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随着汉武帝的死去,这座宫殿也逐渐被人淡忘,到了唐朝的时候,一些道人来到雷首山,见此山雄奇,便将此山作为道场,建立山门,开宗立派,在唐朝倒也是人丁兴旺,这长原镇,原本就是为了接待朝拜雷首山的人所建立起来,那时还不过是一个小山村,人们的主要业务便是接待四方的来客,赚取一些过路的差旅费,一个小小的村子,逐渐做大,便有了如今的长原镇。

    但五代十国之后,常年的战乱,使得道家衰败,在中国的历史上,盛世往往是道家的天堂,而乱世则是佛教的天堂,这或许跟两种宗教的理念有关,道教修的是今世,盛世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着长生不老,而到了乱世,世道混乱,人世太苦,所以大家便想着来世投身一个好人家,所以便修佛了。

    所以到了乱世,这处庙宇也就渐渐凋零,许多倒是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而原本的庙宇也被军阀没拆了拿去做自己的行宫,所有的青铜塑像则是被拿去融了换做兵器和铜钱,发放给士兵,这雷首山道观便也就此破败了。

    而如今,这雷首山上,只剩下一片废墟,一些无家可归之人便会在深夜十分来此居住,算是一处落脚地,近些年朝廷有了劝山民下乡的计划,黄哲明自然也接到了任务,长原镇不大,空余的面积也很多,同时大量的村民都去挖矿了,或者是去沿海城市打工,长原镇的人口也下降了不少,黄哲明便想着把这些山上的居民搬下来,让他们在小镇中生活,或许愿意去种地的,便把他们分配到乡村中去,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可以在小镇中生活下去,虽然日子不一定特别好,毕竟这些都是当地衙门给予的,数量不能太多,不然长原镇的百姓恐怕会引起反感,但总比在山上过日子要好得多。

    这一项计划黄哲明策划了足足两年的时间,最终山下的村民和小镇居民以及山上的乡民都接受了黄哲明的提议,愿意接纳这些山民来到自己的城镇居住,之后的三年里,黄哲明把心思都扑在了这件事情上,要知道农村改造和山民下乡,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因为双方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帮人长期生活在山上,还有一帮人则是生活在文明社会,习惯的不同,生活习俗的不同,都让双方会产生意见和分歧,最后导致歧视。

    若要使双方能够完美的贴合,其中所需要花费的功夫,绝对是巨大的,黄哲明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才终于让这一千四百多山民重新回归了文明社会,而在这其中,道观之中居住的几十名游民便也得到了分配,或者是进入工厂工作,又或者是得到一块租借的土地用来耕种,反正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从而整个雷首山一带,几乎所有的山民都得到了安置,可以说是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而如今雷首山自然空置,始开道人的到来,让黄哲明心中对于雷首山当年的盛景有了一丝念想,便想着请始开道人去雷首山建立道观庙宇,重新将这一代给建立起来,最开始黄哲明也没多想,便是觉得这么做,起码也算是一件文化上的重要事情,再怎么说,起码也是一个景点不是,长原镇的百姓若是累了,登高之后也能找到一处歇脚的地方,便向始开道人提出了这件事情。

    始开道人自然是欣然应允,听闻黄哲明要在雷首山修建道观,长原镇的百姓们对此都很高兴,在他们的眼中,始开道人是真正的得道真人,这样一位老神仙能够落脚在长原镇,那是他们的福气,更何况很多人都接受过黄哲明的恩惠,且在长原这片地方,许多人都是道教徒,在信仰和人心的加持下,修建道观的消息立刻被传遍了整个长原镇的大小村落,许多人纷纷来帮着黄哲明一起建设这座庙宇。

    而许多有钱人家,听说始开道人要修建庙宇,重振雷首山道观,也是纷纷出钱,这些煤老板,一个个可是非常的有钱,长原镇虽然不是什么开采大镇,但依旧有好几个富商,他们对于始开道人自然也很尊重,但不是因为信仰和看病救人,而是因为这位始开道人,似乎很有门路的样子,这才是他们选择帮助他的原因。

