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牙痕记-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了联盟。但是,成吉思汗得到他岳父弘吉刺惕部德薛禅的及时通报,在捕鱼儿湖附近大败联盟军。札只刺惕部首领札木合纠集了一个反抗同盟反对王罕和成吉思汗。王罕支持成吉思汗,迫使札木合退到额尔古纳河下游。接着,成吉思汗进行了对泰赤乌惕部的最后战争,迫使泰赤乌惕人归顺,于是恢复了孛儿只斤氏族的统一。王罕之子亦刺合(桑昆)怂恿父亲与成吉思汗决裂,并鼓励札木合到克烈部王宫避难。同时,古代蒙古汗系的合法后裔阿勒坦也靠拢王罕。1203年,成吉思汗与克烈人之间彻底决裂。成吉思汗明显地处于劣势,沿合勒卡河,朝贝尔湖撤退。在贝尔地区的合勒卡河入口处居住着弘吉刺惕部,成吉思汗以女婿的名义向他们求援,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成吉思汗退到今满洲里以北的班朱尼河附近。与王罕联合的几位蒙古首领联合策划了一次谋杀这位克烈王的阴谋。王罕及时得报,袭击了他们,札木合、阿勒坦、火察儿逃到了乃蛮部避难。成吉思汗从班朱尼河进军斡难河,采取了攻势。在土拉河和克鲁伦河之间对克烈军队发起了袭击,克烈军被驱散。王罕及其子桑昆向西逃跑,一到乃蛮境,王罕就被杀死。桑昆越在额济纳河的西夏边境上以剽掠为生,后来到了柴达木盆地一带,最后是在库车的回鹘人中被杀。克烈人投降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使自己成为东蒙古的主人。成吉思汗娶了王罕之弟礼阿绀孛的一个女儿亦必合别吉,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娶了札阿绀孛的另一个女儿唆鲁禾帖尼公主,她在成吉思汗家族中将起着很大的作用。台不花仍占据着西蒙古,自然,所有被成吉思汗打败的顽固敌人都聚集在塔阳周围。塔阳企图得到汪古都突厥人的援助,汪古部突厥人作为金国的边境卫队,居住在山西省北部托克托。但是,汪古部首领阿刺忽失的斤加入到成吉思汗一边。成吉思汗与乃蛮的冲突是发生在今哈拉和林附近的杭爱山中,蒙军取胜。塔阳身负重伤,塔阳之子屈出律与一些部民一起逃出,朝额尔齐斯河方向逃去。蔑儿乞部首领脱脱随屈出律逃走。蔑儿乞部小酋长带儿兀孙主动投降,并将爱女忽兰嫁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亲自向额尔齐斯河上游进军。途中,他接受了斡亦刺惕部首领忽都花别吉的不战而降,用之为向导。屈出律和脱脱别乞被击溃,脱脱阵亡,屈出律逃脱到西辽。札只刺惕部首领札木合过着冒险者的生活;后来被引渡给成吉思汗。乃蛮部战败之后,塔阳的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在落入蒙古人之手后为成吉思汗服务。于是,产生了一种具有回鹘文书处的蒙古政府的萌芽。蒙古族在蒙古高原独立建国,灭掉女真族的金朝,占领北中国和东北。被囚于青城的元好问终日以泪洗面,昏昏沉沉中,感到自己正如水中浮萍,不能自抑,他知道,大金国是真的要完了。
第二十七章
窝阔台即汗后即发起了对金朝的总攻击,蒙古军和金军在钧州三峰山展开了大决战,金军大败。曾经屡建战功的完颜金也被俘,成了刀下鬼,金军主力至此已经丧失殆尽。蒙古大军攻克中京洛阳,并遣使至汴京敦促哀宗投降。完颜守绪以亲王为质向蒙古人乞和,遭到了拒绝。这时,汴京城内又发生了疫情。
因为蒙古军攻城益急,完颜守绪被迫出走归德(今河南商丘)。他一度有振作精神励精图治的表现,但是很快就变得如同其父一样的消沉和腐败了,老百姓对金朝的统治已彻底丧失了信心。汴京城被攻破的那一年正月初一,开封城内狂风大作,端门门楼上的瓦片都被风吹落了,当时有一男子身着麻衣对着承天门又哭又笑。有人问他为何如此疯疯癫癫,他回答说:吾笑,笑将相无人。吾哭,哭金国将亡。
金完颜氏,起自太祖完颜收国元年,终于哀宗完颜守绪120年的历史,虽是暂短的一段,但它确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时期。由远在东北边疆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建立起来的一个王朝,因而历史赋予这个王朝的统治以许多特点,并从中可以看出由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建立的王朝,是怎样发生演化的。在南北朝之后又一次出现的南北长期对峙的政权,它更加充分地反映出南北对峙阶段历史发展的诸特点。在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两个都比自己先进的王朝之后发展起来的,这就使这个王朝背后的历史更为错综复杂。
