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所以徐清如今与徐安见面,几乎每天都要商讨到国家大事上,以此来锻炼徐安从全局看待问题,还有施政时尽量减小影响等问题,其中的争吵自然也少不了,毕竟徐安是个天才,而天才自古以来都是高傲的,原本还没当官的时候,徐清跟他讲什么他倒还听得进去,可随着这一年多的开封府尹,让他实践了自己那一套理论,并且还把整个开封府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康,这就让他更有信心了,虽然平日里依旧尊敬徐清,但是徐清的某些理论,他却并不认同。

    比如说对于少数族裔的包容,在徐清看来,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关系到殖民地百姓对宋朝的感情,也关乎本土境内少数族裔地区的安泰,但徐安却完全无视这一点,在他看来,这些少数族裔都是一群下等人,完全不配和大宋相提并论,放到现在,绝对是标准的民族主义者,关于这一点,也是徐安和徐清经常辩论的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生气,因为在徐清的世界观里,民族融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施行种族隔离,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不仅仅会造成种族分裂,还会大量消耗国家的钱来进行维稳,根本就是得不偿失,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徐安有着自己的坚持。

    还有在地方衙门的放权问题上,徐清和徐安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徐清看来,中央朝廷应该将一部分的权力放到地方衙门的手上,让他们可以制定出更加适合当地的制度来施行,既所谓简政放权,但在徐安看来,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走退路,先祖将权利好不容易集中到了朝堂之上,这个时候放权容易,可要再想收回来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在徐安的眼中,唯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朝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盛不衰,才能保证各大重要项目能够稳步推进,才能保证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可以立即进行救援,怎么可以把权利放到地方上去,这是他坚决不能容忍的,这便是两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想法,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为了纠正徐安的想法,徐清几乎每个问题最后都会讨论到政治上来,这一次也不意外。

    (本章完)
………………………………

第442章 442。徐清的担忧

    但徐安对于自己的认识显然很是根深蒂固,徐清的许多意见他也是根本听不进去,在他看来,如今的宋朝如此强大,辽金两国的存在根本就是多余,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果断消灭他们,丝毫不顾忌与这两国同时进行作战将会造成多么大的人员伤亡。

    但徐清却是在乎这一切的,在他主政时期,一直以来做的都是稳固三国邦交的工作,他虽然不喜欢这两个国家,可是三国之间长久的和平,显然更加有助于宋朝的稳定和繁荣,若是三国开战,那妥妥的就是世界战争,要打多久,有多少人会死,根本是无法预料的事情。

    当年德国元首以为自己是欧洲第一,妄图称霸世界而开启战争,最后的结果却是整个德国在二战中死去了两千万左右的人口,这样巨大的代价恐怕是元首也不可能提前猜测到的,而像这种自己觉得自己优势很大的人,最后得到的结果往往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徐清不敢冒险,更何况如今各国的主君也都是明君,大家都知道三国之间开战,最有利的并不是三国,而是那些蠢蠢欲动的殖民地,就像当年英法混战,这直接削弱了英法两国的实力,到最后谁也没有讨到好,可美利坚却在英法混战的空隙中,独立成为一个国家,并且在之后的两百多年时光里大放异彩,这便是战争带来的后果。

    人们可以保证战争何时开始,但却无法保证战争何时结束,所以徐清并不希望开战,他更希望三国之间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交通管道,让三方可以经常一起交流,高层进行会谈,以此来消除三国之间的隔膜,这种方法显然要比直接开战来得好,也是徐清比较中意的方式,但是在徐安那里,这简直就是绥靖政策,是在养虎为患,是在讲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但是徐清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如今的辽金两国都在不停的学习中大宋的先进文化与技术,许多王侯公孙更是以会讲汉语,会写汉字为荣的,可以说他们已经跟原本的游牧民族完全不同,开始慢慢融入到了中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即便是更为野蛮的金国,他们的王子在出身之后,也必须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这就说明三国之间虽然民族不同,但是三观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儒家思想。

    在这个构架之下,三方便有了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而有了共同的普世价值,就代表他们可以在这个价值之下进行谈判,而不至于变成一场注定的战争,就像十字军那样,来自于宗教的战争,其实就是来自于三观不合的原因,一个相信安拉是唯一的神,一个相信耶和华是唯一的上帝,这让他们之间根本无法调和,最后爆发了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这便是三观不合的代价。

    但宋辽金三国显然没有这个顾虑,他们同时信奉着儒家思想,并且以此为国教,而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辽金两国也全部都是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上的矛盾是非常少的,大部分的矛盾,其实都来自于利益,而利益这种东西是可以来交换的,这比信仰上的矛盾要好得多,信仰上的矛盾,必须你死我活,而利益,可以交换,也可以交易,这样一来,矛盾解决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很多,这也是三国之间为什么能够一直保持和平的原因。

