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官员一直都在限制着奴隶贸易的人口,把更多的岗位让给自己国家的人,不然这些资本家凭什么要用这些还需要发工资的人?直接雇佣奴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现在竟然还要和这群人谈判,这对于毛遂见等人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当欧阳修说出要好好跟这些工人们谈的时候,毛遂见一个没忍住,便把自己的抱怨讲给了欧阳修听,欧阳修听过之后,想了一想说道:“毛大人,我朝之所以进行工业化,非为几家之得失,也不是单单为了国富民强而已,若百姓暗弱,国家再强又有何用?徐大人曾经说过,我朝之所以要推动国家工业化,乃是为了全民之福祉,而非为大族商贾所服务的,这一句话,想必毛大人必定听过吧?
既然如此,这些工人也是我大宋之子民,为何我等却要把他们比作域外之民一般对待呢?难道在毛大人的心中,我朝子民与番邦子民已然是如出一撤了吗?想必不是吧,那么就请大人收回这番话,别再宣之于口如何?“
欧阳修的这番话让毛遂见立时有些哑口无言,倒不是真的说不出话来了,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毕竟在他的心里,这些工人确实跟这些奴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给他惹麻烦的重点对象,只不过一个是在一块区域里惹麻烦,伤害自己而已,另外一个则是在整个昆山惹麻烦,难受他罢了。
那些奴隶们其实也很不好管理,毕竟他们的一生等于是没有了任何的希望,工人们尽管辛苦,可在朝廷政策的支持之下,虽然不能笑着活下去,可还是能够活下去的,并且只要聪明一点,勤奋一点,升职加薪什么的,也是有希望的,不像这些海外奴隶,是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
他们的子女凡是出生就必须经过雇主的同意,不然就会被打掉,如果私自生养孩子,孩子刚一出生就会被直接扔进海里,而这些出生的孩子,只要一长大,就会被逼着签下卖身契,之所以要等到长大,自然不是因为这些雇主们好心,而是朝廷规定,所有海外奴隶不得在尚且不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卖身契,其中第一个情况就是还没有长大的时候,这些资本家们为了躲避这条法令,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在他们十五岁的时候,便把他们带到自己的面前,然后让他们“自愿”签订卖身契,至于自愿的形式,就是把即将签订契约的孩子父母绑在后面的绳索上,只要孩子不签,那么后面绳索下的木板就会被撤走,吊在上面的人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便会死去。
这样的手段无疑是十分残忍的,而那些孩子们也只能在这种情况下签订了契约,可是这些孩子的痛苦往往只是开始而已,若是这些大宋朝的工人还能活到四十岁的话,那么这些奴隶能够活到三十岁便已经是长寿的人了,所以他们大多在十六七的时候便会被雇主抓起来配种,犹如养猪场里的种猪一般,将男女们关在一间巨大的房子里,让他们交配,随后便把男女分离,接下来生孩子,便是女人后半辈子的全部任务,为了让这些十六七岁的妇女们尽可能多的生孩子,他们的手段无疑是十分残忍的,有的人会在一个女孩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的几天之内,便安排一个强壮的男人,让他们两个共处一室长达三天的时间,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刚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来说,会有多么巨大的伤害。
还有的人则会更加残忍,他们嫌弃这些女人生起孩子来无法像母猪一样一生生一大堆,便让许多假郎中去研究怎么让妇女一次性可以生多胎的办法,还有婴儿的死亡率过高的问题上,这些资本家们也十分懊恼,便让这些医生们直接在这些妇女身上抛开一个巨大的洞,然后把孩子直接拿出来,这间接导致整个宋朝的剖腹产技术得到空前的提高,婴儿死亡率也快速下降。
不过所付出的代价,便是这上万名奴隶妇女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这手术台上,这无疑是十分悲惨的事情,医生在对待他们的时候可不会像对待那些宋朝女孩们那样温柔,甚至有许多人根本就不愿意对这些即将迎接新生命的母亲使用麻药,许多人便在这种手术里痛死过去,术后感染死亡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这些奴隶妇女,是完全不被当做人来看待的。
