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牙痕记-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和生命的本质,也知道所有的浮华,所有的成败得失,不过是过眼烟云。自己的那颗心经历过人世所有的沧桑与悲痛,她已经学会从容与坦然,学会让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自由而随意。柔柔的记忆在胸中回味,心心相系的感觉总是飘荡在心中,久久不愿离去,有时会让人心碎,心碎地把记忆洒落一地却又落地成花,被清风吹起融会在暖暖的空气中更让人眷恋,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如原野的一道风景,她欣赏着它的美丽,对爱,她的一种体会是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她无法拒绝真实的自己,爱如冬天的阳光,那种感觉让她觉得给人一种温暖自己也不会感到寒冷。看山、看海、看冰雪消融、看春暖花开,有时会让人心?,心?的不愿醒来,一望无际的天色让她的心先行沉醉,蝶儿飞来,小鸟脆鸣,偶或间杂着一缕溪水,声声缠绵着高山流水的欢娱。她醉了,她的心中眼中只有那无限美好的风景,两耳两眼之间,惟有这声声甜蜜、叠叠翠碧。那美好给她心的享受,她知道自己是食人间烟火长成的,自己不是仙,不是飞鸟萦花,她不求天长地久的美丽,她知道爱恨无根,淡漠世间缘来缘去,生死无依,笑叹轮回千古千年,心已死泪也干,不堪回首魂亦牵,往事如烟挥不去,亦虚亦实亦爱亦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她的心里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那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生命给了她无尽的悲哀,她只有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李?,江湖上的事,我是懒得再问了。”
“姝仙大侠,此次若能捕杀梨花圣母,对我红袄军来说也是一大喜事。”李?看一眼罗将军说,“那个女魔头早晚都是咱们红袄军的大患,不如趁早除去她。”
“是的,李坛主,在下听命就是了。”罗将军嘴上答应,心里却有些七上八下乱打鼓,他不明白李?为何要除梨花圣母,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现在李?一定是受了某人的唆使,如果打击助宋的梨花圣母,也就意味着是帮忽必烈的。如果是这样,罗将军想,就算是和李?反目为仇他也在所不辞的。
第五十一章
罗将军见李?神色有些怪异,他感觉红袄军要面临一次重大决择。
主持把李?和姝仙还有罗将军三个人请到禅房,让沙弥让了茶水,便故作神秘地打量着李?。
“怎么,主持,有什么问题吗?”李?被主持看得有些发毛,他不知主持是什么意思。“主持,有事但讲无妨。”
“老纳观李施主最近是有些变故的。”主持故弄玄虚地掐指算了一下说,“普贤菩萨辅助释迦佛弘扬佛道,且遍身十方,常为诸佛座下的法王子,他和释迦牟尼还有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故普贤行愿品言: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又言: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无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唯佛能知。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李施主,你也许不知当世有人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一日行经赤城道旁,闻草丛中有儿童啼哭,趋前视察,见一小孩约十来岁,询其姓名,答:我无家、无姓、亦无名。丰干禅师悯其无依,带回国清寺,交库房当茶童。因是拾来,名之拾得。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萨是礼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最大愿望是除掉各种小人,李施主,如果你愿意跟着他,一定会人生如愿以偿,幸福美满。”
