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晟卿,这孩子还没有名字,咱们给她取一个如何?”夏子衿看着他,忽然道。
夏晟卿用有些粗砺的指腹牵起婴儿如水豆腐一般软乎的小手,笑道:“公主看样子是喜欢这娃娃,她这样现在好好教养,将来也是个可人的孩子。”
小葵凑近道:“不如叫包子好了,公主你瞧她圆圆乎乎的,可不是像个软软糯糯的小包子!”
夏子衿点了点小葵的鼻尖,笑骂道:“本公主瞧着你更合适些,日日吃得这样多,准要吃成一个大包子。”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只愿她将来能如同白鹿一般悠然自若,不如唤作鸣儿,公主觉着如何?”夏晟卿思虑一番道,看向夏子衿的眼神温柔而缱绢。
“鸣儿,好听也好记,是个好名字,你便叫鸣儿罢!”夏子衿握住小婴儿绵软的小手,冲着夏晟卿招了招。
四人与孩子欢闹做一团,墨生园中不时便响起了逐笑声,连带着这冬日的屋子,也变得格外有生气。
只是夏子衿这厢却想起了此时正关在天牢之中等待死亡的琦君。
那样的男子是断然不会凭空来污蔑她,若是能从他嘴里撬出幕后主使,她这一遭金銮殿的罪才能算是没白受。
“晟卿,陪本公主去一个地方。”她忽地抬眼道,二人四目相对,心中皆是了然。
大莱的天牢之中,一间间暗木隔断开的四方屋子里,全是身穿囚服的犯人,他们终日地趴在围杆上,用熬得干瘦青黑的枯手伸向栏杆外,面无表情的脸上嘴一张一合,求着路过探监的人来放他们出去。
夏子衿与夏晟卿穿过怨念贪嗔的长廊,一个个垂死的犯人便抓着围杆,有气无力地伸出手来,常年在阴暗潮湿的天牢里,他们的面容早已蜡黄凹陷,一双双枯骨一般的手如同是炼狱中不甘沉沦的骷髅。
琦君便关在最后一间牢房里,他仰面躺在坚硬而简陋的石床之上,抬眼看着天花板,一身破落发黄的囚服也遮掩不住他骨子里的风姿,只是抱臂蜷缩的一个姿势,便能从中看出媚态来。
“琦君公子,在天牢可还习惯?”
夏子衿悠悠道,瞧着他的眼神亦是十分自若的模样,仿佛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好,而不掺杂丝毫怨怼之色。
琦君听见夏子衿的声音,先是一愣,继而便哆嗦着苍白结裂的嘴唇,踉踉跄跄地冲到牢房门前,隔着粗壮的围杆,扑通一身跪在夏子衿面前。
“明珠公主!小人知错了,小人还不想死,求求公主放过小人,饶小人一命吧!”
夏子衿抬动唇角,轻笑道:“琦君公子怕是搞错了,如今要杀你的人,是父皇,可不是本公主呢。更何况,你一张能空口白牙颠倒是非的利嘴,几乎要毁了本公主,如今,又凭什么求本公主饶你不死?”
琦君的面色苍白如纸,伸着的手也颓然滑了下去,他算计了小半辈子,却算错了这桩买卖,若是当时不接下这让他掉脑袋的活,哪怕如今还在江南脂粉中淌身,也好过在黑暗无边的天牢里度日等死。
忽地,一声再熟悉不过的咿呀声传进了琦君的耳朵里,他愕然抬起头,看向夏子衿身后夏晟卿的怀中,那个襁褓中的小婴儿伸出了浑圆的小拳头,张牙舞爪地咿咿呀呀比划着。
“孩子我的孩子!”
他陡然撑直了身子想要往外头探身,而重重的牢门却隔断着二人,咫尺天涯的距离,终是难挨。
“你的孩子很乖巧,倒是不随你。”夏子衿抬手逗弄着鸣儿,惹得她又咯咯地笑了起来。
“其实你想活命,也不难,只要你肯向本公主和父皇检举出这件事情幕后主使者,本公主自然会看在你戴罪立功的份上,求父皇饶你一死,介时,女儿你也可以带回去,岂不是一桩便宜买卖?”
琦君苦涩一笑,眼角滑下滚烫,他又何尝不想,只是身不由己罢了,若是他当真供出了幕后主使,怕是他和女儿还没有走出上京的城郊,就已经身首异处。
“琦君,你可好好想清楚了,本公主只给你这最后一次机会,活命可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够的,你可明白?”夏子衿缓缓道,看向跌坐在地上泪流满面的琦君,只觉讽刺凄凉。
“不不,我不能说!”