而那些男**隶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从八岁开始便要在矿山里面不停的工作,一天能够见到白天的时间最多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剩下的时间要么在煤矿里,要么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然后等到成年之后便开始更加繁重的体力工作,其中强壮的人会被安排去配种,弱小的人则会很快被这强烈的体力劳动所淘汰,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家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生育率的原因,就是因为矿工、铁路工人这些职业实在是死亡率太高了。
所以提高生育率便是重中之重,而即便这些男**隶没有因为事故死亡,在充满尘霾和剧烈运动之下,一般一个男**隶的存活时间,也不会超过三十年的时间,所以当那个孩子长大十五岁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而选择签下契约的时候,往往他的父亲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年好活了,而他们的母亲此时也已经三十岁左右了,生育能力的飞快下降,自然也让资本家们放弃了他们,而把更多年轻的妇女送进了生养孩子的牢笼之中,而至于这些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则被送到了昆山府品质最差的妓院之中,以最为低廉的价格去卖身。
而服务的对象,正是昆山府超过一百万的工人们,毕竟这样的妓女,只要有一点钱的人都是不会去享用的,也只有工人这个同样属于底层阶级的行业,才会去这些游馆之中度过一个还算温暖的晚上,这便是奴隶们的一生,绝对要比工人们惨得多,他们说过什么么?从来没有过,这些工人们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这让毛遂见怎么受得了。
(本章完)
………………………………
第345章 345。变幻莫测的政局
欧阳修和毛遂见两个人价值观的不和让他们很难谈到一起去,欧阳修同情这些工人,而毛遂见则认为这些工人是在得寸进尺,自己明明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容忍他们的胡作非为了,却没想到越是骄纵竟然还让他们骑在了自己的头上,若不是知府没有权利调动军队,毛遂见还真的想把周围各路的军队全部调集起来,将这伙叛军给全部歼灭了事。
另一边的欧阳修和毛遂见不欢而散之后,也是一肚子的气,那些奴隶的生活,欧阳修可不想管,他只知道这些工人是宋人,是大宋的子民,怎么可以把他们放在奴隶的视角去看待他们?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思路,所以欧阳修立刻写了封信,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到了中央,信中的主要内容,便是为工人们说话,希望能够开放更大的谈判内容,让工人们可以获得更多一些的权利。
欧阳修的这封信传到中央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欧阳修竟然会在抵达昆山十几天的时间里态度变化如此之大,而欧阳修的这封信也很快刊载在各大报纸之上,一时之间,对于工人们的遭遇,同情者有之,不屑一顾者也有之,不过总的来说,无疑是同情的人在增加,他们这些读书人,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对于工人们的生活处境确实知之甚少,只觉得他们跟农民一样有吃有喝,有房有妻女,虽然过的不算好,可也不至于差,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活的如此生不如死。
这让许多人的态度纷纷得到了转变,这一派人,很多都跟欧阳修一样,是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对于自己同民族的同胞,保持着非常大的热情,认为宋人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统治世界乃是合乎天意的事情,也正是站在这个角度,对于工人们的遭遇,他们无疑是十分同情的。
而还有一派人则是极力反对欧阳修的提议,这些人以韩琦为首,希望朝廷能够派兵围剿这伙叛匪,韩琦带头出来提出这样的建议,自然让包括徐清在内的所有人感到惊讶,毕竟韩琦现如今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了,可是在军队中,在朝堂上的威望依旧很高,收复燕云的功劳即便是皇帝在见到韩琦的时候也得客气几分,而韩琦也很聪明,平日里也不上朝,大多时间都逗留在汴京的官邸之中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从不管政事,这次竟然第一个率先出来反对与工人的和谈,不得不让众人感到震惊。
