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天复仙录-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臭小子,算你运气好!可惜了老夫的塑经丹!”
………………………………
0012。第十万级?
最后三千九百九十级!虽然昨夜吃了个苹果,但时小明知道现在还不是自己掉以轻心的时候。
饥渴已缓解,但身上的疲劳却已到达极限。四肢酸胀疼痛,每走一步都感觉万蚁噬体。时小明的双腿已经开始控制不住的打起了哆嗦,不得不趴在地上,手脚并用的往上爬。
虽然姿势难堪,但却防止了自己万一因双腿打颤而跌落凡梯的危险。
维持着一定的速度,数着最后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时小明咬牙坚持着,终于看到了峰顶!
“九百九十七…”
“九百九十八…”
“九百九十九…”
一咬牙,时小明终于爬上了最后一级台阶!“一千!”
时小明仰面躺在地上,想站起来欢呼雀跃一番,怎奈根本无力站起。
“终于完成了最后这一千!”时小明自言自语道,“不对,一千?”时小明有些诧异,“师傅明明说是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最后我怎么数出一千了?这不是整整十万吗?难道是我数错了?”
“你没错!”突然,一个苍老的男音自脑海中响起。时小明一个机灵,猛然坐了起来。
环顾四周,层层雾气遮蔽了视野,时小明只能看到数尺见方。站起身,时小明忽然发现,自己竟然不累了。身上的一切疲劳,饥渴似乎都烟消云散。
“你是谁?这是哪?”时小明抬头问到。
“无数个纪元了!”这个声音所问非所答的感叹道,“岱舆山仙途路终于有人踏上了!”
“老伯伯,你说什么?我不懂?”时小明有些茫然,“岱舆山?这里不是紫云山吗?仙途?仙又是什么?”
“你不知何为仙!?”苍老的声音传出一阵愤怒的情绪,“是啊,无数纪元了,已经没人记得什么是仙了…”这声音充满了无奈和哀伤,让时小明也不禁感到一丝凄凉。
“老爷爷,我能帮您什么吗?”时小明小心的问到。
“吾乃太白金仙一残魂。仙道崩,天道不容仙。吾独自留守这岱舆山仙途路上。今终有人以凡躯踏仙途,破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级迷障,登顶第十万级!吾志得已!吾念圆已!”老者的声音透着满足,越来越悠远,“仙途路已在汝躯种下仙种,汝当以登仙为任,重塑我仙道辉煌!”
这老者的声音越来越远,最终消失不见。时小明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地上。周围雾气已散,身上疲惫感依旧,时小明不由得怀疑自己是做了一个梦。
“徒儿!”远远的传来李德召的声音,带着兴奋,带着欣慰。时小明转过头,看到师傅和一个红色的肥球滚了过来。
离得近了,才发现那肥球竟然是个赤发红杉的老者。心里念了声罪过,时小明挣扎的爬在地上,向青衫客和长空真人拜道,“弟子幸不辱命,拜见师尊,师伯。”
看到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时小明知礼的尊称自己为师叔,长空真人也乐开了花,对这个师侄也越发喜爱起来。若是他知道时小明最开始竟然心想他是肥球,指定要打烂这小子的屁股。
“好徒儿!”青衫客掏出一枚辟谷丹,喂时小明服下。这辟谷丹竟然还有去除疲劳之用,时小明发现自己的疲劳酸痛竟然一扫而空!
“谢师傅!”时小明咕噜一下蹦了起来,向清山真人拜了拜。
“来,这是你师伯,也是我派掌门长空真人。”青衫客向时小明说道,“快来拜见你师伯!”
