问题,没准船员都会有饿死的
思考再三之下,马林认为,现在的纽卡斯尔太过混乱。如果通过正常手段,很难在那里获得煤炭。即使马林派人运输粮食过去,也容易被当地人暴力抢夺。
所以,这次派人去纽卡斯尔,可能要派军队过去镇场子。不然,无法阻挡饿极了的英格兰人。
但是,又不能公开派军队过去。否则,那就是公然得罪英格兰了。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商会的名义,派遣一批士兵,以雇佣兵的名义,在纽卡斯尔控制住煤矿和码头,并用粮食雇佣当地人帮忙挖煤和运煤。然后,再运往巴尔特鲁姆岛。
为此,马林特地让手下人打出了荷兰商会的名义,并调集了2000雇佣兵,穿戴法式的胸甲和头盔,手持长毛,去纽卡斯尔镇场子。至于火枪,是不能用的。尤其是不能排出马林方阵。不然,英格兰人再傻也能猜出是马林的手笔了。
不过,大规模使用火绳枪的马林方阵不能用,小规模使用火绳枪的散阵还是可以用的。而火枪手的作用,也主要用于狙击对方的猛将兄和穿铠甲的。只要对面的猛将兄被打死,其他人,整齐划一的长矛阵绝对戳得他们喊妈妈
就这样,马林下达了派遣2000长矛手和100火枪手远征纽卡斯尔的命令。不求控制纽卡斯尔,只求控制住纽卡斯尔的煤矿和码头,保证煤炭的供应
………………………………
第350章 英格兰姑娘也要
招募英格兰人作为雇佣兵,是很方便的。为什么?因为弗里斯兰语和英语在这个年代是可以交流的。
因为,在这个年代,弗里斯兰地区相对封闭,还没有受到荷兰和德国的太大的影响。所以,弗里斯兰语还是原汁原味的。在后世,弗里斯兰语分别受到荷兰语和德语的巨大影响,变得和英语越来越不像了,才最终无法和英语进行交流的。
甚至,当年渡海去不列颠岛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就居住在北海边,现在弗里斯兰人居住的地盘上。而弗里斯兰人,就是盎格鲁萨克逊人渡海时留下来的那部分人。因此,双方的语言,能相互交流毫不稀奇。
正好,马林军中有不少弗里斯兰人。只要派遣大量的弗里斯兰人老兵,到英格兰雇佣兵里担任基层军官,不但可以快速地上手,把英格兰雇佣兵训练成型,也相当有利于掌控整个部队。毕竟,弗里斯兰人军官的命令,英格兰人都听得懂。
而且,等到这支英格兰雇佣军训练好了,若是有必要的话,马林还可以把这支军队借给爱德华伯爵使用,用来和亨利七世进行对抗。当然,那是在爱德华伯爵占据下风的时候。爱德华伯爵若是占据上风,马林才不会派军队帮忙呢。
不得不说,亨利七世和他的官员们还是很有能力的。面对北部几郡来势汹汹的三十几万难民,亨利七世果断下令理查德波尔,带着他的18万大军,把难民们阻挡在了中部几个郡,以禁止难民南下。
虽然,在涌入了三十几万难民后,中部几个郡肯定会完蛋,但是,这总好过难民们涌入伦敦和周围的富庶郡。一旦伦敦和周边几个郡被祸害了,英格兰的国本都会动摇。
所以,亨利七世和他的大臣们的这一招“壮士断腕”,是非常有效的。
但也因此,马林利用难民破坏伦敦和英格兰南部富庶地区的打算落空了。这样一来,这群难民的存在与否,就可有可无了。当然,留着的话,还是能给英格兰中部几个郡造成巨大的影响的。虽然无法动摇英格兰的国本,到也能让英格兰人手忙脚乱很久。
只是,祸乱中部那三四个郡,并不需要几十万难民。有几万难民,就足以让英格兰中部那几个郡天翻地覆了。
想到自己的领地上正在招募移民,马林忽然生出了招募英格兰人作为农奴的想法……
虽然说,从自耕农变成农奴,社会地位下降了。但是,在快要而是的情况下,这些重要么?只要马林保证面包管够,饥民们肯定乐意,哪怕是让他们当奴隶。毕竟,在生死关头面前,那点地位和尊严又算得了什么?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个年代,想要开发某个地方,大量的人口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砍树需要人口,开荒需要大量人口,种庄稼也需要很多的人口……
总之,在机器时代来临之前,人口就是一切。有了人口,才能做这做那的。没有人口,一切都免谈。
眼下,马林不但有本土的大片土地需要大量人口去开发,还有美洲的大片土地需要开发。因此,马林对于人口的需求,是很大的。
正常情况下,马林想组织人口去美洲,是比较麻烦的。毕竟,谁乐意离开家园,跑到美洲去冒险啊?
但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却是很容易做到的。比如,眼下的不正常情况……
英格兰北部几郡的百姓,连吃饭和生存都无法保证了,还能挑三拣四?
