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大牢。
毛遂见的命令很快便得到了执行,在这三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面前,工人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抵挡的装备,可是面对武装部队,杨世成等人却也不甘示弱,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争取合法权益的运动竟然会招来部队,他们的心中无疑充满愤怒,可他们依旧保持着一个希望沟通的心态,毕竟他们不想要造反,他们想要的只是能够活的好一点而已,所以他们很快便把工厂区里的工人组织起来,准备派出代表去跟军队的将军们谈一谈,看能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结果却可想而知,对于他们这些大宋兵士来说,谈判这种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见到有人从工厂里出来,便立刻举起手中的火枪准备进行攻击,见这些人身上没有带着武器,这才把手中的火枪放了下来,可手上的动作却不慢,立刻冲上前来将工厂派出的代表给抓了起来,有些人甚至还对这些代表拳打脚踢,极尽侮辱之能事,以发泄自己要从驻地赶到这里不爽的心情。
可这一下,工厂之中看着这一切的工人们不由真的发怒了起来,从头到尾,他们都不想把事情闹大,始终希望能够跟昆山府的大人们有一个良好的谈判来解决这一切的问题,可是现在这些士兵竟然一点都没有把他们选出的代表放在眼里,甚至还拳打脚踢,连一句话都不愿听,这让这群刚刚从农村出来的工人们心头都燃起了熊熊怒火,杨世成尽管心里还希望可以进行和平谈判,成功救出杨老三,可是面对愤怒到极点的工人们,杨世成显然没有了约束的方法,很快,这些工人们便拿着工厂里的钢叉、钢枪、钢块冲了出去,数量多达两三万人,那么多人涌了出来,立刻便被士兵们发现,训练有素的昆山府驻军立刻调转枪头,将火枪对准了这些冲过来的工人,这些士兵,本就是从海外战场上刚刚退下来的,面对工人们的袭击,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慌乱,很快便将子弹装进了枪管之中。
一轮射击下来,立刻有两三百人倒在了地上,此时安置在四百米之外的炮兵营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在指挥官的命令之下,三十门大炮齐声作响,大炮飞跃过火枪兵的头顶,如同雷神之锤一般砸在了地面上,一时之间天摇地动,如同世界末日一般的场景让许多工人丧生与火海之中。
可此时这些场景并不能吓倒这些工人们,愤怒的情绪让他们根本就注意不到周围的焦土和散落的尸体,此刻他们的眼中只有那瞄准他们的士兵,脑海里只记得刚才这些士兵是怎么凌辱那些被他们尊敬的工人,此刻的他们,只想要复仇,一轮炮击之下,又有两三百人倒在了地上,可冲出来的工人也越来越多,此时第二轮枪响爆发,紧接着又是两三百人倒下,工人们依旧保持着冲锋的姿态没有任何的改变,此时冲在最前面的工人已经距离军队阵地不足三十米左右的阵地,他双手一用力,奋力将自己手中的钢叉扔了出去,在一道优美的弧线之后,那钢叉直接扎在了一名士兵的脸上,整个颅骨被锋利的钢叉贯穿,那士兵便也倒在了地上。
而这是,后面跟上来的工人们也纷纷将自己手中的钢叉投掷出去,不过威力却并不算大,他们没有进行过什么专业的训练,只不过因为经常跟钢铁打交道,所以比寻常人力气稍微大上一些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投掷标枪的攻击方式,对于人的素质无疑有着十分高的要求,所以一轮投掷足足上千支标枪,可命中的不过一百支不到而已,而这其中还有不少只是擦伤,或者等到了敌军阵地时依然没有力气,只是伤到了士兵,真正杀死的,不过三四十人而已。
不过尽管如此,这对于工人们来说也已经是足够鼓舞士气的胜利了,毕竟这足足三百米的道路上,只有他们在不停的死亡,而士兵们却是毫发无伤,这种状态下,对于工人们来说,无疑有着很大的压力,而经过这一轮投掷,工人们的士气立刻大涨,紧随而来的两万多工人立刻发挥出全力向着军阵发起冲锋,而最先的那一批人已经开始与士兵们开始了肉搏战。
