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崎岖人生路-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了贷款二万元一事,耐心讲解了失信的后果和违约的责任。一阵沉默之后,李和阳表示出门筹款,并承诺明天还上逾期的贷款。

    “我们且信你这一次,如果再失信可不要怪我们不讲情面。”邱卫强说。

    “请放心,这次我说话绝对算数,明天一早你们来拿钱。”李和阳说。

    回来的路上,徐峰说:“你就这么相信他,万一明天跑了咋办?咱们这一次又是白来了。”

    “全家在外面打工,有一定的收入,还上贷款应该没有问题。以前失去联系总是找不到他,要是找到他这笔贷款或许早已收回来。”邱卫强说。

    “既然有钱,干嘛不当时还上,非要等到明天,还得咱们再去一趟,这不是成心为难我们吗。”徐峰说。

    “我估计他手头上的钱是不够,不管咋样,只要他答应还就有希望,明天早晨咱们再来。”邱卫强说。

    “总算有了盼头,明天一大早能收回贷款。”徐峰说。

    第二站是个体户杨俊华,他经营农机修理,贷款三万元明天到期,看看贷款能不能按时还上。到达时杨俊华的修理铺前已停放了四辆等待修理的农机具。火红的生意场面,使杨俊华来不及洗去双手的油渍,就赶紧连连致歉,说:“要不是你们的支持,我的配件怎能齐备,生意怎能如此红火,请各位领导放心,我这就来算账还款。”

    “你的贷款明天到期,我们来看看能不能把贷款还上,贷款要讲信用,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以后需要资金还可以大力支持。”邱卫强说。

    “钱我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没有时间去银行,最迟明天上午去还,不会耽误你们结帐,没有想到你们今天就来了,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又来一趟。”杨俊华说。

    “没有关系,收回贷款是我们的责任,辛苦点不算什么。”邱卫强说着给他算了贷款本息,出具了还款凭证,杨俊华拿来现金交了贷款本息。

    “看他多痛快,人一来就还清贷款本息,比那些人强百倍。”徐峰说。

    “很多贷款户还是讲信誉的,到期能够归还贷款,真要全都赖帐不还,咱们恐怕早已经失业了。”邱卫强笑着说。

    “下一站咱们去哪里?”徐峰问。未完待续
………………………………

第517章 经验交流会

    “他叫赵德山,多年前贷款一万五千元搞了一家超市,因不善管理最后倒闭,现在靠打短工度日,不过还算不错,贷款不欠利息,今天如果能把利息给了,给他重新办一下贷款手续。”邱卫强说。

    来到一家门前,邱卫强拍着门,出来开门的是一位妇女,看样子是赵德山的老伴。

    “嫂子,赵大哥在家吗?”邱卫强问。

    “在家,你们进来吧。”赵妻说。

    徐峰看到破旧的老房,知道他家经济条件不怎么样,屋子里慢悠悠地出来一个干瘦黝黑的男子。

    “在家呢,赵大哥。”邱卫强主动打招呼说。

    “我当是谁呢,原来商行的同志,来,进屋说话。”赵德山说。

    二人来到屋里,看到墙壁乌黑,窗户玻璃已经多年没有擦过,光线很是昏暗,有几件破旧的家具,当中支着一张旧的小木桌,上面的碗筷还未来得及收拾,从简陋的屋子和摆设以及桌上的碗筷,徐峰心里就有数了,又是一个持久户。

    赵德山似乎有点胆怯,但又不失礼貌,一脸无奈述说着自己的困难,最后说“你们放心,我年底无论如何一定还清。”

    “慢慢会好起来的,今天就是来和你商量这笔贷款的事,一时困难就先把利息付上,重新办里贷款手续。不然贷款逾期会加罚利息,那样你的负担更大。”邱卫强说。

    “行,这个我完全同意,谢谢你们对我的关照。”赵德山说。

    邱卫强随后给计算了贷款利息,赵德山从口袋里拿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付了利息。邱卫强又给他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赵德山在贷款契约上签了字,并连连点头表示谢意。

    回来的路上,徐峰说:“怎么给他放信用贷款,连个担保人都没有。到期不还收回来更加困难。”

