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徐清在这个方面也没有什么想法,他只是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上,尽量满足这些工人们的要求,比如说一些的工作时辰规定在五个时辰以内,超出时间要算加班费,然后每一个人一个礼拜必须要安排一天休息,然后工人们的住宿问题,可以拥挤但必须要保证干净,以及厂房之内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这些条件并不算苛刻,花掉的钱也不会特别的多,毕竟资本家们早已经在这些工人的身上赚足了金银珠宝,这些改善的条件付诸实施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

    可即便是这样的要求,徐清的提议也依旧被众人所推翻了,此时的资本界,商人们早已经凭借着强大的财力渗透到了朝廷的各个角落之中,许多官员,干脆就是商人们的代言人,背后接受着商人的馈赠,在朝堂之上则为商人们办事,这些官员自然不愿意让徐清的提议被通过,所以千方百计的阻挠,还在市井之上散步徐清的谣言,以显示出徐清懦弱的一面,希望徐清的提议能够被撤销。

    若是只有他们这一伙人在背后搞鬼,或许事情还不会变得越来越糟糕,毕竟商人们崛起的时间非常的短,士大夫们依旧在政治上拥有十分高的地位,愿意拉下脸来为商人们效劳的士大夫们,大多都是一些没什么本事的人物,希望能够拉住几个商人,来为自己的后半生谋福利而已,这样的官员尽管多,可大多都是没有什么权利,品阶也不高的官员,中央朝廷的决策,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听命的份没有命令的可能。

    之所以徐清的意见被推翻,其实主要还是其余宰相们的反对,这才造成了徐清的想法被搁置,他们不同意徐清想法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这样做影响太大了,全国的工人如今可不止两百万,总是大概在五百万左右,现在两百万人站出来想要获得一定的权利,若是他们同意了,那么剩下的三百万要不要给他们相同的权利呢?

    是必然要给的,那么即便是生活条件上的便利,其影响的也必然是五百万的人口,这样的影响面积对于宋朝来说,太大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生活标准,这理论上应该是由商人和工人之间去商谈的,若是朝廷私自帮着商人们决定了这一切,那么工人会怎么想,对他们会不会有不公平的呢?

    这些都是他们需要考量的东西,而在这种种的考量之下,最终徐清也是没有了话说,这毕竟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一个刚刚从封建集权制向着资本主义转变的国家,在这种国家里,指望朝廷能够尊重工人的权益,并且保护他们,无疑是十分艰难的,要知道,即便是后世的西方列强,真正诞生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的国家,正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苏联,而为了抵抗赤色对欧洲的侵蚀,欧洲各国才不得不紧跟着苏联开始建立《劳动法》体系,以保障劳动的生命安全和一切权利。

    这个时候,已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了,从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诞生到真正的劳动法出现,足足花费了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其中牺牲的人们根本就无法用一个数字来定义,那将会是一个远超二战死亡人数的数字,而徐清在刚开始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才会单纯的去提出这个方案,等到被否决之后,徐清才猛然知道,自己终究违背不了社会的规律,没有足够的牺牲,就不要妄想权利的让渡,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本章完)
………………………………

第343章 343。谈判

    朝廷的决策很快便定下了基调,用边谈边风化的方式逐渐将这些工人们安置下去,这无疑是现在最好的办法,而另外一边,则加紧从西南、中南、西北等地调集部队开始集结,以备不时之需,总数大约在三十万左右,再加上汴京城附近的三十万军队,总计六十万左右,这么多的军队在手,朝廷才算是有了点底气,而谈判便也正式在昆山府开始了。

    原本朝廷在谈判人选上,自然是希望在民间拥有崇高威望的徐清去,凭借着他的威望,即便那些工人们心中再如何痛恨,面对徐清,他们终究还是会听进去一点他讲的话,可是徐清的态度却让赵昕犯了难,最后便只能从内阁中重新选了一名参知政事去代表皇帝谈判,身为副宰相与这群工人谈判,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十分高规格的待遇了。

