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老师出来,给孩子们较为高的教育水准。

    事实证明,这样做确实有效很多,这些师范学校出来的老师们相比起那些传统的老师们,在教育上要深刻许多,并且也更加有责任,不过这些学校毕竟还是少数,每年能够培养的老师也十分有限,只要一毕业,就几乎会立刻被全国最顶尖的高中、初中挖走,一般老百姓家的孩子是根本不可能得到他们的教育。

    这也形成了新的不平等,不过关于这一点,徐安也暂时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期待后人能够把教育平均水准提升上来,到时候所有人都可以享受便捷的教育资源,也就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事情了。

    徐宁和慧真公主看着街上的景色也很是感慨,相比起昆山府来说,汴京的变化并不大,也没有什么高楼,这里是皇城,开封府规定,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允许超过皇宫紫宸殿的高度,不然就是有意蔑视君王了,所以汴京的建筑,大多数都比较矮小,不过占地面积却很大,所以汴京城的人口虽然没有昆山府的多,但是在城市面积上,却要大出许多了,走入这座城市,你立刻就能感觉到一股威严肃穆来,这便是皇都的气势。

    两年的时间,虽然给这座城市的外观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变化,但是只要你仔细的去看,就能够发现,在这座城市之中,医院、图书馆、雕像的数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医院,许多的小诊所沿街开成了一排,还有许多大型的购物商场也建立了起来,看的徐宁十分新奇。

    在他离开之前,他见过的购物商场都非常的狭窄,楼层也不会特别的高,有的甚至直接就是露天的,而现在,因为燃煤灯的普及,许多城市里的楼房都装上了这种可以自动点燃,然后回收废弃的煤油灯,如此一来,大型建筑物中,光线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购物市场还有大型的宫殿群落也就应运而生,原本一间屋子最多修个一两百平米,再大就会出现光线不足的问题,后来有了玻璃之后,房间的大小被扩张到了三四百平米,而现在,因为有了煤油灯的出现,单体建筑物内部空间也正在快速的扩张,如今一个一千多平米的房间已经不成任何问题了,这便是技术带给人类的变化。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型建筑物开始纷纷在汴京城中出现,它们有的是图书馆,有的则是美术馆,里面展示着各国还有宋朝本地的建筑艺术,通过这些大型的建筑物,许多艺术品也不用再龟缩在小小的房间里,除了一些大人物能够观看之外,其余的人都不能看。

    而且随着这一段时间以来,博物馆,艺术馆的兴起,原本博物馆中国文物太少的问题也得到了部分的解决,刚开始的时候,这些文物都被收藏起来,全部只有那些有权有势者才能够看,可后来随着一批人开始慢慢把自己家的收藏品捐了出来,中国文物才开始慢慢进入了博物馆中,并且一举成为文物之王。

    这当然也很正常,一个国家的文物除了他的艺术价值之外,当然还要考虑他的国家实力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人民富足,就会有更多的人出钱去购买文物,如此一来,文物的价格自然就居高不下了,再加上如今的宋朝是一超多强,完全没有人可以与之竞争,其文物之珍贵,即便是一位不闻其名的画家,一张国画的价格就要比油画贵得多,这便是一个国家的底气。

    而宋朝的百姓其审美观自然也是觉得自己国家的文物更加符合审美一点,所以许多文物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些文物的价值之高,也给捐献者们提供了非常大的名声,天下士子,大多都是求名的,所以许多人都开始纷纷捐献文物,其中最厉害的一次便是皇家捐赠,由赵昕从皇室内藏中找出了一万四千余件藏品,捐献给了全国四十七个博物馆,其中还有许多海内外的绝世珍品。

    如富春山居图,快雪时晴帖,还有唐三藏真迹法帖,颜真卿塔罗法帖,以及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光是青铜器的捐献就有三千多件,还有各类汉唐古琴,书法、字画,以及当代的许多书法大作,也全部捐献出来,这一次捐献,不仅仅让普通百姓也有了观看皇家珍藏的权利,并且还引起了巨大的捐献潮。

    毕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时之间,捐献文物的热潮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徐清也捐出了不少自己私藏的文物,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唐时代的壁画、绢画,以及各类雕塑,铜像也是拿出了不少,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一张西佛东来图,是一张东晋时期的名画,后世已经不存在了,而徐清则是在很偶然的一个机会下得到了这幅画,其中刻画人物多达一千二百四十八个,堪称人物画的典范,徐清也把他捐献了出来。

    短短几年的时间,各大名家还有官员、富商捐献的文物最后多达二十七万件,纷纷珍藏在全国六十七家博物馆中,当然其中许多的价格并没有那么高,真正的镇国之宝还是非常少的,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些文物也是他们毕生所见不到的,而现在则能够免费看到,只需要排队预约就行了,这样的作为,无论是对于百姓的审美提高,还是对于人们业余生活的享受水准,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这也是众人所乐意见到的。

