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牙痕记-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平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华表归来老令威,头皮留在姓名非。旧时逆旅黄粱饭,今日田家白板扉。沽酒市,钓鱼矶,爱闲真与世相违。墓头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衣。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楼前小语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画鬼符。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音。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校几多。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东风怨兔葵。金人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百年才觉古风回,元佑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看着东儿对元好问如此痴情,文正很是感动,他曾经拥有过这样一份感情,纯净而又淡然,真挚而又绵长。相识相知只是瞬间,可要彻底地忘记心中的至爱却将花费一生,甚至终其一生都会盘踞在内心深处,不曾要求对方做些什么,却希望对方会过很好,过的幸福安康,在这复杂的社会当中,在这无奈的人生当中,有这样一个人,在自己走得疲倦时,只要一转身就可以找到依靠,有这样一种情感,让自己飘荡的心变得柔软脆弱,让饱受折磨的心拥有了温润的一隅,更让你独享着一生眷恋和牵伴一世宽容和给予,拥有着今生的思念与回忆和来生的执着与寄托,这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储藏。这种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它无处不在,伴随左右,萦绕身边,只要你心中不放弃那一份至爱,它就会和你共渡一生。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和这样的人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彼此有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心领神会,不需要彼此的解释,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废话,不需要张扬,都会心心相印的。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在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彼此的关心,彼此的依靠。象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象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不管世道如何变幻,就算改朝换代,就沧海变成桑田,那一份至家的美丽依旧美丽,辉煌照样辉煌,那一份美好永远留在心底。两个人只会彼此欣赏,彼此渴慕,彼此把爱渗入心灵深处。文正在心中吟到,思念,有多少重量。需要多少坚强理智才能够承载,夜半冰凉呢喃着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名字,总是在心底,有个小小的声音提醒自己为什么还是忘不了,总是被思念紧紧缠绕。怀念消逝的时光的,熟悉的歌又在耳边回荡,只是冬天的风比起上个季节多了一份刺骨的痛,凛冽的风里,始终有一双温暖的手紧握温度,冰冷的夜里,总是可以相互取暖,每一次流泪,脸上都还有未凝结的笑容。一年,周围的一切似乎还是那样,曾对爱有过玫瑰色斑斓的幻想,将来的思念,也不会减轻现在的思念,已无力承担思念了。文正觉得无论如何他和晓涵的这一段感情都割舍得下,投入的全身心可以抽离,但那一份至有的思想会和心中的至爱永远在一起。
“即是感动过,感激了,却不一定要用爱来回报爱的。”文正情思茫茫地一声叹嗟,“即使那一份爱已是别人停留的港湾。付出过真心的,前方是绝路,也总以为希望是在的。拥有一种感情并不是让自己成为情爱的囚徒,想来人生大抵如斯,还是洒脱一些好。”
第三十章
         车往南行,进入宋地的时候,文正和少庄主都提议要停下来喝点酒。
“是的,要喝一喝家乡的酒了。”陈小贤从马车上慢慢地下来,望一眼远方灰蒙蒙的天空,老泪纵横。“故园经别多年,终于还是回来了。”
“其实老爷是用不着这样在外漂泊的。”改改心直口快地说,“当初,你如果不是和张将军斗气,何必要弃官北去呢。这么多年寄人篱下,让小姐受了许多风尘之苦。”
“迷途知返,倦鸟归林,回来就好。”少庄主看一眼东儿,他见东儿依然愁容满面,便开怀大笑到,“天色渐暮,今晚吃喝都是我一人的了。”
