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侧对父皇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惹得父皇迁怒于夏总管,本太子这心中也十分替夏总管抱不平呢。”

    夏天勤一面说着一面叹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瞅了瞅夏晟卿的表情,见他并没有多大的反映,又抿了口清茶继续道:“夏总管伺候父皇也有好几年了,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皇兄也真是的,自己武艺不精被暴徒划拉了一刀,还要同越妃娘娘说些话来刺声夏总管救驾来迟,实在是非君子所为吶。”

    他略带沙哑的低沉嗓音不住唏嘘,句句是在为夏晟卿抱不平。

    夏晟卿自认为还没交情让太子重视到如此地步,自然明白他不过是套近乎的托词,遂也作势应声。

    “奴才多谢太子殿下体恤,这为奴为婢自然有说不出的苦,主子们心疼是奴才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主子们责怪也无可厚非,左右是没有伺候得当才惹得皇上责怪,奴才不敢埋怨贤王殿下与越妃娘娘。”

    夏晟卿恭敬地站在一旁,语气谦卑却故意流露出一丝不怠之色,夏天勤果然很快捕捉到并暗自了然于心。

    一旁的德妃向夏天勤递去一个催促的神色,端丽的面容抬着弧度,心头嘀咕夏天勤何必和一个奴才寒暄,开门见山拿出筹码与合作的意思便是。

    夏天勤捂着拳头咳嗽了两声,思量片刻便试探道:“夏总管心思澄明是个好的,只不过在这宫里头要稳步也是很难,本太子十分赏识夏总管的为人,不知有没有机会能够同夏总管多加接触一二。”

    “咱们都是为父皇办事,若是夏总管能够将父皇的心思时常告知本太子一二,本太子为父皇效力之时也能更尽意些不是?”

    这一番话没有挑明要夏晟卿归为自己党羽,而是如同隔皮瘙痒一般探一探夏晟卿的态度。

    两人定睛望着夏晟卿,只见夏晟卿站立的身子稍稍弯了弯,抬唇笑道:“太子殿下真是抬举奴才了,皇上是天子,心思更是非比寻常,岂是奴才一个小小太监能够时常揣摩得到的。”

    夏天勤捏着被盖在瓷杯沿口敲了敲,清脆的声音配合着他的叹笑响起,“夏总管此言差矣,有道是知者末晦,你日日在父皇身边,又向来得父皇信任,如何都是要比咱们这些人更知道父皇的心思不是?”

    坐在一旁的德妃是个耐不住性子的,连忙就插声进来:“本宫和太子殿下是一番诚意相邀,夏总管只消废废嘴皮子的功夫,本宫与太子得了你的好意自然是不会亏待的呢。”

    说罢,德妃便从袖袋之中缓缓抽出了一个木盒,轻轻托在手掌之上,那木盒呈浅褐色,四角皆是用金子包边镂雕,面上贴着金灿灿的花片,单单看外观便是价值不菲的。

    “这是本宫当年进皇上身边的陪嫁之物,说起来也有些年头了,当年也是价值千金的,如今怕是万金也不止了,夏总管看着可还满意?”

    说着德妃又将木盒放在桌上,啪嗒一声打开了扣子,只见那木盒里头装着的是颗颗璀璨明锐的夜明珠,共有二十一颗之多,每一颗都极尽纯粹,全然一样大皆是世间不凡之珍品,在烛红摇曳下发出翎翎的光芒。

    “这”

    夏晟卿的眉头动了动,失笑道:“奴才不知德妃娘娘这是何意,有道是无功不受禄,奴才并未给太子殿下和德妃娘娘带来什么好处,又如何能够收下德妃娘娘这价值万金的礼物呢?”

    德妃抬手抚了抚发髻,朝着夏天勤递去一个神色,夏天勤便将那木盒之中的夜明珠捻起一颗来放在掌心,润泽的珠光在手掌之中更显流溢,映衬着夏天勤眼眸之中的幽深。

    “本太子明人不说暗话,这大莱的天下终究会是本太子的,但在父皇百年之前,本太子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替本太子时常注意着父皇的心意与动向,只是不知道夏总管愿不愿意做这个可靠的人呢?”

