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受到强烈的打击,到时候就不是一门出问题,而是三门都要受到强烈的威胁了,可是面对王駋的命令,他们只有服从,一声声锣鼓吹响,东西两门的骑兵开始动作起来,而此时北门的炮兵部队也已然做好了迎接骑兵们冲锋的准备。
不过虽说是准备,骑士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作为炮兵,他们的身上根本带不了什么重型的火器,最多就是一把长刀而已,身上也只是穿着布衣,这都是为了能够携带更多的炮弹所设计的,此时面对拉瓦尔品第火速冲过来的骑兵,除了阵前几道小小的壕沟,还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拉瓦尔品第骑兵的东西了。
平原之上,骑兵称王,这句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尤其是对于这些锡克族人来说,骑马打仗是他们生下来就会干的事情,从古代开始,他们就因为干旱而只能南下印度次大陆抢劫那些富饶的城堡,也因此他们可以说是整个印度最为善战的民族了,称他们为印度的普鲁士丝毫不为过,现在平原加战马,面对只是拿着长剑、长刀的炮兵部队,王駋都已经能够想到这次冲锋之后的结果了。
(本章完)
………………………………
第370章 370。拉瓦尔品第攻城战四
当拉瓦尔品第的骑兵插入炮兵阵地的时候,勇敢的炮兵战士们纷纷依靠着粗长的跑动和马车抵挡着骑兵们的冲锋,这是最伤人的一击,而马车和炮筒则可以很快的让他们的速度慢下来,等到骑兵的速度慢下来之后,炮兵们便拿着手中的长剑向着战马的身体,骑士的小腿刺去,而骑士们也拿起弯刀砍向身旁的士兵们,一场大战便在这数千门大炮中展开了。
此时东西两侧的骑兵用最快的速度向着北门的方向赶去,因为是尽快驰援,所以骑兵们只能冒着被拉瓦尔品第城头上的枪兵袭击的危险,近乎是贴着拉瓦尔品第城墙的方式向前行进着,这样一来,路程大概可以缩短七八百米左右,可是他们却需要承担一波城头之上火枪兵的射击,零星不少骑士落马,而更多的骑士则是快速的靠近着拉瓦尔品第的骑兵,就在这个时候,迟迟不曾冷却的火炮总算是冷却完毕,看着那正在炮兵阵地肆虐的骑兵,王駋冷冷的下达了新的命令。
“让所有火炮立即向拉瓦尔品第进行射击,我要让这座城池的城墙彻底消失。”
王駋的命令很快便得到了执行,巨大的轰鸣声从东西南三座城门外响起,大炮落在城墙之上,砸出一个个的大坑,还有一些炮弹则是飞到了城头之上,落在了城墙之上的碉堡、阁楼里头,一阵阵的爆炸,将整个城墙不停的变薄,城头也因为炮火的袭击越来越矮,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炮弹开始飞过城头,向着城里面飞去,落在民房、军队营地之中,爆发出无尽的烟尘,即便在城外也能看清楚城内的人马飞扬。
这一次的射击,足足持续了四分钟左右的时间,等到尘烟散尽之时,三段城墙已经或多或少出现了几道裂口,还有的地方则是直接破出了一条缝隙,从缝隙之中都能看到里面的叛军此刻正在狼狈的收拾着城内的道路,无数的碎石掉落在地上,有的人此时正被压倒在砖石里面,凄惨的嚎叫混合在烟尘里,只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人,如同鬼魅一般让人害怕。
不过这凄惨的叫声对于宋军来说简直犹如天堂的福音一般让人动听,拉瓦尔品第的城墙终究被他们打成了筛子,现在需要做的,便是冲进去把整座城市彻底占领,王駋用力的举起长剑,对着自己的士兵下达着光荣的命令。
“以皇帝陛下的名义,大宋的将士们,夺取功勋,封妻荫子就在眼前,谁若第一个踏进拉瓦尔品第城,赏银千两,谁第一个将我大宋的旗帜插在拉瓦尔品第的总督府里,封骁骑尉,良田百顷,将士们,随我诛杀叛逆,光复拉瓦尔品第城。”王駋的声音并不大,但是随着周围将校们的传播,很快这消息便传到了十五万人的耳朵中,一阵阵滔天的响声此起彼伏,夺城战,正式开始打响了。
而就在此时,东西两侧的骑兵也终于是赶到了北门的炮兵阵地,他们的到来让拉瓦尔品第的骑兵终于迎来了末日,此时的他们在经历过包围网和与炮兵部队的缠斗后,已然是筋疲力尽了,面对新到并且数量远胜于他们的骑兵部队,立刻便陷入了慌乱之中,更为重要的是,这大约四千人的骑兵部队还拥有八千支枪,也就是八千发子弹,拉瓦尔品第的骑兵此时都坐在马上,走在炮兵阵地中,简直就是活靶子,宋军的援军骑兵立刻便对着这些拉瓦尔品第的骑兵进行射击,没一会儿,炮兵阵地中的骑兵就剩下了没多少,而此时他们身处在炮兵阵地中,左右都是宋军的骑兵,要么便是已经准备包围过来的步兵部队,已然是无路可逃的绝死之路了。