金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他们的祖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先秦时期的肃慎当属其远祖,北魏所谓的勿吉,隋谓之黑水部,唐谓之黑水盖其地也。贞观年间,唐太宗征高丽,五代时始称女真,居住在同江之南者谓之熟女真,江之北谓之生女真,皆臣服于契丹,后避契丹讳,更名为女直。生女真分为很多部落,最初,以完颜为号者即不止一部。其中以居住在按出虎水流域的完颜部最为强大。
后来建立金朝的就是这一部,生女真地区气候寒冷,山多林密,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艰苦卓绝、英勇善战的性格。其俗皆编发,项间缀以猪牙为饰物,头上插雉尾,经济生活大体正处在半农半牧阶段,所以当时生女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过相当于中原西周时代或更早时候。女真社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辽末时虽然已有剩余产品,但人们仍然是物物交换以通有无。自函普成为女真之完颜部首领以后,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加快。财产私有化的程度逐渐提高,加剧了阶级对立和社会的分化,部族首领正在逐渐变成统治者。但是直到金立国之初,统治者与一般成员的社会地位大体是平等的,他们同川而浴,肩相摩于道。民虽杀鸡亦招其君同食。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领袖,他适应了女真族社会发展和反辽斗争的需要,建立了金王朝。阿骨打的青年时代,正是女真族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时期,也是统一的女真民族初步形成的时期。阿骨打自幼力兼数辈,举止端正,好弓矢,善射。被短甲,免胄,不介马,行围号令诸军。世祖、肃宗、穆宗、康宗时期的许多重大的变革和规定,都出自阿骨打的建议。阿骨打袭位为都勃极烈后,为了反抗和摆脱辽朝对本族的奴役、寻求发展的途径,开始了建立国家政权的尝试。阿骨打出兵射死辽将耶律谢三,在吴乞买等女真大贵族的支持下,阿骨打称帝位,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迎来女真族发展的新时代。建国前后,阿骨打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在中央,他把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改称皇帝,确定了皇帝在全国最高的统治地位。他把都勃堇、国相、勃堇发展为中央统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勃极烈制,把氏族制时的古老的贵族议事机构改造成为新的统治机构。在地方,阿骨打改猛安谋克制为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原是一种军事组织,阿骨打嗣位为都勃极烈的第二年,便命令各个部落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设官吏管辖。把领兵的千夫长、百夫长改革为受封的地方领土、领户之长,这是对旧氏族制的一个重大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阿骨打还改变女真族的旧习俗,禁止同姓为婚,这是女真族宗族观念和人伦观发展支配的结果,可以认为是发展本民族的一项有利措施,也是对氏族血缘支配关系的沉重打击。建国后,阿骨打还命令欢都之子完颜希尹创造女真文字。女真文字是根据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而制成的。女真字成为全国通行的官方文字。阿骨打立国后的第一个政治目的是要摆脱辽朝的压迫。他首选黄龙府为攻击目标。辽天祚帝亲率大军前去抗击阿骨打的精军,金军大胜。辽朝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金军攻占辽的东京辽阳府后的几年,相继攻占辽的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完颜阿骨打去世,弟吴乞买继位,为金太宗。辽天祚帝在应州被金将娄室擒获,曾经强盛一时的辽王朝寿终正寝。随着辽的灭亡,金和宋的矛盾逐渐上升。宋徽宗派童贯出使辽朝时,童贯带回燕人李良嗣,此人自称有灭辽的良策,深得童贯的欢心,但此人品行甚差。李良嗣向宋徽宗建议,宋金联合攻打实力尚很强大的辽国。双方遂签下海上之盟,合力灭辽。这场交易,北宋没有捞到什么好处,金朝则获得大批的战利品、每年大量的岁币以及广大的土地。金一天天强大起来,而北宋却进入了衰亡的时期。