对于韩琦来说,到了他这个地位,确实不应该再进入政局之中搅闹天下,而且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于那些工人的遭遇,韩琦的心中其实也非常的同情,可是在读书人之前,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士族。
他出生在一个山东最富有的家庭之中,家中田亩多达万顷,仆役更是成千上万,而在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后,因为韩琦的关系,韩家没有像其他的家族那样选择抱残守缺,继续抓住农业这点底子不放,而是选择跟随徐清的脚步进入到工业的世界中去,凭借着韩家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十二年的时间里,韩家的资产依然能达到了宋朝最富有家族的前十位,在各大沿海城市拥有无数的工厂、海港、仓库,这些地方都充斥着无数的工人,而其中就有不少已经参与造反了的。
这样的暴乱,直接导致韩家今年的利润变低,而韩琦作为现金韩家的掌舵人,尽管他不想管,可面对上百名韩家嫡系子弟的央求,他能怎么办?他是韩家培养出来的,当了官就得在为百姓服务之前,先为自己的家族服务,这是一个他无法去做选择的决定,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便是此中含义,所以尽管韩琦的心中对于那些工人的遭遇十分同情,可他却必须站在自己家族的立场上,去反对这样一件事情。
而在整个宋朝的朝堂之上,像韩琦这样的人拥有大量资本的家族非常的多,这也很正常,每一个国家在他刚刚崛起的时候,往往都是顶层掌握权力的人率先开始拥有更多的财富,因为他们在原本的社会中就掌握着最高的财富,到了一个新的社会,自然也能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像英国的王室一般,在远古时代他们是部落的酋长,等到罗马时代他们是英伦半岛上的诸侯,中世纪时代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上帝的守护者,英格兰的国王,再到工业时代,英国的家族及其企业便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这便是一个社会的规律,除非爆发类似法国大革命一般的暴动,掌握权力的人一般是不会变的,就像意大利的大家族们,意大利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在2006年的时候将全国的财富榜中的人物与三百年来存在的家族相互对比,发现现在意大利排名前十的首富,几乎与三百年前没有任何的改变,依旧是这几个家族在统治着意大利的经济,进而影响政治、宗教、文化以及意识形态。
这便是权利带给人的好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上无数的人,即便明知道想要获得权利的道路是如此的坎坷,可依旧有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向着这条道路发起勇猛的冲锋,便是因为只要你站到了那里,所能获得的将是你付出的百倍以上。
宋朝的官员们自然也是如此,一个时代向着另外一个时代过度的时候,不要指望人性有多么的美好,在法律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在权利兑现成金钱还不需要受惩罚的情况下,谁不愿意去兑现呢?很少,大概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就如同想要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找到一滴水一般困难。
而宋朝的官员们无疑掌握着十分庞大的权利,他们虽然不像欧洲的贵族那样世袭罔替,可是他们的权利却要比他们大得多,毕竟他们所统治的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大帝国,而不是欧阳那样的小邦国,在如此巨大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下,他们所摄取的财富无疑是非常惊人的。
尤其是对于革新派来说,在徐清的带领下,许多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都投入进了工业化之中,当时的他们无疑是充满了热忱,想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的,毕竟那个时候,谁都不会想到徐清所主导的工业改革竟然会如此的成功,可后来,随着他们的财富以百倍增加,年龄也日益增高,福留子孙的念头自然而然便从心底冒了出来,这一次工人运动,许多的工厂虽然明面上是什么什么公司开的,可背后大多有他们的股份,公司一垮,他们的利益便受到了损害,所以韩琦登高一呼,立马吸引了无数人涌入其中,声势之浩大,让赵昕也不得不去倾听。
