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牙痕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清君侧,发兵南下,夺取江山。燕军一路南下,首攻河北,次取河南,再掠山东,后逼南京,中原大地再次动荡起来。由于明政府军的节节抵抗,双方在中原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使江北一带变成千里无人烟的荒地。建文二年燕军大败政府军于白沟河河北雄县,杀死溺死十几万人,尸首横陈100多里。冀豫之间有个十八村联合会被燕军杀得只剩下狐、刘两户人家。所以至今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还流传着红虫吃人的故事,因为燕军也是头戴红巾。只不过老百姓再不称其为红军、香军,而是叫做红虫音,说他们像蝗虫一样残害百姓。晓涵,你在听吧。
“嗯。”
“晓涵,还是和你说一下刘帮吧。俺这里是刘帮小儿发家之地,你可能在学校里也是学过的,他是秦末沛县丰邑中阳里,也就是俺们这里北边的丰县人,你一定知道的,晓涵,俺们这里的人都说丰沛萧砀是一家,就是说丰县沛县萧县砀山县四个县都是一家人。这在刘帮那个时候,都是一个属地的。刘帮出身农家,但不以素常生计为意,广交游,乐助人,意气豁达,胸怀大度。刚到成年,便做了泗水亭长。那小子,居然做了亭长,还会吟咏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回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人,有时候会开历史的开玩笑的。晓涵,以后,如果有缘和你在一起,俺一定会和你同携素手,共创人间伟业的。”
“创伟业?”刘晓涵格格地笑到,“没有想过。还是做一个普通人好,自由自在,没人管,也没有问,天马行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成辉哥,你说的洞内的那条河,怎么还没到?”
一阵淙淙声传来,似在鼓乐声,惊得尉辉一身冷汗,他想到了当地传说的有一个戏班子闯进那条河再也没有回来的事情。');九锦台(fsktxt。com)
第四十章
河床很窄,差不多只有一步之遥。望着涓涓细流,刘晓涵一步跨了过去。她过头来冲惊魂未定的尉辉笑了笑。
“过来呀。”
尉辉摇了摇头。
“你怎么了?”
“晓涵,你是喝多了酒,现在,你的酒意还未消哩。”尉辉搓了搓手心的汗,他回头望了一眼,“晓涵,回来吧。你不是要去魏庙吗?走,咱们还是去魏庙吧。魏庙真的有两层小庙哩,走,回来吧。我带你去魏庙。”
“你这人怎么这样呀。”刘晓涵嗔到,“这河挺窄的,过来吧。”
“不,晓涵,我看你还是回来吧。”
“那我一个人进去看一看。”刘晓涵说着朝里走去。
刘晓涵朝里走去的时候,尉辉看了一眼渐渐便小的刘晓涵的背影,折身向洞外走去。
刘晓涵分明看到顺水而来飘过一阵紫色烟雾,她觉得有些头昏。恍惚间,她觉得自己走到了河的尽头。刘晓涵看到一座古典仿竹风格的桥,架在河边的边竹林相映,令人心旷神怡。过了桥,映入刘晓涵眼帘的是牡丹园、桃花园、林兰园、森桂园、竹园、水杉林、铅竹林、池杉林、雪松林、湿地柏等一个个大园子,有一个小山坡,满山遍野的绵羊石或蹲或卧惟妙惟肖,满岗乱石如群羊,独特自然景观处有一个小阁楼,阁楼彩檐丹栋,古意盎然,四溢飘香。林中的书院幽静高雅,富有野趣的湖岛幽雅环境。真是青草蒲苇遮天地,莲藕菱角鸡头来。碧荷连天远,览荷尽是春。刘晓涵看到那个湖的湖面开阔,景色秀丽,荷苇交织。荷花盛开,气势恽宏,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红莲白荷,在绿水碧波、五色水草间竞相开放,引逗得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远处的山头婀娜多姿,秀其大成。有个自然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镶嵌在湖山之间,山水互映,别具一格。
有一个老者走近刘晓涵,他捋一下雪白的胡须。
“姑娘,小老儿这厢有礼了。”
“这是什么地方?”
