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这个保障,绝对要超出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了,就像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廉价劳动力,因为他们给的工资不过是自己本国工饶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左右,但在中国人眼里,去美企工作就等于是鱼跃龙门了,他们的工资,普遍是本国公司的两倍到三倍,且还能够到外国去历练,不定就能成为总部的干部,这也让外企在中国趋之若鹜。
这就是经济强大的好处,即便是宋朝人眼里不愿意干的活,但在这些殖民地饶眼里,却是再好不过的工作了,就像如今随着卫生这个概念慢慢开始影响宋朝人,人们对于城市的清洁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一项职业,扫地工也就诞生了,而这种工作是非常累的,他们往往要三四点钟就起来工作,一干就是一整,到晚上还要再清理一遍道路,路上车马匆匆,十分容易出事故,且工资很低。
一般是没有人愿意干的,所以无论是在租界,还是在本土,这份工作都是由殖民地人来干的,而且他们的热情远远超出了宋朝的想象,在宋朝,如果卫生局来招聘人员工作,即便开出的工资等于是一名工饶水平,且不需要实习,直接进入正式编制,享受一般公务员的待遇,但也是门可罗雀,除非是非常缺钱的人,不然根本没人报名。
而若是招募那些殖民地人,往往一个岗位便是三四百人争抢,即便他们只能是临时工,工资非常低,一个月不过两贯而已,约等于一点半个银币左右,而如今宋朝一个普通工饶工资是六个银币,至于正式编制的扫地工则也是六个银币,且每个月还有福利工资,而这些,是殖民地人所不允许拥有的。
而即便是如此,对于这份工作,依旧是有无数的人愿意去干,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半银币对于大多数当地人来,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在这些缺地来,大部分饶工资不过只有半个银币而已,而更多的人根本连工资都没有,只能是做临时工,看着时机来接工作而已。
就像清末民初那个时代的码头工人一样,有活的时候便做活,没有的时候便跟着兄弟几个人吃酒聊,这是寻常事,所以对于他们来,即便只是一份打折扣的扫地工,也是一份绝对的好工作,三四百人争抢一份工作,甚至还要走后门,这种事情可谓是屡禁不止。
甚至还有人为了这样一份工作,而公然行贿的,可以是花样百出了,而那些经过辛勤工作进入到正式员工的殖民地人,在当地直接就变成实权人物,因为一个月六个银币的工资,加上每个月的福利,他们一年的收入大概能够在九十个银币左右,这笔钱在当地足以购买两百亩以上的土地,或者是在他们的大城市购买一套房子了,工作三年一套独栋的别墅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是宋朝国家正式公务员一年的收入在殖民地的含金量,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这些殖民地人完全可以凭借着这份工作,成为一位中产阶级的人士,然后拥有一份体面的生活了,同时因为对于这些地面工程,大多数宋朝公务员是不愿意管的,最多就是负责统筹工作,至于细节工作,都是由当地殖民地人来负责的,比如招工,还有分配工作。
这样一来他们便有了一个招工的权利,可别看这份权力,在宋朝人眼中或许不算什么,毕竟对于他们来,招谁不是招,只要能够保证完全总督府的任务,把地面打扫干净,让市民们不至于被肮脏的环境污染了心情,不被投诉就行了,至于到底是谁负责具体打扫,他们可不在乎。
但这份权力对于当地人来可太重要了,扫地工主要负责的区域便是整个中心城区,大约六七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所需要的扫地工不过四五千左右,其中正式员工不过三百人,而在这里面有二百五十人是宋朝人,他们一般只负责上层工作,比如向上面要钱,然后就是对底层员工的晋升,奖金发放,以及一些疑难问题的调整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不做具体事夷。