这便是朝廷中的另外一派,可以说他们是既得利益派,也可以说他们是资本主义派,反正对于那些工人,他们只希望工人能够成为工厂之中的一个工具,除此之外,不要增加任何的负担,面对这样强硬的态度,支持欧阳修的人们也纷纷强硬起来,原本在他们看来,这只是同情而已,并不会有什么样多余的情感,毕竟他们一辈子也不会经历这些工人们的生活,他们的孩子也不会,他们生活优越,享受着一切现代社会最为美好的事物,早上有报纸看,早餐吃,中午也可以坐在大学教室或者是舒适的办公室里悠闲的办公,他们的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然后成为学院的学生,享受跟自己一样的生活,他们对于工人的同情,只不过中层阶级对于底层阶级的可怜罢了。
而现在则不一样了,以韩琦为首的资本家们强硬的态度让他们这些知识分子也很是难受,要知道他们的生活虽然十分优越,可除了极少数特别优秀的人可以供职于朝廷之外,其余大多数人都是要进入公司或者是各地的集团工作的,而这些资本家,便是他们未来的老板,在看到他们如此对待工人的时候,一股唇亡齿寒的感觉,和阶级同胞的感觉油然而生,原本的可怜顿时化作了愤怒,许多年轻学子便也开始纷纷给报纸提供稿子,大肆抨击这些资本家的所作所为。
两方的争斗此起彼伏,朝堂之上的争吵也是没完没了,老一代的官员们大多在工业中投有资产,所以绝大多数都站在了资本家的立场,而年轻的官员们因为刚刚跻身官场,错过了投资的最佳时间,当然也因为他们的权利还很小,所以找他们办事,贿赂他们的人还很少,所以他们大多站在了工人这一边,希望通过这次工人运动的和谈来获得一定的政治资本,当然还有一部分年轻官员则是站在了资本家的一边,他们为的,就是单纯的升官发财了,而让徐清既感到意外,又不感到意外的便是朝堂之上所剩无几的保守派们,几乎全部反对资本家们提的要求,希望善待这些工人。
之所以说出乎意料之外,是因为保守派一直以来便跟革新派是敌对的关系,从来都是革新派说什么对,他们就说什么错,即便几员大将都被赶到了朝野之外的地方去了,这样的声浪也是不时的传来,甚至还有人在当地作诗来嘲讽朝堂之上的诸公,徐清自然是被骂最多的那一个,这对于徐清来说也一点不意外,所以他们会选择跟一部分少壮革新派站在一起,不得不让人感到意外。
而之所以又说不意外,则是因为保守派确实有反对资本家的理由,保守派之中,绝大多数都是拒绝工业化的,从而在工厂之中,他们占据的分量非常的少,可以说农业才是他们的主体,而现在让工人们的待遇变好,保守派为的并不是真的帮助工人们,而是希望通过拉高工人们的待遇,然后降低资本家们的收入,从而削弱他们的力量,这就是保守派们的想法,这无疑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只要能够这些革新派官员们难受的事情,他们就要去做,从本质上来讲,他们跟原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至于跟少壮革新派站在一起,他们没有丝毫的压力,所谓政治,不就是勾心斗角么,在这里,今天的朋友明天就会是敌人,而昨日的敌人,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他就不会是朋友,变幻莫测,这才是政治让人感兴趣的原因。
朝堂的分裂让人看的目不暇接,年老一代的改革派化身为资本主义的桥头堡,拼死反抗着时代的潮流,而保守派则带领着少壮派革新人选择支持工人们的利益,这让徐清仿佛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明明应该进行革新的人选择了最为保守的方式,而明明应该是保守一派的人却选择了未来的趋势,这让徐清和范仲淹两人都感到无比的荒诞,而这荒诞,就发生在他们的眼前,让他们无从选择。
可在这件事情上,不是说不选择便能不选择的,他们两个人身为全国除皇帝以外最为位高权重的两人,国家发生的所有大事,他们都必须要拿出一个肯定的意见,连模棱两可都不行,这也让他们两个很是纠结,若是考虑现实,徐清自然希望将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悄然解决就是了,可是顾忌到事情的隐患,以及对这些工人发自内心的同情,徐清还是希望能够给欧阳修更多的权限让他去跟工人们进行谈判,以能更好的解决这一次的问题,然后给未来做下一个范本,以让这样的阶级矛盾可以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状态之下,而不是变成一座火山,将这个国家烧成一片焦土,到那个时候,谁都活不成,犹如法国大革命一样,长达一个世纪的革命,给法国带来的只有灾难和国势的衰微,最后谁又得到了什么呢?
