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来则是因为这个年代,底层社会的孩子,死亡率本来就是非常高的,一个母亲生下七个孩子,最后能够成年的有三个,这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要是来一次瘟疫,全部死光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虽然后来徐清大力发展医学,希望提高孩童的生存率,可毕竟才短短几年的功夫,大多数人的孩子,尤其是底层的孩子,死亡率依旧是非常高的。

    大环境如此,人们虽然悲痛,但也不会像现代这样要死要活,这是这个时代环境带给父母们的感受,并不是说古代的父母就比现代的父母绝情,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时代的背景,让他们不能把自己的悲情那么多的用在孩子身上,不然一个孩子死了,父母就垮了,那剩下的孩子怎么办呢?

    三来呢,则是因为父母也确实是太忙了,他们这些人,都是为了寻找机会而来到新大陆的,怀抱的美梦和憧憬,几乎没有什么偷奸耍滑的或者是碌碌无为的,毕竟若是这样的人,他就肯定不会愿意坐船来这片土地上了,毕竟他们这些人,除了要种地之外,整个村落的建设他们也要负责,哪里要修水渠他们也要参与,还有民主选举的过程,他们也要参与,等到村子大了,这些人还要开始选议员,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面对外部的侵略,那些印第安人可不是什么善良的人,只要一个不小心,整个村子覆灭的都有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成年人只要清醒过来就没有一刻钟是可以悠闲的,基本上就是在忙碌的过程中度过每一天,如此环境,想要照看小孩儿,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刚开始有人肚子痛的时候,所有人还以为没什么,可等到一整个晚上,几乎所有的小孩儿都开始肚子痛的时候,父母们总算是有了那么一点担忧了。

    众人纷纷从自己的家里出来,互相询问之后,一致决定在这件事情上不可以托大,必须要把孩子们先带到附近的大城市去看病,以确保稳定,毕竟这可是二十几个小孩的生命,所以就由村长带队,连夜把孩子们送到了附近一个大城市来看病,当然,说是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小镇而已,人口不多,才一千多人,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仅有一个小医院,还有几名从本土来的大夫。

    孩子们很快便得到了治疗,这些番薯本就不是什么致命的毒药,其实很多小孩儿在赶路的过程中就已经恢复正常了,不过也有小孩儿吃的太多,导致情况严重了一点,不过都没有大事,等安顿好小孩儿们之后,其中一个大夫便问起了这些人食物中毒的缘由,大人们又哪里知道呢?他们一整天都在忙,孩子去了哪,根本就不知道。

    无奈之下,大夫只能问了一下还没有睡着的小朋友们,面对大夫,大家还是很尊敬的,物以稀为贵么,而且无论贫贱,所有人都想活的长一点不是,大家都不希望一场冷风就夺走自己的生命不是?所以无论在哪个年代,医生都是十分受人尊敬的,他一问,小孩儿便也一五一十的回答了。

    听见这群小孩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夫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最后勉强把小孩儿们的话拼凑在了一起,那就是这群小孩儿,是吃了一种埋在土地里,带着点甜味儿的块茎这才出了事儿的,这一下,倒是让大夫很是感兴趣了,他又问了几句这块茎多么,一个小孩便说道:“多,整个村子外头连成了一大片,根本就摸不到头,又大又好吃,真不知道这东西竟然有毒,还真挺可惜的。”

    这小孩儿说的很是懊恼,显然对于美食竟然有毒这件事有些接受不能,一旁孩子的家长不由站出来轻轻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脑袋,很是凶狠的瞪了一眼自己家的熊孩子,这东西也能乱吃,要不是大家发现的早,说不定就死路上也不一定锕。

    不过这话倒是引起了大夫的好奇心,他不由问道:“好孩子,你告诉叔叔,你们有多少人吃了这东西,又有多少人肚子疼的?”那孩子听了问题之后,想了想说道:“大概有五十多个人吃了,生病的就都在这儿了。”

    在这儿的一共十七个,也就是说有三十多个人吃了以后并没有事情,大夫的心里不由有了那么点激动,他继续问道:“那是你们这些来这儿的人吃得多呀,还是那些没事儿的人吃得多呀?”

    那小孩儿这次思考的时间就比较久了,估计当时吃的时候也没想着别人吃了多少,只顾着往自己的嘴巴里塞了,最后还是一旁一年级稍微大点的小女孩儿怯怯的说道:“叔叔,我才吃了一小块,那大白都吃了三个了,一点事儿都没有,他吃的可香了,您说,我们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这句话让大夫的眼睛一亮,一旁的家长们听的是云里雾里,显然,他们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儿吃那么多都没事儿,自己家小孩儿吃了那么一小块就出事儿了,但大夫的心里却有了猜测,他转过头对市长说道:“这位市长先生,我想最近去拜访一下贵市,调查一下孩子们口中的块茎,不知道可以么?”