拉瓦尔品第的骑兵们显然也很快了解到了这一点,可绝望并没有击垮他们,面对这样的死路一条,他们很艰难的在炮兵阵地中集合了起来,然后便向着宋军的其中一支骑兵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当最后那一百来人撞击向两千多人的宋朝骑兵时,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可面对这样的场景,王駋等人在远处观看,心中都不由觉得浑身发冷。
“真是一群疯子。”王駋身旁的一个将校突然开口说道,可他的话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附议,看着远处那些自寻死路的拉瓦尔品第骑兵,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自问若是自己遇到了这样的境地,会有这些叛军一样的勇气去慷慨赴死吗?
有的人或许会,可有的人却也不会,宋军的将领们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看着这堪称壮烈的一幕心中不由出现了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这些叛军的意志,让他们可以如此从容的赴死?他们想不明白。
对于农民起义,他们这些将领几乎都见识过,无论是国内的,还是殖民地上的,也平定了不少,可他们却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一支不怕死的军队,按照他们的经验来说,像这样的农民军队,无论其规模多么的庞大,只要遇到正规军队,即便只是出现了一成不到的死亡,就会立刻崩溃,让后自相残杀,直到被正规军清缴,这是大多数农民起义的结局,也屡屡记载在史册上,将军几乎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结局。
可是这些人却不同,五千名拉瓦尔品第骑兵,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也没有一个人逃跑,所有人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面对比他们强大的多的宋军,他们丝毫没有任何的畏惧,而此刻,城池塌陷,人群寥落,他们却依旧没有听到多少求饶的声音,这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这些殖民地的土著,莫不是中了邪不成?
这个问题,他们终究是想不明白的,此时这个世界上,民族主义尚且还处在萌芽阶段,对于他的理论指导更是少的可怜,中国人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者,喜欢按照经验去处理事情,对于如何把经验归纳成理论这种事情却很难做到,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科学会在欧洲诞生,而不是在中国诞生的原因,就像数学欧洲人喜欢问11=2是为什么,而中国人则喜欢问11=2有什么用?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东西方最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徐清的出现让这些情况有所改变,可是毕竟时间还短,那些进入科学院的人或许已经开始习惯了总结归纳,然后成为理论,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经验主义永远是他们的首选,所以面对农民起义军,他们就会按照农民起义军的想法做事,如果出现了没有想到的事情,他们就会陷入疑惑。
在他们的眼里,拉瓦尔品第,包括三十七殖民地上的所有叛军,他们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粮价的提高导致活不下去,然后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最终选择造反,这也是朝廷给出的意见,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会急于稳定物价,以保证其余人不会再加入到造反的队伍之中去,而这样的情况,与农民起义又有何区别?