这是一支充满了战斗荣誉的军队,面对即将扑上来的反抗者,他们没有丝毫的畏惧,身处在后方的长枪兵立刻穿过火枪兵之间的缝隙顶了上来,在这些手持着四米多长的木枪士兵保护下,工人们除了将自己手中的武器扔出去之外,根本就无法靠近躲在长枪兵身后的火枪兵,而此时,双方之间的距离只有四米左右,火枪兵在长枪兵的保护下,可以肆无忌惮的射击,并且准度惊人,即便只是闭上眼睛,一枪也必然能干掉一名工人,这场景,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而在军队身后的,则是将近六百人规模的骑马队,他们的手中拿着大马士革的弯刀,胯下则骑着来自中亚的高头大马,这让他们的身高将近有两米左右,他们从两边杀出,将那些妄图想要绕过步兵方阵的工人全部杀回到了包围圈之中,很快,工人们的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一千人,在这场极度不平等的战斗中,工人们的血性也很快被激发出来,两边无法继续进攻,撤退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此时他们和军队离得太近了,如果撤,则必然会被士兵们追着打,到那时,已然没有士气的工人们就更不是军队的对手了。
所以他们只好继续向前追,站在最前面的人面对长枪,只能用手中的武器敲击这些长枪,在好几个人的同心协力之下,有许多长枪都被砍成了两半,在经过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后,工人们总算在这密不可挡的长枪阵中撕开了一个口子,拿着手中的东西,呼喊着各地的方言便冲了进去。
而此时火枪兵们也已然放下了手中的火枪,从腰间抽出了长刀开始跟工人们打起了肉搏战,到这个时候,阵型已然是荡然无存,工人们的数量优势立刻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他们三个跟一个士兵打,尽管士兵的力气和战斗技能要远高于一般的工人,可是架不住群狼环伺,很快士兵们开始出现了伤亡,骑马队也很快便被多余的工人们包围在了中心,而工人之中又分出了一波力量,立刻向着炮兵营冲锋而去,到这个时候,工人们的胜利已然是近在咫尺了。
战斗持续了三十分钟,最后军队的统帅眼看着自己的士兵数量越来越少,而援军却迟迟没有赶到,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工人们自然想要追上去,可此时工人的伤亡已然到达了三千人左右的规模,在嚎叫声中,他们最终停止了脚步,毕竟军队就算再溃退,若是真的死追上去,那么剩下的骑马队完全可以用放风筝的方式将他们给耗死,再加上这群工人的战斗热情,完全是通过愤怒而燃起的,见到敌人开始撤退了,自然那火焰也慢慢熄灭了,此时再看到躺在地上的无数尸体,那高昂的士气便也迅速低落下来,许多人纷纷趴在自己的同乡身边哭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很常见,可是一下子死那么多人,却真的很难受得了。
而另一边,撤退到二十里之外的军队们,在简单的修整后,立刻派出斥候向着昆山府的市中心而去,一路上自然遇到了许多出城的客商,在回到市中心时,更是被上万名市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血液和慌乱,这一下,昆山府中立刻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而关于工人们举兵造反的消息也很快穿了传来,这一下,毛遂见自然是更加愤怒,同时还有些惊恐了,这些军队,理论上来说可并不是他的部曲,之所以能够调动,完全是凭借着他的威信和在昆山府的人脉而已,现在一下子死掉了将近五百人左右,这可都是帝国的精锐,这一下,事情自然也是不可能瞒住了,再加上昆山府两百多万张嘴,很快,这件事情就从江南一路传到了汴京城中,沿途百姓更是道听途说,流言也越来越离谱,到最后等传到徐清耳朵里时,已然是昆山府沦陷,城内百姓尽数叛乱了。
这样的消息自然让徐清很是震惊失措,而等他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时,徐清就更加震惊了,他原本虽然也担心资本家过于压榨劳动力会不会导致工人阶级发动暴力运动,可那也只是担心而已,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应该在十年以后发生,可却没想到,人类的社会变化竟然如此之快,昆山府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便把这些农业人口全部转化成了工业人口,并且在思维上,也从原本的小农经济变成了城市化的思维,从而导致了工人运动,这让徐清真的有些措不及防。