    那市长年纪不过二十多岁,平日里被自己村里的人叫村长的时候,还能坦然接受,现在被一个大夫叫村长,不由让他羞红了脸,听镇子上的人说,这大夫可了不得,是医科大学毕业的名校生,来到新大陆上的,像他这样的人,加起来都没有三百个,这让少年人天生就处在一种十分惶恐的状态,但被人问了,这村长倒也哆哆嗦嗦的说道:“那当然,先生救了我们村,额,我们市这么多的人,如果先生来我们市的话,我们一定热烈欢迎。”

    一旁的几个年轻人也附和道,嘴里说着“是啊,是啊“,一个医生,在任何地方都是十分受尊重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下,就更加被人所尊重了,他们这些人,识字的都是少数,更别说大学生了,就这市长,也只是读过几年私塾,认识几百个字而已,连《论语》都背不下来,面对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夫,心里便自己把自己放低了一头,说起话来,都是唯唯诺诺的。

    医生倒也无所谓,像这样的人,他是见多了,也就习惯了,所以很快便跟市长谈好,抽空去他们那儿,随后市民们便先暂时入住了当地小镇的旅馆,度过了一夜,这些小镇的宾馆,价钱并不是特别的贵,他们倒也付得起,等到一夜过后,在两个大夫和三个护士的照料下,孩子们都恢复的不错,可以回家了,等到三天之后,大夫准备好了一切,便在一位市民的带领下,去到了当地的村落。

    当大夫抵达村落的时候,立刻获得了热烈的欢迎,对于拯救了自己家孩子姓名的人,他们还是十分尊敬的,但大夫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吹嘘自己的优秀的,他来到这里,只是为了那些块茎而已,很快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大夫便发现了那些块茎,此刻这些块茎在家长的眼中犹如毒瘤一般,而在大夫的眼中,却像是黄金一般。

    他很快从这些藤蔓上摘下了几颗,然后把孩子们召集在了身边,询问了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当天吃的那些块茎之中,到底是有发芽的,还是没有发芽的,还有块茎的大小,颜色,味道,大夫几乎把所有能问的都问了一遍,这才准备离开,在离开之前,大夫还特意吩咐了一下这些市民们,不要把这些块茎烧掉,要暂时留下来,这或许会十分有用。

    村民们虽然不理解大夫的想法,但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说的话,村民们还是选择去相信,所以并没有动,只是吩咐孩子们,不要再去吃那些东西了,做好这一切以后,医生便带着块茎回到了自己的家,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这群人,将会因为这些有毒的块茎,而名扬天下。

    (本章完)
………………………………

第425章 425。试验田

    大夫拿走了大概二十多个块茎,有大有小,等回到小镇的时候,不少块茎已经有发芽的迹象了,不过只是少数几个而已,这位大夫并不是乡野间的赤脚郎中,只会治病而已,他上过正规的大学,所以在做实验的时候,还是十分讲究科学道理的,没一会儿便摆弄好了这些块茎,将他们切成了等量的大小。

    然后按照有无发芽作为鉴定标签,将他们一一作出区分,随后再把同一标签的块茎的其中一半烧熟试吃,另外一半则是生吃,在这过程中,他还打发小镇里的镇民们出去抓了一下小动物来,然后便让它们这些小动物吃下了大剂量的各种块茎,最后实验结果,让大夫十分的欣喜。

    在这些动物中,吃了没有发芽并且烤熟的小动物一点事儿也没有,生存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而其余的动物或多或少出现了不良反应,还有一些则直接病发去世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之后,大夫立刻把块茎的神奇之处上报给了大城市中的大夫,并且还寄了一份自己找到的块茎过去,那位医生看过之后,也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一次实验,发现结果确实如这位来信者所言,他便立刻把消息告诉给了毛戡鉴。

    毛戡鉴接到信件后大喜,他这玉米早就知道了,可番薯却一直没有得见,这让他好不气恼,但再气恼也没有办法,这些东西,它你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现在竟然被发现,毛戡鉴立刻派人循着这来信的地方找去,最后挖掘出了整整一船的块茎命令士兵把他们送上货港带回了本土。

    等到这些玉米和番薯回到本土之后,徐清第一时间进行了查看,发现这些玉米和番薯虽然比后世的要小得多,但确实是玉米和番薯无疑,至于为什么会变小,大概是在这几百年来,人类在经过无数次改良和培育之后,让这些番薯和玉米获得了更适应与人类种植的模样吧,这样一想,倒也确实十分合理,所以徐清也不疑有他,立刻在汴京城外找了一块地方作为试验田,让当地的百姓改种这两种植物。