在他们看来,显然没有任何的区别,中国历代以来的农民起义,哪个不是因为没有饭吃,迫不得已举兵造反的?翻开史书看去,几乎所有的起义都是因为这个,这也难怪将领们包括徐清自己,也会觉得这就是一场场普通的农民起义而已,最多也就是起义的规模大了点,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可他们却忘了,这终究不是一场寻常的农民起义,或许他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一场农民起义,可随着时间的变迁,当越来越多的贵族,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其中时,这便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农民起义了,而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些有识之士中,不少人是在宋朝的大学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这些人在那样的环境中,便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民族主义,并在回到祖国,参加起义之后,将这些民族主义的根基,扎在了这些百姓的心中,当单独属于农民的起义变成一场本民族针对宋朝的压迫进行反抗的战争时,这一切就都变得不一样了。
人类有的时候就是会为了一些崇高的东西牺牲掉自己的性命,并且心甘情愿,在古代,为的是某一个神,某一个主人、贵人,而到了现在,则是为了国家、民族、信仰之类的东西牺牲自己,拉瓦尔品第的叛军就是如此,农民起义只是为了一口饭吃,而他们的起义,乃是为了一些更加崇高的东西,那些比活着更重要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才会在被包围的状态中无所畏惧,慷慨赴死,而这,是宋军永远不会想明白的,就像当年中国人抵抗日本侵华一样,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一个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到底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也正因为如此,最终日本人败在了自己的自大狂妄之中,不仅给周围国家带来了无比的苦难深重,也让自己的国家遭受到了剧烈的打击,从此之后国之不国,如同附庸一般,当然这都是后话,此时的宋军显然没有想那么多,他们现在的沉默,只是单纯的对这些骑兵们英勇的行动感到震惊而已,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什么多想的。
震惊之后,更多的便是重新把思维放在了战斗上,此时此刻,战斗远远还没有到结束的地步,整个拉瓦尔品第的城墙虽然碎了,可是城池之内可还拥有着十万左右的军队以及二十万左右的人口,这是一座无比巨大的城市,丰沛的粮食储量和武器储量,让他们可以轻松的支撑上半年时间,想要夺下他,还需要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可没那么多时间留给将军们去思考那些东西。
战斗依旧在继续,随着宋朝的军队向着那些城墙缝隙发起进攻,城头上的炮火也开始响起,只不过在经过了宋军炮火的耕犁之后,城头上还能使用的大炮显然是寥寥无几了,炮身很是稀疏,落在地上,根本对宋军无法造成有效的伤害,不过这并不能让宋军有多么的开心,毕竟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再说此时缝隙之中已然有拉瓦尔品第的士兵们组建起了防御网,上百米的士兵紧密团结在一处,高举着火枪,对着迎面而来的敌人进行着猛烈的射击。
宋朝的士兵面对敌人的射击,自然也不会手软,立刻站定组成防线向着豁口处的敌军发动起猛烈的射击,两方一来一回,无数的人开始倒地,不过在武器上,宋军总是有着优势的,随着掌握多管枪的士兵找到了合适的射击位置之后,多管枪立刻爆发出了强大的威力,将拉瓦尔品第紧密排列的火枪兵扫死了一大片,眼见宋军拿出了如此厉害的武器,即便是战斗意志强大的拉瓦尔品第军队也不由陷入了短暂的恐慌之中。
趁着这恐慌,宋军立刻向前挺进,长枪上被插入了一把匕首立刻变成了一把短枪,近距离的射击变成了零距离的肉搏,双方一阵厮杀,枪兵和火枪兵混在一起,无数的语言在此中响起,大多都是咒骂的话和求神保佑的话,一个个小小的豁口,在这时成为了人类的地狱,每一分钟,都有无数的人死在这豁口上,尸体不停的堆叠,等到晚上鸣金收兵的时候,每一个豁口上都有两三百具尸体倒在地上,他们堆叠的高高的,犹如一个个的小山坡,群鸦在上面呱呱直叫,远处的夕阳如同双方战士的血,将这天下四方照耀得如同十八层地狱一般。