而且当消息传到他这里的时候,已经距离那次镇压失败过去了整整十三天的时间了,在这十三天里,工人们安葬了因为反抗而死去的工人,同时他们的思想也在这悲伤的气氛中被再一次改造,原本他们只是想要把杨老三放出来,然后改善一下生活条件而已,而现在,看着这满地的坟茔时,他们的要求已然改变了,与此同时,他们的遭遇也在文人的笔下很快传遍了整个昆山府以及周围的城市之中,对于他们的遭遇,鄙视者有之,同情者有之,这一下,阶级的对立立刻便被凸显出来。
在资本家的眼中,这些工人的行动显然是大逆不道的,毕竟是有违法理的,那些工厂都是他们的资产,所有工人也都是自愿加入工厂工作的,怎么现在鸠占鹊巢就能那么理直气壮的,不想工作就走啊,凭什么把他们的工厂给占领了呢,而另外一些知识分子和底层百姓则对于这些工人的遭遇抱持着深切的同情。
毕竟他们的处境与这些工人们也是十分的相似,每天都过着行尸走肉一般的工作,在流水线上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没有任何的保障,也没有任何的乐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个时候,有一群跟自己相同处境的工人站出来反对这不公平的状态,这自然让其余的工人们心中升起了一丝丝的同情,而还有一部分人,则在同情中,更有那么一些支持在其中了。
这样一来,许多地方的工人们也纷纷开始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起来,既然别人能够反对自己的雇主,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呢?当这样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底层工人阶级的社会状态立刻发生了改变,工会这个保护底层阶级的组织,开始在各大工厂中开始迅速出现,原本单打独斗的工人们开始出现了名为工会的组织,虽然这些组织十分的简陋,甚至都没有什么规定,可是这也标志着工人从今以后单独面对资本家压迫的时代,开始过去了。
而也在此时,增员昆山的部队已然抵达了目标地点,从周围各路调集来的总计两万人的大军将整个重工业区团团围住,就等待着朝廷的一声令下,便会将这里的所有人全部铲除,夷为平地,一场事关民心的大局正在缓慢铺陈打开。
(本章完)
………………………………
第340章 340。东南骚动
可徐清眼看着如此,却并没有能力阻止,对于徐清来说,这是工人运动的开端,可对于大多数官员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造反而已,工人和农民在他们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底层而已,显然,此时的宋朝官员们就如同工业时代的英国一般,对于这些忙碌在工厂之中的工人,定下了一个与农民相同的定义。
可他们却忽视了农民和工人之间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农民相互之间几乎是完全独立的,他们的劳作不像现代的农业十几个人便可以将上千公顷的农地照料的非常好,此时的农业还非常的原始,一家一户的耕种才是这个时代农业的写照。
而工人则完全不同,当工人阶级在这个社会上诞生的时候,他们便是成群结队的,并且在压迫面前,很快便组织起了工会,有组织,这是工人与农民最大的区别,而只要有了组织,那么一个阶级的力量就会被彻底团结起来,就像农民兵和正规部队一般,在战斗力上,农民与工人就有着十分巨大的差距,并且这差距也已然在这一次的反抗中体现出来了。
若是两万农民向着军队冲锋,最有可能的结局便是在死亡数量超过三百人之后,整个团体就开始溃散,而不是像工人们一样,在自己损失三千人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溃退,而是十分顽强的与士兵们进行激烈的战斗,这便是组织的力量,在一个共同目标的号召下,工人们可以发挥出全身的力量去共同实现一件事情,这便是两者之间最为巨大的区别。
除此之外,在知识性上,此时的农民自然是不可能跟工人相比的,农民生活在乡村之中,对于知识的渴求天然的就不如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工人,毕竟农民之间,即便一个勤劳一点,另一个懒散一点,双方的生活条件并不会差很多,且即便再劳作,农民也没有什么上升空间,想要成为地主,那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可以造就的,而是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达成的目标,而能够用百年的时间来打造自己家族未来的人,无疑是非常稀少的,所以农民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上,相比起工人就非常的弱。
