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牙痕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人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吧。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她越来越相信陈陇对她说的一些话也许是真的了。现在,她也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她想,只要把每天当最后一天过,人生里也就不会再有遗憾了。淡的感觉就是寂寞,有一种等待叫做浪漫,淡淡的梦慢慢陪伴,有一种思念叫做幸福,淡淡的苦涩无奈的咀嚼,有一种爱叫做煎熬,淡淡的折磨悄悄的度过,有一种痛苦叫做诱惑,淡淡的哀伤焦灼着漫长的等待。芒山小路上青风扬,静观树林闻草香,林中彩蝶迎翠绿,我心只为伊人忙,永生不求为何事,远虑也已心中藏,爱火无尽情无岸,你愿何时伴我旁。她这样想着的时候,还是想到了陈陇,他们曾经拥有一段真实的爱,现在,陈陇好长时间没有音讯,她去的信也没有回复,她以为这一段爱已随风而逝了吧。也许是自己不懂得珍惜,当这爱飘然而去,才有些悔悟,她想,如果让时光倒流,她一定亲口对陈陇说,你永远是我的最爱,直到永远。遇上一个人只需擦肩而过的缘份,喜欢一个人只需一见钟情的瞬间,爱上一个也许只需流星过夜空的时间,可是要忘记一个人却要一辈子的时间。她很想听听陈陇熟悉的声音,静静地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不要问篝火该不该燃烧,先问寒冷黑暗还在不在。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吧,她想,缘是天意,份是人为,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缘份是久久长长的相聚,有句话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她和陈陇的爱已是生生世世的牵挂,现在她只想有着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快乐。她想,如果她不能改变世界,也只好去适应了。面对挫折与失败,能够坦然乐观的接受,一笑而过,一切重新开始,这是一种勇气。和陈陇的天缘奇遇,相识,相恋,她一直觉得是一段炫妙的缘,思念她时是一首清淡的诗,不是因为寂寞才想陈陇,而是因为想陈陇时才寂寞,她想,知道爱一人会怎么样,这就是爱的感觉吧,她也不清楚,她只希望陈陇快乐,她只希望她和陈陇的爱不会变,永远。生活总有磨难,正如道路不会永远平坦。她告诉自己,当一个人失落消沉时,别忘了窗外一片风清云淡。观晚霞悟其无常,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她也很想找个机会和赦教好好谈一谈,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悟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当爱已不再,也许,当陌生人才是最好的结局吧,她觉得如果赦教能放弃一些固执,狭隘,他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简单,事简单,人事不简单,别等到错过后才去后悔,别等到失去后才想挽回。总不能因为一些感情的不顺就选择逃避吧。就算她没有答应赦教,但也有更多的女孩子可以和他成为的朋友的吧,可以当作是伴侣的吧,结婚是人生最大的一场赌博,因为要用一生来做赌注,也算是人生最大的一次冒险,因为它有无法遇见的结果。有一种爱,叫忍让,忍让也是一种爱。她不明白赦教会一下子把她当作唯一的爱,她没有想到赦教会如此偏激。她很想告诉赦教,以爱的方式善待对方的缺陷,用包容的胸怀宽恕自己的爱人,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于平平淡淡中演绎经典,在无声无语中融洽恩爱。这样,即使不是传奇的爱情也将变得永恒,难道说在他眼里就真的没有别的爱吗。她有些弄不明白。对于赦教的遁世,她自责的时候,还想找个机会劝一下赦教重返红尘。走在山径上,她感悟到岁月极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眼角流落处,有蝴蝶飞来。她想,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青山本不老,因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在这个世界,谁又懂得谁的挣扎。很多时候,爱一个人爱的太深,人会醉。而恨得太久,心也容易碎。这些,也许赦教都不明白吧。如果他懂,就不会再为了那个不值得的人黯然落泪,因为不值得眼泪为另一个人掉下来。