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牙痕记-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直来,宋太祖慢慢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少而壮,壮而死,不过一瞬间的事,到了撒手之时,纵有富贵,也难带去,惟有趁活在世上的时候,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令子孙不至穷苦,方才不负此生,我为你们打算,不如辞去兵权,出守大藩,多置田宅,为子孙立个长久基业,自己却买些歌童舞女,日夕欢娱,安享富贵,以乐余年。石守信等人立即说,我们蒙皇上怜念,一至于此,真所谓生死人而肉白骨了。敢不谨遵圣谕么。于是纷纷交出兵权。唐朝设节度使使它握有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亡后中国又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太祖总结历史教训,打击将领的兵权,遂成为宋政权的一条传统政策,后来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都不得好死,就是朝廷担心将领威信太高,兵权过重,会威胁皇位的结果。在金人南下,宋室南渡的情况,江北义军势力迅速发展,更是宋政权忧心忡忡的地方。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是宋未最有影响的一支义军,更是朝廷的打击目标。首先朝廷以徐?稷为淮东制置使,牵制杨妙真,可徐?稷心怀壮志,以收复被金人夺去的失地为目标,对杨妙真的义军多加扶植,以怀柔政策来对待义军,朝廷大为不满,以懦弱无能为由,将他免去,以刘?为淮东制置使对付义军。那时金政权的力量已大大削弱,北方新兴的蒙古迅速发展,成吉恩汗让木华黎经略南方,自己经略北方,灭了西辽,直杀到印度河口和多瑞河口。经略南方的木华黎病死,于是成吉思汗自己转而带病南征,但也死在六盘山,大军就由他的儿子拖雷带着入陕西,连下山寨六十余所:陷凤翔,趋宝鸡,攻下大散关,不久黄河以北的土地全被蒙古人占领,金政权的都城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已形同孤岛,金政权被迫迁都汴京,以避开蒙古骑兵的锋芒。杨妙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他的丈夫李全带领红袄军的精锐部队,进入金政权控制的地区。也就在这时淮东制置使刘?率领镇江军三万人马前往楚州,目标直指杨妙真。杨妙真这时正处在困难时期,她的丈夫带领红袄军的精锐进入金人的统治区,开疆拓土,把金军打得无可奈何,但遇到新兴的蒙古军,被围困在青州。而刘?为了对付杨妙真除了亲率大军镇压外,还有一条更毒的计谋,就是所胃以敌制敌。当时在山东一带的义军除杨妙真外,还有夏全领导的一支力量颇大,夏全是一个功名利禄之心颇重的人,刘?派镇守盱的彭什去游说夏全,对他说,现在杨妙真正处在危急之中,她的主力部队由她的丈夫李全带领在青州被蒙古铁骑包围,朝廷正准备对她用兵,消灭她只是早晚的事情,希望你能够参予其事,朝廷自然有赏。夏全还有些犹豫,彭什接着说,当年你和李全在山东共同抗金,本来是你的功劳大,可李全却凭着自己的势力抢了头功,你难道就不想报仇吗。夏全终于答应,欣然率军迳入楚州。杨妙真侦察到这一情况,日益感到形势的危急,这时又恰好传来李全已死的噩耗,她来不及悲痛,苦思对付危局的良策,她决定约见夏全,和夏全当面谈谈。她的说客来到夏全的营帐,对夏全说,将军难道不是山东的义军吗,难道不也是接受了朝廷的册封吗,红袄军的情况基本上和你们是一样的,免死狐悲,今天我们红袄军消灭了,明天你们的队伍就成为朝廷消灭的对象,请你三思。夏全觉得言之有理,收拾起趁火打劫的心,决定和杨妙真合作。那天杨妙真的大营里旌旗飘扬,大坛大坛的酒搬出来,大碗大碗的肉端上桌,杨妙真刻意梳妆打扮,显得那样地娇媚热情。夏全来了,美酒佳肴一直欢乐到灯火澜珊时,夏全看着盛妆打扮的杨妙真,止不住心禁摇曳,再加上杨妙真已听到丈夫已死,想到在动荡时局中的艰难,对夏全表示出一种似有似无的意思,几乎使夏全不能自持,夏全想到果然如愿的话,子女玉帛,干戈仓凛都归自己,喜形于色。