“师侄时小明,拜见师伯!”时小明连忙向长空真人拜道。
“嗯,不错不错。”长空真人抚须赞道,“你这小娃娃不简单啊,竟然真能撑得住!”说着,长空真人掏出一个玉瓶,“师弟啊,愿赌服输,这塑经丹就便宜这小娃娃了!但是你可要万分小心,这娃娃现在已是我紫云碧天门弟子,可别因为你的闪失送了小命。”
知道师兄是在拿自己开玩笑,清山真人也不生气,乐呵呵的说道,“师兄放心,要是这点小事也办不好,我这元婴真人也白当了。”
时小明并不知塑经丹的个中风险,只觉得这胖乎乎的红老头对自己和蔼可亲,不由得心中好感大生。
“好了,我就不陪你们师徒玩闹了。本座去也!”说完,只见一道红光,长空真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辞别掌门,师徒二人回到李德召的洞府。这洞府李德召虽然十年未住,但里面却是一尘不染。只见这硕大的洞府百丈方圆,有房间若干。四间房门上注明用途,分别是炼丹,储药,藏器,参悟,还有几间并未标明。
清山真人指着其中一间未标注的房门说道,“徒儿,以后你就住在哪里。为师若不在山门,这洞府就由你来看管。为师的丹药,宝器,你可视自己的修为自取之。但切记不可超越自己的修为,否则会为你带来危险。”
“是,师傅。”时小明想了想,问到,“难倒吃丹药也会带来危险?”
“那是当然!甭说丹药了,就是越级喝口酒都是玩命!”说道这里,李德召不禁老脸一红,正色道,“这丹药共分为天地玄黄四种,每种各有上中下三品。为师以前对你说过修真的大境界。每种境界都有自己能承受的丹药极限。若是误服超过自己极限的丹药,很可能爆体而亡!切记切记!”
“是师傅!弟子记住了!”时小明点了点头应到。“师傅,掌门师伯也是元婴真人吗?”时小明好奇的问到。
“那是当然,你师伯的修为更在为师之上。估计十年内有望冲击化神境。”清山真人说道。
“师傅,您曾经教导弟子,修为共分炼体,炼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和问道几个境界。那是不是再往后有个境界称为仙啊?”时小明忽然想起在第十万级上的那个奇遇,不由得问到。
“仙?”李德召摇摇头,似乎这个字带给自己一种异样的感觉,飘渺无常,又内涵玄机。这种感觉跟自己入定参悟大道时的感觉很相似,但更飘渺。李德召不由得骤起眉头,“没听说过,你是从何得知?”
就在时小明想要告诉师傅自己的奇遇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道晴天霹雳凌空炸响!
这一声炸雷吓得时小明一个哆嗦,再看青衫客,竟然好似毫无察觉的说道:“那是当然,你师伯的修为更在为师之上。估计十年内有望冲击化神境。”
“什么?师傅?”时小明惊讶了,这句话明明是师傅方才已经说过了,怎么又说了一遍,“师傅,刚才那雷声?”
“雷声?”青衫客诧异的说道,“哪有什么雷声?”
时小明明白了。聪慧的他早已猜到这所谓天道不容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一个堂堂元婴真人,竟被天道硬生生抹去了记忆!而自己尚无任何察觉!时小明只感到一阵大恐怖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背心已经湿透一片!
“仙!仙!仙!!!”脑海中不断浮现这个字,可自己知道,这个字以后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口!除非……重塑仙道!
………………………………
0013。尚书古一
“徒儿,你怎么了?”看到时小明冷汗涔涔,清山真人不禁问道。他哪里想的到只是因为自己听到了一个“仙”字,竟然被天道抹去了一段记忆!
“没什么,师傅,徒儿有些累了。”时小明再也不敢向师傅提起这个禁忌,连忙说到。
“嗯,这五日的确是辛苦了你。”清山真人并未多想,手一摊,凌空出现一本秘籍。“徒儿,这本先天功是炼体初期的功法,你且回房细细观瞧,若有什么不懂,可以直接问我。这炼体法门虽然不乘大道,但却是修真的第一步,可不要怠慢了。”
“是,师傅。”心烦意乱的时小明恭敬的捧过秘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轩宇皇朝都城一深宅大院内。
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坐在太师椅上,捧着一本古书正瞧得仔细。老人未着冠冕,但一身华服却彰显了其地位非凡。这老者目光如炬,精神焕发。老者虽只是一界凡人,但在府中所有侍者眼中却犹如圣贤。
老者名为古一,乃是这轩宇皇朝礼部尚书,官拜一品。要说这轩宇皇朝,权力机构分为枢密院,中书省两大体系。枢密院掌武,中书省掌文,双方长官分别为元帅以及丞相。元帅和丞相乃是轩宇皇朝地位仅次于皇帝的存在,可谓位极人臣。而在元帅丞相之下,则是六部尚书。
这六部除礼部外,其他五部分别隶属于枢密院或中书省,受命于元帅或丞相。唯独礼部,独立于所有体系之外,自成一派。
说来奇怪,这礼部并无什么实际油水,也没有什么权力。但礼部尚书古一,无论是其他五部尚书,还是丞相或元帅,甚至皇帝本人都对他礼遇有加。每年为礼部所播款项甚至远远凌驾于其他五部之上!更有甚者,礼部一旦需要,甚至可以请动天下军马为其所用!
