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呢,听见那迎接毛戡鉴等人入京的钦差到了,赵昕和宰相们都有了精神,立刻让钦差走了进来。
这钦差一进门,便立刻对着赵昕拜了下去,三呼万岁之后,赵昕有些急不可耐的让人平了身,问道:“爱卿,安顿之事,可已妥帖?”
“回禀陛下,毛戡鉴等人已入驻咏春苑,其随园也已入驻各大别馆。”钦差很是利索的回答道,站在这里,他还是十分紧张的,在这间屋子里,现在一共有五位宰相和一位皇帝,随便一个人只要说上一句话,他就能飞黄腾达,或者死无葬身之地,这让他如何不紧张,在别人的眼里,他是钦差大人,可在这几位的眼里,他连屁都不是,回答起问题来,怎敢不小心谨慎呢。
“好,你也下去休息休息吧,这一路往返,辛苦爱卿了。”赵昕欣喜的点了点头,随后便让这人走了出去,从头到尾连名字都没问一句,这让杨秉忠不由有些失落,自己这来来回回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苦功总也有吧,辛苦一趟下来,到最后连被皇帝记住名字的资格都没有,这让他怎么不失落。
这倒其实也不能怪赵昕,作为整个国家的皇帝,赵昕要记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根据一个人的大脑记忆来说,能够记住一千个人就已经很不错了,赵昕又怎么可能记得住一个跑腿的呢,要是让他事无巨细,把每一个人都记下来,那也确实难为他了,只不过对于赵昕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可对于杨秉忠来说却是一件大事,现在什么都没有得到便要告辞,自然心有不甘。
可在这里,他也着实不敢放肆,只能低下头说了声“臣,告退。“然后转过头来对宰相们一一说了声告退,只不过宰相们又哪里有空搭理他呢,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卒而已,在别人眼里是钦差,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个跑腿的,他们这些管理国家的大老板们又怎么会关心一个快递员呢,所以大多都是跟皇帝继续说起了之前的事情,没有什么人去搭理他。
这实在让杨秉忠很是尴尬,这就好像自己非常努力的考了一个一百分然后其实没有人在乎一样,这种感觉卓谁让杨秉忠很是难受,好么,自己一路来回,最后都比不了那毛戡鉴一个大字不识的莽夫了,还好,上天待他不薄,等到了欧阳修的面前,欧阳修看着杨秉忠笑了笑,表达出了一份善意,这让杨秉忠简直要落下泪来,深深的给欧阳修鞠了一躬,随后便倒退着走了出去。
不得不说,欧阳修作为北宋的文坛宗师,同时也是北宋著名的人才发掘机,在照顾后生晚辈上,着实是有着非凡的能力,就这么一眼,便让杨秉忠把一颗忠心献了出来,想必未来欧阳熙要想让他做什么,这杨秉忠只会一往无前,士为知己者死了,一旁的几位宰相看了倒也无所谓,他们对于这些事确实不关心,在他们看来,也就只有欧阳修有这闲心去照顾别人的感受了,面对天下大事,他们是一刻也不能耽搁。
欧阳修自然也是如此,在看了一眼杨秉忠之后,便立刻重新投入到了讨论之中,直到深夜众人才纷纷散去,而这样的日子,几乎是宰相们的日常,每天七点上班,然后晚上没有下班时限,至于什么放假休息就更是没有的事情了,完全按照后世领导人的工作方式来设计,几乎是没有任何时间来休息的,由此可见,杨秉忠被欧阳修看了一眼能哭,也着实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了。
(本章完)
………………………………
第392章 392。面圣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毛戡鉴就从咏春苑的卧室中被叫了起来,还在混沌之际,便被侍女们带到咏春苑的澡堂子里洗澡去了,等洗完了澡,便要替须,然后穿上厚重的礼服,最后带上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毛戡鉴差点都要认不出自己来,这哪里还是那个在海上纵横江湖的毛戡鉴,分明就是一位得胜归来大将军的模样吗。