    这一番话可是明显至极了,身为太子,便是一朝的储君,夏天勤的邀请意味着要夏晟卿做出站队的决定。

    此时夏天勤与德妃双双看着夏晟卿,一时气氛有些紧张了起来。

    周遭的烛火摇红跳跃,霹雳啪啦的油点迸溅声也在耳旁响起,夏晟卿的双眸之中隐隐有点点热意,半晌后却是叹了一口气。

    “奴才承蒙太子殿下赏识,内心惶恐不已,也感到万分荣幸。只是奴才心下细细思量了一番,又觉不妥,怕是要让太子殿下和德妃娘娘失望了。”

    夏天勤与德妃的脸色皆是一变,看着夏晟卿的眼神也变得有些森然起来。

    “夏总管只是考虑了这片刻,如何说得上是细细思量,本太子可是难得赏识一人,夏总管难不成要辜负本太子的心意不成。”

    “奴才自然知道太子殿下盛情乃是看得起奴才,只是自从上一回皇上在前往慈恩山庄的路途中遇袭之后,就对奴才冷了许多,也不似从前那般信任了。太子殿下是要成大事的,奴才这样的小角色又如何能帮得上忙呢?”

    他神色不卑不亢,似乎又带上了几分惋惜,夏天勤搓摩着下巴,后又挑眉道:“夏总管这便是谦虚了,父皇不过是听了旁人的闲言闲语才对夏总管有几分疏离,这从前都伺候在自己身旁的人,如何会全然不信任呢,只要夏总管有心改变,本太子相信只会比之前更如意的。”

    夏晟卿既没有再次否认夏天勤的话,也没有马上肯定,只是恭敬地站着身子,他低垂头颅,面上含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眼波流转不知在作何想。

    “本太子也没有要夏总管立刻做决定的意思,只是夏总管是个聪明人,应当知道什么样的抉择才是最正确的。父皇今年已经六十有余,说句不好听的,往后的日子也不长了,夏总管还年纪轻轻,正是仕途蒸腾之时,若是不趁着现在站定队伍,那么日后身为中庸之派可是人人都嫌的。”

    夏天勤一字一句皆是戳在要处,口中说着没有要夏晟卿立刻做决断,可他锋芒闪动的双眼却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凌然之色。

    “大皇兄的态度想必夏总管也是知道的,往前说是四妹妹与子衿妹妹向来不合,四妹妹一死两人又对子衿妹妹多了几分仇视,夏总管作为子衿妹妹的未婚夫婿自然也就成了越妃娘娘和大皇兄的眼中钉肉中刺,夏总管若是想要明哲保身怕是也难,倒不如给本太子做事,定保你荣华富贵。”

    “太子殿下说得不错只是这奴才”

    夏盛亲双手拢在袖中,露出了几分迟疑之色,又将那双目停留在夏天勤手旁的鎏金木盒上,似乎是难以做下决断一般。

    夏天勤将他的反应全数看在眼中,爽朗地笑了一声便将手中的夜明珠放回了木盒里,再托起整个木盒直接伸手递给了夏晟卿。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夏总管,如何,可是想好了?”

    四目相对之间,暗潮涌动。

    夏晟卿捏着袖口指尖微微泛白,在夏天勤与德妃的双双注视之下,往喉中咽了一口气,终于是缓缓地伸出手来接下了那贵重之物。

    随着夏晟卿向前的动作,注视着他的两人皆是露出了了然的笑意来。

    那沉甸甸的木盒在夏晟卿的手中不仅仅意味着金钱与珍贵,更是和夏天勤利益双勾的象征。

    “夏总管不愧是明智之人。”

    夏天勤呵呵地笑了起来,一手扶着膝盖一手捧起桌上的香茶,这下是全然安心了,那略有苦涩的茶汤尝下去也更加舒喉起来。

    “奴才多谢太子殿下提点,必定尽心尽责,绝不辜负太子殿下的心意。”

    夏盛卿款声道,又做出了俯首低头的姿态,从犹豫之色到坚定的转变呵成一气,一推一放的手段更是拿捏得恰当好处。

    果然,有了之前夏晟卿犹豫不定的比较,他此刻这番陈然的宣言让夏天勤极为受用。

    “如此便是最好的,朝堂之上时常风涌云起,且看本太子如何搅他一个天翻地覆,有夏总管在旁辅佐,本太子相信这大莱的储君之位本太子定稳坐不移!”

    “太子殿下所言即是!”