而那剩下的五十名殖民地正式员工,则负责具体的事务,比如排班,负责区域,以及工资的发放,招募员工等工作,全部都是由他们来负责的,这可就是一个巨大的权利了,甚至因为这份权利,他们收受的贿赂要比他们的工资还要高,当然,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宋朝人自然是心知肚明,而这些人也明白,如果没有宋朝人罩着他们,他们的生意是根本做不下去的,所以得到的贿赂大部分都进入了宋朝饶口袋,不过尽管如此,他们所获得的收入也不了,所以凭借着这份工作,很多人都成为霖主,甚至在租界附近的郊区拥有房产,成为中上阶级的人物了,家里也是仆役众多,妻妾成群。
不得不,对于这些人来,宋朝在他们的眼中绝对是再生父母一般的存在了,同时从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宋朝如今的富裕,已然不是停留在上层建筑的富裕了,也不仅仅只是中产阶级的富裕了,在宋朝一位中产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工厂厂长,学校老师,公司组长、经理,警察、公务员、这些饶月薪,大概都在十七个银币左右,一年的收入则是稳定在两百个银币左右,这份自产大抵相当于可以在任意殖民地的首都直接购买一套独栋别墅,或者是在租界购买一层公寓。
他们可以每年有一个月的假期去全世界旅游,拥有优秀的社会地位,在殖民地甚至被当做贵族来对待,甚至他们要比一部分的贵族还要富有,这就是如今宋朝的富裕,是其他世界的人民万万不能比拟的,而这一切的来源,全部是因为工业化,让他们的财产得到了极大的膨胀,从而压榨世界,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
可以如今世界的规则,就是由宋朝人来制定的,辽国和金国虽然有一部分的制定能力,但在宋朝的强权之下,也只有喝汤的地步,这就是如今宋朝的强势,在这种强势下,庇护的不仅仅是宋朝人,还有那些为宋朝工作的人,他们的身份地位在当地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即便是扫地工,掏粪工这样的工作,对于当地人来,也是可遇不可求,甚至要贿赂才能进得来。
当然,这只是针对底层平民而已,若是殖民地的贵族的话,就不需要从事这些工作了,以贵族的财富,一般都可以直接在宋朝的租界里进行学习,然后购置房产,在上完高中之后,便可以凭借着他们在当地的关系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对于殖民地的土着贵族,宋朝的态度也是以交好为主。
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宋朝再厉害,人数毕竟是少数,还是需要依赖贵族们来治理整个殖民地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宋朝也不愿意得罪他们,所以对于他们,租界大部分采取的态度都是等同宋朝公民的待遇,至于那些大贵族,则给予他们宋朝的爵位,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
宋朝如今的爵位可谓是非常值钱的,无论是宋朝人还是本地人,这个爵位都是有含金量的,当然,他不像是欧洲的爵位,可以带给拥有着一块土地什么的,理论上来,宋朝的爵位经过历代的变革,已经成为了一项荣誉头衔了,但在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道路上,宋朝又赋予了爵位一份特定的权利。
比如持有子爵(正五品)以上爵位的家庭,将可以直接推荐长子进入宋朝三十所重点大学就读,如果是侯爵(从三品)以上的,则可以推荐两子进入大学就读,至于公爵和王爵,则拥有三个名额,子爵以下,则拥有推荐长子进入宋朝本土大学就读的权利,这是在教育上的特权。
而在社会地位上,拥有爵位者可以对平级的官员不拜,这是一项巨大的权利,一般来,租界的长官不过正四品,而对于殖民地大贵族们,宋朝一般会赐予伯爵左右的爵位,相当于正四品,这就免了他们见到租界长官还需要跪拜的礼节。
毕竟宋朝赐予的伯爵,一般就等于是清朝时期的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了,也只有一个国家到了这个级别的官员,才可能被宋朝赐予伯爵以上的爵位,至于王室,则一般赐予国公或者郡王这样的爵位,想想看若是让一个国家的头面人物,在见到租界的总督还要下跪,这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侮辱,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得罪饶事情,迫不得已才需要去做,在此之前,跟这些国家的重要人物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才更加有利于宋朝去开垦这些殖民地。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636