    就这样,雷首山道观在长原镇官民商的帮助下,很快便被搭建起来,道观的香火也很旺,而黄哲明的劫难也就自此而来,最开始是他的夫人,开始频频上山去道观参拜,最开始黄哲明也没什么疑惑,毕竟自己夫人本身就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如今长原镇有了一处道观,经常去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可随后他却发现了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夫人越来越神神叨叨了起来,讲起话来也总是玄而又玄,但却带着一丝丝的诡异,同时黄哲明还发现,自己的夫人精神好了许多,甚至到了亢奋的状态,这让黄哲明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

828

    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始开道人是斜教的教主,原本他其实是一名医生,后来在行医的过程中,见证了太多的死亡和无法治愈的病症,从而不再相信医学,而是转而相信玄学,认为玄学可以救病,在之后他便开始接触一些道教的文化和传统,甚至还在龙虎山上修行过一段时间。

    可修行日久之后,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出家人,那些道士们真实的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每天都是按时起来,然后念经,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与现代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他们依然保持着农业时代的一切特色,且生活朴素,门规森严,这自然让这位始开道人十分不满,当然,最不满的是,他在龙虎山,没有找到长生不老的办法,这里的道士修的是心,不是身体,他最多就是延年益寿,但想要做到长生不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始开道人很快就离开了龙虎山,而此时,他的心中已然改变,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超过了一切,这个时候,邪恶的念头便在他的心中增长。

    而在一次因缘际会之下,他在龙虎山的藏山阁中找到了一份丹方,上面记载了一副长生不老的方子,只要照着这方子上的药来炼丹,便可以得到长生不老的机缘,这给了始开道人一个希望,但这些药物,每一样都十分昂贵,而要获得这笔钱,就必须要用一些其他的手段,而始开道人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坑蒙拐骗。

    毕竟在这个时代,相信长生不老的人是越来越少,他又没什么背景,想要欺骗那些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相比起来,一个小镇子上的人,自然就要容易的多,很快,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医术和在龙虎山学到的哲学思辨,始开道人便在地方上起了一定的声势,也有许多愚民相信他这一套东西,成为了他忠实的信徒,但很快,始开道人便被当地的衙门发现,他们在追踪始开道人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宗教并不只是简单的宣扬真善美,而是在进行一些非法活动,比如说巨额筹资,以及卖弄神秘,这让当地衙门开始重视其这个宗教来。

    直到有一次始开道人的门徒在当地硬上了一个当地不到十三岁的女孩儿,并且是利用宗教,让他的父母自愿将孩子送给了这个二十多岁的人渣,这件事情成为了当地对于该宗教不满的导火索,一时间,当地衙门立刻出手,将其定义为斜教,从而进行抓捕,始开道人的许多门徒在这次事件中被逮捕,但始开道人却在门徒的誓死保卫之下逃了出来。

    之后便是很长时间的隐姓埋名,在此之后,始开道人便带着剩余的门徒来到了长原镇,并准备将这里当做自己第二次事业的开拓地,之所以选择这一处地方,首先是因为这里距离原本被抓捕的地方很远,凭借如今的交通网络和信息传递网络,这样偏僻的地方,是很难知道自己的真容的,二来则是这里的人都很闭塞,不太知道外部世界的消息,这有利于他们进行行骗,三来则是这里的镇长郁郁不得志,这是机会的突破口,一个宗教要想在地方上长期生存下去,必须要和当地的衙门有着良好的关系,不然就会时刻被盯上,甚至被找麻烦。

    第一次就是被当地的衙门给一锅端了,若不是信徒保护,始开道人自己此时此刻也早已经身陷囹圄,因为以上这三点,所以始开道人选择了这里,而为了获得黄哲明的信任,始开道人这一次并没有直接进入长原镇,而是让自己的门徒率先扮作乞丐和流浪人进入小镇,让他们在里面打听消息,等消息都打听的差不多之后,始开道人再扮作是得道高人的模样进入其中,因为事先已经知道了一些有关于当地人的情况,所以当有人问他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时,他再根据自己在龙虎山学到的一些方法,自然可以很快做出听上去很对的预言和判断,至于治病这件事情,他本身就是一名医生,自然是手到擒来,一些小毛病很快就可以根除。