    当然,这样让当地农民不种麦子改种这种很是陌生的植物,自然引起了当地农民的不满,不过朝廷对于种植这些植物的人都给予了大量的补贴,可以保证他们即便种出来的东西卖不掉,也能获得一个好收成,所以还是有人愿意去种这些东西的。

    没想到这一种下去,可不得了,一般的小麦,在北方需要三季才能成熟,这番薯种下去,只需要短短两季便能成熟,并且数量之多,亩产之巨,都远远超出了小麦和水道这两种植物,这一下,许多官员都把视线放到了这两种植物之上了。

    谁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只要这个国家粮食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兴旺发达,根基稳固,而一个国家若是粮食开始减少,那么必然就会有覆灭的危险,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番薯和玉米的引进会给宋朝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官员都不是傻子,自然一目了然。

    一亩地的产量从两百斤到一千两百斤,这在古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通过玉米和番薯,却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一来,一亩地的产量便能超越原本六亩地的产量,根本就不需要让每一块地都改种番薯和玉米,只要全国百分之二十的土地改变自己的农作物,宋朝这片土地就能在如今这个人口基础上,再上升一亿左右。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也是让所有人都振奋的事情,农业革命,有的时候并不比工业革命更加简单,甚至相反要更加的难,因为其中所牵扯到的生物学,并不是寻常人都能够掌握的,即便是人类社会中最聪明的人,想要掌握这一切,都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才能让每亩产出提高一点点的级别,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而就现在的这一步,也非常的艰难。

    历史上,是西班牙人最先发现了番薯和玉米,然后通过大航海传播到了中国,当时的中国刚好是明朝中期,但直到明朝晚期,番薯和玉米依旧没有普及的根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直到清朝的时候,国家才开始大力推广这些农作物的发展,并且让中国的人口史无前例的来到了四亿的规模,这放在古代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若是按照水稻和麦子的生产方式,中国这片土地上,所有的封建王朝就没有超过一个亿的,而番薯和玉米则让中国这片土地超过了四个亿,这便是农业改革所带来的效果。

    所以很快,这些番薯和玉米就开始在全国开始推广开来了,首先便是各位大臣的庄子里,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东西,将来将会遍布全国,而其他人想要种植这些东西,就需要种子,但运回来的块茎就一船,又怎么可能分给所有人呢?

    所以这些聪明人立刻将这些农民种出来的番薯和玉米全部都收购了下来,放在自己的庄园里开始种植,等种植出来之后,再配合国家的政策开始大力推销起这些玉米和番薯的种子,如此一来,全国上下,只有这些官员们才掌握着这些种子,自然是让他们大赚一笔。

    对于这些官员的行为,徐清也是无可奈何,水至清无鱼这句话,通过这几年宰辅的工作,徐清算是领悟透了,也知道要想人干活,就得多给钱,国家发不出来,那么官员们就会自己去捞,无论是多么严苛的法律,只要人心有贪欲之心,就不可能不贪,毕竟历史上像范仲淹、包拯这样的完人,终究是太少了,大部分的官员之所以要当官,还是为了光宗耀祖,显赫一方的,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徐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妄图想要让所有人都跟圣人一样,太难了,他能做的便是让这个制度更加规范起来,形成层层的监督而已,要靠人们的自觉性,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是后世,制度的建立已经到了巅峰造极的地步了,可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依旧不能有一个很好的遏制方法,毕竟太过遏制,便容易削弱朝廷的权威,而朝廷的权威一旦被削弱,就很难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很关键的事情。

    如今的宋朝如此之大,算上殖民地将近二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国家的力量分散到民间去,想要像这样子的大规模的移民,无疑是非常缓慢的,还有铁路系统的修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却建设,因此朝廷必须要保留可以集中天下权利的能力,为此官府的权威就不能太过于下降。

    这一下是徐清必须要考虑的,而既然官府的权威不能太过于下降,那么对于官员们的监督就不能太过了,不然束手束脚之下,官员们就会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到时候想要办事,可遇到的都是一群庸官,那对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比贪官更加可恶,毕竟人家贪官还干点事儿呢,这些庸官却是只拿俸禄,半点事儿不干,若是这种人在朝廷中多了,那么整个朝廷将变得十分臃肿,这也不是徐清想要的。

    这样一来,他也十分的左右为难,不过还好,如今的宋朝正是盛世年华的时候,些许的贪官污吏,还不至于把这个国家给搞灭国了,所以还有充分的时间让宋朝的精英分子们去改造这个国家,这一切可以慢慢来,也不需要下猛药,根据徐清的推算,按照如今宋朝的百姓和社会发展程度来看,其迅猛发展的势头起码还能保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毕竟美洲的发现让宋朝多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上升阶梯,这样一来即便有些百姓,不满意宋朝的统治,也可以去到其他的地方么。

    除此之外,按照现在宋朝的航海技术,发现澳大利亚,也已经是时间的问题了,到时候又可以让大量的人移民到那里去,保持了一百、两百年的,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徐清也就不用给这个国家下什么猛药了。

    但是虽然不用下猛药,该有的改革还是必须去进行的,不然许多人就会故步自封,把如今的这套制度当成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一点是徐清不愿意看到的,但历史却往往会朝着缺憾的方向走去。

    就像当年的英国一样,变成日不落帝国之后,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了,直到后来二战之后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方才发觉政府制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么请问,这套制度问题是原本所没有的么?