若说这礼部,官面上唯一的职能就是编撰史料。而古一除了坐在屋里看书或游山玩水外,完全没有参与过朝政,似乎毫不关心国家大事。这特立独行的地位与作风当然也会招致许多人的不满。但每次有人奏本弹劾,都会遭到皇帝,中书省和枢密院的联合镇压。要知道中书省和枢密院可是向来不和,唯独在礼部问题上才会少有的达成一致和无条件的支持。
礼部尚书的任命也着实奇怪,每一任礼部尚书的上任也跟其他官员完全不同。其他官员均需经过科举考试,一步步选拔提升才能走上仕途。唯独这礼部,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任尚书通过了哪怕最简单的举子考试,或从其他官员提拔上来!完全都是皇帝下旨任命,枢密中书二省共同作保。而每一任礼部尚书,都好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在被任命为尚书之前,从来没人听说过此人。
在轩宇皇朝近千年的历史上,礼部尚书一职时有空缺,最长的一次竟然超过了当时皇帝的在位时间!而礼部尚书也从来不会告老还乡,均是在位直至寿终正寝!
最近一次礼部尚书职位空缺一直持续到三十年前。三十年前的某一天,突然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忽然发现在皇帝下首,元帅和丞相身旁竟然并列多出第三个人。这人就是随后被皇帝直接任命为礼部尚书的古一了。
三十年前,古一只是个青年书生,貌不惊人,文质彬彬。三十年后,古一已垂垂老矣,但仍然神采依旧。三十年过眼云烟,若是石破天再世,看到古一的模样,一定会惊诧的发现他竟然就是自己于沙河中救起的书生!
这三十年,古一从来未上朝一次,时有离开都城远行,都是皇帝亲自派大内高手保护。除此之外,就是在自己的书房中饱览各种奇书轶志。
今天,古一正手捧着一本古书看的津津有味。这古书书页早已发黄,有些部分甚至已经发霉变黑。著书的年代早已不可考。书上文字也不似现今轩宇皇朝字体,龙飞凤舞,透着一股古老和沧桑。
古一的身旁站着一个妙龄女子。这女子年岁看起来也就二八。端庄秀气的面孔透着一股十多岁少女的青涩。如水般的秀发在头上盘成古典的样式,发髻上却插着一支带铃铛的簪子,端庄中透着一股顽皮。束身的白色长裙衬托出玲珑的身段,十六岁的年纪却已胸前饱满。薄纱的长裙隐约可见修长的美腿,那脚踝上还箍着精巧的镯子。那镯子上点缀着两三寸长的银亮链子,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好不美妙。
一柄宝剑背在女子身后,高挑的个头,柳细的腰,让这美人胚子看起来格外的英姿飒爽!
这妙龄女子静静的站在古一身旁,看着老者一页一页的翻着古书。她不说话,也不急躁,似乎在她看来,古一这慢腾腾的看书也有着一种韵味。
忽然,遥远的天边传过一阵滚滚雷声。这雷声似乎自万里之外而来,到得都城已然弱了很多。
听到这雷声,古一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那女子也秀眉一皱,背手扶剑,挡在古一身前做戒备状。
“无妨,依兰,这雷不是针对我的。”原来女子名叫古依兰,乃是古一的贴身侍卫,更是古一的养女。
“父亲,这雷有天道之音。”显然,依兰并非武林中人。能听得天道之音,必是修士!
“有人,提到了‘那个字’!”古一心中震惊万分,他也是少有的了解天道不容仙这一禁忌的人之一。虽是一界凡人,但古一身上的神秘太多,就连练气后期修为的依兰也完全看不透,“那个禁忌!总算有人开启了!”
望着雷声而来的方向,古一按捺不住的兴奋起来,他的双眼透出火热的神采,心道“无数年了!终于等到了有人拥有了成仙的机缘!”