    夏晟卿扯出一抹奉承的笑意,低下身子双膝跪地,对夏天勤实实地一拜,他俯首磕头的姿态,是对上位者的臣服,夏天勤看在眼中,生出了许多的悦然来。
………………………………

第一百七十二章夏盛卿的“能力”

    从夏晟卿的住处离去之后,夏天勤与德妃总算是放下了心中的一桩大事。

    有夏晟卿相助,日后在明圣帝面前露脸自然要容易得多。

    夜风徐徐吹拂着,德妃脚步轻移,头上的钗环金饰发出叮咚的碰撞声。

    身为宰相之女,德妃自幼有些心高气傲,方才在夏晟卿的住所她便有些不快,只是碍于当时的情形不好开口罢了。

    此时四周寂静无人,只有她与夏天勤两个人,德妃抬手拢了拢耳边的鬓发,口中颇有微词。

    “本宫看那夏晟卿也是个故作姿态的,分明就是对咱们开出的条件十分上心,却又要装出为难的模样,一个不能人道的太监罢了,咱们凭着尊贵的身份漏夜前去见他,是否太抬举他了?”

    德妃捏着帕子在唇边印了印,这慈恩山庄夜里的湿气让她颇为不喜。

    “儿臣知道母妃心气高,这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是为本太子日后的宏图做打算,抬举一个奴才又如何,左不过是看在他有用罢了。”

    夏天勤低低地笑出声来,夏斌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把争夺皇位最有力的小角色给收买了,身为在明圣帝身边时刻伺候的宫人,夏晟卿可是比水嫣然有用多了。

    “他是否有用还得看日后了,现下最要紧的还是将皇儿你在你父皇心中的地位给重新提起来,切莫让贤王母子得意了!”

    夏天勤点点头,望着这夜色之中的皇城,心中生出了几分怅然来。

    身为皇家子孙,从出生起便是含着金汤匙的,可是在享尽荣华富贵的同时,大概谁也避免不了卷入权利中心,谁也避免不了要在这毫无亲情可言又无法泯灭的血亲关系之中争名夺利争权夺位。

    是幸运还是可悲?

    慧儿的死因终究还是没有查出来,夏子衿的心中存着一丝的怀疑,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在将慧儿安葬后,夏子衿拨给了慧儿家人一笔抚恤银钱,心中对于慧儿的死终究是抱有几分愧疚的,如若不是她派遣慧儿去送药,慧儿也不会这般年纪轻轻地就香消玉殒。

    从皇后的宫里请安出来,夏子衿望着头顶灰蒙蒙的天,有灰暗的流云在天际滚动着,伴随隐隐传来的轰鸣声在耳旁绕响。

    “公主,像是要落大雨了,咱们快些回梨落宫吧!”

    小葵站在她身旁抬着手遮着眼睛望了望天,看这乌云翻涌的架势,怕是不出一刻钟的功夫就要大雨倾覆了。

    夏子衿闷闷地点了点头,加快步子走在这陇长的道路之上,那身旁不断有宫女太监脚步匆匆地走过去,又对夏子衿停下行礼。

    “参见明珠公主!”

    几个宫女从夏子衿身边经过,停下步子依着规矩行了礼。

    夏子衿浅浅地应下,又见她们神色匆忙不免有些好奇。

    “本公主见这一路上的宫女太监都步子匆匆,可是在忙什么要事?”

    其中一个宫女福了福身子巧声道:“明珠公主有所不知,上京城如今正是暑气深重,太后娘娘在宫里呆得烦闷,前几日身子骨好些之后便择人来给皇上带话,说要住到慈恩山庄里来避暑,皇上下了令将慈恩山庄南面的永安宫给收拾出来,奴婢们奉命正要前去办事呢。”

    说着几个宫女变对夏子衿屈膝道:“奴婢们赶着去永安宫,先行告退了。”

    夏子衿心下明了,摆摆手让她们离去,正与小葵要继续迈步往梨落宫去,只见十步之外站着一人,他一如既往是清逸洒烁的模样,俊秀温言的面容是这宫中唯一能让夏子衿心中波澜的一抹绮丽。

    “公主。”

    夏晟卿薄唇带着淡淡的笑意,手中握着一节油纸伞,新上的桐油还有些气味未散。

    “见公主出来时没有备伞,我前来送一送,慈恩山庄里头夏日里多雨,以后出梨落宫还是备下妥当。”

    他走进,新刷的桐油气味便传了过来,带着几分他身上的檀木香,混着飘进夏子衿的鼻子里。

    “晟卿今日怎么得空来给本公主送伞,用不着在父皇身边当值么?”夏子衿接过他递过来的油纸伞,浅黄的伞面上用竹叶轻轻浅浅地印刻进去,倒是巧妙,见他这般心细又不由得心头一暖。

    微凉的指尖擦过夏子衿的手心,带着点点酥痒与清凉,夏晟卿伸手在夏子衿的面颊上贴了一贴,带着往日未曾有的复杂神色,只一瞬间又收敛了起来。

    “我这便要走了,奉皇上的旨意跟随贤王去与使团商议两国通商一事,大约有三日见不得公主,想着去之前来见一见就好。”

    夏斌代表大莱去商议通商的事情是明圣帝已经决定的,现下如何又加上了夏晟卿?