这个时候,马林只要宣传说“面包管够”,绝对容易从这些难民里,带走大量人口去美洲殖民地……
英国人在原本历史上为什么能在北美海岸成功建立大片的殖民地北美13州?不是说英国人的殖民办法比法国人强,而是因为,英国因为“圈地运动”,有大量的失去土地的流民可以移民到北美。
所以,尽管殖民手段更加温和先进,但因为法国国内社会安定,提供不了多少移民,不得不在北美殖民问题上,法国人败给了英国人。
马林忽然觉得,放任这三十几万英格兰难民饿死,是很浪费的。若是能带一部分人去美洲殖民地,那可比看着他们死好多了……
比如,现在在格林纳达岛上,只有几百名殖民者,能种植的甘蔗园和耕地,最多只有一两千尤格拉姆。再多的话,劳动力就不够用了。
原本,马林是打算去买点老黑或者弄点毛子奴隶去格林纳达岛上充实人口的。但是,看到眼下英国人那么多难民无处安置,马林忽然生出了从英格兰组织大批移民去格林纳达岛开发的念头。
多的不要,只要弄一万英格兰难民去格林纳达岛上,就能大大加速格林纳达岛的开发。当然,更需要劳动力的是古巴。毕竟,格林纳达岛的面积,才344平方公里。而古巴岛,有10万平方公里……
对了,格林纳达岛上的那群崽子,这个时候正在闹情绪呢。为啥呢?为了毛妹啊……
可是,之前从克里米亚汗国进口的毛妹,早被国内的士兵和民壮们瓜分了啊。人家是有战功的,不能不优先啊……
“对了,毛妹!”马林忽然猛地一拍脑袋……
“我咋把英格兰的姑娘们给忘了呢……”马林懊悔地说道。
在英格兰北部几郡受灾的情况下,所有三十几万难民都是没有吃的了。不管是老人、小孩、青年或是女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马林不加干涉,那些个难民,多半会饿死。而且,老弱妇孺,会是最先饿死的。因为他们体弱,更受不得饿。而且,争抢食物,也争抢不过那些青壮男子。
英格兰的老弱病残,是否会饿死,马林并不关心。但是,那些英格兰姑娘们,要是饿死了,那就太可惜了……
三十几万难民啊,其中的姑娘,起码也有几万人吧。若是饿死了,实在是可惜无比啊……
于是,马林瞬间下达了一个决定派人潜入英格兰北部几郡,用粮食诱惑那些快饿死的英格兰姑娘,把她们引诱过来,弄到东弗里斯兰,分配给国内的那些光棍们当老婆。甚至,还可以送去格林纳达岛等殖民地,给那些殖民者们当老婆……
至于英格兰北部几郡的年轻男子们的意见?他们都快饿死了,还有心思想要老婆?那些英格兰姑娘们,留下来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远走他乡,嫁给马林治下的年轻男子呢。起码,能混个温饱,不至于饿死……
………………………………
第351章 盗贼团计划
咳咳……因为老牛手残,又要占坑了……老规矩,一小时内换成正式的章节,目前正在码字中。
一小时后,请刷新,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内容了。因此带来的不便,老牛赶到万分抱歉。如果不相等,可以等明天再看,抱歉了!
招募英格兰人作为雇佣兵,是很方便的。为什么?因为弗里斯兰语和英语在这个年代是可以交流的。
因为,在这个年代,弗里斯兰地区相对封闭,还没有受到荷兰和德国的太大的影响。所以,弗里斯兰语还是原汁原味的。在后世,弗里斯兰语分别受到荷兰语和德语的巨大影响,变得和英语越来越不像了,才最终无法和英语进行交流的。
甚至,当年渡海去不列颠岛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就居住在北海边,现在弗里斯兰人居住的地盘上。而弗里斯兰人,就是盎格鲁萨克逊人渡海时留下来的那部分人。因此,双方的语言,能相互交流毫不稀奇。
正好,马林军中有不少弗里斯兰人。只要派遣大量的弗里斯兰人老兵,到英格兰雇佣兵里担任基层军官,不但可以快速地上手,把英格兰雇佣兵训练成型,也相当有利于掌控整个部队。毕竟,弗里斯兰人军官的命令,英格兰人都听得懂。
而且,等到这支英格兰雇佣军训练好了,若是有必要的话,马林还可以把这支军队借给爱德华伯爵使用,用来和亨利七世进行对抗。当然,那是在爱德华伯爵占据下风的时候。爱德华伯爵若是占据上风,马林才不会派军队帮忙呢。
不得不说,亨利七世和他的官员们还是很有能力的。面对北部几郡来势汹汹的三十几万难民,亨利七世果断下令理查德波尔,带着他的18万大军,把难民们阻挡在了中部几个郡,以禁止难民南下。
虽然,在涌入了三十几万难民后,中部几个郡肯定会完蛋,但是,这总好过难民们涌入伦敦和周围的富庶郡。一旦伦敦和周边几个郡被祸害了,英格兰的国本都会动摇。
所以,亨利七世和他的大臣们的这一招“壮士断腕”,是非常有效的。
但也因此,马林利用难民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