杨妙真当即与夏全合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发制人,进攻刘?。刘?正在制置使署,猝不及防,居然连向他的部队发布命令都来不及,刘?的军队仓惶与义军接战,没有统一的指挥,阵脚大乱,全面溃败,刘?连夜缒城而出,逃往扬州求救,遭到人们的耻笑,夏全纵兵大掠楚州。杨妙真深知夏全的为人,对他的纵兵大掠,危害百姓,深为不满。再加上她又得到了李全的最新消息,仍在青州与蒙古兵周旋,苦苦支撑,自然就没有把夏全放在心上。夏全狠狠他说,女人心,海底针,杨妙真是艳若桃李、心如蛇蝎。一怒之下又去归附宋朝,遭到宋将张惠,范成的拒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竟狼狈地投降了金政权,金封他为金源郡王,不久在一次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战败被杀。刘?失败后、宋朝廷又以姚种为淮东制置使对付杨妙真,这年五月李全从青州突围,回到杨妙真身边。红袄军势力大振,一鼓作气,进攻姚?,姚种仓皇之中剃去胡须,易容改装,缩城而逃。至此山东、淮海一带完全变成了杨妙真夫妻的天下,这时蒙古铁骑日益南来,南宋丞相史弥远又再一次加封杨妙真夫妇,令他们抵御蒙古,杨妙真以大局为重,一口答应。当时朝廷还令赵范和赵葵奉令节制镇江滁州兵马,赵善湘为江淮制置使,与杨妙真配合构成一条防线,可三个人都视杨妙真夫妻为敌,力主对杨妙真夫妻用兵,一举消灭他们,于是构陷他们的罪名,上报朝廷。南宋未年,朝政已腐朽不堪,处理问题没有主见,左右摇摆,于是又罢去杨妙真夫妇的官爵,饬江淮守臣,整军讨伐,拿李全和杨妙真的首级。赵范、赵葵、赵善湘同时对杨妙真夫妇用兵,李全带军连连击败宋军,可惜那天中了宋军的埋伏。有一处地方叫新塘,泥淖深有数尺,当时天气晴朗已有些日子了,泥淖上面积满尘埃,如同燥坯,远处看还以为是一处平坦的好地方。在一天的黄昏,赵范等假装失败,把李全连同他的亲兵一齐引入泥淖内,然后乱箭齐射,长枪乱搠,李全就此死去。杨妙真听到李全已死的消息,知道大势已去,对部将郑德衍说,李全武功天下无敌,不料就此死去,现在时势已去,不能再支,你们尚未出降,想必是因我在此的缘故,我今离此而去,你们便可出降。遂带了亲兵百人,闯出城外,向北而去,不知所终。黄飞虎投奔杨总坛主以后,他知道扬总坛主的母亲杨妙真自幼习武,练就一身硬工夫,善骑马使枪,红袄军的弟兄都称她为姑姑。姝仙救下黄戎以后和黄飞虎在新生矶安顿下来,红袄军被黄戎带进了山林。姝仙曾经问起黄飞虎红袄军的情况,当时,她边给黄飞虎疗伤边向黄飞虎打听着一些扬总坛主的情况。黄飞虎说,杨妙真屡立战功,又能团结其他将领,群众关系好,因此,在她哥哥杨安儿死后不久便被推举为首领。杨妙真继承哥哥遗志决心把反金斗争进行到底,她率领起义军在莒州的马髻哳旗山一带活动。那时另一支农民军首领李全也率领部队到了这里。李全,潍州北海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他善使一支很重的铁枪,作战勇敢,势力在滕州和兖州还有莱芜新泰各县活动,还曾一度攻占了深州和祁州,此次我领来的飞虎军多为我在红袄军中的嫡系,扬总坛主系扬妙真小女儿,她的许多英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当时,姝仙对黄飞虎点了下头说,师兄,相必那扬总坛主对你是十分信任的,要不然不会令你率领这么多兵马入川作战的。黄飞虎苦笑一下说,师妹,你不要以为我在扬总坛主面前是个红人,真正的红人不是我。当时,姝仙灿然一笑问到,是谁。黄飞虎答到,那人叫李?,就是当年跟随扬总坛主父母那个叫李全的儿子。
九锦台(fsktxt。com)
第四十九章
姝仙见寺院内二人打得难分难解,她叹息一声,心想,历来江湖争斗都是如此吧,看二位都是古稀之年打斗起来却是龙争虎斗。姝仙忽然觉得那老者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的了。