    夏子衿看着他半晌,心中也将明圣帝此番作为的意图梳开,夏斌代表的乃是大莱的皇室,也就是代表着明圣帝,以一个皇子的分量前去与使团洽谈是足够的,明圣帝将夏晟卿也安插进去无疑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便是不信任夏斌,要夏晟卿监视一二悉数禀报回去。

    自遇袭之后明圣帝对夏晟卿的态度似乎是冷淡些的,不知为何又忽然看重起来,将这般重要的差事也交付于他,夏子衿竟全然不知。

    “你小心些大皇兄他向来和咱们不对盘,与使团洽谈任务不轻,好生注意着。”夏子衿提点了一句,并没有开口问夏晟卿事情的始末,心中却莫名地生了些对夏晟卿的好奇。

    他在短短几日之内就让明圣帝度他的态度改变,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只见夏晟卿点了点头,在夏子衿的发上揉了一揉,唇边的温柔与眷恋深浓,包裹着淡淡香气的指腹擦过她的秀发,继而就俯下身来在夏子衿的脸颊上落下一个蜻蜓点水的吻。

    “要落雨了,公主快些回吧。”

    他道,递给她一个笑容,在乌云翻涌的天色下缓缓转身。

    滴答,有一滴凉凉的雨点落在了夏子衿的眉间,第二滴落在方才夏晟卿吻过的面颊上,她说不出是雨水的冰凉多一些还是那一枚吻的滚烫多一些。

    接下来的几日,夏子衿果然没有再见过夏晟卿。

    慈恩山庄里的日子过得是无趣极了,隔着两三日要到皇后宫里请安,隔着四五日又要前去永安宫给太后问安,饶是夏子衿极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也要被一句宫规不可废给压下去。

    许是到了夏日里雨水最多的时候,夏子衿隔着窗沿看向院子里头淅淅沥沥的雨水打落在树叶上,又迸溅出许多水珠来,跳落进泥土里,空气之中满是湿漉漉的水汽,又夹杂着泥土的微腥与青草的气息,没来由地让人有些发怅起来。

    小葵抱着一盆子的草株进了屋子,嘿哟一声将装满了黑土的盆子放到窗沿旁,那草株叶片小巧带着锯齿,绿油油的小苗子长在独枝上一摆一摆地煞是可爱。

    “这是何物,搬来做什么?”

    夏子衿站了一会见面前多了一盆东西,伸出手来指尖轻轻点过草株的叶尖,嫩绿的叶片便轻颤了一会儿。

    “小夏公公说了,这玩意儿叫萤虫草,是通商使团从他们那儿带来的一种植物,喜湿吸湿,用来放在慈恩山庄的各个宫殿里头最是合适不过的了!”

    “哦?”

    夏子衿望着那小巧的萤虫草,倒是颇觉神奇。

    “通商使团倒是有几分心思,知晓这慈恩山庄里头的情况看着送东西,难怪是善做生意的精细人。”

    小葵摇摇头笑道:“非也非也,小夏公公说了,这份礼是夏总管向通商使团讨来的,那通商使团的人个个都是精细鬼,和贤王谈和条款的时候总要咬着好处不放,尽占便宜,差些惹得贤王出口泼骂呢!”

    夏子衿这般听着却不明起来,只听小葵继续道。

    “多亏了夏总管机灵,说了好大一统道理将那些使团的人辩得哑口无言,最后臊得不好占便宜了。夏总管又让贤王许他们些无关痛痒的好处,顺带着讨了许多萤虫草的种子,皇上知道以后对夏总管好一通夸赞,赏了许多金银却被夏总管谢恩婉拒了。”

    小葵的嗓音轻快,说完便从桌上捡了一块糖酥嚼了起来。

    “好一通夸赞”夏子衿念着这句话,这些日一直萦绕心头的疑惑仿佛又跑了出来。

    身为监看夏斌洽谈的人,夏晟卿又将两国谈判陷入僵局的形式给轻松挽回,明圣帝自然就会认为夏斌能力不足,从而对夏晟卿更高看几分。再加上讨要萤虫草的功劳,能够缓解慈恩山庄里湿气重的毛病,可谓是再添一功。

    这般**裸的抢功,怎么会像是明哲保身的夏晟卿会做的事情呢?