“我却不信什么佛道之说的。”李?看一眼罗将军说,“罗将军,我此次来川呆不多少时日,以后,这里的事情还要靠你多加打理。”
“在下遵命就是了。”罗将军看了看姝仙说,“只是要等劫杀梨花圣母那个老妖婆以后再说吧。”
“那是当然。”李?尴尬地笑了笑,“说到底咱们都是汉人,想当年咱们总坛主归蒙也是为了保全各地分坛的兵力,现在,咱们已经成了气候,再也不需要仰仗别人鼻息了。什么蒙古兵还是大宋兵,最主的是咱们要有自己的地盘。”
“老纳方外之人,本不想干预李施主的一些想法,只是觉得和李施主投缘,才想多叨唠几句的。”主持微微呷一口茶水,又把茶杯放在茶几上。“李施主,你若能虔诚相信普贤菩萨定能获菩萨护佑,灾邪远离,延年益寿并有意外收获。”
“休要多言,我说过我不信什么佛仙僧道的。”李?显得有些愠怒,他端起茶杯有些夸张地吹着茶杯里的热气,不再言语。李?小字松寿,潍州人,他原来是徐希稷的儿子,少有文才,曾赋词到: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这是一首水龙吟。自李?袭为益都行省以后他就拥军自重。蒙古灭金前一年,金人以海沂莱潍等州降,足见那时益都周围地区多不在李?集团手中。然而,此后不到十年,李?的势力就逐渐伸展到益都以东和东南的差不多整个山东半岛。李?在北方诸侯中表现最为桀傲不驯的重要原因。益都地处蒙宋对峙的战略要冲,也经常被李?利用来恫疑虚喝,挟敌国以要朝廷,而自为完缮益兵计。蒙哥汗时期几次征调诸路兵,李?从不出兵配合蒙哥大汗。李?攻下海州之后,却向蒙哥汗要求从东平等路份运饷给军,即使运输代价高至率十石致一石亦所不惜。李?准备在自己的地盘上确立制度化的官制,并修湮废多年的试院文庙招聘儒生,期望以秩序化的统治来延揽人心。
第五十二章
姝仙也觉得主持有些叨唠,她看一眼端着茶杯不语的李?,只是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城府很深,应当算得上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姝仙阅人无数,她从直觉上已经意识到李?此次来川,一定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大事。
风餐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姝仙也曾有过许多的梦想,但在现实中永远都无法触及,随着岁月的流逝,花样的红颜正在褪去,她的温柔娴静睿智已经很淡,她想安静,想落定于淡然宁馨,向往着静香清幽平静的日子。已经没有人能同她眉蹙同展心喜同嗔,尽管她也设想着能与师兄黄飞虎携手在晚霞中相伴看着夕阳,共同面对春风花草香,秋至蒹葭霜冷,但她知道此次要手刃梨花圣母又谈何容易,和黄飞虎生活在起的梦想终归要枯萎凋零,缘份来去,之于她剩下的只是惆怅和悲伤。她曾经纯洁的如清水一般,纯洁的象荷花一样。曾经以为朋友都很纯洁,情爱都很透明干净,但她体会更多是乱世的肮脏,看苍茫天色,她的心里只有茫然落寞。她不想仰人鼻息,只想活得坦坦荡荡。红尘如梦聚又离,多情多悲戚。她已经静成天空中一动也不动的云,醒也悠扬,梦也悠扬,心海在静静的航行,悠悠脉脉随风至,翩然飘落舞红尘。逝去的情爱轻抚肩头犹自沉醉的,满是飘红的痕迹。花开是美,花落亦是醉,何必执着于一种结局。缘份注定如烟而逝,纷乱繁杂的心境归于几分淡泊和几分宽容,早没有了心情激荡和慷慨激昂,衣袂飘飘处,一切也终化为虚无。几多欢乐,几多忧伤,几度风雨,几度的春秋,都是她一个人在坚强在度过,行色匆匆中,她尝尽了太多的世情冷暖,几多辛酸,几多坎坷,几多无奈,几多欢乐,当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以前所追求的却是烟花般的轻飘。以前听从师命想劝阻世事纷争,现在她只想替父报仇,她觉得这也是她活下去的最好理由了。
“姝仙大侠,老纳在江南七杰中也算得上一个精通柳庄水镜的术士,今日确是些雅兴想为各位指点一二的。”主持见李?并不想理会自己,他便与姝仙搭讪到,“要不,我为你说道说道。”
