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欧皇崛起-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就让迭戈参加吧,身份是副官!”这明显是开后门了。迭戈的经验和能力,显然不能当总指挥。但是当个普通成员,分到的功劳又太少。所以,让其当副官,是对其最大的照顾了。

    “感谢您对迭戈的提携,马林大人!”哥伦布满含感激地向马林鞠了一个躬,然后,找迭戈去了……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235章 伍尔夫。埃斯布兰德

    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跟着马林来到东弗里斯兰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这半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军队里,认真学习马林方阵和东弗里斯兰军事训练方法。

    放假的时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骑马在东弗里斯兰伯国境内转转。除了秋收那段时间,全军将士大部分都被派到边境保护安全外,其他时候,只要放假,伍尔夫埃斯布兰德都喜欢到各个地方转一转。毕竟,他曾经是迪特马尔申地区军政一把抓的首领。

    但转下来之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大吃一惊。因为,他发现,东弗里斯兰人民的生活太好了点

    虽然说,东弗里斯兰人民,在吃肉上可能还很少。但是,普通的东弗里斯兰人,哪怕是最低级的农奴,平常都能吃上不错的黑面包。不是那种没有经过发酵,而且里面掺杂了很多木屑、泥土和石子的黑棍面包,而是比较松软的黑面包。这样的黑面包,在迪特马尔申,只有家境不错的有钱人家才能经常吃上。但在东弗里斯兰,农奴平时都吃比较松软的黑面包,如何不让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吃惊?

    事实上,农奴们吃的黑面包,并不是纯黑面包,里面也是掺杂了一些野菜和草糠的。只是,这两种添加物,并不影响面包的松软。而且,这些面包,都是发酵充分了的,所以比较松软。草糠的口感,其实和麦麸差不多。这个时期,欧洲人做黑面包,大部分都是连着麦麸一起做的。所以,加点草糠,虽然比面粉粗,但不太吃的出来。而且,就算是草糠,也是可以消化的,不像石子和泥土,不能消化。

    另外,在东弗里斯兰,每一个庄园的居住地附近,马林都是划分出一些“自留地”的。这些自留地,就是给农夫们种菜用的,种出来的菜,全部给庄园里的人自己食用。

    当然,在每个城市附近,马林也会安排特定的几个庄园,全部种植蔬菜,以供应城市的需要。好在现在城市不多,城市居民也少,很容易满足需要。

    另外,因为东弗里斯兰是一个沿海国家,渔民很多,咸鱼自然就多。为了照顾渔民,马林还执行了“粮食换咸鱼”政策。用等值的黑麦,和渔民交换大量的咸鱼,然后分配到各个庄园里,作为农奴的主要肉食。

    咸鱼成本低,但营养不比肉差。所以,咸鱼就成了东弗里斯兰伯国境内的穷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基本上,普通农奴家庭,每周都能分配到咸鱼,以补充各种营养。

    鱼肉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经常吃鱼的人,是不会得夜盲症的。因为,夜盲症是缺维生素a的表现。因为每周都能吃一两吨咸鱼,东弗里斯兰伯国夜盲症的患病率是很低的。

    一开始,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还以为只是他驻扎的奥里希附近的百姓生活条件较好呢。结果,他骑马走远点,跑到一些偏僻的地区,一样如此。

    当然,有些贵族封地内的农奴,过的比较差点。毕竟,有些贵族比较小气。但是,那些小气的贵族,也没把农奴饿着,只是没有马林名下的庄园待遇好而已。

    而在马林的名下的庄园,基本上农奴生活都不错。虽然大家食物的油水比较少,但营养基本充分,人们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

    看到这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终于是对马林归心了。他相信,在马林的治理下,国民们是可以过上好生活的。

    于是,他开始向马林请教传说中的“东方兵法”

    事实上,马林又不是正儿八经的军官出身,哪里懂得多少兵法?但是,前世好歹也从网上学了不少杂七八拉的军事理论,读过很多经典战役。同时,也读过孙子兵法,看过央视版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三国演义什么的

    这样的水准,在后世是业余的军事发烧友,但是,在这个时代,拿来忽悠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还是没问题的。

    无聊之下,马林就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讲了“火烧新野”、“水淹七军”等经典战例,把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忽悠得不要不要的:

    “哎呀,‘火烧新野’真是太妙了,这个诸葛亮太牛了,我好崇拜他”

    “天呐,没想到东方居然有‘水淹七军’这样的经典战例,这个叫关羽的将领好厉害!我还对自己淹没丹麦大军的战例洋洋自得的,没想到一千三百年前华夏就有将领由此妙计了,是我见识短浅啊”

    马林擦了擦汗,心说,我这“水淹七军”是三国演义版本,夸大了关羽的能力。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水淹七军”,是曹军自己作死,把军营安札在低洼地,恰巧遇到暴风雨,关羽只是顺势利用了这一情况而已,而不是三国演义版本那样刻意谋划的。

    但说起利用水淹,其实三家分晋时,智伯瑶就曾经水淹晋阳。只是,后来反过来被赵、魏、韩三家也淹了一把,然后战败了。而且,那可是1900多年前的事情了

    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是没见过世面,马林随便挑了些电视上看来的情节,就把他忽悠得咋咋呼呼的,让人好笑不已。

    等到马林跟他讲完了电视剧版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消化了很久,记了大量的笔记,才算勉强掌握。

    不过,这样的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已经是够用了。要是教他更多,马林都不放心他了。

    正好,伍尔夫埃斯布兰德现在也归心了,于是,马林决定――让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去掌控石勒苏益格公国的1万大军,防备丹麦人的反扑。

    接下来,马林要拿下明斯特主教国,肯定要乱上一阵子。马林担心丹麦人会趁机攻打石勒苏益格公国。所以,他打算派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去掌控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军队,对抗丹麦入侵。

    至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会不会勾结丹麦人?马林从没这样想过。因为,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丹麦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另外,马林安排科勒,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指派了一队卫士,护卫他的安全。这些卫士,实际上兼着间谍的工作,同时负责监视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要是忠心耿耿,自然什么事都没有。但是,若是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有反义,这些卫士,就会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带给马林

    而原本跟随在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身边的猛将兄凯奇,则被马林留了下来,并负责一队特种部队的训练。

    现在,马林“里应外合”的招数用过了,炮击橡木城门爆破的招数也用过了。以后,别的国家肯定有防备。

    所以,马林打算,培养出一批“飞檐走壁”的特种兵出来,配合主力大军攻城。同时,也可以负责夜袭敌军大营和刺杀敌军主将。

    凯奇身手好,脑袋也灵活,正是特种部队队长的最佳人选。另外,这家伙这么猛,把他放在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身边,要是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有反叛之意,那些卫士面对武艺高强的凯奇,也未必能杀得掉伍尔夫埃斯布兰德
………………………………

第236章 该去印度买硝石了

    马林一边准备着武力接管明斯特主教国的事宜,一方面也要想办法帮助爱德华伯爵抵挡住英格兰的进攻。毕竟,爱德华伯爵是祸乱英格兰的顶梁柱。要是爱德华伯爵失败了,英国就会平稳地崛起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英国打败了爱德华伯爵,夺回了爱尔兰岛,那么,马林买下的塔拉山铅锌矿,就不属于自己了。

    所以,不管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考虑,马林都必须帮助爱德华伯爵。为此,马林下令,让兵工厂,生产2000支口径和东弗里斯兰军队口径不一样的火绳枪,支援给爱德华伯爵。

    火绳枪这玩意,虽然在阵地战中威力也大。但是,阵地战中,火绳枪手若是被敌军接近了,容易被屠杀。而在守城战里,这却没有那种危险了。因为,有高大的城墙作为掩护,火绳枪手可以安全、从容地装填弹药。然后去瞄准那些妄图爬上城墙的敌军,将对方轰飞打死。不管你有多猛,爬城墙的时候一旦被火绳枪手瞄上了,只有被轰飞的命,而且生存率很低。即使侥幸活下来,也会长时间失去战斗力。