等到夜晚的时候,宋军在远处扎营开始了休息,一整天的作战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累了,而拉瓦尔品第的士兵们却根本不休息,趁着夜色,他们不停的清理着城内的尸体,然后把这些尸体扔在已经形成小山坡的尸山上,以此来当做城墙豁口的屏障,保证城池的安全。
(本章完)
………………………………
第371章 371。拉瓦尔品第攻城战五
用死人来筑成一座墙,这样的场景无疑让人骇然,或许只能在小说中才能感知到其中的可怕,而现在,这样一堵墙便出现在王駋等人的面前,经过昨天他们一晚上的统计,十五万大军仅仅昨天一天的时间里,便有六千人葬身在了这次战争中,这样的损失,实在是让王駋等人一个晚上都有些睡不好觉。
而拉瓦尔品第的损失一定比宋军来得大,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并无所谓,这里是他们的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周围数十万平方公里生活着的所有锡克人、旁遮普人有两百万,那些人就都是他们的兵源,只要他们击退了宋军的这次包围网,就算只剩下一万人,照样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便可以重新恢复成一支庞然大物。
只要他们守住拉瓦尔品第,他们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相比这一点,宋军就显得很是形单影只了,虽然此刻殖民地中上百万的人民已经安定了下来,可只要这一战输了,那么这些百姓就会立刻投入进拉瓦尔品第叛军的怀抱,对于这一点,王駋毫不怀疑,这就让宋军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只要死去一个人,便很难得到补充,此时的宋军,已然是王駋能够招募的极限了,若是再想要新的士兵,就必须从其他地方调集,这其中的时间,远远不是一个月便能够完成的。
不过王駋的心中却并没有气馁,在这个时代,宋军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同时也掌握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王駋知道,此时位于本土的十几座军工厂正在加紧生产着多管枪这种可以一次性发射数百枚子弹的武器,只要他能够以千的数量单位装备军队,那么这些对付叛军就根本不需要在有任何的担心,时间终究是站在宋军这一边的。
即便是现在没有多管枪的状态下,时间依旧站在他们这一边,第二天的到来让现场的气氛更加肃杀,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状况,每一天的战斗只会越来越严峻,死亡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拉瓦尔品第城上,你甚至都能看见已然快要被淘汰的投石机也已经被安装了上来,显然,拉瓦尔品第的军工厂已然跟不上战争的消耗,逼不得已,他们只能把自己十几年前的老玩具给拿了出来,一排上百座摆放在一起,显得十分寒酸。
王駋用望远镜观瞧,自然看到了这些投石机,心里一笑,但也不由更为担忧今天的战况,到了这步田地,这些该死的叛军竟然还那么有士气,这实在是让王駋有些担心,再加上此时拉瓦尔品第的援军正在向着拉瓦尔品第拼命赶来,外围的宋军已然有了不小的压力,王駋的心中也就更加急迫,所以还没等士兵睡满六个小时,王駋便下达了继续进攻的命令。
甚至在这一刻,他的脑子里还想过了二十四小时连续作战,可这个想法只是在脑子里悄然划过,很快就被王駋给否定了,首先晚上的时候环境太差,夜色让打仗的人很难分得清彼此,而此时拉瓦尔品第军位于城头之上,对于宋军有着高度上的优势,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完全是不合理的,第二个则是军队数量不够,如今十四万的军队若是想要二十四小时连续作战,就要让军队分成两个七万来作战,而拉瓦尔品第的城头之上,完全可以驻扎上三万人,剩下的七万人都可以进入休息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时间持续越长,宋军就会越疲惫,所以经过王駋的深思熟虑以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做法。