    在这种状态下,和平是可以持久的,毕竟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之所以要进攻中原,第一是因为他们武力强盛,在冷兵器时代,谁掌握了骑兵谁就掌握了最强的战斗力,草原是牧马的好地方,在冷兵器时代,东西方没有任何一个农耕文明可以抵挡得了游牧民族的侵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就经常面对游牧民族的侵略,兵种上的优势不可忽略。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优势在火器被大规模制造出来以后,就已经荡然无存了,骑兵唯一剩下的优势就是大规模快速的运送军队抵达另一处战场,然后形成局部的优势了,但是这一点在火车被发明出来以后,也是荡然无存了,战马能够运输多少士兵?火车能够运输多少士兵,在速度和人数上都是无法比拟的,而火器的巨大威力则让战马的冲击力成为了笑谈,所以在战斗力上游牧民族是根本不可能战胜中原的,而胜利难度的加大会让许多统治者投鼠忌器,战火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下。

    第二点进攻原因便是因为草原上物质匮乏,每到寒冬的时候,就会需要南下中原掠夺粮食,以此来喂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这在以前是游牧民族每年都下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中原最为重要的原因,毕竟蒙古高原也好,新疆高原,西藏高原也好,基本上从十月开始就会飘雪,等到一二月份的时候,更是鹅毛大雪,封山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唯有来到温暖的南方才可以在这场寒冬中活下去,这是他们要南下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可现在,他们显然不用再这么做了,毕竟金国如今有东欧这块地方可以度过寒冬,而辽国则更是有整个波斯伊朗以及中东地区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就算要南下,也可以往更加轻松的地方南下,又为何要往宋朝这个方向来南下呢?

    这样一来,无论从原因上还是从战斗力上,辽金两国都没有了必须要进攻宋国的理由,又为什么会进攻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辽金两国的皇帝野心膨胀,想要成为这天下四方唯一之王,但是有这种思想的人必然是少数,如今三分天下,各自的事情就忙的不得了,治下子民叛乱基本上一年就能够有上百次,在这种烈度下,每个皇帝都要处理大量的事情,执政集团也是越来越大,而这会十分有助于一个国家的稳定,而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意愿也很难在转化成为一个国家的意愿了,就像如今的宋朝,即便是皇帝想要做什么,小事可以独断专行,但若是事关国体,事关全国,就必须要整个政事堂的同意才行,不然命令是根本不可能施行下去的。

    但在这个问题上,徐安却非常的坚决,他在任开封府尹的时候,甚至还曾经想要把如今辽金两国的使馆从西城区迁出去,把他们搬到普通地区去跟那些殖民地区的使馆放在一起,这显然是在侮辱这些辽金的使臣,他们的地位和宋朝是接近平等的,而殖民地使馆则是附庸关系,两者放在一起这绝对是不可以的事情,但徐安曾经就真的想那么干过,还好被徐清提早知道,赶紧阻止了他这一个计划,不然这必然会变成一个极大的外交事故。

    此时的徐安还仅仅只是一个首都市长而已,这要是以后成为了宰相,他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徐清也不敢想象,所以只能不断规劝,但徐安早已经被赵昕给宠坏了,在思维上又是有自己独立的一套,所以对于徐清的说法也是支支吾吾,既不同意,也不反对,总之就是我行我素,这一顿饭要不是有徐宁回来这件喜食在,必然是越吃越难受的。

    等到最后,众人离开,徐宁被徐清留了下来,这两年的时间没见,徐宁比起以往来说,要黑了许多,但是那股子英气却是真正的回来了,这是徐宁自从娶了慧真公主以后便消失不见的东西,他变得更容易说话了,也变得更加宽容了,但是那股子试看天下环宇,舍我其谁的气势却是在安逸的生活中,渐渐打磨了个干净,这一点让徐清很失望,但此刻这股气势又回来了,这让徐清很欣慰。

    在他的计划中,徐宁一直都是自己政治上的接班人,他跟自己有着相同的政治理想,也有着相同的宽容,并且其政治智慧也要远超徐安,虽然在才能上有所不足,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才能并不是首要因素,最重要的还是他的态度,如今的徐清一直非常担心一件事情,就是如今赵昕如此信任徐安,这到底是真的信任,还是在放纵而已。

    谁都知道,如今的徐家已经是整个大宋朝仅次于皇室的一家了,虽然徐清一直以来都拒绝这个称号,但是民间老百姓却一直都这么认为的,而想要毁掉徐家,从外部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徐家在民间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把徐家给拿下,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而如果想要毁灭掉,徐家,最后的办法,便是从内部瓦解,而徐安显然是一个非常适合的角色。