    所以,火绳枪绝对是用来守城的神器啊

    马林让兵工厂给爱德华伯爵提供2000支火绳枪,绝对能把攻城的英军打出翔来。因为,以英格兰的财政水平,英军最多调集两三万人马来围攻都柏林。

    要是城头上有2000支火绳枪,很容易给英军造成数千人的伤亡。伤亡一大,英军的攻势就会被遏制住,而且会动摇军心。这样一来,英军对都柏林的围攻,就会不了了之了。

    此外,马林还打算,这次买羊,用黑麦去换。爱德华伯爵现在有8千大军,据说会扩充到1万。如此庞大的部队,需要的军粮数量也是很多的。

    正好,马林有很多粮食,而爱德华伯爵缺粮。所以,马林打算,用黑麦折价去买英格兰绵羊。最多,价格低点,按照1芬尼每磅的价格算给爱德华伯爵。这样,也算变相地支持他了。毕竟,爱德华伯爵要是到别的地方买粮食,可能会更贵点。

    甚至,购买塔拉山的1万金币费用,马林也打算折算成黑麦,运60万磅黑麦给爱德华伯爵。相信爱德华伯爵在人多粮少的情况下,一定不会拒绝这个方式的。

    根据马林的估算,爱德华伯爵的1万大军,要想坚守半年,至少需要1825万磅黑麦。但是,据范高雷所说,爱德华伯爵缴获的粮食,只有70万磅,缺口还很大。而且,英军的围困,也可能不止半年,也许会长达1年。因此,对于爱德华伯爵而言,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

    另外,马林还打算送爱德华伯爵4扇大铁门,防止英国人也学到炮击火药桶爆破的攻城战术。

    至于那2000支火绳枪所需的火药和铅弹,马林并不打算提供。为什么?因为马林自己火药也不够用了。

    去年和丹麦舰队的海战,那疯狂的炮击,耗费了马林一半的火药。加上经常性地使用排枪战术,马林现在只剩200吨火药不到了。

    眼下,接管明斯特主教国也许会引发战争,马林也不敢担保火药够不够用。加上石勒苏益格公国那边,也需要大量的火药,用来防备丹麦军队可能的反扑。所以,马林现在,是没有多余的火药,去支援爱德华伯爵的。

    不过,爱德华伯爵的另一个赞助人――法王路易十六,却是能够提供大量的火药支持的。因为,法国也是欧洲一个火炮大国。在马林给海军装备了几百门重炮之前,法国人的几百门陆军轻炮,才是欧洲最大的火炮群。

    为了给这些火炮提供足够的火药,法国人自然弄了很多粪坑,来收集硝土。法国那么大,人口又多,虽然土硝提取率不高,但数量也是很惊人的。

    自己已经提供了火绳枪,让法国人提供点火药,想来路易十二是不会拒绝的。毕竟,路易十二也是希望英国人倒霉的。

    正当马林发愁火药不太够用的时候,西班牙双王派使者来了

    原来,西班牙双王的香料卖光了。于是,他们决定再次组织船队去印度购买香料,问马林派不派船队同行。

    马林一想――哎呀,我这不正缺硝石吗?派船队去印度买硝石,绝对划算啊,而且量大。

    于是,马林立即回复使者,表示马上会派几艘船随行,和西班牙船队一起去印度。

    其实,马林自己也可以派船队去印度的。只是,现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在因为印度的事情闹矛盾,自己也被葡萄牙人忌恨。自己派去的船只若是数量少了,容易被葡萄牙舰队给围殴了。

    毕竟,葡萄牙船队和丹麦舰队不同。这个年代,葡萄牙船队已经大量装备火炮了。虽然口径没有马林的战船装备的火炮大,但数量多了,也能围殴死马林的战船。

    所以,紧跟着西班牙船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倒不是说西班牙人海上力量比葡萄牙人强。而是因为,之前马林给西班牙双王出了个猥琐的主意――西班牙双王曾警告葡萄牙,你若是敢在海上攻击我的商船,我就派兵从陆地上围攻里斯本

    这样无赖的招数,让陆军力量羸弱的葡萄牙,毫无办法。就算葡萄牙人在海上把西班牙船只灭光了,只要里斯本被西班牙攻破,那么,葡萄牙一样完蛋。

    因此,马林让自己的几艘船跟着西班牙船队走,葡萄牙人是不敢怎么样的。除非,那些身在里斯本的葡萄牙贵族活腻了。毕竟,现在西班牙陆军刚刚打败法军,风头正劲。

    而且,这一次,马林打算多派几艘船去印度,多买点硝石回来。毕竟,火炮一旦打响,火药消耗太大了。排枪消耗比排炮小多了,但是,用的多了,总消耗也是不小的。所以,能储备多点火药,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就这样,马林打算出8艘船,跟着西班牙船队去印度。当然,为了让西班牙安心,马林让使者告诉西班牙人――允许西班牙人检查他们的货物,绝不多买香料。原先答应西班牙人只买5万磅香料,那就不会多买一磅。