在宋金联合攻辽的过程中,金人也看出了宋王朝的腐败与懦弱。在灭辽的当年便大举攻宋。金军分两路南下,东路由完颜宗望率领,从平州出发,占檀州、蓟州等地,守将闻风而降。金人长驱直下,渡黄河,直逼开封。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率领,从云中出发,攻太原,同时派人去见在太原的童贯,要求宋朝割河东、河北地区,宋金以大河为界。西路的金军在太原城下受阻。金人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北宋朝内一片混乱。宋徽宗赶紧传位给他的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第二年改元靖康。宗翰率领的西路军攻下太原,不久全军会师于东京城下,并攻陷开封城。金军在开封城内大肆搜刮掳掠,宋徽宗和宋钦宗也做了俘虏。靖康二年,金人虏徽、钦二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多人和大量的金银财宝北归,史称靖康之难。金太宗消灭北宋后,即着手渡江对南宋的战争,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宋金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自熙宗、海陵王到世宗、章宗的统治时期,金朝基本处在一个向上发展的阶段。金太宗死,继位的是熙宗,他废除了旧的勃极烈等辅政制度,采用了辽宋的汉官制度,全面实行汉化政策,推行汉官制度,如原来的各种官职按新的制度进行换授;按功勋授予女真贵族以不同的勋爵和封国;进一步加强了相权;制定典章礼仪;在上京会宁府营建宫殿。并与宋方订立了绍兴和议,以淮水和大散关为宋金的分界线,金朝的统治领域基本确定下来。熙宗晚年,统治层内部斗争渐趋尖锐,互相残杀,山东境内的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完颜亮杀熙宗,夺帝位,是为海陵王。海陵王即位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皇权。他把都城迁到燕京,并营建都城,是为中都;原来的汴京,改为南京。完颜亮进攻南宋,并于当月渡过淮水。然而,海陵王的连年征发,导致金军内部不稳,士兵叛逃,军心大乱。金军在采石矶一战大败,海陵王退至扬州和瓜州,被部下所杀。完颜雍即位,是为金世宗。金世宗有很好的汉文化素养,注意学习儒学典籍,吸收历代帝王的统治经验,崇尚仁政王道。即位以后,他采取措施,很快稳定了统治。他任用海陵王时的臣僚,保持政治制度的相对稳定,争取女真贵族的支持,成功地镇压了汉族、契丹族等各族人民的起义,并吸收汉人契丹人以及其他各族的上层人士参政议政。宋金关系方面订立隆兴和议,换来了多年相对稳定的局面。金世宗时期,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内政的整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他对前代的制度作了一些增损,宰相增设平章政事二人,进一步加强了皇权统治。在经济上,世宗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招收流亡,开垦土地。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他躬自节俭,不尚奢华,严于律己、管束王公大臣。元人王恽曾经提起这样的一件事:当时,有诸王要求朝廷提供额外的封赏,世宗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怎么如此贪婪啊,你们岂不知道国家库府中的财产就是百姓的财产,我只不过是代百姓保管罢了,岂敢枉自花费呢?正是由于金世宗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不随便动用国库的资财,所以在他统治期间税收不及什一,两税之外,一无横敛。不到数年,国库充实,民间殷富,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世宗完颜雍病故,皇太孙继位,是为金章宗。章宗在位期间继承了世宗的统治政策,继续推行汉化政策,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鼓励女真族和汉族之间通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宋金之间的相对和平状态也得以维持,北方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世宗章宗时期是金朝的兴盛时期,史称大定明昌之治,为当时和后世人们所艳称。