    他聪明到自负,性格也过于蛮横,对待他人总是会用对待自己的标准去带队别人,眼里容不下一点的沙子,并且还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这样的人,是十分容易酿成大错的,比如说开启战争,或者说扩大如今本来就十分严重的阶级问题,这些事情,都会成为一个导火索,而徐安便是那个点燃导火索的烟头,只要随便一点,便能将整个大宋天下搅得天翻地覆,这样的能力,凭借徐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徐安绝对做得出来。

    而这样的决定,也必然会使天下人厌恶徐家,到时候借着民意的威势,皇帝要想剿灭徐家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而这一点,正是徐清害怕的,虽然这么想有点把赵昕想的太坏的感觉,徐安和赵昕两个人那么好,跟亲兄弟也不遑多让了,难道赵昕真的愿意把自己的兄弟当成一个靶子然后击毁徐家么?

    这确实有些不太可能,但是自古帝王本来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自相残杀的事情也是屡见于史书之中,亲情都不再话下,更何况是什么友情了,谁又能保证赵昕一定能够把徐安当成兄弟呢?没有人能够保证的,即便是赵昕也不能。

    谁都希望自己的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即便是赵昕也是如此,所以徐清必须要防备这件事情的发生,他可不希望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徐家的一切就会烟消云散,他也是人,对于自己的家族和子孙,他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而不是满门抄斩。

    每每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徐清在心里都会深深的叹一口气,若是徐宁来担任自己在政治上的继承人,徐清绝对不会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但好死不死,徐宁却被赵昕断了自己的仕途,自此之后远离官场,只能做做生意,在家里跟自己的妻子孩子待在一起,而徐安则被赵昕选了出来,成为了徐家未来的接班人。

    不得不说,从赵昕的种种举动来说,都让徐清有一种危机感,这也是他为什么要一直对徐安耳提面命的原因,就是因为徐安在他的眼里,已然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倒是还能控制的住他,可等自己死了呢?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够控制他,恐怕也就只剩下赵昕一个人而已了,这才是最为危险的结果啊。

    徐清把自己的担忧告诉给徐宁,徐宁听过之后心里也很是震惊,他没有想到自己离开的这两年时间,朝局居然会那么的复杂,徐安和赵昕之间的关系他一项不是特别的了解,唯一一次参与其中还是关于赵昕担任摄政时候的事情,当时对于徐安和赵昕之间的感情,徐宁是真切看到的,绝对不是什么塑料兄弟情,赵昕的眼中对徐安是有舔犊之情的,所以刚开始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徐宁也是震惊了,甚至有点不相信,觉得是不是父亲想多了。

    但是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年的时间了,如今的赵昕和徐安之间是否还有当年那般的感觉,徐宁也根本不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就只有他们两个人自己知道,赵昕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也没有人能够预测,自古皇帝者,称孤道寡,赵昕会不会也一样,徐宁真的说不准。

    (本章完)
………………………………

第443章 443。倔强的孩子们

    “父亲,我会多劝一劝三弟的,不过三弟并不愚钝之人,他与陛下相处多年,亲如兄弟,依孩儿看,陛下应该也不会这么绝情对待我徐家吧。”徐宁对于父亲的猜测也有些不敢相信,如今的皇帝虽然依旧大权在握,可宰相的权利也不小啊,而且这样一来,天下间所有的责任也都由宰相一个人来背负,若是百姓不满,只需要换宰相就可以了,皇帝根本就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在这种体制下,赵昕又为什么要这么对待徐家呢?难道担心徐家会篡权夺位当皇帝?

    这简直太可笑了,如今这个时代,忠君思想早已经随着教育的普及传达到了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去,也就是洗脑了,以前的人或许对于皇帝并无所谓,只有那些读书识字的人会把皇帝当一回事儿,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皇帝是谁,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谁当皇帝,他们过的都是苦日子,又为什么要去关心呢?

    而现在不同了,教育的普及让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拥有了识字的能力,而一个人认识了文字,便能读懂用文字书写的知识,依靠着这些知识,你就能了解到自己身边以外的世界,忠君思想,便是如今所有教育之中都必须要教导的知识,对于如今宋朝的百姓来说,忠于皇帝,忠于赵家皇室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根本不用去想对不对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徐清要想篡位,他就必须先担任教育部长,把如今的教育系统进行大范围的整改才行。

    可徐清坐在宰相的位置上,尽管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可对于忠君思想,他是一点也没碰,更没加上许多他觉得可以加的东西,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了皇权思想的精髓,在这种状态下,徐清造反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这也是徐宁不相信赵昕会这么绝情的原因。

    “但愿是吧,自古帝王心难测,我们身处高位,就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犯颠覆性的错误,陛下虽然厚待安儿,但朝堂之上,这宰相的位置却是有多少人在争夺啊,皇帝可以放心我们,大臣们可以放弃野心吗?还是要小心为好,过刚易折,至理名言啊。”