    而此人,正是徐清的好朋友,欧阳修。

    如今的欧阳修,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小谏官,自从徐清入三司使之后,便对全国开始施行工业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碰到了许多顽固不化的家伙,这些群体或许是地方上的庞大势力,又或者是一些手可通天的豪门大族,还有的则是散步在天下八方的王室公卿,他们的手中无一不是握有广阔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在当地拥有着十分强大的势力,徐清要想改革,就必然要从他们的手中夺走一部分的土地和人力,以此来扩建城市,充实人口,并且提高他们的农业税,用农业来发展工业,这是每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国家都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旅程。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一个国家在进行工业化的时候,都会导致农业人口大规模死亡,新中国、印度、苏联,还有当年的美国、英国,全部都是如此,或许身为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三年自然灾害,可这在全世界并不是只有中国经历过这个时代,像印度和苏联这样的后发国家,基本上在他们步入工业化的过程中,也都经历过这个时代,并且死亡人数以及比率都要远远高于中国,而其中印度在付出了上千万生命之后,直到如今都没有完成工业化国家的建设,从这一点上,新中国的建设能力确实是非常优秀。

    而此时的宋朝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自然也要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如此强大的地方势力,来硬的肯定是不可能的,先不说当时的宋朝根本没有抵抗辽金两国的实力,便是对农民起义部队,宋朝的战斗能力也是不怎么样,在这种状态下,想要硬来,无疑是在找死,赵祯也不可能同意,当时这件事情让徐清无比的头疼,也就在这时,欧阳修出现在了徐清的政治生涯中,帮了徐清这个大忙。

    之所以说出现在政治生涯中,是因为欧阳修此时已然跟徐清是老友了,只不过一直以来大多相处的时间都是纵情于山水,很少讨论天下大事,尤其是政事,这也是因为徐清是行政官员,而欧阳修是监督官员,两边若是走的太近,总会给人一种结党营私的感觉,所以后来二人相处的时候,几乎是只谈家长里短,并且一定要有其他官员也在的情况下,以此来保证二人的清白不被玷污。

    这样的时间大概总共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而这次欧阳修主动来找徐清,却是没打算带另外一个人,在这次谈话里,欧阳修便告诉徐清,说他愿意帮助他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无疑是让徐清非常感动的,他此时已然在朝堂上待了有一年半以上的时间,自然知道,欧阳修所谓的办法,无疑就是弹劾这些占地的官员们了,这同时也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徐清也很清楚,若是欧阳修那么做了,那么天底下想要杀死他的人或许全部扔在汴梁河里,能把整个汴梁水道给堵住也说不定,在这种状况下,欧阳修愿意来帮助自己,无疑是把自己的政治生命堵在了自己的身上。

    而对于欧阳修这样的决断,徐清也是十分佩服的,毕竟对于官位,欧阳修不能说没有追求,可他之所以干这件事,却绝对不是为了追求官位,当时的徐清才刚刚被委任为三司使,可以说即便是听他讲过最多论述的赵祯,也不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他的身上,甚至在庆历新政中,他的位置也排在范仲淹、韩琦等人的身后,相当于是给他们打辅助的,对于他的未来,也不像现在一样,被那么多人看好,那时的他与其说是权倾朝野,不如说是赵祯的一次实验罢了,失败了也就失败了,并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在这种状况下,谁都不能说徐清的改革就一定成功,而只要失败,那么从徐清到一系列跟他做事的人,就都会在政治生命上走到尽头,在这种情况下,跟着徐清,更大的可能不是升官而是丢官。

    以欧阳修的能力,若是为了求官,他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一场豪赌呢,他完全可以凭借着自身的能力稳中求进,一步步向上攀登就是了,毕竟后世就算没有徐清的存在,他还是当到了整个谏台的最高长官,官居正三品,跟着徐清去闯,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冒险,可欧阳修还是选择了徐清,这其中,必然是视天下存亡为己任的想法占据了重要性的作用,不然欧阳修是做不到这点的。

