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房子都是由宋朝所掌管的,把这些房子卖掉之后,宋朝短时间内就聚集起了四亿左右的财富,这样一来,装修城市的财产非但没有亏本,还赚了两亿七千万贯,这笔钱就被用来换了战争债,不得不说,卖地这件事情,果然是要比搞工业赚钱赚的多得多啊。
所以当毛戡鉴等人来到这个新的天地时,许多人都纷纷的傻眼,他们原本以为昆山府便是这世间最为繁华的所在了,在那里整整一百七十万人劳作于一个城市之中,这样的规模完全可以比得上十九世纪初期的伦敦了,可在汴京的面前,那就是一座最为肮脏不过的城市。
怪不得那么多的富人都想要在这里买下一栋房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毛戡鉴看着沿街那许多漂亮的建筑,还有那造型古朴的燃煤灯,虽然现在还没点亮,可一排整齐的路灯摆放在那里,着实是让人赏心悦目,众人的眼睛从船头看到船尾,又从船尾看到船侧,所有人此刻都恨不得多长几双眼睛,来把眼前这富丽堂皇深刻的印记在大脑之中。
在这繁华富丽之中,不少人的心中更加澎湃,这里还只不过是汴京城的城区之内而已,还没有到达汴京城的核心区域呢,据那位钦差所说,他们所有人今天都将可以居住在汴京的核心区中,享受最好的待遇,那里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简直都有些不敢想象了。
(本章完)
………………………………
第390章 390。咏春苑别业
渡船行驶到西城区之后,便再也不能继续往前了,住在这里的人,虽然没有核心区的人那么富贵,可也不是一般人,大多都是二品以上的大员,或者就是富可敌国的商人,又或者是发明了重要东西的科学家们,可以说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绝对是整个宋朝最为重要的一批人,同时在这一片土地上,也拥有整个宋朝最为重要的两所大学既东京大学及汴京大学,还有一所儒家最高殿堂太学,拥有这三所学院,便算是把全天下所有的聪明人都收拢在了这一片区域之中。
在这样一块地方,无论是安保程度还是保卫的严密程度,都要远远超过其他的五区,像渡船之类无法确定身份,在河流中行走又容易窝藏火药的器具,是统统不准进入西城区的河道的,在西城区的河道内,根据规定,只有一些蓬蒿船能够在其中自由穿行,毛戡鉴等人是坐着楼船来的,自然就得到渡口下船,然后要么换乘其他的船,要么就干脆走到核心区范围。
毛戡鉴等人倒也不用担心,既然是宰相们把他们请过来的,一切自然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在渡口旁,停靠着上百辆的马车,从头排到尾甚至都看不到尽头,这所有的马车,全部都是给毛戡鉴等人准备的,在这里,他们将被分成两拨,像毛戡鉴这样领袖级别的人物将进入核心区居住,在那里享受皇室给予的一切待遇,而剩下的大多数人,则会被安排在西城区的别馆中居住,虽然级别低了一些,不过所有费用,全部由国家来承担,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且能够在西城区开门营业的商铺,没有一家是简单的,尤其是酒店生意,一晚上的消费乃是普通老百姓永远也不能想象的,其中的装修之豪华,更是不逊色于一般的豪富之家,他们这些水手大多数都是苦出身,一辈子对于富人的想象也就一天早上准备两份早餐,一份吃掉一份倒掉而已,真正的富贵生活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更何况是这样的泼天富贵,那就更是在梦里也见不到的东西了,而现在,朝廷帮他们把房子租下来然后让他们住,所有的费用都由朝廷承担,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然是莫大的恩宠了,虽然不能住进核心区十分的遗憾,可绝大多数人都十分的兴奋,有些人甚至已经商量好今天晚上要去哪些地方了。
还有几个年轻人则是商量着一起去妓院玩耍玩耍,看看这天下首善之区的女人到底是多么的让人迷醉,是否比那吴侬软语之地更为美妙,说到兴奋之处,年轻人的脸上还露出了有些兴奋又有些猥琐的表情,不过周围之人都是哈哈大笑,也没什么嘲笑的意思,对于他们这些穷人家来说,本就没有什么大志,女人和钱、还有男人的尊严便是最大的追求,这没有什么可以嘲笑的,也是他们正常的需求,再说了妓院也是干这个的,若人人是正人君子,那这妓院又哪里能开几千年呢?