“看你打份怪异,俺还想问你从何而来哩。”
“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园。”
听刘晓涵脱口而赞,那老者叹息一声,说起当年自己的先人来此避世的事情。遍地灾荒侵扰黎民,算来也有好多年了,中原人民,不仅遍历兵灾战火的祸患,而且遭受水、旱、蝗、疫的侵扰,其严重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40余年旱、涝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七八次。特别是暴发了被老百姓称为灭顶之灾的大洪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同时决口,百姓被迫迁走45万余户,使河南大面积受灾。蝗灾也相当厉害,25年中大蝗灾就有十八九次。冀、鲁、豫地水、蝗并至,百姓大饥,通州地区有个刘五,把自己的儿子杀的吃了。山东、河南的孟津、新安、渑池等地,出现了不少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这种水、旱、蝗、疫的侵扰,百姓饱受其苦,刻骨铭心。加上淮北大旱,赤日炎炎。接着又发生蝗灾,铺天盖地而来的蝗虫很快吃光了庄稼。早就饿以待毖的老百姓经不起灾疫的折磨,于是便接二连三地死去。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吁,难哉!先人当时幸亏当时邻居给了他一小块地,才把三个亲人的尸体草草掩埋。由于灾荒、瘟疫弄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虽然他生得身材高大,又正年轻气盛,但还是找不到一口饭吃。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剃光了脑袋,到魏庙当了和尚。水、旱、蝗、疫,再加上几十年的战祸,老百姓非死即逃,使得中原一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不少富庶地区,也变得荆棘遍地,疮痍满目。当时的河北平原,荆榛丛生,积骸成丘,人烟断绝,汉中地区,也是荒草茫茫,虎豹出没,许多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政府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或者撤州并县。当时信阳、裕州、考城、柘城、夏邑、宁陵、新蔡、沁阳、镇平、新野、胙城、唐县等12个州县,人口仍在千户以下。所以,把名城开封由上府改为下府,河南等地布政使所管辖的州改县有12个,县合并的有60处。南阳府的卢氏县改属陕州,金华府的兰溪州、台州府的黄岩州、湖广地区的龙阳州、湘潭州、宁州、信州,如此大规模地调整行政区划,缩减行政建制,完全是应急之策,人口失衡,正当中原大地战火蔓延、灾荒肆虐的时候,素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省,却别有一番富庶景象。那地方地理本来就占优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倚黄河,北靠长城,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十分险要。加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地下矿藏丰富,所以百姓生活比较安定。那里千樟松柏,桧柏交错,柿林满地,交城山、老柏满崖,河水也是碧波荡漾,可以行船,泛楼船兮济汾,横中流兮扬素波。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从来不在山西打仗,一个劲地把战火往外烧。比如,他们也镇压红巾起义军,却跑到河南、河北和陕西去打仗。后来,又和另一军阀孛罗帖木儿争夺地盘,把孛罗帖木儿堵在大同一带打,就是不让战火烧到山西内地来。所以山西百姓少吃了苦头,正因为如此,俺的先人才想去山西哩,那里和其他省比,老百姓的生活相对地安定富裕。太原府,这城是很大很华丽的,平阳府城,城市很大,也很重要,有许多商人。人民以商业同手工为生。而对晋南的河中府城商业手工皆极兴旺。那里出产丝、生姜、高梁萱、香草,同许多别的香料,皆是没有贩运到我们这些国的。各种金丝布在那里制造的很多。先人说,当今普天下战火蔓延,黄河南北白骨遍野,只有山西、河东一带老百姓人丁兴盛,仰有所事,俯有所育,活得有滋有味。所以先人率族人前往山西避难,不成想进了这洞,就再也不曾出去过。
刘晓涵听了老者的话,她有一种恍若梦中的感觉。
