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官气!”
  这和尚心里感叹一句,饶是他散仙修为,此刻也不作大,稽首还个礼,道:“贫僧孤空寺臭和尚。”
  听到这个名号,饶是楚知州见多识广,也不禁怔住。天下之间哪里有这般的僧号?
  臭和尚……
  话说回来,他确实很臭,问题在于等闲也不会以此为名号,这属于自嘲吗?
  “原来是臭大师,快进来用茶。”
  提及这个显得不伦不类的名号,楚知州只觉得说不出的别扭,做个“请”的手势。内心着实没底,皆因他从没有听说过“孤空寺”这么一个古刹名,悬空寺倒大名鼎鼎。不过当前却不好多说什么,还是先请人进来,施展手段再说。如果真是骗子,直接打杀也罢。
  臭和尚却摇摇手:“先不用茶,去看看令公子先。”
  楚知州求之不得,正好能检验真假,立刻带着他到楚三郎居住的厢房,远远便听到一阵“砰砰砰”砸东西的声音,看来楚三郎又到了发疯时间。两名侍候的丫鬟都被吓得退出来,守在门口不敢进去。
  楚知州不禁黯然,但看到臭和尚淡定的情态,顿时又生出希望来。
  好个臭和尚,施施然踏进房间里去。
  “鬼呀!”
  披头散发的楚三郎见到他,猛地大叫一声,抡起一张实木凳子,便朝臭和尚砸过来。其面目神情狰狞,咬牙彻齿,只恨不得将臭和尚砸成粉碎。
  臭和尚抬目一扫,眉毛不禁一跳,似乎看出些不同寻常的端倪,有些怔住。
  后面楚知州见状,不禁失声叫道:“大师小心!”
  但只见等凳子快要砸到头顶之时,臭和尚才不慌不忙地双目一睁,出手如电,伸手一指,一道法决打出去,正中楚三郎的额头处,张嘴喝道:“痴儿还不快快醒来!”
  直如一尊怒目金刚。
  嗡!
  刹那之间,楚三郎就像被当头棒喝,迷窍尽开一般,呆立当场,一动不动。顷刻后,他眼眸中的迷惘狂热之色潮水般退去,最后眼勾勾地看着臭和尚,随后望见楚知州,当即跪倒在地:“叔父,孩儿这是?”
  却想不起怔忡期间所发生的种种了。
  臭和尚一出手,瞬间就将楚三郎点化,使其清醒过来。楚知州看见,狂喜不已,赶紧飞快奔来,抱住楚三郎,两父子竟抱头痛哭。
  “阿尼陀佛,善哉善哉!”
  臭和尚合十,念句佛号,面目舒展开来,让人看见,竟觉得一点都不臭,依稀间,就连身上的臭味都减弱了一分。
  楚知州喜不自禁,立刻吩咐下人备宴,要好生招待感谢臭和尚。
  却听见臭和尚道:“知州大人,可以的话,贫僧想在这冀州城中建一座庙宇,此乃贫僧出家时所发宏愿。”
  楚知州笑道:“无妨,我立刻命人听候大师吩咐,就在城中立庙,具体要求,但请大师提出。”
  他说到做到,一道命令下去,立刻有负责的管家上来听命行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五十八章:追查
      楚三郎涣然好转,知州府上下喜气盈盈,大摆筵席来庆贺,不提。
  而依照来历神秘的臭和尚的吩咐,楚知州命人在冀州西区一处比较偏僻的空地上建立起一座寺庙来,名曰“孤空寺”,臭和尚随后便住了进去,成为里面唯一一位出家人。
  至于平时饮食用度,却都是楚知州派人供奉。
  孤空寺初建成,里面空荡荡的,并无佛像等,十分简陋,只地上摆放一方蒲团而已。
  臭和尚平时便盘膝坐于蒲团之上,不敲木鱼,只闭目数念珠。
  诸种情形,俱不合常理。但楚知州心里已认定这臭大师乃世外高人,自不能依据寻常的礼节来衡量。
  这一日,已是楚三郎清醒后的第五天,楚知州叫他到书房叙话:
  “三郎,你再将那一晚上所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一遍。”
  楚三郎不敢有所隐瞒,凭着记忆说出来。每当想及心爱的汗血宝马被人一刀断头,还摆于自己床尾处,留了满床的血,他便心如刀割,心有余悸的感觉很不好受。
  听完,楚知州负手踱步,陷入长考之中。
  楚三郎跪拜在地,泣声道:“叔父,你一定要为孩儿报仇呀。”
  楚知州冷然道:“三郎你放心,此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将那元凶绳之于法,我们楚家还能立足冀州吗?三郎,这几天你都不要出府,留在房中静养多些时日吧。免生枝节。”
  堂堂知州府,居然被人无声无息地摸了进来,剑斩马首,然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摆放在少爷的床尾上,简直就是奇耻大辱。甚至还意味着对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斩的不是马头,而是人头,端是毫无遮掩的威胁。
  楚知州不怕威胁。像他这般身居高位者,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被威胁到的。在他看来,对方这般行径。表面看似吓楚三郎,其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应该是来吓他的。
  二王爷的人吗?