“大师,我也是个随波逐流的人,一切只想顺其自然。”姝仙呷一口茶到,“听天由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谓命运二字,先是命定,后是运动。有定,也有运动的。”主持咳嗽一下说到,“名利推求竟若何?前番辛苦后奔波。命中难养男和女,骨肉扶持也不多。东西南北尽皆通,出姓移居更觉隆。衣禄无穷无数定,中年晚景一般同。此命推求旺末年,妻荣子贵自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可卜财源若水泉。初年运道未曾通,几许蹉跎命亦穷。兄弟六亲无依靠,一生事业晚来整。官员财禄厚重之人,幼年运道夫曾亨,若是蹉跎再不与,兄弟六亲皆无靠,一身事业晚年成。此命推来福不轻,自成自立显门庭。从来富贵人钦敬,使婢差奴过一生。为利为名终日劳,中年福禄也多遭。老来自有财星照,不比前番目下高。一世荣华事事通,不须劳碌自亨通。兄弟叔侄皆如意,家业成时福禄宏。一世亨通事事能,不须劳苦自然宁。宗族有光欣喜甚,家产丰盈自称心。此格推来福泽宏,兴家立业在其中。一生衣食安排定,却是人间一福翁。此格详采福泽宏,诗书满腹看功成。丰衣足食多安稳,正是人间有福人。有勇有谋威权富贵财禄之命,此命推来厚且清,诗书满腹看功成,丰衣足食自然稳,正是人间有福人。策马扬鞭争名利,少年作事费筹论。一朝福禄源源至,富贵荣华显六亲。此格推来礼义通,一身福禄用无穷。甜酸苦辣皆尝过,滚滚财源盈而丰。福禄丰盈万事全,一身荣耀乐天年。名扬威震人争羡,此世逍遥宛似仙。平生衣食自然来,名利双全富贵偕。金榜题名登甲第,紫袍玉带走金阶。细推此格秀而清,必定才高学业成。甲第之中应有分,扬鞭走马显威荣。一朝金榜快题名,显祖荣宗大器成。衣禄定然无欠缺,田园财帛更丰盈。不作朝中金榜客,定为世上大财翁。聪明天付经书熟,名显高褂自是荣。此命生来福不穷,读书必定显亲宗。紫衣玉带为卿相,富贵荣华孰与同。命主为官福禄长,得来富贵实非常。名题雁塔传金榜,大显门庭天下扬。此格威权不可当,紫袍金带尘高堂。荣华富贵谁能及?万古留名姓氏扬。细推此命福非轻,富贵荣华孰与争?定国安邦人极品,威声显赫震寰瀛。此格人间一福人,堆金积玉满堂春。从来富贵有天定,金榜题名更显亲。命生来福自宏,田园家业最高隆。平生衣禄盈丰足,一路荣华万事通。富贵由天莫苦求,万事家计不须谋。十年不比前番事,祖业根基千古留。君是人间福禄星,一生富贵众人钦。总然衣禄由天定,安享荣华过一生。此命推来福不轻,何须愁虑苦劳心。荣华富贵已天定,正笏垂绅拜紫宸。此命生成大不同,公侯卿相在其中。一生自有逍遥福,富贵荣华极品隆。”
罗将军见计持越说越快,只是觉得头脑有些嗡鸣,起初并未在意,却见姝仙和李?都有些困意,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打起了哈哈昏昏欲睡。
见罗将军打着哈欠,姝仙当下心中一惊,她揉搓下惺忪的眼睛,告诉自己不能睡。尽管她给黄飞虎疗伤耗去不少真气,她知道自己等待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姝仙调心静气,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杀父仇人到来。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姝仙见此时正是捕杀梨花圣母的绝好机会,当下舞动手中的金丝软鞭,那软鞭划破浓浓的雾霭,带着凛冽寒气逼向梨花圣母。
夏贵率众人赶过来,急忙对姝仙进行围攻。姝仙分神的当儿,梨花圣母跃起以剑刺向姝仙面门夺其声势。剑法之快如迅雷不及掩耳,惊得姝仙脸色苍白,面上大汗淋漓。霎时,姝仙的前身肩上肩井胸口膻中腹下气海三穴之上衣襟被梨花圣母用剑挑开,胸乳部被梨花圣母伤了一剑,雪白的肌肤上一道血红。姝仙又惊又羞,跳出圈外。
夏贵趁机和几个宋兵扶持着梨花圣母逃逸而去。
“跳脱红尘外,又入樊笼中,不求神仙道,无雨亦无风。”主持双手合什,叹息一声到,“姝仙大侠,看来梨花圣母劫数未到呀。我今日因你与她作仇,不知日后会有何报应呢。”
“除恶务尽,罗将军,你且随我一块把追杀那个老妖婆,让姝仙大侠暂时歇息一下吧。”李?看一眼露出胸襟的姝仙,他拍一下主持说,“你要好生照顾姝仙大侠。”
李?和罗将军一直追击到石鼓寺院外的几十里地,也没有见到夏贵的梨花圣母的踪迹,二人面面相觑,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坛主,莫非你我追击的路线有误?”罗将军疑惑地看了看李?,“咱们还追吗?”