毛戡鉴摸了摸自己没有胡子的下巴,很是不适应,镜子中的自己看上去像是陡然小了好几岁一般,让毛戡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再闻一闻自己的身上,非但一丝汗臭味都没有,甚至还有一股清香,这是因为咏春苑的肥皂,乃是用上好的花露所做,价格之高昂也非凡人使用的香皂所能够企及,涂抹在人的身上,非但能够清洁身体,还能够保证人的身体即便出汗也会是香气四溢,用在毛戡鉴的身上,便让这船长陡然之间增加了一股文雅气,非但不会显得娘娘腔,反倒是充满了一种读书人的感觉。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毛戡鉴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本打算吃个早饭,却被侍从们阻止了,进宫面圣,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尤其是对于百姓来说,就更加如此了,如今的毛戡鉴还是白身,要想见皇帝,按照古代礼仪来说应是先要斋戒三日,然后沐浴焚香才可以被皇帝接见,毕竟在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在权贵者的眼里是不洁的,而皇帝则是天子,是天底下最为纯洁的东西,肮脏的人面见天子,自然是要清理一番才行,不然若是玷污了天子,那就是大不敬之罪,是可以诛九族的大罪。
此时的宋朝虽然已经今时不同往日,王法也不再那么森严,可这终究是等级社会,皇帝的尊严是绝对不可以侵犯的,只不过赵昕和满朝文武对于这一次毛戡鉴的航海壮举实在是太好奇了,所以也管不得那么多了,在毛戡鉴到达汴京的第二天,便正式传召毛戡鉴进宫面圣,这样一来,也算是间接打破了朝廷原本有的规矩,为后世开一先河了。
等穿戴完毕,毛戡鉴便在随从们的陪同下缓缓走了出来,跟他一起住进咏春苑的同伴们也早早接到了消息,虽然他们不能进宫面圣很是遗憾,可毛戡鉴能进去,这对于他们整个团队来说,都是一种褒奖,此时自然要出来凑一凑热闹,也顺便为毛戡鉴股一股劲了,普通人见天子,这是多么大的殊荣,也是多么大的压力,要是一个不小心在天子面前失仪了,那可就真的在全天下人的面前丢脸了,到时候损及的就会是整个团队,作为这个团队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们自然要给毛戡鉴多说一些嘱咐的话,所以早早的就在毛戡鉴的房间外头等着他,可等毛戡鉴一出来,船长们倒是真的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船长么?”其中一位船长看着毛戡鉴说道,此时的毛戡鉴穿着一身金黑色华贵的衣裳,头上梳着朝天冠,腰间是一条蛇形玉带,脚下则是一双云靴,宽衣大袖,走动之间身上的玉佩、玉环更是环佩玎珰,发出阵阵美妙的音乐,周围还有十几名婢女,十几位太监随侍在旁,这哪里是可一个船长该有的模样,分明就是王侯才有的依仗啊,再加上毛戡鉴本来就长的很是威武雄壮,常年在海上跑船,积累下的经验以及与海盗的搏斗,让他的整个气质就比那些太平王侯要凶悍的多,此时这一身衣服一穿,贵气逼人,简直犹如亲王在此一般,惊得这几位战友一时间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倒是毛戡鉴看见自己这几位亲密战友站在一旁,走了过去跟他们打了声招呼,这几人才猛然回转过来,看着毛戡鉴说道:“船长,真是人靠衣服马靠鞍呐,原本一个大老粗穿了这身衣服,谁还能看得出你是个船长?看来这次,真的要飞黄腾达了啊。”
众人很是乐呵的说道,羡慕之情也是自然有,可倒没有什么嫉妒的情绪,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儿,都是因为毛戡鉴那疯狂的计划才站在这儿,若是毛戡鉴没有远洋到海洋尽头的想法,他们也不可能住在这里,而海上漂泊之人,性情自然也豪爽许多,不像读书人,什么事都会多想,而只要一多想,那么一件本来应该简简单单的事情,也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他们都是海上漂泊客,自然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此时也只是为毛戡鉴高兴罢了。
“嗨,兄弟们莫要如此夸赞,这身衣服穿在身上,我也十分不习惯,飞黄腾达倒是没有体会到,穿一麻烦的苦恼倒是先体会到喽。”毛戡鉴笑着说道,他也知道,这次皇帝只召见自己一个人,兄弟们虽然没有明说,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遗憾的,此时他自然不能把心里的快乐彰显出来,不然就会让兄弟们更加不舒服,这一点道理,毛戡鉴还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他什么也没说,只顾讲着自己的委屈,一旁的兄弟们听了,都是不由笑了起来,这毛戡鉴,明明就是拿了好处还哭穷,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众人兄弟之间说说笑笑聊了几句,一旁的宣旨官便催促了一声,此时距离上朝也没有多久了,毛戡鉴作为今天第一个被召见的人必须要提早做好准备虽然现在天都还没亮,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被宣旨官一催,毛戡鉴也只能赶紧跟自己的兄弟们告了别,然后坐上了马车,在众人的簇拥下,向着皇宫而去。