  应该是吧……
  他第一念头所想便是时局上的倾轧,而不可能属于私人恩怨。毕竟楚氏奔赴冀州上任时间不久,饶是楚三郎飞扬跋扈,也不可能招惹到如此厉害的对头。至于寻常的平民百姓,就算再践踏欺辱,他们也做不出这等事情来。
  没有这个本事呀!
  从楚三郎口中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而府上的虎狼卫,以及府衙上的捕头都发散出去了,明察暗访多日,但都毫无发现。调查方面。已陷入停滞状态,就像这件事不是凡人做的,居然能做得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楚知州曾经想过,很有可能是二王爷所网罗的奇人异士做的手脚。那就难办。幸好天可怜见,横地出现个臭和尚来。
  他决定去拜访臭和尚,探些口风。
  西区,孤空寺,不见香火。
  现在里头只有一位臭和尚,形容凶恶。体有臭气,庙里头又没佛像,哪里能吸引到香火拜祭?
  楚知州本有心想派府上的人来做香火,带动人气,可被臭和尚给否定了,合十道:“贫僧不渡常人,不求香火。”
  楚知州只得随他。
  坐着轿子来到庙前,下了轿子,见到庙门紧闭,楚知州便命人上去扣动门环敲门。
  不一会,门户大开,露出臭和尚的身影来:“原来是知州大人到访,请进。”
  楚知州带着两名健仆走进去,里面却无人奉茶,就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不过楚知州早有分数,让人随身带着折凳来,此刻打开坐下。
  臭和尚依然端坐在蒲团上,问:“大人莅临,可是有事?”
  楚知州知他为直来直往的人,也不做虚假套路,开门见山:“不错,大师法力莫测,一喝而让老夫侄子清醒,魂神归位。敢问大师,可知是何人用法害人?”
  臭和尚微微一笑:“对方所施,不过是寻常术法而已,料必只是想吓楚公子一番,并无杀心。”
  楚知州凛然道:“纵然如此,老夫亦不能视而不见,必求一个说法。昔太祖有令,道法显世,若扰民生,绝不轻恕。”
  他虽然感激臭和尚,但并不怕。
  臭和尚眉毛一扬,忽而问道:“当其时情形,大人可否详细一说?”
  楚知州也不隐瞒,将所知的全部说出来。
  臭和尚悠然一叹:“好一招斩马首,借尸惊魂……对了,那马头,以及身子现在何处?”
  楚知州讪然道:“早已收拾埋葬了。”现在听对方这一说,顿时省起这马尸体很可能是重要的证物。不过当时哪里能想那么多?只叫仵作检验了一番,得出是被“剑刃”类利器砍断,然后就让人把马尸给葬掉。
  就听到臭和尚叫一声“可惜”,道:“若马尸尚在,还能追查到多些线索,如今却无办法。”
  楚知州不禁扼腕叹息,犹不甘心地问道:“大师,就没有其他办法可查?”
  臭和尚摇摇头:“道法神通,千变万化,过了诸多时日,从何查起?知州大人,有一句话贫僧不知该讲不该讲。”
  “请大师明言。”
  “举头三尺有神明!”
  楚知州一怔:对方所言,似乎意有所指,但甚是玄虚,不好理解。他皱了皱眉毛,忽问:“不知大师路经冀州,会盘桓多久?”