老者笑了笑说,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先驱出自子姓,以国为名氏,风俗通义说周代宋国微子之后,乐叔大心有功,封于萧,,成为宋的附庸小国,故址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被楚国所破,子孙以国为氏,西汉相国萧何即为其后,古代嬴姓部落首领柏翳之后孟亏,作士于萧,其后人遂以萧为氏,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俺们的族人那时生活在徐州,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那里生息劳作,尧封彭祖为大彭氏国,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有2500多年建城史,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海岱及淮、维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气。大野既都,东原淀平;其土赤埴坟,草木渐色。其田上中,赋中中。贡维土五色,羽畎夏翟,峰阳孤桐,泗滨浮罄,淮夷垫珠暨鱼,其篚玄纤缟。浮于淮、泗,通于河。彭祖,姓?名铿,黄帝第八代孙,古东夷族一支彭部落首领,生于夏,殷时为大夫,据传活八百岁。因善调制雉羹野鸡汤,献给尧帝,被尧封于徐州,徐州故称彭城,尧封彭祖的这块土地称为大彭氏国。屈原曾写过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飨。彭祖是帝?顼玄孙,善养气,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封于彭城。族人至今尚有彭祖菜系,为雉羹,羊方藏鱼,食它汤,糜角鸡,云母羹,彭祖养生宴,彭祖寿宴。徐国首领为徐偃王,后来由于徐国畜牧业、渔业、农业、制陶业发达,休养生息形成早期城市文明。徐偃王处江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纣王即位之初即亲率大军东征徐夷,徐夷被打败。周朝时徐国发展到北自鲁南苏北彭城,南到皖中浙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喧,周穆王即位令楚国伐徐,徐国首领徐偃王不忍生灵涂炭,收兵弃国率众败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徐先祖嬴姓,初居鲁,迁于淮河之北,受强楚攻伐,北走徐山,武原县故城在泗州下邳县北,徐山在焉。徐夷部族继续南下入安徽泗县,居淮海以北,徐夷发明带羽毛的箭,舟、车;冶铜业以及音乐琴、瑟、陶埙,上古先秦之世,北界邹鲁,西接梁宋,东到大海,南临扬州,泗水源于鲁东蒙山,泗水经微山、鱼台、古沛、留城过徐州,又折向东南流经吕梁,下邳,合沂、沭二水入淮河。泗水与汴水合流结合部在徐州城中心。老子与孔子多次在彭城西北八十里的沛泽讲学,始皇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大禹治水后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后为王权之象征,秦始皇统一六国,得八只,据当时传其中一只沉入泗水。秦始皇借东巡到徐州,秦梁洪村旁泗水中亲自捞鼎,鼎捞出,但一龙咬断系周鼎绳,又失落,而鼎见于斯水,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至今称徐州泗水为鼎伏。古泗水呀,多美,那真是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古泗水向东入巨野泽,郭守敬曾亲治泗水、黄河的。
听老者说到先人避难来此居住,刘晓涵想到世外桃园这个传说,她有些不信这是真的,又听老者说到郭守敬,她便冲老者笑了笑。
“你也知道郭守敬?”
“嗯,当然知道呀,那可是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哩。”
“你是说咱们现在是和郭守敬生活在一个朝代?”
“姑娘,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刘晓涵朝远处望了一眼,但见湖心岛上,周围山色秀丽、波光万顷、风光旖旎。其主体建筑形若长鲸击水,又似白豚卧波,松涛起伏,苔藓蔽路,怪石嶙峋。刘晓涵拍了拍脑袋,她懵了。
老者笑逐颜开地说:“姑娘,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几十年过去了,俺们族人一直没有出过洞,你是怎么进来的呢?”
“洞内有一条暗河,我是顺着暗河走进来的。”刘晓涵打量着老者说,“你说你的先人避难来此,你的先人怎么称呼?”
“世人都叫他雏凤先生。”老者捋着花白的胡须笑了笑,突然,他象想起什么似地煞有介事地说,“姑娘,以后切莫向外提及此处。”
老者言罢转身离去了。');九锦台(fsktxt。com)
第四十一章
王社和文正在听了师长翟大成的作战动员令以后,两个人想在值勤交接班时,好好谈谈一些心里话。王社总以为文正有一些他不知道的秘密,也似乎感觉到了文正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师长这一次来视察,看起来,咱们随时都会到一线去的。”王社又一次来和文正交接班时说,“解放ca10B,这车的附着力只有25%,真能开到一线前沿吗?”