众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心情也十分的爽朗,等到下了船,站到了渡口的泥土上,众人又是不停的开始观察起周围来,不得不说,建筑的美丽有的时候真的能让一座城市拔高许多,就像现代,中国的城市楼层是越修越高,可总是给人以一种凌乱的感觉,不像欧洲的建筑,给人一种十分舒适的感觉,这其中就跟建筑师的精心构思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当然,这也不是说中国的建筑师们就没有这个巧思,而是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腾飞的状态,在那个状态下,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什么都要争第一,我们要造世界最大的体育场,世界最大的高楼,世界最大的单体建筑等等等等,每个城市要是不修上一座两百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就好像是落后一般,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自然而然建筑师们就很难兼顾到美观这一点,同时那个时候的政府也不像欧洲的政府,会去注重那些城市的美观之类的事情。
中国的官员们在那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更加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上,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可是城市的美观程度却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而要是说的难听一点,那就是暴发户思维,以为一座城市若想要美观,就必须把楼建的高高的,把音乐厅建的富丽堂皇,然后把那些不好看的房子在外面刷上漆,这样一来仿佛城市就变得好看了一样。
显然,这些做法有着那个时代的特点,而那时的欧洲,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人们已经习惯了经济富裕的生活,所以在建更高更大的楼这方面已经失去了兴趣,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许多细致的方面,比如说酒吧的搭建,个人旅馆的特色,而对于城市来说,种什么树能让城市更有韵味,建立一个小小的雕像则能代表些什么,这些对于富裕的人们来说,会更加重要一些,也正因为两边的情况不同,所以对于欧洲的城市,当时的中国总是充满着向往。
明明那里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也没有什么宏大的现代建筑,可他们却搭配的十分合理,不是为了获得第一而建,而是真的为了美而建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同时这也无可厚非,任何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会有那么一个过渡,就像法国也曾经建造过埃菲尔铁塔一般,现在来看,那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可从当年法国人的角度来看,对于这座铁塔显然有着许多的讥讽之言,德国、英国、美国也都是如此,这是一个时代的需要,所以并不需要责怪谁,只要给中国更多的时间,城市的细节自然会慢慢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人们都开始讨厌这些小瑕疵时,就会出现商机,有了商机,解决问题的人便会出现,这就如同雾霾一样,人们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吃饭比环境更重要,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去想解决雾霾的问题,更多的人是想怎么吃饱饭的问题。
等到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人们这才想起环境的重要,然后开始着手关注雾霾问题,随后凝结成全国的共识开始把处理雾霾的问题放在了经济发展同等的态度上,这便是一个国家对于事物的关注程度变化,在城市审美上自然也是如此,而如今毛戡鉴等人看到的城市,乃是经过无数设计师精心设计过的城市,更何况是富人区中的富人区,其中的每一处无不是精心设计过的,即便是街角的一块墙砖,也是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下才填进去的,这样的美景毛戡鉴等人哪里看过,立刻被这绝代的美景所吸引。