    然后,其余空下来的仓位,自然是装硝石等物资了。同时,马林还打算,购买一批印度奴隶,用于格林纳达岛上甘蔗和胡椒的种植管理。毕竟,在种植甘蔗和胡椒方面,印度人比欧洲人在行多了。

    实际上,若是选择奴隶,马林铁定不会选择黑奴的。黑奴虽然身体健壮,但个性散漫,干活不给力。别看块头大,干的活比身材瘦小的华人差远了。

    倒不是说黑人不够强壮,而是黑人只是身体强壮,但却没有华工熟练的工作技巧,只知道用蛮力。所以,种植园里,华工的劳动效率比黑人高。

    当然,这也是因为,那些华工,都来自农业发达的华夏,种田那是天生就会的。而黑人,在对农业也不是很在行的欧洲人的指挥下,当然干不出名堂。

    就连印度人,农业技能也完爆非洲老黑的。老黑们虽然身体强壮,但不擅长动脑,所以,到了后世,非洲工农业都很落后。不是说黑人天生劣等,而是因为,这些老黑,习惯了用身体解决问题,不习惯动脑子。似乎,动脑子会死一样

    而印度人,尤其是印度皮肤黑的人,就是那些所谓的贱民。不但老实,而且也擅长种地。引进那些印度贱民,比引进老黑,要好多了。因为,那些印度贱民,不但熟悉种田,而且,比黑人更加老实。毕竟,他们当了千百年的贱民,已经习惯了卑微。不像那些非洲老黑,习惯了在草原上和羚羊赛跑,不习惯种田。想要老黑老实干活,就必须对他们凶狠,而且要上脚镣。而自卑的印度贱民,不需要那么凶狠,他们也会老实接受统治的,这是他们的习惯
………………………………

第237章 亚美利哥要去印度

    这次去印度,马林安排了共8艘船,都是200吨以上的船,每艘船大概能装载120吨货物左右。8艘船,总共能装运960吨货物。

    马林已经安排好了,除了那5万磅额定的香料之外,马林会尽量购买硝石,这次要购买600吨硝石。另外,要购买100吨铜和50吨锡。剩下的,则购买一些印度贱民奴隶,送到格林纳达种地去。

    还有就是,需要引进一批精通棉纺的印度工匠和妇女,以及一些棉纺机械。棉纺和毛纺毕竟是有区别的,印度人擅长纺织棉布,也懂得种植棉花。

    正好,马林打算种植陆地棉,干脆,就从印度弄点懂得种植棉花的农民,和懂得棉纺的妇女,以及懂得制造棉纺机械的工匠回来。

    另外,船队还需要派人去请示西班牙双王,把自己和哥伦布交换古巴岛领地的事宜,和西班牙双王汇报下,顺便,办理下过户手续,确定下自己对古巴岛的统治权,以及,巴拿马地峡的控制权。

    只要确认了古巴岛的控制权,马林就打算开始在古巴岛上开辟甘蔗种植园了。同时,也可以在古巴岛上种植水稻和棉花,将其发展成为物产基地。

    要知道,古巴岛大部分都是平原,很适合种植业的发展。而且,岛上的泰诺人阿拉瓦克人的一支比较友善,不像北美大陆上的印第安人那样好斗。

    马林打算,采取拉拢和哄骗的方式,渗透古巴岛,逐渐完成对古巴岛的控制。然后,就在岛上开辟种植园。

    另外,古巴岛东南部沿海山区的镍矿,也是马林觊觎的目标之一。只要有了镍,那自己就可以搞白铜了。至于白铜干什么?那还用问?造“银币”呗

    为了多运些人,马林想了想,还是把船只总数从8艘增加到了10艘,免得货物和人口不够运。

    至于淡水保存方法,自然还是大锅蒸煮法。具体就是,先架起一口大锅,把水烧沸腾了。然后,装进橡木桶,再塞上木塞,糊上封泥。这样,煮沸过的淡水,在密封的橡木桶里,可以保存几个月都不坏。不像普通情况下,淡水放入桶里,七天就坏了。