    自从年龄到了四十岁以后,徐清就发现自己越来越保守了,尤其是在政治上,甚至颇有那么点保守党的意思,这种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此时的他着实没有了年轻时的勇气,以前的他更加喜欢思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而如今,则是只求稳了,至于国家与民族,他当然也思考,可更喜欢将这些事情交给后来人处理,而他想做的,就是求一个平安而已。

    到了他这个位置,虽然位高权重,天下人所仰望,但也是高处不胜寒,走在路上如履薄冰一般,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行差踏错,落入万米深渊之下,所以一切还是小心为好啊。

    “对了,泰载,这次去往新大陆,可有什么收获?”徐清轻声问道,对于新大陆,他还是比较有感情的,在上一世的时候,他曾经留学美国,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对于那里的风景很是怀念,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也再没有机会踏上那片土地了,如今自己的儿子去了新大陆,徐清颇有一种徐宁是在代替自己重新走了一遍的感觉,这让他很欣慰,也很想了解一下这个一千年前的美洲大陆,在那位毛戡鉴的治理下,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回父亲,您让我那些的北美十三州、德克萨斯地区还有巴拿马地区,孩儿已经全部安排下了人马,正在有序的发展,至于收获,我曾经去过一次新大陆的新世界城,看望了毛戡鉴大人,如今的新大陆,共有宋人多达五十余万人,规模空前,并且他们还跟印第安人做生意,赚取着大量的黄金。

    我走在城市街头,竟然没有看到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即便是那些来到新大陆的奴隶,都很少有穿着破败的,甚至有不少人气色要比汴京城中的乞丐还要好,那里还真是一片乐土啊。“说道新大陆,徐宁的劲头立刻就来了,那片土地上有他两年时间留下的汗水,也有他孜孜不倦的勤劳,更是因为那片大陆让他久违的燃起了斗志,那是一片充满可能性的土地,不仅仅达官贵人在那里可以实现梦想,即便是升斗小民,也能在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哦?那看来毛戡鉴的治理还真是卓有成效啊。”徐清轻笑了一声说道,对于这位探险家,徐清也很是佩服他,不过原本让他担任新大陆的首任总督,他其实是不太认可这项命令的,毕竟探险家是探险家,治理一个地方远远不是探险家能够做到的,但是因为皇帝实在是太喜欢毛戡鉴这个人了,所以那时徐清也没有过多的劝阻,却没想到这个船长出生的粗人,竟然还就因为他的治理无能,所以便放手了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利到地方上,以此为根基形成了如今的民主体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命运的玩笑。

    “确实如此,我上次去毛大人的府邸时,听说他还准备修建连接几大城市的公路,想要打通新大陆人口繁盛区的贸易和人口移动的通道呢。”一提到毛戡鉴,徐宁也有了许多的想法,这位地方行政长官虽然不像他的同行那样,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把这片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他所采用的新办法,也并没有让新大陆殖民地变成一块不法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法律依旧存在,人民生活大部分都非常的富足,这显然是毛戡鉴的功劳,对于这样一个人,你可以不喜欢他,但显然无法否定他的成就。

    “那是好事啊,未来几年时间里,新大陆的人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现在修建铁路,这可是很有前瞻性的想法啊,看来咱们这位新大陆的首任总督,也还是有一点长远规划的么。”徐清笑着说道,对于毛戡鉴在新大陆的所作所为,他也听说过不少,知道他在新大陆上发了横财,掌管着好几个金矿场,银矿场,虽然还没到富可敌国的程度,但也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了,如今竟然还能为当地的民生考虑,这真的不简单了。

    “父亲大人,我听说朝廷有意让毛大人回国述职,不知道是真是假啊?”徐宁问道,这新大陆总督的职务如此挣钱,自然就会有许多人眼睛发红,想要分一杯羹,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而毛戡鉴其背后并没有势力去帮助他,经过几次三番的政治斗争,毛戡鉴的任期也基本到头了,所以如今整个本土官场上都流传着毛戡鉴即将要回到本土的消息,如此一个肥缺空了出来,自然引得无数人动了脑筋,现在正是这个位置最为关键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消息也是甚嚣尘上,只不过一切都只是坊间传闻,到底怎么样,并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徐宁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这才来问徐清,自己的父亲是政事堂首相,内部消息,难道还有比他清楚的么?

    “是有这个消息,不过最终人选还没确定下来,怎么?怕毛戡鉴走了之后,新大陆如今的制度会被颠覆啊?”徐清自然看得出来徐宁是比较偏向如今新大陆正在施行的制度的,这也难怪,如今新大陆的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徐宁又是自从结婚之后,便极度的压抑自己的才能,如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自然是希望大展宏图,对于那里的自由很是推崇,害怕制度会被推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