另一边徐清等人也纷纷从床上爬了起来,他今天不当值,难得回了趟家睡,可也没睡多久,尽早起床就又得抓紧工作,小心翼翼的从床上起来,不惊扰还在休息的徐王氏,徐清自己一个人穿戴好衣服便离开了屋子,吃完了早点也坐轿子向着皇宫而去,此时的皇宫门外,上百顶颜色不同,材料不同,价格不同的轿子停在皇宫之外的广场上,整整齐齐的一排,十分的漂亮,徐清的轿子则是被安置在了最前面,这里虽然是个广场,名义上先到先停,可是这只是明面上而已,在官场之上,到处都是潜规则,又怎么可能真的先到先得呢。
尤其是那些一品高官,往往都是最后出场的,这想必也很好理解,越大牌的越晚出场,人就是喜欢被人等的感觉,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如果按照这个道理,难不成让宰相们的轿子停在后面,而让五品官的轿子停在最里头,最靠近皇城的位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他这官不想做了,所以在这里,明面上的规矩虽然是先到先得,可其实真正的状态却是先到的把轿子停在最远的地方,然后把最靠近城墙,最不需要走路的地方留给宰相们。
对外的解释也很是好听,宰相们的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若是让他们从皇宫中走到皇宫之外还要再走上那么几百米的地才能自己的轿子上,这不是累着他们了吗,本来如今国事就足够操劳的了,若是在行动上还要让宰相们劳心劳力,底下的下属们又于心何忍呢,所以把这些最好,最不需要走路的位置让给宰相们,并不是因为害怕宰相的官威,只是为了让宰相能够获得更好的照顾,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有更多的心思可以去思考国家大事了,显然,论起拍马屁的招数,天底下就没有人比这些当官的要厉害了。
徐清可以说是最后一个来得了,其实按照徐清的性格,他是不太喜欢这种官场文化的,甚至称得上是讨厌,可是没有办法,身处其中,有的东西就是要遵守,刚开始的时候,徐清也不遵守这一套规矩,当了宰相之后,还是按照原本那样,每天都是提前半个小时到,以做些准备,可他一提早,底下的官员也都纷纷提早,副宰相们提早四十分钟,各部尚书们就提早四十五分钟,一层层下去,到最后五品官的时候就要提早一个小时二十多分钟,上朝的时间本来就在七点半,提早一个多小时,也就是六点钟就要抵达皇城门外。
而这些五品官们基本都是没什么钱的,当然,这个没钱是相比起徐清这样的宰相来说没什么钱,若是比起普通人来,他们可有的是钱,可这点钱能在核心区买下个什么,什么都买不了,所以这些官大多都住在西城区之外,有些家底比较薄,出生底层的官吏则更惨,他们每年的工资除了自己用之外,还要寄回老家,赡养父母亲戚,如此算来,即便是西城区的房子也是买不起的,只能买新五区的房子来住,这样一来,他们从自己的家感到皇城门口,最少也需要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并且不能用轿子,得用马车,只有如此,才能准时赶到皇城口,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起床吧,还要洗漱吧,这么一算,差不多凌晨三四点这群官僚就要起床了,而他们睡觉的时间则基本在九点钟左右,也就是平均下来每天六七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基本跟高考的学生差不多了。
可学生毕竟年轻啊,十六七岁,熬一熬夜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这些五品官就不同了,能到这个份上,除了那些绝世天才之外,大部分人都是熬资历上来的,到了五品官这个地步,已然是老态龙钟,天不假年了,这个时候还要那么熬,这让人怎么受得了,所以欧阳修就建议徐清不要上朝那么早,不然这么持续下去,这大宋的干城们起码要累死一半不可,最后徐清听了也有些道理,便把自己的时间调到了最晚,给这些老爷们最起码的睡觉时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并不是徐清喜欢这些规矩,只是没办法而已,他要不遵守,那么受苦的是整个官僚机构,他们睡眠不好,在上班的时候精神就会不集中,他们要是不集中,那么天下大事就很有可能会出错,他们的手抖一抖,天下也就会跟着抖一抖,鉴于此,徐清觉得自己还是遵循古礼比较好。