更何况汴京早在六年前便宣布城区之内不准新建任何工厂,所有工厂必须搬到离汴京主城区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再加上工业化本就没有多少年,所以汴京的雾霾当然也不严重,所以两相结合之下,如今汴京的上空是没有任何雾霾的,这于昆山府就形成了强大的对比,在那里,工业当道,几乎每分钟都在生产着提供全世界人民使用的工业品,污染程度自然不必多说,毛戡鉴等人从昆山来到汴京,就像是来到了自然氧吧,这样的感觉更是让他们心醉神迷,即便他们不懂那些路旁的雕像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一件东西美不美他们还是知道的。
而在这汴京城中,无一物不美,无一物不让人心醉神迷,等上了马车之后,水手们坐在马车里,争先恐后的抢着坐在窗口边的位置上,犹如小孩儿一般,外面的景色实在太美了,与之相比车厢之内的空间则太过乏味了,他们纷纷把头探出来看着外面的世界,那高大的楼房,漂亮的雕塑,还有充满各种文艺内涵的诗句被镌刻在路边随意的一块大理石上,这种整个城市都和谐如艺术之城般的美丽,远远不是一般的城市所能媲美的。
而能做到这一点,也远远不是徐清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全赖与北宋这个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所造就的功劳。
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昌盛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之中诞生了无数的文化巨擘影响中国直到现代,而这些人既是官,也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于美的欣赏是现代绝大多数人所不能企及的,只不过他们没有现代的知识,所以对于城市美观之类的事情也就不怎么注意,可当徐清提出来之后,这立刻便成为了众人心中有趣的一门学问,毕竟这些官员,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居住在汴京,若是能让汴京成为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对于他们平日里的生活,不也是一件好事么。
所以对于改造自己的城市,他们的热情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且徐清又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不用他们出钱,而是由国家来出钱,甚至他们若是设计的好,还给钱,这对于文人们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要知道汴京虽好,但居大不易啊,房价之贵,即便是四五品的官员,也很难在十年之内买得起汴京的房子,在这种状态下,除非贪污,不然很难能够住进汴京,一辈子只能租房子住。
可是贪污这种事情,庸庸碌碌之人可能为之,可对于那些真正的能臣干吏来说,却着实不屑为之,所以这些人日子大多过的不是很如意,有的人家里甚至仆从都只有一个两个的,着实是非常的可怜了,而徐清的计划则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赚钱机会,同时因为这些东西只要被安上去,只要汴京城还在,这些建筑就能流芳百世,无数人都能看得到,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让后人记住自己更加吸引人的了,自然让许多文人墨客开始绞尽脑汁思考起了城市之中的雕像、道路、雕塑、浮雕、图案。
而凭借这群人的能力,可以想见,这座城市中将会拥有多少的惊世文章,灿烂文明,即便是一窍不通的莽夫,在看到这些世界精品的时候,也会为之感叹,为这幅作品的作者喝彩,不少人一边看着这汴京城中的美景,一边放声大叫,引得周围许多汴京本地人被吓了一跳,还有一些人则是嘴里咒骂起这群乡巴佬来,不过水手们丝毫不在乎,这座城市太美了,他们必须要呐喊,才能表明心中对于这座城市的爱慕,而除了那些讥讽之人,更多的人则是好笑的看着这一群人,显然,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看见外乡人对这座城市发出赞美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不过每一次外乡人的呐喊,都能引起汴京人的兴奋,因为这是一座让人为之自豪的城市,他在汴京人的眼中,也不仅仅只是一座城市而已,更是文明的象征,也是宋朝作为天下第一大国的代表,居住在这座城市里,自然而然会沾染上一些天子气,对于这些外乡人有些看不起,也就可以理解了。