老者和主持在石鼓寺内打斗正酣之际,姝仙呆立一旁,她回想着和黄飞虎分手时的情景,当时,黄飞虎给她说起了红袄军入川的事情。蒙古进攻金国时金国那些拒地自雄的大地主纷纷纠集地主武装,参加对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其中许多地主武装首领投靠了蒙古并称霸一方,尔后又相互之间进行吞并,逐渐形成了真定史氏,顺天张氏,东平严氏,益都李氏几股较大的割据势力。蒙古统治者为了笼络他们以加强自己的实力,授予行省领省大元帅之类的头衔,让他们世袭管辖原来的地盘,军民兼管。李?的父亲李全原为山东农名起义军红袄军的首领,李全投靠宋朝后一面大量收刮民财一面在南宋与金国之间要挟,取得了高官厚禄。当强大的蒙古军队进入山东之后,李全降蒙以岁献金币的条件换取了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的官职,之后杨妙真袭职,其养子李?代领其众为益都行省长官拥军自重,割据一方。他拥有精兵五万,又娶了宗王塔察儿之妹为妻,朝廷里又有身为中书平章政事的岳丈王文统,势力强大。李?为了达到割据山东的目的,坚决不放自己手中的兵权并加固城防储存粮草加紧练兵,准备反叛蒙古。
“我红袄军全力抵御蒙古人南犯,现在鄂州被忽必烈围困,宋军正以求援助,尔等不思报国,却肋蒙古人灭宋,真是令人贻笑大方。”老者收刀在手,闪身一旁,他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你身为江南七杰之首,却甘愿充当蒙古人鹰犬,真是死有余辜,天下英雄当见而诛之。”
“罗将军,你我都垂垂老矣。现在,我已遁入空门,也无意于江湖争斗了。你所说的为蒙古人效命,实在是冤枉在下了。江南七杰早已分崩离析,铁拐李和庞麻子还有白面书生三人为贾似道所用,另外三人不知所终了。”主持手持捻念珠向那个被他称为罗将军的老者鞠了一躬。
“休得狡辩了。”罗将军趁主持不备倏然出手,猛然把刀架在了主持的脖子上。“院落内高扯红绸,分明是向蒙古人警告此地有红袄军首领到来,此等信息,只有红袄军各地分坛坛主才能使用。现在,李坛主在山东,这里为何会出现巨大红绸?”
“你是罗伯伯?”姝仙听主持说到那老者是罗将军,她猛然想起当初父亲在世时的江湖五虎将,小时候她是见过罗将军的。
“休要叫我伯伯,你这妮子,我还没有工夫和你算帐呢。”老者说着把刀锋又指向姝仙,“你奉师傅之命去劝阻成吉思汗息战,结果却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真是罪该万死。如若不念在你和弟子黄戎投奔了红袄军,小老儿早就一刀要了你的性命。”
“罗伯伯,风风雨雨几十年过去了,世事更叠,我早无意于江湖争斗了。现在,得知我的杀父仇人在鄂州,只想手刃贼子为我最后心愿了。”姝仙听罗将军当年之事,心中象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她知道这个世界上无法控制的东西太多,人们总是想改变一些东西,而无法如愿的时候太多。当年她奉师傅劝阴成吉思汗开战,以为自己倾其身心,却依然是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本以为自己无情,谁知在至情处她最动情,本以为自己很洒脱,谁知在离别时她最难舍,本以为自己很坚强,谁知在思念中她最脆弱,以为自己很理智,谁知在投入时她疯狂。和成吉思波动的交往让她懂得了爱的珍贵,曾经的相恋相伴相守她懂得了爱的诺言,时间空间距离让她懂得了爱的牵挂。逝去的情与爱让她知道爱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也让她知道爱可以把愤怒的荒地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每个人都有佛性,都具有开悟。人生就如同一条绵延的小路,所有的人是生命轮回中的过客,风花雪月都随风逝去,她不怕未来多沮丧,诅咒着她怨恨的人。爱到深处以为承诺便是一生一世,世俗红尘中总有太多的诱惑和迷茫,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变不了的是心境。尽管她知道,漆黑的夜无法将她的心声传得很远,但她知道自己立意为民,总想为天下苍生做些事情。一再梦见自己蜿蜒成一条柔柔的溪水,突然忍不住哭了,当她醒来发觉,心中的井仍由粗砺的硬石砌成。