想象着当年大金国的辉煌,元好问从内心地感叹到,历大定明昌泰和,优游于太平和乐之世者五十年。
大定明昌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比起眼前的丧乱,大定明昌时期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太平盛世。
第二十八章
蒙古大军攻入汴京以后,金帝完颜守绪真的在幽兰轩中自缢而死。群臣闻之,哭奠。未毕,诸禁军举火焚子,收哀宗骨,葬于汝水。负责守卫汴京的将陵和崔立都出身无赖,见蒙古大军攻入城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蒙古军南下时,崔立参加河北地主武装为军官,在蒙古大军即将破城时,他被任命为西面元帅。当了元帅的崔立官瘾太大,居然把宰相杀了,立梁王承恪为监国,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他以与蒙古军议和为名,搜刮金银送梁王和留汴皇族入蒙古军营,欲效法刘豫为傀儡皇帝。他少贫无行,尝为寺僧负钹鼓,乘兵乱从上党公开为都统、提控,积阶遥领太原知府。为选曹所驳,每以不至三品为恨,崔立性淫姣,常思乱以快其欲。
来投奔崔立的陈小贤见崔立是个靠不住的人,便携女东儿和仆人令令向汴京外逃去,路上,正遇文正和少庄主。
“来投奔崔立的时候,批望他能守住汴京城,现在看来,守是守不住了。”陈小贤向文正和少庄主诉苦到,“眼下,只想重归南地,如果二位不弃,咱们可以同行的。”
“是的,我和少庄主正有此意呢。”文正看一眼少庄主说,“陈老英雄愿意南归,不如咱们一道前行吧。”
“生逢乱世,身如浮萍。”少庄主深情地看一眼东儿,“东儿小姐,你那个表哥崔立看来真的是有负重望了。”
“和你们一块吟诗作赋的那个元公子,却劝着崔立献城投降的。”陈小贤打断少庄主的话说,“真没有想到,有时候文人却是没有气节的。”
“现在,边皇帝都自杀了,大金朝真的是完了。”令令抢过话头说,“我们本是宋人,早都该去宋地的。”
“陈老伯刚才说元公子是劝崔立开城投降的?”少庄主有些疑问,他看一眼文正,“不会是这样的吧。”
文正点一下头,他知道元好问即使真的劝崔立开城投降,也是怕蒙古大军对汴京进行屠城的。元好问为唐诗人元结后裔,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喜爱杜诗,推崇苏黄。继父元格做官于掖县、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常携好问赴任。其师郝天挺引导他潜心经传、留心百家、刻苦学诗,对其成长影响很大。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但长期的怀才不遇和面对黑暗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出仕和归隐的内心矛盾开始加剧。他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等文学的各领域,尤以诗词的成就为最高。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反映当时人民饱受天灾人祸之苦的作品,真实具体,富有感染力。其词则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以苏辛为典范,博采众长兼有婉约豪放等诸种风格,后人评赞其词乐章雅丽,情致幽婉,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此处所选八首皆是佳作。也在太和年间,在大名有一对青年男女感情甚笃,却得不到家人的允许,无奈之下,两人双双投河而死。官府到处查找他们的踪迹,却没人知道。后来采摘莲藕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尸体。这一年,碧水之上,荷花开得特别娇艳,并且都是并蒂之莲。面对着一池莲花,元好问满腔悲愤,写到: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连根之藕,有丝多少,并蒂之莲,心为谁苦。文正知道在元好问眼里,那并蒂的莲花,正是那一双真诚相爱的儿女。这首词读来使人荡气回肠,感慨万端。流水落花春去也,元好问已不在。在崔立事变中,在对亡国昏君金哀宗的态度上,他大抵能以儒家民本思想为出发点,作合情合理的处置,为黎庶为国家而奋斗献身应当是他的品行吧。