    毕竟统治聪明人,总比统治一群愚夫愚妇要有成就的多,只有那些蠢笨,胆小的执政者才会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百姓变成傻子,这样一来他们便以为自己的江山能够永固,怎么也不会崩塌,可千百年的历史无数次证明,把自己当做聪明人,然后把普通人当成敌人来防范,最后并不能江山永固,而是会一损俱损,所有人一起死,这便是结果。

    以前的中国便是用这种方式统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现在的统治者显然不能再因循守旧,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当然,他们就算是想走,如今越来越多接触到了外部世界的百姓也不愿意再被奴役了,俗话说得好,想要让一个走出笼子很简单,但想要一个人重新再回到笼子里,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皇室还捐献了两次,没有第一次多,但是出手依旧十分的大方,当然,这些珍藏对于皇室来说,并不算什么,并且在捐出去大量的文物时,还有许多艺术品正在大量的涌进赵昕的库房之中,这些艺术品来自自己的臣子,也有来自于其他国家,还有来自于宋朝如今的大师们。

    这个时代,艺术品正在不断的被创造出来,对于艺术品的概念也在不断的被刷新,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这里传播,扎根,原本的中国话只讲究神韵,而不讲究体态,而随着西洋画的引入,那种把人物刻画到极致的艺术也引起了中国艺术家的兴趣,许多新的画家所制作出来的图画,虽然还没有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但是其中的突破也非常的有意思。

    还有一些年轻人,他们站在了时尚的最前沿,开始创造一些农家画,将绘画艺术,尤其是人物像艺术,不再局限在上流社会,而是开始给普通人创造艺术,让他们的脸庞也能留在大量的图纸上,再加上随着技术的发展,颜料也开始慢慢普及,原本能够绘画的只有上流社会的御用画师,而现在普通的画师也拥有了绘画的能力,有了自己的材料,虽然材质不能跟宫廷画师相比,但有总比没有好。

    拥有了这样的技术条件,绘画的成本开始大幅度下降,许多普通人也开始纷纷走进画师的家中,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留下一张人物像,在这个没有拍照技术的时代,这显然是最好的照片了,而这些画像,有的时候不仅仅会记录下一个人的面貌,还会把他的服饰给记录下来,这对于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们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将来新的学科诞生之后,必然会使用到这些素材。

    除此之外,艺术品的广泛建立,也让许多孩子们有了想要做艺术家的想法,不少人开始练习书法字体、绘画技艺,这种原本只属于上流社会的能力开始慢慢向底层蔓延,而在这过程原本地位十分低下的医生,地位却突飞猛进。

    在这十七年的改革开放之中,医学无疑取得了十分大的成就,从原本光是吃中医药,到可以做手术解决许多中医无法解决的问题,到现在很多人都开始研究起那些无法解决的病症,这些都让医生的社会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有一些名医甚至要比一般的官员都受人尊敬,这些都是如今这片土地上正发生的变化,徐宁一边看一边感慨,一路回到家,徐王氏早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两年的时间没有见,母子两个人自然有许多的话要说,徐宁一边安慰着自己的母亲,一边扶着徐王氏走进庭院之中,徐泰和徐安并不在家,徐清则是在办公之中,所以家中只有徐王氏。

    等到了晚上众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虽然只有三个主人,外加一个小孩儿,但是这顿饭也十分的温馨,尤其是对于徐王氏来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就对孩子越来越依恋,以前年纪还小的时候,孩子总是来请安她还嫌麻烦,可等到了如今的岁数,要是谁不给她来请安,徐王氏甚至会生气,不得不说,年龄总是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变化,不过对于徐宁等人来说,这也让徐宁等人很是勤奋,几乎不管有多么的忙,都会来陪一陪自己的母亲,这也让徐王氏的生活还算挺太平的。

    同时也让徐宁非常的愧疚,家有老人,不远行,而他却一走就走了两年的时间,将自己的妻子、孩子、父母放在了一边,这怎么说也是一件让人愧疚的事情,虽然这本就是徐清让他去做的,但是此刻看着不停流泪的母亲,他还是十分的愧疚。

    等到众人吃完饭的时候,徐安和徐泰也终于回来了,其实这段时间以来,徐泰一直就住在他自己的家里,和那位公子同居着,一般除了早晚的请安之外是不住在这里的,可因为徐宁的回归,让徐泰难得回家吃了一顿饭,而徐安则是太忙了,不过在听到家仆的报告之后,也是难得把工作放到了一旁,回到家跟哥哥吃了顿饭,在这过程中,徐王氏又是掉了好几次眼泪,等到把饭撤下去之后,三个儿子便陪着徐王氏一直聊着天,直到徐清回来,他们这才一一见过礼。