等徐清下了轿子,周围几位宰相纷纷聚了过来,聊起了闲天,这是他们为数不多可以聊闲天的时间,只要上了朝,那么他们就是这个国家的宰相,一言一行都要代表士大夫们的典范,不能出一点差错,等下了朝开始工作以后,则要是众人心中的表率,同时底下的人跟他们品级不相符合,怎么谈也只能是下属和上司之间的谈话状态,不像他们这几个人,虽然徐清在品级上要高他们一级,徐清是正一品,其他六人是从一品,可其实从身份上来说,他们是完全平等的,所以要想聊闲天,也就他们几个能聊得起来了,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私人交友时间,其他的下属们也纷纷跟在他们的后面,很有一段距离,跟宰相们一些私人空间,跟在后头都不说话,以免打扰了宰相们的雅兴,就这样在徐清等宰相的带领下,数百位官员们鱼贯而入皇城,进入皇宫。
而毛戡鉴则是从侧门早已经在垂拱殿外的偏殿中候着了,这里是朝臣们平日里上朝的地方,相比起紫宸殿来说要小得多,不过经过几次改造之后,如今的垂拱殿也不是一般的大,其面积相比起原来要扩大了七倍,同时为了保证其中的光源充足,还在这垂拱殿中开出了几面窗户,用以采光,走入其中,与欧洲的大教堂没有丝毫区别,甚至更显繁复,毛戡鉴虽然只是待在偏殿里,但也觉得与此地相比,咏春苑简直就是一个茅厕尔尔了。
这是毛戡鉴第一次进入皇宫,当皇宫那惊天绝地的气势扑面而来之时,毛戡鉴就已经彻底被这精彩绝伦的建筑群给征服了,现在站在偏殿之中,心中是测测然,怎么都觉得有些不踏实,一想到等会儿就要见到皇帝了,这心就跟卡到了嗓子眼似得,一直不停的吞口水,可这心却怎么也吞不进去。
(本章完)
………………………………
第393章 393。上殿
等到快要上朝的时候,垂拱殿的大门总算打开,文武大臣按照自己的顺序缓缓走入其中,因为加装了玻璃的缘故,房间之内并不比外面黑多少,甚至因为玻璃的聚光作用,房间之内甚至还要更亮一些,众人走入其中,徐清等人自然是站在第一排,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大概有三四百米左右的距离,不得不说,现如今宋朝的官是真多,五品以上就不容易了,而这五品以上的官就更是汗牛充栋了,每年光是养他们就要花不少的钱,若是在以前,五品以上的官最多就一两百号人,不像现在,都快上千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已经被当做虚衔的正一品、从一品都被徐清重新恢复,一来是加强臣权,不让皇权一支独大,以此来克制朝廷之上的实力对比,二来呢也是为了扩大各级官吏之间的待遇差距,不然两个人同在一个办公室,你是从六品,我也是从六品,但却又是上下级的关系,那可就真的太尴尬了,所以这也是徐清恢复一品的原因,同时他还在每一级的后面添加了补品一级,意思也就是候补的意思,来让九品变成二十七个级别,以此来明确等级,方便众人可以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同时品级的增多,也就可以保证每一位官员每过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提升一级,这跟十几年时间提升一级的状态可完全不一样,通过增加品级的方法,你可以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薪资待遇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也是现代社会公务员品级制度设立的原因,就是让你总是可以往上走,在升官,虽然一辈子的成就也就是跟原本一样,从一个基层公务员当上了一个主任光荣退休。
可起码在这个过程中,你升了好几次官,参加了好几次庆功酒会,并且每一年都会往上升,这种状态,就能保持一个人的工作动力,虽不像原本那样,每一级都会充斥着更高的福利,基本上每年只涨那么一丁点,可这么一丁点的效果,却是非常好的。