现在就遁入空门,是不是给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当然,成长的烦恼,蜕变的痛苦,无人逃过的一步,谁不曾懵懂无知,谁没有年少轻狂,天真烂漫的幻想。爱情是什么,也许自己不太懂吧。她知道她想的是陈陇,想和陈陇执子之手神游苍穹,夜半偷偷的痴笑,偶遇通通的心跳,有那么一点点心动的甜美,有那么一点点心痛的酸楚。她知道被最美的月光笼罩的,总是荒芜的山谷,最密集的朋友簇拥着的,总是友情的孤儿。她知道心里只有一个陈陇,再也容不下任何人了。佛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现在,自己的大学生活远离现实人生,她想把这一段生活当作步入为谋生挣扎的成年人世界的最后一次狂欢。情到浓时人自醉,爱到深处心不悔。她想人生不过梦一回,惯看花开花又谢,怕是缘起缘又灭。相识是最珍贵的缘份,思念是最美丽的心情,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她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着陈陇,他给了她短暂的快乐,却带走了她永远的幸福,她知道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她也准备在以后遇到可以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别人相处下去,因为一生中,遇到知己真的不易的。是否不见面就会绝了情,雪是纯洁的,是否分了手就能忘了那个人,不会的。冰点是冷酷的,是否流了泪就不再忧伤。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回忆的日子却是很漫长。和一个人相爱是要靠缘份的,她不相信从原点到起点的两条平行线会相交,青春是瓶里的鲜花,友谊是天上的云霞,她以后需要友情,不再需要爱情了。她也懂得一些围在她身旁的一些男孩子的用意,她只有默默地祝福他们了,祝福也是一种情谊和牵挂。世事要看开,但不可看破。有的人想让时间在这一刻停止,因为美好幸福;有的人想让这一刻的时间飞逝,因为痛苦伤悲。但时间就是时间,不会因为谁的愿望改变。眼前的一切都只是现在不能代表过去和将来。诚实的语言需要有信任的耳朵来倾听,更需要有善良的心来体会。希望能够在时间的荒原,不早不晚遇到一个人,彼此惊喜,彼此放心。她告诉自己千万不可盲目与人乱攀比,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越比心理就会越不平衡,越不平衡就会滋生贪欲之心。只有一个陈陇就够了,她知道不管他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他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以后,就算她和陈陇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自己的一份记忆。就算有一天自己真的没有了陈陇,她还会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因为,蒲公英的香味是轻轻的,狗尾草的尾巴是茸茸的,西红柿的脸蛋是红红的,油菜花的金黄是灿烂的,小鱼儿的笑容是甜甜的,世界,不是没有谁不可以。人,都是平凡的,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不会谁离开谁没有办法生活了。想到这,她便更加觉得赦教的心胸太狭窄了。和他相处,本来就是想好好处个朋友的,没有想到赦教会因此想不开。曾经以为自己喜欢雪的纯洁,原来只是想用冷酷的雪伪装自己,保护自己,不再让自己受伤。爱一切值得爱的人和事,她只想快乐起来,象一朵飘忽的云,似一阵飘去的风,飘然而至如一位精灵,飘然而去如一屡清风。望着山间的野花,刘晓涵觉得自己的心情好多了,她也很感激随她而来的这些朋友。她知道,真心朋友是一辈子的宝藏。有了朋友,人生才是幸福的,幸福就如同空气一样,不是它不在,只是你看不到它,你只能去感觉它,细细地去品味它。她告诉自己以后要好好处理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要勿记施恩,勿忘报恩。她只想拥有一份简简单单的爱情,不想象陈陇说的那样生生世世,也不想象陈陇说的那样有什么前生来世,更不必万年之久,今生已足够。行进在世间,她觉得自己在苦苦跋涉,生活中,有太多的千疮百孔的心灵需要安慰修复,她只想选择用一种柔和的方式表达内心对真情的渴盼。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不约而同地在半空中飞来飞去。她望了一眼树林,那里有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山间小道上,有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
“刘晓涵,这里有个庙的,你愿意去吗?”尉辉走近刘晓涵笑容可掬地说,“怎么,一个人不说话,在想什么呀。”
“没什么。”刘晓涵冲尉辉嫣然一笑,“有个庙,什么庙?”