在他看来,二十四小时这种快功法,无疑会把自己的士兵给折磨疯掉,毕竟拉瓦尔品第只是他们的第一战,打下拉瓦尔品第,对于叛军来说,是末日之灾,可对于宋军来说才只是个开始而已,三十七块殖民地需要进行平叛,这些士兵打赢了拉瓦尔品第之后就会从这里出发,向着周围九块殖民地进行大规模的清扫,等这九块殖民地的叛军全部得到应有的处罚之后,他们就要继续踏上旅途,或者是乘船,或者是徒步赶往下一块殖民地进行平叛,两者之间目的的不同,自然让王駋在使用军队时也会有所不同,拉瓦尔品第的守军可以将自己的士兵当做畜生一样来对待,而王駋却不行。
第二天的战争是在炮声中开始的,随着上万门大炮齐发,拉瓦尔品第的城墙顿时碎做一堆泥石,原本搭建的城墙直接成了飞灰,随后便是双方之间开始了排队枪毙,在这一环节,拉瓦尔品第的士兵自然是比不过宋军的,这并不是叛军的士兵不如宋军,而是武器的差距让他们之间根本不可能站在相同的基础上去比拼,多管枪的发明,让排队枪毙的战术直接成了笑话,在接受了大规模的死亡之后,拉瓦尔品第的骑兵开始向前冲锋,而此时宋朝军队的骑兵还在城墙之外,没有进入拉瓦尔品第城中。
城墙虽然倒塌了,可是想要走入城池之中还是十分不容易的,拉瓦尔品第的叛军把城池修建得有二十多米高,十多米厚,远看就如一座小型的山一般,即便塌了,他的高度也是让人惊叹的,战马想要跨过去,需要的时间绝对是很长的,而人就要好得多了,拉瓦尔品第的士兵也知道,城池对于他们来说很关键,所以他们在宋军开始攀登废墟长城的时候,也开始向上攀登,最后第二天的战斗,几乎就围绕着这上千米长的废墟长城在进行着争夺战,原本黑色的石头在一天的厮杀里,变种被染成了红色,而宋军也在这艰苦的战斗中,总算是南下了南门的城墙,占据了拉瓦尔品第的整个南城。
这一个夜晚,没有人再可以继续休息了,宋军进入南门之后,立刻便受到了拉瓦尔品第叛军的强烈抵抗,一度就差点让宋军从南门撤了出去,最后在关键时刻骑兵部队总算感到,炮兵部队的支援,这才让宋军站稳了脚跟,可是拉瓦尔品第的叛军显然不会那么轻易放弃南城,他们立刻把炮车移动到了东西两城靠近南城的一侧,对整个南城进行了轰炸,而还残留在南城的拉瓦尔品第士兵则开始跟占领了南城的宋军们开始进入了街巷战。
这对于宋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劣势,拉瓦尔品第城非常的庞大,二十万的居住人口让这座城市铺开来犹如一座迷宫一般,宋军是第一次进入拉瓦尔品第城,想要在其中适应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南城,这里原本是拉瓦尔品第底层所居住的地区,放到现在,就是贫民窟,根本没有任何的规划和设计,整个区域内大多数的地方都充满了违建建筑,小路、大路、死路纵横交错,别说是宋军这样第一天来的,便是长久住在这里的人都会有迷路的时候,而叛军在其中却是如鱼得水,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天,所以每一个士兵都被要求记住这些复杂到让人绝望的路线,而现在正是其大展神威的时候。
面对这些熟悉拉瓦尔品第每一条街道的游击部队,王駋的军队受到了强烈的阻碍,整整一天的时间,非但没有向其他城区进行扩展,反倒在南城的许多重要据点都被拉瓦尔品第的叛军重新夺了回去,甚至到最后王駋都有些怀疑是不是拉瓦尔品第的指挥官是故意把他们放进来,然后打游击战的,毕竟在这种地方,两方部队重叠在一起,宋军的炮兵便不能随意进行轰炸,多管枪在这样十几米就有一个拐道的地方也很难架设,这种多管枪的重量大概有五十多斤重,射击时的冲击力,足够把一个大汉直接推倒在地上,所以在射击时,必须要找一个平坦的地方才可以,这就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制造这样一个地方,而在城区里面,就很难了,毕竟在城区之中,敌人不仅仅来自于前后左右,还来自楼层之上,在这种状况下宋军的优势被压到了最低,而拉瓦尔品第的士兵优势则提到了最高。
宋军的死亡率顿时提高了好几个等级,到最后王駋只能下令,所有军队撤出拉瓦尔品第城,到城外安营休息,然后安排下必要的部队对炮兵阵地进行保护,紧接着王駋下令征集旁遮普地区四十万的工人,专司负责给前线部队运送炮弹,以保证炮弹的充足,王駋之所以要下达这样一道很花钱的命令,其目的便是准备对整个拉瓦尔品第城进行二十四小时连续的轰炸,直到把这座城池夷为平地。
这样的决定,王駋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之后才决定的,首先这样的进攻方式所消耗的炮弹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虽然朝廷已经把战争的权利全权交给了自己,可是若一场战斗便给朝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