    另外,热内亚那边的柠檬果园,也送来了大量被切碎了的柠檬树叶,让水手们航海图中泡热水喝,避免得坏血病。

    不过,哥伦布告诉马林,之前和西班牙船队一起航行,哥伦布船队几乎没死几个人的情况,引起了西班牙人的重视。这一次,再没死几个人的话,西班牙人肯定要追查原因了。

    为此,马林想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既能把西班牙人糊弄过去,又能让对方提高航海成本。这个办法就是朗姆酒法

    当然,这不是说告诉西班牙人要准备朗姆酒。朗姆酒还没出现呢,不过,可以告诉西班牙人准备烈酒啊

    在近现代淡水保险技术出现之前,欧洲大航海,长期依靠储备足够的烈性朗姆酒,来应对淡水变质的情况。

    一般而言,大航海早期的航线,尽量靠近陆地。这样,方便船只在储备淡水变质的情况下,及时靠岸,找到淡水河,更换新鲜的淡水。

    但是,有时候,很长时间内无法更换淡水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横跨大西洋,起码一两个月不见陆地,肯定无法保证及时更换淡水。从非洲东海岸的马林迪,横跨阿拉伯海去印度,同样长时间内无法见到陆地和及时更换淡水。而喝了变质的淡水,是很要命的。

    后来,航海家们发现,带着烈酒去航海,烈酒很不容易变质。于是,朗姆酒就成了水手和海盗们最喜欢和最实用的航海饮料。

    茫茫大海上,当淡水变质后,又无法得到更换的情况下,这时候,水手们就会喝朗姆酒来补充水分。当然,也掺着煮过的变质了的淡水。不然,朗姆酒根本不够喝。而在烈酒味道的遮盖下,那些变质发臭的淡水,也能勉强下肚了

    马林紧急拿出了很多桶黑啤,经过在加工,蒸馏出了上千桶黑麦烧酒,分法给了各条船。

    当然,这不是真的给水手们喝的,而是用来糊弄西班牙人的。只要西班牙人来到本方的船上,马林要求水手们都开始喝黑麦烧酒。然后,船长们再神秘地告诉西班牙人这就是俺们航海过程中不怎么死人的秘密。毕竟,咱们不喝坏水,你们常喝变质的坏水,不死人才怪当然,烈酒掺杂煮过的变质淡水,这个更省钱的招数,是不会告诉西班牙人的毕竟,偶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西班牙人花费更多的钱

    虽然说,这种办法教给西班牙人,的确能让其降低航海的死亡率。但是,马林也没安好心啊。别的不说,现在粮食多贵啊?你特么还把粮食弄成烧酒?那得多高的成本啊?要是每艘船航海时都带上几百桶烧酒,那成本就高上天了到时候,利润可就大大降低了

    西班牙粮食价格本来就很贵,达到了2芬尼每磅黑麦的高水准。要是再教给他们这种败家的办法,虽然少死了几个人,但航海成本就很高了。而且,马林没有把坏血病的秘密告诉他们,该死于坏血病的,照样死

    但偏偏,马林拿出了这个办法后,西班牙人还得承他的情。并且,还把马林船队死人少的真正原因也能掩盖下去。

    不过,貌似上次哥伦布给西班牙船队带路的时候,还不知道达芬奇发明六分仪的事情,也没有航海钟。

    所以,这次航海,马林依然需要哥伦布的帮助。但哥伦布现在体虚,是无法再度上阵的。因此,马林把上次航行印度的哥伦布的最得力的几个助手,都派了出去,让他们继续给西班牙船队当带路党。

    虽然没有记录坐标,但那些哥伦布的助手们,完全可以靠着哥伦布的航海日志和自身的航海经验,带着船队很好地奔赴印度的。等这一次他们把坐标记载清楚了,下次航行,随便派个船长,就能轻松办到的。

    当船队即将出发的时候,亚美利哥忽然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