有那么一个季节,花轻似梦雨细如愁,有那么一种心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一片黄昏,千帆过尽江水悠悠,那么一种思念,隐逝在万丈红尘中。她已经付出过爱,也不想再想儿女私情。世界是拥挤的,又是寂寞的,她的人生,也已尽兴。痛苦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人生总是那样的无奈要无助,岁月谁也无法挽留,她自尊自励,昂起头来一切的怯弱都会没有。那是淡定的从容是,世事复杂,人世纷繁,物欲横流。得闲时,若作壁上观,放眼苍生,她不为名而行,不为利而往,一切欲望和杂念在她心中都荡然无存。她的心象平静无波的湖,不为情动,不为色动,不为欲动,不为物动,不为利动,不为权动,不为感动。光阴荏苒,姝仙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宠辱不惊,生死不惧,不为物欲遮望眼,自己能算得上一个视名位富贵如浮云的人了。她也知道黄飞虎对她是有情有意的,只是乱世纷纷,两个人总是有缘相遇无缘相聚,总是天涯海角天各一方,她一个人承受也习惯了孤独与寂寞。黄飞虎是当年大金国一代巨儒万松的女婿,在万里云去世以后,黄飞虎一直不曾续弦,他也曾多次向姝仙示爱,一时间命运之神再次把她和姝仙抛入了生命的谷底,他的一颗心坠入无底的深渊中,他们曾相约聚首鸳鸯湖,没有见到姝仙,在那一刻,黄飞虎不禁泪雨滂沱,他知道能给他心灵唯一救赎的便是一个男人的赤诚和真诚。在红袄军,他们是师兄妹,两个人又一次联手成为最好朋友。姝仙也奢望着黄飞虎是她今生还能遇见一个人,百年沉沦千年修炼万年孤寂,她知道那种源自心灵的孤独是何等的可怕和难奈。姝仙觉得一个人孤独地飘零了么多年,心倦了人也厌了,也曾渴望一种安定,也曾向往一种简单的日子,晚上就在他的怀抱中入梦,为此她也曾感动并充满希冀:不知何事萦怀抱,瘦尽灯花又一宵。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青春的红润在悄悄流逝的时光中褪色,光洁的额头爬上皱纹,心随着经历而沧桑,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悄悄的变化着,而唯一没变的感受是她依然孤独。渐渐地,姝仙已经习惯了淡然淡定,此次得遇黄飞虎,她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激情。一切都是平淡似水,动也似水,静也似水。姝仙心平气和地用手指拨开罗将军的刀说,“先是宋金之战,又是蒙宋交恶,罗伯伯,你们当初还不是为了抗金才落得亡命江湖的下场。你们亡命天涯还有命在,只可惜我父亲被却为奸人为害了。”
“阿弥陀佛,天下未子之事,还是以不了了之吧。”主持双目微闭手持念珠,“姝仙大侠,你刚进寺院我就知道你的身份了,你却自称是秦英公子。我知道你父亲当年死于梨花圣母掌下,现在,梨花圣母正朝本寺赶来。”
“你怎么知道的?”罗将军收刀在手,他满腹狐疑地打量着主持,“你是说梨花圣母那个老妖婆正向寺院赶来?”
“正是。”寺门外闪进一人,罗将军循声望去,当下惊得目瞪口呆。
九锦台(fsktxt。com)
第五十章
来人正是李?。
“罗将军,现在梨花圣母正朝寺院赶来,你和主持且收手吧。”李?看一眼主持说,“我来寺院的消息没有人知道的,我走时对你说过的,如果傍晚我不回来,你就把红绸扯下来。现在已经是日薄西山,你却还让红绸高悬,才令罗将军误会的。好了,二位老英雄,都停下争斗吧。为了捕杀梨花圣母那个老妖婆,你们还是握手言和吧。”
“我懒得理会什么罗将军,他进寺后不问青红皂白便挥刀相向,如若不是老纳出手及时,怕是伤了这位女侠的性命。”主持显然余怒未消,他扯一下姝仙的衣襟说,“姝仙大侠,走,咱们进禅房喝茶吧。你来了多时,老纳还未曾招呼您喝茶哩。”
“你不理我,我也懒得理你呢。”罗将军气呼呼地说,“李坛主,想这老和尚不听从你的吩咐,天色已晚还让红绸高悬,分明是给官军报信的。他们江南七杰中有三人为大宋所用,现在夏贵正引兵而来,分明是这老和尚想把宋军引来。”
“料也无妨,我已经得知黄飞虎的女儿黄戎把红袄军领进山坳了,现在,夏贵领兵而来,他并不知道我们的底细。”李?看一眼姝仙说,“此次黄飞虎入川作战,我听扬总坛主说起了你,今日才得睹芳容,真是三生有幸。在下山东红袄军总坛主李?,见过姝仙大侠。”
