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欧皇崛起-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马林现在,手里现金其实也不多。虽然,每年光是煮盐,马林就有三四十万金币的收益。甚至,之前还和立陶宛签下了50万金币每年的大单。
但是,现在和立陶宛签下的食盐超级大单,还没有兑现。最可耻的是,亚历山大大公居然要求盐卖完了结算货款。虽然说,有合同在,身为大贵族的亚历山大大公不会赖账。但是,那50万金币,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会结清啊
至于从丹麦抢来的价值上百万的财物和钱币,一部分被用来赏赐将士们了。其余部分,大部分被用于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建设和奥尔登堡伯国的建设了。剩下的部分,也被马林用来贿赂各路诸侯,以获得承认了。
也就是说,现在马林手里,现钱也没那么多了。大概,只有十万金币的现款了
这笔钱,明显是不够用来贿赂的。所以,马林带着手下骑士们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奥里希后,立即开始安排卖粮的事宜
是的,卖粮!
之前,马林为了应付需要,储备了很多粮食。主要是,马林打算在获得承认后,大规模招揽移民到石勒苏益格公国和奥尔登堡伯国的。
此外,若是获得了面积广大的明斯特主教国,一样需要大量移民,以充分开发这些地方。马林一直没怎么卖粮食,其实就是打算用来养活几十万移民的。
是的,几十万移民
马林控制的三个诸侯国,目前总人口也才38万。但是,总面积,已经达到171万平方公里了。
这么大的面积,是什么概念呢?后世的以色列,控制面积才25万平方公里,但人口高达850万
当然,那是工业时代的人口。现在是农业时代,人口密度肯定没那么大。但是,马林控制的17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部分是平原地区,都没有山区,只有一些丘陵地区,而且还不多。
所在,在这些平原地区上,养活上百万人口,完全不是问题。也就是说,马林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控制区内,人口总数突破一百万。
而且,现在德意志地区,因为其他地区农业产量低下,其实是有很多“富余人口”的。马林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富余”的德意志人,招揽到自己的领地内,为自己种田,为自己服役打仗
考虑到上百万人的粮食消耗,所以这几年马林一直没怎么卖粮食,导致粮仓里存了太多粮食。要是公开拿出来,估计会把各国诸侯吓死的。
眼下,马林的粮仓里,估计堆积了大约10亿磅的黑麦。这么多黑麦,就算100万人敞开吃,每人一天吃一磅,也要吃三年。然而,现在马林治下,并没有100万人口,只有38万人口。
而根据一般情况,粮仓里多储备一两年的粮食,其实就完全足够了。这还是在不考虑和外国交流的情况下。要是考虑从外国购买粮食,粮仓不储备粮食都没问题。
既然粮仓里的储备粮食,足够全体国民吃七八年的,而100万人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招揽得到的。因此,马林做出了一个决定――卖粮筹钱
至于卖多少,马林想了想,打算卖掉1亿磅黑麦
在北德意志,一磅黑麦的价格是1芬尼。如果是大量出货,卖价只有07到08芬尼的样子。因为,要给销售商留下足够的利润,还要扣除运输成本等。
但是,马林就没想过在德意志地区卖黑麦。因为,这里的价格有点低。他的打算是,去英国、法国,以及粮价更高的西班牙等地去卖。
现在,马林手里有60艘抢来的柯克帆船组成的航运公司,运力充足。马林完全有能力,把那打算出售的1亿磅去年的陈黑麦,贩卖往那些高价的国家。