“魏庙。”
“哦,真有魏庙呀,难道说陈陇说的他前世那个魏庙吗。”刘晓涵望着尉辉,她喃喃自语一句,只是觉得有些头晕。
;九锦台(fsktxt。com) 
第三十九章
       刘晓涵知道陈陇在当兵前是对她说起过一个叫魏庙的地方,还说自己曾在那里任职。她听砀山的几个文友提到魏庙时,心里涌起一阵好奇,她想去那个叫魏庙的地方去看一看。
“不远吧?”刘晓涵看一眼尉辉,“要不然,咱们一块去看一下吧。”
“嗯,俺们几个是能带你去的,只是和你一块来的那些文友们怎么办?”高爱炬笑着说,“要不然,我和小朱俺们两个先回去,你和尉辉你们两个去魏庙吧。”
“那也行。”尉辉不容刘晓涵考虑,便把朝高爱炬和朱国庆推了一把,“你们两个先下山坐车走吧,让出租车等着我和晓涵,俺们两个马上一块去魏庙。”
望着两个下山的背影,刘晓涵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她看了看尉辉,欲言又止。
尉辉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
“没什么,没什么的。”
“什么没什么?”
“晓涵,我是说,这个芒山也没什么好玩的,也没什么好看的。”尉辉尴尬地笑了笑,“有个汉洞,在山下,我是不敢去玩的。”
“怎么了?”
“听这里的人讲,以前有一个戏班子,也就是一班唱戏的人,到那个洞去过,再也没有见那些人出来。”
“怎么会这样?”
“有时候能听得到洞里传出锣鼓声乐,却总不见人出来。他们在洞里迷失了。”
“不会吧。”刘晓涵突然来了精神,“要不然,咱们去看一看吧。”
“你想去?”
“嗯。”
“这样说,早知道不让小高和小朱下山了。”尉辉叹息一声,“晓涵,说实话,我是有些怕的。听说那洞里有一条河,很细,很窄,但过了那一条河的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不会吧,走,咱们去。”刘晓涵说着朝山下走去,“尉辉,你刚才还说是为我才惊动你们这些砀山文友的哩,走吧。”
“……那好吧。”
尽管尉辉有些不情愿,但他还是陪同刘晓涵来到山脚下的汉洞旁。
尉辉和刘晓涵走进汉洞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的腿有些颤抖。他很想在刘晓涵面前卖弄一番文才,他说汉洞之所以叫汉洞,就是因为刘帮当年在这里斩白蛇起义。刘帮这个人是无赖呀。尉辉说到刘帮时,还吟咏起他的大风歌。接下来,尉辉说的一些话就有点语无伦次了。他先是吟到,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垄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又说,晓涵,现在,包产到户以后,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了,你看俺砀山耸立的高楼,如茵的绿草,交织成一道生机勃勃充满动感的都市风景线,多美呀。他忽然又说自己想方便一下。洞里就他们两个人,说这话时,他示意刘晓涵先走,自己又朝后退却几步,找一个旯旮处方便起来。完了,他追赶上刘晓涵,要对她讲解一番小便也叫解手的来历。“解手”,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主要是这里的手都是被人绑过来生活的。来这里的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官兵们就明白要大小便,于是解开绳子让他们方便。所以从那时起,解手就成了方便的代名词,以后又发展为小便称解小手,大便称解大手。不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们,只是把这当作一个词语的变迁;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们,自然能体会到移民们悲愤无奈的心情呀。尉辉见刘晓涵并没有生气,便又吟咏到,汾水之滨大道旁,古槐旧址映斜阳。窝称老鹳曾迁客,屋上飞鸟久别乡。忆昔扶疏同荫樾,迄今爱戴比甘棠。山西的山,山西的水,山西古槐是乡里。槐树大,大槐树,大槐树下我们住。双小趾,手背后,远离山西娃娃哭。娃呀娃,你莫哭,山西有俺的大槐树。祖祖辈辈住山西,娃长大了也回去。木本水源流泽长,依依杨柳认村庄。行人还里前踪记,遗爱深情比召棠。大槐树在哪里?棘针沟在哪里?老鹳窝在哪里?尉辉见刘晓涵摇了摇头,又来了兴致辞,他说,其实,大槐树就在路旁的广济寺旧址,而广济寺就坐落在城北的棘针沟内。如今,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依稀犹在。