    最后徐清接纳了他,自此之后,长达两年的时间,欧阳修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再也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美髯公,也再也不是那个文坛领袖,纵情于山水,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欧阳修了,而是一个深耕于所有世家心中,恐怖如夜叉一般的恶魔。

    短短两年的时间,欧阳修弹劾的人数多达一千四百余人,相当于每天都要弹劾两个人以上,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是各个地方门阀派系的家主或者是重要成员,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震动了整个朝野,并且所有的弹劾,欧阳修都能够拿出确实的证据,以证明他们违反了国家的律法,而在这过程中,欧阳修整个人也快速的消瘦下来,那时的他已经是三十五岁的人了,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足三个时辰,几乎只要一醒来,就是俯首在各大卷宗之上,调查着这些地方豪族的贪污弊案,这段时间里,遭遇的暗杀行动更是数不胜数,欧阳旭身边的随从也从十个人增加到了五十个人,以保证他的安全。

    而靠着这个政绩,让他很快便从一个谏官升职到了谏台的首长,随后在五年的时间里,成功从谏官系统中脱颖而出,成为参知政事,掌管监督之责,负责谏台、刑部、文阁等部门,成为了宋朝七个副宰相其中一个,同时因为他这段打老虎的历程,也让他在百姓中间获得了极高的名望,可以说仅次于范仲淹、徐清等人,非常的了不起。

    所以当另一边身处在昆山府的工人们在听到朝廷将派出一位副宰相,且是欧阳修跟他们谈判的时候,也颇是有些激动,一方面是激动于欧阳修的威名,另外一方面则是激动于朝廷的看重,让一个名满天下的副宰相来跟他们这些工人谈判,若这都算不重视的话,那么也没有再重视的行为了。

    抱持着这样的想法,两方之间的敌对情绪便开始慢慢下降,不过徐清却知道,朝廷派出欧阳修,只不过是想要稳住这些工人们的情绪而已,并没有给他什么权利让他跟这些工人们谈判,所能答应的最多便是将杨世成等主犯从诛九族改为杀一人,然后将其余从犯从死刑变成流放,跟着起哄的群众从流放变成十年以内的有期徒刑而行,这便是欧阳修手里可以用来谈判的资源,看得出来,朝廷根本就不想跟他们商量,现在工人们有多高兴,未来的愤怒就会有多大。

    不过愤怒到底会不会爆发,还是要看欧阳修的操控程度以及朝廷的举措是否得当了,若是能够顺利,或许这场运动会被慢慢压下去,可若是不顺利的话,或许工人们的反叛声浪会更加扩大,到时候别说是欧阳修了,便是自己上,或许也力不从心。

    而此刻正在昆山府谈判的欧阳修,心里也是无比的复杂,从汴梁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花了十余天的时间,欧阳修总算是抵达了昆山府,在欧阳修到的第一天,他便受到了十分热情的接待,其中绝大多数人是工人,以毛遂见为主的官员们反倒被挤在了一旁,这些工人们簇拥着欧阳修下船,沿路一直都在他的旁边说着近日里发生的事情,旁边的卫兵想要把这些工人们挤开,以免冲撞到欧阳修,却被欧阳修阻止了,他这一次来,一是为了安抚地方工人百姓,二来也是为了调查一下这些工人们到底是为什么要干这种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的事情。

    造反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工人们说这不是造反,可在满堂诸公看来,这就是造反,而且是大规模的聚众造反,欧阳修身在朝堂之上,又不像徐清那样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自然也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对于这些工人们的所作所为有着十分强烈的疑惑感,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这一次代表朝廷来到昆山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谈判,而是想要更多的认识这些人的想法而已。