尊重当地的权势者,反而会给宋朝带来更大的利益,甚至在面对反对宋朝统治的起义者的时候,最先维护宋朝的,也会是这些既得利益者,毕竟他们既然要反,自然不会仅仅只反宋朝,这些受到过宋朝好处的人,自然一个也逃不了。
当他们接受宋朝所授予的爵位时,便是他们被绑在宋朝战车上的时候,为了让他们跟着自己,维持当地的情况,不至于让暴乱持续发生,为此而付出一个伯爵头衔,这着实是一点小意思,毕竟一个伯爵头衔,朝廷每年支付的经费最多不过三四万贯而已,而因为这一个伯爵,宋朝能够从殖民地赚到的钱,则超过上千万贯,这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
而因为宋朝实力强大,导致宋朝的爵位也非常的值钱,尤其是在外海,一位子爵,可以与当地的王公大臣相提并论,且如果得到了爵位,便等同是宋朝的荣誉公民,当地的法律对其有效程度有限,如果涉及到死刑,就必须由宋朝来进行审判,这一点是严格规定的,为的就是让那些殖民地的当权者们小心,不要打破殖民地的平衡。
通过在殖民地设立下几个棋子,以此来牵制殖民地的动作,这是宋朝的惯用动作,若是一个国家,完成了统一,就像日本和欧洲那样,立刻便会对宋朝本土的工业形成重大的威胁,在这个时候,给当地多来几个权势者,再让他们的司法审判权放在宋朝身上,如此一来,当权者自然不敢立刻有所动作,统一全国了。
而那些得到司法豁免权的人,也就越发横行无忌,这就让许多中央集权的政府,也不得不陷入到分权的境地,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就像中国的清朝,是皇权集中的巅峰,但因为鸦片战争降临,自此中国人头顶上的天除了皇帝之外,便还多了各国的列强,在这个时候,清帝国自然再也无法维持一个大一统集权国家的可能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皇权不断下降的过程,便是集权逐渐衰落的过程,而对于一个帝国,当他的权利不再集中于一个人手上的时候,距离他分裂也就不远了,所以宋朝如此做,等于是让这些有为之君的身边,多了许多的掣肘,以此让他们更加不利于变革,这也是宋朝最近想出来的一套办法,对于这套办法,徐清非常的欣赏。
甚至常常对身边的官员说,若是这套方法早一点研究出来,指不定扶桑和远西之地到如今都会归化也说不定,但奈何世界上的事,总不可能事事都顺心如意,就像这件事一样,当宋朝拿出了新的办法时,不少殖民地已经慢慢脱离了控制,成为了主权国家,而有的则是还没等殖民大军靠近,便拥有了抵抗殖民军队的能力。
要知道,防守的能力相比起攻击的能力来说,要容易获得的多,同时打攻坚战,也永远是防守的那一方会占据优势,尤其是近代,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战争技术的变革,导致防守一方的优势是越来越明显。
通过大炮,城墙和堡垒的组合,一个小型的棱形堡垒,即便坚守一年,两年也完全不是问题,而攻城的一方,面对这些坚不可摧的堡垒,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有可能攻陷,而地面炮阵轰击,战胜堡垒炮阵的记录,最早也是在工业革命后半段了,在此之前,舰队的大炮想要轰破堡垒的炮阵,这是很难的事情。
甚至城堡的改革也从另一面对整个国家进行了改革,在棱形堡垒被发明出来之前,欧洲的战争一般都只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但随着棱形城堡的诞生,战争的间隔时间从一个多月慢慢变成了一年,甚至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而战争的规模也从几千人,慢慢扩张到几万人,十几万人,因为面对这样的城堡,攻城方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利用人数,彻底击垮对方。
如今宋朝的水平相当于是工业化初期后半段的样子,与当年鸦片战争进攻中国的英军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而欧洲则也不像清朝那样一丁点工业也没有,相反,随着学习宋朝,以及从占领东欧之后,又从东欧带回来了一些辽国人遗留的工业机器和工程师,凭借着这些底子,如今的欧洲虽然才刚刚开始工业化,但却也有了一定的工业水平,要想打败这些欧洲国家,如果没有六十万以上的军队,恐怕很难成功。