    “没有办法只得如此,这也是历史遗留原因,当初他的超市形势不错,又是流动资金,所以用信用方式放款,谁会想到他会倒闭。唯一表现不错的不欠利息,但是像他这种情况,谁会给他担保,只得继续沿用老的方式。”邱卫强说。

    接下来又去了几户贷款即将到期家里,这些人很是客气。答应贷款到期主动归还,不用他们再来追要。

    这时,邱卫强接到接到支行通知,下午召开清收不良贷款经验交流会,要求办事处主任主管外勤工作副主任信贷员参加。

    “今天上午成绩不错,下午还要参加会议,咱们现在回去。”邱卫强说。

    “参加清收不良贷款经验交流会,他们一定有着不少好的经验。”徐峰说。

    “那是当然。可以学到许多清收办法,这个机会不能放过。”邱卫强说。

    下午,陈子豪邱卫强和徐峰准时来到支行参加清收不良贷款经验交流会。行长邵毅监事长李默然及几位领导在主席台前排就座,还有几位不认识,应该是兄弟县来交流经验的同志。

    见到人们到齐,做为支行领导,行长邵毅首先做了开场白:今年以来,市行紧紧围绕经营战略转型。把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创新清收方法,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多年的清收,攻坚战越来越难,剩下的几乎全是难啃的骨头,按常规办法清收,效果往往是不很明显。市行认真总结以往的清收经验,按照一户一策一企一方的清收思路,因事施宜,多方并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清非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良资产的存在,大大制约了商行的发展,为了更有效盘活不良资产。为此,市行专门组织了这次清收不良贷款经验交流会,由全市清非能手传授他们的工作经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并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确保支行清非工作的顺利开展。

    “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将会有效促进我市商行清非工作的顺利开展,清非工作会大踏步前进,所以说是机会难得,请大家要认真聆听。下面有大邑县商行清收小分队队长张茂起发言,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咱们大家热烈鼓掌欢迎。”李默然鼓掌说道。

    张茂起站起身向大家点头致意,随后开始发言,说道:“清收不怕山高路陡,盘活何惧风餐露宿。由于客观因素形成的原因,清收工作十分的艰难,经过我们平常清收工作,给我的体会是讨债的方法很多,但最终还是两个字辛苦,在清非过程中,我们是话没少说,路没少跑,气没少受,功夫没少下,不厌其烦,反复催收,虽然经过千辛万苦,但经过努力,最终如愿以偿,把不良贷款收了回来。要说这里面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简单说说春节前我们一天的工作。以便和更好的大家交流,抛砖引玉,更好的做好清非工作。”

    早晨,行长召集清收小分队面授机宜:“临近年关,正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返乡时机,这对我们清收小额不良贷款非常有利,今天大家牺牲星期天,不向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地进村,希望有所收获。”

    八点钟,清收小分队一行6人,驱车向30里外的后山进发,暖暖的冬日,稀疏的麦田,光秃秃的白杨树,一闪而过。

    后山村东西长约10里,800多口人分散在沟沟崖岔,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是全县最穷的一个村。市里下派的扶贫工作队曾经这样评论:交通基本靠走,照明基本靠油煤油,喊人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当年政府想帮农民脱贫致富,挑选60户养羊,建立畜牧专业村。采取从商行小额到户贷款的形式每户2000元,农民见不到现金,统一由乡政府派人到外地购回小尾寒羊,每只1000元,农民领羊时再签贷款合同。谁知品种羊水土不服,不到一年一部分死掉,幸存的也活得不怎么精神。加之后来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不允许放牧,村民们发不了羊财。一年期贷款还不上,每家只好续签一份借款合同,这笔款一拖就是4年。去年11月份拉网清收了一次,艰难收回20户本息计4万余元。

    九点左右,清收小分队来到欠贷户王强家,男人外地打工没有回来,妻子在家。张茂起说明来意,王妻赶忙解释:“上月已经还了1000元,剩下的1000元我心里也有底,卖给邻居养牛场的玉米饲料钱要回来,马上还清本息。不过,现在是牛奶销售淡季,卖不上好价钱,牛奶加工厂拖欠养牛场钱,他不给钱我也没有办法。”看着李妻的一脸无奈表情,就让她领着到养牛户家当面催款,而一旁4岁的小女儿以为要将她母亲带走,突然哇哇大哭起来,说什么也不去,没有办法只好作罢。