在英国,一磅黑麦的价格是15芬尼。法国那边低点,因为法国农业发达,但也有12芬尼每磅。至于西班牙,那就更高了,高达2芬尼每磅。甚至,意大利地区,因为战乱,这时候的粮价,也不比西拔牙低多少。
于是,马林打算――主要把黑麦销往英国和西班牙。而且,重点销售地,就是西班牙――谁叫那边粮价最高呢
于是,马林找来了“霍夫曼航运公司”的总经理亚美利哥,让他主持粮食贩卖的事宜。
但是,亚美利哥却拒绝了:
“大人,我虽然在航运公司挂名,但实际的管理者并不是我。我平常主要还是在船长学校那边任教,航运公司,主要是由我的副手切萨尼在主管”
“切萨尼?那是谁?”马林有些疑惑。
亚美利哥尴尬地搓了搓手:
“那是我的表弟,出身于热内亚的航海家族,还是有些能力的。”
事实上,亚美利哥这是自己发达了,不忘提携亲人。虽然,亚美利哥也有兄弟姐妹。但是,热衷航海的不多。倒是表弟切萨尼,热衷航海。于是,亚美利哥就把他任命为航运公司的副经理,让其代管。这一次,马林问起,亚美利哥干脆向马林举荐了他。
“你表弟?不会误事吧?”马林皱了皱眉头,担忧关系户会把事情搞砸了。
“绝对不会误事,我这位表弟,曾经在热内亚当过船长的。后来,我在这混出了名堂,才把他叫过来帮我的。”
“好吧,我就相信你。做得好了,有奖励。做的不好,可是要受罚的。”
就这样,在亚美利哥表弟切萨尼的指挥下,从奥里希城北的巨大粮仓里悄悄运出的黑麦,被分批装船,运往了西班牙和英国等地。不过,却没有使用东弗里斯兰的名号,而是使用了在多个国家注册的几家商会的名号。这样,大家也就不会知道这些粮食都是产自东弗里斯兰了
………………………………
第233章 干得漂亮
爱尔兰岛上,在爱德华伯爵控制了英王直属领地和基尔代尔伯国后,就暂停了扩张,改为加固城防,等待英国人的反扑。
而一直陪伴在爱德华伯爵身边的北海商会代表范高雷,也以回去求增援为理由,弄到了通行许可,登船越过法国舰队的防线,返回了自己的本部――特塞尔岛对面的登海尔德。
北海商会是马林让科勒建立的一家充满荷兰特色的商会,对外也宣称是荷兰商会。所以,科勒特地在特塞尔岛对面的渔村登海尔德,修建了一个分部。范高雷,就是这个分部的负责人之一。
在登海尔德登陆后,范高雷却换了夜行装,从分部后面离开,并连夜登上小渔船,去了对面的特霍伦彻港,然后登上了去埃姆登的船
到了东弗里斯兰港口埃姆登后,范高雷赶紧奔赴奥里希,向科勒汇报情况。科勒不敢怠慢,知道这是马林关心的大事,直接把范高雷带到了马林面前。
“什么?你是说塔拉山拿下了?”马林万分高兴,那可是欧洲第一铅锌矿啊。有了那个矿,以后军中铅弹来源不愁了。而且,以后也可以大力推广防腐蚀的镀锌白铁皮了。
“是的,大人,连同塔拉山周围大约100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拿到手了。”在马林的影响下,东弗里斯兰人都习惯使用公里和平方公里这样的现代度量衡了。
“那真是太好了!”
“可是,大人,塔拉山只是个很小的土山,似乎没有什么矿啊”范高雷很疑惑。
“当然,要是你能轻易看出来,那就早被开采了。”塔拉山的铅锌矿,的确很奇葩,他不是处于地表的矿。处于地表的矿,早被工匠发现开采了。
塔拉山的矿,是位于地下的矿,要挖开厚厚的土层,才能发现铅锌矿。这也是为什么塔拉铅锌矿直到1970年才被发现的原因。貌似,那个土层厚度,高达50米,也挺难挖的。
“那么,大人,我该如何勘探这个铅矿?”
“这个容易,我给你拨一笔钱,你雇佣当地平民,沿着塔拉山使劲往地下挖土。同时,你带着一群有开采铅矿经验的工匠去。只要挖开了土层,看到了铅锌矿,那就可以了。”
塔拉铅锌矿那么大一个矿,只要挖开表层泥土,还是容易找到的。挖到石头部分了,让炼铅的老牌工匠前去辨认石头,那就可以了。
“雇佣多少人?”
“越多越好,把当地人都雇佣起来也行。记得找钢铁厂订购一批东方式样的铁锹,挖土挖坑专用的,方便当地人挖土!注意,挖土深度,估计有50米!”