    (本章完)
………………………………

第441章 441。分歧

    徐王氏问了一遍徐清有没有吃饭,得知吃了之后,便让人把眼前的餐食拿了下去,然后带了一些小点心放在了桌上,除此之外,还放了三壶各色口味的茶,谁想要喝都可以直接自己来倒,算是临时召开了一次茶话会。

    这场会议的主角,当然就是徐宁了,这一次,他可是离开了本土超过两年的时间,待在一个谁都不知道的新大陆啊,这样的经历在场的人可都没有,他们甚至都没有什么出国的经验,在这个时代,旅行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尤其还是跨大洋的旅行,那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他们所有人都是国家的上流社会,更是不能轻动,自然不可能去过那片新大陆。

    可是对于那片大陆的好奇,却是一点也不少,毕竟这两年的时间以来,对于那片大陆的各种传说要远比其他国家的传说要多得多,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有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那片土地地下所隐藏的黄金,白银,都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而他们这些徐家人,更对那片土地上如今正在实施的政治制度感到无比的好奇。

    “泰载,说说那片土地上的制度吧,关于这点,如今陛下和朝堂诸公可是十分的好奇啊。”徐清轻声引导着话题,这个问题也是他十分重视的,民主制度他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对于民主制度会在这个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他还无法做判断,所以他想要听一听亲眼见到过这种制度运行的徐宁来说说看。

    “关于民主制度,在巴拿马城,我也是施行这种制度,相比起如今大宋境内的制度,这套制度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他能够很有效的遏制腐败,并且能够让人民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从我的角度来看,是一套十分运行有效的制度。”徐宁想了想之后说道,此时的民主制度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是一种形式上的状态,并没有因为这套制度而产生完全不同的三观。

    可以说如今这套制度,还是依附于君主集权制度下的一种分支而已,并没有单独成为一套制度,在新大陆,封建君主制度和民主制度是交互使用的,所以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自然不会去想一些改革甚至是革命的问题,所以回答这一类问题便也没有什么负担,徐宁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哥,这套制度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么?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让他们来处理当地的政务要事,难道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吗?”一旁的徐安不由质疑道,他虽然没有接触过民主制度,但他好歹也是一位官员,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太平洋对岸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对于这套制度,徐安是有一些疑虑的,其中之一就是会让力量变得太过分散。

    因为要想施行这种制度,就必须保留地方上极大的权利,这是必须的事情,不然选出来一个官员,他的所有权利还需要中央政府去赋予,那这跟直接任命有什么问题呢?而地方上的权利一大,就代表着中央的权利会削弱,这是徐安所不能接受的。

    在他的眼中,国家的作用便是团结所有国民去做事情,去带动繁荣的工具,要是这个工具的力量被分散到了一个个小小的社会,那么他还有什么力量呢?而一个没有力量的大社会,不就是老子形容中的理想国了吗。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出世的思想,徐安并不喜欢,他虽然不信奉儒家,但儒家那套入世、救世的思想,他还是十分接受的,在他眼里,政府的成立是要有作为的,是要开拓人类边界的,是要组织人类去迎来更加壮大的胜利的,而不是处理家长里短的,一个个小社会确实能够解决很多家常家短的摩擦,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未来群体来说却不会有什么帮助,所以对于这种小国寡民的政治制度,他是不太喜欢的。

    再加上选民的层次参差不齐,通常情况下,精英人口是必定会比大众百姓要来的少的,尤其是在大城市就更是如此了,而新大陆就更是如此了,在那里,很少有人读过书,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懂得国家的未来么?他们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么?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谁能让他们不交税谁叫能当市长吧?

    在这种状态下,徐安实在无法相信这个城市能够有未来,这种小国寡民的作为,也真的很难被徐安看重,但徐宁却对这种制度有着新的看法,他说道:“三弟,你的观点我部分同意,如今这套制度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套制度也有好的地方,比如你说的谁给好处多,谁就当市长这种事,也确实发生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就开始慢慢察觉到,那些拥有税收的小镇往往要比自己的小镇发展的更快。

    他们会用这笔钱来建设学校,来修建道路,而这些基础建设的扩展,则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座城市定居,在此之后就会带来更多的机遇,而他们占据的土地也会从农地变成城市用地,如此一来,不仅仅没有让金钱变得越来越少,反倒因为税收的存在而让城市的建设更加健康,城市内的居民,也能享受到更加优秀的市政服务。

    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正因为有了税收制度的存在,也会让城市中的百姓有了一种归属感,因为这座城市中的所有基础建设,所有的公务人员,都是用他们的工资养的,这就会让他们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如此一来,在本土大量发生的盗取公家产品的事情,在新大陆发生的几率就非常小,这也是这套制度的优势之一,三弟,这一点,我们也不可以否认。