    面包车调头向王跃进家驶去,在路上,人们议论贷款户谁最赖?大家说,老村长王世宽最赖,至今连本带息还没还一分钱。来到王跃进家大院,50多岁的妻子双手揣在袄袖筒里,懒洋洋地说:“我老汉去地里修剪苹果树,今年苹果是小年,没有收入,等明年后半年苹果丰收了再还贷款。”农村人没有过完农历年,还是以农历说话。看看跟她也说不出个名堂来,等于浪费时间,只得扭头就走。

    来到村妇联主任刘玲的家,两个月前应承等6头猪卖了,一下子还清所欠的4000元本息。看到她家院墙根两圈猪栏已空,一窝小猪仔欢蹦乱跳时,大家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一次肯定能拿到钱。谁知大门落锁,家里根本没有人,但细心的发现,院门前的土堆有刨土新痕迹,说明主人刚刚离开。怀疑是不是车到村口时,有人给她通风报信了,队员孙建伟开玩笑说:“村子里没有发现消息树呀,怎么着快就知道消息了。”

    张茂起决定先到别的贷户家转转,然后再杀个回马枪来。车子径直开到贷户王卫红家,一个月前堆在房檐下的几十袋玉米不见了,卖掉啦。人们心中大喜,这回可有现钱了,收回贷款有了指望。王卫红一见清收小分队围在院门口,很要面子,着急说道:“不要站在大门口,到屋里面来有话好说。”

    来到屋里,王卫红赶忙借张茂起的手机用,拔通后喊道:“喂,你家的猪卖了没有?卖了,那好,商行的人上门收贷款,快把我的玉米饲料钱付了,我好还人家贷款。”

    原来,他把玉米卖给养猪的妹夫,现在猪已经卖了。说明钱已经到了手,为了能够及时收回贷款,张茂起马上安排队员开车紧跟,与王卫红一起到15里外的妹夫家取款,其余的人分头催别的欠贷户。未完待续
………………………………

第518章

    这时,贷户王玉珍来串门,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无意间和清收小分队撞个正着。王玉珍无退路只得答应还款,转身往外走,队员马上贴身跟上,王玉珍着急了,说:“相信我,不会遛掉的。”

    为了给贷户的面子,体现文明收贷,张茂起变了主意,没有让队员跟着去。说:“那好,望你抓紧回家取钱。”

    大约半个小时后,王玉珍果然返回,但手却捂在上衣口袋中磨磨蹭蹭,用狡黠的目光打量着清收小分队成员。说道:“我家很困难,假如能给我减200元利息,我就连本带息一下子还清。要不,我先把1000元本钱还了,剩下385元利息以后再说。”

    张茂起正色说道:“扶贫款利率是国家专门制定的,我们谁也无法更改,不可能做出让步。”

    “真的没有个商量?”王玉珍问。

    “不是没有商量,而是我们谁都没有哪个权利。”张茂起说。

    王玉珍在僵持中讨价还价,说:“200元不行,不行那就100元吧,不然就算了,反正银行有的是钱,也不在乎我这点小钱。”

    几个人在一边嘀咕,假如为利息再来一次,到时他家中没了现钱,不是还等于零。最后张茂起狠狠心定盘:“这样吧,零头85元我本人掏腰包给你垫上。”

    “中了。”见到张茂起这样,此时王玉珍才从一只口袋中掏出1200元,又从另一只口袋中掏出100元,递给抱帐本的队员。看来他早已做好了准备。不给抹零头就不还了。这个户就算清户了,自己却赔了85元。