什么都没有。
(本章完)
………………………………
第346章 346。对谈
最后徐清的态度最终让资本家们稍稍放缓了态度在工资待遇上提供了一些些的让步,虽然微不足道,可这起码也是一个进步,谈判可以慢慢来,只要先恢复工人生产,让所有工人先回到工厂之中开始工作,其余的事情可以慢慢谈。
朝廷内部得到了一个结果之后,立刻便将这个结果通过快马传送到了远在昆山的欧阳修手中,在八天之后,这封关于开放条件进行谈判的命令便到了欧阳修的手上,看着上面提供的条件,欧阳修心里虽然不太满意,可依旧十分的兴奋,对于这些工人来说,能够让生活好上一点就是一点,拿着这样的条件,他也有信心跟这些工人们进行谈判了。
谈判的日子很快就敲定在了三天后,之所以是三天后而不是立即审理,乃是因为欧阳修还需要去牢房里面审问那些发起运动的人们,如杨世成等人,他希望通过跟他们的交流,得到一些其他地方或者是人所不能给到他的信息,阴森的地牢之中,充满了工人们的身影,足足一万多人,差点将整个牢房都给挤爆,昆山府监牢从来没有一次性接待过如此众多的客人,并且对于这些犯事的工人,监狱里的管理者还不能苛待他们,欧阳修已经下达了明确的命令,在审理结果出来之前,所有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必须要关照,如果有生病的甚至还要请大夫来看,平日里吃饭也是有肉有菜,日子过得简直比在外面还要舒服。
除了牢房有点阴暗潮湿之外,可以说没有一处不好了,再加上他们也知道此刻监牢外头正有无数的工友为他们摇旗呐喊,所以刚开始已经心如死灰的人此时也恢复了生的希望,所以当欧阳修来到这里之后,并没有多少悲伤的气息,两个牢房之间甚至还隔着栅栏在轻声的交谈着,一旁的监狱捕快也不管,任由他们交流,一派轻松自在的样子。
欧阳修穿过杂乱的人群,在士兵的保护下来到监牢的最里层,这里关押着整个昆山府等级最高的罪犯,其中,便有这一次工人运动的最大首领,杨世成,此时的杨世成浑身上下拴着无数的锁链,被捆在牢房之中寸步不得行动,一旁专门放着一叠碗筷,位置正好放在他的嘴巴下面,可以让他勾着吃,除此之外,全身任何一处地方都不得被移动。
这样的安置方式,是整个宋朝最为严格的管理措施,杨世成的所作所为,让宋朝直接损失了一万多名战士,无论如何,他是不可能继续活下去的,毕竟只要他活下去,那么大宋朝的威严就会一落千丈,这是任何封建帝王所不能忍受的,杨世成也知道自己这次是不可能活着离开这里了,心情倒是非常的放松,或许是已经受够了这人世间的一切,此时的他倒是十分的坦荡,见一名身穿绯红色官袍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杨世成也只是懒洋洋的倚靠在墙角上,看着欧阳修,一言不发。
欧阳修此时也看着杨世成,眼前这个年轻男人的样貌并不出众,属于放在人堆里根本认不出来的模样,此刻脸上满是胡渣,让他的下巴变成了一片青色,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囚服,并没有什么被鞭打的痕迹,显然,欧阳修的命令遭到了贯彻,即便是这个匪首,也没有受到十分严厉的虐待,只不过尽管此人长的十分普通,可通过欧阳修的了解,这一次工人们之所以会团结一致发动暴乱,便是因为杨世成在其中发挥着作用,通过他的努力,让重工业区六万名工人团结了起来,从而给宋朝军队带来了十分重大的损失,这样的人,尽管样貌在怎么平凡,欧阳修也不敢轻视。
此时外面的狱卒从监牢外面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在了欧阳修的背后,欧阳修坐在椅子上看着杨世成,在他的身后和身旁,则是一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