据记载,广济寺原为唐代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香火旺盛。唐宋以来,又处通衢大道,建有驿站,房舍宽广,办理来往公差事务。广济寺旁有一株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杈上有不少老鹳窝,年长日久,星罗棋布,时而人惊鹳飞;遮天蔽日,蔚为壮观。而棘针沟地处汾河边、霍山;脚下,原是一个棘针丛生的水沟,棘是酸枣树,落叶灌木类,树茎上长刺,坚硬如针。棘当地人读格,棘针沟称格针沟,酸枣又酸又甜,红润如玉。每当秋高气爽,红枣点点闪烁于万绿丛中,别有一番山乡田园风光。而今,当年的大槐树和广济寺早已毁于汾河水患,而棘针沟也已建设成幽静典雅的大槐树公园。幸而在古大槐树的东边同根孳生出第二代古槐,枯枝婆娑,昂首向天,像一位不甘沉沦的历史老人,向今人讲述那悠悠往事。更可喜的是第二代古槐又同根生出第三代古槐,如今它已枝繁叶茂,风姿绰约,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茁壮成长。晓涵,俺是去过那里的,俺有时候困惑,即不管你走到天南海北,乃至港、台、欧美,特别是中原河南和山东、安徽一带,一听说你是山西人,总会有人同你攀老乡。有人说洪洞大槐树还在不在?也有人问棘针沟如今是个什么样?然后亲切地告诉你他祖上是从大槐树、棘针沟迁来的。有的人还非拉上你回家聚一聚。历史真象是明初大规模的移民,并不仅仅迁自山西,还有江、浙及山后沙漠。迁出者在山西也不仅仅是洪洞人,还有泽、潞、辽、汾、沁及太原等地人。然而,为什么世世代代,众口一词,都说是从大槐树下棘针沟迁出,甚至仅知有洪洞不知有他处呢。这是因为洪洞移民是规模最大的移民,而大槐树下又是移民的点行处,由于广济寺地处通衢大道,政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给移民发放迁移勘合及凭照川资。移民们由此起程,从此天各一方。晓涵,那真是诚所谓离别之处话离别,断肠人送断肠人。与亲人分手之后,欲走还却,移民们频频回首,泪眼模糊,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只能记住大槐树下的棘针沟。这样,大槐树、棘针沟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成为千百万移民后裔怀乡的精神寄托。后来,不仅来自山西的移民,而且来自外省的移民,都认同大槐树、棘针沟是他们的故乡。为什么600年前,也就是朋初洪武、永乐年间,要从山西特别是洪洞等地,组织这样一个大规模移民活动,晓涵,你不知道吧,其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原荒芜河东繁盛,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连年战祸贻害百姓,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其间也曾盛极一时,但由于奴隶主游牧贵族的残忍本性,很快就使得阶级牙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起来。蒙古贵族联合汉族地主,共同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元统治者通过赐田的手段,使蒙古王公大臣获得大片土地,仅贵族伯颜一家就占有土地两万多公顷。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租种地主土地,不仅要交纳五成至八成以上的地租,还要受高利贷的残酷盘剥。尤其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元朝的民族压迫,元统治者把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汉人和南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他们不得打猎、习武、养马、藏兵器、搞集会,甚至晚上不能点灯。还强迫他们当“驱口”,做奴隶;把他们像牲口一样买来卖去。心狠手辣的元丞相甚至提了这样一个建议:汉人、南人中反抗情绪最大的以张王刘李赵五姓为多,干脆把这五姓人全杀光,元朝的江山就巩固了。晓涵,还是老人家说得对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末的形势像一堆干柴,就等有人来点火了。而首先点燃反元怒火的。就是不久爆发的红巾起义。刘晓涵捋一下刘海儿,她的额头有些汗浸浸的。
“晓涵,你累了吗?”