“算了吧,那夏贵看上去粗鲁,其实是员儒将,想必还是有些智谋的。”李?看一眼罗将军说,“罗将军,你去黄戎藏兵的山坳里,就说忽必烈大军已经撤退,入川作战的红袄军可以回山东了。”
“回山东?”罗将军有些不解。
“是的,咱们现在就回山东。”李?的口气不容置疑,他看一下天色说,“明早大军就开赴山东。”
罗将军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按李?交待的地点去找黄戎了。
“李坛主真的要回山东?”黄戎听了罗将军的诉说,她觉得李?的决定有些唐突。
“黄元帅,李坛主让咱们回山东,我总觉得有很多不妥之处。”罗将军唉声叹气一阵之后,他似乎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要去,你们去吧,我是不会去的。咱们是为大宋而战的,又不是他李?的。”
“是的,替天行道是咱们大军的宗旨,咱们不回山东,就在此处等待蒙古大军的到来。”黄戎语气里充满了自信,“忽必烈一定会从此处南侵的,咱们就在此等候。”
“李坛主要咱们明日起营呢。”罗将军思虑一会儿说,“黄元帅,以后咱们这支红袄军就改旗叫忠勇营。”
“忠勇营?”黄戎思索了一下说,“此事关系甚大,我想和师傅还有父亲商量一下再作主张。”
“那也好。”罗将军点了点头,“黄元帅,不如咱们现在就回石鼓寺吧。我来的时候,姝仙大侠是受了剑伤的。”
“我父亲伤情未愈,师傅又受了伤,看来,真的是要在石鼓寺呆上一阵子了。”黄戎说着就与罗将军一起向石鼓寺赶去。
在石鼓寺,黄戎并没有见到李?。
李?正在加速准备反叛蒙古,他一面进犯南宋取海州等4城,一面积极加固益都城防,储存粮草,截留盐课。
明安奉忽必烈之命赶到李?大营时,李?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军队。
“现在忽必烈已经即帝位了,李?,以后,忽必烈大汗会对你另眼相看的。现在,忽必烈加封你为江淮大都督。”明安嘿嘿笑了笑,“以后,江淮都属于你管制了。”
“真要多谢忽必烈殿下了。”李?看了看明安说,“你真的是受了忽必烈殿下的旨意而来的。”
“那是当然。”明安说话时有些手舞足蹈,他知道李?会对他好好款待的。“李?,你不要再叫忽必烈殿下了,他现在是大蒙古国皇帝,现在的朝庭叫大蒙古国,忽必烈殿下现在就是大蒙古国的皇帝,知道吗?你以后就是江淮大都督了,这是喜事,应当摆酒庆贺呀。”
“是的,是的。”李?觉得自己现在应当隐忍不发,他已经探得消息在和林的阿里不哥有意和忽必烈争夺汗位,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李?想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割据山东东路的地位与权益。
九锦台(fsktxt。com)
第五十五章
公元1260年,忽必烈亲征和林,群臣躬履牧圉,只有李?蓄养精兵七八万按兵不动。忽必烈派来月赤察儿催问明安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却见明安天天呆在李?处歌舞升平优哉游哉,不禁怒火中烧。
“明安,现在忽必烈殿下已经称汗,以后,天下都是忽必烈大汗的,你应当为大汗尽心尽职。”月赤察儿在和明安一块去见李?的路上,他对明安劝告到,“眼下大汗刚得皇位,总有些人不服气的,仗还有得打,以后,大汗会委你重任的。”
“在下明白。”明安已经知道李?拥兵自重,他觉得自己很难劝说李?真心归顺忽必烈的。但是,无功而返,在忽必烈那里又不好交差,明安只好每里时醉生梦死得过且过,他真的有些后悔当初不该在忽必烈面前请命要来山东归劝李?。到了李?的将军府,明安让人通报,忽必烈大汗的怯薛月赤察儿来了。
李?并未出来迎接。
“李将军,现在忽必烈殿下已经称汗,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吧。”月赤察儿见到李?开门见山的说,“大汗封你为江淮大都督,也就是把江淮一带都交给你了,你不要有负大汗重托。”
“是的,月赤察儿。”李?只是应付月赤察儿,他希望月赤察儿快些离开山东。“你去给忽必烈汗说,我李?什么时候都是他的人。只要他需要,我这里的兵马任他调配。”