水手们坐着马车驶向西城区的各大别馆,因为人数众多,一个别馆是肯定装不下那么多人的,唯有分开处置才行,对此水手们也没什么意见,能够住进这座城市已经是寻常人羡慕不来的事情了,至于住哪里,着实不是一个什么问题,甚至就算是让他们住街上,他们也愿意,汴京的街景,足以媲美那些豪宅贵人的家,住在这里,简直是天下间最幸福的乞丐。
在安置好了水手们之后,毛戡鉴则和自己的六位船长以及六位副船长走上了前往核心区的道路,在那里,他们将被直接安排在皇帝的行宫咏春苑的别苑中,那是一座三年前修建的皇家休闲别业,占地面积大约两百亩左右,虽然名为皇帝居所,可一般情况下皇帝不住在那里,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进京的藩王或者是有功的退休大臣,之所以冠上皇家园林的名号,只是为了显示尊重而已。
(本章完)
………………………………
第391章 391。咏春苑内
毛戡鉴等人沿着宽阔的大道向着核心区域出发,很快众人就抵达了西城区与核心区交接的永定门,这道门之后,便是整个大宋最有权势的几百个人所居住的地方了,里面的人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就是当朝一品,或者是宋朝几个诸侯强番国王的别苑,是整个大宋最有权有势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永定门也修建的格外高大,四十多米的高度放在如今,绝对称得上是最大单体建筑了,而它的厚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七十米左右,别说是在上面马车纵横了,便是并排八辆汽车行驶也绝对不是问题。
毛戡鉴等人核定了身份,马车便向着永定门里头驶去,穿过长长的甬道,毛戡鉴等人的心情都颇为紧张,这甬道里的十分的黑,没有什么光亮,只在远方的门洞里闪烁着点点的星光,洞里面凉快极了,让他们这几个穿着薄衣的人都不由得有些颤抖起来,也不知道是被这汴京城的繁华震撼到了,还是墙壁之中本来就冷的缘故。
不过这段时间并不蒜长,七十米的距离,便是人走也花不了三十秒钟的时间,更何况是马车了,没一会儿众人眼前的光亮就越来越大,从一个点变成占据眼前所有的视线,很快马车就驶出了永定门的通道,来到了宋朝真正的中心,皇城之外的核心之区。
在这里,不像西城区那样热闹,街道之上来往行人也十分的少,而建筑风格的变化也非常的大,西城区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差不多,就是一条街上,然后临街修房子,一楼是小店,楼上则是住户,然后一个个的小区蔓延出去,当然,住在这里的都是达官贵人,还有大量的房子则是一栋栋的别墅,大多也是并排建在街道旁,除了这些居住用的房子之外,还有大学、商业办公楼、购物商场之类的地方,可以说与现代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要说有什么差别,也就是房子修的没有现代高,看上去和谐一些了。
而核心区的房子就不一样了,在这里,马车行驶在街道上,你看不到任何一所房子,只能够看到街道两边竖起的一道道高墙,那些高墙大概有五六米高,然后高墙之上,则是有瓦片覆盖,显得很是森严,在这里,你根本就感觉不到任何的市井气,只觉得一股压力凭空压在了身上一般,让人不自不觉的会减少闲话的次数。
透过高墙,才能隐隐约约的看到院子之中的建筑物,还有一些绿色的植物,透过墙头暴露在墙外,除此之外,街道两旁并没有什么单体建筑,这种建设方法,非常像唐代的里坊制度,所谓里坊制度,也就是把城市按照里和坊单独划成一个个独立的区域,每一个区域到了晚上的时候就会落锁,采取宵禁,然后在坊里面,不能从事任何商业活动,这就是坊。
里坊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坊的外面都会竖起一道高高的城墙,然后城墙里面住着好几户人家,这些人在一起,便是一里,而现在核心区的建筑风格,便跟里坊制非常的相像,街道两旁没有任何的房子,全部都是高高耸立的墙壁,然后在墙壁后面,则是一个个的院落,只不过相比起里坊制来说,核心区的房子与他还是有些区别的,那就是这里的房子可不像里坊制那样,一个里坊里要住上百户的人家,在这里,一个比里坊还要大的面积之内,只有一户人家而已。