“可能是元公子怕蒙古人象屠杀他的家乡一样,攻破汴京城以后,城中的百姓会面临浩劫。”文正叹息一声,他知道元好问的家乡曾被蒙古大军屠掳过的。元好问年轻时,正值蒙古军南侵,山西各地兵荒马乱,他带着母亲,逃到河南。残酷的生活现实和颠沛流离的遭遇,给元好问以深刻的影响。他初步了解了社会和人民,开始创作一些反映现实,诅咒战争的诗歌。对魏晋以来的诗歌作了系统的批评,在文学批评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随叔父到陵川任上,在著名学者郝天挺门下求学六年,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养,为他后来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叔父元格在陇城病逝,他扶柩回到秀容老家。这时蒙古军南侵,河东北路都处在兵荒马乱之中,诗人不得已于金宣宗贞佑四年携同自己的母亲离开家乡,流亡到河南。残酷的现实和颠沛流离的遭遇,打破了他这个富贵公子的闲适生活,使元好问初步接触了社会和人民群众,思想上有很大触动,开始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诅咒战争的诗歌。后来就闲居在登封,著书赋诗,并且和农民有一定接触。他先后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目睹腐朽黑暗的政治现实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写下了一些现实主义诗作。蒙古军攻陷洛阳,围攻汴京,元好问这时在朝中任左司都事。面临金朝灭亡他深感国破家亡的痛苦,满怀悲愤地写下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成为整个辽金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品。道旁僵卧满累囚,白骨纵横似乱麻的凄惨景象让他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篇控诉书:食禾有百滕,择肉非一虎。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元好问继承了自建安诸子至杜甫等人的现实主义传统,其诗内容丰富气势豪迈格调悲愤,被蒙古人押走以后,他怀念故国,流露嗟老悲穷的思想,自认为是一个衰年那与世相关的遗民,便不想过问世事了。
蔡州被围三个月,城中粮尽。蒙古军在西城凿通五门,大军涌入城中,金蒙两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直到傍晚,蒙古兵暂退。完颜守绪自大金国寿数已到,自己也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召集百官,传帝位给完颜承麟。诏曰:“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已哉?以肌体肥重,不便鞍马驰突。卿平日矫捷有略,万一得免,祚胤不绝,此朕之志也。”承麟推让不及,只好默许。次日,承麟受诏即皇帝位。正在行礼,宋蒙联军已经攻进城来,君臣传位仪式只得草草收场,出去迎战。宋军攻下南城,蒙军攻破西城。激烈的巷战中,哀宗完颜守绪在幽兰轩中自缢而死。
完颜承麟,史称金末帝。历代帝王中,在位最短促的是金朝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半日。
九锦台(fsktxt。com)
第二十九章
文正和少庄主租了车马,与陈小贤父女还有仆人令令一行朝宋地驶去。车内,少庄主见东儿总是神色忧郁,总想说些开心的话,但是,东儿却越发地悲悲戚戚了。
“小姐一定还是想着元公子吧。”令令是个直言快语的丫头,她知道东儿很倾慕元好问的才华,听说元好问被囿在青城,只是觉得心里难过。“没有事的,和元公子一块羁押的有那么多文人士大夫,要杀,也不会只杀元公子一个人的。”
“蒙古人现在被长春真人丘处机劝化以后,已经知道习研汉礼了。听说在金莲川那里,已经蓄了很多汉儒大家。”少庄主笑逐颜开地看了一眼东儿,他知道令令的话对她很起作用,便借着话题开导她说,“东儿姑娘,以后,说不定元公子还可以出来做官呢。不过,那时的官,一定是蒙古人当皇帝的官了。”
“如此说来,这天下也即将是蒙古人的了?”东儿依然神色迷茫,她叹嗟一声,只是觉得人生有太多的不能自抑。适逢乱世,真的是一叶浮萍,只能随波逐流了。她在内心吟咏着元好问的诗词,眼睛却禁不住溢了出来。枝间新叶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园。渺漳流东下,流不尽,古今情。记海上三山,云中双阙,当日南城。黄星。几年飞去,淡春阴、平野草青青。冰井犹残石?,露盘已失金茎。风流千古短歌行,慷慨缺壶声。想骊酒临江,赋诗鞍马,词气纵横。飘零。旧家王粲,似南飞、乌鹊月三更。笑杀西赋客,壮怀无复平生。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平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