    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当地民众的信任之后,始开道人便在雷首山修建了道观,来往拜访的信众也是络绎不绝,而此时始开道人终于开始了自己策划已久的计划,那就是吸收信徒,然后开始骗钱,而他的徒子徒孙们也按耐不住寂寞,开始骗财骗色,而黄哲明的夫人,自然就是其中之一,至于他的精神为什么会那么足,便是始开道人在讲座的时候,会让自己的信徒们在一旁点燃致幻剂,也就是所谓的鸦片。

    通过在房间中燃烧罂粟,从而让信众们更能投入进去,甚至能够在迷幻中看到虚幻的假象,从而对自己的道更加笃定,因此精神自然也就变得足够旺盛,这就是他们吸引信徒的方法,而黄哲明也调查清楚了这一切,但他的做法,却并不像前面一位知府一样,选择将整个邪教铲除,而是选择和这个邪教合作,从而获得一颗长生不老药。

    这一步,算是彻底葬送了黄哲明的一切,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根据后来心理专家的分析,是因为自觉自己已经无法再继续往上升迁,心灰意冷之下,便想要追求生命上的长度,带着这样一种心态,黄哲明非但没有阻止始开道人的邪恶计划,甚至还开始助纣为虐,刚开始的时候,黄哲明只是闭上眼睛让始开道人自己去做,可后来,黄哲明甚至是帮着始开道人一起去做,比如说去跟那些煤商要钱,他以官员的身份去要,自然是要方便许多,甚至是移动州府拨下来的计划金给雷首山的道观,甚至残害生命,对于那些想要告发雷首山的人斩尽杀绝。

    这一切,可以说是都让黄哲明无法再回头,最后在巡视组的调查之下,所有的一切黑暗都摊开在光明之中时,黄哲明的死期自然也将至了,而对于这一切,徐清是极为心痛的,在他看来,黄哲明算是一个不错的好官,在当地的治理也颇有建树,但奈何人比人气死人,比你优秀的人更多,最后你丧失了前进的可能,面对这一切,黄哲明选择了自暴自弃,这让徐清很是悲痛。

    一个好好的官员,就因为斜教,变成了囚犯,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至于那些斜教,徐清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做出任何违背人性的事情,在这次打贪除恶之中,也有许多的斜教份子被抓获,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徐清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甚至有一个斜教是直接拿活人当做献祭的。

    在现代的报导中,徐清看到过一些老百姓被那些斜教忽悠,有的人把自己毕生财富捐出去,还有的人则认为斜教可以治好自己的病,从而就是不去医院看病,从而被病痛所折磨,最后死去的,还有一些人则是直接献身斜教的人员,随他们玩弄,这些人也不少,但把自己的亲生儿女献给斜教,从而让他们献祭给神明的,徐清还真没听说过,而这种事情,却真实的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这其中的可怕,简直让徐清不寒而栗。

    不得不说,宗教是一种十分难以去形容好坏的东西,他可以导人向善,也可以把人变成魔鬼,一个正常人,谁会把自己的亲生儿女拿去献祭呢,这只有在古老的夏商周时才听说过,且那个时候的献祭,大部分父母也是不同意的,只是正好抽中了自己家,无奈履行任务罢了,而这些个家庭,却是自愿把家里的孩子给送出去,且即便是衙门已经告诉他们,这是斜教之后,他们也不承认,甚至认为是朝廷在骗他们。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升天做了神明身边的使者,是侍奉神明的尊贵的仆人,他们将永享富贵荣华,不会被病痛和饥饿所折磨,那是一个无何有之乡,只有快乐,没有悲伤,对于这些愚夫愚妇的想法,所有的办案人员也只能深深感叹一句,有这样的父母,真是为人子女的悲哀。