毕竟欧洲各国人数众多,且他们的城池跟中国的城池很不一样,中国的城池往往会把居民区也给围起来,整个城池建设的非常大,这也造成了中国的城墙大归大,但相比起欧洲的城堡来说,要容易攻破的多。
而欧洲的城池,往往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至于居民区则在城堡的外面,日本也同样是如此,老百姓的居民区被称呼为城下町,意思就是城墙之下的住宅区,只有江户城和京都城,二条御所才会把老百姓也给圈在里面,其他城池,基本都是保持着城堡的状态。
且为了保证城堡的重要性,这些城堡往往会在交通要道设立,每一座城堡最多不过五六百人,然后存储着足够几年食用的食物,若想攻克这些城堡,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才可以,这就是欧洲的战术,在欧洲,遍布着这些小城堡,如果要一座座把他们拔掉,需要耗费的力气实在是太过于艰辛了,所以在调查过后,宋朝就放弃掉了这个计划。
更何况六十万大军的调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在宋朝本土周围的地方,要调集六十万大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把军队运到万里之外的欧洲去作战,这一路上要调动多少的船只,消耗多少的粮食,还有补给等问题,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对于欧洲,宋朝也只有无可奈何。
还好欧洲如今各国对于宋朝的态度都不错,一副学生请教老师的模样,经常派遣使臣来宋朝觐见皇帝,同时还会带上丰厚的礼物送给宋朝在都城工作的京官,这也让许多人没了意见,甚至对欧洲产生了一定的好感,毕竟随着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一大批艺术家开始慢慢浮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他们传承了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结合人文思想主义的精神,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与宋朝的艺术品相比,别有不同,多了一丝神圣的气息,少了一丝人情味儿,这跟宋朝的艺术品有着很大的差别,宋朝因为过于世俗化的缘故,导致许多艺术品上也沾染了太多的人情味儿,而没有了一丝艺术高雅的姿态。
而这对于士大夫们来说,是很喜欢的,同时油画在宋朝的流行,更是带动了这种趋势,再加上基督教文明,对于宋朝士大夫们来说,也是一种强烈的吸引,宋朝文化开放,思想自由,对于信仰问题,基本保持随意的状态,只要不危害国家,做出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基本上是想信仰什么,就信仰什么。
因为欧洲人在汴京城的活动,再加上他们的建筑风格迥异于宋朝,同时对于科学的态度,也跟宋朝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今的宋朝,虽然科学昌明,但很多对于科学的态度,却是不对的,而在这一点上,欧洲人却要理解的更加正确一点,科学是证据的总和,科学不能臆想,不是实用性的,而是规律,在这一点上,欧洲人有着格外强大的思考能力。
所以在大学的实验室中,除了宋朝本土的科学家之外,若是论外国科学家,最多的便是这些欧洲科学家,你真的很难想象,他们从愚昧的中世纪走来,才不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竟然就能够涌现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出名的虽然没有几个,大多数都是副手,但是这样喷薄的生命力,却是其他民族所不能比拟的。
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个原因是日本、金国和辽国的科学家们大部分都在自己本土工作,会来到宋朝的一般都是顶级的科学家,是为了多国实验才来的,至于那些基层的科学家,则往往在自己的国家实验,这也是欧洲人会最多的原因,如果算每一个国家平均水平,那么宋辽金三国绝对是最多的。
