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往往是那些未知的事物,当他们看到这未知的事物,不过是与自己一样的同类之后,心中对于他们的恐惧感自然也就削弱了。
同时,殖民地人在学校之中虽然会受到欺辱,但同时也会受到宋朝人才能受到的优质的教育,这是张青北那边的人所无法接受到的,在那里,他们虽然也跟宋朝人一样,接受的是义务教育,但这就跟市重点中学与工农子弟学校的区别一样大,或者说就跟北京市人大附中与云南一个贫困乡的中学之间的差距一样,是非常大的,除非真的是非常刻苦的学生,大量的学生在这种学校,是根本没有出路的。
而在赵曙所控制的地区,虽然会遭受到不公平对待,但接受的教育却是一样的,他们可以跟宋朝的孩子一起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那些最新的知识,读最新出版的图书,接受老师的辛勤培育,尽管这些老师对他们不重视,但只要是讲课的内容,他们吸收了,便是受益无穷的事情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赵曙的所作所为确实要比东部的行政区划要先进的多,起码在种族问题上,正面看是加剧了,但从侧面看却是给了双方一个沟通的渠道。
(本章完)
………………………………
668
所以因为赵曙的这一项政策,虽然在西大陆这一边,殖民地移民受到的待遇要差得多,成年人找工作也困难的多,但为了自己的孩子,依旧有大量的父母选择搬迁到西大陆这边来生活,其主要的原因便是这里优质的教育资源。
有的时候,父母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是可以放弃一切的,就像中国传统故事孟母三迁中的孟母一样,为了让孟子小时候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孟母带着自己的孩子连续搬了三次家,换了三次学校,这才稳定下来,试想在那个战乱频然的乱世之中,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度过这混乱的岁月的,而在这混乱的岁月之中,依然不忘记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份母爱,即便放到今日依旧让人无比感动。
而这样的爱,并不仅仅属于中国人,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世界上大多数的父母都热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虽然搬到西大陆,他们会遭受他人的白眼,有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升职,只能在最底层徘徊,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来到西大陆来,因为在西大陆读书,只要他们的孩子肯努力,就能够获得好成绩,然后去读那些好大学。
在如今这个世界,只要拥有了大学文凭,那么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无论你走到哪里,就都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这一点,是徐清这么多年来,崇尚知识所带来的福利,尤其是在青霉素在全世界开始受到重视,科学家地位开始上升的时代,即便是殖民地的孩子,只要获得了大学的文凭,那么除非是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基本上大多数的公司,集团都会雇佣你来为他们工作。
若你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那么跨国集团都会抢着要你,毕竟在这个时代,即便经过扩招之后,全世界的大学生数量也十分的稀少,即便算上日本,辽国,朝鲜,金国等国,一年的大学生数量也不过才五十万而已,而全世界一年的人口出生量则是在四千万以上,尤其是在人口因为粮食的丰收而暴涨的时代下,人口的增长在未来必定会继续加快。
四千万人中只有五十万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相当于是八十个人里只有一个了,这个比例无疑是非常低的,所以即便是普通大学出来的学生,也依旧会得到十分优渥的工作,至于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宋朝其实并不多见,毕竟宋朝本身就是儒家文化,如今也不是满清时代,对于外来文化特别的排斥。
这是一个很包容的时代,至于有歧视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宗主国对于被统治者的优越感而已,但你若是成为了大学生,加入了知识分子阶级,那么老百姓依旧会把你高高捧起来。
就像没有工业化的时代之下,一个贫穷的书生也会被乡亲们看不起,但你若是考中了举人,那么身份地位立刻发生改变,即便是村子里的乡绅,见到你也必须行礼,叫一声举人老爷,因为通过考试,你已经不再是老百姓,而是成为了士人,也就是统治阶级了,这就是宋朝与其他世界任何王朝所不同的地方。
在其实国家还在世袭罔替的时代,中国人已然通过科举,给底层的老百姓开放了一条直通上层社会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很窄,大多数人根本就走不过去,但有这么一条路,对于老百姓的思想便有了根本的改变,因为有科举制,所以即便徐清没有来到这个世界,老百姓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而如今的大学,便是考中了秀才。