  虽然依照臭和尚要求,建立起一间寺庙,但他心里明白,对方不可能会在城中定居。
  臭和尚回答:“或者三五天,或者三五年,不定。若无其他事,还请大人回府,贫僧要念经了。”
  楚知州连忙起身,道:“叨扰了,他日再来拜会。”没有得到预想的答案,心里有些闷闷。
  他刚走出数步,后面忽又传来臭和尚的问话:“大人,你说斩杀马首,只一剑?”
  楚知州道:“正是,一剑断首,毫无阻滞,凶手所用,必神兵利器。”
  臭和尚点点头,又合起眼睛来,再不言语。但等楚知州出去,带上门后,他蓦然张目,有摄人心魄的光芒激射出来,喃喃自语:
  “汗血宝马,一剑斩首,何其锋锐?难道那竟是一口飞剑……啧啧,不可能呀,飞剑斩马首,大题小做,忒地浪费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新十词
      一口飞剑,莹莹如玉,非常安静地悬浮于泥丸宫世界。骤然剑芒激发,形体长大起来,开始纵横挥斥,演化出诸多剑诀变化。剑气森森,将团团晦暗削刺得支离破碎。
  过不多时,冥冥中又飞来一幅卷轴,定在虚空之上,光华流转,却是《三立剑纲》。都被炼化了,收入泥丸宫世界里头,与飞剑“将进酒”一起,隐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份剑纲,日后如果练就大成,还能成为一幅剑阵图眼。“将进酒”一分为八,重新分出八剑,可称为“永字剑阵”。
  剑阵一出,杀伤大增,却可以当做奇兵来用。
  飞剑旋舞,模拟演化一趟后,最后又恢复原形,静静悬浮,如有灵性般进行日常的吞吐温养……
  叶君生缓缓睁开眼睛。
  自从《永字八剑》大成,凝聚出这一口飞剑,他每天都会抽取足量的时间来吞吐温养,不断炼化,提高品质。
  唯如此,才能不断增加威力。
  如今情况,叶君生毕生修为几乎都在这一口剑之上,性命攸关,自然不敢怠慢。
  与此同时,对于天地玄黄顽石印的炼化亦同步进行,又多破解了数重禁制,将里面的洞天世界拓展开来。折算成现实的面积,近乎千坪了。其中猪妖居住一隅,另通过阵法转动,又隔分出储物间、囚笼间、杀阵等一系列空间来,各有妙用。
  时机成熟的话。叶君生都想将《永字剑阵》炼化进宝印里面,成为一个杀手锏。
  他相信,只要能将宝印彻底炼化,那就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乾坤大世界,森罗万象,包容万物。
  “老爷,可有派遣?俺老猪近日闷得慌。”
  脑海传出猪妖的声音。
  叶君生道:“你修为突破了?”
  猪妖讪然回答:“还差一点点……”
  “那赶快修炼。不突破法相就别指望出来,另外,日常酒肉供应减半。”
  猪妖一听。登时像被砍了一刀,哭丧着道:“老爷慈悲,俺老猪拼命修炼便是了……”
  不敢再多嘴。继续埋头苦练。其实以它的底蕴,距离法相之境不过隔着一层纸,只是它懒怠成性,才迟迟没有突破,反而给叶君生走在前面。
  猪妖偌久不得进步,叶君生干脆来一记狠招,直接关它在宝印世界内,不突破,不得出来。
  要知道实力才是根本,境界提不上去。莫说帮忙,还会成为累赘。猪妖不同叶君生,它没有进入法相,诸多神通根本不能修炼,连已在手的《千千阴魂丝》都无从着手。
  第二天上午。李逸风与黄元启联袂登门来。环顾独酌斋左右,光秃秃的,不剩一幅字帖。
  李逸风问:“君生,你店铺的字帖都卖光了,何不新写些上来?”
  叶君生笑道:“李公,此间店铺。学生不想再开了。”
  “呃!”
  李、黄两人俱是惊愕。
  还是李逸风反应快,道:“以君生之才,确实不需要继续卖字,自然有人上门求字。”
  叶君生笑道:“不错,近期墨香巷那边已有店铺老板找到学生洽谈,请学生写字给他们卖。”
  在冀州,墨香巷属于专门卖字画的去处,开有多间底蕴深厚的百年老字号,生意很是兴隆。他们店铺里所卖的字画,种类繁多,平时都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书生秀才写好了字,托到那边去卖。定价由作者定,但作品成功卖出去后,店铺会抽取一定的佣金。若果逾期卖不掉,作者又没有取回来的,那么作品将由店铺全权处理……
  另外,店铺还会不定时找些新秀名家之类的,请他们写些字画,放在店中再高价销售。
  黄元启问:“谈得如何?”