    对于这些斜教,可谓是深恶痛绝,他们不仅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还给社会埋下了动荡的种子,有些斜教是骗财骗色,而还有些斜教,则是披着更加完美的外衣,但内里,却是想要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宗教的国家,这种斜教的规模更大,参与人员等级更高,甚至有许多官员也身处与这些宗教之中,担任重要人物,对此,朝廷自然是严厉打击的,但这些斜教就像是野草一样,即便短时间内销声匿迹了,但很快,他们就会如同野草一般重新疯长,然后无孔不入,直到渗透进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为这个社会总是不缺傻子和野心家,傻子希望通过虚无缥缈的宗教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通过劳动来改变,而野心家则是希望利用这些宗教,来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斜教的存在虽然危险,没有任何的好处,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起码他们的存在,可以让自己得到很大的利益,比如说巨额的钱财,以及大量的予取予夺的信众。

    你很难想象这些信众会为了教主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至于他们的逻辑,那就更是一窍不通,起码正常人是完全无法理解的,这都让徐清感到害怕,而且更关键的是,有些人其实并不笨,你要说被骗的全部都是愚夫愚妇,那徐清还能理解为是智商问题,但还有很多被骗的,却绝对称得上是社会的精英。

    比如说一些商人,他们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不是什么大商人,因为大商人们已然是不会相信这些的,以他们的能力,高僧大德都可以得见,又何必去信这些东西呢,即便信,也是因为其中有能够让他们利用的东西在。

    但一些小商人却是真的会相信这些所谓的宗教,他们薄有资产,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在当地拥有小名望,算不上是无名小辈,但也不是什么赫赫有名,可以说生活富足的这帮人,起码是读过高中的,还有许多甚至是读过大学,但他们也会被骗,甚至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捐献出来,这就不得不让徐清感到害怕了。

    毕竟一个社会的精英分子都无法辨别哪些是斜教,哪些是正统宗教的时候,这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了,徐清可以容忍一些官员去利用斜教,但他无法容忍这些官员被斜教所控制,这两种完全是不同的改变。

    后来朝廷也抓到了不少真的被斜教所控制的官员,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就信了这些宗教呢,有的就跟黄哲明一样,因为仕途没有了希望,所以便开始追求其他的理想,有的是为了长生不老,延年益寿,还有的则是为了长枪不倒多子多福,总而言之,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理由都有。

    求财的求色的,即便是社会的精英,也有许多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为了能够升迁,在现实中做不到,他们便把希望寄托在神佛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帮自己的忙,从而走入邪门歪道,从此一去不复返。

    对于这些行为,朝廷都是十分严厉的打压,但这是不可能根除的事情,因为人类对于死的恐惧是永恒的,而只要有这份恐惧在,那么斜教就不可能终止,就像那些卖老年人保健品的,其实很多都是骗子,甚至是传销,但是许多人的爸爸妈妈依旧会乐此不疲的,用五六千块钱去买成本价不到五十块钱的药然后给自己吃。

    他们之中难道真不知道这药有没有效吗?其实很多人是知道的,但他却宁愿相信自己吃的药真的能够让自己活得更长,就是因为人类心中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永恒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那种对于死亡的恐惧,会湮灭一切的理性思考,脑海中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活下去,除此之外,的任何理性思考都将被放弃,一种养生品没有用,就吃另外一种,不停的换,不停的吃,直到住院死亡,才会停止。

    这就是人类的本能,对于死亡恐惧的本能,而斜教便是利用这一点,来完成自己财富的累积,和求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说是十分可恶的行为,但他们的市场确实很大,毕竟就算是皇帝,英明如秦始皇,唐太宗,到了晚年也希望能够长生不老,这是人类永恒的期待,就像西方人,死了以后上天堂,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解脱,可他们依旧在传说中,相信圣杯的水喝了可以长生不老,这就是人类的愿望,只要这个愿望在,只要现代医学无法让人类永生,那么人类的这第一大需求就会永远存在,那邪教被剿灭的根本就无法铲除,就算短暂清理,未来也必然疯长。