“李?,我还是听说过的。”姝仙打量一下李?,她知道李?是王文统的女婿。王文统少时读权谋书,好以言撼人,儒学名臣姚枢和窦默都曾指斥他学术不正,不过姝仙不以为然,她认为王文统象耶律楚材和刘秉忠一样都兼通天文地理术数释道和医卜之学,也曾诸子百家兵刑货殖靡不研究,只不过他的志趣在法家和纵横家而已。蒙古的连年进攻使金朝在河北山东的统治陷于崩溃,各地豪强乘时而起,盘踞一方。当蒙古军到来时他们多纳土归降,被蒙古统治者任为各地军民长官,许世袭统治其境得自辟僚属,时称世侯。身处乱世的王文统以游说遍干诸侯起初没有得到赏识,后往见益都行省李?,?与语,大喜,即留置幕府,命其子彦简师事之,文统亦以女妻?。由是军旅之事咸与谘决。李?自其父李全以来一直据有山东半岛根基深厚,地理位置有利,享有比其他诸侯更大的自治权;不仅善用兵且能重用士人参谋军事政务,志向颇大。王文统谋略超群便与李?结为翁婿,成为其亲信谋主,可谓如鱼得水,当能施展雄才,多有建树。“现在蒙宋交恶,你是应当有所取向的。”
“我只想红袄军能够自立,见蒙打蒙见宋打宋,不知姝仙大侠有何见教?”李?对姝仙察言观色,说话时有些谨小慎微。
“时逢乱世,李坛主当好自为之,只要能为天下苍生谋得福利就是好事。”姝仙只想快些捕杀梨花圣母,她已经下定决心不想再过问江湖世事了。处世中她不墨守成规,不唯我独尊,懂得用开阔的视野来涉猎新的领域,她懂得欣赏名画擅长吟诗作赋,欣赏一幅画一首诗一首词一曲赋她都能够用心感受到别样的美,领悟到一种触动心灵的意境。她不象俗世中的男男女女总是寻寻觅觅,茫茫人海中她看够了太多哀的怨缠绵,在荒漠的情感天空中她孤独而执著的飞着,想寻觅一个驿站放下行囊歇歇脚,但她发现自己的心门已重锁,她已经习惯了孤独与寂寞,情爱已逝,她的心碎裂成无数片,笑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风也潇潇,雨也潇潇,心常与寂寞和孤独为伴。风雨的侵蚀和岁月的沧桑依然掩不住她的美丽,她的生命似一株绽放的花莲,立也翩跹,舞也翩跹,逝去的世事如白云苍狗,她无法改变,也无力去变,只能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在这个纷绕的时世里,她能够学会的就是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似水流年,眉锁浅黛,忘却了巫山云雨,感经年留韶华住,清风作伴,当时明月相随,今生情归何处。红尘之上,久远思长,不祈剪烛西窗,只愿君心若菩提树。她时常冥想着走遍天涯海角,徜徉于秀美的湖光山色,用她的柔情缱绻付诸于世人,心之花瓣片片绽放成美丽的传奇,守着亘古的孤独,欲寄相思,却往何处,所有的激情和热情都只能是很自我的一种感受。有时她把自己只沉浸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虚幻的世界里,醒来,即使是肥皂泡一般的虚幻,她也要那五颜六色的绚烂点缀自己苍白的生命,即使那虚幻的美好只是昙花一现,她也要抓住这瞬间的美丽。没有人知道她的孤苦和无望,走在淡淡的雾蔼中任那惆怅肆意地肆虐,让心中难描难述的柔情化成漫天的雨丝飞扬,她只有默默地感伤,心中除了绵绵不绝于心境的伤感落寞和惆怅,便是记忆中的定格:江山易主,朝代更替,情爱已逝,人生一梦。她知道自己的生存有太多的责任,只是已经没有了感情。面对师兄黄飞虎时,她把所有的委屈及伤痕都隐藏起来,然而割舍那份来之不易的迟到的爱,却又是那么的不忍心,那么的伤痛,曾经全心编制的爱是没有结果的爱,只能远远的远远的看着,默默的默默的爱着,心中的那份伤痛,又怎么能够可以释怀呢。情与爱都如秋风落叶般去了,唯有那么面对黄飞虎时那份无法割舍却又无法放肆的爱,是一件多么让人伤感的事啊。她知道那只能是彼此之间深深爱着却又不能相守的人,她不要祈求太多,也不敢奢望太多,当昔日的真爱已不存在,当感情的繁花已被秋雨打得残红飘零时,停息在爱情的树枝上低吟浅唱,心里仍眷恋那份早已随风而逝的柔情,她能做的只是把泪水留给自己,把痛苦留给自己。经历了太多的刻骨铭心,她能够明白和理解生命和生命的本质,也知道所有的浮华,所有的成败得失,不过是过眼烟云。自己的那颗心经历过人世所有的沧桑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