    在工人们的介绍下,欧阳修很快就了解到了这些工人们的真实想法,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他还走访了不少当地工人们所住的宿舍,紧接着又去了一趟监狱,把杨世成找了出来谈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群人,真的不是在造反。

    之所以欧阳修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这群人并没有像那些造反的农民一样,在占据了一个城市之后便开始大屠杀,然后**掳掠无恶不作,这些工人们并没有那么做,整个昆山府依旧完好无缺,街上除了行人少了一些之外,欧阳修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妇女在街上被人给侮辱,这些行为,在一般被占领的城市中比比皆是,可在这里却没有,城市除了缺少一点生气之外,哪里都不像是一座被造反起义军队所占领的城市,这是欧阳修之所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的主要原因。

    其次则是在看过这些工人们居住的宿舍后,欧阳修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象过人类竟然还能住在这样的地方,他从来没有当过地方官,一直便在京城上班工作,在那里,即便是农业时代的房子,也基本上都是独门独栋,有院子篱笆墙,即便是再穷的人家,两栋房子还是有的,而在汴京城中的现代房里,也大多是窗明几净,很是宽敞舒适,所以在见到这样的房子时,他着实震惊了一下。

    那是人类根本不能想象的房间,一个房间大概只有十二平米左右,高三米左右,房屋只有中间有一道不超过三十厘米的走廊可容人们穿过,两边就是钢床,一共有三层,每个人分到的空间甚至不足五十厘米高,在床上甚至连弯腰坐起来都很难做到,犹如潜艇中的床一般,房间里面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小的通风口,里面非常的黑,并且不通空气,充斥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房子里面的被子床褥基本都是黑的,上面沾满了灰尘和螨虫,整个房间之中犹如一个狭小的毒气室一般,恶心的让人根本走不进去。

    而这些宿舍,便是工人们居住的地方,这样的房子,遍布整个昆山府,大约有二十万间左右,按照平均每间房六个人来算,也就是一百二十万人,相当于昆山府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样的破楼房里。

    这个答案让欧阳修不由沉默,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今天不造反,明天也会造反!

    (本章完)
………………………………

第344章 344。意见不合

    这让欧阳修在几天之后的谈判中不由沉默了很多,他本就不是那些贪官污吏,对于权利,也不像其他人那么渴望,虽然如今已然官居副宰相之位,可他平日里还是很喜欢与友人把酒听风,揽明月入怀,歌颂诗词等风雅之事,对于百姓的遭遇,也总是抱有深切的同情,现如今见到这些工人的生活如此窘迫,对于欧阳修来说,自然是生出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

    再加上在所有高官之中,欧阳修无疑是受徐清影响最深的人,他们两个人从进士时便成为了好友,早年间徐清能够从温州沉冤得雪,欧阳修可以说是付出了全力,而后来回到中央之后,欧阳修也是帮着徐清的改革马不停蹄,可以说对于徐清的想法他是最为认同的,之所以在朝堂之上无法跟徐清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也只不过是一个寻常人,无法超脱历史去看待问题罢了。

    这也不能怪欧阳修,就像一个现代人,你问他中国22世纪将会遭遇的最严重的事情是什么的时候,你去问一百个人,很有可能一百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一个国家未来将会遇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经济学家可以从经济角度告诉你国家未来一百年的困难是什么,而人文学家告诉你的答案绝对会跟前者不同,而历史学家、哲学家、普通工人、学生告诉你的答案,也会不尽相同,这便是历史的不可确定性。

    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未卜先知的人,不是没有,但却非常的少,并且他们的预测,也只不过是几率大一些而已,能够预测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世界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百年时间的跨度,这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就像西班牙不会想到自己纵横世界的无敌舰队,会被一个叫做英国的国家给彻底击溃,就像英国也不会想到原本是自己殖民地的美洲大陆竟然会在一百年后成为世界的霸主,还有十九世纪的中国,怎么也不会想到所谓的天朝上国,只不过是自己活在了梦里而已,欧阳修也不可能想到,所谓的底层工人,竟然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对于徐清的言论,自然会有所怀疑。