………………………………

829

    另一方面,在经济爆发性增长,全民陷入对于财富的追逐中,即便是正统的宗教,其中一部分也开始产生变质,按理来说,中国的宗教从来都是要求人们清心寡欲的,但在物质时代,许多僧人,道人也不得不开始向钱看,许多寺庙和道观都开始纷纷推出一些赚钱的手段来。

    有些还算是正常比如烧香,祈福,许愿池,解签之类的活动,这些倒也没有问题,毕竟寺庙里的和尚,道观里的道士也需要吃饭,你不可能让他们全部自己去种地,而朝廷对他们是不拨款的,除了几个国寺朝廷会定期拨款,且赐予他们寺产之外,其余的寺庙,大多数都是自力更生,活不下去解散的也有不少。

    这主要还是因为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以及大规模的道教信徒的起义,在皇权的镇压下,大部分都十分老实,中国与西方不同,从始至终,一直都是皇权大于神权,因此神明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是始终向皇权低头的,但为了保证这些宗教依附于皇权,所以会给这些寺庙一大批的地产,并且对他们的土地进行免税,以供养这些僧人们,让他们可以青灯古佛常伴。

    而到了徐清这里,这一项法度自然被取消,因为许多寺庙依靠这些土地,赚取了大量的钱,而很多僧人,在拥有多余的钱之后,便开始做高利贷的生意,是的,在宋代,最大的高利贷商人不是那些黑社会,而正是这些佛道出家人,他们利用信徒给予的香火借贷给别人,然后收取高额的利息,从而获得巨大的收入,这种行为在徐清看来自然不能容忍,所以为了从根源上禁止这种行为,从而做出一定的惩戒,便除了几个国家寺庙之外,其余的寺庙全部废除寺产,所有土地必须要收税,同时耕种的农民不能雇佣,如果拥有土地的,就必须要自己耕种,而不能让农民去种。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说短暂的压制住了这些出家人的贪欲,但随着全国财富的爆发性增长,各种各样的赚钱方法自然是应运而生,高利贷不让做,但其他的东西朝廷可没有禁止,所谓法无禁止即自由,而这些出家人也确实够聪明,比如说做出那些长寿灯,一盏两贯钱,由僧人,道人们在一旁念经,来为你的家人祈福,这一项的收入便足够多了,还有卖香的,以及收门票的,可谓是各种各样的方式从这些信众的手中榨干每一块钱,完全是没有了身为出家人的典范。

    对此徐清自然是很不满意的,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些寺庙要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也确实需要想办法去赚钱,同时寺庙的维修工作,以及扩建,这都是需要钱的,尤其是在这个年代,以前人们生活的贫困,所以看到寺庙是用砖瓦搭建的便觉得是什么世外桃源,可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自己的屋子本身就建的很好,所以寺庙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便只能不停的去建造更加漂亮的环境,这就像欧洲的教堂是一样的。

    在欧洲,一个城市最高的建筑物往往就是教堂,而一座教堂,往往可以容纳一座小镇中所有的人在这里做礼拜,而看看天主教的教堂,几乎每一座都无比的高大,他们甚至愿意花费几百年的时间去搭建一座教堂,而与之相比,国王们,公爵们的宫殿与教堂相比就无比的狭小,这也是欧洲神权大于皇权的体现。

    之所以要将教堂修建的那么大,便是希望让百姓们看到教堂的时候,就必须要抬起头来才能看见教堂的宏伟,通过这种方式,来让百姓们敬畏上帝,而这一点在中国的宗教中也存在,比如说中国的佛塔,便是这一宗教理念的实践,但因为古代的技术有限,所以能够搭建的高度也有限,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人见这座寺庙的建筑物不是特别的漂亮,就不会大规模的来。

    毕竟很多人来,不仅仅是来拜佛的,还有许多是来旅游和度假的,他们祈福只是顺便,更希望在山上看到优美的风景,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