琦君摇头,眼中有着绝望与寒然,说出幕后主使他是死路一条,不说出幕后主使他也是死路一条,如今他这卑贱之躯是必死无疑的,又何必赔上女儿一条性命?
“公主,小人看得出来,您是个心善的。”琦君贴下身子,四肢伏地,一副卑微极尽的姿态。
鸣儿柔软憨嘟的脸庞还近在咫尺,他却用尽力气也触碰不到分毫,或许他踏进这上京,便是错的。
“小人不能说出幕后主使,否则即便是逃出了这监狱,也逃不出她的掌心。”他绝望一笑,已是满面的热泪,单薄的身躯在昏暗的监牢中瑟瑟颤抖。
“求公主照顾小人的女儿,小人如今唯一牵挂只有她一人!公主的大恩大德,琦君没齿难忘。如今已是残躯,来生做牛做马,再报答公主大恩大德!”
他最后一句话尾音还未消失,整个人便徒然而起,使尽全力撞向石床的一角。
只听得嘭然一声,琦君的身子恍若是折翅的蝴蝶,重重瘫倒在地上。
他的额头上绽放出一朵血色的莲花,宛如泉涌,鲜红的液体顺着地面的石缝一点点流淌,在这格外刺骨寒凉的冬日里,不一会儿便干涸在地上,猩红夺目。
夏子衿与夏晟卿皆是愣住了,谁人能够想到,方才还苦苦哀求着夏子衿饶命的琦君,此刻竟然会自寻短见。
………………………………
第三十二章波澜将起
粘稠腥甜的气味蔓延着整个牢房,夏子衿离着牢房的门最近,绸白的裙摆上溅上了点点血痕,像极了墨生园一角盛开的朵朵红梅。
“别看。”
她还呆愣在原地,身后却有一阵暖风席卷而来,背身包裹住了夏子衿,将她整个包围在臂膀之中。
夏晟卿的身上有淡淡的木檀香气,夏子衿扑埋在他怀中,便被这样的香气萦绕着,仿佛那一刹那,血液的腥甜与牢房的霉腐全然不见,他宽厚的臂膀便隔断了眼前的污浊与**,隔断了这天牢的重重哀怨,与琦君血泊之中的单薄躯体。
她从不知,夏晟卿的怀抱这样暖,在这隆冬里。
由于琦君的死,沸沸扬扬的皇室绯闻之案不得不由此告终。
夏子衿虽然想要通过他抓住幕后主使,可如今人都埋入黄土,她即便再不甘心,也没有别的法子。
只是细细一想,却也不难猜出指使琦君的幕后之人,此人的目的是通过琦君编排的故事从而让夏子衿背上**轻浮的罪名,让她从平定江南瘟疫而在百姓心中积攒而起的名声彻底败坏。
如此一来,夏子衿心中倒是有了两个人选,偏偏这二人近来还常常出入随行,便更是加深了夏子衿对她二人的怀疑。
暖烘烘的火盆上头,夏子衿缓缓搓动着双手,火光将她细腻胜雪的肌肤照得更加通透而无暇,唇上的口脂呈淡淡的樱粉,随着呵气而渐渐润红。
“公主在想什么?”
夏晟卿在一旁拨弄着火盆里的银碳,烧得通红灼热的碳火滋滋地冒着火星子,整个厅子里都是暖烘烘一片。
夏子衿一片伸手搓动着常年有些微凉的手掌,一边盯着火盆里晃动的红苗发呆,被他这样一问,回过神来,微微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对琦君那件事情,还有些疑惑不解之处罢了。”
“是还在猜测那幕后之人?”夏晟卿将中间的银碳往旁边拨了拨弄,问声道,“如今琦君已死,咱们要想让人认罪,怕是死无对证了。”
夏子衿点头,道:“幕后之人本公主心中已然是有数了,败坏名节这等子下作的手段,怕是只有心思歹毒的女子才做得出,而本公主有过过节的女子,无非就是那两位罢了。”
她嘲弄着撤了手,将烘得暖和的双手放在膝上。
听闻在琦君出现的前一段日子里,白娉婷曾入宫多次,且都是现身在绮罗园之中。夏子衿有过节的一是这四公主夏子琦,二便是白娉婷,偏偏又巧着她二人掺和在一起,若说是巧合,也未免太牵强了些。
如此一来,琦君不敢告发她二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夏子琦为人向来是心狠手辣,再加上一个白娉婷,更不是省油的灯,琦君若是招供,她二人断然不会放过他与鸣儿。
“如今本公主却是不想别的,而是想着在这件案子上,太子的作用。”
夏子衿怀抱着织锦手袋,门外小葵端着托盘而来,将刚煮好的姜茶给夏子衿与夏晟卿各斟了一杯,酒酿红一般的姜茶冒着暖白的热气,均匀地扑在脸上,浑身便是一阵暖意流动。
她捧着瓷杯,浅浅呷了一口,舌上蔓延一股淡淡的辛辣与甜。
“太子?”