毕竟三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最先开始把科学当做一门学科去研究它,至于欧洲,虽然如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来自于贵族和商人的孩子们,也就是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的人依旧是愚昧的,他们对于神明十分的崇拜,而这些人之所以会来到宋朝,也不过是因为他们本国并没有先进的现代大学教育,所以只能来到宋朝接受教育,等到未来这些人学业有成,想必会在宋朝留下的并不多,毕竟宋朝如今自己研究所都捉襟见肘,即便每年都在加建。
但实验室和普通人住的房间可不一样,要求隐蔽性,安全性都要更高才对,修建速度要远远慢于正常的房屋,而大学因为扩招的关系,大学生的数量是越来越多,其中优秀的人才,随着这几年基础教育的普及,那些天才们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在人堆中脱颖而出,所以如今中国优秀的人才也是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大学都开始开办了少年天才班这种班级。
用以专门招收十三四岁的少年天才们,让他们从小就学习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接受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的成为一名研究员而做准备,这些都让如今宋朝的科学界人才井喷,所以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欧洲的研究员们虽然数量众多,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实习的研究员而已,等拿到了硕士文凭之后,也很难留在研究所里的。
大部分都要出去单干,而凭借他们的背景是很难得到宋朝的研究经费的,毕竟硕士、博士那么多,其中自然要优先照顾那些大科学家和宋朝的种子选手,又怎么可能把科研经费花在一些欧洲人的身上呢。
更何况大部分欧洲的研究员是很难毕业的,如今的硕士和博士可不像现代这样扎堆,是非常难考的,所以欧洲的研究生虽然在海外人员中占据着比较多的位置,但真正能够毕业,拿到硕士和博士文凭的却没有几个。
而这些人大部分研究所是不会继续录用的,每年都有新的学生毕业,其中当然会有大量的佼佼者,科研经费自然是要用在他们身上的,欧洲人虽然在科学实验上相比起其他外国人要好一点,但毕竟刚刚开化没多久,思维还是比较僵硬的,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只能离开宋朝本土前往欧洲,继续自己的学业。
当然,其中自然也有不少璞玉,不过大量的优秀人才还是留在了宋朝的,毕竟宋朝有着庞大的科研经费,只要你确实有真才实学,那么宋朝的经费便会敞开供应,你想要什么实验器材国家也都会为你准备,你想要什么材料,更是可以穷极天下的物料来满足你。
而这些条件,在他们的母国是根本不可能具备的,甚至是一台科学仪器也很难买到,如今世界上所有的高端科学仪器,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于宋朝,而宋朝对于这些高端仪器,是严格把控的,外国想要买到这些仪器,往往要付出十倍,甚至二十倍的价格才能得到,而这些仪器的价格本来就不菲,再加上那么多的钱,还要再加上运费,许多地方甚至连一个实验室都无法置办的起,所以许多科学家回到自己的国家,也很难拥有在宋朝这样的科学成就,毕竟科学还是需要有仪器的,如果连精密的仪器都没有,那么科学实验自然无从开始了。
(本章完)
………………………………
637
在这种条件下,科研水平想要超过宋朝,无疑是痴心妄想的事情,至于辽国和金国则都由自己的器材研发团队,虽然许多器材不如宋朝来的精巧,但也有一些器材,要比宋朝的精确度更高,双方是互补的,只是宋朝更加精确的器材多一点,而辽金两国的少一点而已,面对这样一个情况,宋朝自然不能像对待其他国家一样,只知道一昧压制,不然宋朝的实验器材价格也会上涨。
毕竟如今许多大学的器材都是从辽金两国进口过来的,但因为宋朝在这些科研器材方面毕竟有着优势,辽金两国也不可能让宋朝以正常价格贩卖,所以双方商定好,辽金两国的器材以本土价格高两成的价格贩卖给宋朝,而宋朝的器材则以比市场价高四成的价格卖给辽金两国。
如此一来,双方的政府都能够从中赚到一些钱的同时,也保证了本土的研发器材行业,可以是一举两得了,当然,面对这样不公平的贸易,其他国家自然也有许多办法来应对,第一个就是自己研发科学器材。
如今工业化不过短短二十一年,许多科研器材依旧停留在十分简陋的状态,真正达到精确的类型,不过十几种,而投入实用的装备,也不过仅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