    除此之外,在这套制度的运行下,一套监督制度也正在慢慢建立起来,到时候让这些纳税人组织起来监督自己的税金用的了什么地方,他们必然会十分的尽心尽力,而这也就能有效的避免贪污腐败的情况严重下去,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制度么?“

    “我不同意你这个说法,一个小镇的资金便能修路?那这税金要有多高才能做到,我也主持过道路的修建,光是从汴梁通到燕州,就需要最起码上百万贯的资金才能支撑,就算是换成土路,这笔钱也将是天文数字,你一个小镇怎么可能做得到,最后还不是要中央朝廷来承担这笔资金的大部分?”徐安反驳道,像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难以施行的,毕竟公共工程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依靠税金修建道路,这根本是寸步难行。

    到最后经常就会需要用到朝廷的钱,可这也会因此打乱朝廷的计划,到最后就是凭关系,拼人脉,谁的背景大,谁就能拿到足够的财政拨款然后来修建道路,到最后这些道路到底能不能产生利润呢?这也是不知道的事情,在徐安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但徐宁却不这么看,他说道:“三弟,你这话有失偏颇,这种制度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虽然不能成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但相互验证总好过一人摸索前进要好吧,两相参考之下,对本土的政治制度就没有印证作用么?本土不也有议政厅么?”

    “这两个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只有议政权,并没有参政权,而在你们那里,不仅仅百姓参政议政,甚至连司法都是由当地百姓来订立,这难道也是你所谓的民主么?众人对一人之评价,便能决定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简直比本土还来的差吧。”徐安反击的这一点,恰恰戳中了如今新大陆上最典型的问题,那就是司法混乱。

    人民群众生活在广阔的土地上,法院根本没有办法成立,当地的市镇也无法安置那么多的司法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村镇的司法都由当地人自己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好恶便成为了评判的唯一标准了,这确实是如今新大陆最大的问题。

    一说到这一点徐宁也没有什么话了,因为这件事情,确实让许多百姓遭受了很大的灾难,甚至其独裁的地方,要比本土还要来的可怕,有的时候民主的极点,便是民主专政,而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愚民的暴政,在这个制度下,司法丧失,所有人都以为一己之好恶而判断事物的准确性,容不下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零和游戏,这确实是如今新大陆民主制度最大的弊端,说道这一点,徐宁也将不出话来了。

    最后还是徐清开口劝说道:“你们两个,也别做这样无谓的争吵了,新大陆的制度还处于草创阶段,到底会进行到什么地步,这谁都不知道,一切的一切,都要等到以后才能评价,但不能评价就不代表不能说他的好坏,在我看来,这套制度有好有坏,且在好坏之间,不分伯仲,其中也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并不能因为此法中的优点,就当做看不见此法的恶劣,我等大宋立国于世,最终靠的还是集权制度,若是没有这个制度,又如何能把那么多的钱财投入到大项目中去,到时候小国寡民,恐怕如今之工业时代,还得等上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也说不定。

    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小规模的改革,这才是如今新大陆对于本土的借鉴之地,切切不可本末倒置啊,徐安,你知道吗?“徐清说的很是郑重,这些话也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而且这番话他也就是说给徐安听的,徐宁和徐泰两个人,一个无法从政,一个不想从政,所以他们怎么想,徐清也无所谓,反正再怎么极端,对于朝政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但徐安不同,他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臣子,也是当今皇上最好的朋友,十八岁便已经担任开封府尹,这个职位,是许多官员年老时才能担任的最高官职,而如今,却是徐安的起点,可以想象,徐安的未来必定是非常光明的,也是在徐家所有子弟之中最有可能接自己班的人。

    也就是所谓的宰相之职,此时的宰相,不再像以前一样,在经过徐清的多轮改革以后,所拥有的权利几乎与皇帝已经是平起平坐的地步,在这种状况下,徐安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徐清必须要牢牢的控制住,甚至是监视住,不然要是这位的思想出现了一丝丝的偏差,那么给整个国家都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破坏性。

    并且徐安还不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从他担任开封府尹以来,开除的公职人员多达三百四十人之多,这还仅仅是一年半的时间而已,并且这些都是正式员工,那些临时工更有上千之多,其中坐牢的也有一千四百人多人,如此多公务人员和衙门人员,可以看得出来,自己这儿子就是一个雷厉风行一刻都不得停歇的人,这种人要是当了宰相,掌握全国行政大权,必然会将整个国家搅成一锅粥,这要是往好的方向去搅倒也罢了,可要是往坏的地方去搅,那可就是会出大问题了。

    所以徐清如今与徐安见面,几乎每天都要商讨到国家大事上,以此来锻炼徐安从全局看待问题,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