夏子衿点头道:“本公主派了小桓子出宫打听,那日在京兆府,太子出现在公堂之上,将原本要被京兆大人安排住进驿站的琦君带回了宫中,也是他一手安排的琦君面圣。”
这其中太子的意味不言而喻,可若是说太子与白娉婷夏子琦同谋,又有些说不过去,他堂堂东宫之主,若是想要对付她,大可以用别的法子,犯不着用这种下作手段,更何况她与太子仿佛并无恩怨。
“本公主猜不透太子在这其中究竟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他若是不将琦君带入宫中,恐怕他闹不到父皇面前,显然他是刻意而为,可之后的大殿对白,他却又不曾发过一言。”
夏子衿呷着热烫的姜茶,狭长的睫毛被热气冲得有些许扑动。
夏晟卿握着杯盏,眼中有思绪流动,他想了片刻,问道:“公主可还记得从江南那日回来,在大殿之上的册封?”
“自然记得,那日父皇赐了许多东西,又言”
说到这儿,夏子衿才冷不丁地想起来太子在这件事情上掺上一脚的缘由,那日明圣帝为了试探她是否有心利用在平定瘟疫上的功劳对政务有非分之想,故意扬言她做得了皇太女。怕正是这一句话,才惹得太子对她心存芥蒂。
夏晟卿见她是明了了,也坦言道:“正是如此,太子是个心胸狭隘之人,即便公主你如今对他并无太大威胁,恐怕他也不介意在任何能将公主声誉毁坏的事情之上帮上一手。”
夏子衿咬唇不语,以她如今的地位,虽不用害怕夏子琦白娉婷一类的阴渍女子,却不得不忌惮夏天勤这个位高权重的太子,若是他有心对付于她,她怕是如今还没有还手之力
夏晟卿将她低头散落在额前的碎发拨到耳后,柔声安慰道:“公主也不必太过忧心,太子不过只是担心公主对他产生威胁罢了,若公主想要明哲保身,今后少些干预朝廷之事,便无大碍。”
夏子衿点头,如今也唯有如此,好在她也对朝中政事并无兴趣。
只是太子的作用可以暂不多管,白娉婷与夏子琦二人这一回大手笔地构陷于她,她却是一定要讨回来的!
夏子衿看向炉子中旺旺燃烧的银碳,拨弄着指甲上有些尖锐的边缘,心中开始了筹谋,上一世的,这一世的,她通通要讨回来。
在年前的最后一个月里,上京城里办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喜事。
精武将军府的黄尘烟与礼部尚书府的白娉婷,双双嫁入了林王府。
虽说林王世子林润玉如今已经是无权无职的闲散世子,名头到底也还在,加上林王的刻意宣扬,这场正侧妃一同嫁进王府的婚礼,办得沸沸扬扬。
白娉婷那一头,虽然是侧妃,却一心要压过正妃一头去,嫁妆一箱一箱地抬进林王府,金银首饰皆是用的楠石斋里头上好的货色,只是她穿不得正红耀目的嫁,一身的桃红,终是不甘。
迎亲的花轿在上京最繁华的街道上转了又转,生怕别人不知道林王世子同娶二妃的喜事,唢呐鞭炮之声不绝于耳,花轿经过的石板路上便留下一片片纷纷扬扬洒落的花瓣。
夏子衿坐在街道一旁二楼的酒家里,对面百米处便是林王府。
她持着酒壶,轻轻一倒便是倒了一个满杯。隔着热水烫热过的酒格外有些香醇,夏子衿手执杯身,抬手轻轻一饮,便是一阵暖流入喉。
“公主,咱们要看林世子大婚,为何不收下请柬大大方方地去?”小葵坐在夏子衿对面,二人皆是一身男装,小葵扶了扶头上尺寸有些偏大的帽子,疑惑着问道。
林润玉大婚,怎么说他也算是半个皇室中人,这等人身大事自然是宴请了无数宾朋好友,宫中的皇子公主更是一个也不落下,人人都收到了请柬,就连夏子衿也不例外。只是她却随意将请柬丢进了烤火的炭盆之中,倾刻化为灰烬。
“小葵,我说过多回了,以后出宫,要唤我公子,可曾记得?”