若是进了名牌大学,那便是成为了举人,所以即便是殖民地人,只要你能进入大学,便是踏入了士这个阶级,普通老百姓看待你的眼光自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大多数殖民地移民即便遭受冷眼也要来到西大陆的原因。
在这里工作,虽然自己这辈子有可能翻不了身,但自己的孩子却有可能因为学习的努力而翻身成为一位人上人,而如果在东大陆,他们的孩子除非是天才,不然凭借那有限的师资,是根本不可能进入大学的,便是连高中都不可能读的上。
至于他们自己的上升阶梯,虽然东大陆对于他们的歧视要比西大陆小得多,尤其因为东大陆殖民地移民人口众多,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感受到歧视的存在,但其实工作和社会中的壁垒依旧存在,因为宋朝人对于殖民地移民依旧是有偏见的,宋朝人不会跟殖民地移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殖民地人做马车必须要与宋朝人分开,即便是购物,宋朝人也只去服务员是宋朝人的店,他们不想接触这些殖民地移民。
就像印度的贵族们不愿意接触贱民一样,那是一种来自心底里的排斥,他们可能会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升官,但歧视也依然存在,只要他们的身份始终是民,就会一直存在,而在西大陆,却有那么一条可以走上上流社会的机会,只要他们的孩子进入了大学,那么没有人会再瞧不起他们这些人。
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往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而没有障碍,这是东大陆永远不可能给他们的,即便这个可能性十分的小,但毕竟有那么一丝希望在不是吗,至于生活的保证,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新大陆广阔的土地,给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份舒适的环境,即便仅仅依靠种地,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一般都能达到小康的水平,尤其是在本土减少对新大陆的赋税之后就更是如此了。
他们缺的,只是一丝成为人上人的机会罢了,所以西大陆对于殖民地人的吸引力其实并不比东大陆来的小,在东大陆你很难感受到歧视,但歧视确实存在,当你接触到宋朝人的时候,你会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你的蔑视。
而在西大陆,你很容易便能感受到歧视,但你却有机会让这些歧视你的人的目光,变成尊敬你,这两者之间该做如何选择,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想法,一些有冲劲的父母或许会选择前往东大陆,通过自己的拼搏出人头地,而有一些孩子聪明的父母则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种种想法不一而足,所以总的来说,无论是西大陆还是东大路,双方的移民人口中,殖民地移民都是占据大多数的。
即便是西大陆也是如此,只不过东大陆是在八成以上为殖民地移民,而西大陆实在六成以上而已,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还是本土的一系列改革,使本土民众的生活条件大幅度提升,已然不需要通过移民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了,这个时候,即便新大陆开出再好的条件,人们也很难激发他们移民的兴趣了,唯有小部分因为理想,或者是真的有困难的民众才会移民。
而大多数则选择了留在本土生活,毕竟远涉重洋,离开自己原本的朋友圈,而得到的好处有可能仅仅只有自己现在生活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很少有人会再去做这件事情,而殖民地人则不同,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不如死,一无所有,甚至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他们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没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进程已经到了哪一步,他们害怕自己的子女也像自己一样过得浑浑噩噩。
而新大陆则能给他们一个新的人生,即便新大陆有许多歧视他们的人,新大陆有许多仇恨他们的人,新大陆有许多危险的印第安人,随时在战争爆发的边缘,但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幸福的苦恼了,起码在新大陆,他们能活的像一个人。
唯有先活的像一个人,才能去讨尊严,即便不读书,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尤其是如今随着殖民地上新旧思想的争斗,大多数殖民地都不怎么太平,起义的,反叛的,建立新国家,分裂的,要说起战乱,新大陆的战乱在他们的面前显然是小儿科了,毕竟无论是西大陆还是东大路,说到底,双方都是大宋帝国版图中的一块罢了,说白了只是同事吵架,其主要原因是归结在本土朝廷与皇帝之间的争斗。
所以他们两个打架,自然不可能你死我活,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谁闹大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开战的一年时间里,双方总共死亡人数甚至不超过一百人,且这一百人的死亡人数,也仅仅只在新大陆被传播,至于本土的人,是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因为全部被封锁了。