“依兰,你可能探出这雷声源自何方?”古一问到。虽然神秘,但古一毕竟是个凡人,相隔万里,他又怎能算出这雷源自紫云山?
抬头默默感受了一下天道韵律,依兰说道,“父亲,应该是在东土紫云山附近,距此地足有万里。”按理说仅仅炼气后期是不足以推算得如此精准。但古依兰功法独特,对天道极为敏感,是以能做到以炼气修为便能推算出天雷所在。
“紫云山?紫云碧天门!”古一立刻就想到了整个东土修真界的魁首。“看来,有必要出趟远门了。”
………………………………
0014。礼部辞官
第二天,轩宇皇朝朝堂之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并非国家大事,但对朝堂的震动却非同小可:礼部尚书古一竟然上朝了!
古一不仅自己上朝,竟然还带了个女子。而这女子见了皇帝不仅不拜,竟然还携带者兵刃!要知道自从古一官拜礼部尚书,已经有三十年未上朝参拜了。岁月如梭,这满朝文武只剩下一小部分老者还知道这神秘的礼部尚书,绝大多数不惑之年的朝臣都是只知有礼部不知有尚书的!
看到古一大咧咧的坐在丞相旁边,身后还站着个背剑的妙龄女子,这满朝文武哗的一下炸开了锅!
虽然臣子们私底下议论纷纷,但却无人出面指责。能位列朝堂的臣子又怎能是妄言鲁莽的蠢货?没看见丞相和元帅都恭恭敬敬的站着不发一言吗?谁还敢近前参本?
“古爱卿日理万机,今日上朝,辛苦了。”龙椅之上,轩宇皇向古一客气的说道。看到陛下都对这个从来不露面的老头客客气气,这一朝臣子更不敢乱说了。
“呵呵,陛下客气了。老儿深居简出,整天无所事事,谈什么日理万机。倒是陛下终日为国事操劳,还需注意身体。”古一的语气很随意,但轩宇皇到是听得出来他语气中的关怀之意的确是真情实意。
话说这礼部乃是祖宗定下来的官口,整个礼部也没几个人,且尚书的任命极为不合常理。小的时候,轩宇皇曾对这礼部十分不忿,想着他日成帝,必会废除礼部。
直到轩宇皇登基称帝,跟随太上皇及元帅,丞相一同走进神秘的宗人府后,礼部的秘密才呈现在自己面前。
这宗人府乃是皇族最神秘的官署。只有皇帝本人,每任丞相和元帅才有资格进入。就连皇太子也只知道宗人府的存在,但若进去,轻则废黜,重则丢了性命!
和轩宇皇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宗人府根本不是什么皇家宝库。整个宗人府说是皇家密库,倒不如说是存放历代礼部秘史的书库!
一本一本的翻看着宗人府中记录的礼部秘辛,轩宇皇震惊了。整个轩宇皇朝上千年,在位六十七帝,从开国高祖大帝一直到自己这第六十八代,竟然处处都有礼部的影子!
一千多年前,前朝:东晋王朝崩乱,整个东土战乱四起。其时有大小诸侯三千七百八十四,军阀近万,草寇无数。东土凡尘狼烟弥漫,硝烟四起,连绵战祸持续了整整二十年。
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三千七百八十四个诸侯与无数军阀草寇纷纷起兵,与其他人相互杀伐,妄图一统东土。其中,轩宇高祖只是这无数诸侯中不起眼的一支。
高祖起兵后,很快便遭到周围各大势力的攻击。将寡兵乏的高祖皇帝迅速丧失了大片领土。就在高祖一筹莫展,且战且逃之际,于一小县内救了一波逃难的百姓。
高祖仁慈,不仅没有强征这些难民,更是将随军粮草分出一部分以资灾民。好人有好报,这波百姓中,一位名为古任的书生站了出来,自荐成为了轩宇王的谋士。
这古任不知是什么来头,但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加之经韬武略非凡,很快便助高祖打下了偌大的基业。且在一次遭遇战中,高祖惊讶的发现,这古任不仅能文,而且能武!
在那场遭遇战中,古任为保高祖所部突围,竟一人一枪冲入敌阵。只见枪舞银蛇,如电奔雷,数千人的敌阵竟挡不住古任的冲杀!