“啊?这么深?要是积水怎么办?”范高雷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他知道,深矿井开采,最怕遇到积水。一旦积水,采矿就会变得困难。
“不要紧,这个我来想办法!”马林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最近得知,达芬奇帮他研发的蒸汽机,貌似快要可以投入使用了。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蒸汽机,就是用来给英国的煤矿井抽水用的。正好,阿达研发的单缸蒸汽机,还有些瑕疵。但是,用来井下抽水,还是没有问题的。
再说了,也未必会那么倒霉,会遇到井下渗水。毕竟,地下水也是有地下暗道的,不会哪里都渗水。只有倒霉,遇到了地下河,才会大量渗水。
而且,铅锌矿也不是煤矿。煤矿挖深了,很是危险,容易有瓦斯爆炸。但铅锌矿的矿石,本就不是燃料,更不会溢出瓦斯气体。因此,除了地下渗水,也没别的什么危险了。只要有抽水机,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塔拉山铅锌矿的事情安排妥当后,范高雷对马林道:
“大人,还有一件事,请您定夺!”
“什么事啊?”
“是这样的,属下跟着爱德华伯爵攻下了都柏林和基尔代尔伯国后,发现那里,有很多的英国细毛羊,得有七八万只”
“啊?这么多?”马林大吃一惊。
“是的,大人。属下在当地打听过,据说是亨利七世下令从英格兰引进,专门用于在都柏林附近的英王直属领地放牧的。因为,英国羊毛贵,养殖这种英国细毛羊,很有赚头。另外,掌权的基尔代尔伯爵,也引进了两三万头,在他的基尔代尔伯国。不过,这次,全便宜了爱德华伯爵了。”
“这个范高雷,我需要从那里大量引进英国细毛羊”
“大人,属下已经和爱德华伯爵商议过了,打算向其购买1万只英国细毛羊!”
“哦?爱德华答应了?”
“是的,他答应了。毕竟,他在爱尔兰的地盘科克,都是咱们送的呢。火炮也是咱们送的。没有咱们的支持,哪有他的今天?问他买1万只绵羊,还能不给面子?而且,咱们也是给钱的啊!”
“1万只英国细毛羊?范高雷,这事干得漂亮!”马林兴奋地跳了起来。
此前几年,马林从英国走私绵羊,那叫一个艰难啊。几年下来,才走私一两千只。而且,花的代价极高,几乎是正常价格的十倍以上。
然而,现在帮爱德华打下都柏林,却轻松地可以买到1万只英国细毛羊,还是市价,马林觉得赚大了。
“科勒,去内库拿5000金币来,奖励范高雷!”手下事情办好了,马林是从来不吝啬赏赐的。
“谢大人!”范高雷也惊喜万分。5000金币,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对了,范高雷,去买那1万只绵羊的时候,你带一批专业的牧民去挑选!”
“挑选?”范高雷有些不解。
“对,挑选!你的任务,是挑选年龄小的,健康的英国细毛羊。另外,公羊和母羊的比例,你听好了――1000公羊,9000母羊!”
“母羊比例这么高?”范高雷吃了一惊。
“当然,我打算大量繁殖英国细毛羊,自然需要母羊的比例高点。而且,年轻一点的母羊,也能多生几胎,有助于种群的扩大!记住,老绵羊不要!”
“是,属下明白!”
“好了,去吧!”