  叶君生笑笑:“学生要价太高,他们都被吓跑了。”
  “哦,你要价几何?”
  “一字一贯。”
  听到这个价码,李黄两人俱是倒吸口冷气,这价格,端是有些逆天,卖得已不是笔墨,而是黄金呀。即使成名已久的他们,行情都不会达到这个地步。而叶君生,今年才二十一岁吧,是不是太狠了?
  他们哪里明白,叶君生本就没有卖字的打算,故意开高价,就是为了把人吓走,图个清静。否则一天到晚被人缠着求字,端是不胜其烦,就没有多少修炼的时间了。
  时至今日,家里的生活状况一日千里,早跻身小康,绝非以前等米下锅,靠一天写十几幅对联多赚几文钱的时候。
  手头宽裕,追求自然更上一层楼,不再为了卖字而卖字。
  惊愕之后,李逸风顿时又想到,昔日木此行愿意花六十贯钱买黄超之收藏的那一幅,不过区区四字而已,这么一算,一字岂止一贯?
  念头打转,再想到自己踏青之日所获赠的《难得涂糊贴》,难道竟能卖上个天价?
  扪心自问,即使有人出百贯,李逸风也舍不得卖的。
  对比下来,反显得叶君生的出价低了,而不是贵。
  如此说来,难道说叶君生的书法造诣,以及身价已经直追书圣?可这怎么可能?人家书圣可是成名三十多年,但叶君生声名鹊起才一年半载而已,书法作品远没有真正得到市场认可……
  只是……
  一时间,李逸风脑海竟有些晕乎,理不清个中逻辑关系。想不清楚,干脆不想了,从怀中拿出一物,用锦衣包裹着的,递过来给叶君生:“君生,此乃老夫近日雕刻出来的一方印章,送予你用。”
  此事在踏青的时候便说过了。
  叶君生也不矫情,拿过打开一看,正是一方上好的鸡血石印章,材质血色浓烈,饱满,灵动;雕工精巧,美轮美奂,确是一方价值不凡的印章。底部印文,为小篆字体,正是“彭城叶丰”四个字。
  “好功夫,多谢李公赠印。”
  李逸风呵呵一笑:“君生客气了,那日你送予老夫的《难得糊涂帖》,那才是好东西。老夫每日早晚,必然一看,真是心旷神怡,好字!”
  心里着实愉快,其实还有一事他不好意思说出来。原来这几天,他早晚看糊涂帖,精神倍增,居然还看出个第二春。本来已有些萎靡的第五肢,像打了鸡血般变得雄赳赳,重新抬头。到了晚上按耐不住,与夫人好一番恩爱缠绵。直把李夫人的久旷之身弄成一团烂泥,却窃喜不已,还以为自家老爷吃了虎鞭呢。
  笔画生精神,一看精神生。居然还拥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实在让李逸风大喜过望。
  旁边黄元启忍不住开口:“君生,今日逸风送印,老夫亦有礼品。”一拍手,当即有下人捧送上来,却是一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俱全,都是上品。
  李逸风打趣道:“君生,元启正眼巴巴等你写字呢。”
  叶君生拱手作揖:“黄老,如蒙不弃,学生愿写一帖回礼。”
  黄元启就是等他这句话,笑道:“请,快走!”
  当下叶君生笔走龙蛇,写就一首词,《临江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这一首词,大气脱俗,比喻警醒,蕴含着一股不甘人下的精神面貌,其中又有奋发自勉之意,确实好词。
  李逸风和黄元启对于叶君生的过去都颇有了解,知道他以前在彭城,不过是一名被满城大人小孩都耻笑嘲讽的傻书痴。时过境迁,跃然而上,目前却已成为万众瞩目的北方大才子,个中遭遇变化,坎坷唏嘘,尽在此词中。
  毫无疑问,叶君生如今做出这首新词,正有感怀身世的寓意。
  当下他顺手用上李逸风所赠送的鸡血石印章,重重按在字帖后面留白处。等墨汁干了,再卷起来,送给黄元启。
  这一次之所以不用天地玄黄顽石印,却为了避忌。固然盖上去,有阵法运转,掩住本身气息端倪,但能少用,还是尽量少用些吧。况且李逸风送新印来,不用上去,端是不好解释。
  礼节做完,便坐下来说话,其中谈论到楚三郎被一名游方和尚治好的事。
  李逸风叹道:“此和尚复又放虎出笼矣。”
  黄元启安慰道:“经此一事,量他会有所收敛。”
  说完些闲话后,他们起身告辞。坐到马车上时,黄元启忍不住又打开字帖欣赏。
  一会之后,他忽而问李逸风:“逸风兄,你看君生这字,是否比你那一幅少了些神韵?”