    不,这套制度的问题原本它早就存在于那里,但是因为表面的浮华,那一系列的福利制度,迷乱了百姓们的眼睛,因此大家就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并不会留意他,而等到社会出现了问题的时候,这种种社会制度中的问题,错误便会暴露出来,等到那个时候再去解决,为时已晚了。

    后来的美国也是如此,苏联的解体让美国人以为自己的制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甚至有学者直接认为,人类历史虽然没有终结,但是人类社会的制度却已经终结了,三权分立的美国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所有国家只需要向他学习就行了。

    这一套说法,在整个世界上流传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直到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美国人的制度自然彻底跌落,甚至连作者本人都站出来承认自己当年,确实是太过乐观了,这便是盛世所带来的危机,在一个繁荣的社会,人们大多只会看到那些好的东西,而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便被隐藏了下来。

    而在这样的时候,谁又愿意去戳破那盛世的谎言的,就算戳破了,谁又愿意去相信呢?即便有人相信了,又有谁愿意去改呢?

    众所周知,盛世必然是和平之世,而一个国家只要和平,其社会的阶级必然开始固话,这是必定的事情,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没有一个例外的,而一个社会的阶级固话了,那么就会有既得利益阶层,而这个阶层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一部分,是依靠真才实学成为既得利益阶层的,可大部分的人,却是依靠社会漏洞成为了富豪,这一点,只要是经历过改革开放的人,必然能够明白这一点,而什么是社会漏洞,法律漏洞,说白了,就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出现了问题才会有这样的漏洞。

    试问,通过这些制度漏洞所诞生出来的富豪,会愿意去改革么?

    答案显而易见,他当然不愿意改革,甚至还要阻挠改革,而在一个太平时代之中,人们是不喜欢改革的,毕竟人们已经习惯了一切,这个时候告诉你要改革,这是不切实际的事情,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让那些改革派的势力在群众中失去基础,所以在盛世想要改革,是非常难的。

    但这不是徐清希望看到的,对于改革,他一项坚持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制度就要立刻进行改变,世间就没有永恒的真理,所有人们认知中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而已,就像人们应该孝顺父母,这对不对。

    很对,但等科技进步到人类已经不需要父母便可以通过机器来生育孩子的时候,这个概念还对不对?它就不对了,因为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家庭这个结构了,所有的人都是个体,又哪里来的孝顺呢?

    而如果这个时候的婚姻法还是现在的婚姻法,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可想而知了,甚至就是现在,许多发达国家之中,婚姻法都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无论是同居生子也算合法,或者是同性恋之间的婚姻问题,这些都已经开始纳入了正式的法律中,这便是制度随着人类生活的方式在进行改变,徐清希望这种改变要继续下去。

    (本章完)
………………………………

第426章 426。印第安人的噩梦

    不过想要进行制度的改革,其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毕竟既得利益者的实力十分强大,想要动他们的蛋糕,仅仅凭借徐清一个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才需要再培养出一个另外的制度,以此来做相互的印证,而这个制度,就是新大陆上的那一套制度。

    这也是他之所以不去干扰新大陆的原因,因为这两套制度,其实并无优劣,但是每一套制度,其实都有他的问题,如今大宋强盛,所有人便都以为宋朝的制度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事情,所以如果有另外一套制度能够跟如今宋朝正在运行的这套制度相互印证,互为表里的话,最起码就能让本土的各位掌权者们稍微有些紧迫感,这便是徐清会放任新大陆的初衷。

    在他看来,如今的美洲已然是宋朝的囊中物了,但是这块地方最后归不归宋朝所有,徐清并不在乎,就算未来的新大陆像美洲一样独立了,那又如何呢,十八世纪独立与英国的美利坚,等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其主体民族不还是那些英国人么,其他民族终究是附庸而已。

    而宋朝拥有着更为庞大的人口,以后即便独立之后,会有许多民族进入其中,成为这个新国家的一份子,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国家从来不是谁人口多谁就能赢的,但是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确实可以诞生更多优秀的,宋朝在新大陆享受着最好的教育以及最好的资源,如果成材率还要比其他民族低的话,那也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了。

    徐清一直觉得汉族这个民族,从来就不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差,大家都是人,盎格鲁萨克逊人能够建立美利坚,保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