“是公主不,公子!”小葵糯糯道。
夏子衿盯着林王府门前,两家的花轿已经都到了府门之前,这会儿子林润玉也身穿着大红赤金的祥云鹤织交领婚服,翩翩然临立在花轿之前。
林润玉穿得与前世无二,就连那随风飘摆的衣角,也好像未曾变过。她忽然就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此刻坐在花轿里的人还是前世的自己,仿佛踏进这林王府之后发生的点点滴滴,又如同戏剧一般在眼前流转了一通,刺骨的疼痛,歇斯底里的仇怨,全数在她眼前滑过。
“公子?公子?你怎么了?”
小葵见她突然发了呆去,抬手在夏子衿眼前晃悠了一整,她才回过神来,扯着嘴角摇了摇头。
“没什么。”
其实她也不明白究竟为什么来这一趟,或许,她只是想要再看得清楚一些,看看这个前世自己殒命的地方,也看看今世这样截然不同的命运。
林王府门前的唢呐之声不绝于耳,林润玉脸上堆着一派笑意,行过了三踢轿门的礼节,喜娘扶着轿子里一身火红嫁衣的黄尘烟走下轿门,周遭便是一片欢呼喝彩之声音,而白娉婷的桃红,则是怎样也掩盖不住正红的贵气与身份地位。
“且看造化吧,林王府里的明争暗涌,这会儿子才刚刚开始。”
夏子衿心中暗暗勾动唇角,这一世,她绝不让白娉婷有什么好过的机会。
“走吧,回宫去。”
小葵点头,跟着夏子衿迈动的步子便下了酒家,桌上的酒还依旧温热喷香,呼呼地冒着热气,二人却已然走远,只留下桌上的一锭银两。
………………………………
第三十三章谣言四起
林王世子大婚的尽头刚刚过去,上京城里头似乎也是被这盛大的喜事感染了一般,人人面上都带上了几分喜庆。
这日,柏林街的面疙瘩早点摊子上,正浓浓地冒着白花花的热气,摊主将长过胳膊一截的长杆捞勺伸进滚烫的水锅里,捞起了一勺个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抖动竹捞勺,沥干水分,便可以将面疙瘩盛入瓷碗之中,淋上麻油与香菜末蒜末若干,再拌上几滴鲜红的辣椒油,最后撒上白芝麻,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疙瘩早点便出炉了。
“客官,您的早点来嘞!”
伙计小二将做好的面疙瘩端上了坐在木桌上等待的一名中年男子面前,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大骨汤,顿时香气四溢,令人味蕾大增。
“哎哟喂,白大哥!你也在这块吃面疙瘩呢?”
中年男子正伸筷子夹了一块面疙瘩放入口中咀嚼,却听得面前有人唤他,抬起头来看,确是这柏林街上的百事通李博文,他也乐呵呵地和李博文打了声招呼,邀他一同用早点。
“白大哥,小弟我瞧着你今日来面色红润,想来生活该是顺风顺水啊!”伙计小二很快便给他端上来一碗面疙瘩,李博文从签筒里抽了红木筷子,探头深深嗅了一口喷香的雾气,便埋头哧溜哧溜地吃起了面疙瘩。
“哎,这前两日我家小姐才刚刚出嫁不是,虽说是个侧妃,到底也算得上世子娘娘了,我家老爷喜结亲家,自然也不亏待咱们这些下人,这不,人人都赏了好些东西,你大哥我运气那是顶顶的好,足足领了十两银子的赏钱!”这名面带喜色的白姓中年男子正是礼部尚书白显仁府上的一名家丁,名叫白贵海,白府便在柏林街的上街道,离这个面疙瘩早点摊子不过百八十步的距离。
“那小弟可要好好贺喜贺喜白大哥了!”李博文夹着筷子,拱手乐呵呵道,“不过你们府里头那位夫人不是向来吝啬,怎的这一回却也不拦着你们老爷这么大手笔赏人?”