“这正是大汗想要的。”月赤察儿听李?如此一说,心里倒有几分得意,他知道忽必烈此时攻打阿里不哥,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需要从各地抽调兵力。“李将军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月赤察儿回到忽必烈身边交差时,把李?的话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忽必烈听后不以为然。忽必烈沉思许久,他只是叹息一声。月赤察儿不解,忽必烈拍一下月赤察儿的肩膀。
“以后,你要随时注意李?的动向,想办法搜集他的言谈和举动,要知道他想些什么,还要知道他想干些什么。”忽必烈紧紧地盯着月赤察儿说,“他岳父王文统那里,你要多留些心。还有,他的儿子李彦简好象在王文统那里,要想办法控制住李彦简,用他作为人质。”
“小的明白了。”月赤察儿知道忽必烈不放心李?,其实,正如忽必烈忧虑的那样,忽必烈要抽调李?的兵马时,李?推说现在兵马需要给养,无法征战。忽必烈到金莲川以后,诸侯纷纷朝觐,惟李?不至,李?还以御宋为名,擅自发兵修益都城防,以砖石筑墙,修置城壁,还差部将去各地购买军马。忽必烈称制以后发行中统钞,但李?却坚持使用宋人的涟州会子。中统元宝交钞是以银为本位,以贯文为单位,面额有2贯文1贯文500文100文50文30文20文10,中统钞每两贯可兑换白银一两,货币不受区域和时间限制,国家收税俸饷商品交易借贷都使用宝钞,并允许用旧钞换新钞,它用树皮纸印造,正面上下方及背面上方均盖有红色官印,正背左上方盖黑色长条形合同印,纸质柔软,颜色青黑,上方横书汉文钞名中统元宝交钞,花栏内上部正中壹贯文省四字,面额下为横置钱贯图。两侧竖写九叠篆汉字和八思巴文,右侧汉文中统元宝,八思巴文诸路通行,左汉文诸路通行,八思巴文中统元宝。钱贯图右为字料左为字号,字料上方盖一活字似微,字号上方盖师,钞面上下依稀可见各盖有红印一方。钞背有至延印造元宝交钞字样墨印一方。这种钞票发行之初以白银为本位,任何人持中统钞都可按银价到官库兑换成白银,后来这种中统元宝交钞是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李?不光使用忽必烈颁发的钱票,还把纳于朝廷的盐课侵吞作括兵之用。忽必烈听了月赤察儿的汇报,他已经感觉到有朝一日李?是必反的,但眼下中原守备空虚,他要做的只能是不动声色。为了稳住李?,忽必烈还让月赤察儿给李?送去了金银符共六十余枚,并下旨对李?褒赏奖谕一番。
第五十六章
李?写信给岳父王文统,说自己非常想念儿子李彦简,要他速回山东。
得知李?的儿子李彦简回到山东,忽必烈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他让月赤察儿把姚枢叫进汗宫。
早在金莲川幕府时,忽必烈就十分欣赏并重用姚枢,他知道在几次重大转捩点上,姚枢都给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姚枢是有名的程朱理学家,他向忽必烈提出过上千言的治国之道,从定典立纲常,到兴学校,重农桑谈得面面俱全。
“眼下,李?的儿子李彦简回山东去了,怎么办?”忽必烈对姚枢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李?反我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大汗,李?乘你北征阿里不哥之隙,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
“李?会走哪条路呢?”忽必烈不希望姚枢给他之乎者也,他只想知道答案。
“李?要走的路只有出兵济南。”姚枢的语气不容置疑,他回答得很干脆。事态的发展证实,姚枢的预见极其敏锐、准确,也为忽必烈的及时决策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当初姚枢到达漠北时,忽必烈还只是位普通的藩王,但忽必烈胸有大志,身边聚集了一批智谋之士,这是姚枢下决心跟随忽必烈的重要原因。在当初蒙古王族的权力之争中,忽必烈之兄蒙哥取得蒙古汗国大汗之位。为了把天下控制在拖雷家族手里,蒙哥汗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全权委托给忽必烈掌管。对于早已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