范高雷行了个礼,然后就离开了。
实际上,马林把英国绵羊定义为细毛羊,是不太准确的。按照后世的定义,英国绵羊主要属于半细毛羊。真正的细毛羊,目前只有美利奴羊一种。英国的羊,多半是半细毛羊。
但即使如此,英国的半细毛羊的羊毛质量,也超过欧洲大陆的那些粗毛羊的羊毛了,是这个年代的毛纺珍贵原料。
至于西班牙的美利奴羊,却因为只适应南欧的气候,加上官方严格限制出口,难以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
但马林清楚,后世各国的美利奴羊,其实就是挑选各国最细毛的母羊,和美利奴羊公羊杂交而成的。这种杂交羊,羊毛质量略低于纯正的美利奴羊,但质量也算很高的了,勉强能算细毛。
而马林让半细毛的英国绵羊,和美利奴羊公羊配种,为的就是获得适应湿润气候的细毛羊品种。
想了想后,马林派人把范高雷叫了回来,吩咐他买养时,全买母羊,而不是一千公羊、九千母羊了。然后,这些母羊都会被送到西撒哈拉去找那儿的美利奴羊公羊配种。
只是,这样一来,苦了那些美利奴羊公羊了。希望它们不要因此劳累而死
要知道,西撒哈拉那边,原先只有100对美利奴羊,公羊才100只。尽管这两年种群扩大,也不过才三百多只公羊。三百多只公羊要应付1万只英国母羊,平均一只公羊有三十多个女朋友,马林已经想象到它们性福而死的画面了
………………………………
第234章 哥伦布的布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哥伦布在损友的蛊惑下,去了拉斯维加斯。因为马林奖励了他1万金币,所以,哥伦布又足够的钱在拉斯维加斯大肆挥霍。
甚至,连那位损友的消费,他也包了。来到拉斯维加斯,哥伦布宛如进入了天堂一般。这里的毛妹,比他那三十六七岁的老婆,要雪白粉嫩多了。
要知道,欧美女人,30岁后会急速衰老,变成大妈。所以,即使比阿特丽丝这几年因为生活优渥,保养不错,但也是不能和那些年轻的毛妹相比的。
因此,哥伦布沦陷在了毛妹的温柔乡里。叫一次毛妹才3个芬尼,对于刚得了1万金币奖励的哥伦布而言,实在没有一丁点的压力。只要甩出一个金币,就能一次叫20个毛妹过来。
因为天天都要叫若干个毛妹,哥伦布发现――自己的肾不太好了……
于是,他改去赌场玩。可惜,因为最近肾亏,弄得他有些老眼昏花,经常估计错误,输了不少钱。
毕竟是50多岁的人了,哥伦布感觉有些吃不消了。不过,哥伦布想起来,貌似马林的宫中,有两位来自遥远东方的神医,据说懂得补肾。于是,哥伦布就来到了奥里希,请求马林让那两位宫廷医生,帮自己治疗肾亏……
马林无语地看着脚步虚浮的哥伦布――你丫多大岁数了,还玩这么嗨,不是找死么……再说了,毛妹身体多棒啊,你还一天叫几个……
不过,哥伦布这厮,除了在航海上伟大点,反正也不是啥好人。据说,在第一次抵达海地岛的时候,哥伦布这厮还强x当地的印第安人幼女,禽兽无比。他没染上梅毒,也算是他的运气了。所以,对于哥伦布去拉斯维加斯找毛妹乐呵,马林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只是,没想到这厮会把自己弄肾亏了……
也难怪,这货都53岁了,还特么一天叫几个毛妹,正当自己是铁打的啊?就算是马林这样的年轻人,也不敢那么玩啊……
幸好,马林这边有两个蒙古医生,还可以帮哥伦布补回来。东方医术,最擅长的就是药补身体。而西医,指挥针对病痛,并不擅长调养身体。即使到了后世,还是找个毛病。
而这个年代的欧洲医生,那就更不用说了,只知道放血和开鸦一片当药物。要是哥伦布找这个时代的西医去治疗,不是被放血而死,就是染上毒瘾……
莫日根来了之后,知道哥伦布是马林眼前的红人,自然不敢怠慢。在开了几种自己带来的的并在玻璃温室种植成功的东方草药的同时,莫日根还吩咐下去,去养牛场,割几根牛鞭来,给我们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补一补身体。另外,莫日根还吩咐下去,去海边弄些生蚝来,让哥伦布生吃……
就这样,哥伦布留在奥里希,过上了天天喝中药,每吨一根牛鞭,几个生蚝的大补的日子。只是,他不知道牛鞭是牛的那玩意儿。要是知道了,非得吐死不可。
另外,马林还让人每天下腰子面给哥伦布吃。毕竟,按照东方的说法,吃啥补啥。哥伦布肾亏,自然要多吃点腰子……
这些天,就住在王宫太医院的哥伦布,除了经常看望在马林身边当侍卫的长子迭戈,也经常来找马林汇报工作。
某天,在想马林汇报工作时,哥伦布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块白布:
“大人,这是我在古巴岛西侧对面的大陆上的一个村庄里和当地人交换来的布匹。不知道什么材料做成的,但是洁白柔顺。”
马林接过这块白布,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像棉布。然后,他让人找来火把,把布放在上面烧了一个角,闻了闻,果然是棉布。
要知道,羊毛织品燃烧后,会有一种烧羽毛或头发的味道。那是因为,羊毛是动物身上长出来的,里面脂肪类物质较多,烧起来,自然有脂肪燃烧的味道。而棉花,则属于植物纤维,烧起来,味道类似烧纸(纸的成分也是植物纤维)。因此,辨别两种物质,烧一烧就明白。
“难道是传说中的陆地棉?”马林似乎猜到了真相。
在后世,棉花主要有四大品种――陆地棉、长绒棉(海岛棉)、亚洲棉(树棉)和草棉。
若是论质量,自然是长绒棉最好。但是,后世华夏主要还是以种植陆地棉为主,而不是长绒棉。长绒棉在华夏,只有边疆省一些地区种植。所以,马林估计,可能是长绒棉对气候要求较高,而陆地棉虽然质量不如长绒棉,但气候适应性更强。
按照前世某本科普书里介绍,这个时代,亚洲地区,主要是以种植亚洲棉为主,草棉为辅。但是,根据科普书所讲,亚洲棉棉绒较粗,只适合纺粗纱,纺织中低档的棉布。而长绒棉适合纺细纱,陆地棉次之。
而陆地棉原产墨西哥,长绒棉原产南美。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因为亚洲棉无论是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劣于美洲棉花。于是,质量好,气候适应也强的陆地棉,渐渐取代了本土的亚洲棉,成为华夏棉花种植的主流。
这块棉布,根据哥伦布的描述,大概是哥伦布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沿海的村庄里淘换来的。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陆地棉。
如果真是陆地棉的话,那可就发了。陆地棉质量好,气候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广泛种植,不像海岛棉那么娇气。
因此,尽管海岛棉质量更优,但马林却更喜欢陆地棉。无他,陆地棉生存能力更强尔。在后世,产棉大国美国,就普遍种植陆地棉。海岛棉不是没有推广过,而是推广失败了。
而马林正打算开垦北美呢,自然要选择适合北美种植的棉花啊。因此,陆地棉才是最佳的选择。
若是,北美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棉花,那样的话,马林就可以搞棉衣棉被了。欧洲西部因为海洋气候,棉衣棉被的需求也许还不大。但是,东欧和北美,冬天都是很冷的。有棉衣棉被,也更能御寒。
而且,毛料衣服,夏天在吸汗透气方面,远不如棉布舒适。有了棉布,夏天也不用穿毛料的衣服了,而是可以穿上更适合夏天的棉布衣服。
想到这里,马林就兴奋地说道:
“克里斯托弗,你又立功了。有没有空再跑一趟古巴西边的大陆?”
“有空是有空,可是您看我这身体……”哥伦布顿时愁眉苦脸了。他这身体,肾亏还没调养过来呢。这样虚弱地区航海,容易死在大海上……
“呃……好吧,你手下人应该有懂得说阿拉瓦克人语言的吧?让他们跑一趟?”
“这个没问题,坐标都记录好了,这次过去,也是顺着坐标走,随便哪个船长都可以的。至于懂阿拉瓦克人语言的,我手下有七八个人。他们都还年轻,身体很棒,跑一趟完全没问题。”
“好,你挑几个人过来,带船再跑一趟那个渔村,想办法要弄到这种布料的植物的种子。记住了,这种植物,叫棉花(cotton,马林只知道棉花的英文名),一定要弄到种子啊,找到种子,有重赏!”
“明白,不过……”哥伦布的脸上出现了犹豫的神色。
“怎么了?你想说什么?”
“大人,能否让我的长子迭戈参加这次航行?”哥伦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马林立刻秒懂了,这次航行,因为有坐标,根本没啥难度。而哥伦布让自己的儿子迭戈参加,显然是想给儿子积攒功勋来了。虽然迭戈有男爵爵位可以继承,但是,在封建社会混,君主的青睐和自己的功勋,才是贵族安身立命的本钱。迭戈要是不想在自己死后成为一名闲散的贵族,最好能多立功勋,以获得马林的赏识。
“好,就让迭戈参加吧,身份是副官!”这明显是开后门了。迭戈的经验和能力,显然不能当总指挥。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