    这时,跟王卫红去妹夫家队员取款回来,一来回一个多小时,原来他们又拐到别处取钱。王卫红家的2888元本息就这样一次结清。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12点,清收小分队决定先不吃饭,继续扩大战果,前往欠贷户赵建家。40岁的赵建3年前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现在视力仅有01。住的是不知建了多少年的老房,破烂不堪。有着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清收小分队去时,正赶上赵建两口子吵架,瘦小的妻子哭喊着要和他离婚:“穷还得病,要帐的比牛毛还多,这日子没法过了。”赵建面无表情。十分沮丧地对清收小分队说:“我也实在是没办法,这几年看眼病花了五六千元,都是亲戚朋友帮忙凑的。房子地基也打好了,就是没钱盖,孩子还上高中,每星期二十元伙食费,一到星期天,我们两口子愁得直想哭。这不。前几天乡民政所还给我申请办救济。现在都讲和谐社会,能不能不要到我家再要帐了,日后一旦有了钱会还给你们。”看到眼前破败情景。清收小分队不便再说什么硬气话了。心肠很软的孙建伟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不由自主地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但一想到此行的任务,害怕本末倒置,立刻清醒过来,把手又缩了回去。

    这时想起养猪大户妇联主任刘玲来。现在可能正在家吃中午饭,张茂起说:“先杀回刘玲家去再说。”

    十分钟后赶到刘家。刘的丈夫张梦和上高二的儿子正在平房顶上架电视天线,高高在上。招呼屋里坐。刘玲一腔怨气说:“猪卖了是不假,但因为传禽流感,从前毛猪35元一斤,现在跌到18元一斤。而我家猪又得了重感冒,6头猪贱卖的,少卖2000多元,连饲料钱都捞不回来。为了活路,又抱回了一窝小猪娃,贷款就指望明年吧。”

    张茂起不依不挠地说:“大年三十前我们还要来,没有多的,总有少的,不能让白跑一趟,这样总可以了吧。”

    唇枪舌剑,一来二去,刘玲最后答应:“在村里干的一年工资还没有领,大概一千元吧,领下全给你。”

    正在商洽当中,突然从大门外传来一阵吵闹声,人们怀着好奇冲了出去,要看个究竟。只见张梦把一个70岁的老太婆按倒在地,夺掉她手中的斧子,一下子抡到半空中,令在场的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太婆咋这样对他,难道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可有话好好说,也不能这样把老人按倒在地。

    老太婆躺在地上挣扎着哭喊着:“你们都来看,我大儿子打他妈哩,三个儿子都不养活我,我今天就是要找政府人去告状。”原来是这样,几个人连忙上前劝架。

    母子两人继续厮扯着,儿子含泪用瘦弱的身体挡父亲,低声吼道:“不要打我奶奶了,多丢人。”又低头伸手拉奶奶:“先回家去吧,人家是商行来咱家收贷的,不能让人家看笑话。”左手臂上两道血口子渗出殷红殷红的血,在冬日阳光下格外刺眼,老人见状哭泣着离开了。

    主客彼此都一脸尴尬,张茂起感到没趣,这个时候还能说什么,赶紧发动面包车一溜烟跑了。快出村口,又心不死,拐到老村长王世宽家。一进院子就扯嗓子大喊:“老村长,老村长。”老村长老婆出来迎接道:“刚从地里回来,正吃饭哩。”

    老村长端上一碗玉米面糊糊,就着咸菜正往嘴里扒,说:“要不嫌弃饭差,吃上一口农村饭。”不等清收小分队开口老村长主动说:“2000元贷款今年没指望,明年这个时候保证还清,苹果明年是大年,产了2万斤果子没问题,往年果汁厂好果才2毛钱一斤,今年落果子都收到3毛钱一斤呢,我有指望,能把2000元本利利索索给你就算不错啦。”

    队员杨新宇插言道:“人家村民没多的有少的都有表示,你老村长不带头不说,还放言不交利息,国家可没有这个政策吧。”

    老村长犟道:“我给村里干了几十年,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难道顶不住几百块利息钱。”

    宗卫松接上茬:“银行可没有将功折过一说,何况欠贷款是你个人的诚信问题,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干,早还你早安生少背利息。”

    不管怎么说,王世宽就是没有钱,大家看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今天不会有啥希望,不能在他这里干耗着,起身要走。王世宽送到大门外,见有几个村民在小卖部门前晒太阳,他来了情绪,手指舞划提高嗓门:“就是县委书记来了,我也要强拉他吃我一碗湖涂面,看看农村真实模样。干了一辈子落个连贷款都还不起,羞人呀。”一名队员赶紧关车门,王世宽的满腹牢骚随寒风而四处飘散。