文正落座以后,见少庄主总是对东儿百般计好,只是觉得少庄主已经在内心深处暗暗喜欢上了东儿,这种心情,文正是理解的。都是青春年华,只是文正知道东儿是倾慕元好问的,他觉得少庄主也应当是心知肚明,但少庄主却放不开这一段情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世间一个情字,真的是令人有些匪夷所思了。男女间的情与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需要学会放手,放手也是人生中的契机,然而学会放手要比学会紧握更难得,因为那需要更多的勇气。文正在暗自嘲弄少庄主迷惑情感的障碍,而自己却也是难从情爱的迷沼中解放出来。男女相亲相爱痛苦是正常的,能够品尝痛苦,但不被痛苦压垮的心灵才是真正健康的。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后,最关键的是要懂得自我安慰自我调节善待自己,奔波之余沮丧之下,别忘了给自己的心灵放松一下,他告诫自己做人要保持谦逊,不能自做聪明以为自己比别人总多一点智慧,要用空虚对付盈满,拥有一分虚心,减少一分狂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常常在路上,在路上的视点不囿于一隅万物尽收眼底,精彩易地览无遗。路上空气清新气象万千,心灵会因此变得丰富开阔而活跃,思想之树也因此而常青,只有不停的走下去,才能知道哪一条路是通途,哪一条路是险道,从而牢牢的把握住自己。人的生命中,有着两条永远的道路,一条是大地之路,一条是心灵之路,无论是做大地的跋涉者还是做心灵的殉道者,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路上命运总在前方,对人生的眷恋和深爱始终不变,生命和爱让人心碎也让人倍感欣慰,消极之后的超越使生命发光使生命的河岸开阔无限,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开始明白人生短暂。尽管无法摆脱死亡的袭击和惊恐,尽管生存在重复的时候显得毫无价值,但不管以何种方式活着,在生命的际遇里相识相知,人的一生该有多少意想不到的邂逅的机缘。缘来了,缘散了,留下一些美好也留下一些遗憾,在记忆的天空里若一朵淡淡的云,于时光的河流里抹一丝若有若无的痕迹,来时坦然去时从容,这就是缘份吧。缘份如水,来去自由,文正想,世人大都是相信缘份的,缘来时坦然地接受,缘去时也从不强留,于是便在顺其自然的心境里寻到了一份难得的淡然和静谧。万事皆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正所谓不要苛求和挽留缘份,人生在世,万事随缘,缘来不狂喜,缘去不悲泣。其实生命中有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因为无法解释,也就充满了无限玄机,给人以遐思,缘份便从这无限玄机中突兀出来,光芒四射地站立在人们的思绪里。
“文公子,想什么呢。”陈小贤喝酒时见文正总有些神思恍惚,他给文正碰一下酒杯说,“是不是觉得咱们这一次不期而遇,令你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呀。”
“也是,有时候真是觉得世间的事仿佛早已安排好了似的,在生命的哪个驿站遇见哪些人,碰见哪些事,象命运早已设计好了的情节似的,仿佛冥冥中已有定数。”文正叹息一声,他和陈小贤碰一下酒杯说,“陈老英雄阅历丰富,人生的万千情怀你也尝尽了,是吧。有时候真的是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咱们这些芸芸众生活着,只能学会淡然地看待一切,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生活的公或不公,接受生活随心或不随心的安排。有时候,我们有太多的无能为力。”
“我知道文公子的意思。”少庄主见文正说话时总是看自己,他知道文正是劝自己不要过于钟情东儿。少庄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叹嗟一声说,“就算我们不能争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一些人与事,就如过去的岁月,相识相处了一场,没有那一种风花雪月的爱,也应还有友情的。”
“是的。”文正点一下头说,“没有了友情还有亲情,没有了亲情还有咱们兄弟的情谊呢。世间的一切情缘在聚散中,人生几多悲欢几多愁,离离合合本是人生在所难免的事,又何必苦强求呢。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归不属于你,万事随缘,错过的就让它错过,该来的还要冷静的面对,最好顺其自然。”
“生逢乱世,也只能一切顺其自然了。”陈小贤叹息一声说,“世事如潮涨潮落,时光的流水终要带来些什么也带走些什么,带来的要接受,带走的也匆需挽留了。”
“是的,只能学会在自己寻求解脱,把一切恩怨化作岁月的云烟,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不必在乎缘份的深浅和长短。”文正举起酒杯说,“来,为咱们在乱世中得以相聚,干一杯酒吧。”