而工人则完全不同,生活在大城市中,工作在大型工厂里面,上千人的操作,以及组织的诞生,就必然会产生领导者以及工人阶级之中的阶级,在这个组织中,你只要通过努力,便能获得更好的待遇,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种提高水平的速度,或许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便可以实现,时间的缩短,自然让工人们对于创造财富的热情要比农民高得多,而这样的热情便会让工人们去关注更多的时事和工作技巧,这些东西,全部来自于知识,所以普遍来讲,工人阶级要比农民阶级更为知识广泛,这句话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知识上的优秀加上组织的团结,这让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都处于底层的阶级就有了十分不一样的战斗力,农民喜欢单打独斗,而工人喜欢团结一致,在这种状况下,军队与工人的厮杀自然是十分的惨烈。
当两万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冲入重工业区的时候,区域内整整六万民工人此时早已经在组织这个共同思想下变成了战士,三千名工友的死亡让他们对于大宋朝失望透顶,而在集体的气氛之下,许多原本只是想追求权力,不希望发动暴力的人们也纷纷开始加入到组织中来,工人之中战斗的热情开始越来越洋溢,而另一方面,经历过战斗的工人们开始纷纷整理出军队的攻击方案,以及他们在战斗中出现的错处,并且这些错处很快被综合起来,随便便传达到了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组织学习能力,这也是工人阶级相比起农民来说更为优秀的一个领域,在这种全体工人一同讨论的情况下,许多军队的攻击战术都被他们这群门外汉讨论了个便,而还有一拨人,则在加班加点的建造新的武器。
这里是重工业区,冶炼业、制造业自然在这里也设有许多的工厂,虽然没有火枪这样的火器,可是制造一般刀剑的钢水还是十分充足的,这些人虽然以前没有打造过武器,可是工人阶级的学习能力无疑是十分强大的,再加上这工厂之中的工人有许多已然是熟练工了,打造锅碗瓢盆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机器操作也都十分的熟悉,在这些熟练工人的操作下,一大堆武器便很快被打造了出来,当军队开始向重工业区开进的时候,他们已然是人手握着一根长矛,腰里还插着一般短刀了。
这次的战斗,虽然军队依旧还拥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已经再也不是如同七天前那一场战役一般是一面倒的屠杀了,掌握了锋利武器的工人们拥有着完全不逊色于军队的组织能力,在这样的战斗下,双方之间自然是十分残酷的,仅第一天的战斗,工人们的伤亡便达到了四千人左右,而士兵们的伤亡则在一千四百人。
这样的一个数字,大大震惊了整个宋朝的朝野,要知道此时的宋朝军队已然不是历史上那支孱弱的军队了,在经过韩琦、狄青两代人的整治以及科学院研发的新型武器帮助之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虽然还没有达到鸦片战争时期上万人便横扫中国的状态,可也已然是一支远超农业时代军队的正规军队了,像这样一支两万人规模的军队,便是驻扎在菲律宾,便可以压制住整个菲律宾三大岛所有的反抗武装,这就是现在宋朝军队的实力。
面对这样一支军队,即便是一个殖民地王国,想要抵抗也必然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里仅拿鸦片战争来举例,清王朝为了对抗大英帝国的贸易战争,前前后后从全国大概调集了三十万左右的军队,而应战的英**队不足两万人左右,最后的结果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的,那就是英国仅仅只阵亡了上百人,便逼迫清廷不得不签订下不平等条约,从此也开启了中国那段被受屈辱的近代史。
这便是现代军队与农业军队之间巨大的差距,而面对这样一支军队,工人们竟然能够杀伤宋军多达一千四百人,整整四个小时的战斗中,竟然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崩溃,这简直让所有宋朝官员都惊掉了下巴,唯有徐清留下了一声叹息。