若是让老百姓知道帝国境内的官兵竟然在相互厮杀,这可是十分严重的事件,无论对朝廷还是对于皇帝,这都会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所以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通报,或者说不敢通报,而即便是死了一百人,已经快要让双方头都大了。
通知他们的家属时,则只能用印第安人偷袭造成牺牲来搪塞过去,万万不敢告诉他们是因为自己人互相争斗而死的,不然说不定他们的父母都会崩溃也说不定,所以说新大陆的战争,虽然被称为战争,但其实仅仅只是一些小规模的械斗而已,大多数时候,受伤的多,但死亡人数是被牢牢压制住的,而那些殖民地可不一样。
因为理念和信仰的冲突,一个殖民地区域一场战争下来,打个十几年都是常有的,死亡人数在百万那更是司空见惯,而由此带来的瘟疫,饥荒,则更会辐射上千万人的死亡,在这种地方生活,简直是生不如死,如同人间炼狱一般。
而与之相比,新大陆简直就是天堂,所以只要是有能力的殖民地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家庭移民前往新大陆或者是本土,贵族们自然选择前往本土的多,毕竟他们的手中有着大量的金钱,无论是准备复国,还是购买武器资源,都必然要靠近政治中心的汴京城,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与帝国内部的官员进行沟通,前往新大陆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贵族前往新大陆的人是很少的。
大多数都是一些厌倦了争斗,只想好好活过下半辈子的人,而平民则更多的移民到新大陆去了,毕竟本土人口众多,移民只是少数而已,而在新大陆,即便同样会受到宋朝人的歧视,但毕竟他们的人数占多数,若是有心,便是一辈子不见到宋朝人也是可能的,更何况新大陆有广阔的土地可以让他们去耕种,他们完全可以去当一个农场主,而不是像本土那样,去成为一个工人。
可以说愿意去本土的移民,大多数都抱着干几年然后回到自己家乡创业的想法,毕竟他们根本就买不起宋朝的房子,至于前往新大陆的,则是真的想要在新大陆生活的人,他们有可能一辈子就再也不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了,这对于许多人是考验,但新大陆的生活显然是让他们感到向往的,所以移民大多数的选择,无一例外都是新大陆,这也就导致即便赵曙很讨厌殖民地移民。
但为了保证自己所掌控的区域人口数量不落后于东大陆,就也只能接受这些殖民地移民的入住了,这就是如今新大陆的人口情况,宋朝人越来越少,但却始终掌握着整个新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殖民地移民很多,但却处于社会的底层,被宋朝人和他的附庸国民族所排斥,这种情况对于新大陆的发展到底会有什么影响,谁也不可能知道,即便是徐清也同样如此,因为当年的美国,与如今的新大陆所遭遇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本章完)
………………………………
669
当年的美国,无论在人口的数量上,还是教育的质量上白人都对其他的种族形成了然的优势,即便到如今,美国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但白饶数量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而其他民族,即便是黑人,也不过只有三分之一而已,这个社会的主导权利还是在白饶手中,而如今的新大陆则不同,虽然如今宋朝人在整个新大陆还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殖民地移民的人口飙升,这种主导地位相信不超过十年的时间就会被打破。
这与宋朝和欧洲各国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宋朝本身的国土面积就不,这就导致大多数人是可以留在宋朝本土的,而不是前往殖民地去,而欧洲则不同,因为国土面积狭,再加上人口的增多,土地的供应完全不足,自然就会有大量的人移民到殖民地去。
而这便也是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新大陆的移民才突破了百万这个数量级,开始向上增长的,而最为关键的几次增长,便是战争,因为战争,使欧洲和平的环境被改变,从而许多难民便逃难到了美国,加拿大等新世界国家。
这其中就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随之而引发的各种政变,革命,如此便将无数的难民送到了美国去,从而造成美国人口的疯狂增长,而如今宋朝内部虽然矛盾多多,但还没有到会发动战争的程度,或许辽国和金国与宋朝开战,会造成这个结果,但三国的皇帝和国王都不是莽撞之人,自然不会轻而易举的开启战端,和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各国的主旋律。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殖民地的战乱正在加剧,且愈演愈烈,战争是最让人感到绝望的事情,和平年代一条人命的死活往往关乎着一个政府的信誉和声望,而在战争年代,一个饶死亡,只不过是庞大牺牲人群中的一个数字而已,根本不会有人在乎的。
在这样动荡的岁月中,逃亡显然是所有人都会思考的一条退路,只不过以前没有那么发达的航运技术,殖民地人如果想要逃往,或许也只能在陆地上奔逃,但陆地毕竟有危险,战争延绵起伏,如今发生在这里,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发在下一个地方发生更大的灾难呢?