    夏子衿又问道:“是小夏公公说的么?”

    小葵点点头:“错不了,禀报进度的驿官回来禀报,皇上听完后亲口夸的,小夏公公在一旁准是听得真切。”

    窗外的雷雨大作,夏子衿心头的疑云也越积越深,在心上下起了一场愁雨来。

    夏晟卿究竟为何忽然转变了心思呢?
………………………………

第一百七十三章太后作妖

    令夏子衿没有料想到的是,在夏斌与夏晟卿回到慈恩山庄之后,明圣帝还没有来得及对此番与通商使团洽谈成功做论功行赏,永安宫那边却是出了岔子。

    而这岔子正是出在太后的身上。

    一大早地永安宫里头就闹腾起来了,太后突然病势反复,躺在床榻之上一直喊着胸口疼,可太医瞧了三回愣是瞧不出毛病来,气得太后以一句“庸人无术数安敢行岐黄之术”便将为她看诊的太医打发回乡种田了。

    眼看着年纪上一只脚已经迈进棺材的太后叫起疼来倒是中气十足,折腾的满宫也不得安宁。

    明圣帝本就不大乐意太后大病初愈后,为了图个凉快硬要住到慈恩山庄里来,于是在派去的第四个太医也被太后以庸医无术的理由贬官回乡后,终于是失去了耐心。

    砰的一声,鸦雀无声的宫殿之内响起了重物落地之声,只见是太后倚靠在软枕上,一手抚着胸口轻捶一手将面前宫女捧着的药碗反手就打在了地上。

    “滚出去!没有用东西,端这苦药来给哀家喝做什么,难道嫌哀家还不够糟心难受吗!”

    褐黑的药汁撒了一地,清苦的气味立刻就蔓延了起来,宫女手里捧着一个空托盘,对于太后怒气昂然的气势一下就惧软下来,缩着身子连连告谦。

    “太后娘娘息怒不是奴婢自作主张,只是张太医交代了要让太后娘娘用药才会好得快一些,良药苦口利于病,太后娘娘您便谦忍些吧”

    宫女的语气十分卑谦,但太后仍旧是鸡蛋里挑骨头似的不甚满意,冷哼一声指着地上的药汁残渣说道:“用这么些个一丁点儿也不中用的药来治哀家的病痛?哼,真是有心了,哀家幸亏得有神明庇佑,否则真要叫这些庸医开的庸药治出毛病来。”

    太后责骂的声音正正好传进了走到门口,抬步欲进门的明圣帝耳朵里,只见明圣帝的脸色微微一变,竖起手来止住宫人正要传话的动作,背手站在原地不声不响地听着太后背地的言语。

    太后数落了一通宫女伺候不经心,又将替她看诊的太医也各自数落了一通,兀自捶着胸口倚靠在软枕上口中碎碎不止:“哀家堂堂太后,竟还要受这般罪,这一个个的,瞧着哀家年纪大了便可以草草应付了不是?”

    她说着又气恼起来,揉着头穴唤着要吃安神丸,就着宫女递过来的水,将带有浅浅药气的深褐丸子吃了下去。

    “太后娘娘您总这样躺着也不是办法,皇上派的太医都是顶好的,那些药汤就是闻起来苦些,定是疗效极好的,您便是试一试也未尝不可呢”

    宫女一面服侍着太后用安神丸,一面又忍不住提点道,太后这一日日地折腾,她们也是难做的。

    太后咽了一口水又是一声哼,撇着眼睛恼看了那宫女一眼。

    “你知道什么,哀家这把年纪什么都看得透彻,皇帝若是早一些将哀家接到慈恩山庄来,哀家也不会白受许多罪了。”

    明圣帝就那般站在门外听着,一双龙目越发地深沉。

    太后本就不是他的生母,他这么多年供养着她已经仁义至极。而在此刻听来太后却是分毫不觉感激,反而埋怨明圣帝为她考虑不够周到。

    明圣帝的嘴边带着几分嘲弄的笑,抖了抖袖子便跨了进去。

    “母后既然心中责怪朕思虑不周,又为何不一早说来?”

    苍沉的嗓音冷不丁在殿中响起,太后捏着方帕的手抖了一抖,抬面看过去,对上的是明圣帝十分冷漠的神色。

    “皇上什么时候来的”

    太后脸色不大好看,干笑了两声就随口问道,心中腹疑明圣帝究竟将刚才的话听进去多少。

    明圣帝冷冷地笑了一声,将太后一闪而过的心虚之色收于眼底。

    都说太后身体不适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