他很清楚的知道,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差距,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特别的意外,在开战之前,他曾经不止一次的希望朝廷可以和这些工人们坐下来谈,可他的这番话却并没有人愿意去听,现在倒好,一战下来,非但没有把这些反抗工人镇压下去,反倒是打出了他们的威风,这个结果,简直比死了一千四百名士兵还要让徐清头痛。
对于现在的工人待遇,徐清心知肚明,可是面对工业化的时代,徐清尽管非常可怜这些工人们的遭遇,可他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改变这一切,毕竟徐清不是神,他不可能让资本家们自动放弃到手的利益然后把这部分利益让给工人们,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谁都希望自己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商人们的眼中,这些工人简直比奴隶还要听话,即便让他们工作到凌晨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怨言,甚至还有无数人抢着想要这份工作,在这种状态下,在商人们的眼中,这些工人简直就是温顺的绵羊。
商人们或许会把自己的利益度让一部分给那些群狼,以保证自己绝大部分的利益不受损害,可面对绵羊,谁又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度让自己的财富出去呢?谁都不会的,徐清的威望尽管再高,可在利益面前,照样可以舍弃,犹如二战之后的丘吉尔,不就被立刻从首相的位置上给丢了出去?
在利益面前,没有谁能够超脱,徐清也是如此。
所以对于工人们的处境,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并不代表徐清不知道工人们如今所遭受的一切到底是何等的悲惨,那简直犹如狄更斯小说中的伦敦一般,生活在充满老鼠的臭水沟里,随时可能会被不知名的疾病夺走生命,全身上下没有任何一处是干净的,全年都浸泡在充满了煤灰的房子中,天空之中总是下着酸雨,房子像是被白蚁啃食过一般坑坑洼洼。
孩子们拿着沾满无数人畜粪便的泥球作为玩具,不到十岁便死去了父母亲,孤儿院里人满为患,老人院里空无一人,死神不停的收割着廉价的生命,上帝站在资本家的那一边不屑的看向工人们那肮脏的容颜,仿佛那玷污了上帝创造他们时的尊严一般。
这便是如今的宋朝工人所处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如果你还想让他们爱国爱君,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还苟且偷生,只不过是没有第一个出头的人而已,而现在,出头的人站出来了,并且还抵挡住了第一波的攻击,此时的杨世成,顿时化作无数沿海地区工人们心中的精神灯塔,原本寂灭的心也顿时火热起来。
工人阶级这一动,牵动的就不是昆山府一地的百姓了,而是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整整四千万人口的心神了,在这一块地方,自古以来便是人烟稠密,自从工业化以后,那更是富庶繁华,远超宋朝任何一块土地,当然这里的工人数量也远远超出其他地方,所有工人加在一起,大概有四百四十万左右,如此众多的工人,充斥在各大城市之中,不停的为这个帝国创造着惊人的财富,而得到的只有可怜的薪水和数不尽的病痛,在这种状态下,有一个人,一个群体反抗成功了,这顿时让许多工人们心中生出了重新做人的感觉。
谁都不想当牛做马,之所以在这里刨地,只不过是因为无路可走而已,而现在,昆山工人运动犹如灯塔一般,照耀着他们前方的道路,一时之间,东南地区许多工厂纷纷陷入罢工状态,并且提出条件,必须要释放昆山府被抓工人,以及赦免这次工人运动的所有人,同时工人待遇提高工会这个所有工人们共同的组织在杭州府成立,不过因为宋朝此时已经进入了管制状态,自然也不可能有多地代表汇聚杭州。
不过尽管如此,这次工会会议依旧成功召开了,这伙人为了躲避当地捕快的追捕,全部都躲到了西湖的一艘小船上召开了这次会议,并且在第二天便颁布了他们的要求,除了以上三点之外,他们还要求工人也必须有权参与当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