通过墙壁往里看去,每一家稍微露出的一角都足够富丽堂皇,许多人家的木头建筑上还贴上了金箔,阳光照上去十分的璀璨,还有的人则拿印度洋里的珍珠来装饰自己的门面,显得整个屋子是珠光宝气,美不胜收,这样的财力,远远不是里坊制的居民们可以拿得出来的,而在这里,则是住户们的标配。
整个核心区之内,住户不超过两百家,其中平均占地面积在两百亩以上,可以想象这核心区到底有多大,同时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全天下最为富有的人,像是金国的国王和辽国的王国,在这里都有房产,可以想见他们的装修之奢侈了,同时,这些权势滔天之人,对于花草树木也十分的喜爱,所以院落之内,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可谓应有尽有,房屋则穿插其间,若是从空中看去,就会发现整个核心区就像是一片森林一般紧紧的包裹着里面的皇宫,而在核心区之外,则是延绵不断的住宅区,这种怪异的房子搭建,也使得这里的房价之贵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即便是皇帝,想要在这里置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咏春苑就是皇帝的财产之一,两百亩的土地,在整个核心区之中并不算大,即便是在这豪宅大院充斥其间的核心区域之中,也只算得上是排名前四十的院子,像徐清这样的当朝一品,整个院落大概有七百亩左右的土地,而就这,在整个核心区之内,也就只能排名前十而已,可见这里的人住的房子到底是有多大了。
不过咏春苑只是跟这些房子相比小了一点而已,可要跟外头的房子相比,就已经是庞然大物了,其中光是房间就有三千多间,这当然是拜钢筋水泥的功劳,不然想在这样一片地方修建三千多间房子是不可能的事情,假山、竹林、石路、人工池也是应有尽有,佛塔、道观延绵不绝,在样式上,称得上是大宋如今高级的建筑模式了,毛戡鉴等人一进入其中,便立刻陶醉其间。
不过这种园林与徐清的府邸比起来还是十分不如的,咏春苑中的假山,乃是用太湖石搭建的,虽然太湖石昂贵,可终究只是假山而已,可像徐清他们家里则是直接用土堆积出一个巨大的山体,直接在平地理造了一座小山,然后集结天下各地的奇花异草,种植在其中,让此山四季花常开,与此相比,太湖石堆叠出的假山,就实在不够看了。
当然,这不是说皇帝家没有钱,而是说咏春苑比不上徐府而已,要知道皇帝的宅邸可不止这一座,除了咏春苑和皇宫之外,金明池,宜春苑都是天子私宅,每一处的面积都有上百公顷之大,像金明池,以前的宋朝水师甚至可以在其中进行军演,可想而知这到底有多大了,其中之装饰也丝毫不比徐府来的简朴,除此之外,作为皇帝,赵昕还在天下各地拥有私宅上百座,每一座也都是富丽堂皇,丝毫不比皇宫来的差,只不过这些宅邸都不在核心区,所以就不算在内了。
之所以在核心区不修建大规模的建筑物,也不是因为皇帝没钱,作为整个天下的主人,徐清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跟赵昕比,只不过在核心区修建宫室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因为核心区的中心,便是他自己的家,北宋的皇宫,他已经占据了这块最大最好的地方,又何必修呢?所以咏春苑的面积并不大,来往之间的人也大多都是一些退休大臣和没有钱在核心区安置房产的皇亲国戚们,所以自然就小了一点。
不过即便再小,那也不是毛戡鉴等人能够不动如山的,看着那从太湖搬来的怪石,高大威严的建筑,还有那一层更比一层高的斗拱,让毛戡鉴等人简直以为自己到了天庭,而不是还在人间了。
“我的个乖乖,我要是什么时候能够在这里住着,便是只住一年,那也是死而无憾了。”毛戡鉴身旁的一位船长感叹似得说道,是啊,能在这样如同天堂一般的地方活着,这简直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了,这些上位者,还真是会享受啊,毛戡鉴无不艳羡的在心里想到,此时咏春苑的管事也走了出来,在完成了交接手续之后,毛戡鉴等人就跟着管事走进了咏春苑之中,而钦差则是回到皇宫之中报告去了。
这一边毛戡鉴等人兴奋的夜不成眠自不必多说,另外一边钦差很快就抵达了皇宫之中,毕竟核心区就在皇宫边上,这里管理森严,街上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大多都是马车驾驶,驾驶马车的都是各家豢养有经验的车夫,所以交通要比外面通畅的多,没一会儿钦差大人便从咏春苑来到了皇宫之外,然后立刻被皇帝带到了政事堂,此时赵昕正在政事堂中与宰相们商量国家大事呢,听见那迎接毛戡鉴等人入京的钦差到了,赵昕和宰相们都有了精神,立刻让钦差走了进来。
这钦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