    告别王世宽,七拐八拐来到王根道家。正在和儿子商量如何讨要工钱一事。父子俩两台四轮拖拉机一冬给铝厂拉矿石,6000元运费没讨回一分钱,厂方总是一推再推,父子俩为这事一筹莫展。

    “不怕你们笑话,现在不要说还贷款,就是想打官司要回工钱的钱都没有,到了这份上我还能说什么,不是我撒赖,实在是没有钱还。”王根道无可奈何地说。

    曾经打赢几场官司的宗卫松给父子俩支招,不是没钱打官司吗,要么就直接找法院院长要求法律援助讨工钱。要么找报社记者曝光要工钱,年底正是讨薪热门话题。实在没辙了,就用下下策,就用纱布裹住双腿装残废,架着双拐,可怜兮兮的,在前面挡住厂长的小车,老婆和儿子趁机打开车门钻进去不下来,不出半天功夫,工钱就能拿到手。

    听到这里,儿子赶忙拉住宗卫松的手,象抓了棵救命稻草,说:”大哥,你和我一起讨吧,把钱讨回来,贷款本息一次清,另外再给你500元好处费。”

    王根道白了儿子一眼,说:“人家给你个棒棰你当针。”又当面质疑:“这最后一招,是不是太损了,我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拿不出手。”

    儿子搭话说:“以无赖对无赖,听说有的民工讨不到工钱还跳百货大楼呢。”老王父子俩的劲头是鼓起来了,检验是否有成效,就看下次收贷是否顺利了。

    王家的蒸红薯刚出锅,热呼呼的香气诱人,由于刚才给出了招,能有要回工钱的希望,王根道很是高兴,急忙招呼几个人吃红薯,由于太饿了,几个人没有再客气,拿起来便吃。宗卫松一气吃下去两个,噎住了,气换不上来,脖子涨得通红,十分滑稽的样子,惹得全场人一阵好笑。

    后山的清收行动就暂告一段落。清收小分队向一个目的地15里外的马家店村进发。途中车子停在马路边一小饭店,一人一大海碗烩面,两个凉蒸馍,不一会儿狼吞虎咽风扫残云般解决了,此时已是下午三点钟。

    马家店村在国道边,也是当年放的扶贫款,30户9万元是扶持发展蔬菜专业村的。谁知当年冬天一场大雪,把塑料大棚压坏,把围墙压倒,老本赔个精光,第二年还不了本仅付清了息,一拖又是四年了。未完待续
………………………………

第519章

    清收小分队来到欠贷户马春明家,见到他们到来自然知道意图,是为了贷款一事。∈↗,他告诉张茂起,冬闲时节,村里人多到10里外的县城打零工,回来就得天黑以后了。要想找到他们,只有等他们回来。

    “天气寒冷,他们又不在家,你们不要瞎跑道了,就在我家里等。”马春明说。

    “那敢情好,只是又要麻烦您了。”张茂起说。

    “没有问题,我先给们联系一下,看看有在家的没有,如果有就让他们过来,毕竟是欠国家贷款,还不上也应该有个说法。”马春明说。

    随后操起家中的电话通知人,因和邻居串接,时不时地断线,一边重新拨号,一边骂这个破电话。实在不耐烦,就直接拨出腰间的扶贫手机打。所谓扶贫手机,就是两年前农业局和移动通信公司联合推销给农民兄弟的,一次性预交3年800元话费,手机白送,声称为农民走向市场抓信息方便大优惠,美名曰扶贫。但功能少,信号弱,接听声音小,马春明又是骂起这个破手机。

    等人间隙,马春明开始大倒苦水:“当年贷款4000元,一背四年下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本想今年有个好收成,能够还点贷款,谁知秋后连绵大雨,又是卧棚又是墙塌,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就差拿根绳上吊了。明年收了秋庄稼,赶快卖掉先还贷款,少背点利息。”看得出来,老人并不是不想还贷款。只是遇到天灾没有办法归还。

    说话间。欠贷户高仲伟进来接过话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