    而现在,当他看到这一切之后,他对自己原本的想法已然产生了怀疑,虽然他自己也是统治者中的一员,可他不像韩琦等人,出生于豪门大族,基本上从来没有干过什么重活,甚至连农田都很少看到过,从小便是锦衣玉食,对于底层百姓的辛苦是一点你也不清楚的,而欧阳修则跟他们这些人不一样,他虽然说不上是起于微末,可出生上来说,确实不可与韩琦等大族相比,放到现在,也顶多是个中产阶级而已,所以自然而然便能看到许多穷苦百姓生活时的惨状,对于底层百姓,也有着十分深切的同情。

    后来为官之后,因为文采斐然,成绩优异,便被朝廷直接留在了中央做京官了,而且还是清官,此处的清官并不是清廉的意思,而是清贵的意思,所谓清官,便是不用干活但地位高尚之官,可以说欧阳修的官路是十分顺畅的,也正因为如此,自然也让少了去地方蹉跎的经验,这样悠闲的京官生活便让他保持了一颗朴素的赤子之心,而不像许多下放过的官员一样,吃过苦头,在当地也受到过不少的打压,平日里还要孝敬上官,日积月累之下,便是再好的官,也被这繁文缛节、官官相护变成了官油子,欧阳修没有遭遇这一切,所以对于老百姓受到的苦楚,他也有所感受,而不是像其他的官员那样,对于这些处境,已然麻木了。

    对于这些地方官来说,这些工人们完全就是在小题大做,全天下日子过得惨的人多了去了,这些人说着自己的日子过得比在农村还惨,可就怎么不见他们回去呢?还不是回去了之后连地都没有了,这放以前的年月,就是可以直接等死,或是去做山贼度日了,而现在,他们这些城市里不仅收容了他们,让他们不用去山里趴窝,还可以享受城市里的公共服务,大小公园也从来没有禁止他们入内,这些公园,可都是城市里的纳税人交钱修的,这些工人可是一分钱都没出。

    可只要一到晚上,这些工人们便把整个昆山府二十多个公园全部占领,然后直接当做睡觉的场地,昆山府的捕快从来没有抓过一次,总是让他们安心睡觉,为此昆山府接到的投诉都不下一万多封,全部都被毛遂见给压了下来,这难道不比在山里落草为寇好么?

    现在竟然还要造反,在毛遂见看来,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好心当了驴肝肺。

    再说了,要说惨,他们这些人还能比在昆山港搬货的外邦人惨,这些来自于各大殖民地的外乡人,被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卖到全世界各地去,其中有不少也到了昆山府中,从事着最为贫苦的工作,住着的地方环境要比这些工人们恶劣三倍以上,他们还能六个人一个房间,那些黑奴们完全就是十几个人住在一个大通铺里,什么通风设施都没有,并且这些人,压根就没有工资,直到他们死,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永不休止的工作,而这样的人,在整个昆山府大概有四十万以上。

    而在整个大宋,数量则达到了三百万以上左右,这还只是登记在册的,至于那些偷渡来的,就已经无法考证了,按照杭州府的调查来看,当地的奴隶实际人数大概要比登记人数多少两倍以上,如果全国都是杭州府一般的状况,那么也就是说海外奴隶的数量在整个宋朝境内大概有七百万到八百万之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其人口规模已经与工人阶级几乎持平了,而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的生活条件简直恶劣到如同地下水道里的老鼠一般了,可他们像这些工人一样无理取闹了吗?

    起码这些工人不想干了还能走,这些奴隶可是连走的权利都没有,而且工人们还有工资,有基本的人权,并且为了保证大量的失地农民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至于上山落草为寇,或者是在城市中成为流浪汉,像毛遂见这样的有为官员一直都在限制着奴隶贸易的人口,把更多的岗位让给自己国家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