众臣集聚,也就轮到皇帝出场了,紧接着众人三呼万岁之后,朝议也就正式开始了,按照往常的规矩来说,这个时候就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然后一个个官员开始把自己想要说的事情说出来,然后由皇帝来裁决,不过这其中也是有技巧的,一般来说,早朝的时间十分有限,每天最多就两个小时左右,剩下的时间官员们就各回各家开始工作了,早朝从某种程度上,就很像皇帝这个董事长来给大家开一个会,告诉大家今天要做些什么,等吩咐完了工作,做了一个总结之后,众人就开始干活了,朝议,就是这么一个兴致的东西。
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朝议的时候,官员们的奏疏都是一些重大且无法抉择的事情交由皇帝来圣裁,其余的事情都是自己直接来处理的,毕竟如今的大宋已然不是那个皇帝可以垂拱而治,一年也发生不了几件事的时候了,现如今每天的事情比起以往来说一年都要有富裕,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宋官员越来越多的原因。
可官员越来越多,并不能让宋朝顶级的官员还有皇帝轻松多少,以前做起事来需要很细致的做,现在虽然只需要统领大局,可毕竟这天下事务太多,原本几天时间做一件事,现在一天时间要处理几十件事,并且事情横跨各个领域,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压力无疑是非常大的。
皇帝也是如此,就算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万事皆能,要能有这样的人,就是神而不是人了,所以在朝议上,大多数官员的问题一般只有两类,要么就是各自单位里对于一件事的意见严重不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皇帝来一锤定音,不让事情再继续拖下去,这种时候若是放在某些现代的民主国家,因为是选举的原因,所以选民的意见很重要,经常就会出现两边势力相当,谁也不让谁的状况,而君主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作为君主,他有无上的权利可以去决定,两种方案之间到底选择哪一种,当然要是选错了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可毕竟能够做出决策。
皇帝能够做出决策,就代表这个国家还能改变,仅此一点,不得不说君主制还是有他的好处的,当然前提是要碰到一位英明的皇帝,要是碰到了一个昏庸的皇帝,任何事都能做错,那也确实是倒了血霉了,不过这种情况很难出现,皇帝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后宫群,所以他的子女也必然非常的多,从那么多人里选出一个英明皇帝来,只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当一个寻常帝王还是可以的,这也是徐清要扩大相权的原因,就是害怕出现这种危险的情况,一个人权力太大有的时候是一件好事,他能够快速的做出决断,不让国家徘徊不前,可有的时候这就是一件坏事,他会让一个国家走向罪恶的深渊,并且无人能够阻挡。
这也就是众人口中所说的双刃剑,你可以选择要,也可以选择不要,就像后世的欧美国家那样,觉得把天下大权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上太过于危险,只要稍有不慎就会颠覆国家,从这个角度来看,民主制度确实是最不坏的制度了,可这也会让社会的发展出现停滞,同时也会削弱政治上的能力。
而世间万物总是平衡的,在民众生活中政治力开始减弱,那么其他力量就会增加,在欧美社会,那增加的力量就是资本主义,不论把资本主义描绘的多么好,他的本质,就是一群人压迫另外一群人,同时享用财富,这就是其本质,而当资本主义的力量大过政治能力的时候,那么政治就需要为资本而服务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政治的本意并不是为某一个特定人群而服务,权力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群人为了各自共同的利益而互相割损出一部分的权利,然后它们聚合在一起,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这才变成了权力。
比如说众人把自己的生命权交出去,换来了刑法,众人把隐私权交了出去,换来了身份登记,户籍制度,最初来说,人们之所以要让渡一部分权利交到一个人的手上,变成权力,其实是因为想要生存下去,必须依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