“军令如山,车况再差,叫咱们上也得上,开到哪儿是哪儿吧。”文正叹息一声,“看来,这场仗是在所难免了。”
“你还有点怕呢?”王社笑了笑,“我都想开了,人,大不了一个死,就算再活上几十年上百年,到后来还不是要去见马克思。陈陇,你好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有时候,你总是欲言又止。”
“我们已经早无话不谈的朋友,还能什么欲言又止的。”文正纵声笑了笑,他很想把自己借用陈陇身体从远古而来的秘密告诉王社,但又总觉得不妥,既然一直把这个秘密保守着,还是不对他说了吧。“我还想知道你为什么想去少林寺呢。是不是当初有什么感情的挫折,说来听一听,也许我能帮你一下呢。”
“没什么可说的,再说,以前我是对你说过的。”王社点燃一支烟,他深吸一口,叹嗟到,“陈陇,说实话,有时候我是真的在想一个人的,此时她是否和我一样在星空下遥望远方呢,希望在那闪烁的星星里寻找到彼此的双眼。也不知她是否记得和她一起聆听俺大娘那些古老的传说。陈陇,我是对你说过的吧,我老家一个大娘可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人,大字不识一口袋,却能说出从古至今所有的传奇故事,我和她就是一块听着大娘的传奇长大的。多少年后,人长大了,却分开了,只是不知何时能借银河暗渡,与她挚手话相思。陈陇。有时候我会想,人间真的是否有一个缘字,眼看着自己和一个心爱的人天各一方,是不是两个人前世的缘份没有修成呢。”
文正把枪递给王社,他很想说起自己的心思,但又觉得现在说什么都无关紧要了。大战在即,刘晓涵那里没有任何音讯,现在,自己要做的还不是和大家一样准备投入战斗嘛。岁月粘满花香,绿树成荫,蝴蝶翩翩起舞。柔风里,他想象着那个心里的至爱,是晓涵,是刘晓涵,总之,她是轻轻从落霞满天的深处走来,笑声穿越薄雾,如阳光洒进自己的心窝。被她敲开的心扉,在风里长了翅膀,快乐扬在两个人的眸里,缱绻着每个清晨和黄昏,私语绵绵不绝。千年寻求的相思梦,此刻,化作真实的拥抱,而落在眉眼处,是温暖的柔情。那阵阵暧的感觉悄然袭来,一任随风从手中滑过。
“是的,人与人相处,是要缘份的。”
“陈陇,真想把自己的情与爱说给你听,我很庆幸在那个最美丽的季节遇到她,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两个人心心相印,爱的河畔,成为我和她两个人的风景。她的那片心灵的净土容我栖息,因为她,我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哗,享受淡泊的宁静,即使是寂寞和星月作伴,孤烛与清风相随,遥看流莹划过天穹,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都是两个人相守的快乐。花香媚影,烛影摇红,烛光映亮着她深情的笑颜,彼此感觉着那温存,气息,相望、相守。但是,后来,她随她父亲一块调走了。”
“这些,你对我说过的。”
“我们渴望每一个日子相守,也许愿再有生命的轮回换来今生缘,纵隔着遥遥的距离,但是两个人的心总是交织在一起,两个人的生命已经深深融入对方的影子。不管日升月落,思念宛如一片一片飞舞的繁花飘落在对方的发上,心里、满眼都是对方。但是,后来,她就音讯全无了。”
“你说过她在龙城轧花厂上班了。”
“嗯。”王社叹息一声,深深地吸一口烟说,“思绪缕缕里不能相聚的落寞袭来,期盼过后,那明媚的笑,那温情的手,都停留在梦里。梦醒时,也曾扣心自问,是谁在我的生命里为我停留,为我遮风挡雨,是谁的牵挂,因为那份不能忘怀的情。陈陇,有时候我真的宁愿相信有前世今生。我和她的爱,一定是前世今生延绵的呼唤,思念如桨,想象着共剪西窗烛,风中散发着花香,空气中布满了爱的味道。而今,真的不再相信什么山盟海誓,忠贞不渝,和她,再也不会有什么海枯石烂,再也不会相守一生。”