  李逸风接过来,仔细一看,果然没有糊涂帖的那种能让人发自内心的触感,便点点头:“确是少了神韵,没有达到‘笔画生精神’的水平……”顿一顿,又道:“远启,就算一代书圣都不可能一出手便是代表作的。”
  黄元启叹道:“这个我自然知晓,但得了君生这一首新词手稿,已如愿兮。君生出口成章,他日必非池中物。”
  李逸风大笑:“明年扬州书院举办才子大赛,君生如果参加,必占一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六:十章:普渡
      楚三郎被一位和尚救了……
  听到这个消息,叶君生陷入沉思:当日他驭使“将进酒”,倒真想一剑断恩仇,斩草除根,一了百了。只是飞剑初成,不好沾染人血,容易受到玷污。于是折中起来,模仿前世的一个片段,来个斩马首代之。并顺便在马眼上动了些手脚,借尸惊魂……
  这手脚并不算高明,隶属“阴神托梦”的分支,但用来对付楚三郎,却绰绰有余。
  该术法的效果不可能永久,如果楚三郎魂神坚韧些,或者过得时间长了,受到外界的刺激,不用人救治,自动就会幡然醒悟。
  当然,这个时间段会比较漫长,漫长到足够可以让叶君生避免许多麻烦——只需要让时间站在自己这边,足矣。
  有些意外的是,横地跑出个和尚来,揭榜治好了楚三郎,计划顿时生变。不过这种变化,无碍大局,他决定找机会去看一看那和尚是何来历,好让心里有个底细。
  冀州城西区,隶属贫民区。当初叶君生带着叶君眉刚刚搬来冀州城时,无地落脚,便是在西区租赁了房子居住,图个便宜。
  孤空寺便坐落在西区一块空旷的偏僻之地上,距离居民区颇远,显得很是凄清。
  寺庙新建,加上唯一的一名和尚容貌粗鄙,体有恶臭,因此哪里有甚香火拜祭?冷冷清清的,只间或有些顽童在庙外空地上嬉戏玩耍。
  叶君生来到附近的时候。正值未时,夏天的烈日高挂,很是闷热。树荫之间,知了在卖力地聒噪,吵闹成一片。
  走到跟前,见这座孤空寺不大,只粗粗粉刷一遍。并无其他装饰,很是简陋。外面一遭院落,院门横额。书“孤空寺”三个大字,竟是楚知州亲笔所写,分量不轻。门两边却无对子。光秃秃的。
  看上去,这哪里像一间寺庙?
  叶君生颇感纳闷,见到院落无门扉,大开方便之门,便迈步走进去。就见到里面移植种着数株桃花,不过如今不是花开时节,叶子青青,已获新生。
  桃花树下,一名身穿灰色僧袍的和尚,正在挥动一把小锄头。在培土。因为暴晒的缘故,额头有汗意渗出。
  听闻声音,臭和尚微一侧头,见到叶君生,随口道:“书生入错门矣。”
  叶君生拱手作揖道:“小生听闻此地有新庙开张。慕名前来,正见到大师种桃花。”
  臭和尚打量他一眼,眸子猛地一亮:“贫僧观书生有慧根,可愿皈依佛门,修得极乐大道?”
  叶君生一怔,随即回答:“小生读书人。不修极乐道。”
  臭和尚咧嘴一笑,合十道:“书生此言差矣,富贵于我于浮云,何如长生一世春。红尘浑噩,不知所谓,且让贫僧点化你这痴儿吧。”
  说罢,忽而折下一根桃花枝,插于空地上。随手提过水桶,伸手掬一把清水,浇于树枝上。
  顷刻之间,但见树枝生根发芽,转眼茁壮成长,不多久便长成一株茂盛的桃花树。
  如此还不停止,枝头又开出朵朵花蕾,几呼吸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