事后古任归来,一身白衣已染成了血色。身负重伤的古任自知时日无多,为高祖留下了九字锦囊和一句话后便撒手人寰。
这锦囊轩宇皇也看到了,只见上面写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而古任对高祖所说的话也被记录在册。临死之前,古任对高祖说:“他日陛下登基,古家后人若持信物前来,还请陛下赏赐个礼部尚书的闲职与他。”根据史册描述,这信物乃是一枚玉扳指。
古任去了以后,高祖谨记九字真言。终于夺得了天下,创立了千年不朽的轩宇皇朝。而高祖登基后,也常常记起古任临终前所说的那句话,但一直没找到古家后人。
直到高祖十一年,一个貌不惊人的青年书生竟然在早朝时间大咧咧的走进了朝堂!数万御林军,数百大内高手,竟然没有一人发现这平凡的书生!早朝时间,他就那样平凡的站在那里,微笑的看着高祖!
当高祖看到这青年书生的双眼时,他也笑了。虽然相貌完全不同,但从这双眼眸,高祖也一眼认出了,这就是古家的后人!验证过信物,高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设立了礼部,并任命那个青年为礼部尚书。从此,神奇的礼部就算是在这轩宇皇朝扎根了。
这便是轩宇礼部的由来。
翻看着宗人府的秘辛,轩宇王越来越震惊。
明帝三年,东海倭国进犯,轩宇水军全军覆没,兵马大元帅战死。礼部尚书古岚帅天下义士共抵倭寇,于汉城高丽县灭敌主力七百八十三万,倭贼退回海上,不敢再犯。
……
仁帝十五年,潮白江泛滥,殃及周边流域一百八十二县,赈灾致使国库空虚,恰逢瘟疫爆发,死殍无数。礼部尚书古风献药剂一副,服之瘟疫自解,功德无量!
……
宣帝七年……圣帝十八年……武帝二年……
整个皇朝六十七帝,期间大灾祸十二起,除成帝在位期间礼部尚书空缺外,其余灾祸均在礼部的主导下消弭!而成帝那一次,却是因为礼部尚书不在,酿成了举国大祸!
“礼部,古家……实乃我轩宇皇朝之幸也!”这是轩宇皇从宗人府出来之后唯一的一句话。是以虽然每朝每代,礼部尚书都特立独行,但轩宇王朝一众帝王均对这礼部古家尊敬有加。
今天,三十年未上朝的古一竟然来到了朝堂之上,这让轩宇王欣喜的同时又不禁有些担心――难道要发生什么祸事需要礼部出面吗?
“古爱卿,今次上朝有什么事吗?”轩宇皇问到。
“陛下,老头年岁已高,今天前来,是想向陛下请辞的。”
一句话震惊了皇帝,轩宇王只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要知道,历朝历代的礼部尚书都没有辞过官,从来都是挂着官衔一直挂到死,今儿个这老头发什么神经?
“爱…爱卿…难倒寡人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吗?”从宗人府出来以后,轩宇皇早已将礼部视为皇朝的定海神针。他怎么也想不到,礼部尚书辞官不作的先例竟然开到了自己这一朝!这在将来宗人府记录时,还不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昏庸无能的废物!?
“寡人不准!”想到这里,轩宇皇有些失态的脱口而出,但立刻调整了过来,“古爱卿还请三思啊!礼部乃是我朝的定海神针,爱卿更是寡人的栋梁支柱!如今爱卿竟然要离寡人而去,这…这…这让寡人如何是好!?”
“陛下多虑了。”看到皇帝真情流露,古一也不禁有些感动,说道,“陛下为国操劳,如今轩宇繁荣昌盛,四方太平,这均是陛下之丰功伟绩已。陛下实乃千年不遇的明主英君。”
“那为何爱卿还要离我而去?”轩宇皇不解的问到。
“唉…”古一叹了口气。“古家先祖蒙高祖皇恩,一直占着礼部这一闲职,空吃俸禄,直至今日已逾千年。现如今,古家需远行他方,不知何日才能归故土。是以老朽今日才向陛下请辞。”
“古家要离开了吗?”轩宇皇一愣,忙问道,“是否爱卿有什么难言之隐?若爱卿需要,寡人可举全国之力以助爱卿!”
“陛下言重了,实在是天机不可泄露。还请陛下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