白贵海喝了一口香浓的大骨汤,爽快地哈出一声气,抬手道:“她算什么夫人嘛,从前不过是府里头一个媚里狐哨的姨娘,平日里行事便也改不了一副小家子气,比起咱们白府从前的那位正儿八经的夫人相比可差得远了去了。”
李博文鞠着肩膀,也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嚼了几下面疙瘩,忽地凑近了白贵海耳边,小声说道:“不过,你们原先的那位白夫人,是死得蹊跷极了,小弟我可是听说了,当年白夫人撒手人寰,可都是这顶替着上位的刘氏一手所做。”
白贵海吃着面疙瘩的手听得这句话吓得一抖,紧张地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人偷听,才压低了声音道:“老弟,你这话在我面前说说就罢了,可不敢再别人面前胡诌了去,如今的夫人刘氏可是个泼辣的,若是让她知晓有人议论于她,怕是要搅闹好一阵!”
李博文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又夹了一块面疙瘩含在嘴里,烫得呼气道:“嗨,小弟我可没有胡诌,如今这上京城里怕是都传开了去,再说了,我这百事通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白贵海一听,顿时也起了兴趣,连忙挪着凳子靠近李博文,催促道:“老弟既然知道这辛秘之事,便快说给我听听,我这被你吊起了胃口,心里可直痒痒!”
“既然如此,小弟我也不吝啬口水,便与你说道说道。”李博文喝下一大口骨头汤,缓缓开口,“话说这十几年前,与白尚书伉俪情深的白夫人在生产之时忽然之间便产下一名死胎撒手人寰,产婆一口咬定是怀孕的月份里白夫人气血不足,胎儿的脑袋卡在产道里出不来,产婆费了好大力气才将胎儿从产道里头弄出来,只是这胎儿憋在产道里太久,生出来之后已经活活给憋死了,白夫人郁郁哭喊,自己也是下身大出血,没过一个时辰也跟着去了,是也不是?”
白贵海连连点头,白夫人死的那天,老爷抱着浑身是血的夫人冰冷的尸体在产房里坐了一天一夜,这对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至此天各一方,他们这些下人都是忍不住潸然泪下,更不用说老爷自己内心的凄凉苦楚。
“只是这又与刘氏有何干系?”他不解地问道。
“人人都相信了那产婆所言,以为白夫人是意外而死,之后的刘氏便成功用温柔乡抚慰了白大人一颗冰冷破碎的心,这才成功上位。只是白大人却不知,如今的枕边人才是真真正正害死他发妻的杀人凶手呐!”
李博文说到此处,又陡然停下,开始吃起了面疙瘩,急得白贵海是直晃着他的胳膊,差一些撒了一桌子。
“老弟,你这说话别只说一半,快快快接着说!”
李博文抹了一把吃得油腻腻的嘴,又继续道:“其实当年接生白夫人的产婆是刘氏找来的,刘氏贿赂了她一千两的黄金,要她在白夫人生下孩子之后直接掐死,再伪装成是在产道里憋死的!至于白夫人的大出血,也是因为产婆给下了烈性赤芍的缘由,这药是大活血的,用在刚刚生产的白夫人身上,自然是要大出血的!”
白贵海此刻已经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嘴张得比鸡蛋还大,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他只听得里李博文又继续道:“那产婆收了钱财以后,怕刘氏杀人灭口,当天晚上便连夜逃亡至陕北,直到过了这好些年,都不敢回来。产婆离开了上京之后,是日日心里愧疚着有鬼,夜夜梦见白夫人和孩子来向她索命,曾经疯了一阵子,每日嘴里念叨着叫白夫人别杀她别带她走,后来便不知怎么的又好了,自己个儿进了尼姑庵修行赎罪去了。”
白贵海听完李博文说完整件事情,心头恍如是惊涛骇浪一般,这件事情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宅院争斗这么简单,毒杀尚书夫人,密谋害死刚出生的尚书孩子,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一等一的大罪。
“老弟!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白贵海抖着胖子问道,一双手是紧紧地抓着李博文的胳膊。
“那我百事通的话,还能有假不成?”李博文拍了拍胸膛,慷慨激昂道,“我姨母便是陕西人士,这不是要大过年的嘛,她老人家来了上京,这件事可是她亲耳听陕西尼姑庵里的惠瑞师太若说,这位惠瑞师太,正是当年接生白夫人的产婆!”
白贵海这厢却是信了个真切,李博文百事通的名号,在这柏林街一带也是如雷贯耳的,不管是什么歪门斜路子的事儿,就没有他不知道的,更奇的是还都是实打实的真事儿。白夫人惨死的事儿李博文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