文正见少庄主并没有喝酒的兴致,他知道一时间是难以劝说少庄主走出感情的泥沼。看到别人的愁苦,文正似乎心胸开阔许多,人生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得太久也会成为一种负担。有些事情不必太在意,拥有时珍惜,失去后不说遗憾,过多的在乎将人生的乐趣减半,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有缘无份,或有份无缘,都只不过是生命中一段不圆满的缺憾,不应成为你人生征途上走不出的困惑和茫然。只是世间太多的人执迷不悟,缘来的时候不知如何面对,缘去的时候才开始追悔和报怨,被无穷的愁情烦事所累,在痛苦的深渊里无力自拔,他想对少庄主说该放手时就放手,如果将一切都看淡了,那么人世间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耿耿于怀的事了。当然,万事随缘并不是看破红尘后的一切无所谓,更不是在无所追求中的游戏人生,拥有了一份可贵的平静,即便我们人生不能纯美如月,也依然会有一个开阔的精神家园。缘来缘去缘如水覆水难收,不必苛求轰轰烈烈,但求恬淡如诗,不做刻意的挽留和守候,万事随缘。不管何种意义上的爱都需要在具体的行动中去实现,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有他们不同的经历和坎坷,不知包含了多少酸甜苦辣,有快乐也有痛苦,也有很多的无奈和伤感,但是只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和快乐,才知道该怎么样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道理每个人都明白,但人往往是违背而行。
文正从小酒馆里出来,车马停在酒店旁的小桥边。桥下水流得并非很慢,就象一条丝绸,似乎要抚平岩石的暗伤,柔柔地,缓和地向前流去。一阵凉风袭来,文正闭上眼,好凉快。
文正吹了一会冷风,觉得轻爽许多,他慢慢地走下桥,蹲在河边,轻轻地掬起一捧水,任那水珠跳跃在指尖,阳光下水珠折射出来的光彩不论睁着眼还是闭着眼,都能依稀觉得它的迷人耀眼的无限光彩。祥和,安谧,依靠着微风的描述,听去,丝丝波纹去去回回,渐渐地消失了。水,还是那样平静,荷花全身上下都散发出神秘的气息,开花的未开花的,含苞的以及鼎盛的,那种神秘为小河增添了许多光彩。再听那河水,不知为何多的是那一份平静,蜿蜒曲折,似有种甜蜜的味道,那股参夹着花香醉心的甜,再一次的扬起水珠,轻轻地散播在肌肤,没有任何声音,听听心跳,仿佛也被这份宁静所停止着它的运作,跳动,这样的疏影横斜水清浅的宁静,多了几分幽意。放眼望去,远处的山上到处是参天大树,绿油油的,还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叶香,一条泥泞的小路弯弯曲曲的。
望过去,文正见两个熟悉的身影正缓缓地走在那条小径上。
第三十一章
        “师傅,你们怎么会在这里?”文正站起来冲走过来的两个人高声喊到。
“是文正。”那二人正是万松和独眼人,万松远远地就看到了蹲在河边的文正,他和独眼人走过来,对文正抱一下拳说,“上一次听元公子和少庄主听说他们与你走散了,你见过他们了吗?”
“是的,他们正在酒馆里呢。”文正朝桥边的酒店指了一下,“你们二人怎么会在这里。”
“西夏已亡,夏姑娘现在下落不明,我二人当初眼见着夏姑娘被托雷掳去的。”万松看一眼独眼人说,“如今,我陪着他一直在寻访夏姑娘的下落呢。”
“去过托雷大营,听到的消息是托雷被人毒死了。”独眼人愤恨地说,“就算他不被人毒死,我也会找他算账的。”
“现在大金国已灭,我和几个故人正结伴南行呢。”文正引着万松朝酒店走去,“今日得遇恩师,不如进去小酌几杯吧。”
“正有此意。”独眼人看一眼万松说,“一路走来,多有烦扰万老先生,咱们就进去歇息一下吧。”
“也好,眼看天色已暮,不如就此将息。”万松说着和独眼人跟随文正走进酒店。
东儿见文正久去未回,来时却带了两个她没有见过的人,她看了一眼令令。
“令令,随我回车上吧。”东儿说话时看了看陈小贤。
“不,咱们今晚就在此歇息吧。”文正微笑一下,“东儿姑娘,这二人都是在下故交,万老先生是金莲川一代学儒,是我的恩师。这位独眼大哥算起来应是我的师兄呢,他师从丘真人,现在正寻找一个姑娘的下落。天色已晚,不如咱们都在此住下,明日再作议论吧。”
文正把陈小贤介绍给万松和独眼人,陈小贤有些激动了。
“也好,咱们今晚就在此歇息吧。”陈小贤冲万松抱拳当胸,“今日得见万松大儒,真是三生有幸。”
“故国已亡,残命苟喘,不知所终。今晚得聚,实属缘份。”万松落座后看一眼东儿,见她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象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挑上的绒衣。
“这是小女东儿。”陈小贤见万松看着东儿,便向他介绍到,“东儿自幼母亡,一直由我带大,还好,有令令陪同着她,二人相处得象亲姐妹一样。”
“见过万老先生。”东儿向万松施了一礼。
“我们家小姐在书房时曾拜读过万老先生诗文的。”令令并不惧怕任何人,她起身给万松和独眼人斟满酒。“小姐常说如能有幸成为万松门下,此生足矣。”
“真的这样说过吗?”万松手捋胡须哈哈大笑起来,“如此说来,老夫在外还是有些名气的。”
“先生名震天下,桃李芬芳。”陈小贤看一眼东儿说,“我是知道东儿最喜万松诗文的,如今先生就在面前,何不认作师傅?”