“王社,人与人之间其实是不识的,即使相知相重,生死不舍的两个人,也总有彼此触摸不到的底渊,总有相互隐瞒与抵触的部分,以至有一天因此而疏远,淡到相对无语,淡到彼此无干无涉。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除了自己,和另一个自己,人生苦痛多起于爱恨,常想,若能如此,让每一次相遇都是情窦初发,让每一段故事都成绝版。不要有丁点残屑遗落在记忆里,成为日后闲时把玩的玉,或是刺入心头的针。在自己的园中莳花弄草,至于隔岸风雨,不知,也不想知。若果真如此,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王社吟咏到:“犹记殷勤风月事,耳边软语深盟。一朝离别等闲轻。我心仍似火,君意已如冰。陌上春风杨柳色,年时曾许青青。而今薄性学飘零。此生缘已误,来世许无情。算了,也算情爱一场,以后,懒得再提什么情呀爱呀了。陈陇,只是你的刘晓涵不知怎么样了。”
“算了,懒得再提什么情呀爱呀了。”文正说着看一眼王社,两个人相视一笑。“你忙吧,车库交给你,我要回去了。”
文正从车库值班岗位下来,便朝营房的食堂走去。他和王社两个人的值班交接时间是吃饭的时候,文正赶到食堂时,里面的人差不多都吃过走了。
靳华帮文正打好饭菜,走过来和他坐在一起。靳华在炊事班,新兵连时两个人就是铺连铺,下连队以后两个人又是上下一张床,靳华比文正大,总是拿很照顾他的。
“陈陇,怎么才来,给你留的红烧肉快让人吃光了。”靳华放下饭菜坐在文正身边,“下次换班来早点。”
“嗯。”文正边吃饭边问靳华,“武艺有进展吧。”
“那玩意儿练的再好,还能挡住子弹?”靳华掏出一支烟点上,他深吸一口烟说,“陈陇,我能看得出,你是一个真正的练家,可平时你总是深藏不露,没有人知道你会武吧。”
“别提那事了。靳华,你的牧羊姑娘怎么样了?”
“还不和你一样,现在,还有谁能接到信呀。”靳华弹一下烟灰说,“好好吃饭,准备打仗,别的就不要多想了。”
“嗯。”
“看得出,你也是个不怕死的主,陈陇,有几个南方兵相约今晚在小树林较量一下,你去吗?”
“较量?较量什么?”
“比划一下武艺,也没什么。”靳华笑了笑,“本来我是准备一个人去的,觉得你如果去了,我可能更有胜算。汪湛,吴辰,董浩,许谦,张旭东,刘树立,张新宜,严三毛他们那几个人,总是到炊事班挑好吃的,郑大明,周学锋两个班长不问,我制止他们,他们不服气,相约今晚在小树林较量一番,你也去吧。”
“嗯。”
靳华拍一下文正的肩,转身走了。
第四十二章
文正吃过饭以后,他便回到宿舍里躺在床铺上,很想找本书看一下,很想一个人静一静,但总是静不下来。官兵都在忙碌着准备去前线要做的事情,演练着如何冲破封锁线和如何救护伤员。
晚上,文正一个人走到营房外。静静的夜,树影摇曳,徐徐微风自遥远的彼岸吹来。风儿牵着影的手,悠然游走,淡淡清香,悄悄延伸出醉人的芬芳。斜月清照的夜晚,寻一处波光粼离的湖畔,轻轻撩拨琴弦,让心音踏着月的朦光,乘着风的翅膀,飘向千年前那个心心相印的梦园。渺渺琴声,丝丝盼望,晓涵,不远的你,可听出我琴弦中的将溢的想念。清辉淡月,温柔而孤寂,洒落点点莹光,照亮一世守候的时光。凝望淡淡的云,纷飞的记忆撩起白色的轻纱,一抹浅笑映入秋水碧波,一对多情眼眸,荡漾着你最爱的似水柔情。想你的时候不流泪,你说喜欢看到我嘴角上时常挂着一抹恬淡的笑;想你的时候不流泪,穿越时空的阻隔,只想让感受我愉悦的爱,而不是愁苦的情;想你的时候不流泪,把一朵娇艳的玫瑰开在你常来的花园;想你的时候不流泪,无悔的等待不须浸泡在泪水中。晓涵,我是轻抚你一生情愫的箜篌,奏响你我千年的情思。经历烈日、寒霜、风刀、雪剑,积聚十世绵绵情意,轮回三朝古都,只为等候千年前月下吹萧的你。爱恋,一点点累积,一点点装满,缓缓流淌进星辉相拥的季节。清清银河旁,缔结一个无言守候的誓约,于生生世世轮回的渡口。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我追赶岁月的脚步,走过青山几许,望尽轻舟万帆,等待再次相遇的那一天。岁月的雾霭里,时空的飞花中,我固守永世不变的承诺。新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