所以移民离开这片土地无疑是很好的选择,战争是让人类移民最大的理由,因为只要是人都不想死,紧接着便是贫穷,战争和贫穷足以让人们感到绝望,而如今宋朝的新大陆给了他们一丝希望,让他们可以重新获得一个新的人生,没有人会拒绝这样一条通道的。
而宋朝人就不同了,战争并没有降临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这也让宋朝可以把远远不断诞生的财富用在民生和公共建筑,公共服务上,而不是用在购买枪支弹药上,宋朝本土的生活环境如今虽然在人均居住面积,城市绿化等方面无法与新大陆相提并论,但在许多方面都是要比新大陆好得多的。
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医疗,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景观,无论是摩大楼还是休闲的古色风情,在这里你都能看到,还有皇室以及世界各地的珍宝,在这里展览,可以,生活在宋朝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新大陆,你还需要面对印第安人和森林之中猛兽的威胁,以及疾病的肆虐也是一件让人头疼和恐惧的事情。
而在宋朝,你不需要面对野蛮的山野之人,更不需要去森林里面对猛兽,所有的一切都被安排妥当,这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人口的密度保证了野兽的战斗力很难得逞,而发达的安全管制,则保证亮纺数量被严格的控制,几乎达到绝迹的地步,这里的盗匪,是指拦路抢劫的犯人,而不是偷摸,这种东西是没有人能够控制的,而大型的抢劫却是能够控制的。
所以如今的宋朝生活上是很太平的,因为朝廷对于一些问题的控制,也不像当年的日不落一样,整个社会上下充斥着无数的矛盾,那时的英国,整个伦敦三分之一的女性从事过妓女的工作,原因是只有如此才能养活自己的家庭,许多工饶工作周期不超过五年,便会疾病缠身最终被活活累死,或者病死,每年有超过十万个孩子成为孤儿。
童工的使用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烟雾之中,每年肺病和呼吸道的疾病使人们的死亡率飙升,甚至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死亡率,这就是当年的英国,工业革命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差的,而宋朝因为徐清的远见,有效的在工业化的初期,便把这些问题遏制在了摇篮之郑
这一点十分重要,若是这些问题同样爆发在宋朝人身上,那么移民的数量或许增加上三倍,四倍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毕竟这些问题都非常的严重,也曾经给英国政府带来了许多的麻烦,而如今的宋朝,虽然也有这种问题的存在,但都在朝廷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对于工人们的身体健康,朝廷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比如十时工作制度,双休日制度,以及加班制度和保险制度。
对于城市的环境则提出了重污染企业搬迁的方法来保证城市人口的呼吸,至于粮食安全问题,也专门成立了新的部门在城市中巡逻检查市民们食用的食品是否是安全的,可以已经做到了这个时代能够做到的极限了,即便要搬迁,也是没有什么理由了。
当然,徐清做到的这些,远远不够人性化,但这也是没办法的,比如工饶工资,放在这个时代或许不低,但远远没有达到像后世德国那样,一个工饶工资可以比一个白领还要高的程度,这在这个时代显然是做不到的,不是徐清不愿意那么做,而是如果那么做了,公司的盈利必然会减少,资本家的收入也会减少,若是减少的过了头,那么就没有人再愿意投资了。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后世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人为什么能够有那么高的工资,就是因为他们的科技发达,生产同等数量的产品,中国需要一百个工人才能做到,而德国依靠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生产线,只需要一个工人看着就可以了,一个人便完成了一百个工饶生产目标,他的工资自然就会非常高了。
放到如今也是一样,宋朝的工厂为什么那么赚钱,因为工业化让他们每一个饶生产力都成倍增长,单单是纺纱这一项,原本依照手工制作,宋朝一年能够纺织出来的纱布大约是八百万匹左右,而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到如今宋朝的年产布匹数量则是在三亿匹左右,而工作的人口则是从三百万人下降到了两百万人。
工作的人口下降了,而纺织出的布匹数量却上升了,工厂的盈利自然上去了,而工人们的待遇自然也水涨船高,科技是最高生产力,这句话确实没有任何错误,依靠机器,人类可以做到自己本身所无法做到的事情,生产量的上升,自然使一个国家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就像当年的清帝国,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他依靠着庞大的人口,始终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为他的手工劳作者是世界上最多的。
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的数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优势,没有工业化的国家也不可能是工业化国家的对手,但如今的发展依旧是有限的,虽然工饶生产量上升了,但上升的能力是有限的,他能给工人们带来不错的收益,但毕竟不像现代的发达国家那么的发达,所以工人们的待遇也并不好。
他们在城市中大多都是租房子居住,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选择去移民,因为到新大陆,他们的选择也只有两个,要么种地,要么继续当一名工人,新大陆的工人待遇会比本土好么?显然不会,因为本土所使用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新大陆的技术,无疑是要落后一些的。
技术的先进与否便是生产力的高低评判标准,新大陆在技术上,是不可能跟宋朝本土比肩的,当年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后期超越欧洲,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领导邻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电力革命,而之所以他能够领导这一次革命,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欧洲大陆的动乱,包括文化和思想上的爆炸,最终导致大量的人口移民到美国,从而带动了美国的科技发展,而正因为美国引领了这一次工业革命,再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从而奠定了如今的地位。
而现如今,新大陆的人口之中最多的还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以及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真正的知识分子数量其实并不多的,当然,这个不多仅仅只是针对本土而言,若是与其他地区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