“不累,你讲的真好。成辉哥,你真博古通今呢。”
听刘晓涵一夸,尉辉的情绪更加高涨了。他咳嗽一声,洞内回音很清脆,此时,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他走过去,和刘晓涵并肩而行。
“晓涵,俺是在砀山听说了你们墟城师专有个文学,听说山桃文学社有个刘晓涵,俺才在砀山组织起来一帮文学青年响应您的。”
“文学社是赦教创办的,他现在都到圣泉寺出家了,成辉哥,有时间,真想去看一下他。”
听刘晓涵在他面前提及另一个男人,尉辉觉得心里有些酸,他咳嗽一声又接着说,晓涵,听我作一首诗吧。堂堂大元,奸臣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军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晓涵,你知道开河是什么意思吧。开河是指修治黄河,官吏们趁机捞钱。所谓变钞是指滥发新钞,等于是变相掠夺。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忍无可忍,反元起义的烈火终于燃烧起来,韩山童、刘福通在黄河工地埋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然后又四处宣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果然时隔不久,石人出土,民心骚动。韩山童、刘福通立刻聚众3000,杀牛宰马盟誓,祝告天地,宣布起义。由于起义队伍头裹红巾,手举红旗,所以又称红军、香军或红巾军。老百姓早就盼着这一天,于是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响应起义。当时芝麻李、彭早住、赵均用占徐州,布王三占邓州、南阳,孟海马占襄阳,郭子兴、朱元璋占濠州,彭莹玉、邹普胜、徐寿辉占蕲州,方国珍、张士诚占江淮,全国起义的烈火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于是,蒙古贵族和起义军之间的生死较量,就在中原大地、江淮一带,特别是冀、豫、鲁、皖、苏展开了。蒙古贵族的军队及地方武装之青军、黄军,对起义军的镇压是十分残酷的。元丞相脱脱攻徐州屠其城,察罕帖木儿杀起义军斩首万余级。元军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甚至抓壮丁当俘虏,杀百姓报战功。当时豫、鲁、苏北、皖北的百姓,十个人中就有七八个被杀。而几十万人的商埠名城扬州,被杀得只剩下18户人家。当然,满怀深仇大恨的起义军也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传说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当初在河南讨饭,受过土豪地主的羞辱。朱元璋建都南京,大赏功臣,胡大海什么都不要,只要求到河南报仇。朱元璋怕他杀人太多,只许他在一箭之地,也就是几十步内报仇。谁想反被胡大海钻了空子,他在河南射中一只大雁的后尾,大雁负痛,带箭乱飞。胡大海于是驱兵杀去,雁飞到哪里,他杀到哪里,见庄子就烧,见活人就杀,只杀得河南、山东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好不容易明初的战火熄灭,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却又爆发了燕王朱棣的靖难役。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火文即位,即历史上的建文帝。而这时的燕王朱棣,手握重兵,坐镇北平,当然看不起他那个侄皇帝。于是借口朝中有奸臣,他要清君侧,发兵南下,夺取江山。燕军一路南下,首攻河北,次取河南,再掠山东,后逼南京,中原大地再次动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