“是缘份总是射不过去的,小姐,不如现在就行认师大礼吧。”令令把东儿推到万松面前,“万老先生,我家小姐平素最向往成为金莲川弟子,最喜元好问诗句,今日总算了一桩心愿。”
“我老矣。”万松笑了笑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文界新人辈出,只是可惜生在乱世。如今金国已破,我听说现在窝阔台汗很听我徒儿耶律楚材的建议,把金国有识之士都押在青城,准备运往金莲川。”
“如此说来,元好问元公子也会被押往金莲川吧。”令令对东儿附耳说到,“不如咱们跟随万老夫子去金莲川吧。”
“老爷是说南归的。”东儿轻声对令令说,“一路走来,都是老爷作主的。”
“咱们这一次不听他的了。”令令看一眼陈小贤,“他总是朝三暮四一会儿朝东一会儿又要朝西,这一次,小姐你听我的,认了这个老夫子当师傅,随他一块去金莲川。”
“行吗?”东儿有些疑虑,她不知道父亲会不会应允她和东儿,也拿不准万松会不会收自己当徒弟。
“你们两个嘀咕什么呢,难道说不想认万老先生当师傅?”陈小贤笑容可掬地说,“我平生是敬重万老先生的,如果能把你们托付给万老先生,也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老爷这样说,是不是不要我们了。”令令抢过话头说,“就算老爷不要我们了,可人家万老先生也没有答应收留我们去金莲川呢。”
“如能得收二徒,老朽只想回金莲川归隐了。”万松笑吟吟地望着东儿和令令,“只怕二位小姐耐不住寂寞之苦呀。”
“耐得住的。”令令拉着东儿就向万松施了大礼,“多谢师傅愿意收留我家小姐。”
“师傅是说收你们二人当徒弟呢。”文正笑到,“看来,你们二人就是师傅的关门弟子了。”
第三十二章
        却说万松领着东儿和令令北去金莲川,文正和少庄主还有陈小贤和独眼人一行四人继续南行,路上,陈小贤老泪纵横,文正拍了拍他的肩膀。
“乱世之中难得平安,有万老先生亲领令媛前往金莲川,那里是龙兴之地,是汉儒聚集的地方,想来应是一方太平的。”文正轻嗟一声,“这样,也未必不是一个好归宿。”
“我并不是难过,只是觉得万老先生和小女如此投缘,在下只是一时激动。”陈小贤拭一下眼泪说,“我到南方办理好自己要办的事情,也会去金莲川和女儿团聚的。”
“但愿陈老英雄想办的事情尽快办好吧。”少庄主若有所思地说,“这世道,能遂心所愿,把自己想办的事情办好,也是不容易的。”
“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一个男人想办的事就一定要办好。”陈小贤目光里现出少有的坚定,“一路走来,东走西顾,一直在找机会办自己想办的事情,却总也不能如愿。此次南归,定要竭尽全力倾其余生,办一件自己认为满意的事情。”
“但愿天遂人愿吧。”少庄主意味深长地看一眼陈小贤说,“如果真是天命如此,我们只能如此了。”
“你们几人说起话来都象是绕些弯弯道道的,俺是一个大老粗,听起来有些犯难。”独眼人见少庄主和陈小贤说起来话来似乎话里有话,他嚷嚷到,“说起平生所愿,俺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了,那就是尽快找到夏姑娘。”
“独眼大哥,世间有些事情不是强求的。”文正知道独眼人对夏雪的情意,他也知道独眼人相貌丑陋,但却是个敏感聪慧的人,这样的人,也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比笨的人早预知结局,比钝的人更感触心灵的波动。在文正与他的接触中,知道他人心思细腻,感觉敏锐。文正知道,有时,感情丰富的人会处处会因为一些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